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6節

  傳

  五年春,公將如棠觀魚者1.臧僖伯諫曰2:“凡物不足以講大事3,其材不足以備器用4,則君不舉焉5.君,將納民於軌物者也6.故講事以度軌量謂之軌7,取材以章物采謂之物8.不軌不物,謂之亂政。亂政亟行9,所以敗也。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10,皆於農隙以講事也11.三年而治兵12,入而振旅13,歸而飲至14,以數軍實15.昭文章16,明貴賤,辨等列17,順少長,習威儀也18.鳥獸之肉不登於俎19,皮革、齒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20,則公不射,古之製也。若夫山林川澤之實21,器用之資22,皂隸之事23,官司之守24,非君所及也。”公曰:“吾將略地焉25.”遂往,陳魚而觀之26.僖伯稱疾不從。書曰“公矢魚於棠”,非禮也27,且言遠地也。

  1者:句末語助詞。2臧(zānɡ)僖伯:即公子汍,字子臧,後世以臧為姓,此為史家追述之辭。僖是諡號,伯是排行。3講:習,講習。大事:指祭祀、兵戎之事。4材:指皮革、齒牙、骨角、毛羽。器用:指用於軍國大事之器。5舉:動,行動。6納:導,引導。軌物:法度。軌、物同義。7講事:講習大事。度:正。軌量:法度。8章:明。物采:區分尊卑貴賤的采章物色,如乘輿旌旗衣服之類。物:法,法度。與上文“軌”同義。9“亂政”二句:常行亂政,是國家敗亡的原因。亟:屢。10蒐、苗、獮(xiǎn)、狩都是田獵的名稱,因舉行的時間不同,稱呼亦異。古人以田獵習武。11農隙:農事之間隙,即農閑之時。12治兵:練兵。指大規模習兵。13入:指入國都。振旅:整頓軍隊。入而振旅,以示有始有終。14飲至:國君出行,告於宗廟,既還,合飲於宗廟,而賞有功,叫飲至。15數:計。軍實:軍中所有人員、器物及其所獲。16昭:明。文章:彩色。此指車服旌旗等器物上的紋飾,古人用以區別尊卑貴賤。17辨:別,區別。等列:等差,等級。18威儀:禮儀之細節。19俎(zǔ):古代祭祀、宴飲時放置牲體的禮器。20皮革:有毛為皮,去毛為革。齒牙:象牙之類。骨角:獸骨與角。毛羽:犛牛尾和鳥羽。不登於器:指不用於祭祀與軍備之器。21實:產品。此指不用於大事的一般物品。22器用:指一般的用具。資:材料。23皂隸:賤役。24官司:主管部門。指小臣。守:職守。

  25略地:巡視邊境。略:巡行。棠為魯、宋交界之地。26陳:布。謂既射而陳列所獲之魚。27非禮:不合於禮。

  曲沃莊伯以鄭人、邢人伐翼1,王使尹氏、武氏助之2.翼侯奔隨3.

  1曲沃莊伯:晉公子成師(即桓叔,穆侯之子)之子。晉昭侯封成師於曲沃(在今山西聞喜縣東二十裏)。莊伯:成師之子。翼:晉國舊都,在今山西翼城縣東南。2王:周桓王,名林,平王之孫,公元前719年—公元前697年在位。尹氏、武氏:都是周世族大夫。3翼侯:晉鄂侯,名郤,公元前723年—前718年在位。隨:晉地。今山西介休市東南二十五裏有古隨城,即其地。

  夏,葬衛桓公。衛亂,是以緩1.

  1諸侯死後五月下葬。衛桓公於隱公四年三月被殺,至此已十四月,故雲緩。

  四月,鄭人侵衛牧1,以報東門之役2.衛人以燕師伐鄭3,鄭祭足、原繁、泄駕以三軍軍其前4,使曼伯與子元潛軍軍其後5.燕人畏鄭三軍而不虞製人6.六月,鄭二公子以製人敗燕師於北製7.君子曰:“不備不虞8,不可以師。”

  1牧:指郊外之地。2東門之役:隱公四年,衛與陳、蔡伐鄭,圍東門。3燕:指南燕。故地在今河南延津縣東北。4祭足:與下原繁、泄駕皆鄭大夫。軍:駐紮。5曼伯:鄭公子忽(後之鄭昭公)的字。子元:鄭公子元(後之鄭厲公)。潛軍:隱秘出兵。軍其後:從後包抄。軍:包圍。《說文》:“軍,圜圍也。”6虞:備,防範。製:北製,亦名虎牢,地名,在今河南滎陽市氾水鎮西。7二公子:指曼伯、子元。8不虞:指意外之事。

  曲沃叛王1.秋,王命虢公伐曲沃2,而立哀侯於翼3.

  1叛王:背叛周王。2虢公:虢國之君,為周王親信。3哀侯:翼侯之子,名光。其時翼侯出奔於隨。

  衛之亂也1,郕人侵衛,故衛師入郕。

  1衛亂在四年。

  九月,考仲子之宮。將《萬》焉1,公問羽數於眾仲2.對曰:“天子用八3,諸侯用六4,大夫四5,士二6.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7,故自八以下8.”公從之。於是初獻六羽,始用六佾也。

  1《萬》:舞名。分為文、武兩種。文舞執籥與翟,故亦稱籥舞、羽舞。武舞執幹與戚,故亦稱幹舞。2羽數:指人數。文舞執翟(雉羽),故以羽數指代人數。眾仲:魯大夫。3天子用八:天子用八佾,每佾八人,八八六十四人。佾:古代舞蹈的行列。4諸侯用六:諸侯用六佾,四十八人。5大夫四:大夫用四佾,三十二人。6士二:士用四佾,十六人。7節:節製。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各種樂器所奏之音。金,指鍾鎛之類;石,磬;絲,琴瑟;竹,簫管;匏,笙;土,塤;革,鼓;木,柷敔(zhùyǔ)。行:播。八風:八方之風。《呂氏春秋·有始覽》:“何謂八風?東北曰炎風,東方曰滔風,東南曰熏風,南方曰巨風,西南曰淒風,西方曰聽風,西北曰厲風,北方曰寒風。”8自八以下:謂唯天子得用最高等級(八佾),諸侯應當降等。

  宋人取邾田。邾人告於鄭曰:“請君釋憾於宋1,敝邑為道2.”鄭人以王師會之3.伐宋,入其郛4,以報東門之役5.宋人使來告命6.公聞其入郛也,將救之,問於使者曰:“師何及7?”對曰:“未及國8.”公怒,乃止9.辭使者曰:“君命寡人同恤社稷之難10,今問諸使者,曰‘師未及國’,非寡人之所敢知也11.”

  1釋憾:解恨。指報複。2敝邑:邾國自謙之辭。為道(dǎo):充當向導。道,引導。3以:率領。王師:周王的軍隊。4郛(fú):外城。5報:報複。6告命:以君命相告。指告急求援。7何及:至於何處。8國:國都。9止:謂打消出兵的念頭。10寡人:自謙之辭。意為寡德之人。恤:憂。11“非寡人”句:謂己不敢過問。知:聞。

  冬十二月辛巳,臧僖伯卒。公曰:“叔父有憾於寡人1,寡人弗敢忘。”葬之加一等2.

  1叔父:臧僖伯為孝公之子,與惠公(隱公之父)是兄弟。憾:怨恨。2“葬之”句:喪葬時將喪葬規格提高一等。

  宋人伐鄭,圍長葛,以報入郛之役也。

  經

  六年春1,鄭人來渝平2.

  夏五月辛酉3,公會齊侯,盟於艾4.

  秋七月5.

  冬,宋人取長葛6.

  1六年:公元前717年。2渝(yú)平:棄怨修好。鄭、魯本有舊怨,至此改變態度,轉而講和。渝,變。3辛酉:十二日。4艾:地名,當在今山東蒙陰縣西北艾山附近。5秋七月:《春秋》一年之中,不論有事無事,必備舉四時。故此年秋天無事,也書“秋七月”。通觀《春秋》,空書“春正月”者二十四,“夏四月”十一,“秋七月”十七,“冬十月”十一。6長葛:鄭邑,在今河南長葛市東北二十餘裏。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