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財經觀察 1693 --- 新動力汽車,又一個大泡

(2009-01-21 16:43:07) 下一個

高談闊論之:新動力汽車,又一個大泡泡?——gaoky
創造性的毀滅”是資本主義的本質--約瑟夫.熊彼特

1997年,第一代豐田普銳斯上市,沒多少人太當回事,似乎這又是一個汽車廠商玩鬧、有錢人玩票的玩具。2008年比亞迪F3DM麵世,普銳斯在日本賣到單一車型的前五名,新型動力汽車才好像有那麽點意思了。資本市場總是應時應景,一時間,那些有鋰的、有稀土的、有電池的、甚至給電池作外殼的,雞犬升天。縱觀這些股票,其中的絕大部分有個共同特點是--缺乏盈利支持,看PE都有點驚世駭俗,甚至根本沒法算PE。這種情況是不是有點觸動了您記憶深處最柔軟的那一小塊?Bingo!泡沫,正是泡沫--美國的鐵路泡沫、汽車泡沫,還有蔓延到中華大地的網絡泡沫,現在記憶猶新了?新動力汽車,是不是又一個大泡泡?不知道?沒關係,咱分析。

若幹年前,保羅.菲利普總結了導致技術泡沫的5種基本因素:
1.新技術非常重大,能夠改變經濟和社會的基礎;
2.剛開始時,沒有人知道如何用新技術來獲利(要求許多新的企業實驗);
3.可以被許多企業分享的基礎設施必須存在(意味著大量的大規模投資);
4.經濟是健康的(能夠負擔這些投資);
5.通貨膨脹率必須很低(有利於資產投資和發行低利率債券)。
有了理論依據,咱就可以按圖索驥刻舟求劍。

這個新技術是不是非常重大?我覺得挺重大的,“重”體現在他可能改變我們的能源消費模式(當然,動力電池比起油箱確實也重得多),“大”體現在這個技術至少影響了汽車、石油、煤炭、化工、材料、基礎設施建設(得有充電站)等多個領域,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奧巴馬都指望著這個拯救美國汽車業乃至美國經濟,說它不重大似乎有點給美國新總統上眼藥。能不能和互聯網比?現在還真不好比, 96年我發第一封電子郵件的時候,我也沒什麽“重大”的感覺,也沒想到現在我離開網絡就沒法工作。一個朋友當年願意花一個月的工資去買一台PS2遊戲機,所以他認為IT技術很重大,我們即將會看到有朋友願意用一年的工資去買一輛電動汽車。

盡管普銳斯量產12年了,但現在仍可以看作剛開始(1969ARPAnet也出來了,但是近30年以後才飛入尋常百姓家),而且確實沒有幾個人知道現在怎麽用這個新技術掙錢,就連比亞迪的新車還隻是展示階段,到4S店去問,答曰:沒貨。而且即便開始賣,14萬多的價格也似乎是一種時尚的奢侈,聽說奔馳做了個氫動力電池的概念車,造價得200多萬歐元。電池呢?車還沒賣呢,你動力電池賣給誰去?

第三條應該是成為泡沫後的一個產物,也就是過度投資的產物。為什麽要過度投資?不過度投資,怎麽來對衝技術研發的外部經濟?而且,在對新技術充滿了理想和憧憬的狂熱下,過度投資簡直會成為必然,還不用說全世界剛剛流行起來的“財政刺激”。

經濟是健康的?這一點我如果說“是”,那就一定會有很多人拿板磚拍我,現在連街上賣菜的都知道是經濟危機金融危機,美國很困難,中國很麻煩,日本要衰退,歐盟要玩完(難道是大隱於市?),這基本上已經成了共識和常識。盡管經濟有困難,別忽略了後麵這句“能夠負擔這些投資”,這才是核心問題,我估計菲利普老兄對這個問題也沒有表述太清楚,翻譯更加是望文生義。

第五條已然成為現實,同時也成為了實現第三條的必要條件,本來這篇文章我去年11月份就想寫,就是這一條不具備,一直不敢造次,現在簡直就有點理直氣壯了。

這麽一套,新型動力汽車似乎很符合技術泡沫的“模子”,是個泡沫胚子。接下來的問題是,萬一它真成了一個大泡泡,這個泡泡會以什麽樣的方式漲大?我們該怎麽辦?

回顧一下1999-2000年的網絡股泡沫,似乎是從上遊到下遊逐漸蔓延滲透,從提供帶寬的電信運營商和設備商,到琳琅滿目的各種IXP、縱橫交錯的門戶網站以及終端設備。新動力汽車會不會這樣呢,從上遊資源,蔓延到各種配套行業,最後到用戶終端--我們稱為“汽車”的東西?

另一個疑問是,會不會由於網絡股泡沫給太多人留下了傷痛的記憶,從而使達人們本能地拒絕去參與泡沫?我個人覺得不會,因為有“這一回會不同”“我不是最後一棒”的僥幸心理,況且新動力汽車本來看上去就比虛無縹緲的二進製數據來得現實,看得見摸得著,能開能坐。利潤呢?現金流呢?有可能都被創造性地“破壞”了,目前我們仍然看不出誰是新動力汽車領域的GOOGLE和阿裏巴巴。

當泡泡可能成為一種客觀存在,是選擇“身在此泡中”還是“隔岸觀泡”完全取決於個人愛好,是先有泡泡後有人參與還是參與的人多了成了泡泡,這又是一個“雞和蛋”的哲學問題,令人頭疼,始作俑者成為最終勝利者的可能性稍大,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似乎不是我輩“價值投資者”的風格。從美國泡泡曆史上看,無論是鐵路、航空、沸騰年代還是網絡驚魂,最後能夠經受住泡泡美侖美奐光彩誘惑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