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5.2 股票投資分析的信息谘詢

  5.2.1 投資谘詢與信息披露

  投資谘詢在西方國家中稱為投資顧問,是證券投資者的職業指導者,包括機構和個人,主要是向顧客提供參考性的證券市場統計分析資料,對證券買賣提出建議,代擬某種形式的證券投資計劃等。

  證券投資谘詢公司的最大特點,就是根據客戶的要求,收集大量的基礎信息資料,進行係統的研究分析,向客戶提供分析報告和操作建議,幫助客戶建立投資策略,確定投資方向。此類公司的谘詢業務主要包括:

  (1)接受政府、證券管理機關和有關業務部門的委托,提供宏觀經濟及證券市場方麵的研究分析報告和對策谘詢。

  (2)接受證券投資者的委托,提供證券投資、市場法規等方麵的業務谘詢。

  (3)接受公司委托,策劃公司的證券發行與上市方案。

  (4)接受證券經營機構的委托,策劃有關的證券事務方案,擔任顧問。

  (5)編輯出版證券市場方麵的資料、刊物和書籍等。

  (6)舉辦有關證券投資谘詢的講座、報告會、分析會等。

  (7)發表證券投資谘詢的文章、評論、報告以及通過公眾傳播媒體和電信設備係統提供證券投資谘詢服務。

  證券投資谘詢機構的出現,一方麵適應了證券市場專業化的要求,另一方麵也體現了證券市場的公開、公平、公正原則。谘詢人員運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通過對證券市場各相關因素的係統分析和研究,形成報告公布給投資者,從而有利於提高證券市場的透明度。谘詢機構可以為市場上的發行人、投資人出謀劃策,幫助他們選擇籌資、投資的最佳方案,從而有利於減少投資者的盲目性。谘詢機構結合宏觀因素,運用大量的事實數據對上市公司經營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從而有利於證券市場穩定發展。谘詢機構通過對上市公司的深入研究,並在有關媒體發表分析報告文章,對規範上市公司的經營運作也起到一定的監督和促進作用。

  對證券投資谘詢機構進行嚴格管理是證券市場監管的重要內容。世界各國證券主管機關都製定相關的規定來規範投資谘詢活動。我國證券市場還處於初級發展階段,中小投資者占絕大比重,他們的專業投資知識和經驗相對不足,迫切需要專業投資谘詢服務。這也說明我國投資谘詢市場方興未艾,有較大潛力。

  我們同時建議對谘詢機構提供的信息給予仔細考證,以確認其消息來源的合法性和準確性。從目前來看,公布的信息資料主要包括兩方麵的信息:

  (1)政府部門、新聞媒體公布的有關國民經濟整體運行狀況的宏觀指標,包括存貸款利率、通貨膨脹率、失業率、匯率、國民生產總值等。

  這些信息資料是進行證券投資的基本分析所必不可少的,從這些項目可看出谘詢公司運作是否合理。

  (2)上市公司的招股說明書、上市報告書、定期(年中或年末)公布的財務報表等反映公司微觀經濟運行狀況的信息資料。

  對這些資料信息的掌握,有助於投資者了解和評估公司過去的經營業績,衡量公司當前財務狀況,並預測公司的未來發展前景。

  上市公司不同於國有企業,其投資者是非特定的社會公眾。為對投資的風險和收益做出正確判斷,投資者需要及時了解和掌握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和財務變化等相關信息。因此,上市公司必須通過公開法定文件來承擔對投資者的信息披露義務,並保證信息披露達到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等標準。

  5.2.2 股市谘詢的主要方式

  新股民進入千變萬化的股市,當親自操作股票買賣。麵對瞬息萬變的行情,麵對如此爆炸性的信息量,麵對各種各樣市場信息,總會自然而然有一種尋求谘詢的感覺。這種谘詢有可能來自專業的證券谘詢機構,有可能來自證券公司,甚至也許就是自己的親朋好友的熱情指導,這就營造出一個潛力巨大的谘詢市場。

  股市中有一種“大戶變中戶,中戶變散戶,散戶變谘詢”的說法,從側麵反映中國股市的谘詢機構相對缺乏專業化。有些谘詢機構甚至聯合莊家,故意散播有利於莊家傳聞,甚至欺騙股民,引起了市場混亂,破壞了正常市場秩序,以至於有一段時間,股民們一談起谘詢無不聞之而色變,甚至有股民戲稱道:“股評家叫我買,我就賣;叫我賣,我就買。”

  中國證監會及時地意識到這個問題,出台了大量的有關證券、期貨谘詢業相關法規、措施,谘詢業大量違規行為及時刹車,使這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得到製止,證券谘詢業得以轉軌,迅速健康蓬勃地發展起來。

  隨便找張報紙看看,一般有證券版,一定有股評家語重心長地諄諄教導;打開電視,很多頻道有證券專欄節目,熱心的股評家總是麵帶微笑情真意切地解答疑問。走進一家股票交易所,告示板上貼滿了花花綠綠各種內部資料。我們處在一個信息爆炸性社會,麵麵俱到是不現實的,要正確認識谘詢、利用谘詢,使之為我所用。

  現在,大量的綜合類證券公司都有自己的正在研究發展中心,擁有一批高學曆的專業人才。這種機構是非盈利性的,他們研究的對象主要是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和上市公司情況。他們所提交的研究報告主要包括上市公司所處行業定位、競爭性、政策環境、財務狀況、經營現狀、前景分析。我們認為,這種研究發展報告對新股民正確全麵認識企業是必要的,對一些新股民進行長線投資有較大的參考價值,但對大多人關心的二級市場短線及中線操作無明顯的指導意義。

  再有,就是股民朋友經常在正在新建的公司中看到的所謂內部資料,或是某工作室的傑作,或是專業的證券谘詢機構傳真、日記,等等。這些谘詢機構是專業性機構,其激烈競爭的目的是為了吸引更多的讀者或客戶。他們往往會盡其所能,廣泛獲取信息來源、市場傳聞,但風險也大,因為一些消息純屬空穴來風,但對一些近期熱門股、莊股的判斷較為靈敏。股民朋友可從中注意一些熱門股走勢,但不一定照其指導操作,可靈活自如地自己把握操作節奏,做到借東風而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對這類信息,我們把握“不可不信,但不可全信”的原則。

  再看看我們平時接觸的報紙、雜誌、電台、電視台的專業谘詢意見。我們認為,這類媒體由於傳播廣、影響大,又受政策法規的影響,故評論較為謹慎,多對宏觀形勢進行分析。現在媒體發表言論的評論家均屬證監會批準持有谘詢證者,一般較為穩健。初入股市朋友以及投資屬於“穩健派”的朋友不妨從此中找尋一些投資建議。

  另外,證券公司本身也提供谘詢,多以技術分析為主,向投資者做一些投資操作方麵的建議。我們認為,如果一味地聽從技術分析,無異於是紙上談兵。富有經驗的投資者總是將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相結合,一切從實際出發。

  5.2.3 行情谘詢與股民心態

  本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分析能力,可是一些人卻惟專家馬首是瞻。專家評論看好,他們就紛紛買入;專家意見看淡,他們就急急賣出。人雲亦雲,亦步亦趨,我們認為這不是理智的做法。誠然,被認為是專家的人,或是有高深的學問造詣,或是有靈通的市場消息,或是有豐富的實戰經驗,或是身居金融機構要職,他們對市場的認識,無疑比較深刻,對走勢的分析,確實比較中肯,對策略的應用,當然比較熟練。但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專家亦受時空局限,難免會“跌破眼鏡”,專家的預測不會次次準確,專家的操作不會次次賺錢。假若專家“包賺”,他早已成為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哪還有什麽閑情逸致對你講行情、寫評論、當專家呢?

  證券市場不是漲就是跌,做下去不是賺就是虧,如果單以買賣成果來衡量,可以說隻有“贏家”和“輸家”,而沒有“專家”。專家與贏家之間並非一定劃等號。相反,如果有人以專家自居,主觀過強,背上包賺的包袱,就算他曾經是“過五關、斬六將”的老牌資深贏家,亦難免有朝一日成為“敗走麥城”的輸家。對專家、權威的意見應該重視,但不能盲從。有沒有想過“萬一錯了怎麽辦”,要擬好預防措施,這是重視或盲從的分水嶺,沒有理由認為專家的意見一定句句是真理。

  進行股票買賣,必須有堅定的信念,製定一份投資計劃,並嚴格執行。不要被一時漲跌打亂自己的計劃。有人明明決定了入市時機,獲利了結價位和止損界限,卻東問一句張三“怎麽看”,西問一句李四“怎麽辦”,別人閑話一句,自己就推翻全盤計劃,臨時改變初衷,往往因此帶來不應有的損失,而且搞壞了自己的心態。

  投資要有計劃。買賣之前草擬的計劃,當然要對各種情況作充分及全麵的評估,分析利多因素時不能忽略利空消息,列出看跌訊號時也要預防上漲威脅。看對出追兵,看錯出救兵,看定出決戰,決勝主力兵。這些都應該包含在整套計劃裏麵。甚至最理想情況下賺多少,最嚴重情況下虧多少,都已事先計算好。除非執行前市場已有重大的突發性因素出現,否則不應輕易改變計劃。

  股票市場不是漲就是跌,誰都有一半機會看對,一半機會看錯,你老是問人家:“大家怎麽看”,老實講,人家不是有義務說準的,講錯了也不需負法律責任。有些人本身是多頭,你問他,他當然說“看好”;反過來,人家正準備空倉出擊,你去問,他自然答看空。你做你的,人家做人家的,不必受他人左右。有時多問幾個人,有人說好,有人看跌,你聽誰的?

  俗語說:“一著不慎,全盤皆輸。”按照計劃行事,盈虧都應付自如,屬意料之中,心理上較容易接受。假若聽了別人的看法,臨時改變主意,到頭來卻是以虧損告終的話,那就會懊悔莫及:“為什麽不按原計劃行事呢?本來可以賺錢卻變成虧本,一來一回差多遠!”捶胸頓足,自己生自己的氣,心態不平衡、情緒不穩定的情況下,可能一錯再錯,弄到不可收拾。

  臨時改變主意,這也是優柔寡斷、缺乏自信的表現。散戶在股票交易中某種意義上也是“心理戰”。在買賣過程中,市況大方向不變前提下,就應堅定不移地按計劃辦事,“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這才是大將風度。

  5.2.4 如何評價股市行情谘詢

  到底谘詢提供何種消息能影響證券市場動向呢?我們分為下列基本因素的四大範疇:

  (1)供求。

  所謂市場“無形之手”,就是供不應求,價格上漲;供過於求,價格下跌。

  (2)經濟。

  經濟繁榮或衰退決定整個社會集團與個人的購買力和投資意願。各項經濟指標的互動關係又是投資者賴以決策的依據。例如:利率變動、財政預算、通貨膨脹、失業率、貿易順差或赤字、原油價格波動、國際匯率協議等等消息,都會令證券市場做出敏感反應。

  (3)政治。

  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它的變動對經濟產生巨大影響。證券業是金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於最活躍的一環,對政治的反應最為迅速、強烈。例如:國際形勢緊張,大國政權更迭或首腦安危、戰爭爆發等消息。

  (4)人為。

  超級大戶投機性囤積或拋售,交易所、政府打壓投機的臨時性措施,政要講話或央行插手幹預,甚至電腦出現故障等。

  現在市場上推出各種電腦軟件,預測股市,選擇個股,其廣告天花亂墜,無所不能。有動態分析、靜態分析,指標多達100多種,還有獨創包賺的所謂股王、股仙、股神等,真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我們奉勸各位:可以參考,但不可迷信。

  任何指標或理論都是由人創立的,一定的觀點來自一定的角度,“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沒有一種分析工具可以涵蓋一切,任何理論都有它的“死角”。任何工具的道理也一樣,總有它的局限性、相對性,不可能絕對準確、次次靈驗。更何況眾所周知,現在有些機構故意“做”指標,以便趁機出貨了結。指標理論這時完全成了反向指標,再也不靈驗了。

  總之,對於各種谘詢軟件和理論,不能死搬教條,按圖索驥,更不宜自命得道而走火入魔。或許“沒有專家,隻有贏家、輸家”的講法未免偏頗,而“可以參考,不能迷信”的講法則是可取的。

  5.2.5 對新聞消息應采取的態度

  就某種意義而言,股票是經濟、政治的“晴雨表”。有時一條新聞出來,要準確地、恰當地估量其對股市的影響,不是想像中的那麽簡單,必須判斷新聞的真實性。在消息發布中,先是“推說”、“盛傳”什麽,跟著有關方麵又“否認”、“澄清”現象常有發生。市場上也經常有人以訛傳訛放出流言。所以,首先要必須想一想流言是否合乎邏輯,以分清真假;其次要了解新聞的時間性。當你收到一條消息應想一想:“我得知了,市場上其他人呢?”正確估計消息所帶來的影響力,特別是如果舊聞當新聞來判斷,就會發生誤導。有些消息已提前消化,消息出來時人家已獲利回吐,而你以“第一時間”才追,不用說,擊鼓傳花,最後一棒肯定是你。不要被消息利用,最重要的一點,研究新聞的指示性。到底是利空還是利好,千萬不能把方向搞反,否則會逆市而行,一敗塗地,不可收拾。

  當然,一個消息利多還是利空,有時不能看表麵,還要考慮連鎖反應、市場心理及大戶手法等因素,警惕“壞消息出盡利空”、“好消息出盡利多”、“無消息就是壞消息”、“好消息也是壞消息”等反常現象。若是不加深思,往往會吃虧。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3看圖炒股
4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5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6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7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8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9少年不知愁
10少年不知苦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