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37章 打春(4)

  從以上文獻中可以看,夜遊神是專為玉帝掌管黑夜之神,並體察民情,向玉帝匯報,夜遊神在夜間行動,但不傷人,所以民間“亦不怪也”。

  喪門星

  喪門星又稱做“喪門”或“喪門神”,是舊時星命家所謂的“叢辰”之一。星命家以為,一歲十二辰中都有善神和凶煞跟隨在其中,所以叫做“叢辰”。叢乃一叢,即一團,亦作從、跟隨,就是一叢星辰,跟隨著一年十二辰運轉。喪門星就是跟隨一年十二辰運轉中的凶煞之一,主死喪,哭泣之事。故而民間一般將其用來指那些給人帶來災禍的人,意近“掃帚星”。

  狗殃

  所謂“殃”,在民間認為是一種“氣”。人死曰“斷氣”,斷氣也就是民俗和宗教中所說的“靈魂出竅”。人有思維,所以曰靈魂。狗與動物以及植物都沒有思維,所以曰氣。人的靈魂出竅以後,依世俗和宗教觀念,有轉世下地獄之說。動物死亡以後其氣出則散,散而無影,“殃”是“氣”從軀體出來後不能散去,聚而成殃,狗殃就是這樣形成的。在陝北民間,傳說狗殃很厲害,尤其是純白色的狗死後,成為“殃”更是厲害,如若血腥鬼騎了白狗殃,那更是厲害,一般法師都無法將其製伏。

  陝北民間一般不宰殺狗,即便是需要殺狗,也是將其拉到村外較遠的地方,用繩子將其勒死,不使其氣出後聚而成殃。

  饅頭當做祭品

  從前,皇宮裏有一個太仆,他待人善良溫和,上至文官武將,下到傭人侍女,對這位太仆都有好感。

  一天晌午過後,王子佩著劍出去玩耍,看見一個木雕泥塑藝人,正在一口井邊上精心雕刻井亭子的立柱。王子走上前去,叫藝人趴下當馬騎。老藝人說什麽也不肯。王子大發雷霆,拔出佩劍,衝著老藝人惡狠狠地刺去。老藝人急忙圍著井口轉圈子躲閃。王子連刺幾劍都沒有刺中,他殺人心切,突然大喊一聲“殺!”卻忘記自己是在井邊,直衝過去,跌入井中。

  這一切被那位好心的太仆看見了,他跑到井前,對嚇呆了的老藝人說:“你快走吧,一切由我安排。”

  太仆急步奔向皇宮,向皇帝啟奏。皇帝馬上叫郎中令去打撈。撈上來時,王子已經死去多時了。

  皇帝問:“王子是怎麽掉到井裏去的?”太仆說:“王子讓老奴趴下當馬騎,王奴不答應,王子發怒,拔劍來刺我,不料失足落井。”皇帝聞言大怒,吼道:“刀斧手,把太仆押下去,明日午時斬首!”

  滿朝文武百官都來為太仆求情,皇帝硬是不肯赦免。當夜,雕刻老藝人和看押太仆的郎中令商議,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一夜之間,老藝人用麵團雕塑了一個跟太仆一模一樣的頭像,又用蒲草紮了一個身子,然後戴上太仆的帽子,穿上太仆的衣裳。

  第二天正午時分,郎中令架著太仆的替身拖出午門外,刀斧手將頭削下來。再用事先裝在豬尿泡裏的血濺在假頭上,刀斧手便將這顆血淋淋的人頭獻給皇帝。皇帝一看,果然是太仆的頭顱,也就不再說什麽了。

  到了晚上三更時分,太仆和泥塑老藝人會到了一起,互表謝意。兩人當下商定好,帶上金銀,太仆牽出兩匹寶馬,在郎中令的幫助下,連夜逃到外地去了。

  他們跑了很遠很遠,來到一座古城住下了。為了謀生,兩人開了一個小店,用白麵蒸了各種各樣的人頭出賣,取名“饅頭”。為了招攬生意,他們在案前現身說法,說饅頭能夠贖罪免災,得到吉利。人們聽了以後爭相購買,把饅頭作為年節或祭祀時的祭品。也有珍惜米糧的,把祭過的饅頭食用了。於是,專門用作祭品的饅頭又逐漸變成了食品。以後,人們為了省事,簡化了做法,不再保持原先人頭的形狀,隻保留了半球形,再在上麵捏七個小孔,算作是人的七竅。再以後,饅頭的做法更簡單了,把蒸好的饅頭點上七個紅點,代替捏出的七竅。饅頭傳到今天,紅點也沒人點了。不過,饅頭作為祭品的習俗卻被流傳下來了。

  饅頭當做祭品的另一種說法是出現在《三國演義》中,說諸葛亮在征雲南王孟獲時,遇黑水河無法過去,有土人說需要人頭祭祀河神後方可過河。諸葛亮是一位心慈的三軍統帥,不忍殺人以祭河神,便用麵蒸製成人的頭形,拋撒於水中祭祀河神,果然靈驗,大軍渡過了河。

  饅頭作為祭品出現在祭祀禮儀中,與這兩則傳說大概有一定的關係,陝北民間至今仍使用饅頭作為祭品。

  蠍子符

  蠍子符曾經是流行於陝西各地的習俗。每逢穀雨前,人們就要早起,收取露水用於研墨。在紙上畫蠍子符後貼於牆壁之上,用以鎮壓蠍子。蠍子符的圖案很多,有畫張天師騎虎斬毒蠍的,有畫齊天大聖孫悟空用金箍棒打毒蠍的,有畫農夫舉鋤砸毒蠍的,有畫鍾馗用劍劈斬毒蠍的,有畫金剛用火燒毒蠍的,有畫哪吒三太子用火輪圈碾軋毒蠍的,有畫紅冠大公雞啄食毒蠍的。無論采用什麽圖案,都必須用紅顏色在蠍子身上塗上“血跡”,以表示蠍子已被殺死。有的以貼“穀雨單”的方式來鎮壓蠍子,穀雨單以黃表書寫,上寫:“穀雨三月中,天師到門庭,手執七星劍,斬殺蠍子精。”有寫:“穀雨日,穀雨晨,奉請穀雨大將軍,茶三盞,酒三巡,蠍子立刻化為塵。”蠍子是陝西尤其是陝北的一大禍患,每到夏日,到處可見,常將人蜇傷,人們苦於蠍患,便以蠍子符除之。

  上梁禮

  上梁禮是在蓋房上中梁時舉行的祝願儀式。中梁在陝北民間亦稱做“大梁”。其禮儀是:上梁前,先在梁麵中心點上鑿一小孔,孔內放入金、銀或銅錢,在放錢幣的同時還要放入人參等貴重補氣之藥,然後封口,再在上麵寫上年月日和吉祥話語,有的還畫有八卦圖,最後用三角紅布將它包好,以紅線束定。錢幣是財富,是富貴的象征,將錢幣放入中梁是人們祈求富貴之意。人參等貴重補氣藥品,用於人可以補氣、益氣,用於此俗中的寓意是為了求得好運、旺運。運,即氣,所以稱運氣。用三角紅布包裹,是一種“風水”觀念,所謂“風水”,就是“風”與“水”的運用,風水講究三麵環抱,一麵以通氣息,故用三角紅布以象征紅(洪)運得宜。八卦乃風水之宗旨,以八卦圖祈求風水圓滿吉祥。故而采用以上吉祥物。在上梁前,要事先準備好兩盤供品,一盤中放有饅頭和紅布,另一盤中放有棗、豆、糖以及硬幣等物品,並在堂中取清水一擔。待燃香明燈,敬獻過諸神之後,就開始起懸中梁。主家與此同時要焚香祭酒,禮拜並祝詞。供品中的饅頭是傳統祭品,上梁時用饅頭,既可祭祀神靈,又可饋贈掌尺人及分撒給眾人食用。紅布贈送給掌尺人是希望掌尺人能給主家帶來紅(洪)運。棗、糖都是吉祥物,是甜蜜的代表,豆可以祛邪。上梁後,梁上掛紅結彩,由掌尺人將盤中的紅棗之類撒下,供人們撿拾。儐相將盤中饅頭和紅布贈送給木匠。並有人將清水向空中撒去,以示吉利。水在民間認為是涵養萬物的,民間就有“雨肥風瘦,茶香肉臭”的說法。此說是,有了雨萬物可以茁壯生長,長得壯實,故有雨肥之說。風瘦是指經風一吹,秋田枯黃成熟,所以民間又有“夏田不熟是等雨了,秋田不熟是等風了”的說法。茶清香始終,肉卻不是如此,吃起來香,吃完後所放之屁與新拉之屎奇臭無比,故有肉臭之說。拋撒清水之俗,就是人們借水以寓雨,以雨來涵養人,求的就是家業興旺發達。

  上梁時,掌尺人在拋撒吉祥物時,還有一番祝祠。其詞曰:

  立柱喜逢黃道日,上梁正遇紫微星。

  魯班叫我把喜唱,唱得天降祥瑞來。

  一唱寶地龍虎堂,龍虎堂上有威望。

  二唱金屋落鳳凰,鳳凰飛來能呈祥。

  三唱金馬拴錢樁,榮華富貴萬年長。

  四唱家中藏金寶,金銀滿貫玉滿斛。

  五唱福祿根基旺,將來能出狀元郎。

  上梁正逢吉慶日,蓋房用木選材良。

  九龍溝裏頂天柱,臥龍崗上有棟梁。

  八寶紫金雕梁柱,大師精工成畫舫。

  大梁披紅又掛花,大柱跟著也沾光。

  親朋好友舉杯慶,天地長久人康寧。

  美酒先澆大梁頭,澆過梁頭澆梁腰。

  澆梁腰,澆梁腰,門楣高大根基深。

  澆梁尾,澆梁尾,子弟飛煌名顯威。

  澆罷梁來撒金銀,金銀撒在五方中。

  一撒東方甲乙木,二撒南方丙丁火。

  三撒西方庚辛金,四撒北方壬癸水。

  五撒中央戊己土,五方撒遍變成金。

  驢馱銀子馬馱金,駱駝馱回聚寶盆。

  福祿喜壽一齊至,主家享福萬萬年。

  天無忌,地無忌,月無忌,日無忌。

  主家無忌,工匠無忌,萬事無忌,人無忌,

  薑太公在此,百無禁忌,大吉大利。

  祭黃帝陵

  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祖先。傳說,黃帝曾教人們蠶桑、製衣裳、造舟車、定算術、製音律、創醫學、發明了指南車,締造了中華古國最早的文明。相傳,在黃帝乘龍歸天之時,經過他曾經住過的橋國(黃陵橋山一帶)時,臣民們依依不舍,拽下了他的一片衣襟、一隻靴子、一把寶劍。人們將這些物品葬在橋山之巔,作為衣冠塚,被尊稱為“黃帝陵”。曆代帝王和以後的各屆中央政府在清明節時都要派出官員,前往祭奠,因此,“人文初祖”的黃帝陵祭奠活動,也就成為中華民族最為隆重的祭祀典禮。祭黃帝陵有官祭和民祭兩種。民間祭祀盛典主要是由黃陵民眾舉行,屆時亦有來自祖國各地,以至海內外的華人前來參加,其況亦非常盛大。一般於九月九日舉行。相傳,農曆九月九日是軒轅黃帝乘龍升天的吉祥日。從北宋開始,當地民眾就在這一日聚集在橋山,進行傳統的謁陵祭祖活動。1998年的重陽民祭活動是我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這是為促進海峽兩岸民眾推動祖國統一大業所舉行的祭奠。當日上午,橋山之上,黃色的火牙龍旗迎風飄揚,燭光高照,香煙繚繞著肅穆的祭台,祭台兩邊的對聯是:“萬裏尋根古柏千叢迎赤子;億萬戴德心香一炷祭黃陵。”祭台上陳獻著雙豬、雙羊、雙牛真品的三牲太牢和龍鳳呈祥的仙果。祭奠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和鍾鼓聲中開始。擊鼓三十一下,象征著祖國三十一個省、市、自治區;鳴鍾十一響,表示全國十一億的炎黃子孫在向黃帝表達發自內心的景仰之情。身著古裝的嗩呐手吹奏悠揚的長曲——《大佛登殿》,鼓樂師奏鳴了千年遺音《滿園春》。祭祖謁陵會主任誦讀祭文,其文曰:

  偉哉中華,雄居東方,黃帝之風,山高水長。上下五千年,炎黃苗裔巍巍乎奮發向上;縱橫三萬裏,東方巨龍翼翼乎九霄翱翔!長江黃河,奔騰不息;萬裏長城,固若金湯。五州風雷急,華夏有炎黃。人心渴望統一,民族希冀富強。凡我華裔,黃帝子孫,存枝萼之小異,建一體之大邦。

  龍

  龍在我國古代傳說中是一種神異的動物,被尊為鱗蟲之長。《禮記·禮運》:“麟、鳳、龜、龍,謂之四靈。”四大靈物中,龍附驥尾,但其影響之大,可以罩住傳統文化裏的一切靈物崇拜。有很多人說,中國是崇拜龍的國度,正因為如此,就有了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的說法,但在學術界尚無此定論。

  從眾多的考古資料中可以證明,早在漢字產生以前,中國就有了龍的形象。在新石器時代的出土文物中就可以窺見其雛形了。紅山文化的“玉龍”,其頭似豬,仰韶文化的一件陶瓶上繪有“人麵蜥身像”,龍山文化的一件彩陶盤蛇身鱗紋圖,是早期龍的形象。1978年在河南濮陽西水坡出土的用蚌殼擺塑成的龍虎圖案,其龍為鱷魚形象,說明龍是源於鱷。在甲骨文出現以後,龍字也出現了,成為學術論證龍的較多的看法。商代青銅器上的龍紋更是屢見不鮮。到了漢代,龍的形象基本定型。漢代的王符將龍說成是“九似”,即,角似鹿,頭似鴕(鴕即鼉,就是揚子鱷),眼似鬼,項似蛇,腹似蠶,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又有說法是:“頭似鴕,角似鹿,眼似兔,耳似鷹,掌似虎。”其中眼睛有了變化。後世的龍在形體上雖有變化,但基本特征沒有太大的改變,仍然是巨口、有角、鱗身、四足、有爪。龍這個並不存在的所謂靈物,為什麽能夠成為漢民族所信奉的神物呢,民間將其奉為能夠呼風喚雨,造福萬物的神靈。古代帝王也將龍神化為皇權的象征或王室的標誌,自命為“真龍天子”,獨享龍的形象,並以龍為裝飾圖案、雕刻、繡製在皇宮殿堂,衣服用品之上,龍,確實成了一種“真實”的動物了。從學術觀點來看,有學者曾經提出龍是蛇圖騰的衍化,是多樣圖騰的複合,或者是其他單一圖騰,如牛、鹿、野馬、揚子鱷等演化而來。也有人認為這些假說是從西方人類文化學或曆史學科中的“圖騰”學說裏照搬過來,重新整合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龍。

  在龍信仰的兩千年時間裏,已經登上了國家最高統治者的寶座的曆代皇帝都力圖證明自己與神龍之間有著一種血緣關係,即以龍托身自命。但在普通百姓中,將龍視為一種神秘的、超自然的異己力量,對它的敬畏隻是建立在恐懼心態上,並沒有什麽情感可言。民眾對龍的性質的認識是多樣化的。認為它是神仙的坐騎,是騰飛的象征。認為它是福澤皇家的瑞獸,但最為老百姓所看重的是龍具有布雲行雨的本事,隻有這個功能才使得龍與處在農耕文化氛圍中的中華民族之間產生了密切的聯係。也就是說,人們對龍的崇拜目的主要在於對風調雨順,萬物有成的祈求方麵。而對於水澇災害來說,有種種文獻記載和民間傳說,正是那些“孽龍”、“蛟龍”、“烏龍”之類的龍造成的,所以,人們對龍又有一種恐懼感,因而想力圖擺脫龍的危險。這種擺脫方式就是祀龍,以求得龍的寬恕,造福於人。

  祀龍方式大體有兩種,一種是在“龍王廟”裏的祭祀,此俗在唐宋時期已大為盛行,並且列入國家祀典。另一種是無時不舉的祀龍活動。官方除了在春秋兩季定時對龍進行致祭外,凡有水旱之事,隨時都應向龍祈禱。因而有了“龍抬頭日”、“分龍日”(分龍日又有“小分龍日”和“大分龍日”兩種)、“會龍日”等一係列專項性的歲時祀龍活動。另外,還有舞龍燈、賽龍舟、出水龍、貼龍畫等諸多民俗信龍事象。這一切,莫不是因畏而生敬,頂禮膜拜的俗儀。

  龍生九子

  龍生九子是由龍的傳說演化出來的又一種說法,俗謂:“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明人徐應秋在《王芝堂談薈》中引李東陽的《懷麓堂集》中雲:“囚牛,平生好音樂,今胡琴頭上刻獸是其遺像;睚眥,平生好殺,金刀柄上龍吞口是其遺像;嘲風,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蒲牢,平生好鳴,今鍾上獸鈕是其遺像;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獅子是其遺像;霸下,平生好負重,今碑座獸是其遺像;狴犴,平生好文,今碑兩旁文龍是其遺像;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獸頭是其遺像。”明代楊慎在《升庵外集》卷九五,陸容在《椒園雜記》卷二,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卷七,謝肇淛在《五雜俎》等著述中均有龍的考證,說法不盡相同。一種說法是龍生九子名囚牛、憲章、饕餮、嗤虹全、螭、螭虎、金猊、椒圖、虭多、螯魚。還有一種說法是:贔屭、饕餮、蒲牢、狴犴、睚眥、螭吻、蚣蝮、狻猊、椒圖,世人大都將龍的九子裝飾在建築物上,用作避邪驅魔,祈禱安寧。

  鳳

  鳳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瑞鳥,被人們尊崇為“百鳥之王”。鳳的全稱為“鳳凰”,也叫“鳳皇”。雄性叫“鳳”,雌性叫“凰”。鳳凰與龍、龜、麒(麟)合稱為“四靈”。鳳凰的形象據《爾雅·釋鳥》中的郭璞注解:“雞頭、蛇項、龜背、燕領、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漢代蔡衡謂,凡鳥象鳳者有五,多赤色者鳳,多青色者鸞,多黃色者鵷,多紫色者□,多白色者鵲。其中多赤色者獨得其名,故稱做“朱鳳”、“丹鳳”、“朱雀”。新石器時代開始,由火、太陽和各種鳥複合為圖騰,作為民族、部落的徽識。鳳凰作為一種部落徽識,其形象來源諸說不一。有說以雞為基礎演化來的,有說從錦雞演化來的,有說從鸞鳥演化來的,有說從孔雀演化來的,但孔雀說居多,並將其附會成一種“仁鳥”。《山海經·南次三經》又雲:“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格物總論》謂之,此靈物分雌雄兩性“雄曰鳳,雌曰凰”。《韓詩外傳》中記述著一段黃帝問天帝的對話,提到鳳凰為什麽形狀時,據天帝所描述的是:“鴻前而麟後,蛇頸而魚尾,龍紋而龜身,燕領而雞喙。”這一形象又與龍差不多。其實,鳳凰和龍一樣,都是實際生活中根本找不到的所謂“靈物”。對鳳凰的來曆,在學術界也有種種假說,有說是從玄鳥圖騰衍化來的,是多樣型圖騰的複合,或者由其他單一圖騰(如野雞、鴻雁、大鵬等)衍化來的。

  鳳凰被看成是一種瑞禽,相傳,隻有在盛世嘉年的時候才會出現。孔子有感謂之曰:“鳳鳥不至”。就是對現實不滿的一種暗示。鳳凰在傳統文化中多與龍相提並論,構成了我國最具象征意義的龍鳳文化。上古時期,就以龍鳳二物的降臨作為國家興盛太平或霸業可圖之吉兆。後世流傳頗為廣泛。與龍一樣,鳳凰多與封建皇權相聯係,曆代君王,皇家之後宮多冠以鳳,如鳳輦、鳳蓋、鳳車,他人不能使用。鳳凰尊崇在其剛剛形成時,可用於男女。它的形成初始就以鳳為雄性,凰為雌性,所以,帝王可稱鳳,後宮則稱為凰。在這一點上與龍有所不同,龍從創意初始就沒有雄雌區分,隻是到了後來,神話故事的出現,有了龍宮,龍宮裏有龍王,人們就用人的男女性別為龍宮的龍王們劃分出了龍王、龍母的性別,但天上的龍仍然沒有雌雄之分。後世因帝王自稱為“真龍天子”,帝王的兒孫們又被稱為“龍子龍孫”,那麽,帝王的女性家眷又該稱做什麽呢?就以鳳來專稱,所以後世就以龍稱皇上,鳳稱皇後。鳳凰也就發生了“性”的變化。起初,鳳是專用於皇家的,經過曆代演革,民間亦開始用之,但專用於女性。用於品官方麵,如明代,凡九品以上的命婦,皆用鳳冠受封。民間所用,如鳳冠霞帔成為嫡妻的例服,一直被沿用下來。

  另有說法,孔雀和大鵬是鳳凰所生。

  麒麟

  麒麟又稱做“騏驎”,簡稱為“麟”。依何法盛的《徵祥記》所雲:“牡曰麒,牝曰麟”。麒麟則是公牝二性的合稱。麒麟的形象自古以來對它的描繪就有很多,但常見的說法是:雄為騏,雌為鱗,麋身、馬足、牛尾、一角、角有瑞肉。《毛詩疏義》等書對麒麟的形象和生活習性有這樣的描述,大致是:鹿身、馬足、牛尾、圓蹄、通身鱗甲、頭有獨角、角端有肉、行步中規、不屐生蟲、不折生草、遊必擇土、翔必後處,是一副文質彬彬的君子風度。和龍鳳一樣,是華夏民族所特有的藝術性思維產物,僅在人們觀念中存在。《春秋運鬥樞》中言道:“機星散則得鱗生”,《春秋保乾圖》中稱:“歲星散為鱗”。所以說,麒麟是根本不存在的。但學界有一種說法,認為麒麟的原型應為長頸鹿。麒麟被我國民間奉為“毛蟲之長”。據《大戴禮記》所雲:“毛蟲三百六十中而麟為之長”。我國民間將麒麟視為吉祥靈物由來已久。《禮記·禮運》中雲:“山出器車,河出馬圖,鳳凰麒麟,皆在郊棷。”傳說,孔子出生前,他家門前就出現過“麟吐玉書”。又說,孔子生活的年代曾有麟見於郊野,為人所殘,孔子以為“出非其時”,遂絕筆《春秋》,故而,後世又將《春秋》別稱為《麟經》或《麟史》。曆史上也曾有過:“麒麟出,亡國土之象也”的說法。但絕大多數都認為麒麟是“仁獸”、“瑞獸”,隻有在太平盛世的時候才會出現。如史書上就有“唐虞之世,麟鳳遊於田”、“禹時,麒麟步於庭”的記載。

  封建統治者以麒麟的出現作為政事修明的象征。老百姓則更為實惠一些,大多認為麒麟的靈性主要在於“送子”,於是,麒麟送子的圖案大量出現在民間工藝文化中,並成為禮拜的對象,如用紙紮的麒麟載著小孩在庭院或堂屋裏轉圈。民間還將麒麟用以比喻那些仁厚賢德的子孫。

  龜

  龜的壽命很長,所以在我們祖先的思想觀念中,龜就成為一種長壽的神靈之物。《禮記》中把龜與龍、鳳、麟列在一起,“謂之四靈”。《尚書·大禹謨》中有“唯先蔽誌,昆命於元龜”,其意思是,心中有了主意,然後卜問一下神龜。古時候的人們,從天子到庶民,都相信龜能預知吉凶,在當時所形成的“龜卜”就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

  關於龜的長壽的說法有很多。《述異記》中有:“越裳國獻千歲龜”的記載,並說:“龜千年生毛,壽五千年為神龜,萬年謂之靈龜。”《古小說鉤沉》中輯《玄中記》雲:“千歲之龜,能與人語。”《抱樸子》中有:“千歲靈龜,五色具焉”的說法。郭子橫的《洞冥記》說的更為離奇,說有一個叫黃安的代郡人,“年可八十餘,視若童子,常服朱砂,舉體皆赤,冬不著衣,會一大神龜,時人問,子坐此龜幾年?對曰伏羲氏始造網罟有此龜,以授吾,龜背已平。此蟲畏日月之光,二千歲一出頭,我坐此龜以來,五出矣。”烏龜萬歲,當然是有意誇張,但龜長壽耐久,卻是符合實際的。

  龜背上的紋理被稱做“龜文”,上古時期就用龜來占卜吉凶,就是通過對龜文的破譯來決定的。《太平禦覽》引《雒書》雲:“靈龜者,玄文五色,神靈之精也。上隆法天,下法地,能見存亡,明吉凶。”龜作為吉祥靈物被運用得頗為廣泛,有用龜字取名的,以象征長壽,有用龜來象征不朽堅實者,常被用作基碑的裝飾物。龜與蛇所構成的圖形被稱做“玄武”,是我國古代信仰中天體“四象”之一,代表了天象二十八宿中的北方星座。因真武大帝是鎮守北方天象的大帝,玄武就成為真武大帝的法器,聚則為玄武,分則為龜、蛇,運用自如,法力無邊。

  觀

  觀在佛教和道教中各有各的說法。道教所言之觀是指祭祀天地,供奉神靈和舉行法事的場所,如佳縣的“白雲觀”。佛教中的觀是梵文的意譯,音譯是“毗婆舍那”、“毗缽舍那”等,是指一切思維觀察活動,也特指在佛教“正智”指導下對特定對象或義理的觀察思維活動。“止觀”並用中的“觀”含有“智慧”的意思,故而又稱做“定慧”。依智“攝心入定”,又依“定”觀察思維特定事物和義理,獲得或鞏固某種功德和智慧,這就是佛教“觀”的本質。觀的種類很多,依照對治之“煩惱”或希望獲得的功德以及成就“智慧”的不同,觀察方法也存在著差別。

  道教的宮觀是祀神、修煉和作法的地方,是道宮和道觀的合稱。據《史記·封神書》所載:漢武帝下令在長安建蜚廉桂觀,在甘泉建益延壽觀。南北朝時稱“館”,北周武帝改館為觀。由於曆史上帝王對道教的推崇,使得“宮”這個本指帝王居所的建築,被道教習用而無所忌諱。觀有居高臨下之意,在其用上不受約束。所以,在唐代時宮觀就已合稱。《大洞玉經》中就有華陽之宮、會方之宮、萬華之宮、玉映之宮。《靈書經》中有洞靈之觀、九靈之觀、紫陽之觀等一批著名的宮觀建築。天師道徒傳教修煉的靜室在當時則稱做“治”,後為避唐高宗李治之諱,改“治”為“代”。由此可見,道教的其他稱謂還是有避諱的,但宮觀之稱自唐代形成定論後,卻是一直沒有改過。

  宮觀在全真道教派中卻是有區別的,凡道士均可居住的宮觀稱做大道觀,亦稱十方叢林,師徒相承的稱做小廟。宮觀建築大同小異,一般的布局是,前有山門華表。山門以裏的中軸線上布有幾個大殿堂,為正殿,祀玉皇大帝、四禦、三清和王靈官,兩側為陪殿,祀一般的道教尊神或十方。

  道教的日常宗教功課就是做道場、開壇、傳戒、慶賀神仙誕辰等。這些宗教活動大都是在宮觀內舉行。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