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29章 民俗(4)

  另外,三月廿八日是東嶽大帝的誕辰日。到時候,一些有病的人要到東嶽廟去許願,許過願的人要去還願。一些觸犯過神靈自認為有罪的人要到東嶽廟參加迎神隊伍。他們身著奇裝異服,在浩浩蕩蕩的迎神隊伍中手持白棍,舉著“肅靜”、“回避”的木牌,或是敲鑼打鼓,或是抬神轎,隨著號令,繞廟一周後舉行宗教儀式。此俗在舊時還是很盛行,新中國成立以後已不多見,除了白雲山、青雲寺、清涼山大的寺廟群中有東嶽廟外,鄉村中已很少見到。筆者家鄉元龍寺鄉有一處叫“八佛腰峴”的山上乃有一東嶽廟,不過已僅存廟而無神了。

  三月廿八廟會也有被稱做“天齊會”的。又傳說,三月廿八日是造字先師倉頡的誕日。據傳說,倉頡是黃帝的史官,漢字就是由他創造的。我國古人認為,漢字具有咒力,所以稱倉頡是製字先師。由於人們對倉頡的敬仰,後來就逐漸形成了敬惜帶字的紙的習俗。人們修建字爐、字紙亭、敬字亭、敬跡亭、聖跡亭等焚化爐,定期焚燒收集到的帶字的紙,焚香點燭,叩首行禮,以示對倉頡的懷念。

  四月八

  四月初八是佛教節日,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就是這一天誕生的。在佛教傳說中,釋迦牟尼出生時,有九條龍口吐香水,洗浴佛身。根據這一傳說,佛教就將這一天定為“浴佛節”。屆時,寺廟要舉行誦經法會,並根據佛生時龍噴香雨浴佛身的傳說,以各種茗香浸水盥洗佛像,並供養各種花卉。在浴佛節這一天,還要舉行拜謁佛祖儀式、施舍僧眾等慶祝活動。據《百丈清規》卷二雲:“四月八日,恭遇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降誕令辰,率比丘眾,嚴備香花、燈燭、茶果、珍饈,以伸供養。

  四月八在道教中沒有什麽記載,卻在陝北的道觀如白雲山、延安清涼山卻成為一年中最大的宗教節日。這是二教融合的一個旁證。

  陝北民間也將四月八作為節日來過,有俗語雲:“四月八,不吃豆腐不得發,一頓豆腐吃倒塌。”由這一俗語中吃豆腐習俗可以知道,陝北民間將四月八也作為佛教節日來過,因為佛教以素食為主,在重大節日時尤以豆腐為上品供奉佛祖。

  陝北民間於四月八有領牲之俗。後來因佛教的影響,此俗漸廢,取而代之的是吃豆腐。吃豆腐既方便,又符合佛教理念,所以一直保留下來。

  也有將四月八稱做“古會”的,如山東鄉寧一帶,他們在四月八舉行古會是為了紀念晉國大夫荀息。

  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裏名稱最多的節日,有端五節、重午節、端陽節、蒲節、天長節、解粽節、重五節、五月節、龍船節、粽包節、女媧節等諸多稱。因古人於這天要用蘭草湯沐浴,所以又被稱做“浴蘭節”。道教又將此日稱做“地臘節”,唐宋時又將此日稱做“天中節”。抗日戰爭時期,人們把偉大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與抗日思想結合起來紀念,稱這日為“詩人節”,在我國古代,端午又是圖騰信仰中龍圖騰的崇拜氏族的祭祖日。民間對端午非常重視,重視得竟然把五月十五日這天稱做“大端陽”或“大端午節”。在大端午的這天,人們仍然要吃粽子,以繼續端午的活動。

  五月初五為何被稱“端午”呢?端有多種解釋,可以作開頭來解釋,即發端,是事物的邊緣或開始的意思。也可作端正、正直來解釋,如端莊。也可作果真來解釋,如蔡伸在他的《滿庭芳》詞中雲:“端不負平生。”亦可作究竟來解釋,如鮑照在《行藥至城東橋》詩中雲:“端為誰辛苦”。也可以作完全來解釋。午是十二地支之一,因“五”與“午”同音,所以將五月初五稱做“端午”。又因“午月”與“午日”的兩個“午”字重複,所以又叫“重午”。古人把“午時”當做“陽辰”,所以端五被稱做“端陽”。古人把奇數一、三、五、七、九稱為陽數,把偶數二、四、六、八稱做陰數,所以,這也是將端五稱做“端陽”的一個來曆,因為五是陽數。本來,端午節一直被稱做“端陽”或“端五”、“重五”的,到了唐代,因唐玄宗是八月初五日生,宋璟為了討好這位皇帝,便以避諱為由,將五改稱為“午”,端五節也因此成了“端午節”。

  端午節的由來眾說紛紜,僅其起源一說就有十餘種之多。

  一說起源於三代時期的“浴蘭”習俗,即用一種蘭草熬成湯洗浴身體,以達到祛邪之目的。這一習俗是以驅除邪魔為迷信的,自周代就已經有了此俗。這一時期,將朱索及桃枝飾於門庭之上,以及用艾人懸於戶、係五彩縷、掛赤靈符等禳災避邪的習俗也產生了,時至今日,仍在民間流行。

  第二種說法是起源於春秋時期的越國。傳說越王勾踐要在五月初五這天操練水軍。龍舟賽大概與此說有一定的聯係。

  第三種說法是為紀念介子推而形成的,但證據不充分,不為人們所認可。

  第四種說法是為了紀念伍子胥,說伍子胥在吳國是忠臣,被吳王夫差殺害後,於五月五日拋屍於江中,後成為濤神。這一說法流行於江浙一帶,至今仍有“迎濤神”伍子胥的習俗在民間流行。

  第五種說法是為了紀念曹娥。傳說曹娥是浙江會稽上虞人,其父能弦歌為巫,漢安帝二年五月五日於縣江祈禱迎神而被溺死,不得屍骸。曹娥女沿江號哭,七個晝夜不絕其聲,遂投江而死。所以,浙江一帶每年於五月五日舉行紀念曹娥的活動,遂沿襲而成俗,並將此江改名為曹娥江。

  第六種說法是“祭地臘”。此為道教說法。

  第七種說法是五月五日是龍的節日。

  第八種說法是源自“惡月”之說。民間俗信認為五月五日驕陽高照,烈日炎炎,兩個陽數相遇,僅有陽而沒有陰,陰陽不配,所以是一個“惡日”。源於這一迷信,所以在我國曆史上有了五月五日所生之人是壞人的說法,從而產生了“不舉五月子”的講究。即五月五日所生的人不能進入科舉。

  第九中說法,據《風土記》中說“俗重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就是說人們重視五月五日就如同重視夏至一樣。因夏至是我國最早產生的四個節氣之一,這四個節氣人們很重視。以此說來,人們重視端午的程度不亞於起源於夏、商、周三代人們對夏至節的程度,也可以說,端午之俗與三代的夏至節之俗同。

  第十種說法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之習俗,普遍認為與屈原有關。相傳,戰國時期,楚國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看到秦國屢屢侵犯楚國,使楚國人民不堪忍受被蹂躪的痛苦,便站在楚國人民的立場上,堅決主張聯合齊國,對抗秦國,以避免楚國亡國危機的發生。楚懷王不僅沒有接受屈原的這一政治主張,反而被張儀騙到秦國後軟禁起來,還逼他割地獻城。楚懷王這時才有所省悟,又羞又悔,憂慮成疾,不久便死於秦國。消息傳到楚國以後,忠貞愛國的屈原悲痛欲絕,憂傷之際,上書給剛剛即位的頃襄王,希望他能近忠遠奸,選將練兵,為懷王報仇。誰知頃襄王非但不聽屈原的一片忠言,反而寵信奸佞,將屈原削職流放。秦國此時看到滅楚的時機已經成熟,便於公元前278年攻占了楚國的郢都,使楚國失地千裏,橫屍遍野。屈原看到楚國淪陷,自己又救國無望,心如刀割,在極端憂鬱、悲憤、絕望下,懷著一腔熱血和未酬壯誌,於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五日投入了汨羅江,以自己的生命譜出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楚國當地漁民聞訊後,紛紛趕來打撈屈原的屍體,可怎麽也不見屈大夫的身影。百姓們為了不讓江中魚龍傷及屈原的屍體,便將粽子、鹹蛋,投入江中喂魚龍。一個老郎中還拿來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想將魚龍藥暈。果然,沒有一會,水麵上浮起了一條被雄黃酒藥暈的龍來,龍須上還沾著一片衣襟。人們立即將這條惡龍拉上岸來,剝了龍皮,抽了龍筋,以解心頭之恨。最後人們把龍筋纏在了孩子們的手腕上和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在孩子們的七竅上,使那些毒蛇蟲害不敢傷害有著像屈原那樣貞潔心靈的孩子們。

  在眾多的端午節來曆中,人們很願意將它說成是源於對屈原的紀念。但在紀念屈原習俗形成之前這個節日早已形成,也並不叫做“端午”,而是以“惡日”、“龍節”和“地臘”等習俗存在於民間。由於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優美的詩篇對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自秦漢以來,五月五日紀念屈原的習俗在楚地形成,並逐漸傳播到祖國各地,被我國人民所公認。因此,也可以說,端午節既是一個南北習俗的融會,也是古代各個傳說的大融會。隨著社會的發展,思想文化的進步,又不斷地向它注入了新的內容,使端午節成為我國民俗中重要的節日。

  端午節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狀有棱有角,內裹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粽子在最初是用竹筒貯米燒煮而成命名的。

  端午吃粽子的習俗在魏晉時期就已很盛行了。西晉人周處所撰《風土記》中雲:“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子,一名角黍。”用菰葉包粽子,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亦有記載:“俗作粽,古人以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桐葉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還有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物相饋送。”菰是一種水生植物,莖的基部被細菌寄生後膨大,通稱“茭白”,可作蔬菜。黍是子實淡黃色的糜子,去皮後叫“黃米”。由此可見,粽子在其最早時是用菰葉包黃米製作成的,陝北粽子一直保留著這一製作方法,隻不過是以葦葉代替了菰葉,陝北民間稱之為“大軟米粽子”。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成了節日和民間四季出現於市的美味食品。唐代詩人鄭穀有“渚鬧漁歌響,風和角黍香”的詩句,反映了當時吃粽子的普遍情況。唐代元稹所寫“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詩句中所言是大米粽子,說明此時已出現了用大米包粽子的製作方法。唐代溫庭筠有詩雲:“盤鬥九子粽,甌擎玉雲漿。”這是描寫粽子的大小和質量的。所謂“九子”,就是九個填加食品,陝北則是以棗來作填加,或七個,或九個。唐明皇吃了九子粽以後讚不絕口,並以“四時花竟巧,九子粽爭新”的詩句來詠歎,說明九子粽在當時是一種創新。在這一創新下,長安城裏出現了專門製作粽子的店鋪,而且技藝很高。當時粽子有很多種餡,果仁餡的粽子味道比隻有黍米的要好得多。到了宋代,市井上有“巧粽”出售。還出現了“艾香粽子”,是用艾葉水浸米後做成的。陸遊的“盤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將簪艾一枝”詩句中所言就是艾香粽子。到了明弘治年間,用蘆葉代替了菰葉,自此,蘆葉粽子風靡天下,一直流傳至今。此時的粽子在用餡方麵也呈多樣化,有蜜糖、豆沙、豬肉、鬆仁、棗、胡桃等。到了清代乾隆年間,又出現了“火腿粽子”。林蘭癡在《邗上三百吟》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火腿粽子一問世,就深受人們的歡迎,時至今日,仍不失其佳品的美譽,流傳不衰。

  隨著曆史的推移和文化、地域的差異,粽子的種類也在不斷地繁衍著。現在的粽子大致可分為三大類。一是純粽子,即陝西一些地區仍在流行的粽子,另有西安的蜂蜜涼粽子。二是有餡粽子。有餡粽子又依其不同地區的不同習俗,被分為豆沙、棗泥、芝麻等種類。三是夾果粽子。一般以棗、栗子、杮子、銀杏等再與糯米一塊包製而成。粽子又依南北地域而言,又被分為南方粽子和北方粽子。南方粽子又稱江南粽子,以寧波、蘇州等地最負盛名。餡心多為豆沙、棗泥、鹹肉、火腿、油脂等為主。北方粽子以北京的江米小棗粽子為最佳,餡心以棗、果脯等最為常見。各地粽子的形狀有所不同,有三角,有四角,有枕頭形的,還有形若小寶塔的。湖州肉粽、八寶肉粽很有特色。台灣八寶粽子在我國眾多的粽子派係中成為名粽。粽子在各地有各地的特色,並且形成了獨特的派係。陝北粽子采用大軟米加七棗的包製方法製作而成,雖有糯米粽子出現,但仍取代不了它在粽子中的獨特地位,人們鍾愛它,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口感更適合於陝北人民的飲食習慣,而且還因為它是最傳統的粽子。

  端午掛艾。掛艾是端午的獨特風俗。民諺雲:“清明插柳,端午掛艾。”舊時,在端午節掛艾的同時,還要用艾葉、菖蒲、大蒜燒成水洗臉、洗澡和噴灑房前屋後,民間傳說,用這樣的方法可以避邪禦鬼,祛病消災。有的還將艾葉、菖蒲插在身上或是製作成香包帶在身上,以驅除五毒。

  民間還有端午賜扇、貼端午符、掛長命縷、掛老虎索等習俗。還有捕蛤蟆的習俗。陝北民間認為,將蛤蟆捕捉到後把墨塞入口中陰幹,有人患無名腫頭時,用墨磨成墨汁,書寫畫符,可以療除腫痛。

  掛鍾馗像。民間認為,五月是惡月,初五是惡日,惡月惡日是非常可怕的,因此,要用鍾馗這位專門吃鬼的神來驅除邪魔。鍾馗是唐人,鍾馗信仰是唐宋以後的事。端午節掛鍾馗像以驅邪的習俗大概是在清乾隆二十二年以後才興起的一種民俗信仰。這一習俗一經流行,便風靡一時,至今尚存。

  躲五,在陝北民間稱做“躲端五”,民間有“癩蛤蟆躲端午”的說法。此俗是在五月五日即惡月惡日的影響下產生的。一般是在五月初五這天,人們結伴親友,帶上一些食物外出飲宴,以避災難,所以叫做“躲五”。陝北民間則是一些年輕的婦女,尤其是新婚後的婦女,於初五這天要回娘家去躲端午。此俗源於白娘子傳說。傳說白娘子與許仙成婚不久,遇端午日,許仙受了法海的唆使,讓白娘子喝了雄黃酒,現了白蛇原形,招來災禍,致使白娘子遭受了不少苦難,被壓在雷峰塔下,使得一對恩愛夫妻被活活割離開來。

  喝雄黃酒。喝雄黃酒在端午節裏是僅次於吃粽子的第二大習俗。這一習俗在我國民間早已有之,並有“早端午,晚中秋”的說法。就是說,端午應在早上喝雄黃酒,中秋節則在晚上喝。這是因為古人認為,辰屬龍,辰時正是群龍行雨之時,故而在端午的早上設雄黃酒宴,群龍聞香後必來飲宴。因雄黃有毒,可以使龍處於迷糊狀態,這樣就可以使龍在迷糊狀態下降下雨來,人們就可以祈求到一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好年景。這種人龍共飲之俗,源於《白蛇傳》故事,認為雄黃酒可以將千年蛇妖現形,亦可將龍喝醉而降雨。有的地方是在端午的早上把雄黃酒或雄黃水灑在屋子外麵,或是塗在小孩的耳鼻、頭額和麵頰上,以驅除毒蟲或避免蚊蠅叮咬,驅散瘟疫毒氣。此俗認為,雄黃酒既然能對付了白蛇,一般的妖孽就更容易對付了。因此,雄黃酒也就成為民間信仰的一種神物。其實,據現代科學研究證明,雄黃酒內服被體內器官吸收後,可以導致中毒,並有致癌物質,對肝髒損害較大。

  陝北民間在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是,於端午節的早上人們都要早起,來到河邊用這種長流水洗眼睛,迷信認為以此水洗眼後就會在一年之中保持明亮,不害眼疾。人們要早早起來,從山中拔回艾蒿,有些插於門上,有些別在熟睡的兒童的手指間和腳趾間以及耳朵上。有俗語說:“端午不夾艾,螞蟻鋏了癩。”在兒童的手腕上、腳腕上拴上用一種叫做“拉胖胖”草染成的五色線,名“長命縷”。拉胖胖草用葉可染成綠色,用根可染成黃色。在做完以上工作後,人們開始吃粽子,喝雄黃酒。在經曆了許多年以後,陝北民間在端午節的習俗逐漸簡化成為以上簡單習俗,貼鍾馗、貼端午符、掛老虎索等習俗,已不常見,躲端五習俗已很少有人行之。

  另外,清代時期,我國北方一些漢族地區有在端午節“壓勝物”的習俗。就是人們在五月初五日購買畫有鍾馗像或五毒之像,蓋有朱印的黃紙,貼在中門,以避災驅邪,稱為“天師符”。古時還有一種叫做“條達”的絲織品,民間於五月初五互相贈送,並將此物係在臂上,以為能夠驅惡免疾,命長如縷。據《荊楚歲時記》中所載:“以五色絲係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疾瘟。又有條達組織雜物,以相贈遺。”

  五月十三在全國大部分地區認為是關羽磨刀的日子。陝北民間於此日要去關公廟拜謁關帝。若遇天旱之時,人們要在關帝神前祈雨討卦,並給關帝獻牲,以祈普降好雨。

  五月二十日被民間認為是分龍節。俗有五月多雨,龍各分域之說。相傳,是日,天上小龍要去自己管轄的區域,因不忍與老龍分離而流淚,故而名分龍節。此節早於宋代有之。葉夢得《避暑錄話》載:“吳俗,以五月二十日為分龍日。”是日前後之雨稱“分龍雨”。在江浙地區,人們認為分龍次日降雨,是年一定是個好年景。諺雲:“二十分龍二十一雨,水車擱拉弄堂裏。二十分龍二十一雨,石頭縫裏都是米。”傳說分龍日後,天上水龍分片行雨,故有“夏雨隔牛背”之諺。分龍節也名“分龍日”。

  五月廿八日在青海一些地區被視做“奶奶會”。因該會由德高望重的老奶奶主持,故名。屆時,人們於廿八日和廿九日前往奶奶廟中燒香、燒紙、點燈、拜叩。其中,最多的是去求兒女、禳病和為老人求福的。還有向城隍獻袍、獻長紅、添香錢、添香油和送麵食禮物者。傳說此日是城隍奶奶壽誕,故而,婦女們聚會祭祀城隍及其夫人。該會也因此名為“五月廿八城隍會”。陝北民間的奶奶廟不如娘娘廟多,但也有,上世紀仍有人對奶奶祭祀。

  六月六

  六月六在我國很多地方被稱做“過小年”,這是針對六月六在一年中已經過去一半而言的。六月六是我國漢民族民間的傳統節日,相傳此節是為紀念女媧煉石補天而設定的節日。又有說法是該日為龍王爺曬鱗的日子,所以,民間於是日都要晾曬衣物。明代的《宛署雜記》中載:“六月六日,各家取井水收藏,以造醬醋,浸瓜茄。水取五更初汲者,即久收不壞。曝所有衣服。是日朝內亦曬鑾駕。”明朝時期,內府皇史晟曬列聖錄、禦製文集諸大函。是日,江蘇民間有“翻經會”,要曬各寺廟的藏經;上海全城裁縫匯聚城隍廟中舉行曬袍會;安徽江淮一帶,食臘月所醃鹹豬肉以防病;江浙一帶婦女浣發以使頭發不膩不垢。民間有“六月六,狗洗浴”的說法。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誌》記:“六月初六日,家家曬衣服。”俗傳此舉可防黴防蛀。貴州的布依族在六月六這天要舉行驅鬼和祈求豐收的活動。人們要宰豬殺牛,用以祭祀山神、社神和地母。這是人們感謝山神把猛獸管住了,人們才得以家畜興旺;有社神和地母的恩賜,才有了莊稼長得好的年景。貞豐的布依族每逢六月六日還要帶紙馬數迭,方肉一塊,雞一隻,到地裏去祭祀田神。祭祀儀式是先把雞宰殺後,將雞血灑在紙馬上,然後再將紙馬插在田間,其俗以為,這樣可以祈祝來五穀豐登的年景,並可以禳災禱福。

  陝北民間將六月六與七月十五、九月九一樣作為一個祭祀日子在民間傳承著,主要祭祀社神、稷神、風、雨、雷、電之神等。因為陝北是以大秋作物為主要農作物耕種的,麥田很少,六月正是麥田收獲的季節,六月六麥子上場了,人們為了慶祝豐收,所以要祭祀管理農作物的“稷神”,同時也感謝風、雨、雷、電之神給人們帶來風調雨順的年景。所以有農諺雲:“六月六,新麥子饃饃熬羊肉。”就是說,人們要宰殺羊向神靈祭祀。

  陝北民間有六月六接女兒回娘家慶豐收的習俗。這一習俗是“六月六,請姑姑”典故的承襲。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一位叫狐偃的人,是保重耳流亡列國的功臣。六月初六是他的生日。每逢這日,人們總要給他送禮,時間長了,就對他產生了不滿情緒。狐偃的親家也是功臣,叫趙衰,他對親家的這種受禮行為很反感,當著麵說了很多不是。狐偃很惱怒,責怪趙衰不該說自己不是。趙衰受不了狐偃的責怪,氣死了。趙衰的兒子便很惱老丈人,恨他將父親氣死,企圖殺老丈人為父報仇,為民除害。

  第二年,晉國遭了災害,狐偃出京放糧去了,臨行前對家人說,六月六這天一定回來過生日。狐偃之婿聞知後想趁此機會報仇,便試探妻子的想法,對妻子說:像你父親這樣的人,天下的老百姓恨不恨?妻子說:連你我都恨他,還用說別人?於是,他便向妻子說了自己的想法。妻子聽後,愣了半天才說,我是你家的人,顧不得娘家的事了,你看怎麽辦就怎麽辦。從這天以後,狐偃的女兒整天心驚肉跳,既恨自己的父親妄自尊大,對親家太絕情,又念及父親對自己的養育之恩,而今父親有了殺身之禍,女兒都不能救他。

  到了六月初五的後晌,她趁丈夫忙事之機跑回娘家,問母親:丈夫和父親誰最親。母親聽後心裏有些懷疑,便說:父親好比你的頭,割掉了就長不出來了;丈夫好比你身上的衣裳,脫了還可以換一件。女兒聽了後,明白了其中的利害關係,便將丈夫密謀殺害父親的事說了出來。母親聽後,令人給狐偃報信,早做準備,以防不測。趙衰之子見妻子跑了,知道事情已經敗露,就在家中悶坐著,準備受死。六月初六一大早,狐偃來到女婿家,像沒事一樣,將女婿迎回相府。

  壽筵開始了,狐偃並沒有坐到壽堂上,他恭恭敬敬地請女兒、女婿坐在上席。這時,狐偃才向眾人說:老夫今年放糧,親見百姓疾苦後,深知我近年來做事有錯,因而引起女婿設計要在今天害我,雖然太狠毒了些,但他是為民除害,為父報仇,我決不怪罪於他。女兒救父於危難之際,盡了大孝,所以,你們二人禮當受我一拜,還望賢婿看老夫薄麵,捐棄前嫌,兩相和好。一席話說得賓客們又驚又喜,女兒女婿也深感父親深明大義之舉,一齊離座,跪在父親麵前請罪。

  從此以後,狐偃真心改過,成為名相,受人尊敬。為了記住這個教訓,狐偃於每年六月六日都要將女兒女婿接回家中相聚。這一事情傳入民間後,老百姓們也效仿起來,接女兒女婿到家裏說說心裏話,消仇解怨,免災免難,以求吉利。

  陝北民間對六月六看得很重可能與這一故事有關。雖然人們已不太知道這一故事,但在漫長的流行歲月中,六月六已深入人心,成為人們不可忘記的節日了。

  六月六又是我國民間的“蟲王節”,人們於這日祭祀蟲王,讓蟲王管好百蟲,不要毀壞莊稼,以祈盼豐收。

  陝北在舊時是一個半農牧區,以牧羊為多。由於夏天氣溫高,羊很容易患上一種叫做“疙癆”的流行病。人們為了減少羊群的損失,就於六月六日將羊群趕入河中洗浴,以祈天神將“疙癆”除去。

  六月六曝曬節

  古人在六月初六這天,把家裏的衣服、書卷、物件都拿在太陽底下晾曬,因此也有了“曝曬節”。

  這一節日是根據一個流傳在民間的傳說而形成的。上古時期,世上本來很平靜,不料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來了,一個發來滔滔大水,一個燃起熊熊烈火,他們從天上打到人間,又從人間打到天上,攪得天昏地暗,民不聊生。突然一聲巨響,他們把天打了一個大窟窿,太陽不見了,月亮不見了,星星也不亮了。人們在黑暗的世界裏缺衣少食,受著煎熬。這時,女媧出現了。她勤勞勇敢,心地善良,看到人們的這種悲慘情景後便對人們產生了憐憫之情,就在江河裏揀來五彩石頭,引來山火,開始煉石補天。把堅硬的石頭煉成石液後,又把石液擀成石餅,一張一張地向破碎的天宇貼去。經過千辛萬苦,女媧終於把天補好了,天空又恢複如初,日月星辰又發出了光亮,青山綠水美麗如前。人們又重新獲得了光明,過上了好日子。但是,好心的女媧為了拯救人類卻毀滅了自己,她因過度勞累,於農曆六月初六死去了。人們為了紀念她,每當這天都要舉行祭祀活動,以表示對她的懷念。人們曝曬衣物,就是紀念女媧把天補好以後,太陽重新照耀大地,人間獲得了光明。這一天,有些地方還吃蒸餅,被稱做“補天餅”,以紀念女媧煉石補天的豐功偉績。

  《世說新語》記載了兩則曬東西的趣事。

  一個是晉朝人阮鹹。阮家出生在一個大家族中,家族中達官富戶很多。那些有錢人家都住在街北,貧窮人家都住在街南。阮鹹是個名士,他是有名的文學家阮籍的侄兒,他善於彈琵琶,有一種形狀細長的琵琶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叫做“阮鹹”。他沒有錢,住在街南。六月六這天,街北的大家們都打開箱子,把華麗珍貴的衣裳帽子搬出來曝曬,滿街滿巷地曬著。過往的人見了嘖嘖稱羨。這時,街南的阮鹹把一條破衣裙用竹竿一撐也曬了出來。別人看了覺得好笑:“這麽條裙子還有什麽曬頭?”也有人問他:“你這是算什麽?”阮鹹答道:“未能免俗,聊複爾耳!”意思是說,人家都在翻曬東西,我也不能不隨著大家這樣來一下。

  另一個是郝隆曬書。郝隆也是晉朝名士,他博覽群書,學問很好,但家裏很窮,什麽積蓄也沒有。在盛夏季節,有錢人按習慣將各色衣物拿到太陽底下曬,郝隆卻在地上攤開一條席子,仰躺在席子上,敞開了衣服,在烈日下曝著肚皮。旁人看了十分奇怪,問道:“這麽烈的太陽,你躺著幹什麽?”郝隆冷冷地說:“你們看不見麽,人家都在曬東西,我也得把肚子裏的書曬一曬啊!”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