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章 孤獨的思考者——斯賓諾莎

  在浮躁的世界裏,人類在泛濫的信息洪流中迷失焦慮,生怕被時代拋棄在後,假如與世隔絕,假如要在自己的世界中孤獨終老,人類能忍受嗎?還能有所作為嗎?還可以保持自己的信仰嗎?這個故事要說的是一個孤獨的思考者,斯賓諾莎。

  巴魯克·斯賓諾莎(Baruch Spinoza,1632-1677)是西方近代哲學家,出生在一個經商的猶太家庭。他是個性情溫馴、品德高尚的人,但是他一生都顛沛流離。早在父輩時候,其父母就因西班牙的驅趕而遷至荷蘭。他的一生中,既曾被猶太逐出教會,亦曾被心愛的女人拒絕,猶太教不接受的他同樣被基督教所排斥。最後,他隻能默默地隱居,孤獨地思考著他的哲學問題。他也許是曆史上最孤獨的思考者。

  斯賓諾莎幼年時期已進入猶太學校接受教育,聰明的斯賓諾莎是長者們最喜歡的學生。隨著斯賓諾莎知識的增多,他開始對自己原本確信的事情產生懷疑,這種在學習思考基礎上導致的質疑讓他不禁有了進一步深入了解衝動,於是他開始研究基督教的著作,跟著一名叫做恩德的荷蘭學者學習拉丁文。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老師漂亮的女兒拐走了斯賓諾莎的心。在感情的驅動下,他更加努力地學習拉丁文,但最後他卻因世俗的條件被心愛的女人拒絕。失戀使人變成“哲學家”。也許斯賓諾莎就是在被拒絕之後才能成為那麽出色的哲學家的。遭受失戀打擊後的斯賓諾莎很快就遭到了第二個打擊,他因為反對猶太教義而被趕出教會,還要被詛咒和隔離。這種懲罰讓才20多歲的斯賓諾莎不得不逃離到阿姆斯特丹隱姓埋名,以打磨鏡片為生。

  斯賓諾莎不曾受金錢所誘惑,也不曾向惡勢力屈服,在勉強糊口的艱辛條件下,他堅持自己的哲學思考,創作出《倫理學》等一係列作品。《倫理學》談論了三個不同的主題。第三卷裏討論的是一定程度上的利己心理學。他認為,利己在某種意義上主宰人的行為,例如我們希望自己所厭惡的對象遭到報應的想法會愉悅我們,但是斯賓諾莎認為高尚的人會選擇自利的目標以符合道德標準。雖然不適當的觀念產生的感情會讓人與人之間產生衝突,但理性的遵從則讓人們和諧共處。這種矛盾和衝突讓我們在整體上統合。

  斯賓諾莎一生孤獨,但他卻堅守自己的純粹,或許正是這種孤獨成就了斯賓諾莎,才能讓他在思考中雋永。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看圖炒股
4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5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6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7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8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9少年不知愁
10少年不知苦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