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五、西涼武昭王李玄盛

  翟春玲

  據《晉書》卷八十七《列傳》第五十七記載:“武昭王諱�,字玄盛,小字長生”,生於晉穆帝永和六年(公元350年),卒於晉安帝義熙十三年(公元417年),享年六十七歲。其高祖雍,字俊熙,仕魏,曆尚書郎,濟北、東莞二郡太守。曾祖柔,字德遠,晉舉秀才,為相國從事中郎、北地太守。祖父字季子,高亮果毅,有智局。晉末,仕於前涼張�,為驍騎左監。曆天水太守、衛將軍,封安西亭侯。父昶,幼有名譽,年十八而亡。據《北史》卷一百《列傳》第八十八記載:玄盛“幼好學,性沉敏寬和,美器度,通涉經史,尤長文義。及長,頗習武藝,誦孫、吳兵法”,可見他從少年時代就聰明好學,通曉經史,尤其擅長文義。長大後又習武藝,誦兵法,文武兼備,是李氏狄道房中英姿傑出、勃勃有大誌之中興代表人物之一。

  東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後涼呂光末年)建康(郡治在今甘肅高台縣南)太守段業在張掖自稱涼州牧,以敦煌太守孟敏為沙州刺史,李玄盛為效穀(今甘肅安西縣西)令。孟敏病卒,敦煌護軍馮翊郭謙、沙州中從事敦煌索仙等權貴以玄盛溫毅有惠政,推為寧朔將軍、敦煌太守。隆安四年(公元400年),晉昌(今甘肅古浪縣附近)太守唐繇移檄河西六郡,推李玄盛為大將軍,大都督,涼公,領秦、涼二州牧,護羌校尉。據《晉書》卷八十七《列傳》第五十七記載:初,呂光太史令郭�謂玄盛同母弟宋繇曰:“君當位極人臣,李君必有國土之分。家有黃��馬生白額駒,此其時也。”又因“時有赤氣起於玄盛後園,龍跡見於小城,”遂建立“西涼”政權於敦煌,史稱“西涼武昭王”,建年號為庚子。追尊祖父?為涼景公,父昶為涼簡公,仍遣使朝貢,事晉不改臣節。時宋繇也“以業(段業)無經濟(經世濟民,治理國家)遠略,而西奔李�。”建國後,他一邊任命司馬、長史、太守等招懷東夏,一邊派遣宋繇攻打涼興和玉門以西諸城,奪取後,便屯兵玉門、陽關(今甘肅敦煌縣之西南),在那裏屯田積穀,發展生產,為東討積聚財力物力。安帝義熙元年(公元405年),改元建初,遷都酒泉。《讀史方�紀要》卷六十三《陝西》十二記載:“肅州衛,漢以前為月支國地,後為匈奴所據,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開置酒泉郡,後漢及魏晉因之,西涼李�遷都於此”,“以逼沮渠蒙遜”,之後“乃敦勸稼穡(鄭玄注:‘種子曰稼”。《毛詩故訓傳》曰:“種子曰稼,斂之曰穡。’泛指農業勞動)”,號召發展農業生產,安定人民生活。當時的西涼可謂“年穀豐登,百姓樂業”。

  東晉太武帝太元八年(公元383年),淝水之戰以後,北方再度出現了分裂割據的局麵,許多少數貴族建立了割據政權,中原形勢如火如荼,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加之各民族之間矛盾日益激化,統治階級之間你爭我奪,戰爭不斷,下層勞動人民在長期的戰爭中大批地死亡,農業和畜牧業生產遭到嚴重的破壞,人民流離失所,生命安全沒有了保障。這時,人們視河西為比較安定的避難之地,中州難民來河西者甚多,據《晉書》卷八十七《列傳》第五十七記載:“武威、張掖已東人西奔敦煌、晉昌者數千戶,及玄盛東遷,皆徙之於酒泉,南人五千戶置會稽郡(今甘肅安西縣南),中州人五千戶置廣夏郡(今甘肅安西縣南),餘萬三千戶分置武威、武光(今甘肅永昌縣附近)、張掖三郡。”

  李玄盛不但自己“好文學”,“通涉經史,尤善文義”,而且對發展文化和教育事業也很重視,建國後,他在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又立泮宮,增高門學生五百人。”泮宮,亦作�宮,古代學宮。西周諸侯所設大學,《禮記・王製》曰:“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西周天子所設大學),諸侯曰�宮。”他興建學校,為西涼培養人才。麵臨著“南涼”與“北涼”的侵擾,他堅持振軍經武,勵精圖治,經過武昭王李玄盛十餘年的積極經營,生產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國內康富,使西涼的統治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關於李玄盛的籍貫問題,據《魏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記載:“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人也,漢前將軍廣之後。”而《晉書》卷八十七《列傳》第五十七記載:“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市附近)人。”同書還記載:李玄盛是漢前將軍李“廣之第十六世孫”。《漢書》卷五十四《李廣傳》、《史記》卷一百九《李將軍列傳》也記載李廣為隴西成紀人,可是《晉書》卷八十七《列傳》第五十七又記載:李“廣曾祖仲翔,漢初為將軍,討叛羌於素昌,素昌即狄道(今甘肅臨洮)也,眾寡不敵,死亡,仲翔子伯考奔喪,因葬於狄道東川,遂家焉。”也就是說從李廣的祖父伯考(即李玄盛的第十八世祖)那一代起,成紀李氏就有一支落戶於狄道了,而李玄盛就是出自狄道這一房的後裔。筆者曾聽家鄉老人講過,在今臨洮縣城北關,原來有一塊“西涼武昭王李公諱�之故裏”的大石碑,20世紀50年代修蘭臨公路時被毀,雖然該碑為何人所立、立於何時已無從考證,但就從石碑的存在,再結合曆史記載分析,以拙之管見,李玄盛應為隴西狄道人。

  李玄盛以緯世之量,為群雄所奉,兵無血刃,遂起霸業,乃修敦煌舊塞。在位十七年,病歿,國人上諡曰武昭王,據《元和郡縣圖誌》卷四十《隴右道》下記載:“西涼武昭王陵,在縣(酒泉縣)西十五裏。”曰建世陵,廟號高祖。生十子。世子譚早卒。妻,尹氏,天水冀(今甘肅省甘穀縣南)人,據《晉書》卷九十六《列傳》第六十六《列女》記載:涼武昭王李玄盛後尹氏,“幼好學,清辯有誌節。初適扶風馬元正,元正卒,為玄盛繼室。以再醮之故,三年不言。撫前妻子?於己生。玄盛之創業也,謨謀經略多所毗讚,故西州諺曰:‘李、尹王敦煌’。”武昭王歿,次子歆繼位。

  後主歆,字士業。武昭王薨,府僚奉為大都督、大將軍、護羌校尉、涼州牧、涼公,改元嘉興。四年,改元永建。是年(晉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不聽母後尹氏及武衛將軍宋繇之固諫,率步騎三萬東伐,戰於懷城,為蒙遜所敗。左右勸其還酒泉,不從,勒眾複戰,敗於蓼泉,為沮渠蒙遜所殺。至此,西涼被北涼沮渠蒙遜所滅。武昭王以晉安帝隆安四年立,後主至晉恭帝元熙二年亡,據河西二十一年。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