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9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2)

  因為木匠看見死人是被一根木頭絆倒的,所以自那以後,凡有人請他做木活,他總要給人家做一條門檻,用來絆擋死人的腳。也是自這位木匠以後,人們的門上多了一條門檻,一直被我國人民沿用現在。

  轎子

  轎子出現在我國五代時期,宋代的繪畫裏和墓葬中常常可以見到。轎子在當時被稱做“擔子”,其樣子與近代的轎子大致相同。

  轎子在型製上有著種種規定,如清代初期,除了皇帝、後妃們乘坐的豪華的輦輿以外,親王坐的轎子是銀頂黃蓋紅帷。三品以上官員雖然可以用銀頂,但蓋帷隻能用皂色。在京城內,四個人抬一頂轎子,出京時,用八人。四品以下官員隻準乘坐錫頂的轎子,而且是兩人抬的小轎。一般的地主豪紳則用黑油齊頭,平頂皂幔的轎子。

  醬油

  據考證,早在秦漢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使用醬油了。有文字記載的,可以上溯到東漢時期,崔實在《四民月令》中說:“正月可做清醬。”古代的醬油是一種製醬工藝的副產品,以豆類為主要原料,所以到了魏晉以後,人們又將醬油稱做“豆醬清”或簡稱“醬清”。北魏時期的賈勰所著的《齊民要術》中就有關於用豆醬清醃製肉類的方法。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記載:“製狗齧人,豆醬清除之”;“手足指製痛,醬清和蜜溫塗之。”

  大約從宋代開始,這種黑紅色的液體不知為什麽被冠以“油”字。宋人林洪著《山家清供》一書中在講到烹調時一再提到“醬油”二字。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又稱之為“豆油”。大概是豆油的叫法容易與大豆榨出的“油”相混淆之故,因而稱其為“醬油”。

  陝北有“幹醬”與“清醬”之分。所謂幹醬,就是用豆子製成的,即上所說的製醬工藝所出之產品。清醬,就是製醬工藝的副產品,呈液體狀,與幹醬的稠黏狀不同。後來,工藝有了發展,使用麥麩製作清醬,這樣可以節省成本。

  餃子

  我國人民吃餃子的曆史至少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曆史了。但是,在成為玉潤玲瓏、彎如弦月的佳肴之前,它被稱做“餛飩”。餛飩的淵源可以上溯到兩千年前的漢代,當時有個叫揚雄的人,他在《方言》一書中有過這樣的記載:“餅謂之飩……或謂之餛。”為什麽把這種食品稱做餛飩呢?根據《資暇錄》的解釋,是“以其渾沌之形”而名之。關於餃子的記載最早出現在隋代顏之推的文集中,他說:“今之餛飩,形似偃月,天下之能食也。”這種用屑米麵做成的偃月形餛飩,原稱做為粉角,北方人讀“角”作“矯”(音餃),於是,餃子的名字誕生了。餃子的誕生並不意味著餛飩的消亡,它仍然是人們廣泛食用的佳品。

  東周時期成書的《禮記》中說:“稻米二,肉一,合以為餌,煎之。”所以,若依此來認定餃子的曆史有二千六百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新疆吐魯番縣阿斯塔那一千三百年前的唐代墓葬裏出土的實物中,就有一隻餃子和四隻餛飩一起放在一個木碗裏。由此可見,至晚在唐代時期,餃子已經傳到了我國邊遠地區。

  從以上資料來看,餃子最早是使用稻米麵製成的,但我國北方稻米較少,一直使用麥麵製作。到後來,餃子使用麥麵包製已成為定製。

  月餅的傳說

  相傳,七仙女被王母帶回天宮時為董永留下了一個兒子。孩子長大了,一天,他見其他孩子在桂花樹下玩耍,便過去,想和他們一起熱鬧。他剛一過去,孩子們都躲開了,還罵他是個沒娘的野小子。他聽了以後很難受,扭頭跑到槐蔭樹下,放聲大哭起來。哭聲傳到了天上,驚動了天神吳剛。吳剛看這孩子很可憐,便從天上下來,扮作一個村夫,勸慰孩子不要哭,孩子反而哭得更傷心了,哭喊著要媽媽,並問吳剛,別的孩子都有媽,我為什麽沒有媽媽,她到哪裏去了。吳剛覺得孩子想媽想得真切,便拿出一雙鞋對孩子說,這是登雲鞋,在月亮最圓最亮的夜晚你穿上它,就可以見到媽媽了。

  孩子聽了很感動,接受了那雙鞋,並向吳剛行禮道謝。吳剛回天庭去了,給七仙女捎了個口信。

  八月十五到了,月亮最圓也最亮了,孩子在月光下穿上了登雲鞋,隻一跳,就飛到了天宮。七仙女因接到了吳剛捎去的信兒,早早就等候在天宮門口,一見孩子來到身邊,又摟抱,又親昵,真是百感交集,酸甜苦辣,一齊湧上心頭。撫慰過孩子後,用嫦娥送來的桂花蜜糖拌著花生仁、核桃仁做成的餡兒,包在麵裏,按照圓月的樣子做成香噴噴、甜蜜蜜的仙餅招待兒子,讓他吃個夠。

  孩子上天宮的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他不喜歡這個外孫,就下令讓帶孩子來天宮的吳剛去月宮裏砍伐桂樹,永遠不能離開。又叫天兵天將脫去孩子的登雲鞋,打發麒麟把他送回人間。孩子回到人間以後,如同做了一場夢,他在天宮中的事情隻記得模模糊糊,但媽媽給他吃的仙餅卻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孩子長大以後就做這樣的餅吃,以緬懷母親對自己的疼愛。後來,老百姓們也效仿起來,八月十五吃月餅的習俗就這樣留傳開來,沿襲下來。

  這一神話傳說給後人留下了許多習俗。八月十五可使天上人間的母子相會,得以團圓,所以有了八月十五“團圓”的說法。孩子穿上登雲鞋,可以到天宮去,也就有了八月十五“登高節”的習俗。孩子吃了嫦娥做的仙餅,就有了八月十五吃月餅的習俗。玉皇大帝用麒麟將外孫送回人間,民間就有了“麒麟送子”的說法。

  民間還流傳著另外一個神話故事。相傳,月宮中的嫦娥原本是射落九日的英雄後羿的妻子,她非常賢惠美麗。一日,後羿在射獵途中遇到一位道士,道士將一包仙藥交給後羿,希望他日後成仙。後羿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要為人民辦些好事,所以,他不急於成仙。回家後,把藥交給妻子嫦娥收藏,待日後使用。後羿有一個徒弟叫蓬蒙,是個無恥的小人。這年的八月十五日,後羿又外出打獵,他沒有跟去,闖入嫦娥的房內,逼嫦娥交出仙藥。嫦娥不想讓蓬蒙這種小人得了仙藥,便自己吞食下去。吞食後,立即感到自己身輕如燕,並直上雲霄,奔向月宮。後羿回家後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因思念愛妻,便在院子中央擺下供桌,於月下遙祭妻子,盼望團圓,年年如此,多年不改。人們被後羿對妻子的真情所打動,並為他們夫妻恩愛的情結所感動,也在自家的庭院裏擺上供品,遙祭嫦娥,年年如此,世代相傳,遂將這一遙祭衍化為民俗,流傳至今。

  以上是兩則純民間的傳說故事。唐代還有兩個與帝王有關的傳說。一個傳說是,唐太宗於貞觀八年大破土穀渾,在八月十五凱旋回京祝捷時,有一胡人曾獻彩色圓形餅,太宗高興地說:“應得胡餅邀蟾蜍。”便與將領們分而食之。這種彩色餅就是月餅的雛形。另一個傳說是唐玄宗於八月十五日夜,夢遊月宮時,看到一種月形餅食。嫦娥對他說,此餅乃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象征。醒後,便下令仿製這種夢中所見月形之餅,用以祭月,祈盼天下太平。到了宋朝時期,每逢中秋之夜,必備餅與果品祭月。不過,那時的餅還隻是普通的家常餅,隻因祭月,才稱之為“月餅”。

  關於月餅的傳說,還有民族矛盾的一種。元末時期,蒙古統治者殘酷地壓迫和剝削漢民族,又害怕漢民族起來造反,所以規定,老百姓家裏不準有鐵器,鐵器隻能用在農具上,就連菜刀也隻能是幾戶人家共用一把。漢民族的婚喪嫁娶都受到嚴格的限製,這樣,就引起了漢民族的強烈不滿。江蘇高郵的張士誠用中秋互贈月餅之機,在月餅裏夾藏著“八月十五殺元兵,家家戶戶齊動手”的字條,號召民眾起來推翻元朝統治,這一天夜裏,人們切開月餅,見到字條後,紛紛起義,齊心協力,將元朝政府推翻了。從此以後,每逢中秋節,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紀念這一偉大勝利,遞而衍化成為民俗節日,流傳下來。

  八月十五用月餅夾帶起義字條的說法在全國都有流傳。可見,此事應當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很少有正史記載,大概是為了化解民族矛盾吧?此事在蒙古族民間也有流傳,但他們承認是八月十六殺元兵,而不是八月十五。大概是因為八月十五是蒙古族認為的慘敗日,不願提及,但又是無可爭辯的事實,故而改稱為八月十六。

  兩口子

  夫妻之間稱做“兩口子”是由清代乾隆年間開始的。當時山東有一個叫張繼賢的才子,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與本地惡少石萬倉的妻子曾素箴相識,二人一見鍾情,夜夜往來。

  石萬倉酗酒成性,因酗酒過度而中毒身亡。石家人懷疑是其妻曾素箴害死了丈夫,於是告到了縣衙。衙門接狀後,不問青紅皂白,就把張繼賢和曾素箴打入大牢,判了死刑,並押赴京城候斬。

  有一天,乾隆皇帝查閱案卷時,看到了張繼賢的供狀,見其文筆不凡,十分驚訝。於是,乾隆皇帝親自來大牢看望張繼賢,在交談中,乾隆皇帝確信了張繼賢是個才子,便有了救他之心。

  不久,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訪,途經微山湖時,停留了幾天。期間,熟悉了這裏的山山水水,於是禦批,將張繼賢發配到臥虎口,將曾素箴發配到黑風口。

  張、曾二人雖然冤入大牢,但仍然情緣未斷。這次獲皇帝恩準發配到“兩口”後,真是喜出望外,二人時常往來,甚是自由。他們這種往來於臥虎口與黑風口的做法,被人稱做“兩口子”。後來,人們把“兩口子”衍指為“夫妻倆”。後來夫妻倆,也稱做“兩口子”。

  “丈夫”與“老婆”

  “丈夫”是配偶之間女方對男方的稱號,源於我國古代的搶婚習俗。

  在我國上古時期,一些部落氏族中流行著搶婚習俗,一些已婚女子也成為搶婚的對象。女子們為了抵禦搶婚,大都選擇那些有一定高度的男子做自己的夫婿,以此向外表示夫婿的強大和英勇。男子身高一般以丈為標準,當時的一丈也就相當於現在的七尺,現在所說的“七尺男兒”也就是從“丈夫”身高標準衍化而來的。那一時期,男子的身高隻要達到這一高度,就可以抵禦強人的搶婚行為了。俗話說:“身大力不虧。”“人高馬大”就是用於表達人的力量的。也正是因為女子選擇男子時要求一丈身高,女子也往往將她所嫁的男人稱為“丈夫”。隨著曆史的發展和搶婚習俗的消亡,“丈夫”便失去了“一丈之高的夫君”的本來意義,而成為已婚男子的代稱了。

  男人們習慣將自己的妻子稱為“老婆”。其實,“老婆”在它最初時的含義不是指妻子,而是指老年婦女。後來,有一位詩人叫王普卿,他寫了一首長詩,其中有一句是“老婆心急頻相勸”。這裏所說的“老婆”是指老是主持家務的妻子。在這首詩的影響下,後來男人們便用“老婆”一詞來稱呼自己的妻子了。

  陝北民間對“丈夫”一詞另有說法,說“丈夫、丈夫,離家一丈,不為夫君”。此說法的意思是,丈夫離開家門,全部家務就落在妻子身上,妻子為家始終操勞,丈夫離家則不理家事,也不想家事,可以在外享自己的清福。這是古代男尊女卑思想在家庭中的反映。另外,又將妻子稱做“婆育”,也就是說,妻子是為自己生兒育女的人,也正因為妻子在家庭中的這一地位,決定了她應當操持家務,恪守婦道。而男人可以在外尋花問柳,另有妻室。後來,又將“婆育”稱為“婆姨”,從字麵上來看,它是老年婦女與阿姨的合稱,起著操持家務兼保姆的作用。

  新郎

  “新郎”是新婚男子的專用名詞,它起源於漢朝。在我國漢代時期,中央官署裏的侍從官被通稱為“郎”,也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有了“郎官”的稱呼。到了唐朝,六品以下的官被通稱為“郎”。在官貴民賤的封建社會裏,老百姓尊稱這些“郎”為“郎官”、“郎君”。唐代,凡中了進士的人就具備了做官的資格,可以擔任校書郎、秘書郎等郎職,所以,人們也就將新科進士稱做“新郎官”。

  在封建社會裏,男子娶妻有“小登科”的美稱,所以人們也習慣將剛結婚的男子稱為“新郎官”。“新郎官”在後來的衍化過程中逐漸被簡化為“新郎”,成為新婚男子的代稱了。

  紅塵

  紅塵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指鬧市街衢的飛塵,形容都市的繁華。班固所著《西都賦》中有“闐城溢郭,旁流百廛,紅塵四合,煙雲相連”的句子。劉禹錫有詩雲:“紫陌紅塵拂麵來,無人不道看花回。”這裏的紅塵都是指飛塵。古時候也把繁華熱鬧的地方比喻為“紅塵”。徐陵的《洛陽道》中有“綠柳三春暗,紅塵百戲多”的詩句,指的就是繁華鬧市。

  “紅塵”的另一個意思是指人世間,這是佛家用語。《紅樓夢》第一回中,在釋題裏說:“原來是無才補天,幻形人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引登彼岸的一塊頑石。”前人常說的“紅塵”大都是指人世間的事。

  胡說

  “胡說”一詞始於我國東晉之後,史稱這一時期為“五胡亂華”。當時,我國西部、北部的少數民族被稱為“胡人”。這裏的五胡是指:匈奴、鮮卑、羯、氐、羌。

  五胡十六國之前,漢族統治階級以及漢人們說話、辦事,完全是依照孔夫子的學說為依據的,而五胡之人卻不按這一套辦,說話、辦事都依自己那一套。因此,漢人把少數民族這種沒有任何禮法根據的說法稱為“胡說”,即胡人的說法。這就是“胡說”一詞的由來。現在所言“胡說”的意思與原來“胡說”的意思已經相差很遠了。現在的胡說是不講理的說法,而不是“胡人”的說法了。

  男子漢

  我國將男子稱為“漢”是始於西漢時期的漢武帝。那時,匈奴人將漢兵稱為“漢兒”和“好漢”。南北朝時期也有將男子稱為“漢子”的。如北齊文宣帝要任命魏愷為青州長史,魏愷堅決不去就任,文宣帝就對人說:“何物漢子,我與官,不肯就。”武則天時,狄仁傑奉旨推薦“一好漢任長史”。他所推薦的人是荊州張柬之,《新唐書》中把張柬子稱為“奇男子”。

  宋元以後,“好漢”一詞常被用來稱譽“仗義疏財、扶危濟貧”之人。隨著時間的推移,“漢子”、“好漢”逐漸與“男子”相混,又構成了“男子漢”一詞。

  黃花閨女

  我國民間常把未婚的年輕姑娘稱為“黃花閨女”,它是因何而來?

  原來,古代的女子很注意梳妝打扮。當時很時尚的妝扮就是:“貼花黃”,就是婦女們根據自己的愛好,用黃顏色在額上或臉部兩頰處畫上各種花紋,也有用黃紙剪成各種花樣,貼在額上或兩頰的,作為一種裝飾。久而久之,貼黃花就成為一種年輕姑娘妝扮自己的習俗了。“黃花”在古代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來比喻人有節操。因此,人們在“閨女”前麵加以“黃花”,不僅說明這個女子還沒有結婚,同時也說明這個姑娘心靈美好,品德高尚。

  傻瓜

  在我國古代,秦嶺地區有一地方,名叫“瓜州”,居住在那裏的薑姓人取族名為“瓜子族”。這些人非常誠實、肯幹,受雇於人時,幹起活來不聲不響。但是,他們這些美好的品德卻被人們誤認為是“愚蠢”,進而又將這類“愚蠢”人叫做“瓜子”。

  一位清代文士寫的一本叫做《仁恕堂筆記》的書中說:“甘州(即今甘肅)人謂不慧子曰‘瓜子’,甘州至四川一帶還叫不聰明的人為‘瓜子’(即是瓜州的人)。”“傻瓜”便是由“瓜子”衍化而來的。

  一個女婿半個兒

  瓜州出了一個算命先生,號稱“賽半仙”,據說他占卜算卦從來沒有失誤過。

  有一天,“賽半仙”家裏來了一個儀表堂堂、氣度不凡的人。賽半仙一看,心裏便有了底。張口對客人說,別人算卦,都要刨根問底,你到我這裏就不必開口說話了。來人聽後,坐下來一言不發。賽半仙看了看來人的麵相後開口說道:“以老朽之見,你一定是大富大貴、多子多福之人。”來人聽後正要張口說話,被賽半仙製止了。賽半仙又說,“你已經有了兩個兒子,命中還有兩個兒子,不久就要出世了。”來人實在忍不住了,說:“我並無兒子,隻有四個女兒。”賽半仙一聽,知道自己出醜了,心中很是著急,但又急中生智他說:“讓你不要開口,你怎麽不聽?聽我說,你有四個女兒,將來肯定有四個女婿,一個女婿怎麽也能頂半個兒子嘛,所以我說你有兩個兒子。”

  “一個女婿半個兒”就這麽被流傳開來,現在人們用這句話比喻女婿孝順丈人、丈母,也能頂上半個兒子的孝心。

  不見黃河心不死

  相傳,劉財主家有個長工叫黃河,與本村的李姐私訂了終身。李姐長得眉清目秀,很是俊俏,卻被劉財主看中了,要納她為妾。李姐堅決不允,劉財主將她搶進家門,關了起來。黃河為了救李姐,潛入關押李姐的房前,卻被劉財主家人發現了。黃河因劉家權勢太盛,逃脫了。李姐卻被劉財主剜了心。

  李姐的心被剜出以後,居然還會跳,這可嚇壞了劉財主,以為是冤魂索命來了,便請來巫師驅鬼。巫師見到這稀世之物後,心裏一動,假裝著驅完鬼後,將李姐的心也拿走了。

  巫師帶著李姐的心四處騙錢,好奇的人都想看看這顆會跳的心,巫師的生意也非常興隆。

  黃河逃出劉家後,一直流浪著。一天,聽人說有個巫師有一顆會跳動的心,還有人告訴了他這顆心的來曆。黃河一聽,猶如五雷轟頂,悲痛萬分,便拔腿跑到街上去找那個巫師。

  巫師正托著心在眾人麵前展示著,當他走到黃河麵前時,跳動的心突然停了下來,心上還流出一滴滴的鮮血。黃河劈手搶過死了的心,心裏暗暗發誓,要為李姐報此仇恨。

  這是一個悲劇故事,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漸漸將這個故事忘了,不知其真正的由來,卻把“不見黃河心不死”理解成固執的意思了。

  太歲頭上動土

  民間傳說,磚瓦匠的祖師是李老君。李老君幹這一行不怕燒、不怕燙,燒出磚瓦,蓋成了房子,給人們解決了住房問題,從此,人就脫離了穴居和巢居的生活方式。

  李老君用磚瓦蓋房子住起來要比住穴洞舒服,所以人們紛紛向李老君請教燒磚瓦的技術,學的人越來越多,燒磚瓦的人也越來越多。這樣一來,驚動了土地太歲。土地太歲是玉皇大帝派下界來管理土地的地祇,他一看有這麽多人在沒有征得他的同意的情況下,就隨便動用他的泥土,一時大怒,就用魔法把許多燒窯的窯工弄病了。李老君知道這件事以後,決心要治一治土地太歲。有一天,他找到太歲說:“我的弟子冒犯了你,明天我擺一桌酒席,向你賠個不是。”太歲一聽,高興地答應了。

  第二天,土地太歲高興地來到李老君的窯上,看見李老君把一桌香噴噴的酒菜放在窯裏,就向李老君說:“這裏麵這麽熱,我們怎麽吃呢?”李老君說:“我們燒窯人從來就是這樣請客的,太歲,請進吧。”太歲雖然很怕熱,但是經不住那桌酒菜的誘惑,還是進了磚窯。這時,李老君往門口一坐,向外麵喊道:“弟子們,燒起火來。”太歲一聽,想奪門而逃,但被李老君堵住了,他隻好苦苦哀求說:“老君,放我出去吧!”李老君說:“我們燒窯的天天要破土,處處要取土,才能燒出磚瓦,給人蓋房子,你卻無緣無故施什麽魔法,把我的弟子弄病了,我怎肯饒你。”太歲忙說:“我以後再也不敢了,如若再有害你弟子之心,任憑老君處置。”老君見太歲認錯了,也就把他放走了。從此以後,窯工們天天在太歲頭上取土燒磚,太歲也奈何不了他們。

  還有個傳說,說房子是李老君發明的。道教又將李老君奉為教主,所以道士們都戴著房形帽,這大概是為了紀念李老君發明了房子使人們脫離了洞穴生活吧?

  陝北民間有俗語說:“太歲頭上動土,閻王頭上擂鼓。”這是兩件被人們大為忌諱的事情。閻王頭上擂鼓倒沒有具體的說法,太歲頭上動土可是一件很民俗化的事。民間認為太歲值年一年一個方位,今年東西向,明年南北向,人們都要避開他值年的方向後才可動土。除了值年忌外,在一年四季中也有土王用事忌,這有固定規律,民間諺雲:“張王李趙六臘月,亂家百姓二八月。”除了這些月份外,其他月份沒有講究了。有些講究人家在土旺日(一般有三天時間是最為忌諱的)不到地裏去耕作,以免觸犯了土王,影響農作物的生長。但根據節氣變化來看,在土旺日裏,地氣變化異常,會影響種子發芽和生長。

  筷子敲碗的傳說

  在平時吃飯的時候,家長總會告誡小孩不要用筷子敲碗或盆,尤其是在請客吃飯時,更是忌諱這樣做。這一忌諱有人認為與乞討有關,因為乞丐在討食時用筷子敲打碗盆以向人們討食。這種解釋似乎比較能夠讓人接受,所以流行起來就更容易些,現在大都以這種解釋居多。但事實上還有另外的解釋。古時候有“蠱毒”之說。相傳,蠱是一種由人工培養的毒蟲。人取百蟲放入甕中,經年打開看時,必有一蟲將別的蟲都吃盡,這隻蟲就叫“蠱”。將蠱的粉末放在食物裏毒害他人時令人不能自知,因此古人將用蠱害人稱為“蠱毒”。用蠱害人為使蠱起作用,就要在下毒時一邊念著咒語,一邊敲打碗盆,因此用筷子敲打碗盆就成了飲食中的大不敬。

  陝北民間很忌諱敲碗盆,大人怕小孩敲碗盆,每遇吃飯時常要念叨幾句歌謠,即“敲碗敲筷子,和狗拈拜識”。小孩們怕與狗拈拜識,也就不敲打碗筷了。

  伏天

  人們為什麽要把最熱的天氣稱為“伏天”,它的來曆是什麽?據《史記·秦本紀》載:秦德公二年(前676)的夏季,天氣很熱,人們為了防止瘟疫的傳播,就用殺狗的方法來禳解熱毒。人們之所以要用此法來解熱毒,是因為當時的人們認為隻有取狗血塗於四門,才可以阻止鬼邪進入城內,避免其禍殃人民。當時的人們認為熱毒就是一種鬼物,這種鬼物也隻有狗可以阻止它進入城內。人們為何要取“伏”字作為熱天的用字呢?這是因為“伏”字是人旁有犬,表示隻有犬才能保護人,保得主人平安。這就是“伏日”的原意和來曆。

  那麽,伏天的起訖又是以什麽方式來計算的呢?到了秦漢時期,盛行“五行”理論,五行相生相克是計算伏天的依據。五行理論認為,最熱的夏天在五行中屬“火”,五行中的“金”屬於天幹中的庚。在相生相克理論中,金是怕火的,即金害怕被火燒熔,因此,它們是相克的。所以,到了夏天以後,屬於金的庚日必須伏藏起來,以免受火攻而被燒熔。根據這一五行理論,就規定了入伏的推算原則,即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就進入了初伏(計有十天);從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有的年份為十天,有的年份為二十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起,為三伏,亦稱做末伏(為十天)。據《郊祀誌》解釋:“伏”是隱伏以避盛暑的意思。但初伏不論落在何日,它總在農曆的六月裏。古時,三伏中的祭祀是受到重視的節日,皇帝要親率群臣著朱色禮服,去南郊“迎夏”。西漢時在三伏的頭一天要給百官賜肉。兩宋時要把宮廷窖藏的天然冰塊賞給大臣解暑。與三伏有關的節慶也在六月間舉行,如六月廿三日為火德星君的生日,六月廿四日是關聖帝君和雷公的生日。

  陝北民間有自己的計伏方法,即從入伏起算,到立秋日,共是多少天,用三除如果每伏不滿十天者稱為半伏,每伏滿十天者稱為全伏。

  紅紙傘驅鬼

  相傳,古時候有一個老漁夫,在海邊靠打魚為生。他一生很不幸,妻兒都已死去,隻身一人,孤苦伶仃地生活著。

  有一天,老漁夫正在捕魚的時候,忽然從西南方向刮來一陣陰風,吹得他眼都睜不開,同時又覺得有一股寒氣直往骨頭裏鑽,他不禁打了一個寒噤。陰風過後,有幾聲淒慘的怪叫聲在空中回蕩著,他循聲望去,隻見對岸上有個黑乎乎的東西上下飛舞著。老漁夫想弄個明白,便劃船向對岸駛去。一上岸,先前看到的景象沒有了,離自己不遠的地方放著一把紅紙傘,老漁夫以為這是一件寶貝,便把它拾起來,上了船,劃過對岸,回家去了。

  第二天,不知為何,天越來越暗,風也越刮越大,老漁夫為了生計,在這樣惡劣的天氣狀況下也得出海。他將那把紅紙傘帶在身邊,生怕丟失了。到了海邊,老漁夫撒網下去,不知為什麽,網網都是空的。他心裏有些納悶,不停地嘮叨著。正在嘮叨之際,忽然有一堵惡浪向他打來,差點把小船打翻。就在此時,海上升起了五縷青煙,當青煙升至半空以後,五縷青煙又各自縮成一個團,最後由團變成了五個身材高大的惡鬼,麵目猙獰,令人不寒而栗。老漁夫麵對著五個惡鬼並沒有產生畏懼心理,看它們究竟想幹什麽。突然間,五個惡鬼像響炸雷似的說:“老小兒,你的死期到了,但是我們也讓你死個明白。昨天,我們哥幾個在岸上正想把那把世間陰陽傘毀掉,卻遇上了你這老小兒,偏偏將它拿回家中,使我們沒有成功。今天你又來了,你的死期到了。”老漁夫一聽五個惡鬼要將陰陽傘毀掉,說明它們一定是害怕那把紅紙傘的,所以要將它毀掉,於是他心裏就有了主意。五個惡鬼說完後一齊向老漁夫撲了過來,老漁夫迅速將紅傘撐開,向五個惡鬼擋去。果然靈驗,那五鬼一見了紅傘,直嚇得屁滾尿流,狼狽逃竄,又化作五縷青煙潛入海中去了。

  從此,紅紙傘就成為民間傘類的主要品種,因為它不僅能給人遮陽避雨,還能幫助人們驅趕惡鬼。陝北民間在舊時每家都有一把紅油紙傘,此俗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逐漸減弱。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老虎產仔大都為一子,如果生了三子,其中必有一個“彪”。彪是最凶猛慓悍的,它能將其他虎仔吃掉,因此母虎也就對它的這個“虎”嚴加戒備和警惕,讓彪經常跟隨在自己左右。但並不是因為對它特別喜愛,而是為了將其看管住。總之,母虎盡量不讓彪單獨活動,更不讓它與其他虎仔在一起。每到母虎要帶領三隻虎仔過河時,為了防止虎仔被彪吃掉,老虎總是先背著彪過河,把它放在河的對岸,然後再回來把第二隻虎仔背過去。在返回去接第三隻虎仔時,又要將彪背上一塊渡過河來,為的是不將彪與其他虎仔一塊留下來。把第三隻虎仔背過河後,母虎又得過河來將彪背過去。母虎為了不讓彪有機會傷害它的同胞,寧肯自己辛苦地背著彪往返三趟,也不願讓彪離開自己而與其他虎仔處在一起,可見它的用心良苦,也見得母愛的偉大。

  這個故事是用來說明“彪”的凶惡的。後來人們用“虎生三子,必有一彪”比喻在眾多子女中,總會有一半個能夠出人頭地的,不會都是些平平庸庸的。

  陝北民間將老虎過河的故事演變為人與狼、羊過河的故事,常常講給小孩聽,以啟發小孩的智力。因為用人與狼、羊作為過河主角比虎與彪更能讓人理解。

  真金(經)不怕火煉

  南北朝時期,佛教傳入我國後,各地大興土木工程,建築寺廟,以供奉佛祖。

  道家看到佛教的這一發展趨勢後,紛紛起來反對,於是佛、道兩教發生了爭鬥。在爭鬥不休的情況下,兩家的祖師們決定,要進行一場兩教法力的較量,因為都是出家人,均以慈悲之懷,不願動手,在商議之後決定,將兩家各自的經卷放入火中燒,哪家的經卷沒有燒壞,哪家就是勝家。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