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4章 民間文化的淵源

  王永勝

  民間文化是祖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水平後出現的文化曆史現象。

  傳統文化實質就是宗教文化。當人們的思維理念和文化水平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已不僅僅局限於一般的感性觀念,要去追問事物之間那些看不見的相互關係,探求自然之謎。自然界是千變萬化的,日月運行,四時更替的運行規律引起了人們的好奇,人們便使用直接的思維方式用自身類比的方法來解釋這些自然現象,認為自然界和人一樣,同樣也具有思想、意誌和情感,也有靈魂存在,是靈魂支配著自然在進行著有規律的運動和變化。在原始人心目中,日、月、星辰、風、雨、雷、電都是神靈,天地山河也各有神靈主宰。總之,原始人認為,人死為鬼,大樹頑石也有靈魂。萬物有靈論是原始人最早形成的自然觀和宗教觀。但原始人的自然崇拜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它是原始人認識自然,但又迷惑不解的產物。原始人對自然的崇拜具有神秘性,但人們崇拜自然的動機卻並不神秘。萬物有靈的自然觀便是古人的原始真理,也是原始宗教的主題。

  宗教有著悠久的曆史。最早的宗教觀念和信仰活動大約產生於舊石器時代的中期。這一時期的原始人已經開始重視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出生、死亡和飲食這三個方麵的問題了。並且由此產生了靈魂不死和死後的生活觀念,同時也出現了與原始宗教有關的埋葬死者、敬畏圖騰等儀式和習俗,形成最早的宗教崇拜活動。原始人又由靈魂不死觀念衍變出物活論、萬物有靈論、鬼魂論、祖靈論和神靈論等觀念,並由此產生了對自然物、自然力、祖先、氏族神的崇拜活動,構成自然神、祖先神、氏族神信仰,以及相關的圖騰信仰。原始宗教在這一時期已經是一種社會意識,而不是個人意識,其崇拜活動也是一種具有群體性的社會現象。

  原始宗教的誕生與原始社會形態氏族製的形式直接相關。圖騰就是氏族標誌,它象征著社會整體和生命原則。當氏族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後,人們便開始探尋氏族的起源問題,這是原始人把注意力轉向人類社會本身的一種努力。在母係氏族社會中人們普遍信仰圖騰,許多氏族社會的原始人相信各氏族分別源於特定的物,這些物大多為動物,其次是植物,隻有少數為動物的某一器官或無生物。原始人用圖騰崇拜來維護並神化氏族製度及其社會本身,其氏族神便是社會整體的代表,氏族社會也集中表現在氏族神方麵。原始人對祖先和氏族領袖的崇拜表明了人類已經進入到人格神和社會神化的階段。在這種原始信仰中,人們的自然神觀念就是揭示自然力量對人的支配能力,而氏族神則說明了社會力量對人的支配能力。這種對自然的崇拜和對祖先的崇拜是原始宗教的基本形式,並成為諸神觀念的起源。

  當氏族社會發展為部落聯盟的社會製度時,氏族神靈也在演化過程中逐漸被演變或融合為部落神,它們作為部落的保護神與部落的生存發展密切相關。在原始社會解體後和民族國家形成中,氏族部落宗教就上升為民族宗教或國家宗教,各部落聯盟原有的諸神在重構和融合中逐漸形成主神和次神兩大類,並將原有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相結合後賦予主神神性,這種主神因而也就成了自然和社會屬性兼備的大神。

  在古代民族國家的宗教中所反映出的是民族存亡問題,所以,宗教中的至高神靈就是民族之神,也就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本質的象征。因此,一個民族的宗教精神、宗教情操和宗教境界隨時隨地對該民族的文化發生作用。宗教在其文化意義上,即人類曆史發展過程中,是一個強調個人及群體靈性存在,尋覓終極意義,體悟升華意境,以虔誠篤信來超越自我的文化現象。

  宗教的群體意義與人的社會生活環境密不可分。個人的宗教情感和行為往往在集體的宗教情感和行為中能夠依屬和歸宿,在一定社會文化氛圍內,社會的全部或大多數成員往往有著相同的宗教信仰和實踐。這在人類處於原始時期的封閉社會時尤為典型。宗教也反映了相關群體的凝聚與團結。宗教在其影響範圍中能夠形成一種權威力量,其信仰觀念和行為標準往往也是對該社會群體的規定和命令,人們是必須遵守和服從的。

  宗教與社會的統一最早體現在原始文化中,原始文化本質上就是一種宗教文化,因為原始社會的一切文化活動就是宗教活動,其社會製度就是一種宗教製度。原始氏族社會依靠共同的宗教信仰維係本氏族的生存和發展,所以,原始宗教在原始社會中占有絕對的統治地位。

  宗教作為文化形態與其他社會形態,如政治、經濟、道德、藝術、科學、法學、哲學等,既有聯係又有區別,構成邊緣又疊合或交叉互滲的複雜關係。它們有界定文化的某些共性,卻又保持著各自獨立的特性。宗教與這些文化領域不屬於同一文化層次,而是處在更抽象、更超越的地位,但宗教是包羅萬象的。由於宗教與文化同源,甚至是一些文化的淵源,而且影響著社會與文化的發展,因此,它是人類文化曆史的產物。

  當人們的思維理念和文化水平發展到一定曆史階段後,就會將宗教的意識形態和文化生活方式在社會生活中表現為個人思想和群體傳統風俗與信仰,形成民間宗教和習俗,滲透到民間的各個方麵,在民間社會中廣泛流行和傳播,進一步發展民間文化,最終與宗教文化和官方文化並存,形成獨立的文化體係。

  當原始宗教發展到“河洛文化”時期,人們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將“河圖”稱為“先天本體宇宙圖”,或叫“廣義宇宙圖”,也叫“先天八卦”。以“天生地成”、“地生天成”的演算法則來解釋宇宙萬物的生衍過程;將“洛書”稱為“後天宇宙圖”,或稱“狹義宇宙圖”,也叫“後天八卦”,以方位運行來演算相生相克,以順自然規律。先天八卦主“生”,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養殖種植、冶煉金屬等生態、生產方麵的事務都是由先天八卦來演算的。後天八卦主“克”,人的祭祀活動、婚喪嫁娶、修造營為等事務都是由後天八卦來演算的。

  “河圖”與“洛書”是我國最古老的術數規則,它是揭示宇宙奧秘的樸素方法。從“河圖”到“洛書”之間又出現了神農時期的《連山易》和黃帝時期的《歸藏易》,在後來的周文王時期又出現了《周易》,它們共同構成了我國特有的八卦理論,不僅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理論基礎,《周易》又以其論述天人之道的哲學思想成為我國哲學的主題思想,一直影響著我國哲學史和文化史的進程,以至後人將中國文化亦稱為“河洛文化”。

  祖國傳統文化從人們一開始以認識自然為目的創始的“萬物有靈論”到“河洛文化”和“三易文化”的發展中可以看出它所具有的神秘與深邃的特點,在其影響下,形成的民間文化必然要打上其深深的曆史印記,朝著自己的文化方向發展。

  傳統文化是在民族國家製度建立以後逐漸形成的,受到宗教思想的極大影響。

  從商周以來,我國已經形成了以“敬天法祖”為核心信仰的宗教內容,這為儒教的形成和儒教信仰打下了基礎。在經曆了曆代社會的改造充實後使這一信仰更加完善,最終成為儒教的核心內容和核心信仰。

  儒教是我國古代國家所信奉的以儒家學說為思想基礎的宗教,它是傳統宗教信仰和儒家學說相結合的產物,同時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基礎。

  儒教信奉“天”。天、上帝、理,是儒教同實異名的概念。儒教認為,天地人之間都應遵照天的意念,天意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在地上建立和諧的社會秩序。社會秩序和諧的前提就是每個人都要按照自己的社會地位所確定的名分盡自己的社會職能,用這樣的思想來約束每個社會成員,也稱為“名教”。名教中的名分以最重要的君臣、父子、夫婦三組關係中的君、父、夫處於統治的、支配的地位;臣、子、婦處於被統治的、被支配的地位。後者必須服從前者,這樣的原則被稱為“三綱”。與“三綱”相配、相輔的仁、義、禮、智、信五條道德規範被為“五常”。三綱、五常原則中最重要的是君臣、父子。君臣關係中的根本原則是“忠”,父子關係中的根本原則是“孝”。儒教認為,一個能夠盡孝的人決不會犯上作亂,因此,孝也成為治國的重要原則。儒教認為,三綱、五常是天意的表現。因此,遵守這些原則會受到天的表彰和庇護,反之,會受到天的批評和責罰。天對君主的批評和表揚一般是通過降災異或降祥瑞來表達的,最嚴厲的責罰是讓一個王朝傾覆。儒教認為,人間君主的善惡一定會引起天的反應,被稱為“天人感應”。天對一般民眾的賞賜是讓他能夠富貴長壽和子孫眾多,責罰是讓他貧賤夭折和子孫斷絕,被稱做“天道報應”。

  儒教發展到宋代,形成了更為完善的宗教理論。宋儒認為,天地之間有一個“理”,或叫“天理”。理是自然法則,也是社會秩序。當氣聚成人時,理就構成人的本性,因此,三綱、五常等道德原則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遵守三綱、五常等道德原則不是對人的一種束縛,而是本性的內在要求,是人之作為人應該履行的一種職責。遵守三綱、五常也不是為了尋求善報,而是為了體現自己的本性。每個人都具有這種善的本性,但這種本性又往往被欲望所障蔽,正如《三字經》中所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為了教化百姓,天選擇那些能夠體現自己本性的人作為百姓的君和師,以幫助百姓體現他們自己的本性。“苟不教,性乃遷”,正是教化的一種體現。

  從魏晉到宋明時代的儒者認為,天不會事事對人實施幹涉。他們認為,天降生人就像降生一粒種子一樣,種子會自然地依據自己的本性來發芽、長葉、開花和結果。所以,人也就應該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然地遵守三綱、五常等道德規範。按照天理,人的本性行動不是為了有一個好的報應,而是為了有更高的追求,要成為聖人。所以他們不把苦難看做惡報,而是將其看做是對自己的考驗和鍛煉。宋代儒教把全部宗教歸結為靈性修養,他們認為,社會由人組成,隻要每個人都能夠認真修養自己的心,就會達到天下大治。天下大治正是天、上帝、天理所要求的。

  儒教的組織就是國家的組織係統,皇帝乃天之子,代表天在人間行使主宰權,上對天負責,下對黎民百姓安撫,以達天人之道。皇帝對天負責是通過祭天來完成的。祭天既可以秉承天意,又可下達百姓。因此,祭祀也是儒教的重要內容,從君主到各級官吏,除了施政的職能外,還擔負著祭祀職能。國家還設有專門負責祭祀的機構。祭祀活動是古代國家最重要的政治活動,祭祀製度也是古代最重要的禮儀製度。祭祖是儒教的重要祭祀活動。君主祭天時往往以自己較為親近的父祖配享。一般官吏和庶民隻能祭祀自己的祖先。儒教規定,平民隻能祭祀自己的祖先,祖先也隻能接受自己子孫的祭祀。認為祭祀死者可以使死者與生者相感通,因此,祭祀是絕對必要的。儒教把死者不能接受子孫的祭祀看做是最大的不幸,同時也是子孫對祖先犯下的最大的罪過。

  由“天理”衍化出來的“三綱”、“五常”,由三綱、五常衍化出來的“忠”、“孝”,以及祭祀製度,是儒教的核心思想,也是古代國家的根本製度。傳統文化就是建立在這一基礎上的文學體係。

  東漢時期興起的道教也時刻影響著傳統文化的發展。道教是把古代的神仙思想、道家學說、鬼神祭祀以及占卜、讖緯、符籙、禁咒等巫術綜合起來的產物。由於道教所包含的內容龐雜,所以古人說“道教之術,雜而多端”。

  道教上承中國古代文化並加以發展,它與中華民族的文化有著廣泛的聯係,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占卜、天文曆象、堪輿是道家以其術數為內容的文化思想。道教還推崇修煉術、方術,內容很多,如服食、導引、行氣、辟穀、存神、誦經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煉丹,也將這種修煉方法稱為“丹法”。道教將丹法分為外丹和內丹。外丹是用丹砂、雄黃等礦物質在爐鼎中燒煉,煉成“金丹”後服用。據道教外丹法稱,服食金丹可以成仙。但這些礦物質往往是有毒的,服食金丹不僅不能成仙,反而會因中毒死亡。外丹術的失敗給內丹術的發展提供了機會。內丹術以人體為爐鼎,以精、氣、神為大藥,用神運煉精氣,結而成丹。它是吸取了中國古代醫學、氣功的知識後加以發展,並與道教的修煉結合起來,主張性命雙修,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複歸於道。煉丹服丹可以成仙雖是道家的荒誕之說,但煉丹術是一種科學實踐,外丹黃白術給人們積累了科學的經驗教訓,推動了古代化學和藥物學的發展。

  道教的服食、修煉、導引、行氣等,在氣功養生學上有重大貢獻,特別是道教所創太極拳、八段錦,不僅在我國影響廣泛,而且是人們強身健體的修煉術。火藥原本是道家用來服食後以企成仙的,沒想到卻成為後世發展科技事業的物質。道教文化在中國文化史上也有深遠的影響,神仙思想曾構成“遊仙詩”、“步虛詞”、“青詞”等文學體裁。以道教故事為題材的戲劇小說很多,戲劇《八仙慶壽》,小說《封神榜》都是流傳很廣的文學作品。繪畫如門神、灶君、財神、靈官、天官、壽星等,對民情民俗等都有非常廣泛的影響。

  佛教傳入我國以後,“無常”、“無我”、“不淨”、“苦”,這些根據善惡行為而有“輪回報應”、“因果報應”的思想理念對傳統文化的影響極大,尤其是“地獄”觀,更是人們所熟知的。

  民間文化與傳統文化是一脈相承的,與宗教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金代,被道教奉為“北五祖”之一的王重陽所創全真道融攝儒、釋、倡導三教合一,於是,儒、道、釋三教並存成為我國宗教史上的一個顯著特點。三教為我國古代國家所尊奉,為民間所信仰,三教思想便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基礎思想。

  民間文化對三教思想各有取舍,而又兼容並蓄。將儒教的“天意”引而用之為“天理”,為人處世不得違抗“天理”,否則便會招來“天理難容”的後果。三綱、五常成為人們的正統思想,人們常以簡單的一句俗語將其概括為“家國一理”,認為治家與治國同為一理,所追求的都是“和”與“興”。因此,古代一些名門望族常將治國方略運用到治家當中,實施家教,培育家風,以引導家族成員正確的思想理念;製定家規、家訓來規範家族成員的行為;製定家法以懲戒家族成員的違規行為。以國理曉家理,以家理效國理,以此來鼓勵家族成員報效國家、振興家門。將儒教的祭禮運用到祭祖當中,以企“報本思遠”。將道教學說中的鬼神祭祀、天文曆象、陰陽五行、占卜、讖緯、符籙、禁咒、巫術、堪輿運用到民俗活動中,形成民間鬼神信仰觀念,祝由醫學理論、預測天文氣象知識,堪輿擇吉方術,這些已成為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佛教的“因果報應”思想運用到民俗文化中以勸世,生死輪回和地獄觀在民間文化中具有深遠的影響。總之,民間文化對三教思想是各有側重的,但以道教思想為最多,儒教思想為最崇上,佛教思想為輔佐。

  民間文化主要體現在禮儀規範方麵,而禮儀規範是根據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來製定的,它的產生也說明人們的信仰實踐經驗的積累已經達到了對巫術、祭祀、祈禱、禁忌、禮拜、朝覲等宗教行為規定標準的程度。這樣,禮儀就在其所處的文化氛圍中成為一種人們公認的社會習慣,為其提供社會共存所需的道德倫理規範、價值意義標準,並具體製定出人們的生活方式所必須依據的行為準則和時空法規。說明倫理道德、禮儀規範這種社會共同體或綜合體在世俗社會中的重要性。這些倫理道德被人們製定成相應的禮儀規範和製度,表現為外在因素和形體構成來體現思想意識和實踐行為的規範和製度化、標準化。這些信仰和崇拜行為反映出傳統文化的沿革和社會文化背景,由此構成人們相沿成俗,並逐漸形成固定的具體禮儀程式,以及相關的道德標準和社會行為規則,成為民間文化的主體部分,在民間傳播流行。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也是一個多種宗教並存的國家,地域遼闊、經濟與文化的不均衡是其顯著特點。這些狀況無不影響到人們的思維理念、意識形態的形成,決定著文化發展的方向。在這一曆史背景下形成的各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間文化有著很大差異。在文化形態上有外來文化和本土文化;在文化內涵上有宗教文化、傳統文化、地方文化;在民族上有漢民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在信仰上有儒教信仰、道教信仰、佛教信仰以及基督和伊斯蘭信仰;在地域上有南北差別和東西差別。即使是在同一民族或同一文化區域,也因文化水平的差異、經濟狀況和社會地位的差異,仍然會出現不同的文化現象,這是因為任何一種文化都是建立在一定社會基礎之上的。文化現象是人類對社會與自然的人文總結與概括,它不可能擺脫基礎而孤立存在。盡管如此,民間文化仍然有其共性,差別才是區分地方文化的重要標誌。

  陝北地處我國北方,與北方遊牧民族相毗鄰。曆史上有黨項、蒙古、韃靼、突厥、柔然、契丹、女真諸多北方遊牧民族與陝北人民雜居相處,有的民族曾經入主過這裏,各民族之間在文化思想、倫理道德、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方麵互相影響,共同發展,形成文化互補的發展趨勢,但又各有保留,形成各民族之間既有區別又有共同之處的各自文化體係。

  早在北宋時期,東京城裏的勾欄藝人在演出中已經采用了“諸宮調”。諸宮調是黃河以北的文化產物,基本上是以傳唱於我國北方的民謠小曲為主,這些民間小曲被歸入宮調後形成“北曲”係統,與此後形成的“南曲”相對稱謂。諸宮調在後來又摻入了文人所作詞曲,成為我國古代歌舞曲調。諸宮調是我國北方包括陝北人民在內的各民族共同創造的“黃河文化”,諸宮調中的“北曲”係統將中國文化藝術推向了巔峰,成為當時的文化主流,使中國藝術呈現出輝煌的文化景觀。

  在金邦統治我國北方一百多年的時間裏,曾經與南宋休戰三十餘年。在此期間又產生了以諸宮調為主的說唱故事的演唱形式。這一形式不僅在金邦的燕京一帶廣為流行,還傳入了南宋勢力範圍內的南京臨安,南方民眾在諸宮調的基礎上結合南方文化的特點創造了“南宮調”,形成“南曲”係統,與“北曲”一南一北遙相呼應,一時,諸宮調成為我國普遍流行的演唱曲調。在元政權統治我國九十多年的時間裏,又衍化發展出了“元曲”。元曲基本上是根據當時流行於民間的民謠小曲和能夠說唱民間故事的唐、宋時期的文化人創作的詞和聲腔發展而來的。此後又出現了元雜劇,元雜劇在聲腔方麵使用諸宮調的北曲。

  “黃河文化”是我國文化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不僅在它產生和發展的時代裏顯示出無窮的魅力,時至今日仍然閃耀著它的藝術光輝。

  在我國文化史上能夠出現“黃河文化”現象,是我國北方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我國北方各民族之間文化交流結出的碩果。我國北方各民族之間長期以來雜居相處,金政權又允許女真人與漢人通婚,使得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更加廣泛,有了一個寬泛的發展機會。所以,在那一時期出現了漢族語言中雜有外來語和各民族之間通行的文字現象。漢族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北方各少數民族的文化發展,各少數民族的文化也滲透到漢文化當中,這是文化互補,共同發展的契機。“黃河文化”在這樣的環境下才能產生,成為文化奇跡。所以,金、元時期在北方流行的民謠小曲、民歌小調在北方各民族之間的差異並不是很大。

  陝北文化就是在這樣的文化曆史背景下,既繼承了傳統文化,又吸收了北方各少數民族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文化現象,一個文化體係。

  陝北人民是黃河文化的共同創造者,陝北文化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黃土中發育成長,在黃河中流淌吟唱,承載著黃帝彪炳史冊的豐功偉績,傳頌千古,世代沿襲。陝北文化是“三黃文化”的集中體現。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