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34章 打春(1)

  打春

  我國民間將“立春”稱做“打春”。其來曆是:相傳在古代的時候,官家於每年立春的時候都要舉行迎春的祭奠。祭奠前,先用泥土做成一條“土牛”(又叫春牛),擺在官府門前。祭奠開始以後,由當地官員主持禮儀,並委派專人手執彩鞭,抽打“土牛”。人們將此儀俗稱做“鞭春”,以示“送寒迎春”。鞭春後,農民們可以從“土牛”身上挖一些泥土帶回家去,以兆示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因為在立春時分要用彩鞭抽打春牛,所以人們也就將“立春”稱為“打春”。在抽打春牛時還有一番打春牛詞,其詞雲:

  一打風調雨順,二打國泰民安,

  三打五穀豐登,四打六畜興旺。

  圍蚰蜒

  圍蚰蜒是流行於延安一帶的習俗。農曆二月初二日,人們把草木灰撒在住宅周圍,認為這樣做可以擋住蚰蜒等毒蟲進入家宅傷人。二月初二這天晚上還用柴在院中打火,一則以“柴祀”方式祭祀天地神靈,另則人們從火上跳過去,將被褥衣物在火上掠過,視為燎百病,可以免除疾患。還有在火中燒烤包有豆子的黃饃饃或白饃,俗以為是“咬蠅子腦”,即把蒼蠅咬死,年內沒有蠅患。還將燒剩的柴把送向上下裏川,俗以為“送蚰蜒”,即將蚰蜒送走。

  糾手

  陝北廟會上有很多辦事人員,稱做“糾手”。糾手的任務是在廟會會長的領導下,辦理一些與神事有關的事情,諸如給神祇上供點香,在宗教儀式中打旌幡、端盤子,給神祇祭獻牲品時趕羊拉豬,給豬耳、羊耳灌水。廟會唱戲時,組織人員搭戲台等。總之,糾手是為廟會服務的。

  糾手既不是專職廟會人員,又無薪金補貼,大都是一些信仰神靈、虔誠的俗家子弟。有的是在做生意時得到了神靈的護佑,賺了大錢,有的是患有疾病向神靈祈禱許願後好了的人員。這些人都認為自己從神那裏得到了恩惠,就自願為神靈服務。

  人情

  人情是一句古語,指以物相贈或饋贈之物。杜甫在《戲作俳諧體遣悶》詩中雲:“於菟侵客恨,粔籹作人情。”清人翟灝在《通俗編·儀節·人情》中雲:“以物相贈曰送人情,唐宋元人皆言之也。”民間凡遇紅白喜事及其他慶賀場合,親友送禮,習慣稱做“送人情”,多以錢相贈,亦可送物品。

  水禮與硬禮

  在紅白喜事以及慶賀場合,親友攜帶禮品表示祝賀稱做送人情,但人情又分為“水禮”和硬禮兩種。送物稱“水禮”,送銀錢稱“硬禮”。陝北民間一般將紅白喜事中的人情稱做“門戶”,即代表家門地位、關係、親緣的禮物。

  石敢當

  石敢當是我國民間用作避邪的俗信之物,常被用到宅院建築中。一般是安放在“丁”字道路的頂端,房屋的牆體邊等處。

  用石敢當避邪源於傳說。相傳,泰山附近徂徠山下的橋溝村住著一位名叫石敢當的人,很勇敢,什麽也不怕,經常在泰安城裏為人測字,非常靈驗,所以在泰山一帶很有名氣。

  泰安城南的汶口鎮,有一戶人家,女兒獨自住著一間房。每到太陽落山時,就從東南方向刮來一股妖風吹入房裏,時間長了,姑娘被這股妖風折騰得麵黃肌瘦,很是虛弱,許多郎中都治不了。兩位老人隻好將石敢當請來為女兒療治。石敢當讓老人找來十二個童男和十二個童女,男的拿鼓,女的拿鑼,另外還預備了香油和燈撚,一口鍋,一把椅子。到了黃昏時分,石敢當把香油倒入盆中,用燈撚點著,把鍋扣在盆上,搬來椅子坐在旁邊,用腳挑著鍋沿,這樣,雖然點著燈,遠外卻看不見一點光亮。童男女們圍在石敢當身邊靜靜地守候著。

  天全黑了,東南方向的妖風又刮來了。石敢當用腳踢翻了鍋,燈光突然一亮,童男女們敲起了鑼鼓。妖風被突如其來的亮光和響聲嚇著了,急忙閃出屋外,朝南逃到福建去了。福建又有女子被妖風纏住了,請石敢當去除妖風。妖風上了東北,東北又有姑娘得了此病。石敢當用同樣的方法除了妖風。石敢當心想,似這樣跑來跑去,自己又如何跑得過來?於是,找來了石匠,把自己的家鄉和名字——“泰山石敢當”刻在泰山石上,誰家鬧妖風,就把這一塊石頭放在誰家的牆上,妖風就不敢來了。這事後來被傳開了,說妖怪怕“泰山石敢當”,但泰山在山東,泰山石是不容易弄到手的,人們就在自己家鄉找塊石頭或磚頭,隻要在上麵刻上“泰山石敢當”五個字,放在牆邊,妖怪就不敢來了。所以後世人們在修建房屋時總要先刻一塊“泰山石敢當”壘在牆上,就能保得平安。也有人將泰山石敢當用在“丁”字路口或有鬼邪出沒的地方以驅除邪魔。在這一俗信的影響下,陝北民間將泰山石衍化為頑石,在箍窯或蓋房時總要弄一塊頑石壘在牆上,以保平安。這大概是舊時陝北文化人少,人們苦於書寫而想出的辦法。

  鎮宅安神

  我國民間認為,特殊數字、特殊色彩、特殊形體有著“鎮”的作用,用鎮的手段可以達到“安”的效果。民間經常使用的鎮宅安神之法有:石敢當、太極八卦圖、山鎮海、照妖鏡、符籙圖案、鎮宅文字以及紅色等。

  石敢當是最為常見的鎮宅手段,它是一塊長方形石碑,或嵌入牆中,或獨立而置,上刻“石敢當”三字,或刻“泰山石敢當”,亦有直接刻“泰山石敢當”者。

  泰山石敢當的傳說起源於黃帝時期。傳說蚩尤殘暴無比,他的頭角無人能敵,所向之物玉石難存,黃帝因此而屢戰屢敗。有一次,蚩尤登泰山而渺天下,自稱天下誰敢當。女媧遂投煉石以製其暴,上刻“泰山石敢當”,終致蚩尤潰敗。黃帝乃遍立泰山石敢當,蚩尤每見此石,便畏懼而逃,後在涿鹿被擒,囚於北極。從此,“泰山石敢當”成為民間避邪神石。

  又有傳說石敢當起源於周朝的。石敢當本為神名“石將軍”,因輔佐西岐文、武二王滅商紂有功,死後被薑子牙諡封“泰山——石敢當”,其神權主要是執守鬼門關道。因東嶽泰山雄偉,又富有神氣,被視為具有無邊法力的神,能鎮壓任何厲鬼,自此以後,便衍化為驅邪之神。又據《姓源珠璣》記載:五代時期劉智遠為晉祖壓衙,潞王從珂反,湣帝出奔過衛州,智遠遣力士石敢當袖鐵□侍,晉祖與湣帝議事,智遠擁入,石敢當格鬥而死,智遠盡殺帝左右,並燒毀傳國璽。

  石敢當生平逢凶化吉,禦侮防危,故而,後人凡橋、路衝要處,必刻石誌書其姓名,以捍衛居民,並有詩讚曰:“甲胄當年勇武臣,鎮安天下護居民。”

  山鎮海與石敢當基本相似,隻是在石上刻“山鎮海”三字而已。石敢當與山鎮海常被放置於村落入口處、河川池塘岸邊、門前巷口,三岔路口直衝處、凶宅正對的吉方處。

  鎮宅所用圖案大都為太極之圖。它經常用在建築物的各個部位,如:門上、正梁之中、屋頂等。另有一些“諧音”圖案,人們用以表現吉祥或良好願望。如用箭串三個銅圓,取“連中三元”之意;以五隻蝙蝠環繞一個“壽”字,取“五福捧壽”之意。人們將棟梁雕以魚或龜鶴圖案,取“餘裕長壽之意”。在大門前擺上獅子以避邪。還有在門頂上掛上一麵鏡子,用來降妖照妖。門上貼門神以避凶煞。這種鎮宅觀念起源甚早,傳說也眾多。一般認為,人們最早是用猛獸形象來避邪的,爾後,又出現了人間虎將——成慶、神荼、鬱壘、關公、秦瓊、尉遲恭、鍾馗等一大批鎮邪避邪的人物。後來又有了用“喜盈門”圖案或門聯避邪的。在植物中桃木被用的最多,另有其他樹木亦可避邪,如《相宅經纂》中雲:“中門有槐,富貴三世;宅後有榆,百鬼不近。”“門庭前喜種雙棗,四畔有竹木青翠則進財”的說法。

  安神一般用祭祀活動進行。安神主要是對財神、灶神、土神的祈安。舊時,每家的大門之上,堂屋之中都貼有財神畫像,每逢過節,人們都要朝拜財神。清代禇安仁在《營口雜記》中雲:“拜年者,必先拜其所供之燈影。燈影者,外畫財神,內點以燭,有八尺餘長者在中,左招財,右利市。”安神則是以安灶神最為盛行。灶神,又名灶君、灶王爺,屬神話傳說中司灶之神。最初,掌灶者多為婦女,所以灶神多為女子,“妝如美女”。秦漢以後,不僅有了灶神爺,而且有老婆陪伴,其職權也由一家“夥食”轉變為操一家生死禍福大權了。傳說中的灶神有張單、蘇吉利、宋無忌。在人們傳說觀念中,灶神不僅在平時掌管著人間炊火,而且還握有人的生死禍福、添紀減紀的大權,所以,人們便對灶君是畢恭畢敬的,唯恐對其照顧不周。在每年臘月二十三日送灶君上天時,總是以美味佳肴來取媚灶君,使灶君食而封口,不言傳人間惡事。而且在祭灶時不能有女人在旁,唯男子才可祭灶。有俗語說:“男不圓月,女不祭灶。”這已成為習俗。在祭灶時,人們還要向灶君祈禱曰:“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等語。祭畢,將一紙製馬匹焚化,謂灶君騎馬飛升天宮。紙馬是由竹馬簡化來的。人們為灶君焚化紙馬是為了討好灶君,讓其騎馬而去,以免除去往天宮的路途之苦。所以,陝北民間又將灶君稱為“灶馬爺”,就是由灶君騎馬升天而來的。

  招魂

  古人認為人有魂魄。道教稱人有三魂七魄。所謂三魂,即胎光、爽靈、幽精。七魄為: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在有的道經中稱,三魂中的胎光欲為人壽,爽靈使人多災,幽精使人喪命。隻要去除色欲,就可以製止三魂害人。又說,三魂分別於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及甲子日、庚申日、本命日上天言人罪過。《抱樸子·內篇·微旨》雲:“又言身中有三屍,三屍之為物,雖無形而實魂靈鬼神之屬也。欲使人早死,此屍當得作鬼,自放縱遊行,言人祭酹。是以每到庚申之日,輒上天白司命,道人所謂過失。”這裏所謂三屍當指三魂。人可叩齒,呼名,誦咒,製伏三魂,使之歸於人體本宮,無法為患。又說三魂不在體內,而是在固定的日子裏回到身內與魄會合。魄不願魂歸,魂不歸則魄可以作惡。魂三度不歸於體內與魄會合,人則必死。因此,應依日以錢財酒脯祭祀魂神及屬吏,必須使魂魄在體內安分守己,這樣,人才能強身健體,甚至可以求仙。這就是《抱樸子·內篇·至理》中所說的“抱魂製魄”之要訣。

  《抱樸子·內篇·論仙》中又說:“人無賢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則人病,盡去則人死。故,分去則術家有拘錄之法,盡去則禮典有招呼之義,此之為物至近者也。”所謂招呼之義,指的就是招魂之術。招魂又被稱做“複”,即召喚魂靈回來。清人李慶辰在《醉茶誌怪》中雲:“返魄之說,古或有之”。招魂見於《離騷》。杜詩雲:“招魂不曾來故鄉,又雲‘環珮空歸月夜魂’,是返魂之事,非盡誣也。”

  古人在人死後其親屬常以叩喚死者靈魂回複到體內的儀式就是招魂儀式。一般是,當人剛剛死去,生人要上到屋上麵,朝著北方招呼死者之魂。死者為男性則直呼其名,若是女性則呼其字,令死者亡魂知其名字而還複身體。招魂之儀是生者以此來表達對亡者的惜別之情。屈原在《楚辭》中的《招魂篇》中備述了招魂之事,是招魂的佐證。屈原也知道“魂魄盡去則人死”的魂魄生死觀念,但屈原更為楚懷王被擄後客死秦國,頃襄王即位後又安宴樂淫,置國恥君仇於不顧而感到憤恨,所以,他痛悼楚王之死,因作賦而招之,是為情寄托與抒懷。

  招魂之術也不僅僅限於已死之人,對生者亦可使用此術。《文獻通考》三百三十卷中錄有範成大的《桂海虞衡誌》,其中記載:“家人遠而歸者,止於三十裏外,家遣巫提竹籃迓,脫歸人貼身衣貯這籃,以前導還家,言謂行人收魂歸也。”現在農村仍有其遺風,比如:小孩在某處受到了驚嚇就認為是“丟了魂”,家人們就要在此處焚香燒表後,於歸途之中撒米粒,口中還要念叫著“某某之魂回家來”之類叫魂語。這也是招魂的一種,但叫做“收口下”。

  招魂之術源於魂魄觀念,可以溯源到古代的祭祀活動。古人認為:人雖然會死,但其魂魄不絕。因此,把祖先的牌位供起來,祈求祖先靈魂保佑,就是靈魂不滅觀念的反映。在這一基礎上進而衍化出了對英雄賢人的崇拜觀念。

  方石鎮壓搗地鬼

  此俗源自一則傳說。有一戶窮人家,家中隻有老兩口。一天晚上睡到半夜時分,老婆子聽見房子的四角有挖洞的聲音,便悄悄對老頭說:“有人在挖洞。”老頭說:“怕什麽,為人不做虧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門。”老婆子也隨聲附和說:“咱們窮成這樣,也不知這些鬼神們瞎折騰什麽,不理他們,睡吧。”

  四個鬼從房子的四角聽見他們的對話後探頭探腦往裏一看,果真這家人窮得什麽也沒有,它們感到非常惱怒,便在四個牆角掏得更響了。

  實在讓鬼折騰得不行了,老漢起來,穿上衣服,從院子裏搬回四塊大方石頭,使勁往四個牆角一墩,這下把鬼壓住了,壓得它們大聲求饒說:“老爺饒命,放我們走吧,我們以後再也不敢了。”這四個鬼被四塊大方石壓住後再也動彈不了,永遠被壓在四角。所以,後世人在蓋房時用四塊大方石在四角墊底,一則為了基礎牢靠,另則是用來鎮鬼邪的,也就成為一種民俗被流傳下來。

  符籙

  符籙是道士們所用的文字或圖形。許慎對其的解釋是:“符,信也,漢製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刻符號於竹上。籙者,圖籙、秘籍也,謂天神所予以冊命。”這些符號與圖籙被書寫在紙上、絹上、木片上或建築物上,用以鎮邪、驅邪,是道家符籙派的主要驅邪手段。符籙符號的大部分文字似字非字,而且圖形亦千奇百怪,令人難以辨認。兩漢時期出現的“桃印”、“桃符”將祈福避災之辭書寫於桃木板上,就屬於符籙的範疇。我國現存的《道藏》一書就是專門用來記載或論述符籙的道經。由於符籙被道家的大量使用,使許多本屬道經的典籍也被人們說成是近似於符籙的天書,稱之為“三元八會”、“龍章鳳文”、“雲篆”等。符籙在齋醮中和各種方術中被廣泛使用,因此,也是人們能夠經常見到的。

  符與籙之間有一定的差別。符中所書主要是祈禳之詞,籙則主要涉及一些鬼神的名字。《抱樸子·內篇》中雲:“道士常帶天水符及上皇竹符、老子左契及守真一思三部將軍者,鬼不敢近人也。其次則論百籙,知天下鬼之名字,及《百澤圖九鼎記》,則眾鬼自卻。”

  道家認為,符籙始於三元,成於五德。高明的道士作靈符,能傳達氣之神功,生不可思議之效用。此種無邊法力,則屬天機,不宜外泄。書符之前,先上香跪拜,祝告天地神祇,將要禱告之事表達明白,然後擲神杯,乞賜何道妙符及何種用法。一一請示完畢,取出紙墨,正心端坐,聚精會神,將所賜神符,由上而下,一氣嗬成,口中要同時喃喃念咒。寫完後,將筆反向,全神貫注於筆端,以之由上及下撞符紙三次,然後用劍指敕符,敕時手指用力,仿佛接受神力指引一般,最後將符紙提起,繞過爐煙三次。以上方法亦可簡而化之,即在香案前跪而焚香,禱告天地,執筆疾書,口中念咒,書畢停念,即算功注圓滿。如若神符有效,尚須“謝符”。謝符之儀是,略備四果,清香、清茶,以感謝神靈保佑。

  符籙的種類很多,如:合家長壽符,青龍白虎保身符,儲財旺丁符,鎮瘟符,鎮煞萬能符,婚姻平安符,鎮夫妻不和符,鎮六畜走失符,繁榮昌盛符等等,大約有一二百種之多。但大致可將符籙分為兩大類,正如道士們所言:“一符天道之正,一避邪道之乘。”對人生有善的可稱為“善符”,害人之符則為“惡符”。《抱樸子·內符·登涉》中對此有詳細的論述。

  道士們都很重視符籙,將接受真師授符契圖籙稱做受符,故而,他們秘不傳外。《獨龍傳》卷二中說:“元始天王口吐洞內觀玉符授老君時,老君稽首奉承,依天儀長齋千日,東向服符”。

  符的用法有七種,一是焚而化之,二是佩而戴之,三是張而貼之,四是將符灰就水服之,五是將符灰煎服之,六是將符灰調水塗抹於身,七是將符灰置於盆中加水洗麵或沐浴。

  道家以為,符籙有神奇功用,既可以遣神役鬼,鎮魔壓邪,又可以治病求福。《抱樸子·內篇》中對“入山符”的解釋是:“上五符,皆老君入山符也。以丹書桃板上,大書其文字,令彌滿板上,以著門戶上,及四方四隅,及所道側要處,去處往處,五十步內,辟山精鬼魅。戶內梁柱皆可施安。凡人居山林及暫入山,皆可用,即眾物不敢害也。”

  符籙主要是道士所用之術。道教中以符籙來驅鬼治病為主的各派被稱為“符籙派”。東漢時期的“太平道”以及後來的“正一道”,都屬於此派。符籙派在其初始,隻不過是一種宗教手法,用以表達宗教信念。到了後來,逐漸走上了迷信的道路,被民間巫神大量使用,用這種方法來騙取錢財。

  符籙在陝北民間流傳十分廣泛,時至今日仍很盛行。家有小兒不安或家中有人患病,都要使用符籙,一些廟會也到處散發符籙。

  咒語

  在宗教中,認為具有法力的語言就是咒語。道教中用於通神的工具除了符籙外,還有咒語。所謂“咒”,就是詛咒之意,為君神明,使之有加殃降罪於某人。春秋戰國時期,有專門詛咒與告祝的巫官。《太平經》卷五十中《神祝文第七十五》中稱:咒語為“神祝”,“天上有常神聖要語,時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應氣而往來矣。人民得之,謂之神祝。”

  咒語源自古代巫術,符咒為文,口述為咒語。道士作法事時,在用符的同時口中還不停地念咒,將其作為溝通凡聖之間的橋梁。道士在為人治病、救人、護身、避邪、祈求平安以及為人禱告夫妻和順、小兒安身、孕婦催生、保胎和為六畜驅瘟等法事中,沒有不使用咒語的。

  《道藏》中有許多神咒經,種類也很多。如《太上三洞神咒》卷二中所載雷霆拓役神咒,三十六雷部總轄咒,七十二候都總咒、開旗咒、卓劍咒、巡壇咒、助威咒、用劍咒、行淨咒、變神咒、令兵咒、五雷致病咒、勘合符咒等。咒語在方術、齋醮中運用的非常多。宋元時期,咒術與存思等相結合後,形成了雷法。《元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中的雷霆咒語說:“雷大雷二雷三雷四雷五,吽吽三檁那嘔嘻唯咁嘩唎吒,急急招汝名天下知,速至速至,急急如律令。”

  道教符籙中經常以“急急如律令”一語結尾。其說法有二。漢代公文中常以“如律令”來表示如同法律命令一樣,必須迅速執行。符咒效之,也是令鬼神迅速執行之意。另一說法則是“律令”是神名,能行走如飛。“急急如律”是表示如同“律令”一樣迅速。《風土錄》中雲:“令,音伶,雷部神名,善走,用之欲其速。”《三教搜神大全》:“雷部有神名曰健兒,善走與雷相疾速。”

  咒語在道教中是一種純宗教的法術。古代典籍中常提到道士、高人在施威作法、為人驅鬼治病時使用咒語之術,是宗教的輔助手段。在誌怪小說中,當鬼魅作亂時,隻要請來道士貼符誦咒,妖怪要麽顯現原型,要麽惶恐逃去,竟成為一種實用術。在民間的祈雨活動也要念咒語,以達到呼風喚雨的目的。

  《抱樸子·內篇》卷十七《登涉篇》中寫了驅虎之法,“以左手持刀閉氣,畫地作方,祝曰:恒山之陰,泰山之陽,盜賊不起,虎狼不行,城郭不完,閉以金關。因以橫旬中白虎上,亦無所謂也。”《搜神記》卷二《胡道人咒術》中有用咒術來驅鬼的記載:“石虎鄴中有一胡人,知咒術。乘驢作估客,於深山中行。下有絕澗,窅然無底。勿有惡鬼,偷牽此道人驢,下入絕澗,道人尋跡咒誓,呼諸鬼王。須臾,即驢物如故。”

  道士們還用咒術為人治病。他們的觀念認為,人之所以患病,是因為妖邪鬼怪纏身所致,隻要使用咒術把鬼邪趕走,病就可以得到根治。兩漢時期,把用咒語來為人治病的方法稱為“祝由科”、“越方”。流傳於世的“祝由十三科”就是其典型代表。《後漢書·皇甫蒿傳》中雲:“初,巨角張角,自稱太賢良師,奉事黃老道,畜養弟子跪拜首過,符水咒語以療病,病者頗愈,百姓信向之。”

  陝北民間至今仍有使用咒語為人治病者。不過,說他們使用咒語為人治病前必須上山收法,否則不靈。收法大都在月盡或初一、十五日。用咒為人治病姑且不論其好壞,還有人用咒害人者,此屬惡咒。民間傳說有的巫師可以在夜晚招來鬼為其抬轎,有的巫師可以將貓鬼神捉住,也可送給他人。任何咒又都有破解之法。傳說陝北有一巫師早春出門,晚春回家。進村後,見一婦人在自家韭菜地裏割韭,誤以為是有人偷竊,便念咒於婦人。進門後,隻見其女,不見己妻,問女兒曰,你媽哪去了,女兒答說在韭菜地裏。巫師一聽不好,錯將己妻當別人,趕快對女兒說:快尋籮子舀一籮水,灑到大門口。女兒聽後說,籮子怎麽能盛水?巫師一聽,此法破了,長歎一聲說,到大門口尋你媽去。女兒聽後剛剛來到門口,母親也已到了,隻聽呯的一聲響,腸肚爆裂,死於地上。

  符咒本無可信之處,它是一種純宗教法術,但是,它流傳到民間以後,被渲染得神乎其神,民間也就對此深信不疑了。

  張天師

  說到道教,離不開張天師。老子是道學的創始人,道教則是張天師所創。張天師就是張道陵,也叫張陵,他是東漢時期沛國人(屬今江蘇豐縣),公元34年—156年在世,曾入太學,通達五經。漢明帝時,張道陵任巴郡江州(今之重慶)令,後入鶴鳴山(今四川大邑)修道,道徒們尊其為“天師”。張道陵在創立道教之初,因入教者都要交五鬥米,故而,道教在那一時期被稱做“五鬥米教”。後來又因張道陵被道徒們尊為天師,因此也被稱做“天師教”。到了金元末期,我國北方出現了道教的另一大派別——“全真教”,所以,天師道就改稱為“正一道”。

  張道陵成為道教的祖師爺後,逐漸被神化,由人成為神。但是,神化過程一定要有一個說法。所以,在《漢天師家傳》、《曆代神仙通鑒》和《列仙全傳》中都為他做了由人到神的演化過程,並賦予他降妖伏魔、驅凶避邪的功能。所以,民間也就將其作為鎮宅保護神來敬奉,繪成“天師鎮宅”年畫,供人們張掛敬奉。圖中所繪張天師的模樣是身著道袍,手執淨水杯,騎著虎,威鎮五毒(蠍子、蜈蚣、蛇、壁虎、蟾蜍)。古代漢民族在端午節時盛行的一種壓勝物和門飾叫“天師艾”。每逢農曆五月初五日,民間便以泥塑成天師像以艾為頭,以蒜為拳,放在門戶之上,俗信以為可以避邪。這一風俗主要流行於中原和江南地區,北方地區則較為少見,更多的是張貼“天師符”。

  “正一道”信奉《正一經》,崇拜鬼神,畫符念咒,祈福禳災,驅鬼除妖,故而,舊時的民間有請張天師驅邪捉鬼之俗。《西遊記》中將張道陵與葛洪、許遜、丘處機合稱為四大天師。這四位天師中,唯有張天師在民間的影響最大,各地道觀中差不多都有他的香火。張天師的祖庭在江西省貴溪縣的龍虎山上,上清宮裏供著他的神像。據傳說,這裏是張道陵最初煉丹修道的草堂,所以被尊為天師祖庭。

  道教成規,張道陵的後代中,世世有一子可以承襲“天師”名號,統稱為“張天師”。現在已傳到六十四代。第六十三代天師是張恩溥,1949年去了台灣,1969年在台灣的台北羽化,享年六十五歲。其堂侄張源先承襲天師稱號,為六十四代天師。

  足下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