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引鎮,“三穀道”口上的商城

  樊耀亭

  引鎮,又稱引駕廻,素有“萬人集”稱譽。位於西安市東南的秦嶺北麓終南山下,距西安約30公裏。其境東毗藍田縣,南接柞水縣,處於三縣結合部,地理地位十分重要。由於地處古長安通往嶺南的湯峪、庫峪、大峪口之間,西湯、雁引、引鳴、引大公路在此交匯,西康鐵路穿境而過,是貫穿神州南北的大動脈,引鎮設有客貨二級站,交通四通八達。古代這兒既是京城長安東南的關防要地,又是貨物的集散重地與商業重鎮。從明末清初乃至民國,這兒就成為關中重要的商業名鎮。引鎮、秦鎮、啞柏、灞橋號稱關中四大古鎮,名揚三秦。關於另一地名引駕廻,古老而遙遠的傳說有幾個,但都與引駕廻有牽連:一說漢武帝在上林苑廣闊的皇家林苑狩獵,那時這兒林深草茂,致使這位帝王迷失方向,被當地一老人發現後引駕而回;第二種傳說是說唐太宗率群臣圍獵興致極大,以至天黑迷路,後經尉遲敬德引駕而回;第三則說是唐玄宗攜寵妃楊玉環去湯峪遊玩路經此地迷途,被大臣引駕而回。這些動人的民間傳說,愈使這座古鎮顯得古老而迷人。

  據史料載,“引鎮”之名是明以後才出現的。在《舊唐書》中,地處引鎮這個地方當時稱為莎城鎮。一些學者認為《舊唐書·昭宗本紀》曾記有唐乾寧二年(895)長安城發生承天門事變,昭宗李曄出走的路線是從啟夏門(今大雁塔西南)出逃,中間經樊川華嚴寺小憩後至莎城鎮的,以後再至大峪口,那會,並無“引鎮”這一地名,無論從方位還是周圍村落地名參照看,“莎城”就是現在的“引鎮”。據考察,在今引鎮五堡處,曾掘出古城鎮遺跡,址上曾長有許多莎草,莎城鎮,就是以莎草命名的。

  據長安鹹寧縣誌記載,引鎮,在北魏西魏時屬山北縣轄,唐代為萬年縣莎城鎮。關鎮峰的《陝西地理沿革》就曰:“莎城鎮故址在長安縣南六十裏,唐乾寧二年李茂貞率領岐兵進攻長安城,唐昭宗李曄從啟夏門逃出,奔南山莎城鎮,即此。”至宋代,莎城鎮廢敗為村落。到了明初,人口增加,明洪武初在西安外圍設立衛所,當時引鎮為西安右衛,因衛所守領姓尹,遂稱尹家衛,今引鎮西南有尹村,亦可佐證。民國因傳說稱引駕廻。

  引鎮街景

  引鎮古老的傳說和悠久的曆史更使這座關中名鎮增添了神奇的光彩與迷人的魅力。

  京城長安東南的關防要地

  由於引鎮位於京城長安之東南,距庫峪、大峪、湯峪峪口不遠,因之這兒是秦嶺之南進入關中和從關中進入陝南漢中乃至湖北的通道,這兒既是關中物資與陝西物資出山入山的集散地,自然也是軍事出入的重要關隘。所以自古至今,這兒也就成為兵家爭奪的要地。漢代,劉秀被王莽追趕時曾經過這兒進入湯峪而到達河南;唐代黃巢起義兵敗從長安撤離時,“陰為遁計”,發兵3萬,扼守藍田至武關(今丹鳳縣東南武關)的道路,以備逃出唐軍的包圍圈,轉戰河南。以後義軍由藍田入商山就是由湯峪、庫峪、大峪入山過嶺的,至今引鎮南大峪還有傳說中的黃巢試劍石等傳說象征物;李自成農民起義,太平天國農民起義都是奪取引鎮進而威逼西安的。1932年冬紅四方麵軍就是經引鎮東南的庫峪口出山,經大峪口、胡留、白道峪、四皓、留村、天子峪口、子午鎮、內苑、灃峪、祥峪西進的;1934年紅二十五軍實行戰略轉移決定向鄂豫陝邊境進軍,創建新的根據地。從藍田出山,經焦岱、引鎮時鎮壓了當地的惡紳,發動群眾分糧、分鹽、分衣物,動員青年參軍,西安守敵大為震驚。

  曆史上,引鎮一直是西安關防的要地,明代稱之為“尹家衛”,就是西安外圍設立衛所,直白地說,就是西安城防駐軍,是保衛省城安全的。

  貨物集散重地與商業重鎮

  引鎮,由於地處入陝要隘,處於貨物集散重地的地位,因而,較早地成為古長安東南的商業重鎮。

  古鎮街景

  到了清代,這兒商業日臻繁盛。至辛亥革命前後,引鎮的一些商號已有相當規模了,這些商號,主要經營秦嶺以南各地土特產,比如大麻、生絲、生漆、桐油、木耳、牛皮、棉花、鹿茸、麝香、天麻、黃連、黨參等。當時,除經營當地人民需要的糧食、蔬菜、油、酒、調料、柴草、牛、騾、馬、羊、木材及木材製器外,就是嶺南山民們的生活必需品,特別是要數食鹽經營數額最大。由於引鎮坐落於秦嶺山根,秦嶺各峪出產的掃帚盡數聚集於此地,這些掃帚不隻供當地秋、麥兩忙用,還遠銷到山西等省的許多鹽場去。

  特別在食鹽銷售範圍限製嚴格的當時,我省東南各縣食鹽供給全仰給於山西潞鹽,引鎮實際成為山西潞鹽貿易的必經之道,在一定意義上說引鎮的繁盛,得益於這兒是食鹽的通道與集散地。

  辛亥革命前後引鎮的商號,相當一部分已頗具規模。初期資金比較雄厚的有“永豐德”、“山雲德”、“崇德元”、“乾順和”、“乾順祥”等。“永豐德”在鎮安還設有分號,每年據說僅收地租就達三百石,僅睢陽、晏安澗在該號存款現銀就有2萬兩。“山雲德”是係當時辛亥革命新軍兵馬大督都張雲山出資開的;辛亥革命新軍領導之一,奪取政權後曾任民初陝西財政長的惠春波出資開設有“乾順祥”,藍田縣與長安縣引鎮毗鄰;“崇德元”為藍田財主孫家與引鎮張家合資經營,該商號西安東關還設有分號,“乾順和”是引鎮一戶劉姓出資設立的。除這些縣有代表性的商號外,其他商號還有許多。

  古鎮街景不隻本地人在引鎮辦字號,外地人在引鎮開設的生意也不少,特別是以善經營,具有經商經驗的山西幫客商,他們在潞鹽營銷方麵有著絕對優勢。這些客商他們一般都領有專營山西潞鹽的“鹽憑”,可以從產區的村鹽場用不到銷價三分之一的出場價直接購運,加上中間稅收采費、運費大約是銷價的三分之二也還有三分之一的利潤。食鹽作為大宗商品,是絕對不愁銷路的,因而鹽商是絕對有利可圖的。在食鹽生意的刺激下,山西商人在引鎮當時開設的著名商號有“新泰元”、“益生源”、“幾厚生”等,這些山西商號資力一般較當地商號雄厚。

  當時潞鹽從山西運抵西安,再用車運到引鎮,然後從引鎮運銷山外各地,通過大峪、庫峪、湯峪運抵嶺南安康、鎮安、柞水乃至湖北等地。這些商號大都經營秦嶺以南的土特產,在潞鹽運抵嶺南時,商家亦經營嶺南人民最急需的生活日用品,比如當地人需要的糧食、牛、羊、馬、騾、蔬菜、酒、調料、火柴、火紙、麻紙、水煙等等;出山時販運上嶺南的土特產生絲、大麻、木耳、生漆、桐油、黑白紙張、棉花、漆油、藥材、牛皮等等。當時政府對食鹽銷售範圍限製很嚴,如果查出食鹽銷售中雜有硝鹽、青鹽,一經查出沒收貨物,處以罰金,甚或繩之以法。稍負聲譽的商號一般不染指。

  引鎮商號的興隆,引發起釀造業的興起,當時辦起了燒酒、米酒、醬園、醋房等門店,盡管經曆著潮起潮落的興衰,可亦不失為當時一種商業風景。

  古鎮街景伴隨著引鎮門店的興起,糧食牲畜交易也很熱鬧,特別是每逢三六九農忙前集日,街巷、空場、人頭攢動,人山人海,旺季可達三幾萬人,摩肩接踵,煞是熱鬧。當時還有掃帚市、木材市、牲畜市,(土特產、農具、日用百貨)其交易量也很驚人。不隻有引鎮方圓農商趕集做買賣交易,遠至河南、山西的農商戶,也遠道前來采買售賣。即是背集,由於引鎮貨物集散地的功能已經形成,來往客商依然頻繁。

  在諸多商號形成之際,數家藥鋪也相繼開業,其中最具影響的藥鋪是“益善德”,據姚文光先生回憶,該號係引鎮西堡吳姓出資開辦,藥品注重質量,濟世救人,對於急於購藥者,即使手無分文,家人病情危急,不管認識與否,問明姓名,欠款寫在水牌上……據說這家藥鋪直到社會主義改造公私合營之前生意還一直蒸蒸日上。

  在引鎮商號較興盛的清末民初這段時間,規模較大的商號集中於引鎮北部,其原因在於當時相當貨物都是從西安這路通過陸路轉運至引鎮的。世界上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前因後果的。由於引鎮商業的發展,於是收稅的關卡林立,當時稅收無章可依,常常由收稅人信口開河,令商家望之寒心,為了避其亂收稅與勒索,交易漸向鎮南轉移,行商販運的山貨多從大峪、庫峪山口而來,他們盼望一到就賣,雖售價較低,可早銷早離,免去了許多擔心和損失,所以西安經營山貨的商號不斷南移,“大有與大峪庫峪連接之勢”。而掃帚市場又分布於引鎮北邊,這主要是買家均在北方,大買主主要來自晉南與渭北的商販。當時引鎮的掃帚市場相當繁榮,自今當地流傳有一句諺語叫“去引鎮發掃帚去了”,此話雖為戲語,亦足見其掃帚市場影響之大。據一些業內老人說,當時引鎮銷往山西的相當一部分掃帚,並非農用,而是供山西鹽場使用的。隨著鹽場的不斷擴大,其掃帚銷量也在不斷增加著。

  由於商號的不斷增加,車行馬號也有了,旅店也應運而生。隨著商業競爭的需要,行會組織也應運而生,壟斷市場的現象也隨之產生了。

  正當引鎮商業與日俱升,興旺興隆之時,盤踞在陝南的盜匪王明山親率據說號稱一師的嘍叮羅,從秦嶺深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晝夜兼程,於農曆十一月二十九日黎明前,突然襲擊引鎮,攻占地方民團局,槍殺某部新招官兵三四十人,並將所有商號全月所賣貨款(當時尚無銀行信用社)搶劫一空,拉走商人、學校師生260餘人,作為肉票(用人質索款),一場浩劫之後,商鋪有如驚弓之鳥,逃走的逃走,關門的關門,賣地的賣地,從此引鎮商業一蹶不振,直到解放前夕,還不能恢複舊狀。

  得天獨厚的旅遊優勢

  引鎮地處秦嶺山腳下,境內有險如華山的嘉午台,有可以泛舟的大峪水庫,可以戲水的大峪河,可以探奇的大峪溶洞,東西毗鄰的太興山與小峪水庫等景點近在咫尺。境內可供開發的唐皇狩獵度假區綠水長流,與湯峪同屬一個水係的地熱資源也可供開發。

  一、險如華山嘉午台

  嘉午台位於引鎮西南的大峪,古稱大義穀,這裏山勢奇險,峻峭突兀,雄偉壯觀,人稱“小華山”。

  從白道峪入山至嘉午台岱頂,峰巒疊嶂,景異石奇,滿眼蔥綠,溪水潺潺,景點有觀音寺、一天門(新庵寺)、方石溝茅蓬、瓦湯房、太白廟、二天門(廣仁寺)、涼水泉、無量殿、山神廟、斬龍橋、普同塔、小梯子、虎頭石、蒼鷹覓食、破山石護國寺(喇嘛洞)、朝天梯、岱頂興慶寺及後山茅棚等幾十處景點。現重點記述於後:

  (一)虎頭石

  從小梯子上地藏王殿東側南出,殿後有巨石名曰“虎頭石”,石高寬長均超過前邊大殿,從地藏王殿東側小徑看,其虎威武無比,石上灌木茅草,如虎之須,其虎大張著口,俯視下窺深澗,似乎嘯聲遠傳深穀,真乃“一鷂入林,百鳥啞聲”。遊人不敢斜視,小心翼翼越過虎口。

  (二)蒼鷹覓食

  剛從虎口偷險越過,恐驚心跳未平,行至丈餘,忽見一巨雕窺視,其啄如鋼鉤,鋒利無比,似乎它那銳利的隼眼盯住我們,就要騰起,那巨大的羽翼已經伸開,人們已感觸到了它那展開的有力的鋼翅所搧動起的旋風,和羽翼遮擋住夕陽可怕的陰影,聽到它那覓食時饑餓悲壯的叫聲……當你緊走幾步,繞到它的側麵再看時,始見一巨石中裂,東邊半邊如肉塊、如麵包,西邊半塊酷似一隻蒼鷹。此石曰蒼鷹覓食。遊人無不讚歎其巧奪天工,鬼斧神工天然石雕的形酷神似,讓人叫絕。

  (三)“登雲梯”與唐摩崖石刻

  過“蒼鷹覓食”不久,就到了“登雲梯”,登雲梯是上山的唯一通道,石階鑿在石崖上,上梯時人抓住鐵索,仰頭望不見山頂,俯視山穀深不見底。破山石護國寺是一座古老的著名寺院,其後有“喇嘛洞”,據稱為西藏喇嘛赴長安京城時住過的石洞,其石洞鑿在90度的石崖上,其下深不見底,從護國寺後門出有棧道與“神仙橋”相通,極其驚險。沿內現存有唐貞觀年間摩崖石刻,由於背風避雨,字跡清晰,是記述嘉午台四至的文字,極其珍貴。其摩崖石刻文字如下:

  蓋聞終南山嘉午台

  西京之古勝跡也,成佛作祖之所,修真養道之地,皆由本山住持始建於基,永作十方叢林,不準許子孫,亦不準變賣,毋化作俗人侵占勝境,恐防年長日久,他人損失道場,故立此碑。本山東止帽盔山,西止石門岔東崖;南至五裏廟溝嶺,北至四方石溝,四止分明,永作此山證據。

  唐貞觀元年住持性空

  由此可知在唐時,嘉午台寺廟已有相當規模。光緒二十九年(1903)前後,此處有本昌上人茅蓬。據高鶴年在《名山遊訪記》一書中曰:“是時,各茅蓬有道士四五十人,其中學禪者多聚集破山寺專學修禪。”可見當時其人數之眾。

  (四)破山石與人頭山

  破山石護國寺之上有破山石,其巨石之大有如一座巨屋,中間齊如刀劈有道裂縫,此石即是破山石。

  關於此石還有段神奇的傳說呢。

  傳說隋時興建宮殿,皇帝命在這兒砍伐樹木,可嘉午台的山勢險要,運輸非常艱難,百姓苦不堪言,地方官為民請命,請在嘉午台修一條路,皇帝恩準。可嘉午台巨石林立,山勢陡峭,工程非常艱難。當修到破山石處時,一巨石攔住去路,兩邊懸崖深淵,繞又繞不過,工程被迫停了。此事被關聖帝知道了,他非常同情民夫,決心助一臂之力。誰知此事卻給蔡陽知道了,他自被關聖帝青龍偃月刀斬首後,陰魂不散,心想,你關羽升天後,天下人為你修建殿堂,重塑金身,如此深得民心和敬重,此番修路你若再為民辦事成功,必然榮譽再加一等,我倒要叫你事難如願,也好消去我前世之冤。想畢,早化作一股陰風先來到破山石處……且說這關聖帝手執青龍偃月刀,駕上祥雲直奔嘉午台破山石處。他站在雲頭,興風遣電,一刀砍向那巨石,這一刀隨著一陣霹靂,山搖地動,其刀重如泰山,別說一塊巨石,就是一座山,也會裂成兩半。霹靂夾帶著金屬聲,關聖帝似覺有所隔擋,那巨石隻裂出少一半,他不由一驚,捋須定睛看時,隻見山石旁蔡陽仰頭哈哈大笑。關聖帝一看,知其作祟,怒從心起,駕祥雲俯衝而下,其快如昔時騎赤兔馬取蔡陽之首級。待蔡陽驚醒,關聖帝那青龍偃月刀早將蔡陽的頭拋向東南山頂。然後又回過一刀,向一旁石崖砍去,隻聽山崩地裂的一聲,巨石滾落,在剛才那巨石旁,閃出一條通道。這堆亂石就是今日破山石護國寺門前那堆亂石。路修通了,破山石護國寺從此在大殿供奉著關聖帝,蔡陽那頭一下給拋到了大峪山頂上,這就是今天所看到的“人頭山”了。

  (五)興慶寺

  嘉午台還有朝天梯之上的岱頂興慶寺。興慶寺是一個曆史悠久的寺院,過去以殿覆鐵瓦而享譽三秦,該寺“花開見佛”的轉佛讓人稱奇,據說可“花開說妙法,花合證無生”,“左轉似白鶴叫,右轉如孔雀鳴。”可惜此轉佛今已不存。據史料記載這兒平時僅住僧侶就達20餘人。

  (六)嘉午台後山

  嘉午台後山,自古以地幽僻靜成為僧人結茅的佳地。多少名僧不遠萬裏“白雲深處覓洞居”、“亂雲堆裏結茅廬”,他們一枝藜杖,一件禪衣,一住寒山萬事休,一隱十年不下山,有的甚至30年來坐對遠山觀白雲。著名高僧虛雲就曾隱居於後山。據資料記載:後山隱居的有道明師住五華洞、妙圓師住老茅蓬、修圓師青山師住後山。五華洞是五華祖師成道之處,高鶴年遊訪時,觀音洞、大禹洞、翻大嶺下坡處都住有僧人,據說山更深處還有隱僧,可見此處修行僧人之多。

  二、大峪佛寺及佛教天然景觀

  終南山其峪口眾多,然峪峪不同,秀姿各異,大峪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滿河道,滿山穀的臥牛巨石,最大者大如樓房,其形態可謂千姿百態,如水牛悠閑橫臥河邊者有,似巨龜拙笨爬行者有,若魚脊露水麵者有,更稱奇的還是,一進大峪,你似乎走進一個天然佛雕的世界,似乎每個石頭都是一尊抽象派的傑作。

  初看有些稚拙,細看卻頗讓人玩味,越看越覺古樸,彎柳樹下那兩個圓石疊壘的大圓石,分明是一尊笑容可掬的大肚彌勒佛;那獨鬆樹旁聳立的秀峰,多麽像觀音菩薩;遠處千姿百態的峰巒如四大金剛者,似十八羅漢者,且一個個形神兼備,栩栩如生。沿途還有回心石、水塔石,逍遙庵,天然居,紅石崖等等。然而,當你觀賞了那蓮花洞、白雲洞、老龍洞後再回味起初之景,那簡直有些大巫見小巫了,你簡直會目瞪口呆,會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會驚歎這鬼斧神工,天然造作的自然山水。然而這一切又真實得不容你置疑,因為這一切活生生的就在你眼前,可看可摸。

  若遊至大峪蓮花洞,遊覽完那蓮花洞中的天然鍾乳石,你又會覺得這兒的大自然是那樣巧奪天工地創造著一個個天然的佛教景觀。

  (一)蓮花古洞

  1.母子蓮與石青蛙

  行至一山腰,迎麵板石上四個古樸大字“蓮花古洞”赫赫然入眼。入洞行約七丈餘,隻見洞兩旁盡是天然形成的鍾乳石景觀,乳石歲久,垂地若柱,猛一看,宛如一個粗玉雕成的殿堂。有的似石壁上爬伏的蔓藥,有的如假山,有的像燒淚的蠟燭,最奇特的是一朵倒掛的石蓮花,這朵石蓮花高約六尺,徑寬六尺,有花瓣12片,潔白如玉,梗、蕊皆備,有如一高級雕塑家精刻成的玉雕蓮花,令人稱奇,旁邊還有一朵小巧玲瓏的小蓮花,像是一個親近母親乖巧的女兒,偎依在這朵大蓮花旁,人們稱其為“母子蓮”。在小石蓮花的上方,一隻石青蛙鼓動著眼睛,聚精會神地注視著這兩朵聖潔的佛教象征物——潔白的蓮花,像個守護神似地護衛著他們。關於石蓮及蓮花洞,有個神奇的故事,這就是關於唐太宗妹妹抗婚、出家,唐太宗派尉遲敬德燒寺及太宗妹妹以身殉佛,火化為蓮花洞的傳說。

  2.安樂宮,菩薩殿

  在古蓮花洞頂,有安樂宮與菩薩殿,其地距蓮花洞僅100多米。安樂宮與菩薩殿坐勢孤高,蓮花洞周圍景色盡在眼底,然安樂宮與菩薩殿建築簡陋,可謂非宮、非殿,菩薩殿裏供奉有觀音菩薩像。

  (二)白雲洞

  距蓮花洞約二三十米的西南方山腰上,是白雲洞與老龍洞的入口處。白雲洞入口處在上,老龍洞入口處在下,兩洞口相連有軟梯。這白雲洞,全長約45丈,洞口涼氣逼人,冷風徹骨。由於強烈的光線反差,初入內,黑咕隆咚的,你摸著洞壁小心翼翼地向前走一陣,反倒亮了,洞底清泉噴湧、跳珠散玉,隻見石壁上,像浮雕似的爬伏著五六條龍,龍爪、龍鱗清晰可辨,由於石壁潮濕,從洞口映入的光線一映,那魚鱗似在熠熠閃光,龍身似在擺動,待向前看,那龍首鑽入石縫……白雲洞氣溫很低,寒氣侵骨不可久立。當你繼續上攀,拿手電筒照射時,隻見洞壁上那千奇百怪的乳石,有像飛瀑,有像花朵,有像雲龍,有石羊、石馬,當你正在觀賞,忽聽有滴水泠泠之聲,覓聲音望去,隻見石壁上有一處坑窩,一股清亮的泉水從那兒湧出,涓涓不斷。聽人說,這是“聖水”,是觀世音菩薩從定水瓶中倒出來的,甘甜無比,可治百病,每年廟會,都會有一些居士阿婆來這兒汲取“聖水”。

  (三)老龍洞

  下白雲洞,旁有一斜洞,順此洞鑽入,即可到老龍洞。老龍洞長約54丈,為了旅遊的需要,洞裏已裝上電燈。老龍洞,確實狀若老龍,其洞忽上忽下,鷂子翻身,忽左忽右,鬥折蛇行,比起白雲洞,蓮花洞路更險,聽聽經過的名字就可見一斑,什麽鷂子翻身、測心石、登雲梯等等,要走出老龍洞非要有唐僧取經的決心和恒心不行,在此旅遊一次,實際上也是對人意誌和毅力的極好磨煉。

  (四)三道海子

  進洞約20多丈處,有三道海子,所謂“海子”就是洞中的水池、水潭。眼下第一道“海子”已被填平,第二道“海子”其寬二丈四五尺,長150餘丈。此處洞高約九丈,燈光映照下,金波粼粼,深不可測,石洞頂水滴下滴不停,由於洞內回音大,滴水聲有如彈琴擊邊鼓,叮咚有韻,如美妙之仙樂。洞壁上的乳石千奇百怪,如壁虎上爬,似百鳥棲憩,若百花盛開,像蟠龍走壁,石壁倒映海子中,海子水一晃動,那百鳥能語,群龍舞動,花葉會搖,可謂活靈活現。貼身於洞壁,小心翼翼越過二道海子約六七丈處,有一柔石觀世音菩薩,臨水孑立,眼、鼻、耳、嘴、眉俱全,形象生動,頭飾與人雕塑出的觀世音菩薩無異,隨著燈光一閃,那眼睛閃著淡綠的光芒,實在神奇異常。

  要去三道海子,路雖有兩條,但均異常艱難,一條是陸路,一條為水路。陸路是沿海子旁石壁石皮上攀而過,然石頭光滑,一不小心,若踩溜腳,將會掉入深不可測的海子之中……另一條是水路,那就是坐小舟或爬救生圈渡過。你若選擇坐小舟,開始也隻能劃出兩三丈,前麵就有兩石相夾之狹窄處,讓小舟難以穿過,這時你隻好將舟斜著抬過,然後再繼續前進。三道海子,因需膽識和勇氣,所以去者甚少,然路愈險則景愈幽,這兒景觀格外神奇,你望海子,碧綠一片,像透明的綠玻璃。再看兩壁及石洞,如臨龍宮,一根根石柱,被石龍盤曲摟抱,那石瀑若奔騰,卻凝固,似喧嘩,卻無聲,似從三四丈高的石崖上跌下,又似一巨大的玉雕屏風,周圍石壁由許多人間少見,決不重複的千奇百怪的圖形組成,奇妙無比。

  洞的盡頭,有一鐵廟、一口大鐵鍾、兩尊白玉石佛像,據洞溝天樂宮寺碑石記載,此處,就是近代著名高僧印光大師修禪之地。當遊人到此,不用多說,也會悟出這位高僧成道的原因。同時更增加了此洞的神秘色彩。其次還有神猴洞,其深莫測,至今尚無人探險揭秘。

  除以上所寫景點外,還有八仙拜佛石、華佗試劍石、黃巢拴馬樁、虛雲悟道的天寶山、南佛寺等等。

  “三穀道”口上的西康鐵路引鎮站

  商、周至宋,長安古道有東方幹道、子午棧道、三穀道。三穀道指子午穀之東的庫穀、義穀、湯穀之道路,這是唐宋通往安康、漢中的舊道。而古商城引鎮,恰好就處於三穀道之道口。

  從古城長安,通往義穀有著名的乾佑棧道。曆史上由於渭河水資充沛,引鎮的相當一部分貨物,特別是山西的潞鹽是經水航運至渭南再運抵長安草灘,然後由馬車沿乾佑古道一線運到引鎮的。再由引鎮從三穀道進入安康湖廣。

  新時期,引鎮商貿優勢得天獨厚,引鎮連接著關中、陝南兩大經濟區,是長、藍、柞三縣的物資集散地,一度因運輸工具的現代化與交通的便捷,引鎮作為集散地的地位曾有所失落。自國家重點建設項目西康鐵路建成,並在引鎮設立西康線長安境內唯一的包含客、貨站的二級車站後,火車站開發區規劃麵積1000畝,東起半引公路,西至雁引公路,南起長安六中,北至東站。引鎮東站的竣工一下提升了引鎮這座千年古鎮作為集散地的地位,火車的大運量,方便經濟,引鎮作為數條公路幹線樞紐與交匯點的獨厚優勢,吸引著眾多商家來此發展。圍繞引鎮火車站輻射的三條城鎮街道正在形成,以火車站為中心向三方輻射的各類功能小區開發建設工程已經開始。大型農貿市場,商貿街區門麵井然有序,餐廳、旅社、影劇院、中小學幼兒園、醫院等設施初具規模。作為西安市東南一座亮麗的商業新城引鎮已經崛起,正放射著燦爛的光芒。引鎮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

  引鎮火車站煙波浩淼話鬥門煙波浩淼話鬥門煙波浩淼話鬥門——記昆明池西岸的古鎮鬥門月波

  鬥門鎮,西安市長安區轄。鎮政府駐鬥門北街,是昆明池西岸一座有著兩千餘年曆史的古鎮。該鎮位於西安市西南25公裏處,東鄰鎬京西與馬王、高橋以灃河為界,南毗義井,北部與紀陽接壤,鬥門北部是著名的鎬京遺址。總麵積21.55平方公裏。是長安區西部的著名古鎮,而且是鬥門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西餘鐵路與西寶公路(108國道)橫貫全境,韋鬥公路和魚鬥公路在此交匯,交通極為方便。據史料載,漢武帝為訓練水軍在此曾於此開鑿昆明池,現鬥門北街與鎮東一裏處的西漢牛郎織女石雕,就是“鬥門”鎮曆史悠久的見證。

  昆明池與石達堰上的“鬥門”

  鬥門位於長安西部,如果你坐車從西門向西行30餘裏,就會明顯地感到地勢開始下降,隨著一片綠色無垠的田野展現在你的眼前,稍有曆史知識的人就會明白,車已進入到曆史上著名的昆明池遺址了。當時間追溯到二千多年前時,這兒還是煙波浩淼的一片湖泊哩。

  西漢時,漢武帝為了擴大疆域,安定邊防,多次派司馬相如出使西南雲貴。當時西漢國力強大,遺以金銀緞縞對小國進行安撫;再加上司馬相如能言善辯,西南部落首領紛紛歸順漢朝。據說唯有昆明一帶的部落其態度強硬堅決不於歸順。司馬相如回朝後向漢武帝說明其因,武帝得知昆明邊邑的人通曉水性,要戰勝就要有善打水戰的水兵,於是就征集數萬民工,在長安城西仿昆明國滇池修鑿昆明池。據諸多史料記載昆明池開鑿於前120年。修成後至唐大和年間(827-835)經過900多年時間才逐漸幹涸。漢武帝利用昆明池操練水軍,盡快地征服了昆明一帶部落。關於漢武帝開鑿昆明池一事許多史籍都有記載,班固可說將昆明池的規模及牽牛、織女之石雕擺布的位置都涉及到了。《西南夷傳》曰:“天子遣使求身毒布竹(即天竺)而為昆明所閉,天子欲伐之,越(今四川越西)昆明國有滇池,方三百裏,故作昆明池以象之,以習水戰,因名曰昆明池。”昆明池開掘於漢元狩三年(前120),當時昆明池周長約40餘裏。關於漢武帝開掘昆明池的目的,許多史學家與史書記載多有不同,他們認為漢武帝此舉還有想解決長安城用水困難之目的。因為長安城作為西漢首都,人口日增,城區不斷擴大,迫使漢武帝不得不為京城開辟新的水源。昆明池的水源主要是通過漕渠、明渠、昆明渠引河、河水解決水源問題的。、原來是投入灃水的,一條南北大渠石達堰將二水經細柳原從石匣引流入昆明池。其中漕渠不隻在於導水入昆明池,還起到了關中大運河的作用,那時,關東各地的糧食和物資都是經渭河入漕渠運入長安城內的。昆明池修成後,漢武帝不隻用來操練水軍,而且養魚供給皇宮和京城長安。《西京雜記》曰:“魚給長安諸陵廟祭祀,餘付長安市賣之。”就充分說明昆明池水產養殖在京城供給方麵的重大作用。漢武帝擬昆明池為天上銀河象征之,命人雕刻兩個巨大的石人牛郎與織女,豎立於池的東西兩岸,又雕刻一條石鯨,置於昆明池中。關於此牛郎、織女石雕《關中古語》曰:“昆明池有石,立牽牛織女於池之東西,以像天河。”《雍勝錄》曰:“旁有二石人,像牛郎織女立於河東西。”這和牛郎織女石雕早些時候所處的方位大體是一致的。胡三省為《資治通鑒》所作的注釋中曰:“武帝作石達堰,堰水交為池,昆明基高,故下擁激為都城之用。”注釋中所說的石達堰就是引、之水經細柳原的導渠。

  這座上林苑中的巨大人造湖泊,既操練了水兵,又保證了城市供水,亦成為皇家貴族的遊樂場所。關於這些,《三輔故事》記載曰:“池中有龍首船,常令宮女泛舟池中,張鳳蓋、建華旗、作歌,雜以鼓吹,帝禦章觀臨焉。”可說這些文字將昆明池中皇帝宮龍的泛舟作樂記述得栩栩如生。

  昆明池的規模具體地說,南至石匣,北出豐鎬,東接五所寨,西達鬥門鎮,可謂水天相接、煙波浩渺。杜甫曾寫有《秋興八首》對此以作記述:“昆明池水漢時宮,武帝旌旗在眼中。織女機絲空月夜,石鯨鱗甲動秋風。”

  到了唐文宗大和年間(827-835)為昆明池源源送水的石達堰堵塞廢棄,昆明池水逐漸幹涸,終於變成大片低窪的農田。關於變成低窪地後陰雨為患,清代修昆明池渠導水排澇,鹹寧長安兩縣續誌有著詳細的記載:“光緒二十四年戊戌秋,陰雨為災,縣屬西南鄉禹窪,周家莊一帶為古昆明池故址,地勢低窪悉成澤國。趙尚書舒翹,陸觀察襄铖倡集巨款,合以塔捐九千三百餘緡(串錢的繩子),屬邑紳柏震蕃、王典章督其事,並分延寇履端、趙世五、康春舫諸紳佐之,散放有法,多所救濟。明年己亥春,水猶泛濫,農不能耕,典章建鑿渠泄水之議,當道韙之檄委縣丞秦書紳監視疏業,凡八十日而竣工,渠長五千九百五十九丈零,深三尺,寬五尺,積土築堤寬一丈……餘錢七百餘緡,複設豳義倉於西廟,又移北關馬公祠。”縣誌這段記載,詳盡記述了昆明池低窪地的地址,何時成災,及修昆明渠排水的前後經過,渠的規格,集資的花費。據範廷璽先生《陝西勝跡史話》記載,恭強村(過去叫禹窪村)老城東,門上曾刻有“昆明發源”四字,解放前毀掉。清代所立“昆明池”木樁亦失去,據恭張村西邊新村東城門所刻“東望昆明”四字還保管在倉庫裏。這些都真真切切地記載著漢昆明池的存在及消逝遺跡。

  鬥門鎮牛郎織女石刻

  原先石達堰上的鬥門、石匣兩個重要閘口,以原名或有變化作為上下堰的兩個地名留存下來。今天的鬥門鎮。曾是西漢修造昆明池上一個堰上的閘口處,曾同二千多年前煙波浩渺的昆明池有著不可分割的聯係,滄海變桑田昔日的昆明池今已不複存在,然而“鬥門”之古名卻留存下來了。追溯昆明池的滄桑曆史,你不覺得鬥門鎮曆史的悠久嗎?你不感慨大自然滄海桑田的巨變嗎?

  滄桑“石爺”、“石婆”像

  長安區鬥門街道辦事處南灃村的牛郎織女石雕像,民間親切地尊稱為“石爺”、“石婆”,距今已有兩千一百年的曆史,這對石雕是我國現存曆史最久遠的大型石雕藝術品。牛郎織女像(即石爺石婆),牛郎(石爺)石雕高3米,解放後放置於鬥門鎮棉花脫絨廠內,至今尚存。距常家莊村北一裏多的田野裏今有織女廟、廟內織女像(石婆)高約1.9米,兩石像東西相距約二裏許。兩座石雕造型古樸中見巧,線條粗獷有力,刀法簡潔幹淨,是研究西漢石雕藝術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今鬥門鎮南馬營寨村一村民後院當年昆明池中的漢代石魚尚殘存。

  鬥門鎮石佛廟石爺像在漢代開掘成昆明池後,至唐代三百年間,曾對昆明池進行過幾次維修和疏浚,還將灃水引進池中。據曆史記載,唐代昆明池還基本保持著西漢時代的風貌,大型石雕牛郎織女依然基本保持著原來的方位佇立於今昆明池遺址東西。

  到了清代,兵部尚書趙舒翹在他家鄉修的灃河橋落成之際,作為對故裏的一片思鄉之情,他親自為橋頭的石碑題詞曰:“漢鯨秋臥周芑秦榮,晴連渭樹,影射昆池。”由此可知,在清代“石爺”、“石婆”依然是長安二大風物,引人關注。

  滄海桑田,昔日浩如煙海的昆明池如今已變成一片莊田村落,滿眼蔥綠,可“牛郎”、“織女”石雕依然安然無恙。至文化革命,廣闊的水域早已不複存在,當時隻剩下數畝大小的水麵和岸邊的一塊蘆葦地,織女石雕就立於蘆葦地邊。那時,當地一些群眾將“石婆”奉若神明,視蘆葦地裏一潭水為神水,風傳此水能治百病,一時這兒車水馬龍,舀神水之人多如螞蟻,為爭舀“神水”,常常格鬥爭吵,政府屢禁不止,為製止這種不正當的迷信活動,石婆像(織女)被送到省上,輾轉運到戶縣。從此昆明池畔的“天河”邊沒有了“織女”,隻有牛郎孑然一身立於鬥門鎮棉花脫絨廠內,遙望西天,盼望“織女”歸來。

  1987年,鬥門鎮群眾費盡周折終於迎回“石婆(織女)”,在鬥門鎮北常家莊附近分別建起牛郎織女廟,放置這當年昆明池畔的牛郎、織女巨大石刻像,這樣一則可供人觀賞,二則也妥善地保護了我國漢代石雕藝術珍品。

  從象征天上“星神”到寄托人間“愛情婚姻”傳說

  “石爺”(牛郎)、“石婆”(織女)石刻從象征“牽牛星”、“織女星”,(煙水浩淼的昆明池)象征天河,到經過千餘年的演變,成為寄托人類對自由幸福的愛情婚姻,是逐步演變的,曾經曆了一個漫長的曆史時空。

  漢武帝一生迷信升仙與長生,造昆明池以象征天象,造牛郎織女石象以象征天上銀河兩邊的牽牛星與織女星,符合他思想活動的脈絡。從牛郎織女石雕看,當雕塑成一對石雕像時,已由模糊的“牽牛星”、“織女星”星神,賦予了一種人的形象,並以發式、服飾、表情身形與姿態表示出了男女之別,牛郎織女像豎立於昆明池之西東,遙遙相望,已為民間傳說人性化的演變打下了一個基礎,漢武帝造牛郎織女造像最初自然是源於那個時代人類普遍信仰的星辰崇拜,漢武帝他自然也不可能超越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將星宿之神由模糊的難以捉摸的一種精神崇拜變成一種人性化的現象,這是漢武帝乃至古代雕刻家的一種創造。牽牛星是二十八宿之一;織女星稱之為天孫,分別於銀河東西遙遙相對。漢武帝將這種天象以象征方式搬到了人間。

  到了春秋戰國,牽牛星、織女星開始進入文字性的文學作品。最早出於《夏小正》,其文中記述曰:“初昏,織女正東鄉”,這裏記載了這種星辰出現的時間與方位。大體上隻是屬於星象學範疇之內的記述。而《詩經·小雅·大東》裏,就產生了怒怨周王室的味道,且更人性化,可謂牛郎織女開始下凡了,這首詩是這樣寫的: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

  跛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報章。

  腕彼牽牛,不以服箱。

  其詩大概意思是,牽牛星織女星,盡管有其名,卻不會拉車,不會織布,雖高高居於天上,卻無撫恤人民之行,不過是徒有虛名而已。這首民歌賦予了牽牛星、織女星一種人性化的東西,可以說讓牽牛神、織女神下凡了,開始有一種人間煙火味了,這為以後的牛郎織女追求愛情婚姻自由準備了一種潛在的條件。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原始氏族社會決不可能產生男耕女織田園牧歌式的牛郎織女愛情故事,隻有在漢以後小農經濟體製基本形成之後,才可能產生於之相適應的上層建築——文學與繪畫等。這在一些直觀的牛郎織女繪畫中表現得就更為清楚。繪畫中牛郎穿著小農經濟時代的衣服,肩扛著犁,有的是牛郎挑著籮筐,籮筐裏放著孩子。在漢代,封建社會製度開始完善,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模式已經定型。成書於西漢前期的《淮南子》中曰:“七夕,烏鵲填河成橋渡織女”,顯然“鵲橋相會”的格局已經形成。到了東漢有《古詩十九首》中這樣寫道: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紮紮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複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及語。

  聯係上述,鵲橋有了,織女織布了,牛郎扶犁了,織女雖然隔河不語,可“泣涕零如雨”,“脈脈不及語”,那種對愛的渴望,那種如怨如訴對愛的期待、思念已形成了一個愛情故事的框架。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隨著社會的文明,伴隨著人類的追求與渴望,於怨發之怒,在這篇不朽的民間故事中體現,表達得淋漓盡致,其發展變化的脈絡清晰可見。

  三國曹植《九詠注》曰:“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及一會。”這裏《九詠注》雖為曹植所著,但也是對民間傳說的詩化,這時民間的“七夕節”已形成了,它是民眾民間思想文化的傳遞,不過是曹植代言罷了。

  南朝梁殷芸的《小說》:“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機杼勞動,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岸牛郎,嫁後廢織任,天帝怒,責令歸河東,但使一年一度會。”顯然牛郎織女的傳說中,文人參與其中了,使故事更為完整,增添了“天帝”這個人物,有了統治者,明鮮地打上階級的烙印。但也清楚地看出作者思想的局限與偏袒,失去了民間傳說的純真。他將其悲劇歸結為織女的“廢織”、“貪歡不歸”,這與民間傳說追求愛情婚姻自由的旨意顯然是違背的。

  經過世代的流傳、錘煉,一篇為世人讚美的流傳不朽的牛郎織女的傳說就產生了,過去中學《文學》、《語文》中都曾收編,變成一篇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民間故事。故事說玉帝孫女下凡,愛上牛郎,結為夫妻,恩愛異常,生有一男一女,男耕女織,生活十分美滿,後被玉帝王母娘娘覺察,命天神抓回天宮,一對恩愛夫妻被活活拆散,牛郎萬分悲痛,挑著兩個孩子追上天宮,當將追上時,王母娘娘拔下頭上金簪劃天河阻隔住牛郎織女,兩人隻能遙遙相望,對河而泣,後此事感動玉帝,允許其七月七日“鵲橋相會”。

  民間故事塑造了一對具有勞動人民善良、勤勞、聰慧、能幹優良品質的勞動男女形象,鞭笞了殘暴無情破壞一對恩愛夫妻平靜幸福生活的王母娘娘,故事謳歌平等、自由,反映了勞動人民對幸福自由愛情婚姻生活的渴望與追求。

  從西漢的牛郎織女石雕到今天的民間故事牛郎織女,其根其源,在鬥門古鎮,在昔日煙波浩淼的昆明池。鬥門鎮,你孕育出中國最古老的西漢牛郎織女石刻巨雕,也孕育產生了民間傳說中的奇葩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

  古鎮新貌

  建國後,鬥門這座千年古鎮正在日新月異地發生著巨變。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的春風沐浴著千年古鎮,古鎮麵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鬥門鎮新建築民族風格與現代風韻融為一體的鬥門農貿、百貨等連成一片的三個大市場,成為長安西部一大景觀。四條商業街已拓寬或正在拓寬中,新建的整齊美觀的兩層以上商貿樓房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鬥門正在由商貿興盛的市場走向商貿重鎮。鬥門又是長安區的商品糧基地之一,在糧食生產穩定增長的同時,多種經營蓬勃發展,蔬菜果樹連片形成規模,日光大棚從無到有,形成規模……新農村建設到處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千年“石爺”、“石婆”目睹變遷。昆明池發生著滄海變桑田的變化,鬥門古鎮也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這一切,牛郎織女看見了,曆經滄海桑田巨變的昆明湖石鯨可見證。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8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