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斐皇古鎮

  鄭培德王鹹陽

  崇皇曆史沿革概況

  崇皇鎮位於高陵縣城西南約8公裏處,奉正塬(當地人稱鎮之兩側約十裏長的一段為降駕塬)之南畔。塬自西北而東南延伸,涇河亦由西北向東南蜿蜒至鎮南部船張村匯入渭河,涇清渭濁,形成名聞天下的景觀“涇渭分明”。

  崇皇自古曆史文化悠久。據在楊官寨村北考古,發掘出大量陶器殘片,經考證屬仰紹文化,約在五千年前,即有先民在這一帶聚居繁衍,從事漁獵農耕,崇皇自西漢初迄今兩千多年來,因它所關聯的人物及人文景觀,一直被譽為風水寶地,與三個皇帝有緣而稱幸古今,演繹出許多動人的傳說故事。

  崇皇建寺於何年何代,雖乏稽考,但相傳西漢初,高祖劉邦妃薄姬,身懷六甲,遭呂後嫉妒,被逼出宮,落難於此。公元前202年,於崖畔“蟠龍洞”內生文帝劉恒。文帝由代返長安嗣位,途經高陵駐蹕崇皇,陳平、周勃攜傳國玉璽,率文武百官,於東渭橋恭迎,文帝始接印返長安而登大寶。文帝念母崇皇受苦,以孝治天下,開“文景之治”之始。唐開元天寶年間(712-742)唐明皇李隆基兩次巡謁崇皇寺,盛稱“重皇”。宋大平興國——至道年間(976-995)宋太宗趙匡義敕賜名額改“重”為“崇”,崇皇寺名沿用至今。

  兩千多年來,崇皇寺屢遭兵火、迭經興衰,至明清仍規模宏大,香火繁盛,供奉不輟。農曆四月初八,傳統廟會,遊人如織,善男信女,虔敬華佗、關帝、藥王等神,求醫問藥,更有民間社火、自樂班,演唱助興,熱鬧非凡。

  崇皇自古人傑地靈,是京畿高陵的古刹名地,曆代文人名士、官員慕名遊覽不絕,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傳說,同時,崇皇地區又是人才薈萃、英雄輩出的地方,留下了許多碑文記載。近現代又是革命風潮醞釀、組織、指揮活動的主要地區。辛亥人物王振業,革命烈士劉天章、白文範,革命老前輩張策(生前曾任陝西省委、市委書記、中央紀檢委副書記、中顧委委員等職),黃埔一期愛國人士鄭子明(生前曾任崇皇鄉長、省政府參事等職),公安戰線反特英雄張懷忠,以及愛國人士程久銘、教育家羅瑞先、秦腔名家郭明霞等,他們均出自崇皇地區。

  崇皇地處涇渭二水北岸(古時涇河即從奉正塬下流過,崇皇寺是涇河北岸渡口),形成水旱碼頭,這裏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四季分明,氣候宜人,適於農耕,商貿井然,經濟發達。古語曰:“近山者仁,近水者智。”這裏民風淳厚樸實,典章禮儀周全有序。

  民國時期的20世紀40年代。置崇文鄉、轄地方圓十多裏。建國後設高陵縣第十鄉。50年代末合涇、原、高、淳為三原縣,設高陵公社、崇皇管區。60年代初,撤大縣恢複高陵舊製,設崇皇公社,80年代中期,改為崇皇鄉,轄七個村民委員會,較解放前地域略小。

  改革開放以來,崇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崇皇鄉黨委、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對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積極實施三大戰略,全鄉各項工作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如今的崇皇西高、高茹兩條二級公路穿街而過,通往西安及外省、市的車輛絡繹不絕,路旁高樓林立,商貿繁盛,休閑廣場、噴泉、路燈、綠地一應俱全。隨著國家級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涇渭工業園的不斷發展,長慶、萬方、玉金等大型企業相繼落戶,達利飼料、高牆脫水蔬菜等早已馳名中外。醫療、教育等社會事業迅速發展,崇皇地區已成為工業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崇皇古鎮曆史文化積澱深厚,原生態的民間傳說、故事、社火、秧歌、典章、禮儀、民俗、楹聯、詩詞歌舞、戲曲等都得到很好的保護、挖掘整理,大放異彩,各界朋友到崇皇一遊,實為人生一大快事。

  崇皇寺及傳說

  崇皇鎮在高陵縣西南,距縣城8公裏。兩千多年來,因它與三個皇帝有緣,一直被譽為風水寶地。

  據《高陵縣誌·祠廟誌》記載:“崇皇寺為宋太宗敕賜名額。唐初置,在縣西南申村。內有閣,當重丘之上,夏日居之不暑,又名納涼閣。”

  相傳,漢高祖劉邦的妾妃薄姬妊娠遭呂後所貶,出宮而去,在寺內崖畔的柏樹底下一窯(後人歌頌為蟠龍洞)洞裏生漢文帝劉恒。又傳說唐明皇李隆基兩幸於此而得名“重皇寺”。宋代時太宗皇帝認為民應該崇敬皇上,皇上至尊至上那能重複再有?故敕賜名額改“重”為“崇”。這樣,崇皇寺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據《史記》記載:高帝五年(前202年)五月項王歸漢王父母妻兒?七月會戰垓下:十二月追殺項羽於東城(今安徽定遠縣東北)薄姬為高祖入關途中所納,不甚寵幸,戰爭年代總是留在後方。櫟陽是當時漢軍的兵站中心,高陵也是戰略後方。公元前202年文帝出生之時,正是醞釀垓下大戰的時機,在這種軍事形勢下,相傳漢文帝出生於崇皇是很有道理的。

  漢文帝在崇皇誕生,以後各朝曆代對崇皇都有建築修葺。在宋代趙天佑有一首關於崇皇的詩雲:“放意學梅仙,深宮見白蓮,閣塵先聖像,碑記大周年。孤塔穿雲外,雙林依日邊,禪關有遺恨,翠柏晚夕煙。”這裏所雲的“碑記大周年”可能是指武周而言,這就說明了崇皇寺在唐代時已具規模;據高陵縣誌載:崇皇寺興於唐、盛於宋。至於何時所建無史可稽,有待於進一步的考究。按趙天佑詩中所雲的寺內有塔,但塔址究竟何處無蹤可覓。據後人所傳,寺內殿堂上供奉的神像很多,有藥王孫思邈、名醫華佗、文宣王孔子、關公、周倉等。崇皇寺位於涇河岸邊與長安隔水相望,亦是南北交通的一條要道及很繁華的渡口。曆代常有文人墨客來此遊覽,即興作詩。《高陵縣誌》上記載這樣一首詩:“崇皇古寺夕年留,地勢靈龜載瑞樓。左邊青龍高數丈,右邊白虎如鬥牛。朱雀迎門登岸口,後邊玄武靠山丘。蟠龍洞下生太子,金鑾殿上轄諸侯。”明代時正德年間高陵縣中了一位狀元名叫呂楠,也詩讚崇皇“崇皇閣遠見涇涯,秋日西遊一補詩。豈為將來種大尉,輞川居士與追隨,寺額崇皇產異香,漢女誕此幸明皇。相傳柏柢蟠龍窟,正在涇陽與渭陽”。從這些詩句中表明了崇皇寺在好幾個朝代都是一座香火很盛的古刹。崇皇寺東邊桑家村的村民1970年在距崇皇寺400多米遠的地方打井時,掘出了過去沉沒的船隻殘骸。寺西邊百十米遠的地方是一條南低北高的溝道,中間是古時就形成的一條大路,大路的南端正是涇河北崖底下。1972年程家村村民在這裏取土時,挖出了渡船所用的鐵錨殘骸。崇皇寺的東、西、南方向的塬底下邊的地層約十五六米深處,均有一層小豆石及小圓石和現在的涇河河床相同,這就充分地佐證了寺之三方均為古時涇河河道,崇皇寺正是緊靠北岸的渡口。

  由於漢文帝在崇皇誕生,因此,在崇皇寺周圍的傳說也就很多。據當地群眾所傳,薄姬當時在劉邦跟前失寵的原因是,她頭上生了禿瘡,失去了以往的光彩,更為呂後所嫉妒,妊娠出宮,她沿門乞討來到此地,就住在涇河北岸崖畔下的一個窯洞裏。漢文帝即在此娩出。時間長了她發現岸畔上生長了很多的枸杞子,有的枸杞子根從崖窯洞壁外露出來,有些渾身生癬的沒毛老鼠,常常在枸杞子根上摩擦,她長期觀察這些病鼠的行為,身上的癬好了,並長出了新毛。她明白了枸杞子根有治癬瘡的作用,就用它熬成水,洗自己頭上的禿瘡,洗了好久,禿瘡竟也痊愈了,並長出了烏黑的秀發。這樣崇皇周圍的人遍傳開了枸杞子根(中藥叫地骨皮)能治療禿瘡及癬類病症。據現在的《中藥大字典》和《本草綱目》載:地骨皮內含有亞油酸、亞麻酸等,具有清熱解毒之功能,能治療癰腫、惡瘡,雞眼、痔瘡等外科雜症,在犬、貓、兔身上注射可降低血壓,治療血管病有一定的療效。

  劉邦在長安稱帝後,建立了西漢王朝,想起了妊娠出宮的薄姬,差人四處找尋。找尋的人回朝,奏明劉邦說薄姬在崇皇生了太子。劉邦便差遣官員來崇皇接薄姬母子回朝。由於事前沒有告訴薄姬,這時正是麥收季節,薄姬和兒子劉恒依然出門乞討、拾麥,接駕的人抬的鑾駕(即彩轎)手捧鳳冠霞帔,來到崇皇不見薄姬,到處打問,有人告訴說去崇皇西北方向拾麥去了,鑾駕隊便向西北方向尋去,行至兩三裏的地方等駕。這時天色突變,西北方向烏雲翻滾,有經驗的老百姓明白這是不祥之兆,天要下冷雨了(即冰雹)。群眾便磕頭下跪求蒼天保佑這到口的小麥不受冷雨侵襲。在這時,薄姬和劉恒已到鑾駕跟前,隨行官員讓薄姬劉恒母子乘轎回朝,劉恒安慰老百姓,不必擔驚受怕,說:“崇皇聖地,涇渭分明,人傑地靈是盤龍臥虎的風水寶地,有神靈保佑,冷雨不打等駕塬。”劉恒說罷這話以後,天霎時變晴,薄姬母子商議將彩轎和鳳冠霞帔賜給當地的老百姓。百姓人家嫁女要打扮得和娘娘一般模樣,頭戴鳳冠,身穿霞帔,文武官司員見轎讓道。這個風俗一直傳到解放後的兩三年,當地群眾娶媳婦用成了馬拉車,才不戴鳳冠,不穿霞帔了;但在路上遇見娶媳婦的車輛讓道先行,已成為習慣的傳統美德,延綿至今。誕生文帝的北崖上邊有一村子,人們就叫“皇駕塬村”。後來村中由於黃姓居住叫成了黃家塬村。在原來接文帝等駕的地方就叫“等駕塬村”。以後村中有鄧姓居住叫成了鄧家塬村。從鄧家塬村以西至崇皇以東的這條塬由於文帝的降生地,也叫“降駕塬”。因此,當地群眾把“冷雨不打等駕塬”也傳說成“冷雨不打降駕塬”了。並說這是皇上金口玉言所敕封。傳說總歸是傳說,說也奇怪,據考,幾千年來,崇皇寺方圓數十裏的地方,從未遭受冰雹侵害。

  薄姬和劉恒回到長安,呂後嫉妒刻薄的脾氣非但沒有收斂,而因當上了正宮娘娘更加驕縱專橫,劉邦便把劉恒封為代王(在今河北蔚縣),薄姬遂從兒子一同到代國去了。劉邦死後,呂後臨朝,呂後死後周勃、陳平等幾位先朝老臣在農曆正月十五晚上鏟除了諸呂(這就是後來人鬧元宵的來曆)輔佐劉恒登基。劉恒從代國回長安時,思念生養之地,從高陵經過在毗沙及崇皇住了月餘。當他們母子路經等駕塬北側的塬底下時,這裏住了數十戶殷姓及趙姓,村西有一清泉,在這裏飲馬時,馬受驚脫韁,後來把此村叫“驚馬村殷趙家”。據《高陵縣誌》載:“飲馬泉在縣西十五裏”正是此地。劉恒自幼跟隨母親受盡苦愁,母子相依為命,薄姬教誨劉恒,當皇上要體察民情,做一代賢明君王。劉恒對母親非常孝敬,他把母親教誨牢記在心,母親有病他親自煎藥,嚐試後才讓母親服用,母親病中,他三年衣不解帶,目不交睫,孝聞天下。後人把他的事編入二十四孝千古傳頌。由於漢文帝孝感天地,他在位的20多年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人民安居樂業,百廢俱興。他孝敬母親之德上行下效,舉國尊老敬老蔚然成風,把一個漢王朝鼎治得繁榮昌盛,這就是我國曆史上聞名的“文景之治”的開端。

  由於當地人民對先賢的懷念和崇敬,不但塑像祭祀,求神保佑,而且還流傳了很多神仙顯靈的故事:有人夜間行路時,迷失方向,辨認不清路徑,往往在一處遊轉一晚不能歸家。很希望有一盞指路明燈,為夜行人照亮,思慮過度,晚上做夢,夢見薄姬給她的兒子漢文帝說,你別忘了生你養你的地方,那裏晚間常有“迷糊子”迷人,發揮你的聖明,給崇皇賜一座土燈,讓那裏迷路的人好辨明方向……從此,崇皇人晚間出門,離家再遠都能看見有一距地丈餘高,狀若老碗口大的一個光亮,在人前引路,人走燈走,順利而歸。關於土燈的傳說至今還在流傳。也有人傳說,崇皇寺內有青白兩個狐仙,常為人賜福舍藥。有人還親眼看見青白二狐仙,在寺南程家村澇池喝水。有人追趕,眼看進了廟門,隨即無影無蹤。也有人說華佗、藥王在崇皇也經常顯靈。二位神醫到了晚上,一個騎馬,一個騎驢出外給人看病。誰家人有病,聽到他們驢、馬脖子上的串鈴聲,或晚上夢見二位神醫前來醫病,第二天便逐漸痊愈。還有人說,關公和周倉也常常大顯神聖,吆大車的人遇見泥路險情,隻要放聲大喊關老爺幫忙,便奇跡般的順利通過。也有人說,關老爺廟內的青龍偃月刀是用生鐵鑄的,有二百多斤重,它能調節天旱雨澇,有人白天將大刀抬到門外,晚上便原歸廟內原處。天逢大旱,周圍群眾不斷地來到廟內燒香祭拜,祈神降雨,大多數的村子還組織童男童女,由一長者帶領在村裏湊麵、湊油,炸成油果子或蒸成老虎饃供上祭品,開展“灸石頭”和“洗獅娃”祈雨活動。“灸石頭”是用幹艾葉團成七個小團放在石頭上用火點著,這時長者便領著童女唱:“灸呀灸,灸石頭,灸灸石頭水長流,水流千裏歸大海,一對童兒哭上來,童兒童兒哭啥來?娘在祈天祈雨沒回來。祈龍王、拜玉皇,玉皇上帝開雨門。雨門兩邊兩個金獅娃,獅娃獅娃哥哥,毛頭女娃沒人養活。天幹了,火著了,毛頭女娃不活了。七家米,八家麵,蒸下花虎給爺獻”,這時艾團也將著完,老者在艾團底下的石頭上發現有水分的潮氣就說祈雨將有希望。

  這時舀來一盆清水,水內放一個石獅娃,長者領著童女又邊唱邊洗:“洗了獅娃頭,白雨(大雨)下的流。洗了獅娃腿,白雨下的美。洗了獅娃腳,白雨下的多。洗了獅娃胳膊,白雨下的不亦樂乎……”有時正洗著,陣雨驟起,群眾說這是神仙顯靈,即組織唱戲、耍社火給神還願。有時不應驗,各村便組織人到太白山求三大白,到臨潼山去求驪山老母祈降甘霖……

  現在崇皇已有兩條公路互交而過,車輛川流不息。電燈通明。醫療事業有了很大發展,群眾就醫方便。農業生產條件有了很大改善,渠井雙灌化,群眾有歌謠說:“水泵呼呼響,渠水嘩嘩淌,不怕天大旱,渠井雙保險。”節水噴灌正在試驗推廣,國家人工降雨在當地效果顯著。人民文化素質有了很大提高。神靈指路,名醫顯聖,狐仙舍藥,求神祈雨已成美好的傳說;涇河工業園區的開發已延伸至崇皇腹地,重重土丘不複存在,寺廟已廢,在寺廟的廢墟上建起了崇皇供銷社和崇皇新市場,高大的仿古式門樓屹立在西高公路旁邊。崇皇已成為鄉政府駐地。這裏樓房林立,工廠、學校有了很大發展,農曆三、八日逢集,市場繁榮,商賈雲集。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的精神麵貌和物質麵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豐衣足食,歌頌黨的富民政策,歌頌盛世升平的頌歌處處可聞,敬請各位朋友來崇皇一遊。

  石子幹饃的傳說

  相傳,漢高祖劉邦妃薄姬身懷六甲,遭呂後嫉妒,被逼出宮,流落到高陵縣西南鄉的秦漢宮邸,生文帝劉恒。

  薄姬落難高陵,舉目無親。不久與當地百姓漸漸熟悉,認識了一位慈祥善良的老穩婆(接生婆),分娩時為她接生。薄姬對這位長者視若親娘,老嫗對薄姬亦待若親生。薄姬產後,老嫗日夜陪伴,侍奉在側,見薄姬腸胃不適,悉心照料,經常烙烤些幹饃給她吃。

  有天晚上,老嫗將和好的酵麵放在木炭火盆旁邊促其發酵,麵發後膨脹,溢出容器,滴入火盆內墊底的小石子上。第二天清晨,老嫗發現落入火盆的一團酵麵已烤得焦黃。拿起一看香氣撲鼻,麵團底下還形成小窩,嚐了一口,感到酥脆噴香。受此偶然啟發,便去涇河灘裏撿拾了些光滑的小石子回來,洗淨放入鍋內加熱,然後勻出一部分,把事先擀好的薄麵餅放在鍋內的石子上,再把勻出的熱石子蓋在上麵。這樣,麵餅被夾在石子中間,底、麵受熱。過一會兒,刨去覆蓋在麵餅上麵的石子,發現麵餅已被烤得焦熟,兩麵均有被石子墊出的小窩。後來,老嫗琢磨著給麵裏佐以食鹽、椒葉,反複試驗,掌握火候,終於製作出潔白酥脆的幹饃來。拿去讓薄姬品嚐,薄姬看到這樣薄而酥脆的麵餅,兩麵還有許多小窩窩,覺得奇怪,百思不解。老嫗便將意外的發現和製作過程講述一遍。薄姬嚐吃後覺得香脆可口,讚賞不絕,便說,這饃是用小石子烤成的,就叫它“石子幹饃”吧。

  薄姬把這石子幹饃食用了一段時日,胃病漸愈,食欲大增,體重增加,臉色紅潤,甚是高興。她讓老嫗把石子幹饃的製作方法在百姓中推廣,也讓人們同享其樂。

  秦漢宮地處涇河岸邊,河灘裏的小石子俯拾可得,當地盛產小麥。百姓們一傳十,十傳百,很快掌握了石子幹饃的製作方法,且傳播到周邊各縣。

  據考,在我國製作食用石子幹饃的隻有高陵及周邊的幾個縣。兩千多年來,石子幹饃這一風味食品一直在高陵流傳至今,而把石子幹饃作為禮品饋贈親友的民間習俗,也隻有高陵縣涇渭河以北的八個鄉鎮,崇皇尤為盛行。此地民俗婦女坐月子,家人就事先打好石子幹饃,準備孕婦產後食用。分娩後,娘家人所饋送的諸多食品中,當以石子幹饃為首選。這種幹饃有久置不壞,能保持香、酥、脆的風味,口感甚好的特點,故小麥收獲後,縣人有打幹饃食用的習俗,後逐漸形成麥收後送幹饃“看忙罷”的風俗,有首民謠:“小麥上囤囤,外婆看外孫”,外婆給小外孫拿的食品也是石子幹饃。這些流傳千古的民俗,可能源於老嫗給薄姬送幹饃有關吧。

  綜上所述,石子幹饃的起源地應是崇皇。兩千多年後的今天,石子幹饃這一獨特食品仍曆久不衰。現在的石子幹饃更是花樣翻新,添加了牛奶、雞蛋、植物油、豬油、白糖等,做出的幹饃品種繁多,別具特色。更有甚者,在幹饃裏包上油麵、點心餡等,做成夾心幹饃,頗受消費者青睞。

  現在,高陵人已把本地獨有的傳統食品——石子幹饃打入市場,推向全國。

  崇皇社火

  崇皇社火,品類繁多,分布較廣,在高陵縣甚有名氣。它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具有濃鬱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地方特色。當地流傳的歌謠對崇皇各村的社火作了生動的概括:“桑家龍燈程家船,北李竹馬跑得圓,高牆鑼鼓響當當,船張亭子扮得懸。”每逢過年、節日慶典,各村都要耍社火,走村串巷,巡回表演,有的上縣城,有的去街鎮,崇皇街道便成為集中演出場所。真有“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景象,使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各路社火,異彩紛呈,爭奇鬥妍,十裏八鄉的群眾或步行,或坐車,男女老少,穿紅掛綠,喜氣洋洋,成群結隊,趕來爭相觀看。晚上社火,燈火通明,鑼鼓喧天,另是一番景象,大有“東風夜放花千樹……鳳簫聲動,一夜魚龍舞”的氣氛。看罷社火,幾天後,人們還興猶未盡,津津樂道,評頭品足地諞上幾天。現擇其佼佼者作一介紹。

  桑家龍燈

  據高陵縣地名誌載,明末桑姓在崇皇寺南建村,以自己的姓氏稱村名桑家。據桑家人傳說,他們的先祖原是興平桑鎮人,遷移到此後,戶族很快興旺強大,為了活躍農耕生活,慶祝豐收,張顯族威,從黃陵引進龍燈。龍燈由三部分組成,龍頭、龍身、龍尾,用十三節拐子撐起來。龍頭用竹篾綁成框架,有老籠那麽大,再用麻紙糊起來,龍角用木頭雕成,龍眼是兩盞碗口大的紅燈籠(以後用上電池燈,兩條光柱直射前方,十分耀眼),龍身是在撐柱頂端,釘一塊木板,呈“T”字型,木板上麵用竹篾紮成圓拱形,這樣每個拐子就形如“♀”型,然後用白細布圈纏起來,這樣就形成一竹圓筒形,用較粗的白布連接起來,在相接的地方放置蠟燭並留有透氣孔,龍尾是用竹掃帚包紮而成。這樣,龍的粗型就形成了。然後請畫師用紅、黃、綠等顏料繪畫出龍頭、龍鱗、龍尾,一條五彩繽紛的長龍就裝扮起來了。為了防止用力擺耍而脫節,又用大繩從龍頭到龍尾鏈接起來。這條龍究竟有多長呢?據說每年把龍裝扮好後,先要到村中的龍王廟燒香還願,三間大廟,龍頭跪在神像前,龍身繞廟一周,首尾相銜,這龍至少有八九丈長。

  每年春節,二月初二(民間傳說龍抬頭)都要耍龍,每節龍身燃亮蠟燭,渾身通明,因此,人們稱桑家龍燈叫“明龍”或“龍燈”,夜晚遠看,一條巨龍騰躍翻飛,或作行雲布雨狀,或作雷鳴電閃姿,騰雲駕霧,上下翻滾,十分好看。每次耍龍,鑼鼓、秧歌、獅子等輪番上演,撐牌燈的、放鬆香火的、提蠟燭的、打雜的,總共不下五六十人,故全村出動。

  桑家耍龍時,每家都邀請親朋好友前來觀看,村裏車水馬龍,熱鬧非凡,戶戶門前擺上桌子放上點心等供品,龍在每家門前戲耍,人丁不旺的人家,就要求耍龍人把自己的獨生子從龍嘴裏遞進去,再從龍下巴底下抱出來,俗稱“過關”,會消災免難,主人家給龍披紅掛彩,有的還給龍封喜錢。各家各戶耍完後,龍要休息,秧歌,獅子接續上演,龍便找個寬暢地方纏繞歇息。一次將龍繞一大樹盤旋,豈料樹在澇池旁,龍頭一下栽到澇池裏,龍身、龍尾也順勢落入水中,澇池結冰,耍龍人救龍,踏破冰層,弄濕了褲子,但他們不露聲色,忍凍堅持,把這場社火耍到底。事後,有人把這次失誤傳為佳話,說桑家的龍要活了,竟然不顧寒冷,下到澇池喝水。後來越傳越懸乎,三原、禮泉、涇陽等地的人說桑家的龍燈上樹,是龍王顯靈……故事說得活靈活現,愈傳愈遠,桑家龍燈名氣更大了,遠道前來觀看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桑家龍燈已流傳了二百多年好多代人,可惜的是十年浩劫這條巨龍遭了厄運,當作四舊被付之一炬,每當提及,人們悔恨惋惜。可喜,有些當年參加過耍龍的人還健在,現在搶救這一民間文化遺產還不為晚,改革開放,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文化娛樂需求日益迫切,相信桑家人一定會使這條巨龍死而複活,再現當年風采。

  程家旱船

  崇皇寺南桑家村西,有程姓人家聚居。後來,桑程二姓村民房舍相連,人們習慣統稱桑程村,程家村南有於姓人家居住在一方形土城圍子裏,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縣誌記為桑家莊、程家堡、南於家莊。

  程家社火由來已久,旱船是清光緒初年,村人於乖娃在西康省雅安做商時帶回旱船尺寸圖樣,由本村木匠按圖仿製,船長5.6米,中間寬1.95米,底高0.668米,形成中間寬,兩頭尖的柳葉型,中間有一艙亭狀若彩轎,艙長0.77米,高1.40米,寬0.70米,艙亭四角呈飛簷翹角勢,雕有四個龍頭,下吊四個燈籠,艙亭內一人背船,前後也各有一個背船,且各距船端1.65米,保持均衡平穩,三人背帶隱在上衣下麵各有一雙假腿,作盤腿打坐狀,行船時三人同步,亦步亦趨,平穩如漂。船幫以下用綠綢圍就,上麵畫水波浪圖,船兒前行,綠綢飄動,如波浪翻飛。船艙前後用彩綢搭成涼棚,近年來又在艙亭,涼棚楞角裝飾彩色電珠,更顯華麗輝煌。背船人按戲劇角色扮相,艄公醜角扮相,頭戴彩色翻簷草帽,白髯口,穿黃袍(有時白裙、皂襪)與背船人(旦角或生角)對白,語言風趣、幽默,逗人捧腹,忍俊不禁。耍了一會,有點累,艄公便說,水淺船擱,我撐它不動,三人下船假裝用力推船,仍推不動,艄公便說要給河神唱戲還願哩!這時,獅子、大頭娃、秧歌等節目相繼上場輪換演出。

  一百多年來,程家旱船,隨著時代前進,不斷變換戲耍內容,除裝扮傳統古典戲劇,有“解放軍渡江”、“劉伯承撐船”、“賣餘糧”等節目,品類繁多,層出不窮。

  程家旱船,造型美觀華麗、輕巧靈活,背船人與撐船人配合默契、技巧嫻熟,常做出上船、下船,搭客、載貨,擱淺、推船、起錨轉舵等動作,時而漂逸遊蕩,時而沉重顛簸,艄公適時插科打諢、逗樂,妙趣橫生,使人解頤不絕,觀者歡呼迭起,好一番熱鬧景象。

  程家社火配合巧妙,相映成趣,多年來蜚聲四境,每逢演出,吸引數十裏外的群眾趕來觀賞。程家人將自己的社火,尤其旱船視為族人驕傲,代代相傳,薪火不息,培養了一代又一代人才。愛國人士程久銘對本村社火傾情支持,親自組織,具體策劃,把每場演出組織得井井有條,耍得有滋有味,獲得好評。十年浩劫,程家旱船險些被毀,改革開放使這個古老的民間藝術,又注入了新的活力,現在由坡吉黨支部、村委會負責組織演出,而且培養出許多年輕人才,新手們不但繼承了前輩的傳統技巧,而且在裝扮演技上還創出了新的花樣。

  船張芯子

  船張是高陵縣自然大村之一,南瀕涇渭河交匯處,“涇渭分明”即源於此。有500多戶人家,2000多口人,張姓居絕大部分。據考,唐代以前就有人在此聚居,唐時已形成規模,因涇渭交匯得名“會涇寨”,後因河水衝刷,北岸崩塌,村向西北方向遷移,到元代,村民在河上設渡,船家多姓張,又改名船張村。清時,京廣雜貨,山西煤鐵、鹽等均沿渭水溯河而上(拉牽),寶雞等地的木材等貨物放筏順流而下,東西貨物在兩河口形成集散地,故船張村商賈雲集,貿易繁盛,店鋪林立,民國時期,隴海鐵路延伸到西安,船張村頓趨蕭條。

  說起船張芯子,到底源於何年何代,雖無稽考,但村人都傳說著引進芯子(當地人稱亭子)的一段故事。相傳張姓先祖,看到櫟陽的芯子華麗險峻,引人入勝,因而很想引進這門社火,但櫟陽芯子構造、裝飾從不外傳,扮芯子也是秘密進行,外人難得一見,船張人很想引進,終於想出了辦法,他們選派一聰明人,裝作“瘋子”,打入櫟陽芯子卸妝場地,人家清場,他裝瘋賣傻,不肯離去,清場者見是一瘋傻人,就不在意了,瘋子傻頭傻腦看看這個,摸摸那個,東遊西轉,心中暗記尺寸,裝扮辦法,甚至用細鐵絲折彎成芯子形狀,回到村中,按記憶繪出圖形,講解辦法,請鐵匠按圖打造,在實踐中又不斷改進,創出新的更為險峻的造型,終於成功地裝成十二桌亭子。

  船張亭子大體分為兩類,即立式亭子,也叫馬亭子,這類可扮劇目有《李彥貴賣水》、《白蛇傳》、《草船借箭》、《藏舟》、《汾河灣打雁》、《穆桂英》、《盜扇》、《花上美人》等,另一類是橫臥式,這類亭子多扮成反麵人物,如曹操、王莽、李良等,這門古老的民間藝術造型驚險、別致,雖無聲但有形,人物栩栩如生。通過奇特形象、誇張、驚險造型,反映人物醜美心理狀態,達到褒貶目的,對觀眾產生強烈的感受。

  隨著社會發展,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反映重大曆史事件,船張亭子創造出許多新的藝術形象,抗日戰爭時期扮有《捉鬼子》、《西安事變》、《張楊二將軍捉蔣》;解放後裝扮過《土地改革》、《鬥地主》、《鎮反》等節目。改革開放,1985年停演20多年的亭子又重放光彩,春節,縣上組織致富大遊行,船張人心中高興,一呼百應踴躍參加,這時的亭子由原來的人抬桌子式改為拖拉機拉動,省人省力,由於多年沒耍,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情緒激動熱烈,全村出動,扮演的節目,多反映改革開放的新事物造型,內容都達到空前的水平。

  亭子出場遊行場麵宏大,氣氛熱烈,前麵20麵彩旗開道,緊跟龐大鑼鼓隊,一麵大鼓,20副鐃鈸,十多麵大小銅鑼分行當著服飾、化妝,浩浩蕩蕩,威武雄壯,每桌亭子兩旁有人持拐子保護,亭子人物雖無唱詞,但手足、身形、表情,都具造勢,有的揮劍怒指,有的舞扇嬉戲,精巧細膩,氣勢磅礴,令人叫絕。

  每年農曆二月初二,是傳統耍亭子的日子,據傳,三國時齊王曹芳娶船張村張輯之女為妻,後曹芳稱帝,冊封其妻為皇後,船張人為顯榮耀,在村東修座娘娘廟。二月初二逢廟會,村人早作準備,購置蔬菜、果品、雞鴨魚肉等,招呼親朋前來觀賞亭子,家家親朋滿座,街上人流湧動,大人小孩,一派節日盛裝,興高采烈。小商小販也來趕會,船張村車水馬龍,一派熱鬧景象。解放後娘娘廟廢祀,但耍亭子延續了下來,現在多在春節、元宵,大型慶典活動時才耍。

  改革開放,船張亭子這朵璀璨精粹的古老藝術放出了新的光彩,船張村年輕人接過祖先遺留下來的文化遺產,承前啟後,不斷創新發展、完善,讓這枝靚麗的民間花朵為精神文明新農村建設服務。

  李三娘、趙五娘及蔡邕、蔡文姬

  崇皇寺北隅有個李張村,又稱李趙村。崇皇人流傳兩句順口溜:“北有李三娘的井,南有趙五娘的塚。”兩句順口溜,包含著一段不尋常的故事。

  李張村,據明《高陵縣誌·邸宅陵墓》載,漢張耳墓在此故名。李三娘井,人稱“八角琉璃井”,明《高陵縣誌》載,八角琉璃井亦稱禦井,井在唐高祖李淵(618-626)舊宅(即龍躍宮、俗稱李觀)中,李三娘就是唐開國皇帝李淵生母獨孤氏,生養李淵期間,常在八角琉璃井台吊水,久而久之將石井台踩出腳印,勒下了繩槽,公元618年,李淵稱帝,建立唐朝,不忘出生地,大修舊宅,取名“龍躍宮”,有真龍天子從此騰飛之意。稱八角琉璃井為禦井。梁太祖開平年間(907-911)龍躍宮廢,井今已無存,隻有石鑿八角形井口猶在,今置李觀蘇北村。

  趙五娘,傳說為李趙村人,名趙貞女,明《高陵縣誌邸宅陵墓》載趙貞女墓在李趙村南。趙貞女即是東漢文學家、書法家議郎蔡邕之妻,蔡文姬之母。漢靈帝時,蔡邕官議郎,上書論朝政闕失而獲罪,被流放朔方,後遇大赦,畏宦官陷害,亡命江湖十餘載。董卓專權,召回,任侍禦史,左中郎將。董卓被誅,邕為王允所捕,後死於獄中,葬藍田。蔡邕通經史、音律、天文,長於碑記,善辭賦,其《述行賦》揭露統治者奢侈腐敗。對民間疾苦有所反映。書法善篆隸,尤以隸書著稱,結構嚴整,點畫俯仰,體法多變,對後世極具影響。

  女兒蔡文姬,博學多才,通音律,文風逼肖乃父;初嫁河東衛仲道,夫亡後,回歸母家。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南匈奴左賢王率騎南侵,擄文姬北去,居匈奴十二年。獻帝時,曹操專政,念蔡邕無後,仰慕文姬才華,以金幣贖歸,文姬為曹操思慕賢才之精神所感,決心南歸,毅然別夫離子,回到中原。曹操待若上賓,令其完成《續漢書》,文姬著有《悲憤詩》,撫琴賦詩,整理出《胡笳十八拍》等著名曲目。為發展中華民族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

  今人郭沫若據其事著有話劇《文姬歸漢》,上演後轟動一時。其母趙貞女為丈夫和女兒受盡苦難,後人感念賢良,編成劇本《趙五娘吃糠》,20世紀40年代,秦腔名家楊金聲上演該劇,飾趙五娘,感人至深,其人其事受到世人稱讚。

  趙五娘墓今已平沒,文姬故後葬藍田。

  輝煌的於氏家族

  自南北朝北魏至隋唐時代,高陵縣城西南崇皇鎮以東1公裏處,有個七裏流村,這個村裏住著一個輝煌了數百年的家族,這就是於氏家族。於氏源自姬姓。周室後裔。武王三子封於,其後世子孫就以封邑為姓,到後來簡稱為“於”。

  這支於姓,是於氏家族中的鮮卑曆忸於或萬忸於,其遠祖乃北周燕國公於謹。於謹,字思敬,先本洛陽人,從魏武帝入關,田家高陵。謹深沉高遠,尤潛心研讀《孫子兵法》,屢立戰功,有大勳業,官至太師。於謹長子於,襲燕國公,又加上柱國,官至大左輔。次子於翼,曆官太尉。幼子於義,起家直閣將軍,累遷行軍總管,行軍元帥,封延壽公,遷上柱國。著有《漢書刊繁》、《略覽》。於義長子於宣道拜車騎將軍,次子子宣敏,拜車騎都尉。北魏至隋代,於氏家族中,有大將軍十餘人,稱為貴戚。

  唐代於宣道之子於誌寧,曆官中書侍郎,太子左庶子,尚書左仆射,加光祿大夫。與李諄風合著《隋書誌》,與李勳修訂《唐本草》四十五卷,著《五經疏義》。懷仁和尚以王羲之書法集成唐太宗所撰《聖教序》,他奉敕潤色,遂成千古名集。於誌寧曾孫於休烈進士及第官拜散騎常侍,遷太常卿,進工部尚書,兼修國史。於休烈次子於肅,翰林學士,官至給事中。於肅之子於敖進士及第,曆官秘書省,校書郎,給事中,戶部侍郎。四子於球,於,於,於琮皆進士及第,其中二子於川中宣宗大中三年(849)狀元,三子於中大中七年(853)狀元。一家五進士,兩狀元,在當時傳為佳話。四子於琮官至尚書左仆射,還被皇帝招為廣德公主的駙馬。另於立政(出自何人不詳),官至虢州刺史,為唐代書法家。

  於氏家族數百年間,曆三個朝代,人物輩出,才兼文武,功德赫赫,政聲琅琅,不愧為高陵北魏至隋唐曆史上輝煌的名門望族。

  革命烈士劉天章

  劉天章,字雲漢,又名劉望,崇皇地區高劉村人,1893年12月出生於一個貧寒的農家。幼時就讀於三原高等小學,及長,入西安三秦公學留日預科,品學兼優,對文、史、哲、數、理、化各科潛心研讀,涉獵甚廣,尤對譚嗣同的哲學著作及其思想饒有興趣。青少年時代的劉天章,目睹清末政治腐敗,社會黑暗,民族危機日甚,漸漸產生了反滿思想。1911年武昌爆發辛亥革命,時天章正在三秦公學讀書,他第一個剪掉辮子,大聲疾呼反清口號,組織學生宣傳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和革命主張。

  1918年夏,天章考入北京大學,翌年北京發生“五四”愛國運動,天章時任北大學生會負責人,主編學生會會刊。在陳獨秀、李大釗的影響下,他是五四運動的積極參加者和組織者之一,挺身參加包圍曹汝霖住宅、火燒趙家樓痛打章宗祥的鬥爭。

  五四以後,劉天章開始接觸《共產黨宣言》、《階級鬥爭》、《資本論入門》及《新青年》等進步書刊,探討救國救民的真理。1921年,中共北方支部成立,經李大釗介紹,劉天章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是中共最早的黨員之一,也是陝西的第一名黨員。以後就在李大釗的領導下從事革命活動。

  1920年,劉天章聯合陝籍旅京同學楊鍾健、楊明軒、魏野疇、楊曉初等,發起組織了陝西旅京同學聯合會,創辦了以宣傳新思想、新文化為宗旨的《秦鍾》月刊。1921年他和李子洲、楊鍾健等商議改《秦鍾》為《共進》半月刊,深入探討陝西的革命問題。

  1922年10月,《共進》半月刊社改為共進社,《共進》雜誌便成為其機關刊物,劉天章任常務主席兼編輯主任,改原辦刊宗旨“提倡桑梓文化,改造陝西社會”為“提高文化,改造社會”,他發表了大量文章,鼓勵民眾起來革命。

  1923年,京漢鐵路工人舉行二七大罷工,劉天章在京組織學生上街遊行,聲援工人的鬥爭,並先後介紹李子洲、魏野疇等人入黨。同年夏,天章回陝,來到三原渭北中學,同郝夢九、楊明軒、李子洲、楊曉初、魏野疇等組織全校師生集會,天章發表演說,宣傳共進社的主張,在學生中影響很大。

  1924年,劉天章從北大化學係畢業。是年,馮玉祥、胡景翼、孫嶽發動北京政變,成立國民一、二、三軍,響應孫中山先生北伐,天章得悉詳情,征得黨組織同意,到河南開封任胡景翼機要秘書,旋返北京受命籌組國民二軍學生隊,並兼任學生隊少校隊長,在隊伍中建立和發展黨的組織,任命黃埔一期畢業生鄭子明、嚴雲生、郭仰芬、王太吉以及潘自立、陳養虛等共產黨員擔任學生隊的教官幹部。他還大力支持由鄧演達提議,鄭子明、嚴雲生、郭仰芬等組織的革命團體“段金學會”,在開封宣傳蘇俄革命,並派鄭子明等人到駐馬店、衛獲等地做了大量宣傳聯絡工作,為河南各地黨組織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

  1925年,劉天章任中共豫陝區委委員,9月1日和肖楚女等籌辦《中州評論》,宣傳發動廣大群眾進行反帝反封建的鬥爭。

  1926年底,國民二軍在河南失敗,天章奉命回陝,1927年中共陝甘區委成立,耿炳光任書記,天章任區委候補委員,他提出由共產黨獨立領導軍隊的主張遭到耿的反對,耿遂派天章擔任《國民日報》社長。《國民日報》名為國民黨省黨部的機關報,實為中共陝甘區委的報紙,其編輯、記者楊慰祖、白超然、童誌道等都是中共黨員。劉鎮華圍困西安八個月,報社十分困難,天章到任迎難而上,不辭勞苦,采訪、撰稿方向明確,旗幟鮮明,對陝西人民的革命活動熱情報道,大力支持。

  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4·12反革命政變,劉天章得到消息,十分憤慨,當即為《國民日報》撰寫社論《護黨運動與蔣介石背黨》,曆數蔣介石自中山艦事件以來的種種罪行,指出蔣是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有做反動中心的傾向”,號召人們遵循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救黨救國、堅持革命、繼續鬥爭。4月28日,李大釗在北京慘遭反動軍閥的殺害,噩耗傳來,天章悲憤交加,揮淚疾書,撰文哀悼,國民日報出特刊,辟專欄連續報道陝西人民追悼李大釗的悲憤情景,寄托哀思,以誌後來人繼續戰鬥的堅強決心。

  當年6月,蔣介石、馮玉祥公開合流,陝西清黨氣焰囂張,馮玉祥電令陝西留守石敬亭逮捕劉天章、李子洲、魏野疇等著名共產黨人,強令國民日報改變宣傳方針。是時,劉天章因報社工作勞累胃病發作,正在家養病,不幸老父病故,在家料理父親喪事,聽到消息,不顧老父還未葬埋,抱病含悲趕回西安,得悉詳情,認定馮玉祥已經叛變革命,立即請示省委研究對策。省委指示堅持擁共反蔣的宣傳方針,天章遂與白超然、童誌道去馮軍總部交涉,竟被拘禁,他義正詞嚴,據理質問,迫使馮軍放回童、白,而天章於7月8日被押赴洛陽,後又轉拘鄭州。天章在獄中和河南省委被押的同誌組成獄中黨支部,並和外邊黨組織取得聯係,開展和敵人的鬥爭。後敵得知天章是獄中黨組織負責人,給他加了重鐐,解押開封,將他單獨拘於一小屋。1929年,蔣馮分裂,天章於當年獲得自由。

  出獄後,他找到黨組織,開始在順直省委宣傳部工作,公開身份是《天津商報》總編輯,1930-1931年夏,劉天章先後擔任中共太原特委書記、山西省委書記、山西特委書記和組織部長等職。

  劉天章在山西工作期間,正值李立三左傾路線時期,黨的力量受到很大損失,他到任後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恢複了各地下黨的組織,發展黨員三百多人。又成立了綏遠特委,山西各地的工運、農運、兵運工作廣泛地開展起來。

  1931年初,蔣馮閆大戰結束,馮閆失敗,所部潰返入晉,兵禍天災,民怨沸騰。天章決定在群眾基礎較好的呂梁山區建立武裝,他抽調曹鴻弼、閆紅彥、楊仲遠等20多名黨員幹部在孝義縣組織遊擊隊。3月,在離石縣九裏灣正式成立中國工農紅軍晉西遊擊隊。後隊伍擴大,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晉西第一大隊,拓克寬、黃誌文任隊長和政委,在呂梁山區形成根據地並日益發展。

  1931年7月,中共山西特委主要是在劉天章的策劃、組織和領導下,運籌帷幄,起草文告。7月4日策動了駐平定的高桂滋部十一師兩千多人舉行起義,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四軍,蘇亦雄任政委,萬啟賢任軍長。隊伍開往河北阜平,建立了蘇維埃政權。黨對這支武裝力量十分重視,先後派20多名幹部加強領導。軍閥石友三派所部沈克用詐降,誘騙殺害了軍長萬啟賢,逮捕了蘇亦雄(後犧牲),部隊經雁北於陝北府穀過黃河南下,又被井嶽秀部包圍,70多名黨員慘遭活埋,起義歸於失敗。

  消息傳到太原,天章得悉心急如焚,立刻化妝成販牛人,跨山涉水,星夜兼程,曆盡艱辛前往陝北,準備收拾殘部,重整旗鼓。待到達陝北為時已晚,隊伍所剩已被井嶽秀收編,天章無奈,重返太原。殊不知山西特委已遭叛徒出賣,受到破壞。1931年10月21日(農曆九月十一日),天章和特委其他同誌正在開會,被叛徒告密,敵包圍會場,將天章逮捕。

  天章被捕後,敵人企圖從這個共產黨的大人物身上得到我黨的機密,由山西審判長大劊子手韓甲三親自審問,在敵人的法庭上,天章從容不迫,泰然自若,慷慨激昂,痛斥蔣介石,閻錫山一夥反共反人民的罪惡行徑,駁得法官張口結舌,狼狽不堪,敵人毫無辦法,黔驢技窮,竟拉出四個叛徒證明劉天章是山西共產黨的負責人,但他一口咬定叫王聖修,蒲州人是個賣柿子的,敵人氣急敗壞,對他施以酷刑,老虎凳、壓杠子,極端殘忍地折磨他,但是在堅貞不屈的共產黨人麵前,任何刑具都是無效的。他們連天章的真實姓名都沒搞清楚,敵人竟喪心病狂地用烙鐵燒,把燒紅的鐵鏈子纏在他的腰上。劉天章咬牙挺胸,一言不發,巋然不動。

  劉天章在獄中受盡種種折磨,殘酷的迫害使他更加堅強,他不顧個人,經常關心獄中其他同誌。他爽朗地說:“死何懼哉!”表現了一個共產黨人的英雄氣概。

  敵人對劉天章施盡了各種毒計,但都枉費心機,窮凶極惡的敵人終於向他下了毒手,1931年11月13日(農曆十月初四),太原城陰雲籠罩,劉天章等被閻錫山匪兵押解到小東門外,麵對屠刀,他昂首挺胸,大義凜然,視死如歸,不斷高呼口號,敵人慌忙用棉花堵住他的口,在場的群眾無不為天章的英雄氣概所感動,人們掩麵而泣,痛哭失聲,太原城沉浸在一片悲憤之中。下午,劉天章同誌慘遭殺害,時年僅38歲,嗚呼!中國共產黨的忠勇戰士,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劉天章是五四時期的學生領袖,是中共最早的黨員之一,是黨的出色的政治活動家,他對黨無限忠誠,為革命奮鬥不息,直到最後英勇獻身。劉天章在黨組織和人民群眾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更是崇皇人民的驕傲。他雖然很早就離開了我們,但他不朽的業績將永遠為人民所傳頌。

  全國解放後,山西黨組織和人民為了紀念劉天章同誌,找到烈士遺骸,重新舉行了隆重的安葬儀式,並在太原雙塔寺修建了烈士墓,在家鄉每逢清明,縣政協委員及各界人士到天章的衣冠塚進行祭掃,緬懷烈士、激勵後人繼承先烈精神,告慰英靈。劉天章英勇獻身的精神將永遠鼓舞人民前進,他的英雄形象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革命烈士白文範

  白文範,又名白培章。1903年生於崇皇鄉三馬白村一農家,8歲啟蒙讀私塾,15歲進入三原縣峪口中學,1922年入三原渭北中學,該校時為陝西知名學校,校長郝夢九,思想進步,辦學嚴謹,學校革命風氣濃厚。中共黨員楊明軒、魏野疇、李子洲,進步人士韓兆鍔、朱佛光、張耀鬥等都在該校任教,白文範深受影響。1924年參加學生運動,加入“非基大同盟”、“渭北青年社”等進步學生組織。1924年隨中共黨員他的老師吳迪恭到湖南嶽雲中學學習,期間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不久轉為中共黨員。畢業後,被時任陝西省教育廳長的楊明軒委任為高陵縣教育局長,他以從事地方民眾教育的公開身份進行黨的地下活動。1927年2月成立了中共高陵縣支部,白文範任書記,是高陵中共黨組織的創始人,在高陵各地普遍成立農民協會,發展黨員近40人,開展革命鬥爭。智字中區成立農協時,文範親自主持大會,袁鴻化、宋林昌等人是高陵支部的重要成員。3月,中共高陵支部改為中共高陵縣特別支部,文範仍任特支書記。

  1927年,特支領導組織全縣農協會員在縣城隍廟召開大會,清算地方劣紳紀楨之侵吞華洋義賑款和霸占學田產河灘地的罪行。組織人員對學田產河灘地進行勘測丈量,限期清退。時中共黨員許權中率五十六軍一個旅駐紮高陵,在許的支持下,文範發動農協對紀楨之進行了二次清算,即三堂會審(許旅、趙傑三旅、縣長李銘山)。

  1928年2月,白文範向省委匯報工作,受到時任省委書記的潘自立的高度稱讚:“革命受到挫折,一些黨員脫離組織,而你很堅定。”3月,省委決定成立高陵區委,文範任組織委員。他很重視青年工作,於4月成立共產主義青年團高陵特支,擴大了革命力量。

  是年6月,農協在清算紀楨之罪行時,一再被阻攔、破壞,憤怒的群眾燒了紀家霸占學田、搜刮民財所蓋的房子。紀楨之的兒子紀伯文以國民黨高陵清黨委員會成員的名義,向國民黨省黨部告狀。縣黨部指示公安局計騙白文範、宋林昌赴宴,將二人逮捕,押解西安市西華門軍法裁判處拘禁。文範、林昌被多次提審,敵人施以各種酷刑,文範在法庭上,大義凜然,慷慨陳詞,駁得法官無言以對,他咬牙忍受敵人的折磨,始終未暴露我黨的任何機密。紀伯文當庭誣指寫有白文範姓名的草帽為證,文範據理駁斥,弄的紀伯文啞口無言。高陵許多進步人士鄭毓英、馬廷傑等多方籌資營救,怎奈紀伯文重金賄賂,買通軍法當局,敵人決定殺害白文範。當時白文範對同押一室的中共黨員王鴻俊說:“我不懼死,我沒有暴露組織,沒有出賣同誌,你如果出獄,告我妻子,她身懷有孕,孩子出生起名‘白囚’。”

  1928年11月18日,白文範、宋林昌被殺害於西安北門外,文範時年僅25歲。

  白文範是高陵黨組織的創始人,對黨無限忠誠,為革命事業付出了年輕的生命,犧牲後,馬廷傑等冒險將屍搬回安葬。20世紀90年代,縣政協崇皇學習組建議縣委重修烈士墓塚,供人民清明祭掃,如今已作為高陵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白文範烈士的精神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兩顆鈴》劇頌英雄

  20世紀50年代前期,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馬健翎院長和編劇黃俊耀,寫出了膾炙人口的大型反特眉戶現代劇《兩顆鈴》。演出後轟動一時,好評如潮,名噪省內外。省人民出版社龍行等人還根據人物原型的事跡寫成小說、故事等出版發行亦深受讀者的喜愛,一時成為搶手讀物,公安學院將人物事跡編成教材,給學生講授。

  《兩顆鈴》中主角人物,就是以解放初西安市公安局偵察員、高陵縣崇皇鄉徐吾村人張懷忠為原型。反映他在反特鬥爭中深入虎穴,與敵特周旋,曲折複雜,驚心動魄的鬥爭場麵,極富傳奇色彩。究竟他是如何打入敵特內部,發揮巧妙的戰鬥藝術,將敵特擒拿歸案,一網打盡,保衛人民政權,為共和國的安寧屢建奇功,又在十年浩劫中含冤辭世。不妨先看有人撰寫的一幅挽聯和讚他的詩篇。

  聯曰:為國懷忠,參察北戰,蒞陝北單,一股勁鬧革命,問心無愧。

  見義勇為,深入虎穴,巧拿虎子,兩顆鈴頌英雄,青史留名。

  詩曰:戡亂無須動幹戈,襟懷錦囊妙計多。

  調虎離山憑舌戰,誆使自行投網羅。

  人頭落地十有五,作到人所不敢作。

  兩顆鈴劇深造詣,獎掖英才奏凱歌。

  張懷忠,1915年生於崇皇鄉下徐吾村一較殷實農家,當他出生時,遭遇土匪搶劫,父亡家敗,境況淒慘,由一富裕戶猝然變為蓬門蓽戶的貧苦人。無奈靠母親為人家做苦工聊以度日,懷忠的童年就是在貧弱困苦的環境中長大的,僅有小學文化程度。

  1929年,關中大旱,數年連續歉收,高陵已是餓殍遍野,張懷忠一家更是啼饑號寒。1930年春,其姐丈時任馮玉祥部西北航空學校高級教官的何崇蕭介紹他到山西汾陽西北陸軍軍官學校學習。該校是以馮部為掩護,而實為中共所領導的,教職員工、學生半數以上都是中共黨員。張懷忠進入這個朝氣蓬勃的新環境,勤奮學習,銳意進取,各科學業日漸精進,政治上要求進步,1931年8月,17歲時,即由張宗遜(渭南人,解放軍上將)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2年任該校一大隊七中隊黨支部書記、五班班長,與原陝西省長李啟明、軍區副司令員張濤及河南省政協主席賈振忠等為同期學員。

  1933年,方振武、吉鴻昌等組織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張懷忠任由汾陽軍校編練成的一師一團九連連長兼黨支部書記。由於他政治素質高,又有軍事才能,對日作戰十分勇敢,往往身先士卒,不畏艱險,與戰士同甘苦,親如手足,極富號召力,驍勇善戰令人歎服。正當察北抗日同盟軍收複多倫、四平等地節節勝利之時,蔣介石不惜東北四省陷於敵手,三千萬同胞遭敵辱踐,竟授意何應欽與日寇梅村談判,簽訂什壬共同防共協定,逼使馮玉祥下野,瓦解抗日同盟軍,中共領導的部分部隊遭敵圍剿,全軍覆沒,方振武、吉鴻昌被捕殺害。

  1934年夏,張懷忠回到西安,參加周至、戶縣農民暴動失敗後,與黨組織失去聯係。何崇蕭又介紹他到陝北高桂滋部84師499團任通訊排長。

  1935年5月,張懷忠回到西安找黨組織,遇到他在軍校的支部書記曹惠文,介紹他見到地下黨負責人丁誌明,遂被安排到小皮院任小學教員,繼續為黨工作。

  1937年初,張懷忠在藥王洞遇賈振忠(軍校一大隊長),賈以黨組織名義介紹他到38軍177師任副官,當年因母病重回家,即在本村小學教書,而另一教師張貴林(同村人)也是黨員,懷忠即從合陽拿回組織證明,和高陵地下黨接上關係,與張等一起進行革命活動。

  1938年秋,黨組織送懷忠去陝北公學學習,他攜帶何勝、何梅、吳登弟、張維傑,張克讓等一同去了陝北。1939年懷忠畢業,校方留他任馬列教研室主任,後又返回高陵開展黨的地下活動,1943年高陵地下黨組織遭敵破壞,懷忠倉促出走,失去與組織聯係,但一直努力為黨工作。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27日,張懷忠即進入西安警備司令部軍察處工作。1950年新中國對敵鬥爭的形勢十分嚴峻,省公安廳特將政治立場堅定、忠勇機智、擅長對敵鬥爭的張懷忠調進西安市公安局偵察科工作。

  由於要在隱蔽戰線與敵鬥爭懷忠不但自己埋名隱姓,家庭也不能暴露,因此,其妻金玉蘭也辭去各種社會職務,隨丈夫到處奔波,過著居無定所的困窘生活。

  1952年,廣州偵破一起台灣派遣特務案,張懷忠打入敵特內部,與虎同穴,一起吃住,一同被捕入獄。敵特以刀槍相逼、拷問,他泰然自若,滴水不漏,絲毫沒有暴露身份,取得敵人信任。當敵威脅其去港、台時,他當機立斷,改變計劃、千方百計誘敵至西安,一下火車即被我逮捕。敵在獄中一口咬定張懷忠是反革命,為工作需要,敵被教育釋放,仍歸張懷忠領導,並協助懷忠破了一大案,一次宣判40餘人反革命罪犯。該敵在一次會議上仍反誣懷忠是反革命,經嚴密審查,再次將該敵關進監獄。

  20世紀50年代中期,經張懷忠偵破的大案就有:“反共抗俄太行遊擊隊”、“五族兄弟同盟會”等,尤其在西安、黃龍山進行活動並有數百人武裝,企圖進行暴亂的“中國國民黨戰地服務委員會”案最為複雜曲折、驚險(《兩顆鈴》即以此案為題材)。當時的情況是盤踞在黃龍山一帶約300多人的蔣特匪徒,受台灣國民黨軍統的指示,進行刺探情報,煽惑叛亂,搞顛覆暗殺、破壞活動,一時甚為猖獗,白水縣政府迭電向省府告急,省公安廳長李啟明、市局局長張少康召諭張懷忠,麵授任務,務必將這夥匪徒一網打盡。

  由於敵特內部情況錯綜複雜,彼此關係網絡嚴密,為了掌握敵內部詳情,做到不使一人漏網,張懷忠受命後,即與已被我捕獲的台灣派遣到大陸專門負責領導陝西特務頭子孫某(河南懷慶人)見麵,經耐心說服教育,孫某心悅誠服,表示願意立功贖罪。懷忠遂將其妻接來西安,優待生活,孫某深受感動,益加感佩,將黃龍山匪特的聯絡方法、暗號、彼此關係、企圖破壞、暴亂等內幕一一坦白交待,懷忠確認屬實,將情況報告局領導,作出部署安排、相應保護措施,懷忠胸懷信心化名張勇為,替代孫某,帶領助手,打入敵特內部,他信心百倍,置個人安危於不顧,成為敵特的頂頭上司,領導敵人開展“工作”。他秘密派人先與白水縣委取得聯係,選擇地址,布置保衛、記錄、安裝竊聽等,萬事妥切,傳令各區特務頭子前來開會,匯報工作,聽取新的指示,並表彰他們“辛勤輝煌的成績”,傳達台灣總部為適應現階段國際形勢需要把工作火速轉向大城市等等,他以撤銷農村工作的計策為誘餌,迎合匪徒羨慕大城市的心理,匪首們喜形於色,紛紛表示,擁護中央總部的英明決策,爭先恐後欣然奔往西安,個個按張“首領”的分配指示,15個匪首分別到達15個公安派出所的監控地點,然後分別通知匪特張三某月某日到革命公園茶館,約談回台灣參加總部會議,悄然逮捕。翌日,又通知匪徒李四,約談赴香港做聯絡工作,而待機擒拿,類此如法炮製,特務頭子們在渾然不知中,悄沒聲息地一個個被擒拿歸案,無一漏網。

  最能震撼人心、令人拍案叫絕的是,他把原重慶中美合作所訓練出來的奸猾詭詐,又能策劃、組織特工活動的一批高級特務,經他匠心獨運、精明巧妙地心理攻略,使其一個個乖乖歸順自己,悉聽領導,而且與自己配合得天衣無縫,涓滴不漏,為我所用。他巧妙絕倫的對敵鬥爭藝術,“玩”敵於掌股之中,使這些人麵獸心、窮凶極惡的特務一個個被馴服得俯首帖耳,聽憑他的指示,把暗藏的特務,通過這些人的聯係,招來西安,一一就擒。在與這群匪徒周旋中,險象環生,時刻都有掉腦袋的可能,可張懷忠從容不迫,睿智機敏、大膽果敢,縱橫捭闔、遊刃有餘,擒賊如囊中探物。多次驚心動魄的場麵,他恩威並舉、三言兩語就化險為夷。在消滅黃龍匪徒時,事先設計了兩套方案,三項規定:1.逮捕證送達山中方可行動;2.絕對保密;3.匪首被擒後,對眾匪徒進行了安撫,不可驚動。誘捕時機稍縱即逝,一不小心,會導致全盤皆輸,張懷忠到達山中,巧遇機會,但逮捕證來到,不能動手,逮捕證送達,又痛失良機,原計劃兩套方案均未奏效,此時匪首又要我誘捕人員離開黃龍說另有任用。若此,即失去擒賊條件,懷忠頓生一計,借誘捕人員自行車一用,途中故意衝入溝中,車子摔壞,撞傷自己,借此留下了我誘捕人員,他遂另出捕拿方案,引敵出巢秘密逮捕,不露聲色。他安撫眾匪徒,未驚動一草一木,為全殲匪特創造了條件。

  張懷忠長期與匪徒作艱苦卓絕的鬥爭,沒睡過一個囫圇覺,失眠、胃病困擾著他,從不言苦,帶病工作,多次暈倒路途,蘇醒後,照樣工作,務必完成任務。懷忠懷著對黨對國家無限忠誠的精神,在非凡的戰線上,不畏艱險,忘我工作,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業績卓著,成績斐然,在我國公安戰線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張懷忠的事跡引起省戲曲研究院馬健翎院長的極大興趣,特邀他前去做報告,講述全殲黃龍山匪特一案的全過程,馬院長親自記錄,才創作出《兩顆鈴》(敵特聯係的暗號),一經上演,張懷忠成了人們心中的傳奇人物。隨後,西北公安學院等多家單位都邀請他做報告,他的事跡在社會廣為流傳,故鄉人民更視他為英雄,爭相傳頌,對人民群眾起到教育和鼓舞作用。

  就這樣一位忠心赤膽的英雄,在十年浩劫中難逃厄運,西安市公安局長張少康被逼迫自殺,張懷忠被連批帶鬥下放高陵,英雄仰天長嘯,衣帶漸寬,麵容憔悴,壯誌未酬,含冤未申,悻悻、匆匆地離開人世。惜呼!悲哉!

  水利專家程久齡

  程久齡,1919年出生於崇皇鄉程家村一農家。父名萬裏,一生從商,母早逝,父續弦,久齡承祧子五嬸,待若親娘。1929年啟蒙於鄭子明先生門下。常流涕,麵不潔,寡言內向,情緒不形於色,悟性極佳,聽課專心,目不斜視。鄭先生除講授國文外,還講經書,間或摻講《天演論》之類的西方學科,民國十八年,關中大旱,農人盼雨若渴,盼水如命,鄭先生亦因之向學生講解有關水的知識,每於此,十歲的久齡必聚精會神,專心致誌。久之,鄭問:“水謂何物?”久齡侃侃而答:“水乃生命之源也……稼穡之所需也……”先生驚歎其聰明常語之:“齡兒看似愚鈍,實則聰穎,施以良好教育,將來必成大器。”蓋因此形成他日後終生從事水利事業的緣由。20世紀40年代,久齡果然考入武功農學院攻讀水利。後也成為鄭子明先生的佳婿。

  1937年,久齡從高陵涇野學園畢業,負笈西安二中,同石玉璽、白傳薪結為莫逆。三人品學兼優,深得羅端先校長的讚賞,畢業同登榜首,均免試保送西安高中,時侯良弼任西安高中校長,經常向學生灌輸蔣介石的“一個領袖,一個政黨,一個主義”的反動思想,久齡鄙而遠之,專心讀書,常和石、白二同學切磋學問,相互砥礪,對侯良弼的獎掖毫不動心。

  1943年久齡報考武功農學院水利係,須考六門課,其中一門因上廁所而遲到,被拒之考場門外,在缺考一門課的情況下竟被錄取,且名次並不靠後。他後來回憶說,其餘五門答得好,可能是被錄取的原因。進了大學門,久齡學業日漸精進,四年本科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幾位教授讚語常加。1947年6月,久齡以優異的成績接過了武功農學院發給的畢業證書。

  是年暑假,久齡因眼疾在家療養,高材生的聲名遠播,高陵縣立中學、徐陽中學、涇幹中學、三原中學等校,爭相登門,邀聘任教,他以自己傾心水利事業,學業初就,夙願未嚐,不忍割愛而一一婉言辭謝。9月,眼疾初愈,即赴陝西省水利局任實習員。

  1948年3月,久齡到惠渠工作,同年8月任冷惠渠工程管理處主任,晉助理工程師。

  1949年陝西解放,久齡正當而立,心情特別激動,感情從不外露的他,情不自禁地奏起二胡引吭高歌,歡慶解放——新社會為他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機會。1952年,負責測量、設計、施工改建了15公裏的冷惠渠幹渠工程。牛刀初試,顯示了非凡的才學。接著,又到水利局第三測量隊負責導線組工作,對漢中盆地五縣的山丘地形進行了測量與計算,完成導線網1900多公裏,控製麵積達800多平方公裏,並繪製了萬分之一地形測繪圖,為第一個五年計劃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1954年,久齡任漢中地區水電局水利工程隊副隊長、工程科科長。任職伊始,即帶水利工程隊,修建了陝西省第一座蓄水量1000多萬立方的強家灣水庫。他親自勘測,擔任總體設計,統編計算,負責施工,工程質量優良,40年來堅固如初,為陝西的水庫建設,起了樣板作用,技術經驗推廣全省,受到嘉獎。

  20世紀60年代前期,程久齡帶領40多名技術人員,先後兩次對漢江上遊主流及11條較大支流,進行了全麵綜合勘測,調查了漢江的曆史和現狀。他不顧疲勞,跋山涉水,奔波於崇山峻嶺之間,兩次勘測曆時一年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8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