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古鎮關山

  王成義

  關山鎮,位於閻良城區東15公裏處的荊原尾端,地處蒲、富、閻、渭之交。2002年撤鄉並鎮,原康橋鎮劃入關山鎮。現有麵積85.1平方公裏,占全區麵積的35%,轄區耕地96000多畝,人口56301人。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這兒自古就是渭北的一座重要城池。關山鎮籍隸臨潼,1987年8月劃歸西安市閻良區,自明萬曆五年(1577)設鎮,至今已400餘年。

  官馬大道上的曆史重鎮

  關中平原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渭水由西向東而入黃河,南有秦嶺太華,北有嵯峨黃龍,沃野千裏,兵家必爭。

  “荊山振臂於嵯峨”,自三原逶迤而東,到富平、臨潼交界處為石川河衝斷,故名斷塬,再東延20餘裏,漸低漸沒。清人韓文的《荊山記》曰:“荊山無石,不欲柔麵媚人,自染脂粉;荊山無樓閣,不欲上下低昂,別生枝節。荊山多草木,正以逢春自榮,四時造物,不事打點;荊山多樵客,牧童自有知己,不問鹹陽宮殿近果何如,淡漠閑遠,家常自足。”關山就處於這不染脂粉以媚人,不哈腰低頭以諂貴,全靠大自然的陽光雨露而草木茂盛、樵客牧童常樂的荊山尾上。其地北高南低,落差僅十餘米,上可揚鞭牧馬,下可撈魚捉蚌。雨後天晴,登城遠眺,東隱見洛水縈繞,西能望嵯峨雄姿,南有驪渭爭輝,北有山屏鬥耀。古時人煙稀少,交通不便,此處之險雄可略見一斑。古人以“關”為關口、要塞,引申為門戶,“關山”之名即由此而來。“千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即用此意。

  據史載和實際考察,大約五千年前,這兒就是先民們繁衍生息的地方。就是現在,關山城周圍還可找到灰彩陶片、陶罐和石斧等先民們的生產生活遺物。那時,塬上森林茂密、野獸出沒,塬下清水長流、魚兒嬉戲,關山先民們上原打獵采果,下原捕魚捉蚌,在水邊刀耕火種,頑強地與大自然搏鬥著,開拓著這片古老而荒蠻的土地。

  20世紀末,曾有日本學者在中國科學院派員的陪同下到關山考察,發現地麵實際景觀與民國時航拍的“井田”形製竟大體相似,不同處隻是現實地麵多了一些小路、小渠和土壕。整個地麵形狀還真像奴隸製時的“井田模樣”,關山、界坊、官道劉、南良等現代村莊極有可能在那時就有了村落的雛形。

  早在周族活動於岐山一帶時,渭河北岸,荊山之下就由西向東形成了一條官馬大道,由涇陽、三原,經官路、關山、固市、羌白、大荔,過黃河可到山西。秦漢隋唐時期,這條東西大道更為重要,由古都櫟陽、長安、鹹陽東通三晉,西去羌隴,均取此道,時稱“東絲綢之路”。《尚書》載,周文王戡黎的重要軍事行動即經關山走此一線。春秋戰國時,為爭奪河西之地,魏晉之西擴和秦之東進,關山更是必奪和必經之地。晉重耳歸晉亦取此道。秦穆公十二年,晉國饑荒,大批秦糧取此道由雍至晉。公元前383年,秦獻公遷都櫟邑(今閻良區武屯鎮官莊村一帶)後,關山與櫟陽隔河相望,僅距十多裏,不僅為京畿之重地,而且是秦之滅魏的大後方。隋末農民起義中,李淵於617年起兵,由禹門口渡過黃河,南據大荔後,也是經關山這條官馬大道直撲長安的。公元1130年秋,金軍南侵,南宋朝廷派張浚率部阻擊,在富平、關山地區與其激戰數日。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蒙古軍統帥木華梨由蒲津強渡黃河,占領大荔,又沿著這條官馬大道長驅直入,打到鳳翔。從此,關中東部即為蒙古軍占領。公元1267年,櫟陽撤縣,關山劃入臨潼版圖。

  幾千年間,各路軍馬或戰於關山,或經過關山東進西征,不僅因為關山地處交通要衝,而且亦因此處土地肥沃、農業發達,能為其提供充足的糧草和後勤保障。據史載,秦之鄭國渠、西漢之白公渠、北宋之萊公渠均先後惠及關山地區。就是到了清朝中期,以上各渠相繼廢棄後,石川河左岸仍有石水渠、永豐渠、溫水渠等常年灌溉著關山南部的大片土地。由於地平土肥,水利條件較好,關山地區曆來就以農業著稱,盛產小麥、五穀雜糧。史料記載,秦始皇時期,關山地區穀類作物畝產已達200多斤。

  明清時期,關山農耕經濟曾得到長足發展,此處已成為人口稠密、交通運輸繁忙、商賈雲集的渭北大鎮。辛亥革命前後,城內已有粟行、花行、布店、肉店、飯店、大車店、醋坊、糖坊、染坊、油坊、當鋪、京貨鋪、雜貨鋪、木匠鋪、中藥鋪、牲口市、線布市、坐堂診所等各類店鋪四五十家。群眾可買可換、可欠可賒,十分方便。每逢集日,周圍幾十裏的群眾推車挑擔,由四個城門魚貫而入,或買或賣,或吃一頓羊肉泡,或串親訪友看熱鬧,正街中間常常人滿為患,摩肩接踵,擁擠不前。街道兩邊空地上,時有雜耍、說書、曲子藝人、拉洋片者就地設攤表演,觀者如堵,水泄不通,或平心靜氣,或拍手叫絕。全鎮幾十輛大車經常搞客貨運輸,東通韓、同、朝、合、澄,渡河可達山西;西經高、涇、三幾縣可到西安、鹹陽和甘寧兩省;南下渭南、潼關,北去富平、宜君都有大道可走。運出的是當地的糧棉線布和土特產,拉回的是茶葉、煤油、食鹽、卷煙、綢緞布匹、洋堿胰子、筆墨紙張、京廣雜貨、鐵鍋鐵鏵、把杖掃帚、山貨煤炭等生產生活用品,車主掙了腳錢,群眾買賣更加方便。關山現存明崇禎年間“路斃碑”一塊。碑文說關山久為渭北交通要衝,來往車輛、商賈、行人不斷,常有病餓而斃於路者。時人立約,必須將亡者葬入鎮東南之“義墳”,讓其入土為安。1981年,關山城北發現唐天寶年間古墓一座,出土了胡人牽駝俑、騎駝俑、打馬球俑等盛唐文物共計52件。關山鎮古時交通之繁忙,商賈之眾多由此可見一斑。直到1936年,隴海鐵路通到西安,渭北這條官馬大道才失去了昔日的重要作用,關山作為交通要衝和貿易中心的地位也逐漸日淡一日。

  渭河北邊的關防要鎮

  《中國文物地圖集·陝西分冊》說,關山漢朝時就有城池,東西長約480米,南北寬約300米,後世之城均在此基礎上修築。《西安府誌》載:“關山鎮,界蒲、富、臨、渭之交。舊名上寨,明萬曆初改為鎮,建城池,為撫民廳駐紮,後廢。”據有人記憶,關山舊城上石門額的落款是萬曆丁醜年,該年為萬曆五年,即公元1577年,關山設鎮當在此年。

  長期以來,群眾傳說,北宋時曾有一王爺的後人到關山居住,關山城內外設置的很多地方仿照京城原製。城內除三街十巷外,還設有正東、正南、東北、正西、西南、西北六部,東西城門外開有正東、東南、東北、正西、西南、西北六路。此設置由宋元明清延續到民國,直到現在,一些老人仍以東北部、西南部稱呼相應的地方。如何能有如此高規格之設置,雖一時無考,但傳說能延續千年之久,肯定自有其道理。也可能王爺之後人在此居住確有其事,隻是年遠徵微,無從考察;也許像《西遊記》中的齊天大聖一樣,反映了先人們的一種希望和企盼。無論怎樣,此種設置在同類城鎮中實屬罕見卻是事實,這足以說明關山作為關防之鎮的重要性。

  既是關防要鎮,城垣定要雄偉堅固,易守難攻。關山城牆全用黃土築成,三板一夯,硬如磚石,合作化時,人們掘其土肥田,常為其堅固感歎不已。曆時300餘載,雖經多次戰火與風雨剝蝕,直到解放時關山城仍雄姿不減,巍然屹立,就是現在,丈餘高的城牆殘垣仍然衝天而聳,向人們訴說著這塊土地上的風雲變遷。解放時的關山舊城,東西三市裏,南北一裏半,周長九裏三,基寬兩丈多,頂闊八尺,高二丈有餘。頂上有城垛,垛高過人,繞頂一周,上有炮眼,極易防守。城牆根外有旱台,台外有城壕。壕寬近三丈,深一丈有餘,圍城一匝。若遇暴雨,洪水從西北角入壕,由東南角引出,既排水,又護城,更便守防,真是巧奪天工,一舉而三得。城之四角均向外突出丈許,形成一平台,名曰炮台。此台麵平而闊,上有民國時土坯砌成的窯洞一麵,可存槍械與食物。四麵城牆中間各有城門一座,青磚砌成,白灰勾縫,上有城樓三間,供守城官兵之用。城門洞寬近兩丈,深五丈有餘,兩道雙扇大木門豎立其間。木門中間的城體上有一小窯,供守門者住用。城門日出而啟,日落而關,閑雜人員概莫能入。城門內側有“之”字形土坡可登城樓,外有磚木小橋架於壕上,若遇敵攻,拆橋關門,固若金湯。四門上方各有一青石門楣,東門為“洛水環清”,西門書“嵯峨拱翠”,南門寫“渭北長城”,北門是“山屏鬥耀”,字跡遒勁有力,寓意深遠,彰顯了古鎮位置之顯要和城牆之雄偉。

  建鎮前,上寨之名的詳情已不可考,但古之曰寨者多與兵事相關,可屯兵,可演練,可據可守,可儲糧草,瓦崗寨、木柯寨無不如此。實際上,築城建鎮後關山作為臨潼縣渭北政治、經濟、軍事中心的位置也與日俱增,更為突出。明設撫民廳,清乾隆年間設二衙,民國時期靖國軍在此設分縣,300多年間,朝廷皆派官員進駐關山,督辦臨潼渭北十二鎮的民政、治安、稅賦等事宜。關山鎮清末民初轄四十八堡,十三小村。城內有老爺廟、太白廟、玉皇廟、城隍廟、三義廟、演武場、文昌閣、書院、義倉、二衙、會館等,這些設施在一般小鎮絕難齊全。以上設施的存在,使古鎮地位提升不少,關山儼然成了渭北的一座小縣城,“關山二爺”也真成了這一地區老百姓的“父母官”。

  關山駐縣丞,今有實物為證。省文管會主任王翰章先生說“臨潼縣分駐關山鎮縣丞關防”大印已被發現。其印長7.6厘米,寬4.5厘米,高8.1厘米,印麵厚40厘米。印麵右陽文篆刻“臨潼縣分駐關山鎮縣丞關防”十二字,共分兩行,每行六字;印麵左刻滿文三行,文義同右邊所刻;印側左刻“同治四年十二月”,右刻“同字五百五十九”;印背右刻“臨潼縣分駐關山鎮縣丞關防”一行十二字。明清時,撫民廳和縣丞駐地均在正街中心路北現鎮政府處。按清製,縣丞為正八品,關山縣丞署設縣丞一人、門子一人、皂隸四人、馬夫一人、民壯四名,共計十一人。

  關山設鎮後便於對臨潼縣渭北各鎮之管理,同時由於鎮處四縣之交、臨潼最北,又在鹹陽、長安東通三晉的要道上,這就更增加了其軍事上的重要性,使之成了兵家常爭之地。

  崇禎八年(1635),明末義軍會師滎陽後分路出擊。李自成、高迎祥東下安徽,攻下鳳陽,焚明室祖陵後西向入陝。高迎祥西攻武功、扶風。李自成東攻富平、三原以東,據守關山,在此處與曹變蛟激戰數天。終因叛將高傑力助曹變蛟,自成兵敗,由關山北撤,與高迎祥合兵後赴河南與張獻忠會師。此次戰鬥中,關山地區受害不淺。

  1862年,陝西回民大起義,關中東部為重災區,關山地處義軍東西往來的大道上,多次受殃。關山地區人口損失大半,農業生產受到極大破壞,商業倒閉殆盡,經濟基本陷入癱瘓。直至解放後合作化前,關山城內仍廢墟連片,殘垣斷壁隨處可見。光緒三年(1877),關中大旱,顆粒無收,民眾大批餓斃和逃亡,土地無人耕種,大片荒蕪。關山城南城北更是人煙稀少,荒草過人,常有狼狐出沒,人們稱其為南草地和北草地。人少地多,荒而無種,但清廷皇糧卻顆粒不減。有些農產為減輕負擔,隻要有人要地且替其納糧,土地白送外還立約為據,永不收回。群眾中至今還流傳著這樣的故事:說是一人有地數百畝但交不起皇糧,差役拘去後縣官問之,他說沒打下糧食。縣官不解,問他地裏種的是啥,他說“百畝刺薊百畝蒿,還有百畝老爺刀”。(老爺刀為當地一種野草,杆粗而高)。這雖然是傳說,但卻反映了關山地區到處一片荒敗的曆史真實。清政府看到田賦稅收受到極大威脅,遂鼓勵山東災民來此墾荒。此後數十年間,大批山東移民沿著官馬大道來關山落戶為業,在其周圍建起了13個小堡子,為這兒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當地居民和山東移民的辛勤勞作下,到清末民初,古鎮經濟才得以恢複,昔日輝煌再度重顯。

  隻可惜好景不長,辛亥革命後不久軍閥混戰開始,關山又成兵家必爭之地,人民群眾再次受到戰火摧殘。先是“刀客”為患,人們難以安居。辛亥革命後西安隨即光複,駐關山縣丞聞風逃竄,一夥“刀客”乘機而起。這些人主要是一些破產的農民和手工業者,隨身攜帶一把關山打製的刀子作為防身和格鬥的武器。這種刀子長約三尺,寬不足二寸,刀背劍首,可刺可砍,十分鋒利。“刀客”們成分複雜,良莠不一。有的逛廟會、下賭場、當保鏢、販私鹽、闖關卡,蔑視官府,行俠仗義;有的則攔路搶劫、破門入戶、殺人越貨、魚肉鄉裏、無惡不作,百姓苦不堪言,恨之入骨。時在西安的同盟會員郭自興聞訊回鄉,聯絡地方知名人士,組織丁壯百餘人,利用關山逢集之機,緝捕“四名刀客”,在四個城門外處決。一天內連斬四惡匪,群眾拍手稱快,奔走相告,“郭自興殺四門”的佳話不脛而走。

  民國五年(1916),軍閥混戰開始,渭北戰事不斷,關山再度陷入災難。竊國大盜袁世凱的走卒陸建章禍陝多年。1916年胡景翼富平兵變後陸建章被迫離陝,投機分子陳樹藩竊取了護國戰爭勝利的果實,督辦陝西軍務。陳在陝排斥革命黨人,培植私人勢力,力盡盤剝搜刮之能事,陝人切齒而恨之。1917年12月,高峻、耿直、郭堅首舉反陳大旗。緊接著,曹世英、胡景翼在三原組織靖國軍對陳作戰,久攻西安不克而退據渭北。1918年4月,陳樹藩勾結河南軍閥劉鎮華的鎮嵩軍入陝,由渭南渡河北上,矛頭直指關山。陳將指揮部設在關山以東七華裏的張店村,沿尖角、付馬、南北良村、喬家、南宋、野趙、東樊、田市,直至渭河北岸,布軍三四十裏。與此同時,靖國軍的郭堅駐防羌白,高峻據守關山,楊虎城、王祥生駐軍鎮東北的青寺、界坊,嶽維峻、董振五、鄧寶珊、李虎臣、康振邦等部駐關山西南的炮張、察李、相橋等地。兩軍對壘,劍拔弩張。4月下旬,鎮嵩軍向青寺、界坊猛攻,企圖抄後路包圍關山。楊虎城、王祥生嚴防死守,英勇奮戰,使敵軍寸步難進。後在靖國軍各路人馬的增援下,陳劉之軍大敗,竄到渭河南岸,楊虎城駐守關山。戰事暫平,靖國軍在櫟陽開會祝捷,於右任吟聯一副,悼念陣亡將士。其聯曰:“百戰功高魂魄歸隨秦塞月;三軍淚墜哭聲欲撼櫟陽城。”由此足見這次戰役之慘烈。1926年春,劉鎮華再度入陝。已被國民革命軍收編的麻振武叛附劉軍,率部直逼關山,與李虎臣部激戰後終占關山鎮城;其部200餘人駐在城內,野蠻粗橫、無惡不作,人們至今對其餘恨未消。1926年11月,西安解圍,麻振武部被趕出關山。

  在以上多次戰鬥中,關山人民深受其害,生產受到極大破壞。靖國軍在政治上支持孫中山革命政府,有一定的進步性,但其部下成分複雜,軍風軍紀實在不敢恭維。麻振武、劉鎮華、陳樹藩的軍隊則與土匪無異,燒殺搶掠無所不為。戰爭期間,各派軍隊拉鋸般地來往於關山地區,糧餉草料就地征發,派夫拉差無日不有,群眾房屋家具不是被充作工事,就是被士兵燒火做飯,生命財產毫無保障。鎮城內房屋店鋪被毀者過半,店鋪倒閉、商賈逃離,到處殘垣破壁;城外的青寺、界坊、張店等村更是被毀殆盡。十多年間,關山人民飽受軍閥混戰之苦,無不企盼雲破天晴,日出東方,能過上平安而幸福的生活。

  四縣之交的文化名鎮

  關山的群眾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由明至今關山一直是馳名百裏之外的文化名鎮。

  群眾文化首推鑼鼓。這裏的各村各堡差不多都有鑼鼓,數關山城內的最負盛名。鼓用上等牛皮蒙就,高可1米,直徑三尺有餘,配以大鑼大鈸,常以十多人圍敲。其聲音時而鏗鏘有力、威武雄壯、直衝雲霄,有如山搖地動,令人熱血沸騰;時而若泣若訴,仿佛流水清風,使人心曠神怡。逢年過節、婚嫁喜慶都是敲鑼鼓的最佳時節,根據不同場合與對象選擇相應的曲調。其鼓曲有“三戰呂布”、“堆子調”、“南瓜蔓”、“架子鼓”等。

  另一種敲法就是“跑騾車”,此鼓更為絕妙。大鼓緊於車中,執鑼鈸者圍坐四周。擊手多束衣緊腰,頭戴纓花,颯爽英姿。四匹壯騾拉車,梢三轅一,額綴彩纓,脖係串鈴。馭手必選精壯後生,緊衣緊袖,身手利索,頭裹白毛巾,腳蹬輕便靴,手執長鞭,鞭頭係紅,鞭杆裝彩,英俊而威武。禮炮鳴過,鞭揚長空,似蛇如龍。那牲靈如通人性,聞鞭而奮蹄,昂頭嘶鳴,先徐後疾,直至飛奔。同時,鑼鼓驟起,歡聲雷動。鑼聲鼓聲串鈴聲,笑聲叫聲歡呼聲,聲聲不斷,溢滿街巷。車到路直人稠處,必有幾個頭紮白毛巾,身著黑坎肩的年輕後生從人群裏竄出,忽地騰身上騾,雙手力擊騾背,不停地翻騰轉身,打著呼哨。四頭牲靈口吐白氣,四蹄騰空,如飛一般。到了轉彎處,馭手腳手並用,執轅甩鞭,身輕如燕,隻見人車稍傾,速度不減,飛馳而過,有驚而無險。圍觀者無不咋舌瞠目,驚歎不已。如遇數車比賽,更是雄偉壯觀,刺激絕倫。此種騾車需要選車調騾,難度大、危險多,僅在迎親、比賽、歡送參軍入伍者時才耍,近幾年來很少再見。

  還有一種敲法就是“蹩鼓”。此敲法融鑼鼓、武術、舞蹈於一體,由清末關山城內的冉恒升引進並豐富充實。大鼓捆於木架之上,拴上繩索,套以頭尾飾花之健牛。鼓手少許化妝,束腰緊袖,身柔如猿。鼓槌頭係以彩綢,敲擊起來燕飛蝶舞,如虹如霓。蹩鼓常用鼓曲有“雙鞭”、“八仙過海”、“三戰呂布”、“太平歌”等。隨著鑼聲鼓點,鼓手要翻騰挪躍、屈蹲蹬閃,時而鼓上,時而鼓下,時而躍鼓而過,時而繞鼓而轉,做各種舞蹈和武術動作,其名稱有“回頭望月”、“轉身包腳”、“鼓上斤鬥”、“鷂子翻身”等,場麵恢弘熱烈,催人奮進。觀者如堵似潮,擊掌歎之,歡聲衝天。此鼓多於年節、豐收、喜慶時耍之,表現了關山人勇敢、剽悍、粗獷的秉性和企盼人壽年豐的美好願望。1985年,“蹩鼓”參加臨潼縣春節調演獲獎,同年被中央民間歌舞研究室錄像錄音,市電視台先後播出多次,頗受人們好評。2006年,蹩鼓申報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除鑼鼓外,還有芯子走馬,此則表現了關山人的聰明、智慧和機巧。抬芯子亦稱“鬧社火”,其藝術性之高,包容之廣,技巧之精,堪稱群眾文化藝術之最。芯子當推關山城內的最為有名,南北二街各為一體,兩隊芯子你先我後,確讓觀者大飽眼福。芯子裝飾必須安全第一,講究爭奇鬥巧,以巧為勝。其核心部分是鋼鐵製件,由能工巧匠選上等好材精心打製,成形後穿於方桌之中心,下墜以磨盤鐵石等重物,以防側傾。芯件外飾各色綢緞和花布,內設多種精巧機關。各式人物或立於槍尖傘頂,或坐於刀柄劍身,或懸於細線樹枝之下,或跪於柳梢桃花之上。外人觀之,命懸一線,危險異常,匪夷所思,實則是物、人、力的巧妙結合,極少失手。方桌四周緊以木椽鐵棍,啟動時由多人抬起,徐徐前進,故曰“抬芯子”。配合芯子演出的還有高蹺、小蹺、鑼鼓、馬故事、車故事、血故事等。十二時左右,芯子裝好待發。幾聲禮炮響過,鬥子旗迎風招展,前邊開道,社火隊緊跟其後,平穩前進,常常綿延數裏不絕。扮飾內容常有《鍘美案》、《遊西湖》、《孫猴盜扇》、《三娘教子》等傳統劇目,也有《梁秋燕》、《除四害》、《計劃生育》等現代戲曲。立芯子者多為小孩,扮相俊美,衣著鮮亮,遊於空中,或嬉或笑,或嗔或怒。觀看者雖人有百口,口有百舌,而不能描其一處;人有百手,手有百指,而不能指其一端。芯子過處,人山人海,水泄不通,鼓響炮鳴,歡聲不絕,整個鎮城都沉浸在喜慶歡樂之中。

  芯子白天抬,走馬則在晚上耍。蘇趙、青寺、戴家等村走馬久負盛名,其內容有獅子、旱船、走馬、腰鼓、秧歌、大頭和尚等。場子必選寬闊之地,粗繩係樁圍成大圓,徑達四五十米。開口處高搭彩門,門上遍插各色彩旗,幾盞大汽燈懸於高空,照得全場如同白晝。開場鑼鼓過後,引獅人縱身躍入場內,打一陣小紅拳幹淨利索,觀眾拍手叫絕。之後,兩隻雄獅翻滾入場,跟著引獅後生的各種動作,搖頭擺尾、前撲後坐、打滾騰躍、張牙舞爪,直至叼到引獅者手中的小繡球方才作罷。突然,鑼鼓驟停,雙獅退出,滑稽戲開始。表演者頭戴碩大的和尚麵具,反穿皮襖,腰別佛甩,手數念珠,神態滑稽,憨得可愛。柳翠則裝扮妖豔,碎步輕盈,眉來眼去暗送秋波。二人配合默契,舞之蹈之,打之鬧之,嗔之喜之,極盡挑逗勾引和嬉戲之能事。看得觀眾無不捧腹大笑,前仰後合。嬉戲剛完,號子聲中飄出幾條小船,倉內端坐妙齡少女,旁有老船公把槳劃船。燈光高照下輕舟蕩漾、漁歌互答、絲管齊奏;觀眾仿佛置身其間,如癡如醉,若夢若幻。小船退場,走馬開始。突然,鑼鼓大作,三聲炮響,人喊馬嘶,如同天裂地陷,兩支馬隊魚貫而入,列隊亮相後,一字兒擺開,名曰“長蛇陣”。馬上兵將個個精神抖擻,手持長短兵器,虎視眈眈,如臨大敵。幾十名馬排子呼嘯一聲,風馳電掣般繞場一周,然後單劈、雙劈、滿劈、十字劈,生龍活虎,強悍矯健。燈光下,場內變幻著各種隊式,計有“剪子交”、“福壽圖”、“跑四門”、“扭門卷”“單辮蒜”、“裏樂城”、“外樂城”、“線板子”、“卷席”等等,五花八門,散而不亂,齊而不死。萬餘觀者眼花繚亂,如臨戰場,無不擊掌而叫絕。

  群眾文化的另一個重頭戲就是自樂班和業餘秦腔劇團。解放前,關山城內、付馬、南房、喬家、蘇趙等村均有自樂班和曲子班,多於農閑和婚嫁時演唱。農業合作化後,關山城內組織了業餘劇團,最盛時達八九十人。大家農閑時晚上排練,年節時搭台演出,演出多在關山戲園。園有戲樓,築於高台之上,三間一大拱,進深二丈有餘,解放前西安的三義社、易俗社、集義社等曾多次來此演出。劇團琴師李德賢吹得一手好長號,開演前必吹無疑,人稱“漲號”,聲如雷鳴馬嘶,穿雲破霧直衝天際,可達十裏開外,於關中東部堪稱一絕。馮承信人稱“九歲紅”,七八歲即唱紅渭北。劇團除演折子戲外,還排有《鍘美案》、《忠義俠》《四進士》、《遊龜山》、《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多個本戲,曾多次到韓城、臨潼等地演出,在方圓頗有影響。演出前必貼“戲報”,幾十裏外的群眾如潮水般湧向關山,戲園內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動輒可達幾萬。其熱鬧程度絕不亞於趕集過大會。

  古鎮群眾文化豐富多彩,實難盡述,隻能掛一漏萬,簡述其概。

  太陽照在古鎮上

  “共產黨像太陽,照到哪兒哪兒亮。”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鬥爭使這個飽經滄桑的古鎮見到了太陽,獲得了新生。

  早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我們黨就領導關山人民與各派反動勢力進行著不屈不撓的鬥爭。1925年,關山地區軍閥混戰,糧草軍餉一攤再攤,常有兵丁奪門入戶強索硬拿。人民群眾忍無可忍,便四鄉串聯,肩扛杈把掃帚,湧入鎮城“交農”,在鎮政府前把征糧主任傅大有飽打一頓。此舉雖扭轉不了大局,但也消了群眾心頭之恨。1927年初,楊虎城部下的馬青苑師部駐紮在鎮西南的馬家寨,其部的共產黨員積極宣傳群眾,組織農民協會。經過秘密串聯,這年3月的一天,各村群眾代表、小學師生、駐軍代表一千多人在馬家寨小學前召開大會,宣布關山鎮農會成立。會後舉行遊行,高呼“打倒軍閥”、“打倒封建”等口號,隊伍直奔關山二衙。1929年,時值年饉,餓殍遍野,群眾賣兒鬻女,衣食維艱,而縣佐徐聯科卻置百姓生死於不顧,照樣盤剝搜刮,橫征暴斂。農民協會組織群眾再次“交農”。四十八堡群眾說動就動,湧入關山鎮城,在二衙內生擒徐聯科,後將其處死於閻良鎮南的野地裏。遂後即開倉放糧、搭棚舍飯,救濟百姓。

  1927年,許權中旅北上受挫,駐軍關山鎮,在此成立了旅黨委,此乃關山地區第一個軍隊黨組織。許旅在關山不擾民、不逛街、不派夫拉丁,公買公賣,軍紀嚴明,深得民心。1928年冬,本鎮東孫村孫玉亭從富平第一高小畢業返鄉,經秘密聯絡,和陳誌宗、石嶽泰成立了黨小組,關山地區第一個地方共產黨組織由此而生。1936年“西安事變”後,紅軍的一個連駐進關山小學。戰士們雖然衣衫破舊、食不裹腹,但軍紀十分嚴明,不入民房、不擾民產,深入村寨宣傳抗日圖存、救國救民的道理,群眾十分歡迎。由此,關山很快形成支紅熱潮,群眾送給紅軍糧食數萬斤,可紅軍隻收五六千斤,且均按市價收購。當地青年李振才、劉福錄、陳誌龍、陳印生等積極報名參軍,與紅軍一起開赴抗日前線。

  抗日戰爭時期,關山救亡運動十分活躍,關山小學成了民主人士和共產黨員活動的中心。“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日寇大舉入侵,當時在西安、堯山、鹹林上學的關山籍民先隊員(中國民族解放先鋒隊)紛紛回鄉組織民眾,宣傳抗日救亡。武笠青、傅春玉、張守一等在關山小學油印《大眾周刊》,散發於民眾,痛斥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罪惡,揭露偽政權的貪汙腐敗和消極抗日的行徑。大家常以關山小學為據點,開會學習、分析形勢、研究對策,組織學生上街張貼標語、抵製日貨、大唱抗日歌曲。1940年前後,國民黨反動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形勢驟變,關山地區黨組織按照“隱蔽精幹,長期潛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方針由公開轉入地下。在外地的共產黨員李生枝、武笠青、傅春玉等先後回到關山。他們根據各自條件,利用多種關係,團結進步青年和地方紳士,與渭北惡霸秦頌丞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使其罪惡勢力終未禍及關山,關山百姓免受更大的苦難。同時組織群眾抗糧抗捐,反對苛捐雜稅和濫征亂派,保護了當地群眾的利益。

  鬥爭的殘酷使人民群眾認識到了要把抗日救亡運動進行到底,避免亡種亡國,就必須辦好教育,培養大批革命力量。本鎮界坊村民主人士郭宇晴、郭自興先生四處奔波,籌劃創辦初級中學。全鎮四十八堡群眾積極響應,拆除廟宇200餘座,自動投工投勞,終於1940年辦成初中一所。取“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和四縣共同維持之意,校名為“四維中學”。學校一建起,就成了共產黨人、民主人士、進步青年活動的秘密場所。共產黨員史青雲、雷幼絢、史卓生、焦棋寶,民盟盟員馮樹梅、孫毓荃、常仲希、趙曼青等先後到學校,以教書為掩護,宣傳抗日救國,發展黨的組織,進行革命活動。在郎瑞亭同誌的領導下,焦棋寶很快建起了三原——西陽——大程——閻良——康橋——關山的地下交通線,沿途發展共產黨員,遞送宣傳材料,組織革命活動。在校學生秦克家、宋岐、張永寧、馬振南、張恩堂、張誌文、孟世明、王貴女、王文英、任敏政等十多人先後被發展入黨。1944年,國民黨為了擴大內戰,大力鼓吹知識青年從軍,由於黨做了大量工作,四維中學竟沒有一人報名。

  對關山地區共產黨的活動,國民黨縣黨部漸有覺察,揚言該地定有異黨,關山中學師生已全部赤化,要統統逮捕。麵對此形勢,在黨組織的安排下,關山中學和關山小學的百餘名師生於1949年隨解放軍北上,不少人由此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49年2月,我西北野戰軍在關中東部發動春季攻勢,駐關山的國民黨三十九軍聞風而竄,偽鎮政府和派出所人員也如鳥獸散。地下黨員傅春玉、李生枝很快回到關山,與梁漢章、王成章等組成“臨時工作團”,維持地方秩序。2月19日,野戰軍第二縱隊十六支隊前哨騎兵八人來到關山,找到共產黨員焦棋寶、李生枝等人了解情況,為解放關山做最後準備。2月24日下午四時許,十六支隊浩浩蕩蕩進駐關山,古鎮第一次獲得新生,百姓敲鑼打鼓,歡呼雀躍。緊接著,二縱隊隊部亦進駐關山,副政委王恩茂、政治部主任左齊約見地下黨員李生枝,組建了關山新的政權。月餘後,國民黨軍隊大肆反撲關山,十六支隊隨即北撤。當時關山倉存1700多石小麥,新政權組織近200輛大車和數千群眾,往返兩次,把糧食全部運往韓城、合陽一帶,群眾支前支軍熱情空前高漲。4月下旬,西北野戰軍再次南下,占領古鎮。關山區政府經過改組也於5月初回到關山。至此,關山成為臨潼縣解放最早的一個鎮,關山人民從此獲得了新生。

  小康路上的示範鎮

  建國後,曆經土改、合作化、大躍進、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等運動,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前,關山地區的農業生產得到了一定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也有程度不等的提高。但在前進的道路上,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教訓。

  關山地區十年九旱,伏旱尤烈,興修水利便成為頭等大事。1954年,全鎮群眾發揚艱苦奮鬥精神,肩挑手抬,硬是在溫泉河上修了座小水庫,使塬下3000多畝土地得到有效灌溉。1965年,渭河東方紅灌區通水城南,四年後又抽水上塬,再加上多年打成的機井,全鎮6萬多畝耕地基本變成水澆田。

  由於地處荊塬之尾,塬上塬下之間多是溝壑坡崖,耕作困難,有水難澆。1978年,關山人民在兄弟公社的支援下,開展了史無前例的“荊塬大會戰”,經兩年苦戰,500多畝溝坡變成了平整的水澆田。目前,鎮上正投巨資,對地處溫泉河、石川河畔的樊家、康橋兩村的溝壑崖坡地進行同樣整治。現在的關山塬上塬下地平如鏡、路直渠端,堪稱農業生產的“白菜心”。

  隨著生產條件的改善,科學技術的推廣,優良品種的引進,農業機械的使用,全鎮棉糧產量有了顯著增加。但到1979年,全鎮人均現金收入僅有109元,分配原糧443斤,隻能勉強解決吃飯問題。若遇天災人禍,不少人家就會短衣少食,陷入困境。全鎮村容村貌變化甚微,有些村莊的殘垣廢墟依然如故。人們行路難、吃水難、蓋房難,生活窘迫,如有婚喪嫁娶、生老病死的花錢事,更是束手無策,難上加難。

  這究竟是為什麽?古鎮人民在思索,黨中央、國務院更在思索。

  解散公社,分田到戶。這一農業生產關係的大調整惠及神州大地,更為古鎮插上了騰飛的雙翼。

  “要想富,先修路”。1987年8月,關山劃歸閻良區,首先修通了15公裏的閻關大道,隨即對開班車,風雨無阻。20世紀90年代完成村村通油路和鎮城一環工程。進入新世紀,村組道路普遍硬化,關山汽車站很快落成。鐵路西延線、西韓線穿境而過,火車站緊在鎮北。全鎮交通和出行十分便捷。現在,每天60多班汽車往返閻良、臨潼、西安與關山之間,出租車招手即停,隨叫隨到,行路難、出門難早成了曆史。作為全鎮中心的關山街更是麵貌一新。1998年,橫貫南北30米寬的街心水泥路開通,2002年,北新街和集貿市場相繼落成,城區麵積一下子擴到4平方公裏。今天的關山街道路已全部水泥化,街巷整齊,村舍儼然。全村有機械加工修理19家、大小商鋪百餘戶,從業人員500餘人,每逢三、七、十集日,人山人海、商賈雲集、購銷兩旺,呈現出從無有過的繁榮和昌盛。

  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和交通的便捷,為古鎮的騰飛提供了廣闊的平台。經過多年探索和認真分析論證,鎮黨委政府終於找到了促進關山經濟快速發展的三個支撐點。這就是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突破口,不斷提高現有耕地產出效益;以小城鎮建設為龍頭,發展商貿業,以商富鎮;大抓企業技術革新和招商引資,以工強鎮。

  如今,“秋夏兩料、小麥玉米”,這一古老的種植模式在關山的大地上已被完全打破,瓜、棗、奶、糧、棉多業並進,蓬勃發展,前景日漸看好。小麥保吃飯,玉米搞養殖,甜瓜、相棗、棉花則是關山人的“搖錢樹”。現在全鎮的農業生產結構大體為:甜瓜4萬畝,相棗1.5萬畝,奶牛6600頭,棉花4.3萬畝,糧食10萬畝。此結構徹底改變了單一的種植模式,顯著地提高了產出效益。特別是關山甜瓜,以其汁多、味甜、清脆、產量高、上市早、耐儲運而享譽四方,暢銷周邊十多個省市。僅此一項,一料就可使群眾實現收入1.2億多元。鎮政府除在資金、政策、技術上對瓜農大力支持外,還把“馥康”牌甜瓜注冊了農產品商標,決心將其做大做強,使渭北古鎮變成“甜瓜之鄉”。在城鎮建設方麵成績更為顯著,道路硬化、新街開通、市場落成、環城路通車等,有目共睹。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湖南乳業有限公司二廠區建設項目成功落戶古鎮。投資1280萬元的航城麵粉有限公司擴建項目,日加工原糧可達350噸。投資1030萬元的雙超麵粉廠工程已正式啟動。目前全鎮共有工業企業百餘家,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達六家,5000餘人從事加工、餐飲、服務、運輸、商貿、建築等工作。另外,近幾年勞務輸出方興未艾,外出打工已成潮流,全鎮有數千人勞作於全國各地,此亦成為農民增收的不可忽視的來源之一。

  功夫不負有心人,梅花香自苦寒來。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古鎮關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5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5.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450元,2006年6月,關山鎮被市發改委評為小城鎮發展改革試點十強鎮。現在,關山人民正意氣風發,熱火朝天地改水、改廁、改路,整治村容村貌,“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管理民主、村容整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興未艾,如火如荼。關山人民正朝著這個既定的目標闊步前進。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8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