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27章 民俗(2)

  元宵的來曆另有說法是,人們在正月十五天官誕辰日要設祭,以祈求天官賜福。在設祭中要誦經持齋、不見葷酒,因為天官是素食之神,隻用米飯麵團之類的素食為天官上供就可以了。人們很信仰天官,希望能更多地得到他的恩賜,所以把祭祀儀式也辦得很講究。在如此講究的儀式中僅用簡單的米飯和麵團作為供品就顯得有些不相稱,所以人們對祭品進行了潛心研製,久而久之,逐漸形成了“元宵”這類食品。因為這類食品是在元宵節為天官上供的。所以人們將它稱為“元宵”。如此說來,“元宵”的本意是指元宵節的供品。

  還有一說,元宵最初是以“白粥泛膏”的形式出現的,後來才將其改為有餡的湯圓。所謂“白粥泛膏”就是一種糊狀物,即今天陝北民間仍然食用的“米茶”。為什麽要以白粥泛膏這種食物作為元宵節的祭品來祭奠神靈呢?因為漢明帝最早是在宮廷裏舉行“禮太一”的祭祀活動的,太一神是道教最高神,道教又崇尚三元之說。三元者,據《雲笈七簽》中雲:“其三元者,第一混洞太無元;第二赤混太無元;第三冥寂玄通元。”道教最早說盤古開天地是從一個混沌的蛋殼中走出來的,後來又在《太上老君開天經》中說:未有天地時,“太清之外不可稱計,虛無之裏寂寞無表”。而後,“八表之外,漸漸始分。下成微妙以為世界,而有洪元”。洪元是道教創世紀的第一大世紀。洪元經萬劫而有混元,又經萬劫而“百成”,“百成”八十一萬年後而有“太初”。“太初”是道教創世紀的第二大世紀。太初既沒,進入道教創世紀的第三大世紀“太始”,太始者,萬物之始也。以後便是“太素”世紀,“天生革甘露,地生醴泉,人民食之,乃得長生”。此為上古。中古始於“混沌”之世,經曆“九宮”、“元皇”、“太上皇”、“地皇”、“人皇”、“尊盧”、“句婁”、“赫胥”而至“太連”。太連之時,“天生五氣,地生五味,人民食之,乃得延年”。“太連之後,進入下古,首有伏羲”,次“女媧”,次“神農”,次“燧人”,次“祝融”。再次有“高原”、“高陽”、“高辛”、“倉頡”、“軒轅黃帝”,再次有“少昊”、“帝顓頊”、“帝嚳”、“帝堯”、“夏禹”。佛教傳入中國以後,與道教都有天地始成於大蛋殼這個混沌世界的說法。混沌即混濁一片,糊乃混沌之物,以“白粥泛膏”這種食物使用在“上元節”的祭奠中就是人們對本源的一種追憶,但此習俗僅在信奉道教的民眾中傳承,佛教則無此習。陝北民間又將油饃與糕片煮在米茶之中,這樣就更近於混沌世界之說。

  元宵張燈始於漢代。西漢文帝到東漢明帝時期倡佛教,佛教開始對我國產生影響。漢永平年間(58—75),明帝親自到寺院裏去張燈祭神,以示對神佛的敬仰,並於正月十五日這天夜裏,在宮廷舉行大型的太一神(北極星)祭奠活動,同時要求各個寺院也要“燃燈表佛”。這些儀規傳入民間以後亦有人效仿起來,燃燈懸掛。到後來,漢明帝幹脆下令,命士庶人家於正月十五日一律掛燈,共同表佛,這就是元宵節又被稱做“燈節”的由來。後世之俗,年年於上元之夜張燈結彩,通宵達旦,成為民俗中的重要節日之一。

  到了唐代,元宵節放燈已經發展到了盛況空前的地步,並且設有專門的燈市。唐玄宗時,每逢元宵之夜,就命人在禁城內大張彩燈。規定燈期為三個晚上,即十四、十五、十六日各晚。後來又將其擴充到從正月十一日燃燈,至二十日落燈,燈期為十天。到了宋代,元宵放燈已十分熱鬧,燈期從正月十四日開始至十八日晚落燈,共為五個晚上,而且規模更加盛大。明代的燈節仍然可以與唐宋兩朝相媲美,朱元璋規定從正月初八開始張燈,至十七日晚落燈,與唐明皇所規定的燈期一樣長,隻不過是前提前了幾天。燈節期間,燈火輝煌,萬盞閃爍,絢麗多彩,成為元宵佳節的別致景觀。到了清代末期,城市裏的燈火規模逐漸縮小,而民間燈火則一直盛行。唐代在放燈期間夾有雜耍技藝,宋代出現了燈謎,明代增加了戲劇表演。

  民間向來有“上元的燈,中秋的月”或者“除夕火,元宵燈”的說法。這是我國曆史上在元宵燈節曾經出現過輝煌而被民間所認可的社會現象的總結。據說,楊貴妃的姐姐韓國夫人曾在山上置百枝燈樹,高八十丈,於子夜時分,百裏可見。唐玄宗先天二年的元宵節,曾做出一座高二十丈的燈輪,燃燈五萬盞,還有千餘踏歌少女舞燈助興,盛況空前。“今宵閑殺團團月,多少遊人隻看燈”,便是寫照。到了宋代,賞燈風俗更盛,最具代表的是東京汴梁的燈會。南宋詞人辛棄疾在他的《青玉案·元夕》一詞中是這樣描寫這一盛會的:“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燈節何等壯觀。我們從這一闕詞中可以看出,宋代在元宵節是以舞魚龍為主的,這時還沒有出現舞獅。舞獅是在明代獅子進入我國以後才出現的娛樂項目。

  元宵節紮花燈。花燈也叫“彩燈”、“燈籠”。據典籍記載,西漢以後,曆代都有製作彩燈的作坊。唐朝時除了將彩燈用於照明外,還用作建築物的裝飾。彩燈藝術在我國曆史上發展很快,造型上豐富多彩。“走馬燈”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曆史了。《荊楚歲時記》中就提到“燈似火運”的走馬燈。《燕京歲時記》中雲:“走馬燈者,剪紙為輪,以燭噓雲,則車馳馬驟,團團不休,燭滅則頓止矣。”

  燈謎。燈謎是一種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南宋時期的臨安城裏每年元宵節的放燈活動很壯觀,一些人就把詩謎條子係在五彩繽紛的花燈之上,既供人們觀賞花燈的風姿綽約,又供人們猜射詩文,這種文義謎語就被稱做“燈謎”。這種文化形式首先是在官宦大夫階層裏興起,後來逐漸普及到民間。這樣一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多了一項活動內容。

  耍龍燈。古人把龍、鳳、麒麟、龜稱為“四大靈物”,人們又把龍作為吉祥的形象,以代表風調雨順。在殷商時代,銅器上麵和骨刻上麵就有了龍的圖形。周代的銅器上,龍紋已趨完善,說明中華民族信奉龍由來已久。我國民間舞龍的出現,據《春秋繁露》中記載,是起源於漢代的,以後經曆朝而不衰。唐宋時期的“社火”舞隊中就有耍龍燈的表演。

  元宵觀燈。元宵觀燈習俗的由來據說是源於佛教。傳說,佛祖釋迦牟尼的示現神變,降伏神魔,在西方曆法上是十二月三十日,此時正是東方曆法上的正月十五日,即漢武帝改曆前的陽曆十一月十五日(此是周朝曆法)。為了紀念釋迦牟尼神變,佛教徒們要於這一天舉行燃燈法會。佛教傳入我國以後,此俗也隨著傳了進來。到了東漢明帝時期,開了元宵節放燈的先河。當時元宵燃燈隻是為了敬佛,後來,京城和民間逐漸興起這一活動,並且每年都要舉行,但這時的放燈已不僅僅是為了敬佛,更多的是為了觀賞戲玩。據《春明退朝錄》所載:唐太宗時,“觀燈獨盛”。唐玄宗時,將放燈演變為喧鬧的燈市。“置百枝燈樹,高八十尺,豎之高山,上元之夜點之,百裏皆見,光明奪目色也。”《朝野僉載》中雲:“做燈輪高二十丈”,“燃五萬盞燈,簇之如花樹”。漢武帝以後改曆,用夏曆,就將其十一月十五日的這個正月十五日,移至現在的正月十五,一直沿襲下來。

  元宵節觀燈,在陝北民間最忌諱的就是有風雪,認為“雲遮中秋月,雪打上元燈”是一種年景不好的預兆。隻有“元宵有星光,人畜都安康”,才是人們所祈盼的。“有風又有雪,人病牛亦折”,“燈籠被雨澆,早稻一束蒿”是人們不願看到的天象。陝北民間又將其概括為“正月十五雪打燈,八月十五雲遮月,無病無恙遭年成,不遭年成有病殃”。

  正月十五掛紅燈的來曆

  傳說唐朝末年,黃巢率領起義大軍北上,攻打鄆城,圍城已經三天,還是攻打不下來。黃巢憤怒地指著城門樓子大罵,並發誓,攻破城池以後,一定要殺個雞犬不留。

  這時候,已經快過年了,下了一場大雪,天氣很冷,士兵們大都沒有換上冬服,黃巢知道,如果硬攻,一定要受到很大損失。隻好將軍隊撤到山裏,等過了年再打。

  新年剛過,家家都在舂米磨麵,做湯圓,準備歡度上元佳節。黃巢突然想起兵書上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話來,心想,我何不趁人們過節的時候進城摸摸情況,再決定攻城之策呢?不料,軍中出了內奸,走漏了消息,敵軍已在城中做好準備,搜查黃巢,黃巢進城後非但沒能摸到情況,反而被盯住,隻好躲進一家人家,這家的戶主是個老頭。黃巢前腳進門,追兵後腳也跟了進來。十幾個士兵翻箱倒櫃地搜查,黃巢躲進一隻醋缸裏。士兵們打破了兩口醋缸,醋流了一院子,幸虧再沒有翻下去,黃巢躲過了劫難。官兵走後,黃巢從缸裏爬出來,見老人正蹲在醋缸前落淚,急忙走上前去安慰道:“老人家不要哭了,過兩天我賠你幾口缸就是了。”老人家站起來說:“客官,你快走吧,他們雖然走了,但找不到人時,還會回來的。”黃巢說:“老人家現在天還不黑,到處都是官兵,我從哪裏出城?”老人家說:“你出了這條巷子,從後麵出去,便是天齊廟了,你先在廟裏藏著,天黑以後,順著城牆往南走,走出兩丈多地,有個豁口,就從那裏出去吧。”

  黃巢見老人忠厚誠實,又向他打聽說:“老人家,這座城有何妙處,黃巢十萬大軍攻了三天都沒能攻下?”老人家說:“客官有所不知,這城在始建時,城牆又厚又高,上有滾木,兩廂藏有弓箭手,要攻城,不能從城門進,得從天齊廟的豁口進。”黃巢聽了,轉身要走,又回過身來問:“老人家,你知道我是誰。”老人家猶豫了一下,說:“你是黃大將軍。”黃巢說:“唐兵罵我是殺人如麻,吃人不吐骨頭的魔頭,你不怕我嗎?”老人說:“那是官家的話,官家能有好話嗎?我們老百姓昐著你來呢!”黃巢聽了以後很感動,想不到老百姓對自己這麽敬重,就說:“老人家,你家有紅紙嗎?”老人說:“現成的沒有,店鋪裏能買到。”黃巢說:“你買幾張紅紙,紮個燈籠,正月十五掛在房簷上。”

  黃巢走後,老人把消息傳給鄰居,鄰居又傳給鄰居,全城的老百姓們都知道了這件事情,家家戶戶買紅紙紮燈籠,掛在自己的家門口。

  黃巢回到大營,召集將士們商量後,決定正月十五攻城。正月十五晚上,黃巢帶著五千精兵,從天齊廟豁口處悄悄進城,一聲炮響,內外夾攻,攻破了城門。

  這時,老百姓家門口都掛起了紅燈籠,全城燈火通明。凡是掛紅燈籠的大門,起義軍一律不入,不掛紅燈籠的,起義軍衝進去抓贓官,抓老財,隻一夜就把貪官汙吏、土豪劣紳殺光了。第二天,黃巢下令開倉分糧,還派人給那位老人送了二百兩銀子。

  從那以後,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起紅燈籠,此俗便流傳下來。

  天穿節

  天穿節是我國漢族民間節日。又名“補天穿”、“補天漏”、“補天地”、“天饑日”。這是為了紀念女媧補天而形成的習俗,流行於全國各地。以農曆正月二十為節日,也有以初七、十九、廿三、廿四日為節日的。天穿節的風俗內容有兩種,一種是在庭院中做煎餅,謂之“熏天”;二是以紅線係煎餅置於屋頂之上,稱為“補天”。東晉時期的王嘉在《拾遺記》中雲:“江東俗稱二十日為天穿日,以紅絲縷係煎餅置屋上,謂之補天漏。相傳女媧以是日補天地也。”南朝梁人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雲:“北人此日食煎餅,天庭中作之,雲薰天,未知所出。”清康熙年間的《廣東通誌》雲:“十九日,掛蒜於門以辟邪,廣州謂之‘天穿日’,作餺飥禱神,曰‘補天穿’。”福建叫“煎餅補天”。甘肅各縣,主婦做一張大煎餅,上插穿有紅線的針一枚,捧之攀梯而上,置於廚房頂上天窗處,全家人在院中高喊:“補住了沒有?”主婦答:“補住了!”然後持餅下梯,盡皆歡顏,將餅分而食之。是日,各地多禁忌挖土、拆牆、剪布。

  陝北民間禁忌中的忌宿正月十九和廿三就是從這一節日的禁忌中沿襲下來的,現在知其來曆者甚少,唯“煎餅”作為時令小吃或地方小吃為人們所熟知。在此禁忌中,要求已婚婦女回到家中,做煎餅以“補天漏”,並祈求平安團圓。這就是後來所說的婦女不能在娘家過此節日說法的由來,進而又將此引申到此日不能同房的禁忌。

  正月廿三

  正月廿三日在陝北民間是迎灶君與共工節。灶君於臘月廿三日上天宮向玉皇大帝匯報人間的事情是一個月的時間,正月廿三日是他匯報完工作後下界回宮的日子,因此人們要舉行“接灶君”回宮的祭祀禮儀。其儀式是先在院子內燃起一堆火,以燔燎柴祀之儀將灶君從天上接下來,然後在灶君神龕前舉行安灶、祝禱、祈福之儀,接受灶君從玉皇大帝那裏給人帶回的授紀福祉。

  “共工節”。是紀念水神共工的節日。因“共工”與“棍棍”音同,陝北民間將“共工節”訛傳為“棍棍節。”

  共工是遠古時期的人物,傳說他是黃帝的水官。神話中說他是人麵蛇身赤發,身乘二龍。《淮南子·天文訓》中載:“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也有說他是炎帝後裔的一支,是堯的臣子,與□蔸、三苗及鯀並稱“四罪”,或稱“四凶”。後被舜帝流放到幽州。顓頊號高陽氏,是農業官,水官與農業官爭鬥,當然沒能取勝。又傳說黃帝曾孫帝嚳,高辛氏,再次擊敗過共工。帝嚳也是農業官,他任部落首領時,能掌三辰(日月星),以利民,“取地材而節用,撫教萬民而利誨之”。同時“觀時”、“治氣”,對發展農業生產作出了貢獻。七十而卒,他是上古帝王中五帝之一。居於亳(今河南省登封),所轄部落有八個氏族。

  關於共工怒觸不周山的傳說除了《淮南子》中有記載外,還有另外一種傳說。相傳水神共工是人首蛇身,是天上一位有名的惡神。他性情愚蠢而又凶暴。

  共工手下有一個叫相柳的人,也是人首蛇身,長著九個腦袋,性情凶殘貪婪,是共工最大的一個幫凶。共工手下還有一個叫浮遊的人,也是一個幫凶。共工有一個沒有名字的兒子,更是一個壞事做絕的惡人。他死在冬至這天,死後變成了厲鬼,常在人間作怪。

  共工身邊的人大都是一些壞人,但也有例外的。他有一個叫修的兒子,是一個秉性恬淡、沒有什麽嗜好的老好人。他非常喜歡遊山玩水,隻要是車子、船或步行能夠到達的地方,他都樂意去遊一遊。於是,他死後就變成了旅遊之神。

  有一次,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之間發生了矛盾。這樣,一場戰爭不可避免地發生了。共工帶著他的手下蛇身九頭怪相柳,以及浮遊和他那個沒有名字並且作惡多端的兒子與火神祝融開戰了。這是一場直殺得昏天黑地的惡戰。因為水和火是兩種性質根本不能相容的物質,共工為了打敗祝融,他和手下人先造了一個極大的木筏子,他們坐在上麵,沿江河而下,同時鼓動起大風大浪,窮凶極惡,一路叫囂著朝祝融殺來。那些江河中的魚、蝦、蟹也都一起隨著他們去衝殺,直殺得翻江倒海。

  盡管共工來勢洶洶、勢不可擋,但他畢竟未能戰勝祝融。火神祝融發出烈火,火焰熊熊,鋪天蓋地燃地燒起來,直把江河裏的蝦兵蟹將燒得焦頭爛額,狼狽逃竄。共工也大敗而逃。代表光明的火神祝融戰勝了代表黑暗的水神共工。

  共工的手下浮遊是個急性子,一看被祝融打敗了,便一頭投入淮河自殺了。共工的那個不知名的兒子,在大兵敗退後,一生氣竟被氣死了。蛇身九頭怪物相柳雖然沒有戰死,但看到自己敗的那樣淒慘,覺得無臉見人,便跑到昆侖山的北麵去隱居了。

  共工眼見得兵敗如山倒,手下死的死,逃的逃,連自己的兒子也沒能保住,真是又羞愧又惱怒,也覺得沒臉活在人世,就一頭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這一撞,他自己雖然沒有撞死,卻使天地改變了模樣,人世上發生了可怕的災難。

  原來,西方的不周山是一根撐天的柱子,這柱子被共工一撞,竟然被撞斷了。隨著大地一角的損壞,半邊天也塌下來了,天上露出一個很大很大的窟窿,地上裂出了一道道縱橫交錯的大深溝。

  共工做下了壞事,山林中大火在熊熊燃燒,地上洪水滾滾不息,變成了汪洋大海。世上的人被這突如其來的災難驚呆了,他們束手無策,隻好忍受著無盡的煎熬。

  共工頭觸不周山,撞壞撐天柱,使天露出個大窟窿,這天正是正月廿三日,所以民間稱此為“天穿節”。

  女媧,是遠古神話傳說中人類的始祖。傳說人類是由她和伏羲兄妹成婚而產生的,後來他們又禁止兄妹通婚,製定婚娶禮法。又傳說她曾用黃土造人。

  女媧又稱做女媧氏、靈媧、媧、女希、女皇氏、女帝。媧又作蝸、娃。相傳她是風姓。上古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大火不滅,大水不息,猛獸鷙鳥為害。她乃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淮南子·覽冥》)《路史·後紀》卷二注引《風俗通義》雲:“曾創製笙簧。”《世本·作篇》中亦有此記載。也有說她折斷巨鱉之足支撐四極,治平洪水,殺死猛獸,使人民得以安居。

  陝北民間將正月廿三視為“共工節”。作為共工節,首先在黃河沿岸的吳堡、佳縣一帶興起,後來黃河沿岸的大部分縣份對共工普遍信仰。因為黃河經常給人帶來災害,人們不堪其苦,信仰共工就是一種必然趨勢。共工生前為黃帝的水官,死後又被奉為管水的大神,人們對他頂禮膜拜,一則是想求他管好黃河,不要給人造成災難,使人民得以安居;二則他是一位惡神,稍有不慎,恐怕再次觸怒了他,會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而且他所代表的是黑暗,又是被代表光明的火神祝融打敗的,所以人們不給他建廟立祠,但祭祀禮儀卻是不可少的。

  共工信仰在民間流行過程中,因“共工”與“棍棍”音同,人們便逐漸將“共工節”稱做“棍棍節”了,這是一種訛傳。棍棍習俗相距共工節的本意甚遠,失去了共工節的所有禮儀規矩。在這一訛傳下形成的“棍棍節”,在民間自有其一套禮儀規矩。每遇正月廿三日的“棍棍節”時,人們都要上山去砍棍棍,而且要砍長得很端的棍棍,不能有彎曲的。將棍棍砍回來後插在五穀囤內,大都插四根,亦有五六根、七八根的,也有插一兩根的。迷信以為,這樣可以祈求到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好年景。這些棍棍一般用在農具上,諸如作為鋤把、钁把、鐮把或是牛鞭杆等。有的是農具已經壞了,不能使用了,砍回來後立即換上新的,有的是作為備用品插在囤內,隨時可以更換。迷信以為隻有正月廿三日砍的棍棍最好,用它安裝的農具必然會給人帶來豐收。因此,民間在“棍棍節”的基礎上又衍化出了“棍棍會”,就是在正月廿三日這天,集市上的商品大都為棍棍和犁頭、鋤鍁一類的農具。民間俗信是深刻的,人們為了祈求豐收,舊時一些人家如果沒有樹頭,無處砍棍,又買不起棍棍時,就扳幾根蒿稈也要插到糧囤裏,以兆豐年。正因為陝北民間將“棍棍節”看得很重,所以民間才有了“過了廿三,別起褲腿快上山”的農諺,意思是正月廿三一過,就不能待在家裏了,要趕快上山務莊稼。所以,到了廿三日都互相催促著上山砍棍棍。

  “共工節”被衍化為“棍棍節”以後,就從黃河沿岸信仰水神共工的縣份流傳到遠離黃河的各縣份,成為陝北民間普遍信仰的習俗。

  從五穀囤內插棍棍和曆史典籍所載的傳說來看,當初將“共工節”衍化為“棍棍節”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典籍中的不周山是西方的一根撐天柱,被共工撞折以後,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女媧這才來到人間砍鱉足為柱,將天撐起,天地才得以安穩。民間迷信女媧補天的這一傳說,所以將五穀囤視為不周山,以砍棍棍表示女媧砍鱉足以撐天,並以四根為數,來代表女媧當時補天時的“斷鱉足以立四極”的傳說。這是根據史籍傳說衍化出來的。同時,在民間信仰的四大天王中,手拿蛇的天王是代表風調雨順中的“順”,共工又是人麵蛇身,這蛇身也就是順的標誌。所以,砍棍棍要端不能彎曲,也是為了圖一個“順”字。

  陝北民間習俗將正月廿三日又視為“老君節”。傳說太上老君於每年的正月廿三日下界給人們散丹以免除災難。因此,人們便把這日視為“老君節”。有老君散丹的傳說,又有了過老君節的習俗。一般是每遇此日,人們都要在自己家門上貼上畫有老君騎著青牛來到人間散丹的圖畫,上麵還寫有:“正月廿三,老君來散丹,家家貼青牛,戶戶保平安”的符咒吉語。

  青牛是老君的坐騎,所以隻畫青牛亦可。根據貼青牛這一習俗,民間又將此日稱做“牛節”或“老牛節”。陝北民間有一種說法,正月初一給神過年,正月初七給人過年,正月廿三給牛過年。人們又從“牛”引申出牲畜或家畜來,所以又將正月廿三日稱做給牲畜過年。有俗語說:“正月廿三,老牛老馬歇一天。”這天,人們要到老君廟上敬香,並給牛披掛花紅,給牲畜加料。

  正月廿三既被民間視做“老牛節”,便於這日蒸很大的軟糜子窩窩給老牛吃,說是給老牛過生日。

  填倉節

  填倉節是我國舊時的民間歲時習俗,流行於河北、山西、山東、陝西以及東北地區。填倉節為我國農曆正月二十和二十五日。據《張北縣誌》載:正月廿日,為“小填倉”;廿五日為“老填倉”。於是日,各家都要焚香供神,並在倉房米囤旁虔心禱祝,以冀倉神來臨。於小填倉日蒸麵碗,以驗年景豐歉,有水則豐,無水則歉。這與陝北民間的蒸軟糜子窩窩之俗相同。於老填倉日蒸一切農具,以禱祝豐年。據《萬全縣誌》載:是日,各家亦都焚香供神,尤以農戶及糧商、粟販為最虔誠。都在倉屋或米囤旁焚香設供,以祭倉神,而冀發達。《大同縣誌》載:是日,凡貯米麵處則必焚香,甚有乘此日糴米麵以添貯者。《天津誌略》載:廿五日,糧倉祭倉神,居民亦均治飲食,謂之“大填倉”,蓋以別於廿七日之“小填倉”也。填倉時,以灰羅地作囤,曰“打囤”,預豐兆也。《順天府誌》載:廿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餐竟日,客至苦留,必盡飽而去,名曰“填倉”。《陝西通誌》載:廿日名“小填倉”,燃燈舉火,廿五日名“大填倉”,亦燃燈舉火。

  陝北民間已將填倉習俗合於二月二之習俗中,有的則被衍化為一種忌宿,諸如天津習俗將正月廿三作為小填倉,陝北民間則作為一種忌宿在民間流傳。但大都在米麵囤和倉窯上貼上“米麵長有”、“千糧萬石”等,以祭倉神和向倉神祈求長年。

  正月初九在歲時祭祀中被認為是“玉皇誕”,也就是玉皇大帝的誕辰。此俗又被稱做“祭天公”,從初八午夜至次日淩晨四時左右,各家要在正廳擺下祭壇,上供玉帝神座,置五果六齋,紮紅線的麵線,清茶三杯。桌下又供玉帝從神,置五牲、五鮮果,全家大小整衣肅立,按尊卑長幼,依次上香,行三拜九叩大禮,然後燒金箔,放爆竹。因玉帝是最尊貴的神,所以,祭祀之人必須於前一日行齋戒沐浴之禮,當日不得外曬女人內衣,傾倒便桶,以免遭不敬之罪。牲禮須講究,雞要用閹雞,如鳳頭雞、白毛雞、臘腳雞和母雞均不能用作牲禮。豬的五髒隻能用肝、肺;金箔須特別的“天公金”,以示對玉帝的虔誠。

  在陝西澄城、同州、延綏等地,流行著“炙窮”之習俗。即於正月初九的黎明時分,民家將穀糠一盆放置在門前,上架炭火燃燒。民俗以為,可將貧窮炙跑。據《澄城縣誌》載:“九日,炙穀皮於閾,以祛災。”同州地區於是日“用糠一盆,黎明置門前,炭火燃之,名曰‘炙窮’。”延綏一帶必以鮮肉放置釜中,用炭火炙燒。或用黑豆放在鍋中爆炒,發出爆裂之聲,民間迷信以為可崩掉窮氣。此為初五日“送窮”之合。《延綏鎮誌》雲:“五日,忌出門,以新肉置釜中,炭火炙之,或以麻豆,名曰‘崩窮’。”

  二月二

  農曆的二月初二是“龍抬頭”的日子,這一天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又被稱做“龍頭節”。據古籍記載:龍在“春分登天”,“秋分潛淵”。民間在這一天舉行祭祀活動的目的就是祈求代表雨的龍能夠給人們帶來風調雨順的好年景。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