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23章 節日(2)

  正月被確定以後,人們便將正月初一太陽升起的時候稱做“元旦”,也就是說,一年的第一天開始了。人們為了慶祝一年的開始,就舉行各種慶賀活動,元旦節也就形成了。

  元旦是指正月初一的這一天,而“過年”既有元旦的內容,又有元旦之後的各類祭祀禮儀、慶祝等活動以及元旦之前的各類祭祀準備活動等。過年也包含著將從舊的一年走向新的一年的思想理念。盡管是在慶祝元旦、歡度元旦,但人們的思想裏卻是在“過年”,因此,歡度元旦逐漸在人們思想裏被“過年”所代替,久而久之,元旦一詞逐漸被淡化了。直至辛亥革命國民政府才改元旦為春節,定陽曆的1月1日為元旦後,“元旦”這一古老的節日成為中國人民的“春節”,一直流傳至今。

  關於春節,我國有的地方從年前的臘月二十三這天就開始了,稱之為“小年”。陝北習俗也是從這天開始的,但不叫“小年”。陝北的“小年”在正月初六,因為陝北民間信仰,初七日是人出生的日子,人們就在初六的夜晚守候在炕頭等待著人的生日的到來。因此,將初六視同大年三十,初七視若大年初一,但禮儀習俗較大年來說要小得多,故而稱做“小年”。無論以哪種過年習俗開始,“年”的結束大都一樣,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後,年的氣氛沒有了。舊時,民間有“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地方”和“拜年拜到初七八”的說法。有的地方還有正月十五“送年”的習俗。陝北有的地方在二月二龍抬頭這天到風水山上祭祀過五方以後,“年”才算真正過完了。

  我國古代,無論皇家還是民間,都對春節很重視,年三十要守夜。子時以後,家家都要迎喜神、貴神、財神以及上界諸神下凡,在庭院裏擺上供桌,點燃香燭,叩拜四方,對天朝禮,謂之迎接各路神仙,俗稱“出天行”。從周代開始,就有了天子率領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迎春的禮儀。在民間,婦女們有戴“春勝”、“春幡”的習俗,以示迎春。唐代以來,又增加了鞭打春牛、送小春牛、送財神、放鞭炮、玩龍燈、貼福字、貼春聯、貼春花、猜燈謎等習俗。此外,還有舞蝦、舞蚌、劃旱龍船、耍花燈、花鼓、打蓮花鬧等習俗。

  關於年的叫法還有很多。如古代將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正旦”、“正朝”、“新正”、“新春”、“新年”、“元辰”、“端日”、“元朔”、“元月”等。漢初,人們把“立春”之日視為春節。《史記》、《漢書》中又稱正月初一為“四始”,即歲之始、月之始、日之始、時之始。又稱為“三朝”,即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朝即始也。南北朝時期,又把整個春天作為春節。又有傳說,春節之習俗始於原始社會的“膜祭”。甲骨文、金文中的“年”字都是果實豐收、穀穗成熟的象形。《詩經·周頌·豐年》:“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降福孔皆。”

  自古以來,年節最為隆重,有祭祀、朝會、宴飲、占卜、迎神、賀年、玩賞等活動。據《詩經》載:農人喝春酒,祝改歲,盡情歡樂,慶祝豐收。晉唐時期增添了放爆竹的內容,即在火堆中投入竹子,發出“劈啪”之聲,氣氛更為濃烈。宋人吳自牧在《夢粱錄》中雲:“民間以食物、動物、冠梳、領祙、緞匹、花朵、玩具等沿門歌叫關撲。不論貧富,遊玩琳宮梵宇,竟日不絕,家家歡宴,笑語喧嘩。”宋代以後,節日活動更為豐富,較為普遍的有:祭祖、祭神等祭禮活動;吃水餃、吃年糕、吃湯圓、喝春酒等飲宴活動;拜家長、拜鄰居、拜親友等拜年活動;貼春聯、掛年畫、掛門簽、放鞭炮、踩芝麻秸、簽柏枝、咬春等喜慶活動;逛花市、賞冰燈、舞龍獅、扭秧歌、走春等娛樂活動,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燈會。

  十八朝,是我國舊時漢族的歲時祭祀習俗。因此俗在農曆正月初一和元宵節後三日期間祭祀,故名十八朝。每年的這一時期,各戶家堂均懸掛祖宗遺像,連夜焚香,燃燭貢祭。同時,親友之間相互宴請,對飲春酒,直至正月十八日,隨同落燈,乃酬神、撤祖宗像,年事即告結束。

  開門爆仗。是舊時春節驅邪辟疫之舉。《易卦通驗》中雲:“正日五更,整衣冠,於庭中爆竹,貼畫雞子或縷五色土於戶上,厭不祥也”。《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史記》謂多端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犭喿惡鬼。”清潘榮升《帝京歲時紀勝》:“除夕之次,夜子初交,門外寶炬爭輝,玉珂競響,聞爆竹聲如擊浪轟雷,遍於朝野,徹夜無停。”清顧祿《清嘉錄》載:“歲朝,開門放爆仗三聲,雲辟疫癘,謂之‘開門爆仗’”。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中雲:此俗的用意在於“除舊年之瑣瑣,卜來歲之蒸蒸”。陝北民間則稱為“開門炮”。

  掛門錢,亦稱“過門錢”。用五色紙剪成串串銅錢之狀,於正月初一懸掛於門楣上端,祈盼發財獲福。

  祭財神,也叫“迎財神”或“接財神”,是正月初二最重要的祭祀活動。民人於中堂設供桌,焚香三炷以祭之。祭品多以公雞、豬頭、活鯉魚為主,同時大放鞭炮。還要吃形似元寶的餛飩,稱為“元寶湯”。

  年俗與傳說

  年與稻穀的成熟有關。《說文解字》曰:年“穀熟也,取其穀熟一番曰年,故從禾。”《爾雅·釋天》曰:“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夏稱歲是表示新年一至,春天就來了,商曰祀是表示祭祀的日子到了。唐虞叫載,是表示四時已盡,是編入史冊的時候了,周代開始叫年。這一叫法大概是從新石器時代的初期開始的。這一概念產生的最初之義是來自農業,古文有“年,穀熟也”的說法。“年”字本來是“稔”字的初文,是穀熟豐稔的意思。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是穀穗成熟的樣子。穀子是一年一熟的“穗”狀農作物,引申一下,就把年作為“歲”名,穗與歲音近。稔的初文也就變成了“年”。由此可見,“年”原指預祝豐收喜慶的日子。又有一種說法,無論叫歲,祀年或載,都與祭祀有關,或者說古人是用祭祀的日子來命名“年”的。有記載說,年是起源於古代的臘祭。所謂臘祭,是說神農氏(一說伊耆氏)時代,“索鬼神而祭祀”,“歲終出祭”。《禮記·月令》雲:“臘先祖五祀,勞農以休息之。”漢代以後大都在除夕晚上或正月初一的白天,民國以後大都在正月初一為正祭。祭品應在前一日,即除夕日備齊。所用祭品有:祭器為香爐一個,蠟台一對,香簡一對;祭食有饃五個、供菜五碗。儀式是燒香紙、奠酒、放炮三聲、行一跪四叩首禮。據《詩經》記載:過年時,農民要喝“春酒”,以祝“改歲”。到了晉朝,增添了燃放爆竹的習俗。

  關於年有很多傳說。相傳,古時候的山裏有一種怪獸叫做“年”,長得非常醜惡,龍不像龍,麒麟不像麒麟,每當月黑風高的時候就跑到山下來吃人。人們非常害怕年,它比老虎、獅子還厲害,人們不敢對它進行抵抗,以致讓它吃了不少人。人們躲避年的辦法就是一到沒有月亮的夜晚,家家戶戶都緊閉大門,不敢出來。可是,年仍舊要闖入家中找人吃,人們害怕極了。

  村裏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頭,尋思,年之所以敢大膽吃人,是因為人害怕,看到年吃人也不敢去救,所以年才這樣猖狂。隻要人們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年,就可以將年消滅掉。他把自己的想法先告訴給村裏人,人們都同意了,並做了必要的準備工作。

  在一個寒冷而沒有月亮的夜晚,年又來了。當它正要衝入一戶人家的大門時,突然大門內響起了鞭炮聲和鑼鼓聲,年被嚇了一大跳,不敢進去了。霎時,四麵八方都響起了炮聲、鑼鼓聲,人們舉著火把、木棍、刀槍,向年衝去。人越來越多,鞭炮聲、鑼鼓聲越來越響,震得年頭腦麻木;到處都是火光,照得年看不清道路。年無法躲藏,人們終於把年打死了。年被打死以後,人們仍不願意去睡覺,繼續敲鑼打鼓,鳴放鞭炮,歡慶這一勝利。後來,人們每逢這一天都要用戰勝年的方法來舉行慶賀活動,將這一日子稱做“年”。節氣出現以後,年正好處在大寒之中,沒有月亮,是最黑的一個夜晚,就是農曆臘月三十日,所以將這一日稱做“年”。

  又傳說太古時期有一種凶惡的怪獸,長著血盆大口,凶殘無比,人們稱之為“年”。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的晚上就要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因此,人們就要在年出現的這天晚上熄燈滅火,以避災禍。一年,這個妖怪來到一家門口,恰巧這家人穿著紅衣裳,點了一堆竹子取暖。先是小孩不小心把一個盆子碰落在地,發出“當啷”一聲響,把妖怪嚇了一跳。緊接著,燃燒著的竹子發出了“啪啪”的爆響。年因為害怕紅色和火,嚇得掉頭就跑。這家人因此沒有受到傷害,便高興地告訴給別人。此後,每逢年末歲首,人們就敲鑼打鼓,燃放爆竹,以此來驅邪消災,祈盼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年複一年,逐漸衍化為“過年”的習俗,隨即也有了人們互相拜年,祝福人們沒有受到年的危害的習俗。後來,人們用貼紅對聯代替了穿大紅衣裳,用點燃大火、放鞭炮代替了爆竹。

  又傳說年是一個比魔還狠、比鬼還惡的小妖,叫做“祟”,全身漆黑,兩隻手卻是白的,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都要出現一次,一出來就要害人,受害者大都是小孩。有戶姓管的人家生了一個胖小子,眼看又到了年三十,管家夫婦害怕孩子被祟害了,於天黑以後就一直守在孩子身邊,並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著,放在孩子枕頭下麵。祟來了以後,有父母守在孩子跟前,並有銅錢壓在孩子頭下,就不敢傷害孩子了,孩子也因此躲過了劫難。人們聽說此事後,便紛紛效仿起來,逐漸形成了“守歲”和“壓歲錢”的習俗。因“祟”與“歲”諧音,所以將“守祟”改稱“守歲”,將“壓祟錢”改稱“壓歲錢以祈避邪求吉”。

  又傳說人們為了對付年這種怪獸,於院子裏架起木柴堆,大門外擺上桌子,桌子上放滿豬頭、牛頭、羊頭、狗頭和雄黃酒,年來了以後,見到這些東西,便立即張開血盆大口,撲過來就吃,人們趕緊點燃柴堆,猛敲鑼鼓,大放鞭炮,震響之聲不絕於耳,怪獸就這樣被嚇跑了。這一天,正好是正月初一,於是,人們就把正月初一定為吉祥日,以賀平安。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