乾隆是曆代帝王中的長壽冠軍,享年89歲。..."> 乾隆是曆代帝王中的長壽冠軍,享年89歲。..." /> 旁征博引之五十七: 乾隆皇帝的長壽秘訣 - 博客 | 文學城

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旁征博引之五十七: 乾隆皇帝的長壽秘訣

(2009-10-23 09:16:07) 下一個
乾隆皇帝的長壽秘訣2009-10-22 10:01:13


乾隆是曆代帝王中的長壽冠軍,享年89歲。

自古帝王多短命,乾隆皇帝為什麽能獨享高齡呢?原來他有一套養生的秘訣。他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總結出了養生四訣:“吐納肺腑,活動筋骨,十常四勿,適時進補。”

“十常”是:齒常叩,津常咽,耳常撣,鼻常揉,睛常轉,麵常搓,足常摩,腹常運,肢常伸,肛常提。
“四勿”是:食勿言,臥勿語,飲勿醉,色勿迷。

這“十常四勿”完全符合保健養身的道理。別的不說,單言酒色二字。乾隆尊為天子,富有天下,美酒盈倉,佳麗滿宮。在此環境中,居然能做到不戀酒、不迷色,實屬難能可貴。

乾隆多才多藝,太平盛世,使他有更多的時間去吟風誦月。他琴棋書畫樣樣在行,既是中國曆史上的高產詩人,又是一個書畫鑒賞家,清宮內廷所收集的名人字畫上無一不蓋上“乾隆禦覽之寶”的大印。這不但是他的一大愛好,也是他養生的一種方法,在舞文弄墨之際,他的全副身心都融入其中,使他那本不甚多的煩惱更是無影無蹤了。心情愉快,所以能長壽。

  乾隆喜歡旅遊,民間到處都流傳著他七下江南的故事。事實上他曾六下江南,五幸五台,三登泰山。其中丁醜22年那一次下江南,他正月動身,一路遊玩,直到九月才回到北京,對於北京,更無他沒遊過的地方,他還評點出燕京八景,也就是“太液秋波”、“盧溝曉月”、“瓊島春蔭”、“西山晴雪”等。久居深宮的皇帝有機會到大自然中,到民間去走一走,感受一下新鮮的空氣,體會另一種生活,不為公務所累,得到休息,這對他的心情和健康無疑是大有好處的。在旅行中鍛煉,這也是乾隆的另一養生法吧。

  乾隆在外長久旅遊,享盡人生歡樂,有他的特殊性,因為他是皇帝,一般人是無法比擬的。但旅遊可以強健身體,已為人所共知,這確是一條很好的養生之道。

  乾隆晚年,曾接見過英國使者馬嘎爾尼,後者描述乾隆說:“觀其風神,年雖八十三歲,望之如六十許人,精神矍鑠,可以淩駕少年。”由此可見其身體的健康。



附:“十常”的具體做法及養生保健作用


1、齒常扣

  扣齒是空口上下齒有節率略聞聲響的扣擊。據說,經常扣齒,既能堅齒固齒,防止牙齒鬆動、脫落,又能活動麵部肌群,促進麵部血液循環。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他的《養生記》中有"侵晨一盤粥,夜飯莫教足,撞動景陽鍾,扣齒三十六"等語,說明扣齒養生,由來已久。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的食物也越趨精細,結果使得咀嚼器官不能充分發揮作用,扣齒正可彌補這方麵的不足,它可以增加適當的生理性刺激,促進血液循環,從而增強牙周組織的抵抗能力。此法簡便易行,隨時隨地可作,實踐證明效果良好。

  扣齒方法:口唇輕閉,有節奏地扣擊上下齒,先扣兩側大牙60次,再扣門牙60次,每日2~4遍。力度要適當,略聞聲響即可。

2、津常咽

  咽津是將口中唾液慢慢咽下。咽津是曆代養生學家都推崇的方法,稱其有"令人軀體光澤,津潤力壯,有顏色"的作用。並有詩讚曰:"津液頻升在舌端,尋常漱咽入丹田。於中暢美無凝滯,百日功靈可駐顏。"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唾液有解毒免疫和幫助消化的功能。其含有澱粉酶,能幫助消化和促進吸收;含有的溶菌酶能殺死混在食物中的有害微生物,有效預防胃炎、消化道潰瘍和腫瘤。難怪有"唾液一口值千金"的說法。廣州人也有"吞口水(唾液)養命"一說。

  咽津方法:盤坐床上,或閑時端坐,自然放鬆肢體,排除雜念,寧心靜氣,閉目、合口、用舌舐上齶,將口中生出的唾液緩緩咽下,重複九次。每日早、中、晚各做咽津功一次。

3、耳常撣

  撣耳是包括以提、撥、揪等手法按摩雙耳及鳴天鼓(撣耳)。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開竅於耳。腎及其它髒腑有很多穴位布滿在雙耳上,有經絡相通,經常按摩雙耳,拉引刺激,能有效預防耳鳴、耳聾,更可促進血液、淋巴循環和組織間的代謝,調理人體各部及髒腑機能,達到健身強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撣耳方法:耳操

第一節 提耳

  右手經頭頂以拇指和食指捏著左耳上耳廓,向上輕滑提20下;左手經頭頂以拇指和食指捏著右耳上耳廓,向上輕滑提20下。(滑提:即手指與耳廓在提的時候有相對的移動,盡頭時再脫手。下提到的滑揪也是同樣的概念。)

第二節 撥耳

  雙手掌心從耳後輕按著耳廓向前撥動至臉前離開,重複20下。

第三節 揪耳

  雙手在胸前交叉,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著左耳垂,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著右耳垂,同時向下輕輕滑揪,重複20下。

第四節 鳴天鼓(撣耳)

  雙手掌心捂耳,手指貼放在腦後。以左手的無名指輕敲右手中指20下,再以右手的無名指輕敲左手中指20下,自聞隆隆如鼓聲響。然後,捂耳的雙手掌心以突然的速度離開耳朵,重複20下。

4、鼻常揉

  揉鼻就是以雙手沿鼻子兩側揉擦。鼻是呼吸係統的起始部分。鼻腔內壁具有粘膜和叢毛,粘膜上有豐富的血管網,可以溫暖、過濾和濕潤進入的空氣,有效保護呼吸係統。同時,鼻還是嗅覺器官。中醫認為,肺居胸腔,在諸髒腑中,其位最高,故稱"華蓋"。肺葉嬌嫩,不耐寒熱,易被邪侵,故又稱"嫩藏"。肺開竅於鼻:鼻是肺之門戶,為氣體出入的孔穴。如肺氣調和,則鼻竅通暢,嗅覺敏銳。揉鼻,促使鼻部血液循環,使鼻道暢通。可預防感冒、鼻炎等上呼吸道的疾病,以“嫩藏”邪侵。

  揉鼻方法:首先是揉鼻,雙手快速對掌搓擦20次,以右手掌心捂鼻子並旋轉揉摩20次,反複3遍。接著是擦鼻,雙手魚際互相摩擦至發熱,然後以雙手魚際按於鼻兩側,沿鼻跟至迎香,往返摩擦100下。

5、睛常轉

  轉睛就是順、逆時針旋轉眼球。有人說"養生先養眼",又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可見你的眼睛不僅僅是涉及視力問題,還牽扯到你全身,影響著你的健康。眼睛是人體感受器中最敏感、最精細的器官,還和情感有密切關係。中醫理論研究證實,人體十二條經絡均與眼睛有密切聯係。當身體任何一部分出現問題時,都對眼睛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現今時代,電腦、電視使我們長時間把眼睛固定在一個目標上,目不轉睛,眼睛肌肉就容易衰弱衰老,視力很快退化。人的眼球本來就應該經常轉動,眼球有關的肌肉才能保持健康活潑。因此,能經常運動眼球,對改善視力,保持健康,紓解壓力有神奇功效。

  轉睛方法:雙手拇指和食指,分別撚壓耳垂。同時,轉動眼球四個八拍。第一、二個八拍眼球沿逆時針方向轉動,其轉動順序為上、左、下、右。第三、四個八拍眼球沿順時針方向轉動,其轉動順序為上、右、下、左。每拍轉動一個方向。耳垂上有兩個主治眼病的穴位,手法是撚壓,不是擠壓。轉動眼球時,頭部不動。

6、麵常搓

  搓麵就是雙手搓熱,再上下搓揉麵部。據《拾遺記》載:三國時期,孫權的兒子孫和,不小心燙傷了心愛的鄧夫人,醫生用白獺的骨髓與白玉、琥珀配製外用藥搓麵,治愈後的鄧夫人麵部白裏透紅,更嬌豔動人。從中醫的理論來說,"心主血脈,其華在麵",現代醫學同樣認為,人的麵部皮膚毛細血管極其豐富,若心髒功能正常,麵部血液循環旺盛則皮膚色澤紅潤,有光彩;反之,麵色就會恍白晦滯或暗黑無光澤。素有"陽明胃脈榮於麵"之說,對應也有說:"晨起擦麵,非徒為光澤也,和氣血而生陽益胃也。"故搓麵有改善麵部血液循環,可有效預防麵神經麻痹、麵神經痙攣、麵部色斑、麵部神經痛等。長期堅持,還可以延緩顏麵衰老,推遲老年斑和麵部皺紋的產生。

  搓麵方法:兩手掌搓熱後,立即改搓揉麵部。雙手掌從兩頰開始,由左側經額到右側,再經下頷搓回左側,如此為一周。從左到右順時針輕輕搓揉20周,再從右到左逆時針20周。每天早晚各一次。

7、足常摩

  摩足就是經常按摩足的底部。摩足是我國流傳以久的自我按摩法,古今中外皆有之。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把"擦腳"作為一項重要的健身法寶。數十年如一日,早晚摩足,從不間斷,直到晚年仍精神抖擻,老而不衰。中國有句老話"富人吃藥,窮人燙腳",又說"富人吃人參,窮人搓腳心"。醫學界也普遍認為"人之衰老始於足,足血盈,則身心健"。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搓摩足心,可促進血液循環,刺激該處的神經末梢,促進尿酸排出,祛病延年。根據中醫理論:常摩足心,有滋陰降火,強腰健腎,益精補髓的功效。因為中醫理論認為腳底之湧泉穴乃足少陰腎經之開穴,通足太陰脾經與足厥陰肝經。三條陰經又與其他經絡相聯。三條陰經既通,則可調整其他經絡,平衡各臓腑,以達延年益壽之目的。

  摩足的方法:(做前最好先燙腳。)人端坐椅上或與小腿等高的床、凳上,自然放鬆。然後抬起左腿,將小腿放在右腿大腿上,腳心朝外,左手扶著左腿腕,用右手手掌(勞宮穴),搓左腳腳心120下。搓完後放下左腳。再用此法搓右腳腳心120下。(以兩腳心自覺有微微發熱為好。)

8、 腹常運

  運腹其實就是順時針方向揉腹。現代醫學告訴我們:食物進入後,由於消化係統的運動與分泌機能,使食物不斷向下推移,不斷地被消化、吸收。不被吸收的殘渣遺留在大腸內,形成糞便排出體外。若腸胃蠕動不正常,糞便在大腸內停留時間較久,水分被吸收過多,就會形成便秘。有資料說明,糞便停留時間過長是美容的大忌,更有甚者,還會誘發直腸癌。腹部的自我按摩,可促進胃腸蠕動、疏通經絡、活血化淤,防止胃腸瀦留及便秘。以達健體強身的目的。

  運腹的方法:睡覺時將雙手搓熱,相迭於上腹部,劍突下為開始,順時針方向經神厥穴(肚臍)、丹田附近又回到始點,一周作一下。如此共輕輕揉摩100下。隨著按摩次數的增加,胃腸部會有一些反應,如打嗝、腸鳴、肛門排氣等,這些都是良好的生理反應,是胃腸刺激的結果。應該注意的是,在空腹和飽食後不要按摩,以免引起不良反應,適得其反。

9、肢常伸

  伸肢就是四肢經常進行伸展運動。現在是人所共知:生命在於運動。"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運動可使肌肉有充分的血液供應,獲得更多的氧氣和營養物質,使肌肉粗壯有力,富有彈性,收縮能力增強,身體變得更加健壯。運動係統的活動是在神經係統控製下進行的,運動可以使神經係統反應更靈敏、更協調,使人的精力變得更充沛。四肢的經常運動,能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增強代謝,能使各個係統的功能提高,特別是可以使循環係統和呼吸係統的功能得到很大的改善,有效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富貴病。

  伸肢的方法:諸如"五禽戲","太極拳","廣播體操"等武術與體操都是較好的伸展四肢的運動。

10、 肛常提

  提肛就是聚精會神地收提肛門。直腸和肛門所處的位置,靜脈血回流容易受阻。現代醫學認為,提肛是通過使肛門周圍的肌肉及軟組織一張一弛的運動,可以改善該部分的血液循環,增強肛門括約肌等提肛肌肉群的功能用以預防及治療因為該肌肉群鬆弛所引起的疾病,提高肛門、直腸的抗病能力。

  提肛的方法:提肛時可采用臥式,也可采用坐式、站式,隨時隨地可做。具體提肛方法是:全身放鬆,將臀部和大腿並攏,(除了提肛肌群,腹部、大腿、臀部均不需用力)做深呼吸。吸氣時,持續提收肛門5秒;呼氣時,肛門放鬆5秒。一提一鬆為一次,如此重複15次,每天2~3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