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三講 伊拉克問題的起源

  一、伊拉克的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

  伊拉克位於西亞,地處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裏斯河中下遊地區,因此古希臘人稱其為“美索不達米亞”,意即“兩河之間”。在地形上,美索不達米亞低地海拔僅45.7米,東北部為紮格羅斯山脈,西南部為阿拉伯高原,屬荒漠地帶,而南部瀕臨波斯灣,為衝積平原,多湖泊沼澤。

  伊拉克除北部為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外,大部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炎熱少雨。中部和南部多數地區年降雨量不到250毫米,北部山區降水則多達1000毫米。因此,灌溉對農業極為重要。主要農產品有椰棗、小麥、大麥、棉花、煙草等,其中椰棗產量居世界第一。伊拉克最重要的礦物資源是石油,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其他礦物則較為貧乏,主要有硫黃、磷礦和鐵礦。

  2003年,伊拉克人口約為2400萬,其中74%為阿拉伯人。由於居住地區和所屬部族不同,各地的阿拉伯人的生活方式有所區別。在南部沼澤地區,“沼澤阿拉伯人”住在棚屋中,過著半農半牧的生活;西部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從事遊牧業;在兩河流域的平原地區,阿拉伯人主要是定居農民和市民。在非阿拉伯的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為庫爾德人,約占人口總數的20%,居住在北方的庫爾德斯坦。庫爾德人屬雅利安人,其語言屬印歐語係波斯語族。伊拉克的庫爾德人與鄰近的伊朗、土耳其和敘利亞的庫爾德人屬同一民族,相互來往密切,從事遊牧和農業,並保持著部落組織。其他少數民族包括波斯人、土耳其人、亞美尼亞人、亞述人、猶太人等。

  在宗教方麵,96%的居民信仰伊斯蘭教。憲法規定伊斯蘭教為國教,總統必須是穆斯林。在穆斯林中,什葉派占60%,遜尼派占40%。什葉派主要居住在南部,遜尼派則集中於北部,巴格達為兩派居民混合居住區。什葉派信徒主要是阿拉伯人和為數不多的波斯人,而在遜尼派中,阿拉伯人和庫爾德人大體各占一半。因此,從人文地理上看,伊拉克分為北部的庫爾德斯坦、中部以阿拉伯遜尼派為主的地區和南部的阿拉伯什葉派地區。

  二、伊拉克古代和近現代史概述

  從曆史上看,富饒的兩河流域是西亞文明、乃至世界文明最早形成的地區,它擁有人類最早的文字、城市和文明,曾經長期是西亞的文明中心,對世界曆史的發展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然而,肥沃的兩河流域也吸引了無數的入侵者,主要是遊牧民,他們一次又一次地成為伊拉克的主人:阿摩利人(古巴比倫王國創建者),亞述人,迦勒底人(新巴比倫王國創建者),埃蘭人,米底人,波斯人,馬其頓人,帕提亞人,薩珊人,阿拉伯人,蒙古人等。但令人驚奇的是,侵略者最終卻為兩河文明所同化。巴比倫文明和阿拔斯帝國時期的阿拉伯文明在伊拉克曆史上留下了輝煌的印跡,使伊拉克人為之驕傲。

  在中古,伊拉克成為伊斯蘭教什葉派的起源地。而什葉派創始人阿裏及其子侯賽因陵墓所在的南方城市納傑夫和卡爾巴拉因此成為全世界什葉派的聖地。

  伊拉克也是古代東西方陸上和海上的交通要道。巴格達和巴士拉都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中轉站,後者是通往印度和中國的重要港口。

  近代以來,伊拉克成為奧斯曼帝國的轄地,共有三省:巴格達,摩蘇爾,巴士拉。其中巴格達的地位最重要。由於奧斯曼土耳其人屬於遜尼派,作為少數教派的遜尼派從此成為伊拉克的統治者。

  盡管兩河流域在上古和中古曾經長期是西亞文明的中心,但自10世紀阿拔斯帝國衰落後,伊拉克開始落後了,在奧斯曼帝國時期它成為帝國最偏遠的地區,在這裏任職等同於流放。導致伊拉克落後的主要原因如下:①統治者對水利的疏忽。在上古和中古的許多時候,伊拉克並非所在國家的首都,因而統治者對水利設施疏於維護,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是致命的。②連年戰亂。這是頻繁的外來入侵造成的。例如,奧斯曼與波斯薩法維王朝為爭奪伊拉克斷斷續續進行了一百年的戰爭。③頻繁的瘟疫。近代的伊拉克每隔30年就會出現一次大瘟疫,如1831年的瘟疫直接導致馬木路克王朝的終結,對手工業和商業也造成毀滅性打擊。④遊牧民和瓦哈比派的長期襲擾。土、波的長期戰爭、政府控製的衰落和阿拉伯半島瓦哈比派的入侵是遊牧民流動的主要原因,其目的是尋求新牧場及捍衛和擴大自身利益。17-19世紀進入伊的主要部落聯盟有阿尼紮人、沙馬爾人、孟塔菲克人等。他們改變了伊拉克部落分布的狀況,威脅著商路和船運安全,控製了肥沃的產稻區,與政府衝突頻繁,而且有時投靠波斯。如南方的孟塔菲克人1833年擁有1.2萬騎兵,影響很大。1800年,伊拉克的定居人口僅占60%;18世紀的耕地隻有10世紀的幾分之一。農村的大量耕地仍為公社所有製。

  三省之間的經濟聯係並不是很密切,但在逐漸發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奧斯曼帝國參戰,英國於1914年派兵進入伊拉克,於1918年占領全境。1920年召開的聖雷莫會議宣布把伊拉克的委任統治權交給英國。此舉立即引發伊拉克的全民起義。1921年,英國被迫任命哈希姆家族的費薩爾出任新成立的伊拉克王國的國王,並通過雙邊條約牢牢控製了伊拉克。1925年,根據國聯仲裁,英軍占領的、擁有豐富石油資源的摩蘇爾歸屬伊拉克。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伊拉克的民族主義力量劃分為五個陣營:

  (1)溫和的泛阿拉伯派,以國王和謝裏夫派為主,為遜尼派阿拉伯人。該派主張漸進地爭取國家獨立和實現現代化,謀求阿拉伯世界未來的統一。

  (2)激進的泛阿拉伯派,亦為遜尼派阿拉伯人,主要包括軍官、自由職業者、學生、中小商人、手工業者等。該派強烈反對英法在西亞的殖民統治,主張通過軍人幹政實現國家完全獨立和阿拉伯世界的統一,對外企圖聯絡德、意以對付英、法。

  (3)伊拉克派,主要代表為個別高級將領,包括大多數庫爾德人。該派主張維護伊拉克的獨立,反對建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並通過軍人幹政建立強人政權,促進國家發展。

  (4)社會改革派,包括中小商人、農民、手工業者和部分知識分子。對阿拉伯統一興趣不大,而專注於國家徹底獨立,以及進行激烈的社會經濟改革,促進國家的全麵發展。因此,該派與伊拉克派存在某些共同點。包括民族資產階級黨派、伊共。

  (5)阿拉伯複興社會黨(簡稱複興黨),形成最晚,兼具激進泛阿拉伯派和社會改革派的特點,其三大口號即“統一、自由和社會主義”。該黨發源於敘利亞,成立於1940年。伊拉克的複興黨成立於1949年。

  泛阿拉伯派中的溫和派與激進派存在尖銳的矛盾。為了反對英國人,激進派與軸心國建立了秘密聯係,並於1941年發動了反英起義,但終因勢單力孤而遭受失敗。同時,溫和派也日趨保守,並與酋長、大地主等傳統貴族融合,最終成為1958年革命的對象。

  1958年7月14日,由卡塞姆領導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革命,推翻君主製,建立共和國。在外交上,新政權宣布退出巴格達條約組織,轉而發展與蘇聯的關係。在內政上也進行了一係列重大改革,如進行土地改革、降低房租、實施食品價格管製、頒布勞工法、實行八小時工作製、為巴格達貧民修建廉價住房、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婦女地位、取消英資公司絕大多數租借地、成立伊拉克國家石油公司、製訂五年計劃等。

  在1958年革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阿裏夫兄弟屬於激進的泛阿拉伯派,主張加強與埃及的關係,因而與卡塞姆發生矛盾。1963年,阿裏夫兄弟聯合複興黨發動政變,奪取政權。在短暫執政幾個月後,複興黨因為與阿裏夫兄弟的矛盾和錯誤的政策,其政權為兄弟倆所推翻。

  三、阿拉伯複興社會黨的統治

  1968年7月,複興黨再次發動政變,成功地奪取政權。黨的領袖、軍人貝克爾出任總統。複興黨的上台結束了戰後伊拉克政局動蕩的曆史。這一時期,貝克爾的侄子薩達姆·侯賽因在複興黨政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979年,薩達姆正式擔任總統,成為伊拉克的獨裁者。

  複興社會主義屬於阿拉伯社會主義,而伊拉克複興黨的統治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建立了權力高度集中的一黨製政體,這一體製在薩達姆擔任總統後最終完善了。其主要特點為:①黨的領袖大權獨攬。薩達姆一身而任複興黨(伊拉克)地區領導機構總書記、總統、革命指導委員會主席(該委員會為國家的最高領導機關)、武裝軍隊統帥等職,總攬黨、政、軍大權,並直接控製著主要安全機構的領導權。②黨領導政、軍、警、特等權力機關。複興黨地區領導機構的成員基本上也是革命指導委員會的成員,從而在最高層實現了黨政合一。複興黨還規定隻有黨員才能上軍事學院,而黨員軍官可以不聽從政治傾向可疑的上級的命令。③在政權高層任用本部落、本家族成員。黨政高層中有大批官員來自薩達姆的故鄉提克裏特;作為軍隊最精銳部分的共和國衛隊,其成員也主要來自提克裏特。④成立統一戰線式的政治組織。即1974年組建的民族進步陣線,包括複興黨、共產黨、庫爾德黨派和獨立人士,其核心無疑是複興黨。此外,黨也控製了青少年、婦女、記協等各類社會團體和輿論工具。⑤以阿拉伯遜尼派作為政權的依靠。對於什葉派和庫爾德人(多數屬遜尼派),複興黨采取了軟硬並用的手法進行控製。⑥以告密、監禁和武力鎮壓等非常手段嚴厲壓製反對派。為了壓製共產黨、庫爾德人、什葉派和黨內外的反對派人士,薩達姆政權在國內鼓勵告密,不經審判即逮捕、監禁、拷打和殺戮反對派,對反政府的庫爾德人和什葉派組織進行無情的武力鎮壓,搗毀其村鎮,迫使其流亡,甚至使用毒氣大肆殺戮。因此,雖然設有國會並實行普選,伊拉克實行的是事實上的獨裁政治。

  第二,推行世俗主義政策。這是複興黨的一貫政策。在伊拉克,遜尼派與什葉派的對立使得這一政策尤為必要,為此,複興黨政權大力宣傳美索不達米亞的輝煌曆史。1969年以後,作為以遜尼派為主的政府,複興黨政府尤其對具有反政府傾向的什葉派采取了強硬政策。從政權的領導層看,遜尼派的主導地位甚至超過君主時期和1958革命後的卡塞姆、阿裏夫時期。1948-1958年,在部長以上的統治精英中,遜尼派占44%,什葉派33%(其餘主要是庫爾德人)。而到1958-1968年,在同一層次的統治精英中,遜尼派占54%,什葉派30%。複興黨執政後,情況前後不一。1977年,在革指委和內閣部長中,遜尼派占55%,什葉派僅為21%。

  第三,推行具有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性質的社會經濟政策,如土地改革、對外資和本國大資本的國有化、提高社會福利、實行計劃經濟、提高婦女地位等。複興黨政權的土地改革較1958年革命後的卡塞姆政權和阿裏夫政權更為激進。1972年,伊拉克在阿拉伯產油國中率先完成了石油國有化。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後,伊拉克也開始推進私有化運動,尤其是在兩伊戰爭期間。此外,政府也大力推進經濟計劃、多樣化與工業化等。在1975-1980年發展計劃中,對工業的投資達到農業的2倍以上,主要發展的部門有采油、煉油、天然氣液化、石化、電力、冶金、機械、建材和采礦業等,紡織、食品、造紙、藥品和家電等輕工業也得到較快發展。1978年,政府頒布法律,規定15-45歲人口都必須掃盲。全國開辦了數千所掃盲學校。

  複興黨的政策推動了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社會結構的變化。但是,其獨裁統治也埋下了尖銳的民族、教派矛盾的隱患。

  四、薩達姆的對外政策與海灣戰爭

  複興黨的外交原則包括泛阿拉伯主義、激進主義(石油國有化,反美)、爭當阿拉伯世界和不結盟運動的領袖等。這導致了與西方和周邊海灣君主製國家關係的惡化。例如,巴格達支持伊朗胡澤斯坦省(以阿拉伯居民為主)的分離主義運動。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後,外交孤立和發展經濟的需要促成了對外政策向國家民族主義和實用主義的轉變,而豐富的石油收入為此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複興黨的傳統政策是對蘇友好。截至1971年,伊拉克接受的蘇聯軍援達10億美元,在第三世界國家中名列第三。1972年雙方簽署了具有軍事同盟性質、為期15年的蘇伊友好條約。1975年後伊蘇關係明顯降溫,以後伊拉克還反對蘇聯幹涉中東事務和入侵阿富汗。

  與此同時,1973年以來,伊拉克與西方、尤其是歐洲國家的關係迅速發展。西方的目的主要是確保本國的石油供應,進入伊拉克的商品、勞務和軍火市場,影響其內政外交,遏製蘇聯在中東的勢力。在軍備方麵,伊購買了法國出口軍火的1/3以上,如海市蜃樓式戰鬥機。聯邦德國也出售了旋風式戰鬥轟炸機、導彈和豹式坦克。意大利出口了軍艦,還幫助伊修建港口、海軍後勤設施和培訓海軍人員。據估計,伊進口的武器裝備中近一半來自西歐。法國也幫助伊建造核反應堆。

  在1967年“六五”戰爭中,伊拉克斷絕了與美國的外交關係。但此後雙方關係逐漸升溫。1977年美國對伊出口達到2.11億美元,超過了蘇聯。兩伊戰爭期間,伊美關係明顯改善,美國利用伊拉克來遏製伊朗。1982年,裏根政府把伊拉克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名單上刪去。1984年,兩國複交。在此前後,美國向伊提供了一些民用和軍用物資。華盛頓還通過沙特向伊拉克提供有關伊朗的情報,甚至向巴格達提供了用於生物戰的疫苗。

  在阿拉伯政策方麵,伊拉克與敘利亞曆來關係不睦,雙方在河水分配、意識形態(兩國各自宣稱自己是正宗的複興社會主義)、爭當阿拉伯世界霸主等方麵存在矛盾,兩國的聯合計劃無疾而終。在十月戰爭中,伊拉克僅派2萬軍隊參戰。巴格達還支持阿曼佐法爾地區的反政府組織。

  伊拉克與伊朗之間一直存在著種種矛盾,例如領土爭端(阿拉伯河;伊朗未移交1975年阿爾及爾協議規定交割的300平方公裏領土;海灣三島)、教派爭端(什葉派與遜尼派之爭;伊朗鼓動伊拉克什葉派叛亂)、民族糾紛(阿拉伯人與波斯人的矛盾;雙方的庫爾德問題;胡澤斯坦的阿拉伯人問題)、意識形態紛爭(阿拉伯民族主義與伊朗政教合一體製的分歧、“輸出伊斯蘭革命”)、對海灣霸權的爭奪等。到20世紀70年代末,伊拉克的石油產量超過伊朗,經濟實力迅速增加,軍隊規模擴大、裝備精良。反觀革命後的伊朗,則政局動蕩,經濟滑坡,軍隊人員驟減,武器裝備缺乏零部件。對於伊拉克來說,這正是它奪取海灣霸權,進而確立在阿拉伯世界領導地位的大好時機。薩達姆的伊拉克第一次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將伊拉克一步步拖入了深淵。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出動飛機轟炸伊朗的軍用機場,5個師的地麵部隊分三路突進,兩伊戰爭正式開始。伊拉克在一項聲明中宣布了戰爭的主要目的:收回阿爾及爾協議劃給伊拉克的領土;全部占有阿拉伯河;阻止輸出“伊斯蘭革命”;胡澤斯坦省自決;海灣三島交還阿拉伯國家。

  巴格達計劃在兩周內結束戰事。但是,伊拉克在經曆了初期的勝利後,9月底戰爭陷入膠著狀態。1981年5月以後,伊朗軍隊轉入反攻,並於7月中旬進入伊拉克境內,“閃擊戰”成為一場漫長而血腥的消耗戰。伊拉克在戰爭中得到了許多阿拉伯國家的大力支持,包括沙特和科威特,他們提供了大量貸款。1988年4月,伊拉克大舉反攻。同年7月18日,伊朗被迫宣布接受安理會598號決議。8月,兩伊實現全線停火,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終告結束。

  五、海灣戰爭和戰後的製裁

  兩伊戰爭給伊拉克帶來了慘重的損失。據估計,其軍隊和平民的傷亡總數達40萬,經濟損失達2000多億美元,伊拉克欠下外債800億美元,國內通貨膨脹率高達45%。據估計,伊經濟重建需要資金682億美元。但戰爭給伊拉克留下了一支經過實戰鍛煉、裝備精良、人數多達百萬的正規軍,其企圖憑借空前的軍力重新追求在海灣地區和阿拉伯世界的霸主地位。這一時期西方開始對伊拉克有所疏遠,日益警惕這個新崛起的地區大國。美國國務院和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先後對伊拉克人權狀況表示譴責,並不再考慮巴格達要求美有關部門提供5億美元貸款擔保一事。

  1990年7月,薩達姆嚴詞抨擊海灣國家超產石油的政策,伊報紙指責科威特和阿聯酋超產石油使伊損失890億美元。同時,伊開始向伊朗、科威特邊境調兵。阿拉伯國家對雙邊衝突進行了調解,伊方要求科威特免除伊的全部債務、賠償伊24億美元的“掠奪”損失,尤其是提出科威特須製訂一項總計150億美元的馬歇爾式援助計劃,並租借布比延島和瓦爾巴島。科方則僅同意提供90億美元的貸款。雙方的差距無法彌合。

  美國在表麵上對科、伊爭端采取了不介入態度。1970年7月23日,美國衛星發現伊拉克有3個師部署到科、伊邊境。次日,國務院發言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美國同科威特沒有防務條約,對其也沒有特殊的防務承諾。25日夜,薩達姆緊急召見美國駐伊女大使,大使表示美國對阿拉伯內部衝突不作評論,伊、科應在阿拉伯範圍內尋求解決,並就伊方對油價的憂慮表示同情。美方種種表態使伊拉克確信,華盛頓不會幹涉巴格達的行動。

  1990年8月2日淩晨2時,伊拉克在伊、科邊境上的14個師共10餘萬人入侵科威特,迅速進占科威特城。同時,伊海軍也從海上奪取布比延、瓦爾巴兩島。猝不及防的科軍大部遣散或投降。到3日,科威特全境已落入伊拉克之手。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使世界為之震驚。到海灣戰爭開始前,聯合國安理會先後通過了12項決議,要求伊立即無條件從科撤軍,要求各國對伊實施經濟製裁和貿易、軍事禁運及空中禁運,尤其是11月通過的678號決議授權聯合國成員國“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執行安理會的有關決議,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之前完全執行上述決議。這實際上是對伊拉克的最後通牒,為多國部隊行使武力打開了綠燈。

  美國對入侵事件作出了迅速而堅決的反應。8月2日,白宮宣布駐海灣的特遣艦隊進入緊急戒備,並抽調兩個航母戰鬥群駛向中東,立即凍結伊、科在美的全部資產。7日,布什總統簽署了“沙漠盾牌”計劃,宣布出兵海灣。次日,布什公布了有關處理海灣危機的4項原則:所有伊軍立即無條件從科威特撤出;恢複科威特合法政府;致力於波斯灣地區的安全和穩定;保護美國公民的人身安全。美國的真實目標是:確保阿拉伯產油國的安全,維護西方的石油供應;削弱伊拉克,消除其對鄰國和西方的威脅;實現在海灣地區長期駐軍的計劃;顯示美國在世界上的領導作用,確立由美國主宰的冷戰後世界新秩序。其他西方國家對美國的出兵予以響應,日本、德國提供了財政援助。蘇聯也對入侵事件予以譴責,表現出與美國前所未有的一致,但蘇積極進行了調解。阿盟於8月4日在開羅召開部長理事會,通過了譴責伊拉克的決議,要求伊撤軍。也門、約旦、蘇丹、毛裏塔尼亞和巴解棄權,利比亞未與會,阿拉伯世界出現嚴重分裂。約旦、巴解、利比亞、埃及和摩洛哥徒勞地進行了調解。10日,阿盟首腦開會,以12國支持的多數決定向沙特派兵。

  8月7日以後,美國開始軍事部署,共集結了42.8萬兵力。另有39國軍隊參加了多國部隊,包括海灣6國、西方14國、埃及、摩洛哥、敘利亞、土耳其及一些伊斯蘭國家、東歐、拉美和亞太國家。多國部隊總兵力超過80萬。巴格達認為伊拉克軍隊可以通過持久的地麵消耗戰來打垮或拖垮多國部隊。他們通過扣押西方人質、改善與伊朗關係、分化反伊聯盟及心理戰和宣傳戰等手法來拖延時間。

  1月17日到2月23日,多國部隊進行了代號為“沙漠風暴”的對伊空襲戰,嚴重破壞了伊的核生化武器研發設施、大部分指揮控製係統、雷達、機場,以及飛毛腿導彈發射場和各類武器裝備。2月24日,美、英、法、埃、敘和海灣六國的軍隊發動代號為“沙漠軍刀”的大規模地麵進攻。在戰鬥中,伊軍遭受重創。27日,以阿拉伯部隊為先導的多國部隊解放科威特城。28日,美伊軍隊先後實施停火。

  3月2日後,美伊雙方的高級將領舉行了會談。11日,雙方簽署的停火協議正式生效。4月3日,安理會通過了687號決議,其中規定:①伊拉克須承認1963年伊、科邊界協定。②在伊、科邊界設立非軍事區。③伊無條件接受在國際監督下銷毀、拆除所有生化武器以及射程超過150公裏的彈道導彈。④伊對其侵占科威特而給外國政府、公民和公司造成的一切損失和傷害予以賠償。⑤伊不得參與或支持國際恐怖主義活動。⑥維持對伊拉克的軍售禁令。4月10日,伊拉克正式接受687號決議。次日,安理會鄭重宣布海灣戰爭結束。

  海灣戰爭使伊拉克蒙受新的沉重打擊。在戰爭中,伊軍隊和平民的死傷總數約為15萬人,並損失了大量軍事裝備。全國有10餘個城市遭空襲;80%的橋梁被毀;工業、石油和電力設施受損程度高達80%……90%,各種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美元。海灣戰爭使已經為兩伊戰爭折磨的伊拉克經濟雪上加霜。

  此時的伊拉克也麵臨著嚴重的內部動蕩。1991年2月,南方的什葉派發動了自複興黨上台以來的第一次大起義,先後奪取了20多座城市。政府軍的大規模鎮壓促使數十萬難民逃往南方多國部隊控製區和科威特。庫爾德人的反叛更為猛烈。海灣戰爭開始後,庫爾德武裝開始進攻城市,到1991年3月已攻占蘇萊曼尼亞和埃爾比勒。隨後政府軍大舉反攻,約有150萬庫族難民擁入伊朗,48萬人逃往土耳其。

  海灣戰爭停火後,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一係列有關銷毀和限製伊拉克軍備的決議。1991年4月,聯合國對伊武器核查團開始工作。為此,聯合國在巴格達建立了活動指揮中心。對此,伊拉克被迫予以合作,但同時力圖隱瞞自己的核生化武器和導彈研製狀況、資料和設施,以及在世界各地的秘密供貨網,並以解除製裁作為交換。雙方為此多次發生衝突。

  截至1998年1月,核查團在銷毀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方麵取得重大成就,監督銷毀了大量化學武器、生物武器製劑工廠和設施,監控了所有可用於核計劃的核材料,徹底摧毀了生產和研製核武器的設施,銷毀了大量中遠程導彈、移動式導彈發射架、固定導彈發射場。而且,核查團在伊所有重要的軍事設施、工廠和實驗室均裝備了先進的監測設備,以進行長期的武器監督。然而,負責武器核查的聯合國特委會與巴格達在後者是否仍然具備研製生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能力方麵分歧依舊。

  戰後,美國采取了一係列對策保持對伊壓力:在海灣保留少量常駐軍隊;向伊南北方派出多國部隊並設立“禁飛區”,支持庫爾德和什葉派反叛者;支持聯合國的武器核查;維持對伊武器禁運和經濟製裁,迫使伊拉克人起來推翻薩達姆;支持伊反對派,促進其聯合,策劃暗殺薩達姆的秘密行動。

  禁飛區建立後,伊拉克與美國圍繞著各種問題屢有衝突,並導致美英的軍事打擊。1998年1月,伊拉克因核查小組中美英人員過多,宣布禁止小組工作。由於中、俄和國際社會的努力,核查小組作了人員調整。此後,在是否允許檢查總統官邸問題上,美伊再起爭執。同年12月,美英戰機和軍艦對伊發動了代號為“沙漠之狐”的大規模空襲。

  美國也致力於推翻薩達姆的行動。1998年,美國國會通過了《解放伊拉克法》,決定撥款9700萬美元,為反對派創辦營地,提供武器。1992年成立的反對派聯盟“伊拉克國民大會”於1999年10月在美開會,選舉了中央委員會。但它的活動毫無建樹。

  聯合國的經濟製裁使伊拉克的社會經濟發展倒退了幾十年,國內出現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1996年12月,伊拉克開始實施聯合國的“石油換食品”計劃,此後經濟狀況有所改善。1995-1999年,石油日產量從55萬桶猛增至211萬桶。在國際上,許多國家與伊複交,呼籲早日結束製裁,甚至派飛機向伊拉克運送人道主義物資,挑戰美國的禁飛政策。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