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八章 三個和尚沒水喝——責任分散效應

  還記得三個和尚的故事嗎?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20世紀60年代,美國紐約發生了一件轟動社會的事件。1964年3月13日,在夜裏3時20分,在美國紐約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諾比白的年輕女子在結束酒吧的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當她絕望地喊叫:“殺人啦!救命!救命!”聽到喊叫聲,附近住戶亮起了燈,打開了窗戶,凶手嚇跑了。但是當一切恢複平靜後,凶手又返回這棟公寓繼續作案。當她又叫喊時,附近的住戶又打開了燈,凶手又被嚇跑了。這時你可能想凶手應該不會再回來了吧,當時朱諾比白也這樣認為。但是朱諾比白在上樓時,凶手又一次出現在她麵前,將她殺死在樓梯上。在這個過程中,盡管她大聲呼救,而且她的鄰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觀看,但無一人來救她,甚至無一人打電話報警。這件事引起紐約社會的轟動,也引起了社會心理學工作者的重視和思考。心理學家把這種眾多的旁觀者見死不救的現象稱為責任分散效應。

  對於責任分散效應形成的原因,心理學家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調查,結果發現:僅憑這種現象不能說明眾人的冷酷無情,也不能就此下結論說現在的社會道德日益淪喪,這件事就是一個表現。心理學家發現,人們在不同場合的援助行為確實是不同的。

  當一個人遇到緊急情境時,如果隻有他一個人能提供幫助,他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對受難者給予幫助。如果他見死不救會產生罪惡感、內疚感,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價。而如果有許多人在場的話,幫助求助者的責任就由大家來分擔,造成責任分散。每個人分擔的責任很少,旁觀者甚至可能連他自己的那一份責任也意識不到,從而產生一種“我不去救,由別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體冷漠”的局麵。至於怎樣做才能打破這種局麵,是心理學家正在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後來有兩位年輕的心理學家約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內針對這種現象做了下麵的實驗:他們讓72名不知真相的參與者分別以一對一和四對一的方式與一個假扮的癲癇病患者保持距離,並利用對講機通話。他們要研究的是:在交談過程中,當那個“假病人”大呼救命時,72名不知真相的參與者所做出的選擇。事後的統計顯示:在一對一通話的那些組,有85%的人衝出工作間去報告有人發病;而在有4個人同時聽到“假病人”呼救的那些組,隻有31%的人采取了行動!

  你如果參加工作了,對責任分散效應的認識應該更為深刻。在一個企業內部,如果一件事情由一個人負責時,這項工作一般不會出問題。而交由兩個人去做時,最後的結果通常不會太好。原因就是一個人負責的工作完不成,他“責無旁貸”地要接受懲罰,後果嚴重的要被炒魷魚。而兩個人負責時,如果完成不了,那麽大家都要負責任,結果最嚴重也隻是“罰不責眾”。

  因此,作為管理者,要想辦法破除這種效應,嚐試利用“去責任分散效應”各個擊破的辦法來使員工在自己的壓力下為集體利益而努力工作。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看圖炒股
4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5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6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7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8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9少年不知愁
10少年不知苦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