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五講 中東石油經濟的崛起及產油國經濟的發展

  一、產油國的崛起與石油收入的獨特性

  中東有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1901年,波斯與英國富商達西簽訂了中東第一個石油租借協定。1908年,達西找到了商業性油貯,1909年成立了英波石油公司。波斯、伊拉克、沙特和巴林在二戰前已開始生產石油。其他國家的石油生產時間:科威特,1946年;卡塔爾,1949年;阿布紮比,1962年;阿曼,1967年;迪拜,1969年。

  1912年,英、荷、德和土耳其聯合成立土耳其石油公司,控製了伊拉克的石油資源。美國公司於1927年獲得該公司(更名伊拉克石油公司)近1/4的股份,於1928年在巴林、1933年在沙特獲得石油開采權,此後又在科威特得到石油租讓權。到1972年,美國5家石油公司控製了中東石油開采的51.3%,英國石油公司和英荷殼牌石油公司共為30.8%,法國石油公司為4.9%。此外,日本石油公司也在海灣地區參與了石油開發。

  西方石油資本控製和掠奪中東石油資源的手段主要有三種。第一,石油租借製。1939年,中東8國出讓的租借地總麵積為326萬平方公裏,占8國國土總麵積的85.3%。租借期限為60-92年不等,產油國得到的隻是少量的礦區使用費和石油稅。第二,壟斷石油價格。20世紀60年代,1噸亞非拉原油價格僅為10-12美元。第三,在產油國片麵發展采油業,而西方國家全麵壟斷了石油的提煉、運輸和銷售等下遊業務。由此,西方公司賺取了巨額利潤。

  戰後石油生產的迅速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產油國的麵貌。1940年,中東石油產量僅占世界的4.4%,1977年猛增至39.4%。1960年,中東石油出口占世界的56.1%,1975年達62.7%。石油收入的迅猛增長導致了中東地區經濟格局的重大變化。戰前,中東的發達地區是東地中海沿岸各國。但隨著石油生產的發展,經濟一向落後的海灣地區迅速崛起,成為新的經濟發達地區。1958年,沙特的GNP僅是埃及的36.4%,1982年一躍而至581.8%,同年人均GNP達1.8萬美元,為埃及的23.2倍。

  在戰後第三世界的經濟發展中,產油國是一類極其獨特的國家,它與拉美和東南亞的一些新興工業化國家同屬第三世界經濟業績最佳國家之列。但是,從經濟發展的動力、結構和效果等方麵看,產油國與非產油國差別很大。就產油國而言,主要特點首先是石油潛在的大規模提價的可能性,其次是石油收入不同於一般的國民產值的特點。

  油氣的生產和出口迅速增長。究其原因有四。第一,石油天然氣作為能源是國民經濟的所有部門、國防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其需求遠大於其他原料,後者有時僅是個別經濟部門所需要的。第二,石油天然氣具有種種優點,難以為其他燃料所取代。而石油的替代能源因各種原因而難以推廣。第三,雖然化學合成工業是農業原料和非石油礦業原料的一大克星,但它卻是石油天然氣的一個重要市場。第四,石油供應的價格彈性較低。大量的資本投入和地質勘探的困難,使得石油生產在世界範圍內很難在短期內迅速提高。

  由於以上原因,產油國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可以在短期內迅速提高油價而不必擔心西方的抵製。但20世紀70年代兩度大幅度提高油價終於促使形勢逆轉。高油價刺激非歐佩克國家的石油勘探和生產不斷發展,同時迫使西方大力開發節能技術和石油替代能源,加上1973年以後西方經濟的長期停滯,最終導致1983年石油價格的下跌。石油繁榮為石油衰退所取代。

  那麽,洶湧而來的石油收入究竟具有什麽特殊性呢?筆者同意許多學者的看法,認為它是一種地租性收入。地租是供給彈性相對不足的土地的收益,而土地屬於自然資源,因此地租被認為是“上天賜予的收入”。一些西方經濟學家指出,地租或租金就是“超過用來將生產要素吸收到生產活動中所需成本的收入”,即稀缺租金。與商業性資源儲備有關的租金還有兩類:①差異資源租金,礦物資源因其質量的不同所產生的租金。中東石油因為油層淺、油井自噴率高、大油田多、運輸方便等優點,生產成本很低。②壟斷租金,因為跨國公司壟斷資源而產生的租金。據認為,中東石油收入中地租成分占到了85%以上。

  實際上,每個國家的經濟中都包含地租因素,而中東產油國的這種依賴達到了罕見的程度,以至人們提出了“地租型(Rentier)國家”“地租型經濟”的概念。

  決定地租型經濟的因素包括:第一,地租在經濟中占主導地位。在科威特1980年的GDP中,石油地租的比重達到了70%,而產油國挪威僅為16%。此外,1979年科威特的石油收入占其出口總值的94%、政府收入的93.2%,同年國內固定資本形成總值的88%來自石油部門。Mahmoud Abdel-Fadil,“The Macro-behaviour of Oil-Rentier States in the Arab Region。”in Hazem Beblawi and Giacomo Luciani eds。The Rentier State,pp。94-95.第二,地租型經濟大量依賴於外部地租。無論在國有化之前或之後,外國公司始終在石油生產中有很大影響。因此,石油生產與產油國經濟沒有太大的直接關係,後者因而無須發展一個強有力的生產部門。第三,參與創造地租的隻是極少數人。石油工業雇傭的人數不多,尤其是本地就業人員不多。在海灣地區,一般僅有1%……3%的勞動力在石油部門中工作。第四,地租收入完全為政府所控製。這反映在早期西方公司上交的石油稅和礦區使用費,以及後期的石油國有化上。因此,稅收的作用不大,經濟發展主要依賴地租收入的分配。第五,產生地租收入的部門為“飛地型經濟”,它們與國民經濟的其他部門缺乏前後向聯係。產油國石油工業與國民經濟的主要聯係就是資金。

  所以,中東產油國具備了上述5個條件,成為名副其實的“地租型經濟”。在戰後第三世界的原料生產國中,基本上隻有產油國具有迅速增加地租收入、從而成為地租型經濟的可能性。這對產油國的整個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產生了全麵而深刻的影響。

  二、產油國的經濟現代化進程

  在海灣八國中,兩伊與半島六國(屬海灣合作委員會)的發展條件存在著較大差別。首先是自然環境。產油國的共同特點是耕地稀少、雨量不豐,但兩伊要好一些。因此,六國經濟以遊牧、采珠、漁業、造船和航海業為主,而伊朗和伊拉克經濟以農牧業為主。其次,除油氣外,產油國的其他礦物資源較為貧乏,而伊朗是中東產油國中僅有的擁有多種礦物資源的國家。兩伊也擁有較多的人口和熟練勞動力,而海灣國家人口少、素質差。最後,八國早期的發展水平差距較大。相比於半島各酋長國,兩伊的發展基礎要好得多。

  產油國戰後的經濟發展可以大體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穩定政治經濟形勢、加強中央集權、實施國家幹預經濟和初步的發展時期(1945-1958)。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致力於穩定政治經濟形勢,加強中央集權,建立現代內閣製和龐大的官僚機構,確立現代預算製度和財會製度,發行國家貨幣。

  在沙特,1953年伊本·沙特去世前不久,原漢誌代表會議改組為大臣會議,其管轄權由漢誌擴大到整個王國。在科威特和海灣各酋長國,行政機構的建立是在殖民地時期開始的,並受到宗主國的強烈影響。此外,產油國政府也致力於在內閣中創立負責經濟發展的部門,如石油部、國民經濟部、計劃部、農業部、工業部、教育部、衛生部等;建立正規的預算製度和會計製度;確立本國的貨幣;發展官僚機構,等等。

  第二個重大步驟是由國家嚐試控製主要的經濟資源,尤其是石油,對外資、買辦大資本實行限製,確立國家主義的發展政策。

  產油國逐步加強了國家對石油資源和油價的控製。1950年,沙特與阿美石油公司達成利潤對半分成的協議,後為他國效法;與市場價格脫鉤的石油標價製度的確立也大幅度增加了各國的石油收入。沙特的石油收入因此從過去公司純利的10%……20%上升到60%。石油國有化最早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的伊朗,但未成功。

  海灣國家在20世紀40年代後期至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形成產油國經濟。以沙特為例,1944年以前,政府的年石油收入不超過400萬美元,而1955年高達3408萬美元。在1947-1948年中,石油收入已占預算總收入的65.2%;而且1948年以後沙特外貿開始出現長期順差。

  國家獨立前後,外資和買辦資本在中東的金融、外貿、製造業、公用事業、采礦、農產品加工、運輸等領域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買辦資本中主要是一些在民族、教派、地區起源上與統治精英不同的階層(如猶太人、基督徒、希臘人等),從而大大加深了雙方的隔閡。1950年,伊拉克政府允許猶太人離境,國內的猶太商人均前往以色列。

  在中東,除了與其他第三世界國家一樣的背景外,資產階級的“異質性”及其破壞國家政策的行為、石油美元大量湧入國庫、阿以戰爭引發的驅逐猶太人運動等等都是促成中東國家對外資和買辦大資本展開國有化的獨特原因。

  第三個重大步驟是製訂發展計劃,促進經濟發展。1949年,沙特政府宣布了四年發展計劃,其投資大半用於交通運輸。伊拉克於1951-1955年間共實施了四個發展計劃,其中農業占總費用的33%……45%。在尚未獨立的阿聯酋,英國人幫助實施了最初的發展計劃。

  在農業中,封建土地製是妨礙生產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在伊拉克,為了緩和土地問題,政府向農民分配了210萬杜諾姆土地(1杜諾姆3.75畝)。但是,占農村人口不到1%的大地主仍擁有55%的耕地。

  但是,這一時期私人資本尤其是外國石油公司在經濟發展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沙特於1951年建成聯結利雅德與達曼的鐵路,全長565公裏;瀝青公路從1950-1951年度的45公裏猛增至1959-1960年度的1660公裏,而這主要是由阿美石油公司完成的。公司也於1945年建成了該國第一座煉油廠。

  在一些落後國家,現代教育也正式開始了:卡塔爾,1951年;阿聯酋,1953年;阿曼,60年代。在科威特,政府早在1955年即率先免除個人稅收,並確立了免費教育、醫療和水電補貼的方針,甚至部分惠及外籍勞工。

  第二階段,進行社會經濟改革、促進國家幹預經濟和經濟發展時期(1958-1973)。本階段以伊拉克共和製革命為開始標誌,發展的主要特點為:

  第一,繼續建立民族國家的進程,確立有利於現代化的開明的領導力量和意識形態。1961年,英國承認科威特獨立。1971年,巴林、卡塔爾和阿聯酋建國。在伊拉克,1958年革命後建立了共和國。在沙特,費薩爾親王於1964年出任國王,確保了現代化的進行。在阿曼,賽義德素丹開始了初步的改革,而1970年卡布斯繼位大大推動了阿曼的現代化進程。

  具有新思想的領導層提出了有利於現代化的開明的意識形態。伊拉克的複興社會主義、沙特的“伊斯蘭現代化”模式和伊朗的“白色革命”代表了產油國現代化的三大類型。其他國家則介於沙特和伊朗之間。總之,現代化成為所有產油國的共同目標,而有關思想成為這些國家統一國民認識,促進國家統一和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工具。

  第二,進行以國有化和土地改革為主要內容的社會經濟改革,打擊敵視政府政策的傳統的大資產階級和大地主階級。

  伊拉克1958年革命後,私人資本即從工業中大量撤資,蓄意製造消費品匱乏。1964年5月以後,商人們開始了新一輪投機、資本外逃和商品短缺。阿裏夫政府即於7月宣布,對所有銀行、保險業、進出口公司和大多數工業進行國有化,私營企業僅限於小型工業、零售業和運輸業。1958年後伊拉克也開始了土改。政府規定土地最高限額為1000杜諾姆水澆地或2000杜諾姆旱地。同時政府還要求農民成立合作社。截至1971年,有地農戶已占農戶總數的90%,到1974年,全國已有合作社1386個,集體農場72個。然而,由於政府缺乏行政技術人員、官僚的低效率、缺少公路、水壩和儲藏設施,以及地主對合作社和水源的控製,土改的成效不明顯。

  海灣六國未進行土改,但向農牧民提供了一些國有荒地。1968-1979年,沙特共分配土地42.5萬公頃;到1969-1970年度,全國成立了39個合作社,參加人員1.7萬多。1966-1973年,阿曼、科威特、沙特和卡塔爾等國也先後開始實施發展計劃。不過,半島國家重視的仍是基礎設施,後者在沙特和阿布紮比的“一五”計劃中分別占到50.3%和1/4.投資規模明顯擴大是本階段發展計劃的另一個特征。伊拉克1951-1952至1960-1961年度的發展計劃總投資為9.6億伊拉克第納爾,而1959-1960至1969-1970年度增長到15.217億第納爾。

  在收回資源主權的同時,各國也努力建立本國的石油工業。沙特於1962年成立了石油礦業總局,負責石油和非石油礦產的生產、儲運、銷售、加工和發電等。在這一時期,各國的石油生產有了大幅度增長。沙特、科威特和伊朗產量最高,並且增長迅速;阿聯酋、卡塔爾也很快,而伊拉克和阿曼則較慢,其原因與所在國的西方石油公司或政府的政策等有關。巴林在前期的穩定增長之後,從70年代起減產,因為儲量有限。

  年平均增長12.4%。半島國家發展的重點是電力等基礎工業、煉油和進口替代性質的食品、水泥和化學工業。在沙特,1962和1964年分別頒布了民族工業保護條例和外國資本投資條例。科威特於1964年成立了石化工業公司,而石油資源不足的巴林煉油業除本國原油外,還能加工沙特的部分原油。

  在農業方麵,伊拉克在1958年以後,盡管進行了土改,農業的技術裝備也不斷改進,但農作物播種麵積和產量並無增長。農業的不振促成大批農村人口流入城市。沙特通過1965年創辦的農業發展銀行提供農用資金,並大力興修水利,興辦示範農場、社區發展中心和合作社,向農民傳授現代技術。

  各國的基礎設施有了長足的發展。沙特到1970-1971年度,瀝青公路的總長度增長至8759公裏。國內的汽車總數到1969-1970年度猛增至174869輛。到1968年,沙特已擁有3個國際機場、19個國內機場。

  產油國的教育也有了很大發展。在沙特,1960-1961至1970-1971年度,小學生人數從104203人猛增到369803人,初中生人數從7875人增加到62253人。

  經濟的發展使外籍勞工在產油國的人數逐漸增長,而阿曼的海外僑民開始回歸。20世紀70年代初,外籍人口已占巴林總人口的17.5%(1971),卡塔爾總人口的60%(1970)。

  第三階段,進行大規模經濟建設、促進社會經濟大發展時期(1973-1982)。本階段以石油價格的上漲為標誌,發展的主要特點為:

  第一,以十月戰爭為契機,全麵收回石油資源主權。

  1973年10月6日,十月戰爭爆發。17日,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決定實行減產、禁運、提價和國有化四項措施。之後,阿拉伯產油國分別減產10%或者更多,並對美國及荷蘭實行禁運。此前的10月16日,海灣國家單方麵宣布提高標價70%。12月底,歐佩克決定自1974年1月1日起再次提高標價120%,阿拉伯輕油每桶達11.651美元。西方國家壟斷油價的曆史從此結束了。

  十月戰爭後石油鬥爭主要有兩個方麵。第一,收回資源主權的運動取得全麵勝利。1975-1977年,伊拉克、科威特、卡塔爾和迪拜的石油業全部實現國有化,沙特簽訂了接管阿美公司全部股份的協議,阿布紮比則簽訂了增股至60%的協議。

  第二,維護油價的鬥爭。歐佩克於1974年決定把礦區使用費率和石油稅率分別提至16.7%和65.66%。到1979年4月,每桶標準原油的價格達到14.546美元。1978年伊朗革命和隨後兩伊戰爭爆發使世界石油供應出現嚴重短缺。歐佩克隨即連續大幅度提價。到1981年1月,每桶石油的價格高達36-40美元,西方稱之為“第二次能源危機”。

  第二,以巨額石油收入為基礎,展開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經濟建設。

  從經濟發展的規模和方式看,產油國可分為三類。

  (1)伊朗和伊拉克。其發展計劃開支迅速增加。伊拉克1970-1974年發展計劃的開支為19.32億第納爾,而1975-1980年發展計劃達到了162.696億第納爾。各國還新建了一批現代化機場和港口,以及大型海水淡化、發電綜合設施,其中科威特擁有世界最大的海水淡化廠。

  在農業方麵,各國政府繼續發展水利設施,擴大耕地麵積。截至1979年,沙特共建成33座水壩。1971-1976年,沙特的耕地增加30%。到70年代末,沙特已建成16個牛奶場、158個肉雞場和118個產蛋場,其小麥出口到1987年高達170萬噸。但由於各種原因,六國的許多農產品仍無法自給,隻有乳肉、禽蛋和蔬菜的自給率較高,個別國家甚至有出口。

  服務業的迅速發展也是海灣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征,其中金融業尤其突出。海灣國家紛紛把盈餘的石油資金(即石油美元)存入發達國家的銀行,以後又改為對發達國家的經濟進行直接投資。1977年,沙特的海外資產達680億美元,伊朗為220億美元,伊拉克70億美元,科威特310億美元,阿聯酋160億美元,卡塔爾50億美元。海灣國家由此成為舉足輕重的國際金融大國。20世紀70年代末,巴林取消外匯管製,吸引了大批外國銀行,迅速發展成為波斯灣的金融中心。在科威特,海外投資收入成為僅次於石油的第二大收入。此外,產油國也向阿拉伯國家、穆斯林國家等提供大量外援和投資。

  過境貿易在海灣地區的服務業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阿聯酋的迪拜,發展成為海灣規模最大的過境貿易海港,1983年過境貿易總額超過10億美元。

  外籍勞工的人數增長迅猛。1975年,在六國的外籍勞工總數達到171.97萬人,他們在沙特就業人數中已占43.0%,巴林為39.6%,科威特69.4%,卡塔爾81.1%,阿聯酋84.8%,阿曼34.0%,總平均為48.7%。這些移民主要來自阿拉伯國家,17.6%來自亞洲國家,2.1%來自西方國家。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海灣國家對教育事業進行了大量投資,教育的發展迅猛。

  戰後海灣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驚人。1960-1975年,伊朗的GDP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2.5%,沙特為10.2%。1979年海灣國家的人均GNP為:伊拉克1602美元(1977年),伊朗2344美元,阿曼2520美元,沙特4980美元,巴林3790美元,卡塔爾11670美元,科威特12700美元,阿聯酋14420美元。

  第四階段,經濟調整時期(1982年至今)。20世紀80年代初石油大幅度跌價,使中東產油國麵臨著巨大的壓力。與1981年相比,1985年沙特石油收入減少65%。90年代中期以後,油價繼續低迷。許多國家不得不動用外匯儲備,經濟發展項目受到影響,80-90年代經濟增長已低於中東非產油國。各產油國政府采取了下述調整措施:

  第一,根據石油收入的增減調整預算規模。如沙特“四五”計劃(1986-1990)總投資為2770億美元,比“三五”計劃減少230億美元。在預算中,行政、國防、補貼、福利開支和基建投資都大幅度降低了。但在石油價格回升後,許多產油國又紛紛增加預算開支,維持經濟增長率,沙特“五五”計劃(1990-1995)投資就高達1萬億美元。

  第二,大力發展製造業、農業、貿易和金融業,加強經濟多樣化。到90年代末,沙特非石油製造業在GNP中占到9.4%,阿聯酋為11.2%。同時,各國對石油下遊工業也大力投資。截至1996年底,海灣六國原油年加工能力上升為2.34億噸。不過,六國對采油和天然氣開采、液化也進行了大量投資。在農業方麵,沙特從糧食進口轉為出口,1987年出口小麥170萬噸。阿聯酋則主要發展貿易和過境貿易,1996年其非石油出口和再出口已超過石油出口25.9%。同時,迪拜發展成為海灣的轉口中心,與世界120多個國家有貿易關係。科威特和巴林則成為海灣地區的金融中心,海灣戰爭前科威特的人均海外投資和存款居世界第二。此外,旅遊業也受到各國的重視,海灣地區已成為世界旅遊業發展最快的地區。

  第三,鼓勵私人投資,積極引進外資。1997年,國營沙特基礎工業公司的國有股份下降為49%。到1996年,沙特的GDP中,私人企業的份額已達35%。伊拉克也把一批輕工企業、旅遊設施和大型工礦企業出售給私人,20世紀80年代後期私企產值已占GNP的1/3以上。在利用外資方麵,伊朗近年規定,外資在合資項目中所占份額可超過本國資本,在某些行業中甚至可擁有99%的股份。

  第四,推動經濟開放和國際化經營。阿聯酋除阿布紮比外,其他酋長國絕大多數貨物均可自由進口,1993年以前關稅僅為1%……3%。在工業發展上,各國積極致力於建立自由區和工業區。如阿聯酋共擁有11個工業區;阿曼建立了5個工業區。同時,科威特、阿聯酋和卡塔爾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國際化方麵,沙特重新向國外開放了石油的勘探和開發,並在海外投資於石油的提煉、儲存和營銷。

  第五,改革福利體係。各國逐步減少政府對水電、住房、醫療、汽油的財政補貼,將市場機製引入社會保障體係,建立多元社會保障體係。

  第六,改革金融體係。各國銀行加強聯合和擴張,向投資銀行和消費信貸銀行轉變。一些大銀行多與國外大銀行有合資項目,通過聯合、設立分支機構或兼並、收購進入地區市場。許多銀行在共同基金的管理上取得進展,並製定了擴大小額貸款的戰略。各國也通過發展證券市場來吸引私人資金,促進私有化,並允許外資進入股票市場。

  第七,積極培養本國職工,減少對外勞依賴。沙特提出在“四五”計劃期間裁減60萬外籍勞工,同時使本國公民在勞動力中的比例由40%上升到50%。但到1990年,沙特外籍勞動力仍占66.7%。阿聯酋在世紀末製訂的計劃中,要求到2015年本國人就業比率達到12.7%(目前為10%)。

  不能否認,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東產油國在經濟上確實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們已擺脫了傳統的農牧業經濟格局,擁有了發達的基礎設施和一定規模的工業,人力資源的素質也有大幅度提高。但是,由於原有社會經濟條件的落後和傳統思維習慣的影響,特別是地租性石油收入生產的負麵影響,這些國家在許多方麵仍存在許多問題,並表現出一般發展中國家的種種特征。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