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26章 迎財神(1)

  迎財神

  民間認為,正月初四是迎神日。因為臘月二十四是送神日,所有下界諸神都要在送神日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賀並述職。正月初四這天,他們在完成朝賀和述職後,又要回到下界,履行神職,故而家家戶戶都要設供迎神。迎神在午後舉行,供品要有牲禮、果品、酒菜等,同時還要焚香、點燭、燒金、燃放爆竹、燒神馬、天兵等,意在派他們去請神,讓諸神乘神馬返回下界。最初的迎神儀式中是要宰殺真馬的,後來改為糊紙馬。唐朝時改用印在燒紙上的“鴨”。據《天香樓偶得》中雲:“俗於紙上畫神像而祭祀之,謂之鴨,以此紙馬神佛憑地,似乎馬也。”在迎接諸神中,人們最想迎的是財神,所以也就有了“財神請酒”的說法。據《中華全國風俗誌》下篇卷五《安徽》:“正月初四日,接財神,具三牲肴籟,謂之‘財神請酒’。”

  民間另有說法是:正月初二是“財神節”,這一天早上會有人挨家挨戶地出售財神像,也有親友之間互相贈送財神像的,稱為“送財神”。當出售財神像的人來了以後,一定要付錢,不能論價,價格肯定比財神像的實際價值高。如果不要時,也不能說“不要”,要說“已經有了”,忌諱“不要”,以圖吉利。因為誰不想發財,財神來了焉有不要之理。初二這天,民間要祭財神,祭品一般是雞和活鯉魚。這天,家家戶戶還要吃餛飩,因為餛飩形似元寶,吃餛飩則寓意元寶滿屋。陝北民間則是吃餃子,因為陝北餃子比餛飩更像元寶。

  民間還有一種習俗是於大年初一早上出門去迎財神。如果以這一方式迎財神時,一定要選擇財神所處方位,然後朝著這一方向前行,迎回財神。財神所處方位在舊時的民俗曆書中都有,一查便知。它是根據六十花甲排定的,比如:甲子年大利東西,不利南北。乙醜年,即第二年,大利南北,不利東西。這種每隔一年輪換一次的排定方式,在第一次選定後,便可依次相換。所謂大利方向也就是喜神、財神、貴神所處之方向。民間俗信認為,正月初一剛出門,朝喜神、財神、貴神方向走來,就會有喜事,發大財,遇貴人。這樣看來,人們規定出幾個日子為財神日,其初衷就是在大吉大利的新年裏乞求能多有好日子,少有壞日子。

  送窮

  送窮又稱“送窮鬼”、“趕五窮”、“送五窮”,是在正月初五清晨舉行的儀俗。正月初五清晨,家家用一掛鞭炮,從房門口一直燃放到大門外,俗稱為“破五”或“崩窮”。或是剪紙人拋擲於大門外。也有晚上送的。人們相信,這樣就可以送走貧窮,迎來幸福。此俗產生甚早,唐代韓愈在《送窮文》注中說:“予嚐見(文宗備問)雲:顓頊高辛時,宮中生一子,不著完衣,宮中號為窮子。其後,正月晦死,宮中葬之,相謂曰‘今日送卻窮子’,自爾相承送之。”又唐《四時寶鑒》說:“高陽氏子,好衣弊食糜,正月晦,蒼死。世作糜,棄破衣,是日祝予蒼曰:‘除貧也’。”韓愈的《送窮文》寫於唐元和六年(811)正月之醜晦,正是唐俗“送窮日”的日子。後來,將送窮日由晦日變成了“破五”(正月初五)日。

  “送窮五”成為民間習俗後,又被衍化為“打五窮官”。陝西西鄉等地每到正月初五日就有乞丐麵塗朱彩,身穿戲衣,頭戴無頂破草帽,手拿掃帚挨家挨戶地掃地要錢,被稱做“五窮官”。五窮官每到一家,主人就要施舍錢米,並手執棍棒,假意趕打。此俗認為,這樣就可以將窮困與厄運趕走。另在銅川一帶有“填窮坑”的習俗。正月初五早上的飯要吃得特別飽,此俗認為,隻有這樣才可將“窮坑”填平,引來富貴之源。韓城一帶有“崩窮”的習俗。正月初五忌宿出門,並將鮮肉放在鍋中用炭火炙烤,或者將麻豆放在鍋中爆炒,將窮氣崩除掉。韓城另有習俗是“炙窮”,就是在正月初九的黎明時分,將一盆穀糖放置於門上,架炭火燒之,俗信認為這樣可以將窮炙走。

  陝北民間“送窮五”習俗最普遍的說法是來源於《隋唐演義》。該書中雲,隋主楊堅一夜正在燈下批閱本章,不覺有些困倦,便隱幾而臥。朦朧之間,夢見自己獨立於京城之上,四麵遠眺,隻見山河綿邈,心甚快暢。又見城上三株大樹,枝頭結果累累。正看間,耳邊忽聞有滔滔水聲,俯視城下,隻見水流洶洶,波濤滾滾,看看高與城齊。隋主夢中吃驚不小,急急下城奔走,再回頭看時,水勢滔天而來。隋主情急之中大叫一聲,猛然驚醒。凝神靜思夢中之事,大非吉兆,乃洪水滔沒都城之象。由此生疑,或是人姓名中有水傍之字,將來禍害國家。當時朝中有一老臣,姓李名渾,被封為郕國公。渾字的軍旁有水,郕者,城也,正合洪水淹城之夢,且軍又是兵象。城上有樹,樹上有果,樹乃木,樹上之果乃是木之子也,木子二字正是李字。隋主心想,此人已老,又不掌兵權,除非應在他的子孫身上。便命人暗中查訪,得知李渾有一幼子,名叫洪兒,正合洪水之洪,更合夢中之事。便動疑心,遂令內侍齋手敕旨至李渾家將洪兒賜死。隋主將李洪賜死後,又有張衡出來暗布流言,先在小兒間胡言,漸至人間傳播,其言雲:“桃李子有天下,楊氏滅,李氏興。”隋主聽後很是不悅。張衡除了散布流言外,還賄賂一個能讓隋主聽信的方士,名叫安伽陀,勸隋主殺盡姓李的。虧得尚書右丞高熲奏諫道:聖上有疑,將一應姓李的逐出京城,不得在朝,不得管兵用事便了。此事才算平息下來。李淵便趁著這個機會,乞辭太原。聖旨準行,但仍令其為太原府通守,節製西京。

  仁壽元年中秋,李淵由京城出來,行有二十餘裏來到楂樹崗。時有朝中宇文述與李淵有隙,差了五七十人,扮作響馬模樣,於寅夜出城,在此等候,意將李淵全家除掉。李淵率家將四十餘人與之打鬥,至太陽西沉,仍不能脫身。危急之中,值秦瓊自長安城中解軍掛號出來,於臨潼山下,楂樹崗邊遇到李淵與“響馬”打鬥,幫李淵打退了“響馬”。李淵命手下人請秦瓊相見,並說有謝,秦瓊聽後說:咱隻是路見不平,不圖有謝,帶轉馬頭向大道便走。李淵見家丁請不來秦瓊,便忙帶韁繩向秦瓊趕來,喊道:壯士住馬,受李淵一禮。秦瓊隻是不理,繼續向前飛奔。李淵隻得又喊道:壯士,我全家受你活命之恩,便等我識一識姓名,報德異日何妨。此時已趕出十餘裏,秦瓊想,不如對他說了,也省得再來追趕。隻得回頭說:李爺不要追了,小人姓秦名瓊便是。並連把手擺了兩擺,加馬一鞭,箭一般去了。李淵欲待再追,因久戰,馬力已乏,且又隻是一人,恐乘隙生變,隻得歇馬。因追趕中有順風吹來,再加上馬鈴作響,隻聽得一個“瓊”字,又見他搖手,錯認做行五,生生地一個瓊五被李淵牢牢記在心裏,不知何日才能報得此恩。也正因為李淵有此報恩之心,為秦瓊塑像蓋廟,以“瓊五”神來供奉,使秦瓊從此走上了黴運。因“瓊”與“窮”音同,故而秦瓊窮也。

  一年,秦瓊領命往長安公差,來到華州華陰縣少華山下,遇好友王伯當留住數日後一同前往長安,距長安城六十裏處,遠望一座舊寺鼎新,殿脊上現出一座鎏金寶瓶。伯當說:當年我進長安時,此寺已廢,是什麽人發善心修得這等整齊。說話間,一幹人馬來到山門,相約進寺觀看,進得東角門後,見東邊新起一座門樓,懸紅牌,書金字,為“報德祠”三字。進得祠來,三間殿宇,居中一座神龕,高有丈餘,裏麵塑了一尊神像,卻是站著的戴一頂荷葉簷粉青色的範陽氈笠。著皂布海衫,蓋上黃罩甲,熟皮鋌帶掛牙片解刀,穿黃麂皮的戰靴,左右塑著四人,左首二人帶一匹黃膘馬,右手二人捧兩根金裝鐧,向前豎一麵紅牌,楷書“恩公瓊五生位”六個大字,旁邊又是“信官李淵沐手奉祀”幾個小字,秦瓊看後暗自點頭,那年在潞州府的顛沛原來是李公折騰得自己落到那般田地。自己是一布衣,怎當得起勳衛塑像,焚香作念。便向伯當說了此事。李淵之婿柴嗣昌在寺中見眾人氣度不凡,命人打聽來曆。秦瓊與伯當的說話被打探的人聽見了,報於柴嗣昌說,有太老爺的恩人在裏麵。嗣昌向眾人打躬,問明白後以禮厚待,並差人往太原通報唐公李淵。

  住了幾天,轉眼快到正月十五了。秦瓊此次進京是奉了來總管之命為長安越公楊爺正月十五六十壽誕送禮的,太原唐公的書信還未到,柴嗣昌又等不得,留不住,便稱也要到長安去觀燈,與秦瓊等人一同前往長安。

  陝北民間將這一曆史故事附會給民俗中的“送窮”習俗,與原來的“五窮”說法有所區別。這一說法,一則因故事便於讓人接受;另則,陝北所秉承的漢唐文化較多,久而久之,人們便隻知“送窮”是由秦瓊而來,而不知其他曆史來源。

  人勝節

  人勝節又叫“人日”、“人節”、“人慶”、“七元”,是由古代歲時節令形成的習俗。據說,此俗與神話中女媧在七日中每天造就一種生物有關。時在農曆正月初七。我國古人相信天人感應,視天氣陰晴來預測某物興衰。漢代東方朔的《占書》中雲:“歲正月初一占雞,二日占狗,三日占豬,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馬,七日占人,八日占穀。”又據道家的解釋是:“天地先生雞,次狗,次豬,次羊,次牛,次馬,始生人。”民國時期的《桓仁縣誌》雲:“初一為雞日,初二為鴨日,初三為貓日,初四為狗日,初五為豬日,初六為羊日,初七為人日,初八為穀日,初九為果日,初十為薯日。”無論哪種說法,都以七日為人日。故而,民間常將歲後七日作為人們禮祀本命元辰的日子。民間迷信認為:正月初七這一天,如果天氣晴朗,就預示著本年人口平安,大吉大利。南北朝時期的梁人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曾記載了兩漢魏晉時期人們過“人日節”的習俗。雲:“正月初七為人日,以七種菜合煮為羹,剪彩為人,或縷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以相遺。”據此說法,每逢正月初七這一天,人們把七種菜合煮為羹,吃後可祛病避邪。不分男女,都用五彩絹綢剪為人的形象,稱之為“人勝”,或戴在頭上,或貼於屏風之上,可祈福祛邪。民間於人日這一天還有登高賦詩之俗。這一日還要忌吃雞,官府不能處決犯人。台灣人另有一種習俗是要點燃十支蠟燭,供獻生果三至五色,吃素麵,以求祥瑞。清代顧祿在《清嘉錄》中雲:吳越地區“俗以七日為人日,八日為穀日,九日為天日,十日為地日。人視此四日之陰晴,占終歲之災祥”。

  陝北民間將正月初七稱做“人慶”或“人七”正是“人勝節”的遺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時,還有剪人勝之俗,用五色彩布相拚而成,貼於牆上以祈吉祥。此俗雖是一種祈祥之俗,但後來人們多有所不知,隻以為貼布娃娃是一種年節裝飾,逐漸被消失掉了。但吃素麵之俗在農村被保留下來了,不僅於正月初六吃,大年三十下午也要吃長長的雜麵條,以祈求福祥。

  上燈節

  正月十三是“上燈節”,在陝北有些地方還過此節,如筆者的家鄉延安市寶塔區元龍寺鄉元龍寺村,於正月十三擺九曲燈場以觀燈。

  正月十三有幾種說法,據《玉匣記》中雲:是日為劉猛將軍聖誕日。神話傳說雲:劉猛生前能驅蝗蟲,死後成神,人們為了紀念他除蝗有功,就把他的誕日作為紀念日來緬懷他生前功績。這一天也是農家的持齋日。

  民俗曆書中又說正月十三是“農暴日”。所謂農暴是我國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有關天氣氣候變化在陰曆上存在的變化規律。比如,農諺有雲:“三月三,無事不到河邊轉。”其意思就是說,三月三這天,不是有風就是有雨水,不要到河邊去。這種經常出現的重要天氣現象的陰曆關鍵日期就叫做“農暴日”。現在仍在農村廣泛流行的農暴日有:

  正月:初九、十三、十九。

  二月:初二、初三、初七、初八、初九、十一、十三、十九、廿八、廿九。

  三月:初三、初七、十五、廿三、廿五、廿八。

  四月:初一、初八、十五、廿五。

  五月:十五、廿一。

  六月:初六、十二、十九、二十、廿九。

  八月:廿一、廿三。

  九月:初九。

  十一月:廿七。

  十二月:十四、廿九。

  又有民俗曆史書中說,正月十三在江蘇一些地方作為“關公磨刀日”的民俗日。

  筆者在中央電視台《中華醫藥》欄目聽著名中醫學家、現代方劑大家、八十三歲高齡的王綿之教授談養生之道時說,正月十三為“上燈節”。王綿之教授是江蘇人,出身中醫世家。其雲父母於過年時給小孩發糖。他愛吃糖,等不到“上燈節”就將所得之糖吃完了。那麽,上燈節是江蘇的地方習俗,為何能傳入陝北呢?關於這一問題,筆者在“蜂糖”一條中述及子洲縣淮寧灣就是江蘇(淮)南京(寧)一帶的戍邊將士的後裔,他們來到陝北,將他們的風俗習慣在陝北傳承,也就成為陝北之俗。筆者家鄉大都為子洲民眾遷徙而來,故而相沿此俗也是自然的事情。

  順星日

  順星就是順歲星。順星又稱做“太歲”,被民間奉為值年之神,因此也稱做“歲神”或“值年太歲”,俗稱為“歲君”。道教又將歲君奉為“大將軍”。《神樞經》中雲:“大將軍者,歲之大將也。”歲星掌管著人間一年的禍福,所以人們祈求他能給自己帶來好運,一生昌順通達。因此,順星意即流年暢順。

  順星是正月初八舉行的祭星儀式。是日,人們都要向丁卯元辰神進行祈禱,以祈求消除疾病。這一習俗據說是始於金章宗明昌年間,當時因金章宗的母親瑞聖皇太後得病後,四處求醫診治,未能痊愈,金章宗便敕建丁卯瑞聖殿,供奉丁卯元辰神像,以祈瑞聖皇太後的疾病痊愈。所以,民間於是日祈求丁卯元辰祛病除災的習俗。古人相信天人感應,認為每人都有一顆星宿值年,人一年的命運都操在該星的手中。正月初八是群星聚會之日,因此要拜星君,祈求他能給人帶來好運。這就是“拜星君”之俗。拜星君在初八晚上舉行,要上燈,上供,然後撒花燈。正月初八在民俗日裏又被稱做“穀日”、“長八日”,此日最忌吵嘴打架。清嘉慶年間的《瑞安縣誌》中雲:“穀日,俗呼長八日,宵分,貧富皆於庭中燃薪,諸蒼陌市井亦然,爆竹如雷,火光燭天,群兒嬉戲跳擲,以慶其會。”由此可見,古時人們對順星之儀是看得很重的。

  春牛節

  春牛節的前身是“立春節”。我國自古就有“立春大如牛”的說法,這是因為民間將“立春”看做是預測年景好壞的重要日子,所以也就有了“最好立春晴一日,農夫不用牛耕田”這樣的農諺。正因為如此,也就有了“春牛節”這個節日,並形成了很多習俗。最早的民俗是立春這一天人們在城裏的廣場上塑起一個叫“芒神”的泥人,手中拿一條鞭子和一頭泥牛。它的用意有兩個,一是芒神用手中的鞭子將寒氣送走,並且迎接溫暖春天的到來;二是表示一年的農事活動也由此日開始。

  相傳,在周朝時期,天子於立春日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郊去迎春,並祭祀帝祖和青帝句芒,以祈求是年豐收。這種儀規到了漢代,皇帝率三分九卿、文武大臣前往東郊祭祀句芒時,將車騎服飾都裝飾成青色,並歌以《青陽》之辭,蹈以八俏(雲翹)之舞。同時規定,各州縣衙門前於立春日要陳列土牛,芒神以及犁耙之類的農具,官員們在祭禱之後,依次拿鞭三打土牛。三打土牛後,民眾可以把從土牛身上打下來的泥巴帶回家後,以此預兆在這一年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有了這些民俗習慣,與之相適應的民俗文化也得到了發展的機會。一些民間藝人們每逢此日,就用泥塑成“牛”,並塗上顏色,配以柳枝花草,再塑一些鳥的形象與牛共同立在板上,就成為春牛節這一特定節日的特定工藝品,在市井出售。農戶們將此買回去,既是一種擺設,又可作為掌握農事活動的依據。因為春牛的塑像是有講究的,從其構圖上就可以看出農事的早晚。比如:立春日如果在臘月二十五日前,芒神是站在牛前的;如果是正月十五以後立春,芒神則站於牛後;介於兩者之間的日子裏立春,芒神與牛並立。所以,在古代的時候,農戶們看皇曆就是看春牛圖,以春牛圖來安排農事。在我國古代神靈信仰中將芒神看做是掌管一年年景的值歲神,人們信仰他,敬仰他,就是祈求他能給人們帶來好的年景。

  在泥塑“春牛”的基礎上,繼而又出現了圖畫春牛圖、剪紙春牛圖和木刻春牛圖。有了這麽多的春牛種類,就產生了“送春牛”的習俗。人們所送春牛大都是印在紅紙上的春牛圖。送春牛圖的方法是給人家貼在門上,以此來預賀豐年。民間的這一習俗也影響了皇家,皇家在編製皇曆的時候,開篇第一頁春聯欄的上端必定要印上一幅春牛圖。這種印有春牛圖的皇曆到明嘉靖年間已經十分流行,它充分反映了我國古代農耕文化和農耕思想。

  春牛圖上的春牛和芒神的畫法有嚴格的規定。在單數年份,即以天幹地支相配為陽的年份,牛的口是張開的,尾巴繳左;反之,則口閉,尾巴繳右。牛的顏色在不同年份也是不一樣的,亥子年是黑色,寅卯年是青色,巳午年是紅色,申酉年是白色,辰戌醜未是黃色。芒神的衣服和腰帶顏色也是按照立春日的紀日地支來決定的。亥子日是黃衣青腰帶,寅卯日是白衣紅腰帶,巳午日是黑衣黃腰帶,申酉日是紅衣黑腰帶,辰戌醜未日是青衣白腰帶。芒神又有老小之分,是按紀年地支來確定他的老小的。在寅申巳亥年裏,芒神是老人形象,在子午卯酉年裏是少壯形象,在辰戌醜未年則為童子像。春牛、芒神的尺寸大小也有規定,泥牛高四尺,代表四季,身長八尺,以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個節氣,牛尾長一尺二寸,代表十二個月。泥塑芒神身高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芒神手提之鞭長二十四寸,代表一年二十四節氣。這類春牛、芒神是我國古代各署衙所塑之形象。民俗也依此尺寸繪成春牛圖,並畫上牧童、柳樹、春燕、農具、家畜、瓜果、蔬菜和金錢元寶等,張掛起來,以祈求豐收年的到來。這一習俗影響了後世民俗習慣,並將其運用到了行樂圖、月份牌和一些故事之中,成為年畫的前身。

  在春牛節習俗的影響下,全國各地出現了各種形式的春牛文化現象,雖然因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大都是在一張大紅紙帖上書以“宜春”二字,貼在大門上,以慶賀春天的到來,所以也叫“宜春帖”。也有婦女們用剪紙的方式剪成春燕,或用絲紮成春燕,戴在頭上做裝飾,慶賀春的到來。也有人用紙剪成各種圖案貼在窗上用以賀春,所以也叫“春花”。這種“春花”大概就是後世“窗花”的前身。

  我國北方地區在舊時常用秸稈紮成春牛,外麵依照規定糊上彩紙,抬到田間,舉行趕春牛的禮儀活動。在行此儀時,一邊趕,一邊還要唱:“一打風調雨順,二打土肥地暄,三打三陽開泰,四打四季平安,五打五穀豐登,六打六合同春,七打七星拱鬥,八打八麵來風,九打酒祿常有。”正因為官家、民間都有打春牛之俗,所以,民俗中將春節叫做“打春牛”,也把立春這一天叫做“打春”。春牛節在明清之際很盛行,於是又產生了迎農祥、吃青菜、浴蠶時、喝青茶等習俗。不少地方在打春日還要吃春餅,謂之“咬春”。

  元宵節

  元宵節又叫“元夕節”、“燈節”,也是我國道教所稱的“三元”之一的“上元節”。三元就是道教所說的“三官”的誕日,即天官(紫微大帝,有說玉皇大帝,說法不一)出生在正月十五日,地官(閻王)出生在七月十五日,水官(龍王)出生在十月十五日。因為天官的誕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望日,所以,道家將之稱為“上元”,故而也將元宵節稱為“上元節”。

  元宵節的起源很早,相傳始於西漢時期,而盛於唐宋。它的起源據說與權力有關。相傳,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後把持了朝廷政務,群臣們極為憤慨。漢文帝劉恒在周勃、陳平等人的協助下,戡平了“諸呂之亂”登上帝位,恢複了劉氏皇權,並博采群臣建議,廣施仁政,救災濟貧,精心治國,使漢朝又強盛起來了。因勘亂之日是正月十五日,劉恒便把誅滅呂氏勢力奪回王權的這一天作為自己微服出宮、與民同樂的紀念日。所謂元宵,即“第一”,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的日子。所謂宵,天河夜空也。劉恒當時之所以將正月十五稱做“元宵”是因為一年中正月十五頭一個“月圓之宵”。宵也指夜晚,所以,元宵在最初是指正月十五日的夜晚,後來才將正月十五日這一天通稱為元宵,並且規定為元宵節,成為民俗節日。根據這一史實來看,元宵節並非因吃元宵而名之,而是因元宵節才有了吃元宵的習俗。另有說法是,元宵節也叫“正月十五”,因秦始皇名嬴政,因“政”與“正”音近,為了避諱而將正月十五改為“端月十五”。

  關於元宵節的起源在民間的說法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傳說那時期的人們經常用火把來驅邪,並且在元宵節這一天要舉行祭祀太一神的活動,所以也叫做“禮太一節”。民間的另一種說法是,古時候,有一隻天鵝降臨到人間,不幸被獵人射傷。玉皇大帝知道後,一定要為天鵝報仇,便定下在正月十五日派天兵天將下凡,要把世上的人畜全部燒光。有一個仙女認為這樣做不好,便冒險下凡將此事告知百姓,並告訴人們在正月十五日前後各家各戶都要掛上紅燈,燃放爆竹花炮,將整個人間裝點成著了大火的樣子。人們遵照仙人的說法做了準備。正月十五到了,天兵天將剛出南天門,就見人間一片火海,便向玉皇大帝稟報了此事。玉帝以為,既然已經著了火,就不必下去了。人們用燈火騙過了玉帝,保全了自己,所以每年的元宵節人們都要舉辦燈火節來慶祝自己的勝利。另有說法是漢武帝時期,有一位名叫“元宵”的宮女,因不能回家盡孝於正月十五日晚欲投井自盡。東方朔為了成全此女的孝心,便傳言說,正月十六日火神星君奉了玉帝旨意要火燒長安,又說火神星君最喜歡吃湯圓。漢武帝為了尋求解救災難的方法,就聽了東方朔的建議,讓元宵女回家盡孝道,並命人製作湯圓上供祭祀火神星君。於是,百姓們做湯圓來祭祀火神星君,掛起紅燈,以示火神星君的火被高高掛起,不會燒人的,並在燈上書以“元宵”二字。一則表示從即日起可以消除災難,因“宵”與“消”音近,元宵即從今日起消除之意。二則,亦是對元宵女的孝心表示敬仰。是夜,漢武帝也和文武百官上街觀燈,以避災害,自此相沿成習。又傳說,東漢時期,佛教傳入我國以後,由於統治者的提倡,於上元之夜燃燈敬佛,使正月十五元宵節的內容更突出在燈上。福建閩南有一說法是天上一位天神下凡後成了狀元,他還是個孩童的時候就喜歡做多人打燈火的遊戲,把黑夜變成白天。久而久之,就被演變成燈節了。

  元宵節無論源自哪一種說法,人們總把它認為是合家團圓的節日,祈求豐年的節日。因為,正月十五是滿月的日子,人們以為,月圓就是團圓、美滿的日子,最為吉利的日子,所以,要在這一天裏祭天,祈禱好運,尤其是祈禱能夠給人賜福的天官紫微大帝降來福祉。因而,人們一大早便置備五牲、果子、酒菜、紙錢於桌上向天官燒香祭拜祈福,並擲珓下卦,預測一年的禍福吉凶。祭酒三巡後燒紙,而後撤供。

  元宵節要吃元宵。元宵又名“湯團”、“浮圓子”,取其圓形圓音來寓意家人團圓、平安、吉利、美滿。據考證,元宵的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五百年前,南朝典籍《荊楚歲時記》裏就有“正月十五作豆糜加油膏”的記載。隋朝時,煬帝為了粉飾太平,有一年,從正月十五開始,在京城搭建了高台戲棚,歌舞升平。當時供演員和樂師們吃的夜點就叫做“元宵”。這時的元宵是用米粉和糖果製成的,已很似現在元宵的製作方法了。宋代薑白石有詩曰:“貴客鉤簾看禦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絮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詩中所言“珍品”就是“元宵”。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