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講 中東的地理與古代曆史的演變

  一、中東的自然地理

  中東包括西亞北非18國,即埃及、巴勒斯坦、以色列、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也門、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卡塔爾、巴林、阿曼、科威特、約旦、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和塞浦路斯。另外,《新英國百科全書》1974年版指出“古代近東”在近代西方史學中包括東南歐(即包含希臘)和蘇丹。

  中東地理位置重要,素有“三洲五海之地”之稱。該地區是亞歐非三大洲的接合部,周圍環繞有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裏海和波斯灣等國際海域,這些海域大大便利了中東與世界各地的聯係。溝通上述海域的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蘇伊士運河、曼德海峽和霍爾木茲海峽等,是重要的國際航道。中東地區因此成為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東方和西方的聯係紐帶和十字路口。

  中東地區的地形以高原為主,境內包括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安納托利亞高原等。同時沿海分布有平原,但平原麵積狹小,而沙漠麵積廣大,其中的綠洲適宜人類居住。本地區河流稀少,不利航運,但廣大的沙漠則為使用駱駝的商隊貿易提供了通途。有一些專有名詞描述中東的不同區域:“新月地帶”(又作“新月型沃地”等)包括今伊拉克東北部、土耳其東南邊緣、敘利亞北部與西部、黎巴嫩、巴勒斯坦以及約旦西部,此地帶因水源豐富而較為肥沃;“列萬特”(Levant)指地中海東岸地區,尤其是敘利亞和黎巴嫩;“馬什裏克”(Mashriq,阿拉伯語“東方”)指埃及、蘇丹及其以東的阿拉伯國家。

  中東氣候炎熱,常年幹燥少雨,降水集中在冬季,水資源匱乏,但少數地區仍有充足的水源。從氣候上看,中東可分為以下類型區:(1)熱帶幹旱與半幹旱氣候區,包括阿拉伯半島大部、埃及南部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南部,氣溫冬暖夏熱,年溫差不大,降水稀少。(2)亞熱帶幹旱與半幹旱氣候區,包括伊朗高原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北部,冬季溫和,夏季炎熱,降水稀少。(3)地中海式氣候區,包括小亞南部和埃及沿海、地中海東岸地區,夏季炎熱少雨,冬季溫和濕潤,年降水較多。(4)溫帶大陸性半幹旱氣候區,包括安納托利亞高原和亞美尼亞高原,冬冷夏熱,降水較少。

  中東的耕地資源也較為稀少,阿拉伯半島耕地占國土總麵積的比例在1%以下,其他多數國家在2%……6%之間,較高的國家有:以色列12.2%,敘利亞21.0%,黎巴嫩23.1%,土耳其26.6%,塞浦路斯27.6%。

  中東多數國家的礦產資源較為單一,如海灣國家以豐富的油氣資源舉世聞名。根據已探明石油儲量,1996年1月中東為959億噸,占世界總儲量的69.8%。中東17國多有石油蘊藏,而產油國主要是海灣八國,即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聯酋、伊朗、科威特、阿曼、巴林和卡塔爾。其中沙特、伊拉克、阿聯酋、科威特和伊朗分別占世界第一、二、三、四、五位。其他國家的重要礦產有埃及和敘利亞的鐵和磷酸鹽、以色列的鉀鹽、阿富汗的青金石和天然氣等。另外,許多地方的木材和石料也十分匱乏。但伊朗和土耳其兩國的礦產品種多樣,前者有石油、天然氣、鐵、鉛、銅、鋅等,後者的鉻、汞、銻、硼和重晶石儲量居世界前列,並有豐富的煤、鐵、銅、錳等資源。

  中東地區有較為豐富的生物資源,這為早期文明的誕生創造了有利條件。例如,西南亞有原型野生小麥、紅小麥、大麥(它們分布於新月地帶),以及野生的豌豆、扁豆等植物品種。可供馴養的野生動物有綿羊、山羊、豬、牛等。

  從地緣位置上看,中東在世界古代文明交往的曆程中具有重要意義。中東是世界上最早誕生農業文明的地區,它與歐亞大陸的其他古代農業文明大體上處於同一緯度上,如中國、印度、希臘、北非等,絲綢之路將所有這些文明聯結了起來,而中東正處於這一商道的中央,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在這一地區的北方,是遊牧民生活的廣闊的歐亞內陸草原,而南方的農業文明區成為他們襲擾的對象,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衝突成為影響古代世界的最重要的矛盾,中東是受影響最大的典型地區。當然,這種衝擊也造成了文明的多樣性並加快了變遷的速度。然而,許多學者未能注意到的是,中東本身還麵臨著來自南方遊牧民的衝擊,例如阿拉伯半島。而且,歐亞內陸草原的遊牧民屬於草原遊牧部落,而中東的遊牧民屬於沙漠遊牧部落,雙方在長途跋涉的範圍、部落衝突程度和等級製等方麵有所區別,而最終卻在中東文明演變的舞台上相遇並創造了新的輝煌(來自中亞的突厥人、蒙古人和奧斯曼人)。

  一般說來,與中東交往最為頻繁的地區是周邊的地中海地區、北非、外高加索、中亞、南亞和東亞。在中東地區內部,著名英國學者湯因比認為,敘利亞和烏滸河——藥殺河流域(包括阿富汗和河中)及其鄰近地區是世界高級宗教兩大發源地(三大一神教和大乘佛教),其原因在於它們均為重要的“交通環島區”。中東重要的世界曆史意義因此彰顯。

  二、上古中東:多元文明的起源和發展(遠古至7世紀初)

  上古中東的曆史是多元文明的起源和從城邦到帝國、再到大帝國演變發展並為中東文明圈奠定基礎的曆史。

  首先,我們簡析一下影響中東古代文明發展的幾個因素。第一,作為三大洲海陸交通的要道,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加上當地發達的文明,中東曆來是民族入侵和遷移頻繁發生之地,是農業文明與遊牧文明衝突的典型地區。另外,為了控製商路,阻止外來入侵,原有國家也努力擴充軍隊,甚至先發製人,對外用兵,因此戰爭頻繁。

  第二,物產單一使發達的地區貿易、國際貿易成為中東曆史的突出特點,貿易促進了不同民族間交往和文明的形成、發展。中東地區輸出的主要商品有穀物、羊毛、食品、手工產品等,輸入的主要商品有黑曜石、寶石、半寶石、燧石、木材、金屬、石材、礦物顏料、瀝青等。美籍華裔考古學家張光直指出:“近東的人們,例如蘇美爾人……他們的一切必需品基本上都是從貿易交換而來。”

  第三,中東存在著多元文化。從語言和民族角度看,創造中東古代文明的民族主要分為三類。(1)閃族(閃米特族),包括阿卡德人、巴比倫人、亞述人、迦勒底人、猶太人、阿拉伯人、迦南人、阿拉米人等。(2)操印歐語言的民族,包括赫梯人、喜克索斯人、波斯人、帕提亞人、塞人等。(3)其他民族,包括古埃及人和蘇美爾人,其中古埃及人是由閃族和含族(含米特族)融合而成的。在上述三大群體中,閃族顯然是古代中東最大的民族群體,也是現今中東人口中最多、影響最大的群體(包括阿拉伯人、猶太人),但中東文明不等同於閃族文明,而是多元文明的大融合。中東也與希臘、羅馬進行著文化交流。

  中東古代的文明交往分為如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兩大文明中心東西輝映的時期(遠古至約公元前2000年埃及第十二王朝的建立)。

  從曆史上看,中東古代文明存在幾大中心,這些中心燦爛輝煌,交相輝映,相互影響。其中,最早最重要的文明中心是兩河流域和埃及。

  兩河流域形成了世界最早的城市、文字和文明。它發源於南方的蘇美爾,而蘇美爾奠定了希臘化以前兩河流域古代文明的基本特征。公元前2371年,蘇美爾為北部的阿卡德統一。古埃及文明雖發源較晚,但因尼羅河流域在地理上自成體係等原因,中央集權國家的發展卻比兩河更快。約公元前3000年,上、下埃及統一;此後,第四王朝(公元前2650——前2500)開始了金字塔的建造。

  第二階段,兩大文明擴散和其他文明興起的時期(約公元前2000——前550波斯帝國建立)。埃及第十二王朝的建立標誌著埃及恢複了政治穩定和經濟繁榮,而兩河流域也隨之進入了政治上的帝國時代。本階段的特點主要有:

  第一,兩大文明中心在遭受外來入侵的情況下持續發展。在這一時期,兩河流域和埃及均遭受外來入侵,但新的統治者最終都被同化了。兩大文明進入了發展的巔峰時期。

  第二,中心文明的傳播和地方文明的興起。在兩大文明中心的周邊地區(主要是西亞),興起了一係列別具特色的地方文明,如腓尼基、迦南、猶太、埃蘭、胡裏特、赫梯、阿拉伯等。這些文明與兩大中心進行貿易、交往,有時甚至處於後者的政治統治之下,因而大量吸收了其先進文化。

  在宗教方麵,敘利亞的胡裏特人的神譜中包括了兩河流域的神靈埃阿、安努、恩裏爾等,並以兩河的宗教中心尼普爾和埃裏都作為其宗教聖地。而胡裏特人也將兩河的宗教文化傳播到小亞的近鄰赫梯。赫梯人同樣尊崇兩河的伊什塔爾,其史詩《吉斯吉莫斯》即模仿《吉爾伽美什史詩》。迦南人崇拜的暴風雨之神巴力和愛情女神阿斯塔特即蘇美爾的塔木茲和伊什塔爾,腓尼基的情況與此相似。此外,兩河的塔廟也為西亞各民族普遍模仿。

  在語言文字方麵,蘇美爾的楔形文字對周邊國家產生了重大影響,包括赫梯、埃蘭、胡裏特、乃至克裏特的楔形文字均由此而來。同時,阿卡德文成為中東的通用語言,而埃及的紙草則成為地中海地區的主要書寫材料。

  此外,一些地方文明也相互影響。例如,胡裏特人的宗教吸取了迦南和敘利亞的宗教因素,而猶太人的早期宗教也吸收了迦南宗教的因素。

  第三,在融合中發展、創新。兩大中心以外的地方文明不但茁壯成長,而且少數文明在融合各種文明的基礎上青出於藍,創造了意義重大的新的文明形式。在沿地中海的列萬特地區(即大敘利亞)形成了一條文明發展的“黃金海岸”,其東邊則是兩河的“黃金水道”,二者相連成為文明創新和交往的大動脈。

  大敘利亞的創新主要在語言和宗教方麵,本階段主要是語言。受埃及文字的影響,公元前17世紀在迦南產生了原始迦南文字,公元前15世紀在西奈產生了原始西奈文字。公元前14-13世紀,在腓尼基產生了分別受西奈文字和兩河楔形文字影響的畢布勒字母和烏加裏特字母,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母。其中的畢布勒字母書寫簡便,適於商業簿記。

  腓尼基字母成為世界字母的發端,由此衍生出希伯來字母、阿拉米字母和希臘字母。從原始迦南文字則發展出原始阿拉伯字母。此外,阿拉米文也逐漸取代阿卡德文成為西亞的通用文字。

  第四,中央集權帝國的廣泛建立。埃及在經曆了中王國的繁榮之後步入其全盛時期,即新王國時期,並首度占領敘利亞。兩河流域則先後建立了大一統的古巴比倫、亞述、新巴比倫等帝國,其版圖擴展到敘利亞、腓尼基、小亞東部、波斯西部和南高加索。同時,形成了米底、赫梯和胡裏特人的米丹尼等強國。帝國的出現,本身就是社會經濟發展、軍事技術和軍事組織改進和文明交往進一步發展的產物,而不僅僅是依靠軍事征服。這就為後來波斯帝國的中央集權體製建立了基礎。

  第三階段,東西方交會時期(約公元前550-7世紀初伊斯蘭教興起)。本階段的特點主要有:

  第一,兩大文明中心式微,邊緣文明發展成為主要的文明,建立了空前未有的大帝國。分布在中東邊緣的波斯、希臘羅馬和阿拉伯文明取代了埃及和兩河文明,建立了囊括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即波斯帝國、亞曆山大帝國及其他希臘化帝國、薩珊帝國、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帝國。這些大帝國的建立,極大地便利了各地區間的交往,促進了不同文化間的碰撞與融合(包括與印度文明和中國文明)。

  第二,文化交往的形式和內容發生重大變化,由兩大文明中心向中東內外各地區的傳播為主演變為中東不同文明之間及與區外文明間的雙向交往,甚至文明中心的吸納多於付出。尤其重要的是,本階段以希臘羅馬為代表的西方文明通過軍事征服,開始大規模地與東方文明展開交流,此即希臘化。廣義的希臘化不應當局限於亞曆山大帝國及其後繼者塞琉古帝國和托勒密帝國,而應包括帕提亞帝國、甚至羅馬帝國。

  希臘化時期的特點如下:

  (1)希臘化實即希臘文化與東方文化的交融。希臘化標誌著東方文化全麵登陸希臘,例如東方的占星術和宗教。同時,東方也第一次大規模引進了西方文化。在西亞,當時主要的文化形態是巴比倫文化、波斯文化和希臘文化,其具體形態又分為希臘風格、東方風格與東西融合的風格。

  (2)文化交融是軍事征服的後果。希臘文化在中東的傳播帶有強製性,並表現出遊離性的特點。它主要存在於在東方建立的希臘城市中,其政治、文化、體育設施全部為希臘式的,居民主要為希臘人。

  (3)地區中心從原有的文明中心遷移到歐亞大陸的交界處或其他地區的新興城市。底比斯、巴比倫和雅典不再是地區的中心,後者移往位於歐亞大陸的交界處或其他地區的新興希臘城市,如地中海濱的亞曆山大、安條克和底格裏斯河畔的塞琉西亞、泰西封。這些城市雖然地處古老的埃及、敘利亞和兩河流域,但已經是希臘化城市,並且位於地區交通的樞紐。到薩珊帝國時期,巴比倫已經淪為廢墟。阿卡德語到公元前1世紀時終被放棄。

  (4)隨著時間的流逝,東西方文化從疏離逐漸走向融合。希臘化國家的中下層官員、軍官和法官包括了大批當地人,東方城市仍然保留了自治地位。更有意思的是,巴比倫的希臘祭司貝羅蘇斯著的《巴比倫史》與托勒密埃及的祭司馬尼托所著《埃及史》完成了馬其頓——希臘統治者與近東政治傳統的同一化過程。

  在語言上,西亞語言吸收了希臘語的部分詞匯,當地人還部分使用了希臘姓氏,阿拉米語與希臘語同為官方語言;埃及文字因使用希臘字母而改造為科普特語。在藝術上,純粹的東方藝術和希臘藝術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融合型藝術。但東方風格仍然保持了主體地位。

  在民族成分上,到公元1世紀,在中東的希臘人日漸與當地人通婚,從而作為一個民族消失了。托勒密王朝美豔絕倫的末代君主克婁巴特女王即是一位混血兒。

  隨著羅馬帝國向中東的推進,它占據了小亞和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等地區,從而將羅馬文化傳播到當地,尤其是拜占庭帝國在小亞和敘利亞的統治維持了相當一段時間。在東方,帕提亞、特別是薩珊帝國的崛起再次促成了波斯文化的傳播,成為抗衡羅馬帝國的中流砥柱,波斯文化的影響超過了早先的波斯帝國時期。

  第三,中東進入了“軸心時代”,世界宗教形成。當代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認為,公元前800至前200年之間,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這一時期各個文明都出現了重大的思想創新:古希臘的文學、哲學,以色列的先知,波斯的祆教,印度的《奧義書》和佛教,中國的孔子、老子等。這些思想同化和接收了古老的高度文化並向周邊傳播,它們標誌著人類開始意識到自身的整體存在及其局限,創造了至今人們仍在思考的基本範疇,促成了世界宗教的萌芽。波斯帝國時期無疑是祆教的重要傳播時期,而此時猶太教也經曆了新的發展。可見,中東地區在軸心文明中占有兩大創新,並與另外兩個創新(希臘和印度)在地理上重疊,波斯成為與希臘、印度、中國並列的世界四大文明中心。當然,中東文明的最後成型是在伊斯蘭文明興起之後。

  希臘化時期也是宗教大動蕩、大融合的時期,如在托勒密王朝創立了塞拉皮斯崇拜,它融會了埃及與希臘的因素。起源於波斯的米特拉教也於公元前1世紀傳入羅馬,公元1世紀則遍布羅馬帝國。在希臘,古典文化的時期宣告結束,出現了主張擁抱世界的學說(如斯多葛主義)和悲觀厭世的學說。

  在希臘化開始之前,一神教已開始形成,即猶太教。進入希臘化時期之後,波斯和兩河流域出現了多種二元神教,如諾斯替教和摩尼教,早已形成的祆教進一步完善。在吸收東西方各種宗教和思想的基礎上,中東的第一種世界宗教——基督教誕生了,並逐漸傳播到中東和歐洲。波斯以西的中東第一次形成了一種基於單一宗教的文化格局,隻是存在著不同的教派,如波斯的景教和埃及的一性論派。另外,也仍然存在著一些小宗教如猶太教、拜星教及原始拜物教。同時,猶太教和祆教的存在證明了中東本土文明對希臘文明的抗拒。

  三、中古中東:伊斯蘭文明的興起與伊斯蘭文明圈的形成發展(7世紀初——1566)

  中古中東的曆史是伊斯蘭教興起、傳播和伊斯蘭文明圈形成及發展演變的曆史,它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伊斯蘭教的興起、傳播和伊斯蘭文明圈形成時期(627-945)。伊斯蘭文明的興起與以往中東文明的發展有很大不同,它發端於作為地區文明中心的新月地帶南麵的阿拉伯半島,並且把一種國家體製與宗教密切結合,從而形成了一種具有強烈的融合能力的強勢政治文化,並將其迅速推廣到西亞北非至中亞、南亞的廣闊地域。

  伊斯蘭教興起之前,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人分為南北兩部分。南方沿海的也門地區曾出現多個繁榮的國家,6世紀以後先後被埃塞俄比亞和薩珊帝國所占領。北方長期為新月地帶的大國(後期為拜占庭帝國)所控製,並形成了一些緩衝的阿拉伯小國。阿拉伯地區與周邊的西亞、東北非和南亞存在密切的貿易聯係,在文化上受到上述地區和希臘的影響,於6世紀形成了通用的阿拉伯語。阿拉伯社會仍然屬於部落氏族社會,深受部落習俗和習慣法的影響,不同的部落經常為爭奪牲畜和水源發生衝突,搶劫盛行。在宗教上,這一時期被阿拉伯史家稱為“蒙昧時期”(“賈希利葉”),盛行對精靈、星宿和偶像的崇拜,麥加成為本地區的崇拜中心和商業中心。

  大國的爭奪、貿易的衰落、社會矛盾的激化形成了半島阿拉伯社會的危機,孕育著重大的變革。約610年,先知穆罕默德受到安拉的啟示,開始傳播伊斯蘭教。他一手創造了烏瑪(伊斯蘭社團),並著手統一半島。作為政教合一的社會組織,烏瑪打破了傳統的部落家族關係,確立了信仰高於一切,以及穆斯林不分種族、部落和膚色而共同團結的原則。穆罕默德既是安拉的使者和先知,又是國家元首和軍事領袖。《古蘭經》和聖訓(先知言論匯編),也確立了烏瑪必須遵守的經濟原則、政治原則、倫理原則和風俗習慣,從而使烏瑪成為一個具有強大凝聚力的整體、不同於其他信仰團體的宗教共同體。

  632年穆罕默德去世,烏瑪先後推選了四位哈裏發,即阿布·伯克爾(632-634在位)、歐麥爾(634-644在位)、奧斯曼(644-656在位)和阿裏(656-661在位)。四大哈裏發鞏固了烏瑪的基礎,並向半島以外地區拓展力量,先後滅亡了薩珊帝國,征服了拜占庭帝國的大片領土,從而將自己的控製地域擴大到敘利亞、伊拉克、呼羅珊和北非。

  661年,古來西部落的穆阿維葉建立倭馬亞王朝,開創了世襲的伊斯蘭君主製的先例,首都設在大馬士革。倭馬亞人吸收了拜占庭和薩珊的文化,創立了完整的阿拉伯帝國體製,包括君主製、中央行政製度、行省製度、財政製度、立法和司法製度及獨特的伊斯蘭文化。同時,在征服過程中,阿拉伯人建立了一係列城市,他們從軍人部分演變為地主、農民、手工業者、商人,而被征服的民族也出現了阿拉伯化、伊斯蘭化的趨勢。

  隨著征服的進行,穆斯林內部的矛盾逐漸暴露,其中既有聖門弟子與麥加貴族之間、不同部落之間、阿拉伯穆斯林與非阿拉伯穆斯林之間的矛盾,也有圍繞哈裏發職位的鬥爭,由此爆發了內戰。先知的女婿阿裏的下屬堅持阿裏及其後裔是哈裏發職位的唯一合法繼承人,他們形成了什葉派(“什葉”意即“追隨”)。而正統的穆斯林則形成了遜尼派(“遜尼”指遵守遜奈即聖訓的人)。

  750年,在什葉派的支持下,阿拔斯王朝創立,首都最終定於新建的巴格達城。阿拔斯帝國具有明顯的伊斯蘭帝國的特征,表現在哈裏發和貴族均與非阿拉伯人通婚、非阿拉伯人在政府和軍隊中地位的提升、阿拉伯化和伊斯蘭化的進一步深入、文化的全麵開放和高度繁榮等方麵。但另一方麵,帝國內部的民族、教派、部落矛盾逐步凸顯,導致中央集權由盛轉衰,突厥將領把持朝政,就近征服的邊遠省份漸次獨立:塔希爾朝,821-873年;薩法爾朝,873-900年;薩曼朝,900-999年;圖倫朝,868-905年;魯斯塔姆朝,761-909年;伊德裏斯朝,789-926年;阿格拉布朝,800-909年。因此,在政治上,伊斯蘭國家已經從初期的單一普世帝國演變為後期的伊斯蘭列國並立。

  曆經兩大帝國的統治,伊斯蘭文明圈基本形成,它從北非經西亞一直延伸至中亞、南亞,其居民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民族,同時也有基督徒、猶太人、印度教徒等其他宗教的信徒。在這一廣大地區,阿拉伯語取代阿拉米語和科普特語,成為主導語言,但伊朗以東的波斯人和突厥人等民族無意放棄原有語言,而采用了阿拉伯字母來表達母語。

  從長時段的角度看,新興的世界宗教伊斯蘭教更加徹底地貫徹了中東傳統的一元宗教體係和對偶像崇拜的反對,是對此前的希臘化的一次成功反擊,盡管它沒有完全排斥希臘文化。湯因比認為,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均是在敘利亞和希臘的“文化混合體”中形成的。伊斯蘭教最終成為中東文明的文化載體,而基督教在中東的範圍急劇縮小。除了本民族固有的文化外,阿拉伯人吸收了波斯、拜占庭、希臘、印度等多種文化的因素,創造了輝煌燦爛的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並以此為基礎最終形成了中東文明圈,其範圍遠遠超過了以往的任何帝國。在阿拉伯帝國的疆域內,中東文化的多樣性以統一性駕馭下的多元性表現出來,其文化綜合的深度大大高於以往,同時保持了曆史的連續性。正如美國學者拉皮杜斯所說的:“7世紀阿拉伯的征服和隨後的伊斯蘭時代保留了中東機構的延續性。”

  三大一神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均產生於大敘利亞及其鄰近的漢誌地區,再次證明了作為文明交會中心的大敘利亞的魄力。三大一神教都把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作為其聖城,這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同時,高度開放的阿拉伯帝國成為東西方貿易、文化交流的橋梁,保存了人類文化的瑰寶。

  第二階段是伊斯蘭世界的正式分裂和伊斯蘭文明深入發展的時期(945-1299),這一時期阿拉伯人喪失了政治權力,伊斯蘭文明更加成熟和多元化。

  945年,屬於波斯人支係、信仰什葉派的白益人創立白益王朝。該王朝定都波斯的設拉子,其統治者奪取了阿拔斯朝哈裏發的政治權力,後者從此成為伊斯蘭世界的精神領袖,其世俗權力僅限於巴格達城。伊斯蘭世界由此擁有兩個最高中心:由波斯的白益朝統治者控製的政治、軍事中心(大不裏士),由伊拉克的阿拔斯朝阿拉伯人的哈裏發控製的精神中心(巴格達,哈裏發同時掌握了該城及其郊區的世俗權力)。此外,各地方王朝還建立了自己的政治中心。科爾多瓦和開羅成為阿拉伯地區的文化中心。

  11-13世紀,歐洲封建主、商人和天主教會利用伊斯蘭世界的分裂,先後組織了8次十字軍東侵。1187年,由埃及的薩拉丁率領的穆斯林軍隊殲滅了十字軍主力,收複了耶路撒冷。在以後的東侵中,十字軍甚至掠奪了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而東方的基督徒也參加了反抗十字軍的鬥爭。曆經兩個世紀的多次戰爭,伊斯蘭軍隊於1291年拔除了十字軍的最後一個據點。十字軍東侵給伊斯蘭世界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但在客觀上也推動了東西方文明的交往。

  1055年,塞爾柱突厥人建立塞爾柱帝國,取代了白益人的地位,其君主號“素丹”,依然承認哈裏發的精神領袖地位。這一時期,塞爾柱人挫敗了拜占庭帝國,第一次進入小亞和高加索,小亞和高加索從此開始了突厥化和伊斯蘭化。但塞爾柱帝國很快也陷入分裂。1258年,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率蒙古大軍攻陷巴格達,阿拔斯王朝最終滅亡。然而,1260年蒙古軍隊在敘利亞為埃及馬木路克的軍隊所敗,停止了西進的步伐。蒙古人在波斯和伊拉克建立了伊兒汗國(首都先後為馬拉蓋和大不裏士),但統治者最終接受了伊斯蘭教。

  盡管本階段伊斯蘭世界陷於分裂和衰落境地,但伊斯蘭文明仍處於發展中,在社會政治領域,作為宗教學者的烏裏瑪最終形成,從而確立了伊斯蘭國家中哈裏發——素丹——烏裏瑪的三角政治體製;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典章製度進一步完善,遜尼派的教法學派和宗教教育體製最終成型;蘇非派神秘主義的儀式、典章也更趨完善,正統與民間的伊斯蘭相互結合成為伊斯蘭社會的組織方式;伊斯蘭的教義學、教法學、哲學、史學、科技等也都有進一步的發展。另一方麵,10世紀以後,隨著遜尼派四大教法學派的形成,以及阿拉伯人政治權力的喪失,遜尼派法學家開始係統地整理前人的法律著作,因襲傳統的觀念流行,即所謂的“創製(伊智提哈德)大門關閉”說,從而束縛了教法的發展,法律逐漸喪失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

  第三階段是伊斯蘭世界的再統一(1299-1566),出現了奧斯曼和薩法維兩大帝國(南亞還建立了莫臥兒帝國)。

  奧斯曼人屬中亞的突厥遊牧部落,後進入中亞並依附於塞爾柱人。1299年,奧斯曼人宣布建國。奧斯曼人有濃厚的宗教熱情和堅定的聖戰精神,在對外征戰中屢屢得手。他們於14世紀中葉進軍巴爾幹。1453年,素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之後該城成為帝國的首都,更名伊斯坦布爾。到1574年,奧斯曼人征服了巴爾幹、埃及、阿曼、也門和除摩洛哥以外的整個馬格裏布,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也在很大程度上統一了伊斯蘭世界。而且,借助於帝國的統治,伊斯蘭教傳播到了巴爾幹地區和塞浦路斯。

  奧斯曼人建立了強大的近衛軍(加尼沙裏),擁有精銳的騎兵和炮兵、海軍,因而在軍事上無往不勝。由於在巴爾幹和黑海地區擁有領土,以及帝國強大的軍事力量,奧斯曼與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俄國、波蘭和法國均有頻繁的戰爭和外交交往,成為參與歐洲事務的重要大國。

  在政治上,其中央集權的程度超過阿拉伯帝國。奧斯曼皇帝同時擔任素丹及哈裏發的職位,在某種程度上恢複了阿拉伯帝國哈裏發職務的政教合一性。而且,政府控製了烏裏瑪,實行宗教法庭和經學院的等級製,政府任命的大穆夫提成為宗教界的領袖。政府也向蘇菲派教團提供捐贈,並通過他們影響軍隊和行會。

  在東方的波斯,伊兒汗國於14世紀中葉分裂為若幹小國。之後,帖木兒帝國和黑羊、白羊兩個土庫曼王朝先後統治波斯。15世紀後期,波斯的薩法維家族興起。1502年,該家族的伊斯邁爾滅白羊王朝,建立薩法維王朝(1502-1722)。新王朝以什葉派作為國教,從此奠定了波斯作為什葉派國家的基礎;王朝定都大不裏士(後遷都卡茲文和伊斯法罕),開始采用西方的火器改造軍隊,與東邊的烏茲別克和西邊的奧斯曼展開長年的戰爭。其中,與奧斯曼的戰爭直到17世紀中葉才基本結束。

  奧斯曼帝國的衰落意味著中古階段的結束和近代的開始。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