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36章 適應四個現代化需要

  努力把陝西科學教育工作搞上去這是章澤在中共陝西省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的發言節錄。標題為編者所擬。

  (1979年9月18日)粉碎“四人幫”以後,黨中央高度重視科學教育工作,采取了許多重大措施,使整個科學教育戰線的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黨中央召開了規模盛大的教育大會,這在我們黨和國家的曆史上都是第一次。現在科學教育路線、方針、政策已經明確,人民群眾關心、支持科學教育工作的熱情空前高漲,要進一步發展大好形勢,盡快把科學教育工作搞上去,關鍵在於切實加強各級黨委的領導。

  最近,國務院務虛會議討論了加速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問題,就是比原來提出的23年的時間能不能快一些,能不能五年或八年實現四個現代化?這確實是一個重大問題。無論從國際或國內的情況來看,都要求我們加快步伐。列寧曾經說過:或是滅亡,或是開足馬力奮勇前進,在經濟方麵趕上或超過先進國家。列寧說的這個問題現在仍然尖銳地擺在我們麵前。因此,不加速實現四個現化,是關係到鞏固我國無產階級專政和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偉大鬥爭。從國內來說,落後不僅要挨打,還要挨餓。現在全國人均耕地約有一畝半,不搞現代化,實行科學種田,提高單位麵積產量怎麽行呢?隻有加速實現四個現代化,才能不斷提高人民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才能在新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工農聯盟,才能充分的鞏固無產階級專政,防止資產階級複辟。

  我們要加速實現四個現代化,能不能夠做到呢?回答是可能的。因為我們有九億多勤勞勇敢的人民,有一支又紅又專的隊伍,有豐富的資源,有優越的社會主義製度,這是基本條件。我們還有28年積累起來的正反兩方麵的寶貴經驗。在50年代和60年代中期,我們的發展速度相當快。從1950年到1959年工農業總產值每年平均增長18.1%。解放初期的鋼產量隻有15.8萬噸,1958年我們就達到1108萬噸,文化大革命前即達1800萬噸。粉碎“四人幫”一年多來,國民經濟的好轉也比原來預料的快得多。今年的工業生產原計劃增長10%,現在可能超過15%。農業生產盡管上半年旱情嚴重,今年夏糧總產仍比去年增產150億斤。這也是我們能加快的重要根據。

  從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來看,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落後於歐美先進國家二三十年,但是,它從50年代起就大量引進外國先進技術,隻用了十年就超過法國,15年超過英國,18年超過西德,成為次於美國的“經濟大國”。西德、法國也都是搞了十幾年就上去了。資產階級十幾年能辦到的我們無產階級就辦不到嗎?應該肯定我們也可以在幾十年內搞上去。

  加速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步伐,科學和教育肩負著重大責任。要盡快把教育搞上去,采用先進技術,要從70年代先進的科學技術起步。要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加快人才的培養。

  鄧小平副主席指示,今後高等學校的規模逐步達到300萬、500萬、1000萬。根據國務院務虛會議精神,教育部最近提出了高等教育大發展大提高的初步意見。教育部設想從現有在校生62萬人,到1985年在校大學生要達到三四百萬人,即八年增長四倍以上。具體辦法是:(1)充分發揮現有老校的潛力,是現有四百多所大學在校生達140萬人左右,其中萬人以上的大學40所。(2)新建一批短期大學或叫基礎大學,學製兩年左右,學習普通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學生基本上實行走讀。這種大學在美國占40%,英國占一半,日本的數量更大,對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化起了很大作用。教育部準備在八年內全國辦短期大學700多所,其中,中等師範學校升格的200所,中等專業學校升格的400所,新辦100所。另外還要恢複和新辦普通大學100所。以上800所學校,在校學生每所按1000人計算,總共可達80萬人。(3)大力發展電視、廣播、函授、夜大學等業餘高等學校,在校生達100萬人以上。教育部和中央廣播事業局聯合舉辦的電視大學,是理工科基礎大學,今年年底開學,各省轉播,全國招收幾十萬學生。(4)七・二一大學和五・七大學要繼續鞏固和發展,要做到師資、教材、學員、時間四落實。

  以上四項,到1985年在校學生共達400多萬人。為了加速培養高水平人才,還要大量派遣留學生出國學習,今年擬派3000人,從明年開始每年擬派10000人。高等教育不僅要求數量上大發展,質量也要大提高,使培養出來的專門人才既是大量的,又是合格的,有一些還是拔尖的。為了完成這個任務,教育部就師資、教材、設備、基建等方麵提出了相應的措施。教育部的意見,目前正在各地組織討論,引起了大家的重視,許多省市都在考慮如何加強科學教育的步伐。最近天津市委第一書記林乎加同誌提出了發揮兩個積極性大辦教育的意見。

  他們準備今年在國家計劃之外多招8000至一萬人,由地方出錢,畢業後歸地方使用。林加乎同誌說:“實現四個現代化最要緊的是培養好人才。我們這些人吃虧就是因為文化水平不高。我和一個比較熟悉的日本人談話,他就瞧不起我們,說我們的人才不行。聽了這些話對我刺激很大。我們一定要解放思想,大辦教育,我們的後代應該都是大學。多為國家培養人才,為實現四個現代化多做貢獻。”8月11日,劉西堯部長將此事報告鄧副主席。13日,鄧副主席就批示:“我們可以讓天津辦,創點經驗。”

  天津這種重視教育、大辦教育的勁頭值得我們學習。最近,北京、上海、四川、湖北、江蘇等省市都在采取天津的辦法擴大招生。我們的工作、黨中央的要求,國民經濟的發展,還很不適應,同許多兄弟省市比較,還有不小差距。這主要是由於省委對科學教育在實現四個現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夠。在這次會議上,許多同誌特別是科教戰線的同誌,對省委提出了許多批評和意見,希望我們各方麵的工作,包括科學教育工作能夠急起直追,迎頭趕上,這是很好的。

  我們省的科學研究工作怎麽辦?根據省科委的意見,為了適應科學技術、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發展的需要,今後八年科學技術工作的主攻方向是四個方麵:(1)紮紮實實地為農業大發展提供係統的科研成果,近期內特別要在發展水利、肥料、農機三個方麵作出顯著成績,積極為打好農業這個基礎服務。(2)工業方麵要著重中發揮機械製造、紡織和電子三個方麵的技術優勢,填補鋼鐵、石油化工兩個方麵的技術缺口。各行各業都要大搞生產過程的自動化:積極發展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大搞革新挖潛,多途徑開辟原料來源,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3)以發展大規模集成電路和電子計算機為重點,努力加強電子計算機、激光、超聲、紅外、低聲超導等現代化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以裝備和改造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麵。(4)努力發展國防科學技術。按照上述主攻方向,科研規劃的基本部署是:八年跨兩大步。

  第一步,前三年,以現有科研力量為主,充分發揮潛力,加強組織協調,分工合作,實現三年大治,治中有趕。第二步,後五年加快趕超步伐,使隊伍來個大發展,全省專業科研機構的科學技術人員,由現在的2.2萬人發展到4.2萬人,積極有計劃的擴建和新建一批科研機構。到1985年,基本形成具有我省特色、學科專業基本配套、設備儀器基本齊全、實行科學管理的科學技術體係,為以後更大的發展打好基礎。

  陝西省的教育工作怎麽辦?最近教育部門提出了初步設想,我省高等教育必須有一個大發展、大提高。

  (1)目前我省有普通大學23所,中央部屬的15所,省屬的8所,大多數都有較好的基礎,充分發揮這些學校的潛力,擴大招生規模,預計到1985年在校學生可達10萬左右,其中萬人以上的大學三所(交大1.5萬,西工大1萬,西電1萬),5000人以上的大學五所(冶金、機院、公路、西大、師大)。

  (2)我們已同意報請國務院審批的部屬院校5所(紡織工學院、西北建築學院、華山醫專、西北林學院、化工石油學院),省屬院校6所(渭南師專、鹹陽師專、陝西工學院、延安醫學院、漢中醫專、榆林農林學院)共11所,學生規模約1.6萬餘人。

  (3)準備在1985年前由中師、中專升格一批。

  (4)學習天津的經驗,在西安市試辦基礎大學,設四個分校,從今年起招生1500人左右,實行走讀。從現有大學中聘請好的教師兼課。省委準備拿出一些外匯購買電化教學設備,並逐步建設一些教學用房,使西安市符合錄取條件的應屆畢業生和上山下鄉知識青年盡可能有學習機會。

  (5)搞好電視大學的轉播工作,預計經過考核,招收學員2、3萬人。

  (6)七・二一大學要按照國務院(1978)44號文件進行調整整頓,估計有200所左右可達大專水平,使之不斷的鞏固和發展。我省原有的高等學校函授部明年都要恢複起來,開始招生。根據以上各項合計,到1985年,我省各類高等學校的在校學生大約可以達到16萬人以上,比1977年增長四倍多,大體可以建立起一個專業比較齊全、布局比較合理、適應全國要求和我省情況的高等教育體係。我省的高等教育學校,特別是現有院校,大部分是麵向西北或全國的,搞得好不好,不僅直接影響本省社會主義建設,而且關係到西北乃至國家對各種專門人才的需要,責任十分重大,我們一定要積極努力,認真辦好。

  中等專業學校是我國普及科學技術、文化教育的一隻重要力量。我省共有工、農、醫、師、財經等專業學校51所,比文化大革命前減少了43%。為了適應新時期總任務的要求,要加快步伐,大力發展中等專業學校。辦法是:挖掘潛力,擴大招生;利用原來校址,迅速恢複一批中等專業;創造條件,根據需要與可能,再創辦一批;同時,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育力量。

  五屆人大報告中提出,到1985年,農村普及八年製教育,城市十年製教育,這是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水平的重大決策,我們一定要認真做。

  中小學是基礎教育,中小學辦好了,就可以提高廣大人民的科學文化水平,就會為提高大學的教育質量,為提高科技人員的水平打下良好基礎。周總理生前非常關心普及農村五年教育,要我們作為一項大政來抓。目前我省已經基本普及了小學五年教育,但是還有一部分縣兒童的入學率不到95%,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有很多地方學生的流動率大,沒有讀完五年,各地一定要把鞏固學額的工作抓上去。掃除文盲是提高人民科學文化水平的基礎,目前全省有文盲300多萬,占青壯年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

  為了適應四個現代化的要求,我們要下決心,在三年內基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中學教育(主要是高中階段)要進行結構改革。目前我省每年高中畢業生有20萬左右,即使每年招生二三萬左右,還有80%~90%的青年要參加工農業生產。因此,單一的普通高中,顯然不能適應學生畢業後的多種需要。當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改革中學教育,大體有三種形式:一種是辦綜合中學,把普通教育與中專教育綜合在一體,如朝鮮;一種是普通中學增設專業課,如羅馬尼亞、南斯拉夫(二年普通課,二年專業課)、日本(三年中普通課占36%專業課占64%);一種是普通高中和中專都辦。目前改革中學教育,向專業方向發展,是世界教育的趨勢。

  我們應當考慮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需要,適應大多數學說參加工農業生產的需要,進行結構改革,使學生既學到知識,又學到一定的專業知識,不能長期按老路子走下去。但是如何改革,涉及的麵很廣,農村怎麽改,城市怎麽改,都要認真研究,進行試點,總結經驗,摸索出規律來。

  把科學教育工作搞上去,我省是有一定基礎的。建國以來,我省科學教育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少到多,有了很大發展,潛力還是大的。目前,全省專業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2.2萬多人。據最近全省科技人員普查,包括中學數理化教師以上的科技人員全省約17萬多人。我省普通大學的數量和質量,在全國也是占有一定地位的。我們的中小學教育也有一定基礎,例如今年全國八省市數學競賽,我省總平均分數名列第三,僅次與上海、北京。華羅更同誌對我省參加這次數學競賽工作的同誌講:“你們陝西省學生基礎比較好一些,而且是多麵,有潛力。回去好好抓一下,明年就能出一批人才。”今年高考,我省成績屬於中上水平,理工科初選分數線是300分,文科是295分。

  我們要看到自己的差距,也要看到有利條件。我們要有信心。目前的關鍵是,我們的領導工作一定要跟上去。隻要我們領導重視起來,把群眾充分發動起來,把力量組織起來,把潛力挖掘出來,我們的科學教育工作一定會很快搞上去。

  (一)要提高對科學教育重要意義的認識。我們各級黨委對科學教育工作的認識,要同黨中央的要求,同新時期總任務的要求想適應。在新的長征中,科學和教育的地位越來越顯得突出。毛主席、周總理一貫重視教育工作。1958年毛主席就指出:“要在繼續完成政治戰線上和思想戰線上的社會主義革命的同時,把黨的工作的著重點放到技術革命上去。這個問題必須引起全黨注意。”並且號召全黨:“我們一定要鼓一把勁,一定要學習,並且完成這個曆史所賦予我們的偉大的技術革命。

  這個問題要在幹部中議一議,開個幹部大會,議一議我們還有什麽本領。過去我們有本領,會打仗,會搞土改,現在僅僅有這些本領就不夠了,要學新本領,要真正懂得業務,懂得科學和技術,不然就不可能領導好。”至於教育問題,人才的培養,毛主席就講得更多了,反複強調工人階級沒有強大的技術隊伍和理論隊伍,社會主義就不能建成:要求省、地、縣三級第一書記要管教育,不管教育的現象是不能容許的。粉碎“四人幫”以後,黨中央對科學教育極為重視,用很大力量抓這項工作。

  鄧小平副主席親自抓科學教育工作。黨中央反複強調指出:四個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教育現代化,而科學技術人才的培養,基礎在教育;能不能把科學技術搞上去,能不能培養出大批又紅又專的人才,這是關係到社會主義建設的全局,關係到國家前途和命運的大問題。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有些同誌是不是真正從思想上理解了這個問題,是不是接受了黨中央指示精神?我看還不一定,有的同誌口頭上講四個現代化,但是究竟什麽叫四個現代化,恐怕並不十分清楚。有些領導同誌往往把科學教育看作軟任務,鋼鐵、糧食生產任務完不成,他們感到壓力很大,科研任務和培養人才的計劃完不成,卻感到沒有什麽壓力。這反映出我們有些同誌對科學與教育的認識狀況。1973年,毛主席接見楊振寧博士時,楊說:“毛主席,您看得很遠,看到社會的將來。

  您把科學實驗與階級鬥爭、生產鬥爭一起提,很重要。”毛主席說:“沒有科學實驗,行嗎?”現在要發展社會生產力,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靠什麽呢?最主要的是靠科學的力量、技術的力量。比如作為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標誌之一的電子計算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產自動化的程度同樣數量的勞動力,在同樣時間內,可以生產出比過去多幾十倍、幾百倍的產品。科學上不去,人才出不來,就沒有國民經濟的高速度。

  前不久,日本朋友對我訪日代表團講:“你們要把經濟搞上去,錢和設備問題不大,沒有錢可以借,沒有設備可以買,最難的還是人才的培養,如不認真培養人才,就什麽事情也辦不成。”這個日本朋友的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培養人才這個問題上,我們一定要覺悟,早覺悟早主動,要有政治遠見。

  世界經濟發達的國家,都是把科學教育放到重要的地位。美國一些經濟學家講:“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在極大程度上取決於科學教育的發展水平,取決於在生產中推廣科研成果的速度和規模、勞動力的教育和熟練成度,有效的管理體製等。”美國有一份調查報告的題目是:“科學――國家的資源”。是有道理的。據統計,目前許多經濟發達國家按勞動生產率取得的,而許多工業部門勞動生產率獲得迅速提高,8%又是靠采用新的科學技術成果取得的。日本的國民經濟總產值,從1950年到1972年增長了29倍,平均每年遞增10%。日本人自己總結說:“戰後能取得如此輝煌的經濟發展,是從戰前起就積累起來的知識和技能這一人的因素,是過去幾十年所積累起來的教育成果。”所以,外國在教育成果上是舍得花力氣,下本錢的。日本的教育經費占整個財政預算的39%,占世界第一位。1970年,按每一人口平均教育經費,美國為315.1美元,羅馬尼亞為84.83美元,南斯拉夫為78.6美元(我們國家隻有1.4美元)。

  由於這些國家重視科學技術人才的培養,不僅職工的文化技術水平較高,而且技術人員增長很快。羅馬尼亞1971年至1975年,招收120萬新職工中,有95萬是中專生和大學生,占就業人數的80%;中央各部的正副局長、工業中心的正副經理、國營企業的領導幹部,90%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朝鮮的先進企業中,每六個職工中就有一個技術員或工程師,從1940年到1960年,美國職工人數增加了1.1倍,而科研人員增加了3.5倍;在美國的原子能部門的職工中,每五個人就有一個科學家或工程師。

  道格拉斯航空公司科研人員占職工總數的三分之一。這個公司用兩台電子計算機,八個工作人員,就管理了分布在歐洲各地的航空公司30萬種型號的全部備用零配件。現在我們國家的科研人員隻占職工人數的2%。當然美國、日本是資本主義國家,一切都是從利潤出發,這同我們社會主義國家是根本不同的。但是我們要想實現四個現代化,要加快國民經濟發展的速度,就要在科學和教育上下工夫,這一點確實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注意。

  我們有些同誌對這個問題認識不足,思想不解放。有些同誌看不到科學技術的力量,比如有些管農業的同誌,重視老農的經驗,這是必要的,但不重視采用現代科學技術,不在科學種田上下工夫,這就不行了。今後農業生產的發展,不采用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實現農業機械化,就不能大幅度的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要改變80%的人口搞飯吃的落後狀況,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也無從說起。有的管工業的同誌組織生產不講效率。

  增加生產不是著眼於采用先進技術,努力提高勞動生產率,而是靠增加設備,增加勞動力,增加勞動時間,因而經濟效果很差。例如,小麥每畝總用工數,美國平均不到半個工時,法國隻有1.7個工時,而我國大約要80到100個工時。法國有一個鋼廠,每年生產350萬噸,隻有7000職工,其中2000人還是搞科研和其他工作的。

  我們有一個鋼廠,年產230萬噸,職工達6.7萬人。所以,如何提高勞動生產率,確實是一個大問題。不懂得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意義,就掌握不住加速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關鍵。列寧有句名言:“勞動生產率,歸根結底是保證社會製度勝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東西。”要提高勞動生產率,就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培養千百萬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的人才。

  目前,我國科學技術人員同國民經濟的發展存在著嚴重不適應的狀況。從我省工業、農業、財貿、教育、衛生等方麵看,這種不適應的狀況也是嚴重的,我們要有足夠的認識。

  我省工業工程技術人員占職工人數的3.17%,地市企業占2.92%,縣屬企業占1.63%。縣辦造紙廠35個,其中80%沒有一個技術人員。縣辦陶瓷廠60個,沒有一個大專畢業的技術幹部。如果技術人員占職工人數的比例平均提高到10%,就需要補充技術人員約5萬人。按照我省十年規劃,按10%補充技術人員,需要8萬人。以上兩項,共需技術人員13萬人。現在從大專院校畢業生中每年隻能補充5000人,10年內共補充5萬人,尚缺8萬餘人。

  據省計委規劃,為了加強農業科學技術隊伍的建設,到1980年,我省共需要農業科研人員、農業機械化技術人員、農田水利設計和施工技術人員共5.5萬多人,而我省農學院隻能培養出1.067萬餘人,尚差4.4萬人左右。

  據財辦、財政局、外貿局、商業局、銀行、供銷社反映,財會、物價、統計、計劃等財經人員的缺額很大。僅稅務、銀行、商業、供銷和縣以上企業單位,當前急需財經技術人員約1.9萬餘人。省稅務局反映,由於稅務人員缺乏,很多地方的稅沒有人收。據典型調查,少收的稅約占應收的稅額10%。由於會計、出納人員缺乏,許多銀行派臨時工搞業務,甚至有些銀行由於由臨時工管理金庫,嚴重違反國家銀行管理規定。

  在教育方麵,目前缺少公辦中學教師2.6萬人,公辦小學教師4.6萬餘人,共7.2萬餘人。隨著農村普及初中,城市普及十年製,今後中小學教師特別是中學教師需求要大量增加。而我省師範院校和中師每年隻能補充7000千多人,單是現在的差額,就需要十來年才能培養出來。

  醫療衛生人員,按全國每千人醫院病床為1.6張計算,我省低於全國水平0.18張,居全國第20位。要趕上全國水平,到1985年,需要增加病床1.91萬張,共需補充衛生技術人員2萬餘人左右。按我省的培養能力計算,八年可補充7400餘人,扣除自然減員,尚缺1.5萬餘人。

  以上情況說明,各類專門人才的培養任務,是多麽嚴重地擺在我們麵前啊!無論從理論上和實際上,從外國經驗和我省的情況看,我們都應該十分注意抓科學和教育事業。為此,我建議省級各局,還有地縣的領導同誌,第一,要真正把科學教育工作擺到黨委的議事日程上來,一年要抓幾次,要抓緊抓緊好。第二,黨委、黨組成員要有人主管科學教育工作,特別是省級各局要有一定的機構管理此項工作。第三,要在地方財力、人力、物力上,包括外匯,對科研和教育工作給予必要的支持,促使其上得快一點。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5從日記到作文
6西安古鎮
7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8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