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六、通道轉兵,化險為夷

  經過慘烈的湘江戰役,中央紅軍餘部疲勞不堪,序列不整,中革軍委決定在廣西西延(今資源縣)地域休整一兩天,以便集結部隊,繼續前進。然後,預定按照原定計劃沿著紅六軍團的前進路線,從大埠頭出湖南城步,再去和紅二、六軍團會合。

  而蔣介石也按照原來的計劃,企圖將紅軍殲滅於湘江以西。早在湘江戰役進行之前的11 月17 日,蔣介石就發布了所謂《湘水以西地域“剿匪”計劃大綱》。其目的十分明確:如果不能在湘江以東全殲紅軍,下一步就在湘江以西“圍剿該匪於黎平錦屏黔陽以東,黔陽武岡寶慶以南,永州桂林以西,龍勝洪州以北地區,以消滅之”,防止中央紅軍進入貴州,與紅四方麵軍及紅二、六軍團會合。

  何鍵身為“追剿軍總司令”的湖南軍閥,對蔣介石“剿匪”計劃作了最堅決的執行。在湘江戰役之前,他就在湘西南一帶廣征民工,在綏寧、靖州、城步、會同一帶修成碉堡200餘座,構築4道碉堡封鎖線,企圖遲滯紅軍的行動。在紅軍渡過湘江、集結於西延地區時,何鍵立即將其所屬部隊共15個師的兵力重新進行了編組,迅速向新寧、城步、武岡方麵轉移,以配合桂軍,前堵後追,對紅軍進行合擊。桂係也以2 個師的兵力一路趕赴龍勝、西延一帶,一路由界首向龍勝進擊。同時,蔣介石又急令中央軍周渾元縱隊從鹹水跟蹤追擊。在各路敵軍中,隻有奉令在黔東布防的黔軍較為薄弱。

  12月4日,中共中央、中革軍委決定紅軍“繼續西進至通道以南及播揚所、長安堡地域”,準備按原定計劃沿著紅六軍團的前進路線,從大埠頭出湖南城步,再去和紅二、六軍團會合。於是,紅軍很快進入湘、桂邊境的越城嶺,開始翻越長征以來最難走的第一座高山——老山界。

  老山界,是越城嶺山脈的中段分支,南北長約21 公裏,東西寬約6公裏,主峰貓兒山,海拔2100多米,是越城嶺的最高峰,也是五嶺的最高峰。這裏,群峰高聳,懸崖峭壁,瀑布飛濺,森林茂密,年平均氣溫隻有9 攝氏度,年降雨量高達2300毫米,霧濃風大,氣候瞬息萬變,令人望而生畏。

  中革軍委第一縱隊從塘坊邊出發,下午開始翻越老山界。這裏靠近主峰貓兒山,山路險陡,到處是懸崖峭壁,而靠幾根圓木架成的棧道,沒有欄杆,長滿青苔,走在上麵又滑又晃,使人膽戰心驚。除棧道外,還有很多險道。傷病員們都下了擔架,由其他同誌背著或攙著走。有幾匹馬踩空了腳,摔下了萬丈深淵。但紅軍以驚人的勇氣和毅力,經徹夜行軍,終於帶著騾馬,抬著輜重,勝利通過了老山界。

  12月5日,中央紅軍兵分3路繼續西進:中革軍委第一縱隊向廣西龍勝方向前進;右路紅一軍團主力及紅九軍團經大灣河挺進湖南城步,抵達蓬洞鄉橫路口一帶;左路紅三軍團繞過老山界進至中洞。軍委第二縱隊脫離紅三軍團,隨第一縱隊之後向老山界進軍。作為全軍後衛的紅五、八軍團,尚在老山界以西的水埠塘、千家寺、雷霹州一帶。此時,桂軍第四十三師從司門前方向追來,在民團帶領下,經山間小路,突然偷襲紅五、八軍團指揮機關所在地——千家寺。紅軍倉促應戰,邊打邊往老山界方向撤退。紅五軍團第三十八、三十九團被敵截斷,後改道突圍,歸回主力。12 月6 日,紅三軍團第十八團、紅五軍團第十四師等沿著先頭部隊的行軍路線進入城步高梅、蓬洞等地。

  12月9日起,中央紅軍分3路進軍通道。9 日,右路的紅一軍團第二師、第十五師和紅九軍團,從城步的長安營經石岩、菁蕪州等地到達縣溪一帶。10 日,左路的紅三軍團離開廣西龍勝,分兩路向湖南通道挺進,一路翻過龍坪山進入傳素和長安堡;一路經馬龍、地陽坪等地進抵播陽。同日,中路的紅一軍團第一師、軍團部離開廣西龍勝縣,從寨江衝翻越廣西壕,經平溪進入流源,再經地陽坪等地向播陽進發。11 日,中革軍委一縱隊離開龍坪,沿著中路的行軍路線進入平溪、雷團等地,到流源一帶宿營。同一天,中革軍委二縱隊離開廣南城,經南斜走盤胖翻越涼傘界進入傳素,經長安堡到達馬龍的辰口宿營。中革軍委縱隊進抵芙蓉和金殿後,經牙屯堡、地陽坪進入播陽陳團、新團、上寨等地。後衛紅五、八軍團則沿著紅三軍團的路線行軍。

  在中央紅軍向通道進軍的時候,國民黨軍把防堵中央紅軍北上與紅二、六軍團會合作為兵力布置的重點。在這個方向上,擺放了五六倍於紅軍的兵力。敵以其15 個師的兵力,部署於新寧、城步、綏寧、武岡、靖縣、洪江、會同一帶,企圖把中央紅軍消滅在去湘西的路上。

  這時,敵“追剿”軍主力已分別進到城步、綏寧、靖縣、洪江、武岡等地,構築工事,張網以待。中央紅軍如果繼續北出湘西,同紅二、六軍團會合,就會陷入敵軍重圍,後果不堪設想。恰在此時,敵軍內部發生了爭奪貴州的鬥爭。桂係軍閥與廣東軍閥,因為對蔣介石重兵壓境的不信任,加上在鴉片種植和運銷方麵的共同利害關係,聯合向蔣介石提出由兩省抽調勁旅,請纓入黔“追剿”紅軍。老奸巨猾的蔣介石,很快就識破了兩廣軍閥的真實意圖,立即命令其嫡係薛嶽部兼程進入貴州。這樣,蔣介石棋先一著,兩廣軍閥無可奈何。

  敵軍內部對貴州的爭奪,造成了黔東南的空虛狀態,對紅軍進入貴州十分有利。可是,博古、李德無視敵情的變化,仍然堅持由通道北出湘西,準備率領紅軍繼續往蔣介石布置好的包圍圈裏鑽。如果不改變原定的前進方向,中央紅軍就有全軍覆滅的危險。

  在這個危急關頭,毛澤東根據敵我雙方的軍事態勢,建議中央紅軍放棄北上同紅二、六軍團會合的原定計劃,立即轉向西,爭取主動,到敵軍兵力比較薄弱的貴州去開辟新的根據地,挽救危局。毛澤東的這一主張無疑是正確的。首先,紅軍這時已空前減員和極度疲勞,如果北出湘西,同紅二、六軍團會合,就勢必與五六倍於己的敵軍決戰,這對紅軍十分不利。其次,可以避強擊弱爭取主動。在各路敵軍中,黔軍最弱,武器裝備差,部隊組織紀律渙散。黔軍內部派係多,侯之擔、猶國材、蔣在珍等部各據一方,矛盾重重,紅軍可以利用矛盾,各個擊破,爭取主動。再次,可以打亂敵軍圍殲紅軍於去湘西途中的計劃,而且可以使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麵軍和紅二、六軍團形成鼎足之勢,有利於爾後的戰略發展。

  此前,毛澤東雖然多次提出建議,但都遭到了博古、李德的拒絕。出於對中國革命事業的忠誠,他仍然不失時機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並且逐漸得到了王稼祥、張聞天等多數同誌的支持。長征初期,毛澤東由於長期患病,體力太弱,與被敵機炸傷的王稼祥一樣,坐擔架同行。王稼祥當時是中革軍委副主席兼總政治部主任,是中央政治局委員。毛澤東抓住機會同他一路交談,坦陳己見,取得了他的支持。中央書記處書記兼宣傳部長洛甫(張聞天),長征前因為不滿博古“左”的領導,與其已有過幾次公開的衝突,矛盾日漸加深。長征開始後,也同毛澤東、王稼祥一同行軍。他們一路交流,思想日益接近,並在政治局內開始了反對李德、博古錯誤軍事領導的鬥爭。而這時的博古、李德,因湘江戰役的失敗而垂頭喪氣,紅軍的指揮任務已轉移到周恩來肩上。周恩來讚同毛澤東的主張。

  12月11日,紅軍先頭部隊紅一軍團第二師占領通道縣城。第二天,紅一軍團主力和紅九軍團集結通道及其附近地域。紅三軍團主力進至長安堡地域,紅五、八軍團由流源、辰口、麻隆塘之線西移;野戰司令部、軍委縱隊到達芙蓉鎮。此時,朱德電令紅一、三軍團分兩路入黔,並對入黔路線作了明確的劃分,要求紅一軍團注意集結兵力。

  12月12 日,中共中央負責人在通道境內舉行臨時緊急會議,李德在《中國紀事》中稱它為“飛行會議”。參加會議的成員有博古、周恩來、張聞天、毛澤東、王稼祥和李德等。會議由周恩來主持,討論戰略行動方針問題。李德、博古不顧已經變化了的客觀情況,仍堅持去湘西同紅二、六軍團會合的計劃。李德還提請大家考慮:“是否可以讓那些在平行路線上追擊我們的或向西麵戰略要地急趕的周(渾元)部和其他敵軍超過我們,我們自己在他們背後轉向北方,與二軍團建立聯係。”

  毛澤東不同意李德的意見,說明紅軍主力現時北上湘西,將會陷入敵軍重圍,後果不堪設想。他又根據破譯敵台的電報材料指出:國民黨軍隊正以五六倍於紅軍的兵力構築起四道防禦碉堡線,張網以待,“請君入甕”!建議改向敵軍力量薄弱的貴州西進。王稼祥、張聞天在發言中支持毛澤東的主張,周恩來等也讚同這個主張。迫於形勢,博古不再固執己見,李德因為自己的意見被否定而提早退出會場。

  會議根據大多數人的意見,通過了西進貴州的主張。通道會議開得十分短促,但卻是從第五次反“圍剿”開始以來,毛澤東第一次在中央有了發言權,也是他的意見第一次得到了中央多數同誌的讚同。

  當天下午7 時半,中革軍委向各軍團、縱隊首長發出了西入貴州的“萬萬火急”電令:一軍團之第二師及九軍團應前進至新廠、崖鷹坡,溶洞地域,向靖縣派出警戒,向馬路口及黎平方向繼續派出偵察部隊。其第一師如今日已抵洪洲司,則應相機進占黎平,如尚在牙屯堡則應進至洪洲司,向黎平偵察警戒,並須於12 時前全部(離)開牙屯堡。其十五師應進至通道,向綏寧、靖縣兩方向派出遊擊部隊加強偵察警戒,在十五師先頭部隊未到達接替任務前,九軍團警戒部隊不得先撤。三軍團明日應以主力進至牙屯堡、團頭、頭所地域,向林溪、古宜方向遊擊警戒,其先頭團或師應進至播陽所、黃垢地域,偵察部隊則前出至貴州境界之江口屯。三軍團在長安堡、黃土塘地域應留下後衛部隊,向隴城、林溪警戒,以保證主力通過。軍委一、二縱隊擬進至播陽所以北地域。五、八軍團應趕進至土溪、元線地域,並應由雙江口不經牙屯堡另找路線西進。

  12月13 日,中央紅軍在通道境內突然改變行軍路線,分兩路轉兵西進:一路由縣溪進入靖縣的新廠、平茶,然後分兩路向貴州進軍;一路由播陽進入貴州洪洲,向黎平挺進。當天21 時半,朱德電令各軍團、縱隊首長:迅速脫離桂敵,西入貴州,尋求機動,以便轉入北上。14 日,中革軍委“火急”電令:紅二、六軍團主力向沅江上遊行動,調動和鉗製黔陽、芷江、洪江的敵人,並派一支隊去桃源活動,鉗製和迷惑湘中之敵,以策應中央紅軍的北上行動。

  通道臨時會議的召開,促成了通道轉兵,使中央紅軍暫時擺脫了險境。也為黎平會議的召開與作出正確的決策創造了條件。12月14日,中央紅軍先鋒部隊第一、九軍團進占黎平,1 6日紅軍主力進入縣城。由於中央紅軍繼續西進的行動,甩開了敵軍的圍追堵截,紅軍決定進行短期休整。因為在“通道會議”上的爭論並未結束,1 8 日,中央在黎平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會議。這次會議采納了毛澤東的建議,正式決定放棄與紅二、六軍團會師,改變了紅軍前進的方向,是紅軍戰略轉變的開始。

  12月19日,中革軍委對紅軍各部隊的行動作了新的部署,2 0 日,中央紅軍離開黎平,分為左右兩路縱隊,分別由劍河、台拱(今台江縣)向黔北遵義方向前進。1935年1月7日,中央紅軍占領遵義。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遵義老城召開。這次會議結束了“左”傾錯誤領導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中共中央的實際領導地位,正確地解決了軍事問題和組織問題。從通道會議到黎平會議,再到遵義會議,中央紅軍長征史上的偉大曆史轉折得以真正完成。這為奪取長征的偉大勝利奠定了基礎,也使中國革命在驚濤駭浪中轉危為安。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勝利到達陝北吳起鎮。

  §§第三章 智勇破“重圍”——紅二、六軍團從湖南出發長征

  以紅二、六軍團為基礎組建的紅二方麵軍,是參加長征的三大主力之一。它的長征就是從湖南開始的。1934 年10 月中央紅軍長征後,在任弼時、賀龍等領導指揮下,紅二、六軍團發動湘西攻勢,創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在戰略上配合中央紅軍,與進攻根據地的國民黨軍隊進行了英勇頑強的作戰,粉碎了敵人的重兵圍攻,牽製了追擊中央紅軍的敵人,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紅軍的長征,紅二、六軍團自身也在反“圍剿”鬥爭中得到發展壯大。1935年11月,當中央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敵人再次向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發動新的更大規模的“圍剿”時,紅二、六軍團作出了突圍轉移的決策,從湘西出發,迂回湘中,踏上了萬裏長征的征途。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雜劇第二卷(二)

    作者:關漢卿等  

    經典名著 【已完結】

    關漢卿雜劇的劇場性和語言藝術:1.在創作劇本時,注意盡快“入戲” ,聚焦 到主要的戲劇矛盾上,從而迅速引起觀眾看戲的興趣。2.很注意處理戲劇衝突的節奏,注意...

  • 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雜劇第二卷(五)

    作者:關漢卿等  

    經典名著 【已完結】

    關漢卿雜劇的劇場性和語言藝術:1.在創作劇本時,注意盡快“入戲” ,聚焦 到主要的戲劇矛盾上,從而迅速引起觀眾看戲的興趣。2.很注意處理戲劇衝突的節奏,注意...

  • 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雜劇第二卷(四)

    作者:關漢卿等  

    經典名著 【已完結】

    關漢卿雜劇的劇場性和語言藝術:1.在創作劇本時,注意盡快“入戲” ,聚焦 到主要的戲劇矛盾上,從而迅速引起觀眾看戲的興趣。2.很注意處理戲劇衝突的節奏,注意...

  • 貞觀政要

    作者:(唐)吳兢撰  

    經典名著 【已完結】

    《貞觀政要》是一部政論性的史書。這部書以記言為主,所記基本上是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與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關於施政問題的對話以及一些大臣的諫議和勸諫奏疏。此外也記載了一些政治、經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