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31章 七巧節(2)

  陝北民間於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除了與中秋節和月餅的起源與發展有著密切的聯係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史實與月餅相關,那就是推翻金元統治。北宋徽、欽二帝的北擄和趙構的南下稱帝,標誌著北宋的滅亡和南宋偏安政權的建立。黃河流域的大片土地淪陷於金人之手。金元政權為了統治北方,先立宋太宰張邦昌為楚帝,不久被廢,又立漢奸劉豫為齊帝,建都大名。劉豫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竟厚顏無恥地在金人麵前稱“兒皇帝”,因此遭到了北宋遺民的唾罵。在這國亡家破、民族受辱和社會動蕩的非常時期,在北方這塊淪亡的土地上興起了新的道教教派,就是“太一教”、“大道教”和“全真教”。三大教派的興起都是以拯救民眾和政治前途為目的,但他們不得不將自己教門的政治主張掩飾起來,有的甚至向蒙元政權依附,如全真教,以俟機實現政治目的。到了元末明初時,北方教派太一教和大道教擁護朱元璋推翻蒙元政權的義舉,積極準備與明朝軍隊一起來推翻元朝政權。這些教派在陝北進行了大量的組織準備工作,決定於八月十五起事。當時在蒙元政權的統治下,陝北民眾處於極其苦難的境地,人與人之間不能有交往,更不敢有聚會,如何進行信息傳遞來保證行動的統一性,就成為起義的關鍵問題。人們這時想到了月餅。月餅既是中秋佳節的特定食品,又是可以贈送的禮品,這是元朝政府不能禁止的。起義者就將起義的時間及行動方案寫在紙上,包在月餅裏,以互相贈送的方式傳遞信息。在中秋節前將信息傳遞到各家各戶,決定八月十五起事。起義成功了,推翻了蒙元政權在陝北的統治。所以,陝北民間有“八月十五殺韃子”的說法。這一說法是否準確,沒有翔實的資料可以佐證,但“八月十五殺韃子”的說法卻是曆代相傳的口碑。從陝北現存文化中可以看出蒙元政權曾經統治過陝北的曆史痕跡。延長縣至今仍有蒙元政權下的行政設置名號,陳旗、丁旗、郭旗,就是蒙元政權時期的曆史遺跡。即蒙元統治時,朱元璋派駐西北的軍事組織,一般在將軍姓後加一“旗”字,以與別軍相區分。一直沿用至今。

  新興道教對明王朝的建立作出過貢獻。除全真教被元代統治者拉攏過去,由一個“勤作儉食”、“求返其真”的民眾教團變成了一個出入公門、煊赫一時的官方宗教,走上了背叛教旨的道路,在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後遭遇冷落外,太一教、大道教都受到了皇家的極力推崇。太一教、大道教在北方的祖庭很多,尤其是太一教的二祖,蕭道熙所任主持的天長觀(現在北京的白雲觀)最負盛名。陝西是太一教的流行地,明萬曆年間,皇家曾向陝北著名道觀白雲山道觀禦賜經文千餘卷,並派遣北京白雲觀道士出任白雲山道觀主持。

  陝北民眾每於八月十五吃月餅時,想到的更多的是那次義舉,它深深地印記在人們的腦海中。隨著曆史的進程,這些往事都將從人們記憶中抹去,還一個“大團圓”本來麵目的中秋節是曆史文化的一種必然。

  重陽節

  重陽節是農曆九月九日。我國民俗將數字中的單數視為“陽數”,偶數視為“陰數”。九月九日是兩個最大陽數的相重,故而稱做“重陽”。九月九日在我國民間形成節日以後,也就將其稱為“重陽節”。重陽節也叫做“重九節”,直接標明了月日。九月九、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是我國傳統的七個日月相重的節日,其中九月九又被曆代官家、民間認為是重日中最為重要的節日。

  關於重陽的說法很早就有了,戰國時期,屈原在他的《遠遊》中就有了這一提法,其中:“集重陽入常宮兮”的詩句就是“重陽”一詞最早的記述。重陽作為一個節日是在漢初形成的。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後殘害後,侍候戚夫人的宮女賈某也被驅逐出宮,嫁與貧民為妻。賈宮女也因此傳出言來,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戴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後世人大概以宮女此言,把九月九日也視做“長壽節”。九月九日作為民俗節日,在三國時期已基本成形,曹丕在《九日與仲繇書》中雲:“歲往月來,忽複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到了兩晉和南北朝時期,有了重陽登高賦詩賞景之舉,為重陽節增添了新的情趣,並大為盛行,成為當時的雅事。《齊人月令》中說:“重陽日必以糕、酒登高眺遠,為時宴之遊賞,以暢秋誌。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返。”《武林舊事》中記載:南宋宮廷中“於八日作重陽排當,以待翌日隆重遊樂一番”。明代皇宮中,九月初一起吃花糕,九日重陽,皇帝親自到萬壽山登高,此俗一直流行到清代。

  漢代所說的“蓬餌”,是一種食品,蓬是蓬鬆的意思,餌是糕餅,蓬餌也就是一種蓬鬆酥軟的糕餅。為什麽要在重陽節吃這種餅呢?因為蓬有蓬勃向上、旺盛的意義,作為佳節食品,是取其吉祥之意。人們在後來將蓬餌這種食品又演化成糕。糕的種類很多,如:“花糕”、“豐糕”、“年糕”等等,都是吉祥名稱,是用來表達人們美好願望的。糕的製作式樣也很多,如可以製成九層小寶塔。有的還要製作兩隻小羊,放在寶塔的頂上,以合“重陽”(羊)之意。在古文字中“祥”是由“羊”逐漸演化過來的,羊又是我國古代祭祀中常用的牲品,以羊祈祥,就成為一種理念。“羊”與“陽”同音,在古代又常以“羊”為“陽”,道教所謂的“三陽”,即代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青陽、紅陽、白陽,民間稱做“三羊”。因“羊”既與“陽”音同,又與“祥”義通,用兩隻羊表示重陽,無論從音上還是義上都是可行的。糕又可以加幹果,使其味道可口,成為佳節美味。

  陝北民間現在所食用的糕,就是在蓬餌這種古老食品的基礎上演化來的,是將軟米與硬米摻在一起,經過浸泡後,軋製成麵,然後在鍋屜中蒸熟,揉搓成卷,有的直接食用,稱為“甜糕”,就是指沒有什麽味道,隻是有一股米香的味道。有的則下油鍋炸製,稱為“油糕”。有的在蒸製過程中加入一些棗,稱為“棗糕”。糕可以製作成很多種,如在糕中包入豆沙後捏成三角形狀,下油鍋炸製,稱為“糕角”;將甜糕切成條狀,待幹燥後放入土鍋炒,稱為“糕泡泡”;將糕切成種種形狀經油炸後,稱“油炸炸”。糕在陝北的民俗中運用很廣泛,婚喪嫁娶中要有糕,生辰滿月要有糕,祭祀要有糕,打穀子獻場要有糕,拉碾盤磨盤也要吃糕,總之,一切喜慶活動,禮儀場合都要有糕,糕是不可或缺的食品。

  糕在我國民俗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食品都取代不了的,可以沒有他物,但糕是不能少的。即便是窮人家的婚喪禮儀中,也是要有糕的,人們常說:“一頓糕敢給吃呀!”就說明了糕的重要意義。

  清人潘榮陛在他所著的《帝京歲時紀勝》中雲:“是日,京城花糕極勝,市人爭買,供家堂饋親友,有女兒之家,送以酒禮,歸寧父母。”從中可以看出,花糕在重陽節的重要性。

  重陽登高。重陽登高之俗由來已久。據梁朝吳均所著《續齊諧記》中說:汝南有一個叫桓景的人,跟隨費長房遊學多年,一日,長房對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家要有大災難,你應該馬上回去,讓家裏的每一個人都做一個袋子,袋子裏麵裝上茱萸後,把它係在胳膊上,然後去登高,在高處飲菊花酒,這樣就可以逢凶化吉了”。桓景按照費長房的話去做了,帶著家人們登高遊玩,到了晚上回到家中,隻見雞、狗、牛、羊都已暴死。桓景再見到費長房時將此事向長房說了。長房說:就是這些雞、狗、牛、羊替你一家受了災。東漢年間的這個故事很快在當時的民間流傳開來,從此,每逢農曆的九月九日,人們為討吉利,祈盼長壽,登高之風也興起來了。重陽登高之風到了唐代已是很盛行的事情,唐朝詩人邵大震的一首詩就描寫了重陽登高的情形,其詩雲:“九月九日望遙空,秋水秋天生夕風。寒雁一向南飛遠,遊人幾度菊花叢。”

  重陽賞菊。登高是重陽的時尚,賞菊更是重陽的雅事。賞菊之風古來有之。人們於秋高氣爽之季,在窗前籬下,觀賞菊花之嬌容姿色、千姿百態、片片金黃所襯出的秋韻秋色,實在是一件快事。又可以從菊花的傲然性格、剛強氣質中領略到錚錚鐵骨的豪爽來。所以,人們也就愛菊、讚菊,以致引來賞菊之風,文人雅士們也就以菊詠誌、詠菊以抒懷。登高觀看山中野菊在秋風颯颯中擺弄著輕影更是一番別樣情懷,它能夠使人更加心曠神怡。所以,登高賞菊也就成為古時候的一種風尚。隨著人們文化修養的提高,賞菊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一種既高雅又清逸的習俗。人們似乎在賞菊中可以得到超凡脫俗的精神享受。自古以來,以菊喻誌、以菊抒懷的詩篇層出不窮,在眾多讚美菊花的詩篇中,尤以唐代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的詠菊詩為最佳。其詩雲:“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此詩既道出了菊花傲霜的錚錚鐵骨,又抒發了詩人的雄心壯誌。

  重陽節在陝北民間不像其他節日一樣受到民眾的重視,這大概與後世人們對重陽的認識有關。民間認為,九為陽之極,稱為“老陽”,陽極必變,會由盈轉虧,由盛轉衰的,這是物極必反的規律。所以陝北民間認為“九”是一個不吉利的數字,“九九”更是不吉利的。“九九歸一”麽,又要從頭開始。我國曆史上雖有重陽登高可以避災的習俗,但陝北民間認為九不吉利,所以此俗在民間不太流行。陝北民間在九月九時以獻牲的方式來禳災祛邪,並與慶豐收聯係在一起。陝北有“九月九,家家有”的說法,就是人們喜慶豐收的諺語。又有“九月九,蕎麵饣乞飥熬羊肉”的說法,就是在祭祀神靈後,人們分食牲品的過節寫實。

  重陽節在全國各地有不同的風俗,如山東滕州市一帶,凡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是不能回娘家過重陽節的。因重陽節有飲菊花酒、插茱萸的習俗,河南就將菊花稱為“延壽客”,將茱萸稱做“避災翁”。

  人們對重陽節有著不同的說法,但重陽節在農事方麵卻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民間認為:重陽是一個雨行日子,有諺雲:“重陽無雨一冬幹。”說明重陽有雨與否,是對一個冬天天氣的兆示。另有“三月三,九月九,無事莫到河邊走”,說明這兩個日子有降雨的情況。人們還將重陽日作為基準條件來判斷以後的天氣變化,如:“重陽無雨看十三,十三無雨一冬幹。”從九月九以後,天氣漸漸變冷,溫暖的天氣將要結束,所以有諺雲:“九月重陽,移火進堂。”人們在室外的活動將逐漸減少。

  十月一

  十月一在陝北民俗中是一個大節令。陝北民間有“十月一,送寒衣”的說法。也就是說,十月初一這一天,人們要給祖先們送寒衣,到祖墳上去祭奠祖先,給祖先送去冥錢,讓他們在陰間花費,這是人們“盡孝道”的日子。

  十月一指農曆的十月初一。此俗源於道教的“五臘”之說。道教以正月初一為“天臘”,五月初五為“地臘”,七月初七為“道德臘”,十月初一為“民歲臘”,十二月初八為“王侯臘”。所謂“臘”就是“祭”,“民歲臘”就是民間的祭祀日。民,即民眾;歲,即年;臘,即祭祀。也就是說,十月初一這日是一年中老百姓們祭祀祖先的日子。老百姓在一年中有兩個祭祀祖先的日子。一個就是道教所言十月一的“民歲臘”,另一個則是清朝皇家規定的“清明祭祖日”。

  陝北民間對十月一的祭祖日看得很重,與清明節相同。屆時,家族全部出動,來到祖墳鳴炮燒紙,焚化“寒衣”。所謂“寒衣”,是用五彩紙剪製成衣裳式樣,雙層,裏麵裝有棉花,類人之棉衣。一座合葬墳上最少焚燒兩套,有的多達數套。有的寒衣如同活人所穿大小,但大都為小式樣。在送寒衣時,還要燒冥錢。舊時因冥錢的發行量少,大都用紙釘在麻紙上打出“錢樣”,以代冥錢。現在冥錢很多,人們不用紙釘打紙了。冥錢的印製人隨著人們的欲望要求,麵值也越來越大,有的一張有幾億圓,甚至幾十億,幾百億。致使有人夢得祖先們捎來話,讓多燒一些小錢花用,麵值太大的無法在陰間找兌。有人也於此日燒一些“紙火”下去,供祖先在陰間享用,紙火裏有家用電器、小汽車、飛機,甚至還有“商店”、“商場”,也被燒下去,供祖先隨意選用。上完墳後,有些家庭還舉行家宴,在家宴上緬懷祖先的恩德。

  十月一送寒衣一則出於道教的“民歲臘”之說,另外還有一個與紙相關的傳說。相傳,東漢時期的蔡倫發明了紙,不僅解決了人們的書寫問題,而且,蔡倫也從中賺了一筆錢。蔡倫的嫂子叫慧娘,心想,造紙可以賺錢,何不讓丈夫蔡莫也去跟蔡倫學習造紙技術來賺錢呢?於是就安排蔡莫去學造紙。臨行前,向丈夫再三叮囑,要少學幾天,早點回來好早點賺錢。蔡莫隻學了三個月,就回家開起紙坊來。因為技術沒有學到家,造出來的紙太粗糙,賣不出去。慧娘很機靈,便想出一個辦法。半夜裏,蔡莫突然哭了起來,把鄰居們吵醒了,問蔡莫怎麽回事。蔡莫便說,我們吵了幾句,她就上吊了,娘家人來了,一定不會饒我的。鄰居為了平息事情,就勸慰蔡莫說,等娘家人來了,就說是得病死了。第二天,慧娘的娘家人來了,問明情況後,又見蔡莫在慧娘的棺材前哭得悲痛萬分,也就不起疑心了。蔡莫當著眾人的麵哭了一陣後,從家裏抱出一捆草紙,在棺材前點著火燒了起來,一邊燒,一邊哭著說,紙沒做好,沒人要,把你氣得茶飯不進,飲食不思,就是這草紙把你氣死了,我要把它燒成灰,來解你心頭之恨。蔡莫哭著,燒著,燒完一捆,又抱來一捆,繼續燒著。燒著燒著,忽然聽到棺材裏有響動,他卻裝著沒聽見,還在燒。又過了一陣,隻聽慧娘在棺材裏麵說,“把門開開,我回來了。”這下可把人嚇壞了。

  慧娘從棺材裏坐起來後,裝模作樣地說:在陰間冥錢能通行四海,紙也能在陰間做買賣,不是我丈夫給我燒紙,誰肯把我放回來。如此說唱了幾遍,然後定了定神說,我剛才還是鬼,現在已經是人了。親人們,不要怕,我到了陰間以後,閻王爺讓我推磨受苦,正在這時,我丈夫給我送來了錢,小鬼們為了幾個錢,就爭著替我推磨。三曹官知道我有錢後就向我要,我就把丈夫給的錢全都給了他,他就讓我離開地府回來了。

  蔡莫聽了妻子的話,還裝作不明白的樣子,問道:我沒有給你送錢,你怎麽有錢呢?慧娘指著正在燒著的紙說:那就是你給我的錢,咱們陽間用銅錢,在陰間就以紙當錢。

  蔡莫聽後,又抱了兩大捆紙燒,一邊燒著一邊說,三曹官,你把我妻子放回來了,我感恩不盡,再給你老送上兩捆,你可要寬待我那在陰間的父母呀,不要讓他們受苦,你沒錢花,我今後還給你送。

  鄉親們一聽燒紙有如此好處,都向蔡莫買紙,給死去的親人燒送,讓他們手頭有錢後不要在陰間受苦,早日轉世。這事一經傳開,人間便爭著向蔡莫買紙,沒有幾天工夫就把紙賣光了。

  慧娘“還陽”的那天正是農曆的十月初一,因此,人們就把十月一日定作上墳燒紙的日子,而且還要專門燒蔡莫做的草紙,後人也因此將這種草紙叫做“蔡莫紙”。

  冬至

  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亦稱“冬節”、“大冬”、“亞歲”、“小年”。一般在我國農曆的十一月廿三日。一年之中,冬至這日夜晚最長,白晝最短。此後白晝漸長,黑夜漸短,民間有“冬至長,夏至短”的諺語,因此也將冬至稱做“長節”。古人認為“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因陽氣漸升,古人多以此日為吉日。古籍記載,此日前後,軍隊休整,關塞閉關,商旅停頓,朝廷罷事。此節自古有祭祖先,趕廟會,吃長線麵,喝米酒,相互朝賀拜節之習俗。因曹植《冬至獻襪履表》有“亞歲迎祥,履長納慶”之語,又名“履長節”。周代建子,以十一月為正月,秦沿其製,以是日為歲首,稱“過小年”,春秋時用土圭觀測日月而定,為二十四節氣中最早測定者,漢代稱為“冬節”、“日至”,官場亦舉行賀節之儀,謂“賀冬”。魏晉六朝,稱為“亞歲”。百姓於此日向尊長拜謁,唐宋沿其舊俗。《東京夢華錄》:“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宗祀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是日,最隆重的活動是帝王的祭天大典,一般百姓則是上墳燒紙,送寒衣祭祖,祈求保佑安康富裕。點畫“九九消寒圖”,還有豐富的飲食娛樂內容。

  在冬至裏有補冬的習俗。民間以為,冬至是冬季的開始,需要進補一些足以能夠度過嚴冬的食品。是日,一般都殺雞宰鴨或買一些羊肉,加入當歸、人參等藥物燉食。也有用糯米、龍眼、糖等蒸成米糕而食者。南方人一般在此節吃餛飩。《武林舊事》雲:“三日之內,店肆皆罷市,垂簾飲博,謂之‘做節’。餉先則以餛飩,有‘冬餛飩,年餺飥’之諺。”明清以來,江南人已在冬至改吃湯圓。冬至晚飯後,家家以煮熟的“圓籽湯”供奉廳堂、井頭、灶頭等處,然後全家食之,帶有團圓添歲之意。北方多吃餛飩,故有“冬至餛飩夏至麵”的俗諺。西北地區多吃扁食(即水餃),陝西有吃紅豆米粥之俗。南北朝時期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共工氏不才子,以冬至日死,為疫鬼,畏赤小豆,故冬至作粥以禳之。”意在防瘟疫,但均與食用有關,亦合是俗。

  拜冬亦是冬至節的一個習俗,漢代已有此俗。東漢崔寔《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肴,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月。”宋代時期,人們於此日更換新衣,交賀往來,一如年節。清顧祿《清嘉錄》:“至日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徐士鋐《吳中竹枝詞》:“相傳冬至如大年,賀節紛紛衣帽鮮,畢竟勾吳風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舊時,上海地區最重此節,冬至前夕稱冬至夜。當夜全家團聚歡筵,有女嫁而歸寧在家者,是日必歸夫家。筵上必嚐新釀的甜白酒、花糕和粳粉圓子,然後用肉塊壘於盤中,祀祖於先人靈牌前或遺像前。筵後,小輩向長輩拜節。此日,各家男女必更新衣出謁相揖。

  冬至節有數九消寒習俗。古稱冬至為“交九”或“數九”,從冬至算起,九天為一“九”,前三九為嚴冬“春打六九頭”,“九盡桃花開”,天氣轉暖。古代有許多記述“數九消寒”的辦法。有的畫白梅一枝,上有八十一朵花,從冬至始每日用紅筆染其一朵,白梅紅盡則“九九”結束,謂之“九九消寒圖”。有的畫表一幅,九行八十一格,日塗一格,格滿寒消,謂之“九九消寒表”。有的描九個中間空白的字,每字各為九筆,從數九的第一天開始,按首尾次序,每日填描一筆,九天填一字,九字均滿則寒盡,謂之“九九消寒句”。有的創作“九體”對聯,每聯九字,每字九畫,將聯語用空格描出,每天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全聯填滿,冬去春來,謂之“九九迎春聯”。

  因冬至是我國最早測定出來的一個節氣,在民俗曆法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民間將其視做節氣的“鼻祖”。也正是因為它有鼻祖之稱,人們也將它稱為“冬至節”,與清明一樣,既是節氣,也是節令。

  陝北民間在冬至節時有“炒冬”之俗,每於是日,家家架起炒鍋炒豆子,炒玉米,炒糕泡泡。有俗語說:“冬至炒一炒,來年好一好”。炒冬習俗一直流傳至今。民間還有“熬冬”習俗,這是從傳統的“補冬”習俗衍化而來。進入冬季以後,人們把羊宰殺後將羊骨頭留在冬至日熬成骨頭湯食用,既補益了身體,又慶賀了冬至節。

  陝北民間的煤工有於冬至節祭窯神的習俗。北京門頭溝的窯工們是在臘月十七日舉行祭窯神禮儀,是日,礦工、窯工帶著預先準備好的整雞、整豬前往當地窯神廟,設供燒香,行祭祀禮儀,以祈求窯神保佑礦工平安無事。在窯神廟前還要唱戲、放鞭炮、聚餐合飲。所有過往行人都可以吃喝。

  祭窯神習俗來自一個民間傳說。很久以前,七峰山有一位姑娘,從小就沒了父母,隻身一人與一隻小羊羔做伴過日子,姑娘人品很好,人人都稱讚她是個好姑娘。姑娘長大了,長得很美麗,被城裏的一位王爺知道了,要娶她為妻。王爺很壞,這也是大家都知曉的,姑娘也因此不願意嫁給他。王爺就帶著人馬來搶姑娘。姑娘知道後,帶著小羊羔向深山逃去。王爺不肯放過,一路追來。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雪,隻一會兒工夫,就把王爺和他的人馬凍死了。姑娘帶著小羊羔躲進了一個山洞,把小羊羔抱在懷裏,用自己的身體溫暖著小羊羔,以防將它凍死。誰知小羊羔卻掙脫了姑娘的雙手,向山洞外麵跑去。姑娘很傷心地哭了起來。過了一會,有一個關切的聲音問姑娘,受涼了吧?姑娘抬頭一看,是小羊羔領著一位白須的老爺爺站在她的麵前。老爺爺說,你是個好姑娘,我給你一樣東西。姑娘從老爺爺手裏接過來一看,原來是一塊閃亮的黑石頭,剛拿到手中,就覺得渾身上下暖烘烘的。姑娘問這是什麽,老爺爺已經不見了。姑娘帶著小羊羔回家,雖然是大雪天氣,身上的衣服也很單薄,卻感覺不到一點寒冷。姑娘心裏想,這麽大的雪,鄉親們也一定很冷,就急急忙忙回到村裏,把黑石頭分發給鄉親們,鄉親們也得到了溫暖。

  從此以後,鄉親們一遇到寒冷的天氣,就進到山洞裏向那位老爺爺要黑石頭來取暖。這些人也就成為最早的煤窯工人,那位白發老爺爺也被人們尊為煤窯神。

  為了紀念這位好心的姑娘給人們帶回了這種黑石頭,礦工們和鄉親們於她帶回黑石頭的冬至日,牽上一隻羊到她取回黑石頭的山洞裏去祭奠她。後來,人們將山洞改為廟,在廟裏祭祀白發老爺爺這位窯神和姑娘。冬至日祭窯神也就在陝北流傳下來了。又有說法,熬冬的羊骨頭就是祭祀這位姑娘時使用的祭品“羊”,她與人們共同分享牲品。

  臘八節

  “臘”在古時候也稱做“蠟”,是祭祀的意思,據《說文解字》注雲:“臘,合也,合祭諸神者。”《王燉寶典》中說:“臘者祭祖先,臘者報百神,同日異祭也”。

  由此可見,臘祭是將諸神合起來一塊祭祀,是古代人們祭祀百神及祖先的一種祭祀活動。因臘祭是人們在同一天裏對祖先的祭祀和報百神的祭祀活動,所以人們將其以臘,因而有了臘祭之說。臘祭是在農曆十二月舉行的禮儀活動,所以人們就把舉行臘祭的十二月稱做“臘月”。這一習俗是從周朝開始的,為後世之定製。

  臘在先秦時期本稱蠟,在先秦時期的意思是年終對天地萬物之神進行報答的大祭奠。《禮記·郊特牲》中解釋為:“蠟為者,索也。歲十二月,合祭萬物而索饗也。”鄭玄注雲:“饗者,祭其神也。萬物有功加於民者,神使之為也,祭之以報焉。”漢代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中雲:“冬至後三戊臘祭百神。”由此可以看出,漢代的臘日是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戊日。但後人對《禮記·郊特牲》“天子大臘八”一句產生誤解,如南朝梁人宗懍所著《荊楚歲時記》則說“十二月八日為臘日,諺雲:‘臘鼓鳴、春草生。’村人並擊細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士以驅疫。”這個說法是把臘日與臘八混為一談了,事實上,臘日是祭祀天神、大社、祖先及五祀;而臘八則是佛祖釋迦牟尼成佛的紀念日。

  臘在佛教中又被稱為“法臘”,也叫“戒臘”、“夏臘”、“法歲”等,簡稱為“臘”。臘也作“臈”,原本指的是年末的祭名,但後來又表示僧侶們受戒出家後的年數。在“戒臘”中的“戒”是表示正式加入僧團的“具足戒”,以每年夏安居結束的七月十五日為“歲臘”的結束之日,十六日以後就成為新歲。

  “臘八節”有兩種說法,一種就是佛教說。相傳佛祖釋迦牟尼於臘月初八之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佛眾因感佛祖於未成道之前,在六年的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為了不忘他在成道前所受的苦難,每逢這一天,僧侶們都要誦經、浴佛,用香穀、胡桃、鬆子、乳蕈、杮栗之類做成七寶五味粥,於供佛後分享。後來,民間也效仿起寺院的這種食法,以果子雜拌煮粥而食,謂之“臘八粥”。俗信以為,吃後可以增福增壽,遂而衍化為民間節日,流傳至今。

  另一種就是“臘祭”說法。因為在臘月裏需要祭祀的百神及祖先很多,而且各自有各自的祭祀日子,人們感到這種祭祀禮儀既不方便,也費時費財。到了漢代,又以幹支紀日的方法將冬至後的第三個戊日確定為臘祭日,但每年冬至後的第三個戊日又是一個不確定的日期,人們為了便於記憶,便把第一次臘祭日固定下來作為合祭百神及祖先的日子。這一日,是臘月初八日,臘八這個節日也就出現在我國民俗中了。

  臘祭是人們在一年辛勤耕作、喜獲豐收後,到了年底對自然界給人們帶來風調雨順好年景的一種答謝禮儀活動。最早是對先祖百神的祭祀,後來,人們選定了八位與農事有關的神靈,對他們進行專門的祭祀,以感謝他們在這一年裏對人的庇護,同時也祈求他們在新的一年裏能夠再給人們帶來豐收。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