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節 讓“獨行俠”融入集體

  惱人事件簿:

  我的獨生女兒今年8歲,平常不愛出去玩,閑暇時間,寧願一個人在家裏待著。在學校裏,凡是集體遊戲、集體活動,她都沒有興趣,情願一個人獨自玩耍;對集體的事情不熱心,同學之間相處時,她也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和同學難得講上一句話。因此,與同學的關係很一般,幾乎沒有朋友。老師說,女兒的性格有點孤僻,如不改善,對今後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影響,我該怎樣幫助她改善這種不良的性格呢?

  家庭教育ABC:

  在幼兒園或者學校裏,常會發現一些孩子表現較孤僻,不願和小朋友一起遊戲,不願參加集體活動,常常一個人獨自待在角落裏,不讓別人接近他。這種孩子還伴有小心眼、遇事不開朗、愛鑽牛角尖的現象。他們不輕易招惹別人。但是,一旦內心鬱積的不滿爆發時,則表現出強烈的攻擊性,常會使人意想不到地為之驚訝。

  據推算,我國目前約有30萬~50萬兒童患有孤獨症,或孤僻性情。孤僻、不合群會給孩子身心發展造成一定障礙,難以使他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家長對此應引起重視,學會觀察並發現孩子的異常表現,及早采取措施,糾正孩子的性格缺陷。

  性格孤僻的孩子常有以下表現:

  (1)言語及認識方麵異常。

  表現為2歲以後不愛講話,不愛與其他人接近、交往,對別人的呼喊沒有反應,也不跟人打招呼。針對這種表現,家長應引導孩子多與小朋友一起學習和玩耍,培養孩子與集體相處的能力。

  (2)社會交往能力和行為異常。

  表現為對親友無親近感,缺乏社會交往方麵的興趣和反應,不愛與夥伴一起玩耍。為糾正這一行為,父母平時要經常在適當場合,培養孩子多發言,讓孩子為客人唱唱兒歌,跳跳舞等節目,為孩子廣泛地接觸各種人創造條件。

  (3)不關心別人。

  心理學家認為兒童個性的發展和社會化過程的實現,都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讓孩子學會關心別人,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體驗人和人之間的正常關係,有利於良好個性的形成,有利於克服孤僻性情。

  另外,心理學家的試驗結果表明,運動刺激對兒童心理發展是很重要的。因此,對於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兒童,要多讓他和其他兒童一起鍛煉,一起做遊戲,共同活動以培養孩子熱愛集體的習慣和良好的性格。

  一般來說,造成孩子性格孤僻、不合群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一些:

  (1)本人氣質因素。

  先天適應能力差,主要與遺傳因素有關。

  (2)幼年不幸經曆的影響。

  研究表明,父母離婚是威脅當代兒童精神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這種遭遇使孩子享受不到家庭的溫暖,過早接受了人世間的煩惱、鬱悶、焦慮的不良體驗,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一道很深的傷痕。他們隻好通過封閉自己,給自己創造一個較為安寧的空間。此外,在某些特殊的環境裏,例如在陌生的環境裏,親人突然離去,或父母吵架、不和睦,或經常受到訓斥,孩子的心理承受不了這種壓力,也會使孩子變得不願與人接觸,出現退縮、孤僻等現象。

  (3)缺乏交際技能和方法。

  許多兒童不能與他人正常交往,是因為他們在生命的早期沒有學會基本的社會交往技能,從而也不能以正常的方式和別人交往。這使得他們在人際交往中遭到拒絕或打擊,如恥笑、埋怨、訓斥,使他們的自主性受到傷害,隨著這種失敗次數的增多,逐漸變得懼怕,對交往失去信心,與別人產生隔膜,在團體中找不到歸屬感,於是便把自己封閉起來。越不與人接觸,社會交往能力就越得不到鍛煉,結果就越孤僻。最後他們經常處於壓抑、孤獨和冷漠之中,性格變得喜怒無常,難以自製,並且無法與他人進行溝通協調。

  (4)撫養教育不當。

  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與遷就:當孩子哭鬧不願去幼兒園時,父母就依順孩子的要求,使孩子得不到集體生活的鍛煉;有的家長怕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玩時吃虧(挨打、受氣),就整天把孩子關在家中,讓他獨自玩耍。此外,父母的粗暴對待,夥伴欺負、嘲諷等不良刺激,使兒童過早地接受了煩惱、憂慮、焦慮不安的不良體驗,會使他們產生消極的心境甚至誘發心理疾病。缺乏母愛或過於嚴厲、粗暴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溫暖,會變得畏畏縮縮,自卑冷漠,過分敏感,不相信任何人,最終形成孤僻的性格。

  環境束縛: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分寵愛,保護過嚴,不準上街、串門。由於孩子長期失去與人交往的機會,顯得很膽怯,見到陌生人就態度不自然,更不會主動找小朋友玩耍。有的獨生子女,由於家長溺愛,養成任性、霸道、自私的性格,不能與小朋友友好相處。

  父母大學堂:

  在大多數情況下,孩子孤僻和不合群的性格並非是天生的,從客觀上講,現在大多數兒童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關懷備至、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使孩子有了依賴性;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出門惹是生非,總是把孩子關在家裏,人為地造成孩子不合群;有的家長整天讓孩子看電視,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電視節目裏,不關心周圍事物,也不喜歡別人打擾,逐漸地疏遠了小朋友。大量調查表明,合群的孩子在知識範圍、語言表達、人際交往等方麵均明顯優於性格孤僻、不愛交往的兒童。這些孩子比較熱情、活潑、大膽、勇敢。可是,現在很多孩子,特別是有些獨生子女,由於家長長期嬌生慣養,放縱不管,使孩子非常任性,喜歡獨來獨往。生活中隻有自己,很少想到別人,與周圍同齡人交流機會少,久而久之使孩子存在某些社交心理障礙;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很難與人合作,很難適應社會。從主觀上分析,也可能是孩子存在著自大或自卑心理,不能正確認識自我和他人,以致他與同齡人之間在心理上產生隔閡。怎樣幫助這樣的孩子克服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心理偏差呢?家長應先了解造成孩子孤僻、不合群的原因,然後根據不同的情況或從客觀上創造條件,或幫助孩子提高心理適應能力。

  (1)讓孩子在互敬、互愛、關係融洽、和睦的家庭氣氛中養成合群的性格。家庭是學習人際關係的第一所學校。孩子與人交往的技能首先是在與家人的情感交流過程中形成,家庭本身就是一個群體,利用家庭這個群體條件來培養孩子的合群行為。讓孩子在與家人的情感交流中學會獲得愛和表達愛的方式,學到基本的說話方式、手勢、表情和交往方式。

  良好的家庭氣氛主要表現在全家人和睦相處上,大人關心小孩,子女關心長輩,彼此互相關心,共同生活,這樣的家庭對子女有一種凝聚力,孩子在這種氣氛中,人格才會健全發展。此外,家長要教育孩子對鄰居、客人要熱情、謙虛、禮貌。這樣,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逐漸養成尊重別人、愛護別人的良好品德。

  家長要引導孩子與親人平等相處,切忌以孩子為中心,處處圍著孩子轉,讓孩子淩駕於父母之上。同時,家長也要尊重孩子,切忌隨意訓斥和打罵,要讓孩子在互敬互愛的家庭氣氛中形成合群性格。

  (2)幫助孩子提高認知水平。

  孤僻的孩子一般都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有的自命不凡,不屑和別人交往;有的則過於自卑,總認為自己不如人,交往中怕被別人譏諷、嘲笑、拒絕,從而不與別人交往。因此,要教孩子正確評價、認識自己和他人。一方麵要正確認識孤僻的危害,孤僻隻會影響自身的進步,給自己帶來痛苦,沒有人生的樂趣,在社會上、工作中與人不能團結協作,終將被社會淘汰;另一方麵正確地認識自己,認識別人,特別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看到自己的短處,並努力尋找自己的長處。

  (3)培養孩子與他人交往的技能,優化性格。

  這主要從禮貌、交談、合作、助人和儀表修飾方麵進行指導。在禮貌方麵,教育孩子麵帶微笑,主動與別人問好,用商量的口吻與人說話,生活中正確地使用禮貌用語;在交往技能方麵,教他主動熱情地把自己的玩具給小夥伴玩,相互拉拉手表示友好;在合作技能方麵,強調輪換角色,分享快樂,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在幫助別人方麵,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對別人的正當請求和困難提供幫助,從而獲得夥伴的喜愛,以結交更多的朋友;在儀表修飾方麵,強調整潔大方,增強自信心。

  (4)鼓勵孩子投入同齡小朋友的圈子,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

  孩子孤僻、不合群,有時是由於不能聽取他人的意見,缺少合作意識造成的。因此,要幫助孩子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學會聽取別人的意見,分清是非。最好讓孩子從小生活在同齡孩子的群體中。托兒所、幼兒園是孩子們的世界,在與同齡人一起生活的過程中,孩子會相互學習怎麽生活,怎麽相處,怎麽玩耍。孩子在家裏,父母往往處處都依著他,可在群體之中,就得平等相處。這實際上克服了獨生子女本身的不足。可是,許多家長生怕自己的孩子會在集體生活中“吃虧”,一味要求孩子自顧自,不要與其他小朋友來往。這樣做表麵上似乎是愛孩子,實際上,使孩子得不到群體生活的鍛煉,勢必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家長應鼓勵孩子投入同齡小朋友的圈子,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如經常詢問孩子是否玩得開心,了解他們做遊戲的情況,肯定孩子的正確方法,提出孩子的不當行為,如果小夥伴做錯了什麽,要學會諒解別人。

  年幼的孩子有交往的願望,但又不敢去,要幫助他克服這些困難;要幫他多與同齡的小朋友接觸;幫他把小朋友請到家玩;讓他把玩具和圖書與大家分享。

  (5)幫助孩子擇友。

  年幼的孩子擇友是偶然的,無意識的,不能說出他所喜歡的小朋友的特點和長處。家長要幫助他選擇愛好學習、對孩子有好影響的小朋友為夥伴。並且要注意孩子們接觸的經常性和穩定性,不要經常變換朋友。

  還要觀察孩子與夥伴的關係。他們玩些什麽,是聽從指揮還是指揮別人,關係是否平等,是否互相尊重,如何解決矛盾,是否有欺侮人和強占的行為。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隻有當他在夥伴中能關心幫助人,他才能在集體中取得應有的地位。

  (6)給孩子創設一個合群性格的最好場所。

  在節假日,邀請一些鄰居或朋友的孩子到家裏來聚會,給他們一個輕鬆、和諧的環境,讓他能夠在家裏和同伴們一同學習、遊戲,使他有一種做主人的感受,容易克服羞澀,消除各方麵的顧慮。

  鼓勵孩子積極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如:講故事、念兒歌、繪畫、折紙、唱歌等比賽活動,為集體出力,在活動中感受著集體的溫暖和樂趣。為孩子提供多“露麵”的機會,讓他們在活動中實現自我價值,體驗人際互助的樂趣。

  (7)采用“行為療法”,強化接收意識。

  一是強化“接受邀請”的行為,創造機會讓孩子接受小朋友的邀請,並促其參加集體活動。

  二是強化“邀請別人”的行為,創造讓孩子“邀請別人”的機會。如孩子生日,鼓勵孩子邀請小朋友來參加生日活動。家長應為孩子提供遊戲場所和感興趣的玩具,並與他們一起遊戲。

  (8)要多多鼓勵孩子的進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平時可以經常向孩子介紹一些其他孩子的優點和長處,鼓勵孩子向同齡夥伴學習;也可以介紹孩子多看一些英雄模範小時候的故事,增強孩子走向社會,與人合作的意識。一旦當孩子由此表現出某種進步(即使是點點滴滴的微小進步)就充分肯定,使孩子逐步樹立起自信心。

  (9)教孩子學會正確看待交往挫折。

  不要因為交往中的一兩次失敗,而否定了世上的所有人,其實大多數人還是十分友好坦誠的,如果因此而自我封閉,從此與孤獨寂寞相隨,實在對自己不利,也不值得。因此應該鼓勵孩子鼓足勇氣,勇敢走出來,主動與別人接觸,感受集體的溫暖,享受生活的美好。

  (10)教育孩子在平等的原則上結交朋友。

  凡是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有自己比較要好的朋友,孩子和朋友交往過程中,家長要教育孩子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互相信賴,彼此尊重。對於愛搗亂、愛逞能、惹是生非的孩子,在家裏,家長要教育他:“你這樣下去,沒有一個小朋友會和你一起玩了,老師也不會喜歡你的。”在幼兒園,老師應利用孩子的“從眾心理”,使他看到整個班級是團結的、守紀律的,一個人搗亂、逞能是不受歡迎的,使他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慢慢孩子就會同化於集體之中。

  總之,要使孩子由不合群到合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急於求成。如果能注意以上幾點,並持之以恒,那麽,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你就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樂於與人合作、能適應社會的人。

  聽故事學家教: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一位一生行善無數的基督徒,在他臨終前有一位天使特地下凡來接他上天堂。天使說:“大善人,由於你一生行善,成就很大的功德,因此在你臨終前我可以幫你完成一個你最想完成的願望。”

  大善人說:“神聖的天使,謝謝你這麽仁慈。我一生當中最遺憾的就是:我信奉主一生,卻從來沒有見過天堂與地獄究竟是什麽樣子?在我死之前,你可不可以帶我去這兩個地方參觀參觀?”天使說:“這沒問題。因為你即將上天堂,所以我先帶你去地獄吧。”

  大善人隨天使來到了地獄,在他們麵前出現了一個很大的餐桌,桌上擺滿了豐盛的佳肴。“地獄的生活看起來很不錯嘛!沒有想象中的那麽悲慘嘛!”大善人很疑惑地問天使。

  “不用急,你再繼續看下去。”

  過了一會兒,用餐的時間到了,隻見一群骨瘦如柴的餓鬼魚貫地入座。每個人手上拿著一雙長十幾尺的筷子。每個人用盡了各種方法,嚐試用他們手中的筷子去夾菜吃。可是由於筷子實在是太長了,最後每個人都吃不到東西。

  “實在是太悲慘了,他們怎麽可以這樣對待這些人呢?給他們食物的誘惑,卻又不給他們吃。”

  “你真覺得很悲慘嗎?我再帶你到天堂看看。”

  到了天堂,同樣的情景,同樣的滿桌佳肴,每個人同樣用一雙長十幾尺的長筷子。不同的是,圍著餐桌吃飯的是一群洋溢歡笑,長得白白胖胖的可愛的人們。他們同樣用筷子夾菜,不同的是,他們喂對麵的人吃菜,而對方也喂他吃。因此每個人都吃得很愉快。

  這就是合作的力量,天堂裏的人之所以很愉快,那是因為大家能夠團結合作,相互幫助。在這個世界上,雖然個人的力量再強大,但還是很單薄,無法戰勝看似簡單的困難,而合作卻能夠聚集強大的力量,完成個人所不能做到的事情。

  愛心錦囊:

  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一個限度的。超過這個限度,就是人力所不能及的,也就是個人的短處了,所以合作就顯得重要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同時也有自己的不足,這就要與人合作,用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

  因此,要教孩子學會團結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大家也會學會如何協調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使得整個集體更加融洽,合作更加愉快。養成良好的合作習慣,才會更好地完善自己,發展自己。那麽怎樣才能更好地與人合作呢?

  向他人請教是交朋友的第一步。這是很多人都嚐試過而且證明了是十分有效的妙招。沒有人會拒絕你的請教,也沒有人不願意和你交朋友。隻要你願意,隻要你開口向他人請教,你就可以收獲友誼。

  凡事要想到別人。要培養孩子的氣度,要經常想到別人。如果自私自利,凡事都隻想到自己,遇事斤斤計較,就難於與別人友好相處,就談不上與別人團結。

  學會經常換位思考。如果別人遇到困難,你不願意幫助別人時,設想一下,如果是自己遇到了困難,希不希望別人幫忙,會不會從心裏感謝提供幫助的人?

  多參加集體活動。積木、拚板等遊戲,足球、籃球、跳皮筋、跳繩等活動,既有兩個團體之間的對抗與競爭,更有團隊內部的協調一致,這些都非常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與競爭能力。

  
更多

編輯推薦

1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
2影響孩子一生的44個...
3影響孩子一生的58個...
4影響孩子一生的56個...
5影響孩子一生的42個...
6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老故事
7教出最棒的兒子
8學前兒童遊戲
9教子從此不累
10不要讓孩子輸在心態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平凡的家庭 傑出的孩子

    作者:石岩編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教育孩子是件苦惱的事,許多中國家長為此費盡心力,本書結集古今中外各種名人的故事啟發家長換種方法教育孩子,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 教子聖經

    作者:西西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從生活習慣、溝通協調能力、學習及交往能力,甚至是孩子的快樂天性,父母時時刻刻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本書分為“寶貝的生活習慣”、“寶貝的溝通能力”、“寶貝的學習能力”、“寶貝的協調能...

  • 原諒這世上沒童話

    作者:安小漠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這是一本關於一個女孩在艱辛的家庭中獨立自強的青春傷感小說。無法忍受賭徒父親的欺侮,林向南逃離南方小鎮,投靠多年前離家的母親,並多了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哥哥景昔。因為景昔對林向南的關心和照顧引起了他的...

  • 家教:與孩子同行

    作者:章創生主編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本書向家長和我們的孩子講述家庭教育的道理,家庭教育的一些錯誤做法和想法,要的是給我們小孩以健康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