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3.4 杜陵文物遺址資源

3.4.1 文物遺址的總體構成

杜陵陵墓始築於元康元年(前65年),初元元年(前48年)入葬,是西漢諸陵中規模較大、保存較好的一座。陵園平麵方形,邊長430m,牆基寬8~10m;四麵正中各辟一門,門址通寬約85m,由門道、左右塾和左右配廊組成。夯築封土居陵園中央,呈覆鬥形,底邊長175m,頂邊長50m,高29m;頂部平整,四棱角斜線分明。陵墓四麵正中各有一條斜坡墓道通向地宮,內以夯土填築;墓道大小形製基本相同,一般寬約8m,深達20m。從葬坑分布於陵北,可確定位置、形製、大小者有4座,已發掘2座。寢園在陵園東南,其北牆利用了陵園南牆東段。陵邑位於杜陵西北2.5km,城址平麵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100m,南北寬約500m。孝宣王皇後陵和孝宣許皇後“少陵”分別位於杜陵東南580m和南6.5km,均在長安區境內。陪葬墓分布於杜陵東南、東北及北部,現有封土的62座,其中35座在雁塔區境內、27座在長安區境內。以東南的數量較多,規模較大,分布密集,排列有序。據史載,陪葬者有大司馬車騎將軍張安世、丞相丙吉、建章衛尉金安上、中山哀王劉競等。

3.4.2 陵園遺址

1.寢園遺址

1983年發掘。位於陵園東南,周環牆垣,平麵呈長方形,東西長174m,南北寬112m;東、南牆基寬1.3~1.5m,西牆基寬4.6m,北牆利用陵園南牆東段;辟有南門3座、東門和西門各1座。寢園裏有寢殿(一號遺址)和便殿(五號遺址)兩組建築。

2.陵園東門遺址(二號遺址)

1983年發掘。東門遺址麵闊84.24m,進深20.57m,由門道、左右塾和左右配廊組成。

門道正對陵墓墓道,寬13.3m。門道內外居中處,置左右門墩,間距約6m;兩門墩均為夯築,形製、大小相同,長3.3m,寬1.83m,殘高0.5m;門道地麵鋪設素麵方磚。

3.陵園北門遺址(三號遺址)

北門遺址破壞較為嚴重,門址的前半部和右配廊幾乎全被取土挖掉,現存高2~2.5m;從發掘部分來看北門隧寬12.8m,現存長10.6m,隧左右各有一門墩,分別與左右塾相連,二門墩台級已被破壞。二門墩和門檻將隧分為內、外兩部分,門檻遺跡已被破壞,外隧大部分被破壞,內隧鋪地磚多被揭掉,隧的兩邊尚有少量鋪地磚。出土的文物數量以磚、瓦和瓦當最多,其次為鐵器,再次為銅器。

4.陵廟遺址(八號遺址)

八號遺址位於杜陵東北400m處,當地群眾稱此遺址所在地為“鱉蓋”,言其地勢高於周圍地區。夯土台基範圍東西73m、南北70m、深5m;夯土築於生土之上。漢代文化層中主要遺物是漢代磚、瓦等建築材料,其種類、形製和大小與杜陵陵園、寢園遺址中出土的磚、瓦基本相同。比較特殊的是此遺址內出土了大量龍、鳳紋空心磚殘塊,而這種圖案的空心磚,在杜陵諸遺址中僅見於此。

5.九號遺址

九號遺址位於杜陵北550m處。根據鑽探資料,九號遺址的夯土基址範圍東西長40m、南北寬20m,夯土基址深2.9~4.7m。九號遺址中出土的“長樂未央”文字瓦當個體小,屬於陵園東門遺址的IV型“長樂未央”瓦當。

九號遺址南邊有三條平行排列的南北向帶狀夯土。三條夯土帶與九號遺址的中心建築有關。

6.十號遺址

位於帝陵寢園遺址以南7m處,其範圍東西長174m、南北寬70m。十號遺址的東、西界基本與寢園東,西牆南北相對。根據鑽探資料,遺址內多為中、小型房屋和庭院。遺址北部築牆和廊,牆、廊形製與寢園南牆及簷廊相同。寢園遺址東南部有南北向通道,通至十號遺址。十號遺址內出土的磚、瓦等建築材料,與杜陵陵園和寢園遺址中的漢代磚瓦相同。十號遺址大概屬於“寺吏舍”一類的建築。

7.王皇後陵

杜陵同塋異穴合葬墓。位於杜陵東南約580m。“永始元年崩,合葬杜陵,稱東園”。1982-1983年鑽探,陵園平麵呈方形,邊長330~335m,牆基寬3.4~3.7m;四麵陵牆中部各辟一門,各門均由門道、左右塾和左右配廊組成。夯築封土居陵園中央,呈覆鬥形,底邊長145~150m,頂邊長45m,高24m。

8.王皇後寢園遺址

寢園位於陵園西南,形製與杜陵寢園相近,隻是其規模較小,呈矩形,東西長129m,南北寬92m,牆基寬約4m。已鑽探出東、南、西3座門址,以及寢殿遺址(六號遺址)和便殿遺址(七號遺址)。寢殿遺址位於寢園西部,自成一組院落,其範圍東西長90m,南北寬86m,寢殿遺址位於寢殿院落的中央,中部殿堂台基東西長39.6m,南北寬27.16m,現存高0.39~0.52m。寢殿台基四周置回廊,回廊之外置卵石散水。

9.王皇後陵東門遺址(四號遺址)

東門遺址中部位於王皇後陵墓(封土邊)以東83m,距陵園東南角和東北角各120m。已發掘的東門遺址麵闊68.55m,進深19.2m,門道寬10.7m。

3.4.3 陪葬坑

1.一號從葬坑

1983年發掘。平麵略呈東西向“甲”字形,斜坡狀階梯坑道位於東部,長16.3m,寬0.9m,坡63度。坑道與從葬坑間有放置木板的門道。從葬坑略呈方形豎穴,邊長11.2~12.7m,深約8m,有12個盜洞。豎穴底部及四壁砌置木板,其內以木壁分隔為中廂(主室)及東、南、西、北四個邊廂,其上置棚木,東廂位於主室東南。

2.二號陪葬坑

位於杜陵以北500m。陪葬坑的平麵為圓角長方形,東西20.5m、南北6.7m;坑室底部距地表8m。陪葬坑東部有斜坡坑道。坑內地麵用五花土夯實,坑室以木板砌造。坑的中部偏東被一晚期墓葬打破,該墓東西長2.2m、南北寬1.3m。

3.三號陪葬坑

位於杜陵以北290m。平麵為長方形,南北20m、東西4m。坑室底部距地表深約6m。坑道在坑室南部,呈斜坡狀。坑道平麵南北長l5m、南部寬1.4m、北部寬2.3m。坑道底部南、北兩端距地表深分別為1m與4.5m。坑室和坑道地麵均以五花土夯實。坑室中探出板灰、炭渣及白色粉末狀物等。坑的小部偏東有一擾坑(或即盜洞),直徑1m,南部有一晚期墓打破了三號陪葬坑。

4.四號從葬坑

位於一號坑以西130m。為長方形豎穴土坑,東西8.5m,南北4.2m,深4.4m。坑道為斜坡狀階梯,長5.56m,水平長2.5m,寬1.4m。坑底置長方形木槨,槨室東西6.64m,南北2.8m,高0.78m。此坑有7個盜洞,僅存少量殘俑以及銅鐓、環、印章、帶鉤、小五銖錢和鐵戟等。所出“大倉”半方銅印引人矚目。大倉也稱“太倉”,官署名,其公用印章與“弩府”、“治府”、“市府”等半方印作用一樣。說明帝陵從葬坑的修築與“大倉”有關。

5.五號陪葬坑

位於杜陵陵園西南角以南60m。陪葬坑南北20m、東西5m。地表以下0.6m見夯土,夯土厚7.2m。坑室距地表深7.8m。坑室的探孔中發現漆皮、銅泡、陶器殘片等。坑室底部為生土,距地表8.3m。

3.4.4 陪葬墓

杜陵陪葬墓現已確定的有108座,其中保存封土的有62座,封土已被平掉的有46座;杜陵陪葬墓基本上分為三大區,即東南、東北和北部陪葬墓區。陪葬墓區不但有不同分區,在分區中又有成組的墓群,而且發現許多成雙結對排列的陪葬墓;從整個杜陵陪葬墓區來看,成雙結對的陪葬墓,東西並列者多於南北排列者;東西並列的封土規模一般比南北排列的規模大一些,而且距帝陵較近。陪葬墓的封土外觀形製可分為覆鬥和圓丘形兩種,一般覆鬥形的規模較大,距帝陵較近,大多數分布在東南陪葬墓區內。

1.南部陪葬墓區

麵積約91萬平方米。現有封土陪葬墓24座,無封土陪葬墓29座。13座封土覆鬥形、11座圓丘形。較大者底邊長76m,頂邊長5m,高約16m。小型者2座,底邊長16~22m,寬12~18m;頂邊長2~2.5m,高4.5~9.6m。圓丘形較大者底徑18m,高約8m,圓丘形較小者底徑7.2m,高約3m。墓區散布繩紋筒瓦、板瓦、雲紋瓦當等。

2.東部陪葬墓區

麵積120萬平方米。現有封土陪葬墓18座,無封土陪葬墓9座。10座封土覆鬥形、8座圓丘形。覆鬥形底邊長11~42m,殘高2.5~15m,夯層厚12~25cm。墓區散布繩紋筒和板瓦,曾出土灰陶繩紋罐等。

3.北部陪葬墓區

麵積約78萬平方米。現有封土陪葬墓20座,無封土陪葬墓8座,其中有3座有封土的被繞城高速隔離在保護區以外。底邊長9~39m,殘高4~10m,夯層厚12~15cm。墓區散布繩紋筒瓦和板瓦殘片。

3.4.5杜陵邑

杜陵邑城址為長方形,東西長2100m,南北寬約500m。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宣帝在杜東原建造陵墓,在帝陵附近營築了杜陵邑。杜陵邑建成後,杜縣更名杜陵,縣治移往新址。原來的杜縣城,因其比杜東原上的杜陵邑地勢低,所以稱“下杜城”。杜陵邑在王莽時改名為“饒安”,東漢時又稱杜陵。後魏改杜陵為杜縣。北周建德二年(公元573年),杜縣並入萬年縣。杜陵邑現被繞城高速分割成兩部分,陵邑區內的遺址絕大多數已被平毀。

文獻記載,杜陵邑有三萬戶人。這是個保守的數字。杜陵邑的人口,其實在30萬以上。杜陵邑是在秦漢杜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建置曆史很久,一直是周、秦、漢三代的京畿重鎮。漢宣帝時把杜縣改為杜陵邑,在原來基礎上大量徙民,使其人口劇增。西漢製度,新皇帝即位,修築陵邑後,權臣豪富就遷到新皇帝的陵邑(“隨帝徙陵”)。如張湯在武帝時徙居茂陵,其子張安世在宣帝時徙居杜陵邑。漢杜陵邑修建以後,西漢皇帝不再設置陵邑,那些“隨帝”徙居杜陵的千萬家官宦也就在此“落葉生根”。這樣,杜陵邑的人口就相當可觀了。杜陵不但人口多,而且很多人是當時的達官顯貴和豪富巨商。《漢書》中有《傳》者,家居杜陵的名人就有:禦史大夫張湯,大司馬張安世,曆位九卿的張延壽,右將軍蘇建,典屬國蘇武,丞相朱博,禦史大夫杜周、杜延年,丞相韋賢、韋玄成,後將軍趙允國,太守韓延壽,禦史大夫蕭望之,執金吾肖育,大司農肖鹹,太守肖由,右將軍馮奉世,大鴻臚馮野王,太守馮逡,右將軍史丹,丞相王商等。出身杜陵邑的高級官吏如此之多,甚至使京師長安也相形見絀。他們之中不少人身為朝廷大官,但“家”仍在杜陵邑。如蕭望之,“多使守史自給車馬,之杜陵護視家事”。杜陵邑有那麽多當時國家上層統治集團的重要成員,那裏便成了他們在京師長安之外的另一個政治舞台。

在封建社會,權力和財富往往是對孿生兄弟。因此,杜陵邑在經濟上也是富冠京師。前麵談到的張安世,就是達官兼工商業主。至於京師富人,要首推杜陵樊嘉。

陵邑地處全國文化中心――長安之郊,經濟繁榮,官僚地主居多,故陵邑文化也很發達。世家地主大都“好禮義”,他們或聚徒授經,或拜師習經,以幹仕祿。僅長陵、杜陵就出了“七相五公”、“鬥雞走狗”等娛樂活動在陵邑中也很盛行,如杜陵有一個“鬥雞翁”,安陵人爰盎,“病免家居,與閭裏相浮湛,相隨鬥雞走狗。”擅長繪畫者也大有人在,如杜陵人毛延壽是知名畫家。毛延壽畫人,老少美惡皆得其真;陳敞則“工牛馬”。而安陵由於係徙關東倡優樂人所置,故“善為啁戲”,俗稱“女啁陵”也。

另外,盛行於關東的博戲、蹴鞠在陵邑區內也開始風行。安陵人許博昌,善陸博,他編著的《陸博經》三輔兒童皆誦之;景帝陽陵出土的六博棋,也說明當時陵區的一般管理人員也把它作為一種消遣娛樂的工具。蹴鞠是一種相當於現在足球的體育運動,安陵阪裏公乘項處病,因沒有聽大夫的話而參與當時諸陵少年盛行蹴鞠的娛樂活動,“因而腰蹙、寒汗出多,及嘔吐。”由此可見當時人們是非常喜歡這種運動的,直到唐代,長安仍盛行蹴鞠之戲,足見其影響之久遠。

陵邑聚集著全國精英人才,他們為西漢文教學術的繁榮創造了巨大的精神財富。據王子今先生統計,關中從政的文人中,漢書合計有42人,其中出身於陵邑的計30人,占71.43%,而班固專為立傳的34人中,出身於陵邑的計22人,占68.75%。東漢前期,三輔在文化上的優勢依然十分明顯。在全國統計到的568中書籍中,出於三輔的有87種,占15%;470位列傳士人中,三輔籍的有66位,占16%;不列傳的士人520位中有63位,占12%;213處私家教授中有22處,占10%;在302位公卿中有37位,占12%。

3.4.6 出土文物

1.建築材料:出土文物有花崗岩礎石、幾何紋或素麵方磚、繩紋筒瓦、圖案的空心磚、龍、塗朱鋪地方磚、鳳紋空心磚殘塊、板瓦,“長樂未央”、“長生無極”瓦當、雲紋板瓦、繩紋筒、瓦當、灰陶繩紋罐。

2.鐵器:鐵環、釘、刀、釺和、鐵戟、矛、劍、斧、鼎、锛、鑿、剪、帶鉤、鏃、弩機、量器、銅鐓、環、印章、帶鉤、小五銖錢和鐵戟等。

3.銅器:“杜陵東園銅壺”和“杜陵東園銅鍾”,均有永始元年刻銘,當為陵園遺物。銅泡、銅鐓、鎏金銅環、五銖錢等、小五銖錢、“大倉”半方銅印,大倉也稱“太倉”,官署名,其公用印章與“弩府”、“治府”、“市府”等半方印作用一樣。說明帝陵從葬坑的修築與“大倉”有關。

4.金餅。

5.裸體男俑(原身上有帛衣)。

6.漆盒及木車和車馬器等。

3.4.7 其他文物

杜陵陵墓封土南有清碑5通,分別為康熙七年(1668)“杜陵禦祭碑”2通,雍正三年(1725)“杜陵祭碑”、乾隆三年(1738)“杜陵禦祭碑”及四十一年(1776)陝西巡撫畢沅書“漢宣帝杜陵”碑各一通。碑高1.5~2m,寬0.7~0.8m,其中畢沅所立碑的碑陰刊周新命撰《承差說》1篇。

在保護區的西南角還有明代陵墓3座,其中有封土的2座,無封土的1座。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