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28章 民俗(3)

  二月二又被稱做“中和節”,是舊時人們設祭務本之節,也被稱做“青龍節”,實際上是為二月初一、二月初二的土地公誕壽所設的節日,後人誤將兩者混同起來。清代人富察敦崇所著《燕京歲時記》雲:“二月二日,古之中和節也,今人呼為‘龍抬頭’,是日食餅者謂之‘龍鱗餅’,麵食者謂‘龍須麵’,閨中停止針線,恐傷龍目也。”《唐書·李泌傳》載:過去春天隻有正月初九、正月晦(三十日)和三月上巳節。其中前兩節在正月,而二月沒有節日。李泌上書廢正月三十,以二月初一為中和節,以示務本。德宗讚成,便下令以正月初九、二月朔(初一)、三月上巳合稱“三令節”。由於我國地域遼闊,此節的習俗在各地也有所不同。相傳武則天篡奪唐室政權後,自封大周武皇帝,玉帝怒而命太白金星傳諭四海龍王,三年內不降雨水,百姓痛哭不止。此時,玉龍不顧天戒,喝足天河之水,化雲行雨。玉帝立即將玉龍打下凡間,用山壓住,並立言:“金豆開花方可歸。”此後,民間都在二月二炒玉米花,以紀念玉龍。潘榮陛的《帝京歲時紀勝》雲:李泌清以二月朔為中和節,民間以青囊盛百果瓜李互相贈送,號“獻生子”,令百官獻農書。京師於是以江米為糕,上印金烏圓光,用以祀日,繞街遍巷,叫而賣之,曰“太陽糕”。凡祭神雲馬,題曰“太陽星君”。焚帛時,將新正各戶張貼之五色掛錢,摘而焚之,曰“太陽錢糧”。民國《奉天通誌》載:二月初二日,俗稱“龍抬頭日”,以驚蟄在此節前後而得名。民家晨起以灶灰撒院中,左右作大圓圈,複由堂門撒至大門,直至井台,名曰“引龍”。婦女以錦製成雞形,懸在室中,謂能避蚰蜒,製蟲蟻。民國《遼中縣誌》雲:晨起以竿敲梁,謂之“敲龍頭”,意謂龍蟄開始爬行,農家均以粗米作餅及饅首而為餐。婦女於是日為孩童剃頭,以取龍抬頭之意。浙江紹興以二月初二為百花生日,稱為“花朝”,素有買花木植於園圃之習俗。至今仍有“吃春餅”、“太陽糕”之俗沿襲下來。

  二月初二作為祭土地神之俗,是我國舊時流行於全國各地的歲時祭祀習俗。《清嘉錄》雲:“(二月)二日,為土地神誕,俗稱土地公公。大小官廨,皆有其祠,官府謁祭,吏胥奉香火者,各牲樂以酬。村農亦家戶壺聚,以祝神屬,俗稱田公田婆。”《中化全國風俗誌》雲:“習俗相傳,二月二日,為土地神之生辰,阜寧農人,為土地是管理禾苗之人,我輩希望禾苗之盛旺,應該致敬,祈伊暗中默佑,免受風暴螟蝗之災。阜寧人對於土地之供奉,頗為鄭重,大村莊均籌集公款,起造土地祠宇。小村莊無錢力起造祠宇者,則用粗瓦缸一隻,將缸之近口處敲成長方形洞門,覆之於地,將土地牌位供之於內。”台灣各地均有小廟,俗謂“土地公廟”,祀之更為普遍。供品中特有“土地公金”者,即穿紅線,把紙錢係在竹枝上,插於田間,供土地神使用。亦有將土地公、土地婆合起來,簡稱“土公土母”。因財力不同,民間有“土地老爺本姓張,有錢住大屋,沒錢頂破缸”的說法。

  亦有將二月初二作“春社日”者,是流行於全國各地漢族民間的歲時習俗。社即土地神,亦稱社公、土地公。立春後五戊為春社。是日,各街社裏,逐戶集資雇班演戲,到處張燈掛紙,為當境土地慶壽。農民將金紙掛在竹枝上,插於田中,祈求豐年。此俗源流久遠,《禮記》中雲:“二月祀大社之日,薦韭卵於社禰。”《王誌》載:舊俗禮後土演劇,鄉村是日祭句芒神。《墨莊漫談》:“唐宋社日,人家婦女皆停針黹,不事女紅。”清《蓬溪縣續誌》載:二月,稱“土地生日”。街鄉遍立小祠,是日祀而飲,或演傀儡,有至累日者。明清時,廣安州一帶,視二月二為社公壽誕,八月初二為社母壽誕。屆時,城市臨街搭台演劇,鄉村橋梁山宅有廟處所,皆醵璽聚飯,曰“土地會”。《歲時記》載:“社日,四鄰並結彩為社,為屋於社下,先祭神,然後享其胙。”諺曰:“新墳不過社。”各家均於社日前祭掃,謂為“攔社”。

  二月二的民俗活動如下:

  引錢龍。就是在二月二的一大早,人們從井裏或河裏挑回水來,將盛水的水缸裝滿以後,用簸箕盛著灶灰,也有用穀糠者,從大門外撒起,彎彎曲曲,一路撒至水缸前,然後再繞水缸撒一圈。此俗的寓意有兩種,一是說將錢龍引回家中,意味著在這一年裏能夠興旺發達,富貴有錢;二是說將錢龍引回家中後,蛇、蠍百蟲就不敢出來傷人了。因為龍是百蟲之長,又是靈物,百蟲是害怕龍的。

  畫倉子。二月初二早上,將錢龍引進家中以後,就在場上或院子裏開始畫倉子。有俗語說:“二月二,龍抬頭;大囤滿,小囤流。”因此,畫倉子就成為人們祈盼在新的一年裏能夠五穀豐登、糧食滿囤的美好願望。有些地方還流行用紙剪成雞和貓,然後用點著的樹枝將其熏黑後貼在牆上,其用意是讓雞把蟲子吃完,貓把老鼠吃盡,保證糧食滿倉。畫倉子就是用灰或糠在地上畫出一個“倉庫”的圖樣來。

  照房梁。有俗語說:“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照房梁是點燃過年用於祭祀所剩的蠟燭,照照房梁和牆壁,以禳鎮毒蟲。其實是用蠟燭一照房梁或牆壁,就可以將剛剛蘇醒過來的蠍子、蜈蚣照得掉下來,人們將其清除掉,以達到滅害之目的,故而有了“二月二,熏蟲兒”的說法。

  剃龍頭。陝北民間稱之為“抹龍殼”。抹龍殼指的是男子剃頭禮俗,這一天,男子們都要剃頭,以寓意龍脫殼飛升天上。

  炒豆子。二月二這一天,民間有炒豆子的習俗,俗稱“炒龍豆”。所謂“龍豆”,就是一種黑色的圓形大豆,豆上有褐色的圓圈與眼珠相似,故名龍眼豆。這種豆子很少,大都以其他豆類代之。炒豆之俗由傳說而來,意在喚醒正在蟄伏的龍,讓它醒來後登天。

  陝北民間的二月二已形成了新的習俗。活動從二月初一的黃昏開始。黃昏後,人們對天地、土神、灶君行祭祀禮儀後,在院子中央點起熊熊大火,人們從火上跳過,還要將被褥、衣物在火堆上燎過,謂之“燎百病”。火勢減弱後,在火堆上烤包有豆子的黃饃饃食用,謂之“咬蠅子腦”。俗信以為,吃了烤過的黃饃饃以後,一年四季不得病。然後將已經熄滅,但還冒著煙的柴棍拋撒在上下裏川,謂之“送蚰蜒”。這一天夜幕降臨後,家家都要掛上大紅燈籠,這也是一年中最後一次掛燈。夜晚三爐香火敬奉天地神靈,不得滅熄。

  家庭祭祀結束後,“社火”開始了。白天,每戶都要向本村的風水高山,俗稱“二月二山”上送一捆柴,俗謂“財山”。臨近子夜,各家各戶都有人帶著紙,用筐或篩裝著公雞,上麵蓋上一塊布,跟著秧歌隊,敲鑼打鼓地來到山上,沒有秧歌隊的仍需敲鑼打鼓上山。到了山上後,先於財山打圓場,然後點香燒表,以祭天地。再宣讀祭文,以禱民情民願。再撒五色豆,拜五方五帝,祭風雨雷電、山神、土地等諸神,最後將火堆點燃,人們圍著大火歌舞,唱祈禱秧歌後,祭祀儀式結束,人們偃旗息鼓下山。上“二月二山”上行祭祀禮儀因每家都帶著公雞上山,因此又被稱做“公雞會”。

  下山後,還有幾項禮俗活動。一是人們宰殺公雞,煮米飯食用,以歡慶龍抬頭。二是打龍眼紙,各家各戶將麻紙匯集到一起,來到碾子這個“青龍”神位前,將紙放在碾盤上,一人拿紙打,一人拿碾夾子,挨至村中第一隻公雞報曉時打下。因紙釘是一個圓筒狀的物品,裏麵垂一根方形鐵釘,其形如“眼”,又是用“青龍”的夾子打下的,故名“龍眼紙”。打完後,將紙放在碾夾子上,以承受“龍氣”。有的是在自家的門檻上打紙,然後放在碾夾上。龍眼紙打好後帶回家中,用錐子釘在窗肩畔上備用。民間迷信以為,家中有小孩患了眼疾、耳疾或者大人小孩患了無名腫頭時,取一張龍眼紙揩擦後就會痊愈。三是在準備雞肉宴時還要蒸十二個軟糜子窩窩,編號放好,過一會後對其進行觀察,俗信以為,哪個窩窩中所集的水分大,哪個月份的雨水就多。

  二月二以後,莊農開始了。

  農曆二月初三日是民間舉辦“文昌會”的日子。古時,人們祭祀文昌星君,是求取功名之舉,全國各地均很流行。文昌星乃是上天星宿,一名文曲星。《晉書·天文誌》載:文昌六星,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祿,五曰司令,六曰司寇。民間素將文人騷客、飽學儒生視做文曲星下凡。元仁宗延佑三年,封道教主管功名利祿之梓潼神為“輔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此後稱為“文昌帝君”。相傳,夏曆二月初三日為“梓潼帝君”誕壽,城鄉均往廟祠舉辦文昌會,書役、鄉民演劇慶賀。文昌會始於四川,後傳到全國各地。據四川《鹽亭縣誌》載:“三日,都人士女集賜紫山,作會賽神,並祈子嗣。有打兒崖悅果戲,擲中者為得子。男子雜遝,越宵方散,近似桑中之俗,不能禁也。”《南溪縣誌》雲:“三日祀文昌,縣鎮村塾,各醵金宴會。彭山一帶於該日,庠士慶祝,師儒,官吏相聚飲福。納溪地區是日,各村塾俱宴會。”

  陝北民間的文昌會在舊時很盛行,據《延安府誌》載:延長、宜川一帶文人尤其重視此節。今白雲山在文昌閣每年有“賽詩會”。

  二月二春龍節

  相傳,農曆二月初二是司天河掌雲雨的龍王重新抬頭掌事的日子,因為此節在春天,又是龍的節日,所以稱做“春龍節”。

  相傳,武則天篡奪了唐朝政權,自立國號,當上皇帝以後,惹怒了玉皇大帝,便傳諭四海龍王,三年內不得給人間降雨。不久,莊稼枯死了,人們吃不上,忍饑挨餓,哭天喊地。司管天河的龍王——玉龍,因聽到人間的哭聲,不忍心斷了人間生路,便違抗玉帝聖旨,喝足了天河之水,張開大口,噴灑到人間。一場好雨,轉眼間,地上有了生機,河盈溝滿,莊稼茂盛,人心歡暢。但是,玉龍的做法激怒了玉皇大帝,他下旨將玉龍打下凡界,壓在一座山下,並立碑以誌:“玉龍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若想重登靈霄間,金豆開花方可歸。”人們為了拯救玉龍,報答他的救命之恩,便四處尋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的二月初一,正逢趕集時,一個老太太不小心,把一袋金黃的玉米撒了一地。人們看見了猛然醒悟過來。“這不是金豆嗎?炒炒不就開花了嗎?”於是,一傳十,十傳百。第二天,也就是二月初二這天,家家都炒玉米花,把玉米花用簸箕盛著,供到院子裏,擺好桌子,點上香,玉龍抬頭看見了,便大聲向看守他的太白金星喊道:“金豆開花了,還不放我回去!”太白金星將拂塵一收,大山化為烏有,玉龍重回靈霄。人們為了紀念給民間帶來春雨的玉龍,就把玉龍重回天界的二月初二這天定為春龍節,並在這一天,家家炒玉米花,還邊炒邊唱:“二月二,龍抬頭;大囤滿,小囤流。”以祈求一年的風調雨順。其實,二月初二左右,正值驚蟄、春分節氣,有農諺雲:“驚蟄龍抬頭,春分龍登天。”從二月二以後,降水就會逐漸增多起,這應該是春龍節這一習俗的意義所在。

  清明節與寒食節

  清明是我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二十四節氣是指氣候而言的,不是什麽節日。將清明作為節日,即作為祭祖節是源於“寒食節”,寒食節才是真正意義的歲時節令。寒食節是因在節日期間禁止生火、隻食用冷食而得名。這一節日在清明的前一兩日,南朝梁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雲:“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古人除了在寒食節禁火外,還有於門上插柳條的習俗,男女成人舉行冠禮,笄禮也多在此日舉行。寒食節又被稱做“禁煙火節”、“禁煙節”、“冷煙節”、“熟食節”、“冷節”。此俗流行於全國各地,尤以晉陝為盛。此俗的來曆與我國的曆史上的《火燒綿山》的故事有關。

  相傳春秋時期,晉國國君獻公十分寵愛他的妃子驪姬,並欲將君王之位傳給驪姬的小兒子奚齊,便將太子申生殺害了。申生的弟弟,即晉獻公的第二個兒子重耳聞訊後逃往國外,在流亡十九年後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重耳在流亡期間經曆了千辛萬苦,跟隨他一起逃亡的群臣中,大都因受不了艱辛,各自逃生去了,最後隻剩下五六個忠臣,介子推就是其中的一個。在逃亡的路上,君臣們糧絕食盡,重耳被餓得頭昏眼花。介子推便偷偷將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了一塊,用火烤熟後為重耳充饑。重耳知道此事後很是感動。介子推也因傷痛沒有跟隨重耳繼續逃亡,留下來養傷。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國君,大封功臣。在封臣之時,竟然忘了曾經救過他性命的介子推。介子推也並不在意此事,便攜帶著老母親來到綿山,過起了隱居生活。但晉國人對文公的這一做法深表不滿,於是編了歌謠,到處傳唱,為介子推抱打不平。歌謠傳到重耳那裏後,重耳很是懊悔,便派人四處尋找介子推。介子推躲在綿山之中就是不肯出山。重耳無奈之下,接受了大臣們的建議,放火燒山,迫使介子推出山。沒料到介子推是一位硬漢,其母也是一位剛烈的女中豪傑,母子二人寧肯被大火燒死也不肯下山。介子推母子二人就這樣被活活地燒死了。後人在傳說中雲:子推與母親的這一壯舉感動了綿山上所有的飛禽走獸,它們也不肯飛離逃生,並且一批又一批地飛到他們母子二人的身上,意圖保護母子二人,在大火後保全性命。很可惜,毛羽之物如何能擋住熊熊大火?綿山成為一片焦土,一切生命都結束了。綿山周圍的人民對介子推母子的遭遇很感悲痛,非常崇敬他們的品德,同時也對綿山生靈保護介子推母子的行為十分敬仰,每逢介子推母子的殉難日,大家都要禁止煙火,以此來表示對介子推母子的紀念。晉文公重耳在事後也將介子推母子厚葬於綿山,並改綿山為介山,建寺立廟,紀念介子推。今日山西的介休即由此而得名。後人對介子推不忍雲其死去,隻說他在這裏休息著,故謂之介休。但據後人考證,禁火本是周時舊製,與此說無關。《周禮·秋官·司煊氏》即有“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的記載。《左傳》和《史記》中也沒有介子推被火焚燒的記載。漢劉向在《別錄》中雖有“寒食蹋蹴”之說,但也未將禁火之事與介子推附會在一起。到了魏晉時期,因晉朝同春秋時期的晉國同屬一個“晉”字,故而,深信介子推的傳說真實無疑,便開始流行起祭祀介子推之俗,延至今日,民間久興不衰。

  另有說法是,晉文公流亡國外十餘年後回國即位國君,論功封賞了和他一齊流亡的功臣,卻忘了赤膽忠心的介子推。後有人提醒,重耳親訪綿山,介子推卻避而不見,重耳隻好燒山,逼他出來。介子推卻抱著一棵大樹被燒死。晉文公為悼念介子推,在他被燒死之日禁止燒火煮飯,隻吃涼食,以後相沿成俗,叫“寒食禁火”。

  從以上曆史傳說故事中可以看出:寒食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祭祀節。清明作為二十四節氣與祭祀無關。清明大都在農曆上半月,清明被後人衍化為“節”以後,也被稱做“三月節”。《淮南子·天文訓》中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我國古代曆法把一年分為二十四個節氣。都是標誌時令、物候變化的,演變為節日的則隻有清明。為什麽能將清明這個節氣衍化為節令呢?這是因為我國曆法是在漫長的曆史發展過程中不斷加以完善所造成的。我國古人在春秋時期通過日晷對太陽進行測定,以確定四季更替的變化規律。首先被測定出來的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節氣。到了秦漢時期,才將包括清明在內的二十四個節氣完整地測定出來。所以,春秋時期的人們隻使用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這四個節氣來確定農事和社會活動。介子推被大火燒死在綿山山中的時間是在冬至後的第一百零五天那天,當後來的二十四節氣確定以後,這一天正好處在清明的前一天或前兩天。這又是為什麽呢?是由我國農曆的大小月變化和一年三百六十天的不同變化所造成的。因為清明在二十四節氣中是一個固定不變的節氣,而寒食節則經常處於變化之中,有的年份裏在清明的前一天,有的年份裏則是在清明的前兩天,為了便於人們記憶,人們便將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並,清明這個本應是節氣的日子就有了雙重意義,即作為二十四節氣的清明和作為祭祀的清明。也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合並,民間又大都將清明、寒食混為一談,認為清明就是寒食,寒食也就是清明,一塊過這個節日。因此,清明也就是清明節了,它與寒食節一樣,被稱做“祭祀節”、“掃墓節”,或又叫做“聰明節”、“踏青節”、“植樹節”。

  因為寒食節的傳說,綿山也因之受到後人的景仰,曆代朝野在此山中修廟建寺,對介子推進行祭祀。經過長期的修建,綿山已成為我國著名的三大道教名山之一。

  陝北民間過清明節或寒食節,除了祭祖外,最有特色的就是蒸“子推雁”。陝北民間又將其稱做“蒸雁雁”或“蒸燕燕”。雁雁分為兩種,一種是老雁,人們將老雁敬獻給老人,祝他們健康長壽;一種是小雁,也是最為重要的一種雁,人們將小雁送給孩子,祝願孩子活潑聰明,身體結實強壯,長大後能像雁那樣展翅高飛。因人們在子推雁上點綴著紅綠顏色,花花綠綠,非常好看,子推雁又被俗稱為“花花”。花花中有一種很大的饃,饃上爬滿了鳥獸蟲草。這種饃是祭祖中的供品,須全家人共同食用。此習俗就是源自介子推的傳說故事,人們以大饃來象征介子推,以鳥獸蟲草來象征在大火中撲向介子推的飛禽走獸。這種大饃在陝北民間每逢清明寒食之際,家家戶戶都必須蒸製。可是,在傳說過程中,人們逐漸將其稱做“紙錘”了。這是因為“子推”與“紙錘”的發音在陝北語言中很近似,加之在古時人們的文化水平有限,對一些典籍的考證較為困難,就出現了這種訛傳。人們為什麽要用麵來蒸製這種大饃呢?因介子推是在綿山被火燒死的,“綿山”又與“麵山”音近,所以人們就以大饃這一“麵山”來象征“綿山”,一語雙關,表達了民間對介子推的敬意。

  山西人在蒸子推雁時,還要蒸一個手拿棍棒的麵人,稱做“趕雀人”,待子推雁曬幹以後,將趕雀人一起穿在小雁中掛起來,既可觀賞,也可供人們臨時食用。所謂“趕雀人”,從字麵上來理解,就是意圖將雀趕走的人。如果與介子推聯係起來,就可以將這位趕雀人認做是介子推。因為在傳說中,當大火燒山時,山上所有鳥獸都不願飛走,撲向介子推,意欲保護他的生命。介子推也明知毛羽之物在大火中是不能逃生的,所以極力想將它們趕走。這樣就更能顯出介子推不僅是一位忠臣,而且還是一位憐憫生靈的善人。綿山人民穿掛子推雁是用柳條來穿的,穿起後掛於門上,以祭奠介子推。直到現在,每逢寒食節時,家家戶戶的門上仍然要插柳條,這已成為一種風俗。在此基礎上,又衍化出了很多相關風俗,如:小孩們在清明節時用柳條編成圓圈,戴在頭上遊戲。流行千百年的清明射柳比賽,就是源於此俗。

  另有說法是,清明的插柳習俗是由“禁火”而產生的。寒食節這天是不能動火的,到了清明以後,人們做飯又要用火,於是就用柳枝從公共火堆上取回火種。人們為了取火方便,就把易燃的柳枝插在房簷上,讓風吹幹,以備取火使用。在這一基礎上,後來又產生了另外一種習俗,就是從房簷所插柳枝是否有焦狀出現的現象來占驗晴雨天氣。柳枝既然有如此靈驗的功效,就被婦女們視做靈物,插在鬢旁,用以驅毒和明目,“聰明節”也由此出現了。

  清明時節春光明媚,桃紅柳綠,人們就將掃墓與郊遊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種“踏青”的習俗。踏青與春遊習俗是在唐代開始盛行起來的。其內容還包括了射柳、拔河、蹴鞠、撲蝶、采百草、放風箏、鬥雞、蕩秋千等活動。唐代時期,寒食節這一天是絕對禁止使用煙火的,要吃冷食。這一習俗很快就在全國流行開來。到了元代,踏青之俗更盛。明清以來,民間又產生了“吃清明團”、“送百蟲”、“水嬉”等風俗。陝北的“清明墳會”就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習俗。正因為清明節被衍化出這麽多的習俗來,我國古代有許多與清明相關的詩詞流傳了下來,如“寒食東風禦柳斜”,“清明寒食梨花雨”以及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等。

  寒食節最早僅僅是為了祭祀介子推而設定的一個節日。但上墳掃墓,秦代以前就有了此俗,秦以後才開始在寒食日這天掃墓。到了唐代盛行起來。據史料記載:開元二十年(732)唐明皇下令允許寒食上墳。《五代史》載:“寒食野祭,焚紙錢。”吳自牧的《夢粱錄》中載:是日,“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墳,以盡思時之敬”。人們將祭祀介子推之習俗移至祭祖,清明也就成了民間的祭祖節。據《中國宗教大辭典·墓祭》雲:“清代規定,歲末和清明墓祭兩次,稱‘謁陵’,使清明掃墓成為定製。”自此,清明祭祖由民間習俗上升為國家禮俗。

  有些地區有於清明寒食送寒衣的習俗,但流行並不廣泛。陝北民間又有清明寒食送單衣的說法,此說也不被廣泛認同,更多的說法是六月六送單衣,十月一送寒衣。

  清明節習俗多,說法也多。比如:民間就有“清明不插柳,紅顏成皓首”的說法,說明清明插柳是一個很重要的習俗。陝北民間又有清明節的雀雀燕燕給娃娃吃了可以治消化不良的說法。肚子難受時,一吃便好。又說清明的燕燕雀雀不會壞掉。

  傳說清明插柳與祭祖的習俗還與唐高宗有關係。相傳,有一年的清明節,唐高宗在渭陽為征戰有功的亡魂舉行祭奠,他賜給群臣們每人一個柳條圈戴在頭上,說這樣可以在一年當中不被蜂蜇蛇咬。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一詩,描述了唐朝時期清明節掃墓的情景:“鳥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路,盡是死生離別處。冥漠重泉哭不聞,蕭蕭風雨人歸去。”

  宋代規定,從寒食到清明祭掃墳墓三日,當時的“大學”放假三日,“武學”放假一日,以便師生掃墓、郊遊。

  三月三

  三月三節有幾種說法,一種是“上巳節”,也稱“上巳”,原來指農曆的第一個巳日,魏以後特指農曆三月初三。《晉書》中雲:“漢儀季春上巳,官及百姓皆禊於東流水上……自魏但用三日,不以上巳也。”相傳,此節源於周公曲水之宴和周時水濱祓禊之俗。古時候,人們於三月三日到水邊去洗滌汙濁,叫做祓禊。《後漢書·禮儀誌上》中雲:“三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痰為大吉。”到了唐代,用春遊代替了“祓禊”。唐彥謙《上巳日寄韓公》載:“上巳接寒食,鶯花寥落晨;微微潑火雨,草草踏青人。”宋代吳自牧《夢粱錄·三月》載:“三月三日上巳之辰……賜宴曲江,傾都禊飲,踏青。”民間有“尋春直須三月三”之諺。由此可見,三月三節是由一個祓除之俗逐漸被衍化為踏青、飲宴的習俗。這一習俗的原本之意在民間已不為人所知。

  三月三另一說法是,傳說此日是王母的誕辰。於是日,西王母要在瑤池大開蟠桃盛會,宴請諸仙,諸仙也要為西王母上壽。道教也每逢此日要舉行盛會,以表對西王母的敬意。屆時,民間凡有娘娘廟的地方都要舉辦廟會,一些善男信女雲集廟堂,尤其是婦女們,更是畢恭畢敬地向西王母上香許願,以求得王母的保佑。依道教之說,西王母是女仙班頭,女人成仙後都由她來管理,所以,西王母在婦女中的地位是極高的。盡管人不能成仙,但那些善男信女仍然以為可以從王母那裏求得好運,所以,長期以來,人們總是將此俗信堅定不移地信奉下去。也正因為三月三是西王母舉行蟠桃會的日子,民間也因此將此日又稱做“蟠桃會”。因蟠桃一直在民間信仰中認為是一種長生不老的仙果,人們於此日趕赴廟會,也有祈求長生不老的願望。這也正是此節在民間久傳不衰的原因之一。

  陝北民間還有這樣的傳說,三月三這天,一些法師到山裏的陽坡地上去拔“麻芽”,說這種麻芽可以療治蚊蠅所傷。拔麻芽還有一定規矩,要背著手,彎腰下去,以口來拔,並且還要口中念念有詞。其詞雲:

  “正月正,二月二,三月初三拔麻芽。手背腿跪深彎腰,口噙麻芽往起拔。拔得麻芽做什麽,狗咬蠍蜇一抹拉。”

  將麻芽拔起後,用麻紙包了,放於陰涼之處晾幹,凡有狗咬、蠍蜇的傷痛,用麻芽撫摸傷痛之處就會好的。此說是否有一些道理暫且不論,但在法師們的影響下,舊時的陝北民間於三月三日拔麻芽者甚多,也因之而形成一種習俗,在陝北民間廣為流傳。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