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4.1 遺址價值分析

大遺址是人類實踐活動的產物,它深深地打上了人類活動的曆史印記。大遺址雖是唯一的、不可再生的,它的功能和價值卻是多重的。大遺址的功能指大遺址發揮有效作用的特性和能力。大遺址的價值指遺產的屬性、性能是否滿足人類需要以及滿足的程度。大遺址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和曆史進步的標誌之一,是人類在勞動實踐中創造的,它的價值是客觀的、本身所固有的,需要通過科學研究去認識。從總體上說,大遺址主要有曆史文化價值、科學研究價值、社會價值、藝術價值等。大遺址的功能和價值有聯係也有區別。遺址功能的大小決定了其價值的高低,因此它的價值隨著人類對遺址功能認識的深化而變化。但功能和價值並非一一對應的,有時還有矛盾。如過分注重大遺址的某種功能,必然影響大遺址整體價值的維護;若片麵強調大遺址的某種價值,也要影響其綜合功能的發揮。唯有認識大遺址的綜合功能,才能充分體現其價值;也唯有注重大遺址的整體價值,才能充分發揮其功能。

4.1.1 大遺址的功能

1.科學研究功能

如果沒有科學研究,就根本認識不到世界遺產的價值所在。由於大遺址是不同曆史時期產生的有形物質遺存,它以具體、形象的物質實體,真實地記錄了曆史的發展,儲存了大量當時的時代信息,因而具有證實文獻記載,校正文獻謬誤,補充文獻缺遺,恢複無文字記載之史前社會麵貌等實物史料的獨特功能,成為研究不同曆史時期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藝術等的根本依據。

大遺址是科學研究和曆史考證的重要依據。大遺址的考古成果不僅沒有改變曆史,而且還曆史以真正麵目。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12月期間,考古隊對阿房宮前殿遺址進行了密集考古勘探和重點考古試掘、發掘工作,在阿房宮遺址的夯土台基之上,沒有發現秦代建築遺物堆積層和秦代宮殿建築遺跡以及一枚當時普遍使用的秦代瓦當及其碎片,更沒有發現被大火焚燒的建築遺存。據此,阿房宮考古隊斷定:阿房宮沒有建成,它隻是一個“半拉子”工程;“火燒”阿房宮並不存在。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所長劉慶柱分析說“這說明當時阿房宮主體建築沒有封頂(不排除附屬建築有完工)。阿房宮可能是基礎打好了,但宮殿沒有完全蓋好。”通過對大遺址的全麵、係統的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研究了遺址堆積文化內涵和保存現狀,從而得出當年阿房宮工程隻完成了阿房前殿建築基址和部分宮牆的建設,因為宮殿建築基址以上部分未來得及營建,作為土木建築的宮殿建築也就不存在大火燒毀的問題。

2.精神家園功能

人類是有記憶的,並需要不斷地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懷舊”手段,借以撫慰心靈和抒發性情。人類還將自己的記憶能力“移接”到某些文化載體上,所以人們稱大遺址是“曆史的見證”。這些見證物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人類的生存條件之一。在人類的高貴天性中,包含或潛伏著不斷與先輩進行對話、溝通的欲求和衝動,此可謂精神上的“回家”。由此而言,大遺址為人類連接過去和現在架設了橋梁,也為從今天走向明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養料。在當今社會文化單極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衝突中,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大遺址就是人們不可失落的精神家園。

在經濟開發中要特別注意保護好大遺址和文化生態環境,防止盲目的、破壞性的開發。曆史的經驗和教訓證明,當人們為擺脫貧困,全力謀求經濟發展的時候,往往容易忽視文化建設,忽視祖先的文化遺存,忽視人的精神家園。一旦物質生活富裕以後,環顧四周,回首往事,常常難以避免地留下諸多遺憾而追悔莫及。文物遺址往往是後人的敬仰之物,甚至還是人們頂禮膜拜的圖騰。因為在這些曆史文化遺產身上遺留了先人的思想和文化、精神與信仰。沒有大遺址這種載體,人們的精神家園將會失落許多,乃至變得無根無基。

3.旅遊參觀功能

充分發揮大遺址的遊覽功能是不少遺產地政府和人民發展經濟的首選。問題是要處理好長遠利益與當前利益、開發建設與遺產保護、發展旅遊與維護生態的關係,這是保持遺產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從長遠利益出發,把保護遺產放在第一位,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保持遺產的可持續發展,造福於子孫後代,應成為遺產地政府及人民的共識。

4.文化生態功能

文化遺產是民族世世代代的文化藝術創造和科學技術發明的結晶,為後人的創造發明提供無限豐富的靈感源泉。大遺址蘊涵著大量尚待研究和破解的曆史文化信息,是文化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盲目地將大遺址一概當作落後的老古董,任其遭到毀滅,這將給民族文化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人文生態的破壞可能比自然生態的破壞更加可怕。在全球一體化的當代,保護遺址文化生態係統更為重要。

5.文化產業功能

大遺址是傳統文化的載體,它的功能之一是帶動文化經濟的發展,創立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產業。這種文化產業把古代的曆史文化遺產和當代的經濟生活有機地統一起來,既能使大遺址得到可持續發展,又能使經濟出現新的增長點。

6.宣傳教育功能

各種大遺址、遺跡是中華民族曆史發展的見證,是中華民族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結晶,體現著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凝結起來的思想感情和共同素質。作為直觀的、形象的實物遺存,大遺址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因而是進行民族優良文化傳統教育的良好教材。

大遺址在中華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提高民族自信心、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課堂,是愛國主義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地。大遺址對國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宣傳教育作用是十分重大的。同時遺產對提高國民的科學文化素質,陶冶情操、活躍文化生活等都是不可或缺的。

4.1.2 大遺址的價值

多數大遺址是曆史上重大事件的發生地,或者當時未必重要而後人因某種較普遍認可的原因而認為重要的地方。作為人類曆史發展畫卷中某些明顯或暗淡的部分,作為曆史事件的物質載體或證據,大遺址的價值是無可替代的,是客觀的,是其本身所固有的,對其價值的評價主要集中在曆史文化價值、科學研究價值、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等方麵。對某一具體大遺址而言,上述價值不一定都具備,一般都具備曆史文化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或藝術價值,但科學研究價值和藝術價值等都不能脫離曆史文化價值而獨立存在。

黃光宇主要從曆史文化價值和生態價值兩方麵對黃山陪都建築遺址進行了評價。魏永明主要評價了大窯文化遺址的社會價值,認為其在精神文明建設和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的教育方麵價值重大。範小平主要評價了三星堆遺址的旅遊價值。李並成對絲綢之路沿線古城遺址的旅遊價值進行了評價。孟憲民概括了大遺址的社會價值主要有三方麵:一是促進人們對曆史的了解,增強民族凝聚力;二是有助於恢複昔日繁榮和美好的生態環境;三是促進現代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喻學才對遺址的價值進行了歸納總結,認為遺址的曆史文化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是永恒的,隻要人類對自己先輩的曆史,對自己生存環境的曆史還保存一份認知的渴求和探索的欲望,遺址的曆史價值和科學價值將是無可替代的;遺址的美學價值包括建築完整時的輝煌美和建築被毀棄後的滄桑美;遺址還具有社會價值,如旅遊觀賞價值、經濟價值、科學認知價值、教育熏陶價值和情感影響價值。

1.曆史價值

曆史價值是大遺址的核心或靈魂,也是其他有關價值的基礎。大遺址是在一定曆史條件下產生的遺跡,作為曆史的產物,都必然打上時代的印記,反映當時的自然生態狀況和社會的政治、經濟、科技、軍事、文化等狀況,具有曆史價值;同時大遺址還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遺址本身包含著特有的、豐富的文化信息,大遺址是人類發展史的見證,是人類社會進程中的主要事件(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的見證。大遺址的曆史文化價值體現在遺址所攜帶的曆史信息上和它對曆史事實真實的展示,遺址所攜帶的曆史信息包含了極其豐富的內容,它涉及到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

(1)大遺址是某一曆史時期人類社會活動的真實反映,它們從不同側麵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生產力、生產關係、經濟基礎、上層建築以及社會生活和自然環境狀況。

(2)大遺址是幫助人們認識和恢複曆史本來麵貌的重要依據,尤其是對於沒有或者較少文字記載的曆史時期,大遺址就更成為重要依據。

(3)大遺址是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不僅反映了一定曆史時期人類的活動,而且還反映了這些活動的曆史背景、社會關係、文化傳統、生活習俗等。

黃光宇對黃山陪都建築遺址的曆史文化價值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為重慶黃山陪都建築遺址是整個重慶陪都曆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抗戰曆史文化的重要見證。對於弘揚民族文化,聯係民族情感,全麵認識重慶城市的曆史地位與作用,深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以及促進海峽兩岸的統一等,有著重要的曆史意義和積極的現實意義。

2.藝術價值

藝術價值的內涵很豐富,主要包括審美、欣賞、愉悅、借鑒以及美術史料等方麵的價值。審美價值主要是從美學的深層次給人以藝術啟迪和美的享受。欣賞價值主要是從觀賞角度給人以精神作用,陶冶情操。愉悅價值是給人以娛樂、消遣。借鑒作用主要是從中汲取精華,在藝術表現手法、技巧方麵學習借鑒以創新。而美術史料價值,主要是作為研究美術史的實物資料。無論是大遺址出土的文物,還是大遺址的整體格局,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1)大遺址從美學角度給人以藝術啟迪,蘊藏著豐富的藝術內涵。例如,都城遺址的整體布局,工程遺址的巧妙設計等。

(2)大遺址從觀賞角度陶冶人們的情操,給人愉悅的享受。其巧妙的構思,奇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藝,嚴整的布局,無不令人陶醉。

(3)大遺址為藝術史的研究提供大量的實物資料。例如,出土的碑石刻有大量的字畫等,磚瓦等文物雕有大量的藝術圖案。

3.科學價值

大遺址是曆史的產物,能夠給人類提供重要的、有價值的知識和信息,它反映了當時社會條件下生產力發展水平、科學技術水平和人們的創造能力,具有科學研究價值。

(1)大遺址是古代科學技術遺產的寶庫。各類大遺址都是人們利用當時所能得到的材料和所掌握的技術創造出來的。因此,大遺址本身就反映了其產生時代人們認識自然、利用自然的程度,是那個時代科學技術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標誌。

(2)大遺址為科學史的研究提供了實物資料,對科技史的修正和完善具有重要意義。

(3)大遺址還為現代科技的發展提供參考和可借鑒的資料。通過各類專業人員的考察分析,發掘其文化內涵和科學信息,出版專著,繼承曆史文化遺產,弘揚民族文化。例如,建築遺址向後人透射出師法先輩工程建築技術與藝術的寶貴真諦,其作為我國傳統建築學和風景建築的物化載體,是當今進行相關學科研究的寶貴遺產;陵墓遺址出土的文物對於研究古代的製造技術具有重要的價值;遺址及有關環境遺產,是曆史發展、環境演變或者說是人與自然關係的忠實記錄,不僅是考古學研究對象,而且是經濟、政治、文化、環境等領域間接和直接的研究對象,是經濟建設、社會進步、生態恢複的重要借鑒;另外一些絕妙的古代科技和工藝,若能被當代的實驗考古研究破譯,將會為今天的科學技術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4.社會價值

我國館藏文物多出自大遺址。因而,大遺址的社會價值是許多其他文物無法替代的。大遺址構成曆史文化遺產研究、保護和展出的基礎,也就是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的基礎。我國的一部分曆史文化名城、風景名勝區,也主要是因大遺址而得名的,因此大遺址也構成他們保護與建設的基礎。做好大遺址保護工作,可以帶動我國文物博物館事業的全麵振興和其他有關事業的全麵進步。

大遺址既是重要的曆史文化遺產,又是必須嚴加保護和合理利用的資源。作為遺產,就是對社會今後均有作用,今人的首要責任是承傳後代,所以我國的文物工作方針確定為“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方針強調性的提法,恰恰反映了遺產工作區別於其他工作包括其他有關資源方麵工作的特質。大遺址及有關環境遺產,是曆史發展、環境演變或者說是人與自然關係的忠實記錄,不僅是考古學研究對象,而且是經濟、政治、文化、環境等領域間接和直接的研究對象,因而是經濟建設、社會進步、生態恢複的重要借鑒。當然,大遺址還是重要的環境遺產和觀光旅遊資源。對廣大民眾來說,大遺址具有特殊的曆史與科學教育作用。大遺址對現代社會的作用概括為:一促進對曆史的了解,增強民族凝聚力,這是四項綜合國力之一;二有助於恢複昔日繁榮和美好的生態環境;三促進現代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總之,保護和繼承優秀的曆史文化遺產――大遺址,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1)教育價值。大遺址是提高民族自信心、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課堂,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地。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博物館,通過建設遺址博物館展示自己國家、民族或地方的文化傳統和文化特色。

大遺址可以促進人們對曆史的了解,增強民族凝聚力。趙王城遺址保護與利用的目標之一,就是給人民群眾提供一個休閑觀光的理想場所和弘揚古代文明,展示優秀曆史文化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魏永明認為大窯文化遺址可促使精神文明建設和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的教育,通過對該處古人類生活的了解,產生一種愛國和民族的自豪感。

(2)精神價值。曆史文化遺產是民族精神的載體,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而且這些文化傳統往往成為人們為維護各民族的獨立、尊嚴以及爭取解放和複興而頑強奮鬥的精神支柱。曆史文化遺產體現了各個國家和民族長期以來形成的共同心理結構、意識形態、生活習俗等特點,從一定意義上講,曆史文化遺產是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的象征。它對一個國家及其各族人民能夠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和激勵作用。這就是其精神價值之所在。大遺址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蘊涵著彌足珍貴的文化信息,這是不複再生的,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所創造的精神財富的凝結。大遺址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大遺址表麵上看是物質的,實際上它又是精神的,在它身上體現了前人的精神品格和精神力量,通過有形的遺址表達了無形的精神。可以通過編撰大眾讀物、拍科教與欣賞類影視片、建遺址公園等,通俗地展示大遺址的價值和光彩,宣傳祖國悠久的曆史,增強群眾的愛國熱情。

(3)旅遊價值。大遺址與特定曆史背景有著強烈關聯性,其旅遊價值在於它記載了特定曆史時期的曆史事件和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部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大遺址是重要的環境遺產和觀光旅遊資源,許多國家的發展經驗證明,文化遺產可以作為一種旅遊資源和文化創新的資源對社會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讓大眾參觀欣賞文化遺產是其發揮作用、實現價值增值和傳承的重要途徑。許多大遺址有著極高的社會知名度與學術知名度,能夠促進現代旅遊業的發展。範小平對三星堆遺址在旅遊價值中的表現概括為:出土文物的神秘性,顯示出頗具震撼力的觀賞價值;出土銅器數量的優勢和形式上的獨特性;在四川自然文化資源中顯示出獨有的魅力。遺產地不僅是帶動旅遊,促進該地區經濟發展的源泉,而且是維護該區域生態平衡的基礎。因此,隻有保護好基礎和源泉,才能使該地區的旅遊業長盛不衰。

(4)經濟價值。國際公認的文化遺產價值觀認為,文化遺產的經濟價值是其曆史、藝術、科學價值的衍生物。這一屬性並不因為社會製度的不同而有所區別,也不因為經濟體製的改變而改變。當上述價值中的一部分開始成為社會型消費需求時,即當社會普遍以觀賞、體驗、休憩等方式享用這些價值時,大遺址的曆史文化價值則派生出經濟價值,大遺址開始具有經濟功能。由此可見,大遺址的多價值性與一般經濟資源的單一價值是不同的,同時值得注意的還有,人們對大遺址的曆史文化價值的享用以及大遺址經濟價值的實現,理論上均不會也不應造成對大遺址的耗損,這一點與人們對一般經濟資源的使用方式根本不同。

大遺址的經濟價值還體現在文化產業等領域,以曆史文化遺產為依托的文化產業是一種新的經濟增長點,能為後人帶來豐厚的經濟利益。此外,大遺址的經濟價值不僅是指有形的價值,還表現在無形資產的價值上,而無形資產價值往往是最重要的。因此對大遺址的開發利用,一定要保護其無形資產價值,不要玷汙其名聲。

即便從經濟角度看,大遺址所帶來的利益也不隻是直接的經濟利益。大遺址所帶來的經濟利益有二部分:一部分是直接的利益,如門票收入等;另一部分是大遺址的間接利益。間接利益又包括幾個方麵:一個是大遺址的綜合經濟利益,例如大遺址推動旅遊經濟的發展,帶動交通、旅館、飲食、購物等行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另一個是大遺址永久經濟利益,大遺址的知名度是一份巨大的無形資產,能為其所在地帶來永久的綜合經濟利益,例如殷墟對於安陽,四大遺址和秦始皇陵對於西安,高句麗對於集安。如果隻看到或隻追求大遺址的直接經濟利益而忽視大遺址的綜合經濟利益和永久經濟利益,對大遺址不加珍惜的快速“貼現”,任意破壞或開發利用,對國家和民族的整體經濟利益和長遠經濟利益來講,必定是得不償失的。

大遺址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種價值,因為它是各種文明的源泉。《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公約》指出,任何一項遺產的毀滅和消失都將造成世界各民族遺產的匱乏。保持遺產完整真實地存在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無論怎樣估計其存在價值都不會過分。隨著實踐的發展,人類對大遺址價值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衡量和評價大遺址價值的尺度,也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變化。在認識和評價大遺址價值的具體過程中要受到生產力發展水平尤其是科學技術水平的製約。大遺址本身儲存著十分豐富的信息,對這些信息及其價值的認識不是一蹴而就的,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技術迅速發展所提供的技術手段愈多,對大遺址價值的深層次認識也會愈來愈多。

曆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是大遺址本質屬性所決定的價值,是大遺之所固有客觀存在價值,不依人們的意誌而發生改變。而社會價值是大遺址所派生的價值,它反映當前技術經濟水平條件下,人們的價值觀念,以及遺址能被現代人們利用的水平,它會隨著不同社會意識形態、生產力發展水平、社會的文明程度進程等而發生變化。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