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燁渡古鎮

  王景民

  幼時常隨大人從靈沼家鄉出發,經文王靈台,沿灃河堤岸,步行五六裏到秦渡鎮趕集,後來又在秦渡鎮政府工作了30多年。在此期間,本人曾參與有關秦渡古鎮的保護、建設和開發決策文件的起草工作。退休後,緣於懷舊之習,使古鎮的輝煌盛況常浮現於腦際。

  秦鎮南街老房

  秦渡鎮地處戶縣東部,灃河西畔,南、東、北三麵與長安區毗鄰。距西安、鹹陽各25公裏,呈鼎足之勢。當年為紀念道教全真派七子之一馬丹陽,在鎮西門外誌道觀汲水之“丹陽井”所樹碑文稱:“秦渡關中之名鎮也,左清灃而右澇水,背大渭而麵終南,木茂土沃,物豐民繁,介於戶杜之間,實為一方之都會也。”

  豐京盛地

  秦渡古鎮因水而得名,因水而聞名。《尚書·禹貢》記載,遠古堯帝時代,因水盛流之性狀而得名的灃水,常常泛濫。“禹治之,使之入渭(河)。”從此拉開了人類在該地繁衍生息的序幕。

  秦渡鎮(民國初年)灃河石板橋

  明、清及民國各代《戶縣誌》均載:西周“豐宮在灃水西,去縣三十裏,文王都豐。”清乾隆年間太史孫景烈在重修《戶縣誌》中明確指出,“秦渡鎮即周豐宮”。《詩經》、《史記》也都對周文王“既伐於崇,作邑於豐”的曆史事實有所記述。在古鎮南門外,曾有西周烽火台(後稱墩台),鎮北門外又有周文王靈台。今秦渡鎮內當陽堡,父老相傳為西周當陽宮故地。從而首開了“秦中自古帝王州”之先河。文王以豐京為根據地,在政治上“發政施仁”,受到人民的擁護和愛戴,設靈囿、靈沼與民同樂;在思想教育上設立辟雍(早期太學),教化人民習禮樂;在軍事上,以薑子牙為參謀,南征北戰,擴大疆域。據史書記載,到周文王晚年,其疆土西達甘肅、陝西一些地方,東北進展到現在的山西黎城附近,南到長江、漢水、汝水流域,東到河南沁陽一帶,逼近商都朝歌,控製了當時三分之二的地盤,為滅商奠定了基礎。以後,周武王雖遷都鎬京,但每作大的決策之前,都要步行25裏“至豐告廟,而後行焉”。成、康各王“亦循之”。因之秦渡鎮曾被譽為“豐京盛地”、“襟帶鎬京”。今與秦渡鎮相連的王渭村(古稱王塢村)有姬姓村民百餘口,常稱其為周室後裔。

  秦鎮藥王樓東晉時期,十六國之一的後秦弘始三年(401),帝姚興率文武百官由京城長安赴草堂寺(時稱大寺)聆聽高僧鳩摩羅什講經說法,在灃納水後約1公裏處的灃河西岸,以船為橋設立渡口(今秦鎮丁字街處),從此而得名秦渡(另有一說,在姚興之前,帝姚萇,為了溝通灃水東西兩岸,發展農業生產就已設立了此渡口)。渡口的設立,打破了灃河東西阻隔,成為交通要衝,並通過渡口這個樞紐節點,自然而然向南、北、西三個方向延伸。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商賈紛至遝來,集鎮雛形逐漸形成,城鎮意義上的建設也正式啟動,從而把我國集鎮形成於唐宋時期的結論向前推進了三四百年。至唐代,曆經二百餘年的順路設街,臨街建房,丁字形街道的空間格局基本定型,並出現了安樂繁榮景象。《全唐詩》載有高駢寄李遂良詩:“吟社客歸秦渡晚”之句為鑒。至金、元時代,南、北、西三條街之間空間逐漸擴展繁盛。故商務印書館在《地名大辭典》中指出,秦渡在金代已為鎮,《長安誌》中也將其稱之為鎮。元代繼之,集市貿易活動日漸繁盛。但據舊誌載,“鎮前無城”。據雍正十年(1732)《戶縣續誌·集鎮》記述:清康熙四十五年至四十七年(1706-1708)縣令張世熏(蕪湖人)築城建門,“司閉啟,以衛商民”。以後逐漸將各城牆段連接,直到光緒年間由路春皋(號路二先生)率眾修補完畢。此期間還相繼築有西門、北門、南門、土南門、大南門。五門城樓,其楣題分別為“豐京盛地”、“襟帶鎬京”、“灃水凝輝”、“千岩競秀”、“終南佳勝”。古鎮區麵積達1.5平方公裏,外形輪廓為扇形。鎮內除南、北、西呈“丁字形”三條商業大街外,又有13個村堡,即:薛家堡、高家堡、連城堡、樓北堡、樓南堡、樓西堡、壕六堡、通城堡、鹿(陸)家堡、單家堡、孫家堡、四六堡、中興堡。並在鎮內相繼建造了日月樓、藥王樓、孤魂樓、花樓、土地樓、無量樓、玉皇樓、火神樓、臘八樓等九座樓,因此有“秦渡鎮九樓十三堡”之稱。還有道觀、寺廟十幾處,基督教福音堂一座,鐵旗杆三對,戲樓三座。其中以興國寺最古,藥王樓最為壯觀,可惜今已消失。現僅存明嘉靖二年(1523)興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4)重修的關帝廟大殿一座。這些寺觀、樓廟雖多已無存,但卻為古鎮悠久的曆史譜寫了光輝的篇章。如鎮西門外的誌道觀,又稱“四真堂”,“四師堂”,就是道教全真派創始人王重陽(戶縣祖庵鎮建有重陽宮)的四大高徒馬丹陽、譚處端、邱處機、劉處玄來秦渡設觀修煉之處(今鎮西門外郵電大樓周圍為其故址)。在此,他們分誌插柳,用心護育,每到春夏之交,仙柳爭榮,綠葉茂密。但到元末,柳樹全枯,道觀冷落。明洪武初,當朝賜應夢真人孫碧雲遊覽終南太華時,經過此地,仙柳枯而複榮,重新立觀。元至元二年有《重修四真堂記》,並有四師堂插柳詩:“四師分誌插柳栽,馬譚劉邱意徘徊;各人分誌登仙路,萬古仙名震秦街。”流傳於後世。

  秦渡古鎮及其周邊的人文景觀,是古城西安曆史環境的組成部分。距鎮北二裏處,有周文王靈台(今屬長安區),《詩經》記載,是當年周文王發動當地百姓堆土“不日成之”。舊誌載:靈台“在豐宮北,高二丈,周百二十步;上有文王閣”,以祭祀和發布時令節氣,教化黎民。又據唐魏王李泰《括地誌》及康熙年間《戶縣誌》記載,周文王在靈台附近引灃水設立辟雍,教化天下之人明達和諧,以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秦渡鎮北門外,曾有一枯骨塚,漢劉向《新序》記述:當年築靈台挖土時,掘得死人骨,文王得知後,命人將其重新埋葬,屬下人說:“此骨無主”,文王說:“有天下者,天下人之主,有一國者,一國人之主,寡人者,死人之主,又何求?”遂令“以衣冠更葬之”。天下人聞之皆曰:“文王澤及枯骨,又況於人乎!”後來人們又在塚旁修建枯骨廟一座,以為祭祀。唐代在靈台上建起一座寺院叫“平等寺”,至今香火不斷。鎮西二裏處的滹沱(今改寫“扶托”)村是西周時古村落遺址,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鎮西北三裏處的花園村曾是西周禦苑的花園頭。鎮西南五裏處的張良寨村,傳說因漢代張良曾居住於此而得名。此村之北,20世紀80年代村民建廠時曾發掘出元代賀氏三傑(賀賁、賀仁傑、賀勝)之一賀仁傑之墓,出土文物有墓誌銘一塊,銘記了其父賀賁在家鄉慕旗寨(今北龐村東頭)建房挖地基時,從地下得白金三千七百兩,將其中二千五百兩捐予忽必烈以助其完成統一大業的史實,同時也進一步證實賀氏家族的故鄉就在秦渡鎮地區,並為研究這一時期的曆史文化提供了實物史料。鎮西十裏處的龐村有一羅漢寺(俗稱龐村寺)“始自東漢明帝之初”,時稱“白馬招覺院”,是我國最早的佛寺之一。相傳武則天的“麵首”馮小寶(即薛懷義)曾在此為僧,號白馬招覺和尚。馮被處死後,羅漢寺也被焚燒。因此,人們推測賀賁地下所得巨額白金為馮小寶私藏之財。今寺內尚存古碑六通。即:西晉惠帝敕封該寺普覺和尚為國師的聖旨碑;金大定年間尚書禮部牒碑;明正德年間任命該寺僧人釋湛文(花園裏人)為戶縣僧會司僧會的《吏部劄付碑》;明嘉靖年間的“重修羅漢寺畫廊記”碑、“重修羅漢寺記”碑(王九思撰文)、羅漢寺圖碑(釋湛文繪)等,這些碑石翔實地記載和描繪了羅漢寺曆史沿革和昔日的宏大規模。今該寺留存釋湛文舍利塔一座和明代所建的諸佛殿一座。本世紀初根據黨的宗教政策將寺院交給僧人管理。占地24畝的古刹已重修了圍牆,以期恢複昔日的宏偉寺容。距羅漢寺東南十裏處的棗林寨村有一座莊嚴寺,據《西安佛教史略》記載,該寺為古青龍寺,是白馬招覺院的姊妹寺,也始建於西晉時代,因此有“西白馬,東青龍”之稱。相傳唐永徽元年(650),武則天被唐高宗詔入宮前,來青龍寺莊重嚴肅(尼姑還俗梳妝打扮之意),因之此寺改為莊嚴寺。另外,秦渡鎮還與戶縣境內的草堂寺、重陽宮等宗教聖地,相距較近,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這些都使秦渡古鎮顯現出濃鬱的傳統文化色彩。

  商貿重鎮

  秦渡鎮又是關中到巴蜀古道上的一座商貿重鎮。當年這裏商賈雲集,京廣雜貨,土產山貨,糧棉油肉的集貿交易“盛於縣城”,形成了完整的商貿體係。明代史書有關秦渡鎮商貿盛況的記述有:“輻輳繁盛,晉豫客商較多。”清雍正十年(1732)《戶縣續誌·集鎮》再次記述:“邑之四關,鄉之四鎮,惟秦渡一鎮為商賈輻輳之區。”說明其不僅具有一般集鎮貨物的就地集散功能,而且有很強的向四周輻射之作用。據《戶縣文史資料》記載,“早在清道光時期秦鎮就有了規模較大的市場,到了同治、光緒年間,市場已很繁榮。”辛亥革命以後,特別是抗日戰爭期間,使地處後方的秦渡鎮商貿活動趁機得以超常規的發展。山西、河南等敵占區人民特別是生意人紛紛“逃”到秦渡鎮避難、謀生。三條大街、巷道、村沿都成了各種貨物的交易點,自然形成各種專業市場。主要有:糧食市、肉市、菜市、柴市、旱煙市、席箔市、車市、人(勞工)市、生薑蓮菜市、布市、麻市、燈市、牲口市、蛋市等。三條大街兩側的街坊則集聚了資本雄厚的商業店鋪。糧食店有三盛合、同義成、林盛和、福林生、長盛和、景信和、培德成、德順和、永信和、永豐盛、萬順成、福園泰等十二家,其中三盛合等幾家大店常年存糧在百石以上,糧食業一直是秦渡鎮的主要行業。這裏不但有本省客商,且山西、河南、甘肅等外省客商也多有往來。雜貨鋪有槐盛生、槐成德、晉隆昌、祥泰隆、紅萬誌、裕慶豐、義元成、順義和、三餘德、拾盛德、德泰隆、義興成、複興永、永茂恒、永順泰、吉盛豐、通順德、永順和、仁本善、仁德昌、協盛茂、郭明鶴等二十多家。雜貨鋪主要經營鹽、堿、油、酒、紙張、木耳、藕粉等日用雜貨,有的還加工點心、南糖(即南式糖果、點心一類。舊時人皆如是呼之)等副食品。大煙土房有永順生等三大家,且均為民國十五年(1926)開設。中藥鋪有景明堂、三晨堂、通順堂、萬春堂、半濟堂、裕興堂、德馨堂、複信堂、永順和、同誌成、四箴堂等十二家。酒館有民樂亭、同樂園、大盛館、三興館等四家。山貨土產收購店有秦興家、逢瑞福、誌盛榮、協和家、長發祥、秦生利、同心德、同積福等八九家,主要收購生絲、桐油、清油(食用油)、漆油(製蠟原料)、生漆、核桃、板栗、茶葉、木耳、花椒、麻、紙張、木炭等,這些店鋪將山貨土產以廉價收購後,批量運往外地或市麵零售,也有鹹陽、涇陽、三原、西安等地客商來秦渡鎮進行販運。手工業作坊及服務業門麵有:麻鋪、緔鞋、紙花、染坊、皮房、醋房、燒酒坊及照相、理發、裁縫等十五個行業。鎮內西、南、北三條大街幾乎全是商業店鋪,形成了清式建築群。客商除當地人外,還有來至山西、河南、甘肅等地商賈,真可謂“貨通天下”。

  秦渡鎮農曆雙日逢集時,街頭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呼聲、喊聲、叫賣聲,討價還價聲,雜成一片,沸沸揚揚。若逢農曆四月初八、八月初六,秦鎮傳統古會之日,更具一番熱鬧景象。賣藝的、雜耍的、相命的、說書的、唱戲的、押寶的、搖會博彩的等各種民間娛樂活動為之助興。每年“臘八”過後,集貿活動達到高峰,不僅各鋪店攤點,日夜繁忙,而且,北門外灃河沙灘上的大肉市場,成百副肉架子連成一片,西門外麥田上的蔬菜市場,擺滿各種年菜,趕集者有方圓數十裏路的群眾,還有外省及鄰縣的商販。天天拂曉開市,直到晚上八九點鍾還遲遲不散。呈現出一派“近坊燈火如晝明,十裏東風吹市聲”的繁榮景象,是一幅動態的“秦渡上河圖”。

  由於古鎮人群匯集,又為飲食行業帶來了興旺之機。其品種齊全,花樣繁多,風味獨特,足使各路客商一飽口福。特別是大米麵涼皮,譽滿關中,源遠流長。民間傳說,秦始皇時期,秦渡鎮周圍有稻田4萬餘畝,有一年,因災害,稻米質量差,當地人李十二將大米製成涼皮,作為貢賦,從此以後秦鎮人隻貢涼皮,不賦糧食。因此,直到今天秦渡鎮附近村莊每年正月二十三,家家停產一天,戶戶蒸涼皮吃,以緬懷涼皮的創始人李十二。目前可考的將秦渡鎮大米麵涼皮作為商品經營則始於清代乾隆、嘉慶年間的南街尚家,後又有鹹豐、同治年間的南街單生安父子,光緒年間西街趙克寬父子及楊誌傑父子等戶,到解放前仍有北街薛家九戶,繼操其業。解放後由於糧食統購統銷政策的限製,加上三年自然災害和十年“文革”浩劫,使秦渡鎮大米麵涼皮經營一度絕跡。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大米麵涼皮經營活動重新複蘇,成為全國馳名的地方風味小吃。秦渡鎮大米麵涼皮由於製作精細,使其晶瑩潔白如玉,光滑如脂,調上辣椒油後又紅如瑪瑙,口感柔韌而筋,後味香濃,可謂色、香、味俱佳,加之便捷、價廉,是工薪族及上市流動人口最實惠的快餐。特別是因其辣味濃厚,刺激性強,“品”涼皮已成為當代男女青年“玩酷”的一種時尚。如今秦渡鎮經營大米麵涼皮者已達二三百家,在全國若幹大城市也占有一席之地,有的大酒店開設了涼皮專櫃,市、縣一些會議用餐也常常上一道秦鎮涼皮,使之進入“大雅之堂”。來秦渡鎮及西安不“品”秦鎮涼皮已成為旅遊者一大“憾事”;秦渡古鎮其他的風味小吃曾有薑家的肉澆米飯,楊家的肉炒米飯,朱相公的豆腐腦,餘家的豆麵糊湯,都頗有名氣;大肉臊子麵、千層油餅、水煮餅、飥飥饃、爐齒麵、白水肉、油茶、大肉辣子疙瘩、摟絲涼粉、甑糕、大棗米湯、葫蘆頭、醪糟打雞蛋、香油鹹豆、薺菜香油水餃等。這些風味小吃,觀之口涎溢流,聞之馥鬱幽香,食之可口實惠。

  秦渡古鎮的製糖、釀酒也具特色。糖業作坊曾有八家,花色品種有麻糖、芝麻炯鍋糖、芝麻擰擰糖、芝麻筒子糖,黑、白糖蛋,粑粑糖,糖稀,灶糖等,既能零食,又能作禮品。尤其是灶糖,每年臘月二十三、四,家家用來祭灶,以過小年,祭畢分給闔家老小。孩子們嚼著黏牙的灶糖時,總會津津有味地唱著“灶爺灶婆吃糖瓜,再過六天過年啦”的童謠,天天掐指倒計時,期盼著大年初一的到來。秦渡鎮西街的燒酒坊是民國二十七年(1938)由本縣澇店龍窩費家五兄弟開的分店。後又與秦鎮幾家商號合股經營,酒的銷量很大,零售日達千斤。自釀的供不應求時,還得運購鳳翔的西鳳酒或周至燕德元酒店的酒。《戶縣文史資料》記述:有一年臘月二十四,一天售酒達2400多斤。

  隨著商貿經濟的發展,古鎮的郵政、衛生、教育等社會事業也應運而生。早在明正德年間,古郵政驛站被遞鋪代替以後,官方在秦渡鎮設立了秦渡鋪,編製鋪夫三人,郵路東至西安,西經戶縣至灰渠頭。清光緒年間,“大清郵政”在秦渡鎮設立代辦機構。民國之初設秦渡郵政局。解放之後該局被政府接收,歸省郵局管轄,後改為戶縣秦鎮郵政支局(地址在西街)。民國後期,在關帝廟內成立戶縣二中,長、戶一帶學生多來此求學。西醫傳入戶縣以後,秦鎮街頭又相繼興辦了六家私人診所,采用西醫治療疾病。另外還有當鋪、錢莊等金融機構。同時還成立了商會(西街),“推選”出了會長。縣府還委任了鎮長統管鎮區日常事務,秦渡鎮成為戶縣東部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從而被譽為“戶縣東大門”。

  秦渡鎮雖是一座在漫長曆史時期形成的自然集鎮,但鎮區內的布局是比較合理的。四周高大厚實的城牆用以抗洪,鎮內星羅棋布的澇池和外圍的城壕可排水防澇。商業鋪房順三條大街的自然走向依次排列,並用石條鋪設道路,使之硬化。民房則散居於背街偏巷。河上架橋,方便東西交通。北門外曾有唐天寶年間太監盧廣協修的廣濟橋,後經明萬曆年間戶縣知縣王九皋重建,為百孔木板橋,長約裏許,麵寬二丈,行道寬敞,人車安全,可稱秦地當時最大的木質結構橋,此橋維持了200年之久,滿足了當時灃河東西交通的需要。木橋毀後,清道光年間,長安趙恒斌又在原橋處集資修建石板橋,為使堅固以延壽命,修建時在沙層深處打埋粗木樁,木樁上架石墩兩層,石墩上再架石板兩排作為橋麵,其寬不足1米,橋長200米,共72個橋墩。石橋雖堅固,但因橋麵狹窄,來往人摩肩擦臂,很不安全,後又重修。到民國初年,長安閆家渠一富戶,為嫁到秦渡鎮女兒來回方便,自願捐石板加寬橋麵,成為並排三頁石板橋。寬度超過1米。1986年新修的長245.6米,寬12.5米,高9.4米的十二孔鋼筋混凝土灃河大橋竣工不久,石板橋被洪水摧毀。今南門外的石板橋尚存,橋麵石板上花紋呈梅花狀。清澈的“灃水東注”,可供人畜飲用,河堤內外樹木成蔭。特別是民國後期,鎮南門外灃河、河交匯處修築灃惠渠攔水大壩以後,其壩之南形成數百畝大的平靜水麵,可供遊樂、垂釣,更使古鎮風光宜人。所有這些形成了人與自然的協調。為此,縣政協老文史資料員楊誌俊先生自擬了“秦鎮八景”,並用詩配畫加以描述,即“丹陽井在誌道觀,文王靈台周朝建,城北有個枯骨塚,廣濟大橋通長安,陰陽河水(水混,灃水清)分明顯,南河石橋梅花綻,鎮內九樓十三堡,明代疆域是城垣。”令人痛心的是,由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末的曆次“運動”都對古鎮有所摧殘,先是私營的店鋪被關閉,市場被取締,接著古建築被當作“四舊”而破毀,南、北、西三條大街的清式店鋪建築群也被拆除得殘缺不全,昔日繁榮的商貿集鎮瀕臨消亡。

  古鎮複興

  麵對這一曆史的誤傷,不禁令人對古鎮存在的曆史價值進行深刻的反思。首先,秦渡古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鮮活實在的曆史教科書。她的發育、成長、沉浮,曆史過程是古今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總和的空間反映,從各個側麵向人們展示出某一時期的社會發展階段生產關係和生產力,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互作用的狀況;同時她作為自然經濟和封建宗法製度的產物,用活生生的事實闡釋了中國集鎮形成的誘因、條件和過程,是中國社會發展史中集鎮篇章的光輝範例。其次,秦渡古鎮的形成空間,具有多種藝術成就。尤其是南、北、西丁字形街道的合宜形成,街區空間樣式,表征出形態鮮明、個性突出。並與自然地理相得益彰的協調關係,為當代的規劃師、建築師提供了極為豐富鮮活的專業借鑒資料。為藝術家尋求創作源泉和創作對象提供了極佳的場所。近年來,她吸引了國內外不少的建築、規劃方麵的專家、學者實地考察,他們都肯定保護古鎮有一定的價值。有的還協助當地政府對秦渡古鎮的保護與開發提出了科學的規劃方案。其中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的《秦渡鎮總體規劃》,就是我省青年建築規劃專家趙菁女士當年在留學日本之前的一項科研成果,爾後還陪同她的日本導師前來以古鎮保護為主題進行民間問卷測驗。同時古鎮也招徠了一些影視創作者拍攝外景、內景。其中西影拍攝《藥王孫思邈》時就以距原藥王樓舊址不遠的丁字街口趙家的鋪麵房內為背景,演示當年孫思邈坐堂行醫的情景。西安話劇院李誌傑創作的《灃水繞過小長安》電視連續劇,就取材於秦渡鎮,並在古鎮開拍外景。新華社研究員、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原會長蔣齊生先生(秦渡鎮籍)在戶縣調查農民畫時,也在古鎮拍攝了很多珍貴的鏡頭。保留古鎮風貌照片資料最多的當數戶縣文化館副研究員薛治平先生(秦渡鎮籍)。20世紀70年代,戶縣農民畫鼎盛時期(秦渡鎮有農民業餘美術作者百餘名,其中著名農民畫家劉誌德就是秦鎮北街秦三村人),中央美術學院在秦渡鎮秦三村開門辦學時,師生們常以古鎮風貌為題材進行寫生創作。華裔著名作家韓素音女士等不少國外旅遊者參觀秦三村農民畫時,也對古鎮的建築擺布,石橋流水,民間工藝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拍攝了不少珍貴的照片帶往世界各地。這些又給人們提供了新的信息,秦渡古鎮既是西安曆史文化環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西安、戶縣現代旅遊的基礎資源。因此無論從曆史還是從現實兩個方麵的角度出發,對秦渡古鎮的保護與開發都是勢在必行的千秋大業。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欣逢清明盛世,秦渡古鎮又進入新的複興時期。秦渡鎮曆屆黨委政府將古鎮的保護與開發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1983年製定了秦渡鎮建設規劃初步方案。1984年戶縣由鹹陽地區劃歸西安市後,秦渡鎮成為建製鎮,爾後又被確定為西安市衛星城鎮。1988年編製了《戶縣秦渡鎮總體規劃》,為當時鎮區建設協調發展,提供了較好的指導和依據。1992年,神州大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春潮湧動,加快發展,招商引資成為各級黨政的頭等大事。1993年秦渡鎮在鎮西門外開辟經貿園區,並製定了《秦渡鎮經貿園區總體規劃》,提出了解決新區建設和古城區保護的具體方案。以其規模適度、定性準確、布局合理、結構清晰,激發了秦渡鎮人民的建設熱情。促進了建設水平的提高,是實現古老農村集鎮向現代化城鎮轉化的關鍵,從而秦渡鎮被列為國家建設部小城鎮建設試點鎮,2001年7月根據形勢的發展,對秦渡鎮建設規劃進行了必要的調整,提出了2001-2015年的目標任務。秦渡鎮城區規劃的製定和完善,進一步將秦渡鎮定性為西安市西南域的衛星城鎮,戶縣縣域的東大門;西安地區曆史文化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點保護的曆史名鎮;是秦嶺山區,平原地區農、林、牧、副及傳統手工藝產品的加工集散中心;是戶縣東部行政、經濟、文化、娛樂服務中心。根據科學的規劃原則,近十幾年來,秦渡鎮人圍繞保護古鎮整體結構這一中心,從保護丁字街道、扇形輪廓和相對應的鋪麵建築、域垣建築,這些結構元素有機結合入手,保護古鎮的曆史結構。

  目前,秦渡鎮在老城區保護方麵已初見成效,丁字形三條大街仍保持原有的走向,原沿街清式建築的鋪麵房,因年久而多成危房,加之為一層結構,已不適應人口日益增多的需求,必須重新改造,因此按設計方案要求其保持古色古香的風貌。今有南街的蒲建國家,老西門口的劉義虎家,西街王治和家等十幾戶已自覺按設計方案改造了沿街門麵房。其餘大多數戶因沒有嚴格的法規製約,拆除原街房後,建起了新式兩層或三層樓房。西、北、兩條大街進行了混凝土硬化,並在地下埋設了給水排水管道,新的排水係統代替了原來不衛生的澇池、城壕露天蓄水。在鎮中心新打通了一條寬24米的南北大街。對原雜亂狹窄的十三堡居民住宅區規劃成方,條條街道筆直寬敞,逐步進行硬化。大南門修建了仿古式城樓。對已無存的西門、北門城樓和藥王樓及殘垣斷壁的古城牆已列入近期的修複計劃。新修並用混凝土硬化了寬闊的環城西路、環城南路。環城北路以西戶公路而代之。城東有灃水環繞。對鎮內的供電線路全部進行了改造,開通了有線電視和程控電話。鎮西門外的新區建設也初具規模,新建了郵電通訊大樓,派出所、法庭、工商所、稅務所、信用社、國藥店、供銷社、交管站等也都相繼建起了辦公樓。鎮中心小學(鎮西街中段),秦鎮初級中學也建起了教學樓、宿辦樓。秦渡地段醫院建起了門診樓、住院樓。招商引進的長慶油田塗料廠、西安唐華繡品廠(已轉讓)、西安長灃機電有限公司、雲茂公司、秦星公司,原西安古城三輪車廠、傳動機械廠、自來水廠、金港溫泉等十多家企業,也建起了高大的廠房和宿辦樓,新引進的陝西科技衛校的座座大樓正在拔地而起。新區的現代建築群既突現了秦渡鎮在戶縣東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位,又與古香古色的老城區相得益彰。

  新老城區的基礎設施也日臻完善,實現了道路黑色化、通訊程控化、用電工網化、環境綠化、美化、園林化。

  清明的政治,和諧的社會,優越的環境,使秦渡鎮這座傳統商貿集鎮再度繁榮。老城區三條大街的門麵店鋪重新恢複,商業攤點布滿街頭。同時又在北門外建起了灃京商城,是戶縣和西安市西南郊區結合部最大的針織、布匹、鞋襪、服裝的專業市場,有人將其喻為“康複路”。灃河秦鎮大橋西橋頭是大米麵涼皮飲食一條街,經營者紛紛打出了“百年老店”、“老字號”等招牌吸引食客。其中薛昌利最趕時尚,不僅在西安等大城市辦起了多家連鎖店,注冊了專利,並登錄互聯網進行經營。鎮西門外興辦了建材專業市場,適應了農村方興未艾的農戶重新裝修住宅的需求。據不完全統計,秦渡鎮上市流量日達萬餘人,節、年旺季近十萬之眾。

  秦渡古鎮正邁向再度繁榮昌盛的曆史輪回。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8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