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千裏尋夢

一九七三年,湯仲明基本完成了轉子發動機,擠壓水泵、凸輪轉子泵的設計任務,他拿著圖紙四處奔波,尋找試製單位,然而,沒有人敢與這個有“右派”、“反革命”身份的人合作。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十二日,李家沱派出所向湯仲明發了一份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通知書。十二月二十日才開會正式宣布。其實,早在一九五九年九月十六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於確實表現好了的右派分子的處理問題決定》中就指出:“凡是已經改惡從善,並且在言論和行動上表現出確實是改好了的右派分子,對於這些人今後不再當作資產階級右派分子看待,即摘掉他們的右派分子的帽子。”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四年,各地遵照中央批示,先後五批摘掉了大部分右派分子的帽子。湯仲明卻在十四年後才得以摘掉“右派”分子的帽子。他在一九六三年九月一日的日記中這樣寫道:“我覺得我的最大危險問題就是不認識錯誤,堅持反動立場,我很想扭轉它,就是扭轉不過來。因我從來沒有反對過黨,反對過社會主義。在工作上忠心耿耿,沒有過不良意圖。我已向黨交心,多次呈述我的心跡,我如何才能算認識錯誤呢?難道我沒有反黨反社會主義也要承認反黨反社會主義?沒有搞過任何破壞也要承認搞過破壞?才算認識錯誤?這樣做不是真正自欺欺人,也欺騙了黨,為自己蒙混過關呢?這還有什麽人格呢?這不是對黨對國家不忠誠不老實嗎?這個問題至今並未解決,這對我來說是個很沉重的包袱,叫我一背十幾年,說不定要背進棺材。”從這篇日記裏,我們可以看到湯仲明在屈辱中始終堅持著自己的清白。

摘掉“右派”帽子後的湯仲明有了人身自由,妻子秀英於一九七五年病逝後,他已是七十八歲高齡,然而他夢寐以求的是將新設計的圖紙投入試製,在重慶已是求告無門,懷著希望,湯仲明踏上了北上的列車,他要到西安、北京、天津等地去尋找機會。

一九七五年五月二日晚,湯仲明孤身一人乘二三八次列車來到西安。兒子湯曉明把父親接到家裏。

兒子曉明,兒媳鳳華對父親的到來非常高興,孫女小虹、小奇見到爺爺的到來,更是高興不已,她們對爺爺是很崇拜的,也很想從他身上學到知識,她們知道爺爺知識淵博,意誌堅強,為人正直,辦事認真,是好樣的。

湯仲明一到就提出找試製轉子發動機的問題,兒子見爸爸這麽大一把年紀,又還背著政治包袱,還想這些幹什麽,為什麽有福不享,硬要自找苦吃。但他不敢直說,怕惹老人生氣,就敷衍含糊地說:別著急,我慢慢給您找廠家,我是搞化工的,機械行業不熟悉,還得托人去打聽,您老不用急,在這裏隻管往下,西安您過去搞木炭汽車的時候來過,那時您可沒有好好去遊覽過吧?

“那時,哪有時間去遊覽。”湯仲明說。

“就是啦,現在有時間了,就該好好去遊覽遊覽,近的地方,您自己可以去,遠點的地方等我們星期天陪您去,也可以叫兩個孫女陪您去啊!”

“對,這回就是得好好遊遊,西安是古城名勝古跡很多,值得一遊。”

湯仲明是按地圖尋找,看離西門最近是兒童公園,就朝著那個方向走去,一位老人為什麽要去兒童公園呢?這是有原因的,四十四年前的一九三二年,湯仲明曾應陝西省主席楊虎城將軍之邀,來西安試製木炭代油爐,首先作抽水試驗就是在這座公園裏,那時叫建國公園,今非昔比,那時冷冷清清,也沒啥設備。如今熱熱鬧鬧,兒童遊樂玩具也不少,秋千、滑梯、翹翹板……機關學校、工廠在放假時,帶孩子們來玩的人特別多。湯仲明找了好大一會,才找到過去搞抽水試驗的水池,時過境遷,已經想不起原來抽水機的位置了。

第二天是星期天,湯仲明想去臨潼華清池參觀遊覽,家裏人都去過,誰陪?好學的湯虹自告奮勇:“我陪爺爺去。”她知道跟著爺爺能長知識,學到很多東西,她非常願意和爺爺在一起。“那好,那好!”湯仲明答,他也很喜歡帶她去,她特別聰明,又很懂事。湯仲明征求小虹的意見說:“咱們坐火車去好不好?免得擠汽車。”

“好,好,好,火車沒有坐位可以站,一站路十來分鍾就到了。”湯虹很敬重爺爺,隨和著他的意見。

第二天他們起了個大早,七點鍾就趕到西安火車站,買了兩張臨潼來回車票,到達臨潼還不到八點鍾,爺孫倆步出車站,南望驪山,湯仲明問小虹:“為什麽叫驪山知道嗎?”

“不是因為它風景美麗而叫驪山嗎?還是別的什麽來曆?”湯虹有點不解地連答帶問。

“你說對了一點,還不完全。驪山是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東西綿亙五十餘裏,海拔高一千二百多公尺,古時山上林木蔥鬱,鬆柏長青,景色壯麗,遠遠望去,形似一匹青蒼的驪駿,因而得名驪山。每當夕陽西下,驪山在斜陽紅霞裏頓時變得象一匹火焰駒,英姿勃發,尤顯美麗。因此,‘驪山晚照’又被譽為‘關中八景’之一。”湯仲明對孫女解釋了驪山的來曆。

“啊,山象一匹美麗的駿馬,而叫驪山。我說麗字為啥加個馬字旁哩。”湯虹這才明白了。

“驪山最高景點是烽火台,你上去過嗎?”

“沒有,那又有什麽來曆?”

“據傳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一笑值千金’、‘一笑失天下’的典故都是由此而來的。”湯仲明說到此處打住了,他怕小孩子不願聽這些古老的傳說。就問這裏現在跟過去比,最根本的變化是什麽?

“最根本的變化是過去屬於皇帝,今天屬於人民,這是最大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對對對,你真聰明。”

“跟爺爺比差遠了。”

湯仲明聽了小虹的回答很高興,她的聰明靈巧很像她大姑姑貞香,湯仲明看到了希望和未來,連連說:“不差不差,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爺爺象你這麽大時,還是一個懵懵懂懂的農村孩子哩。”湯仲明讚揚小虹又接著她的意思說:“就是,你看今天來的不都是普通老百姓嗎?他們來這裏休息、遊覽、洗澡、看水觀魚,欣賞這湖光山色,享受這過去隻有帝王將相才能享受的美景。”

一老一小,邊走邊說,拾級而上,先到桐蔭軒參觀這座古建築。後到五間廳,湯仲明對小虹說“西安事變”蔣介石就是從這五間廳住房的後窗逃到後邊山上去的。

“不錯,這窗玻璃上還留有槍眼哩,我們來看時老師給我們講過。”小虹對爺爺說。

爺孫倆又由池前西行,穿過月宮門,便到九龍宮,碧波蕩漾的九龍湖是它的中心,湖岸疊石參差,湖中芙蓉含笑,湖麵亭樓倒影,湖邊垂柳拂波。處處有景,時時有花,耐人尋味,令人陶醉。爺孫倆快樂地玩了一天。

湯仲明在西安住了一年出頭,在這一年中,他還設計出了一台小型麵食製作機。他在西安閑住時,見兒媳鳳華中午或晚上匆匆忙忙擀麵條,費力又費時。他見到費勁擀的麵條,就引起他的創造欲,他想要有個家庭用的麵食製作機該有多好,和點麵往裏一按,電閘一推,嘩嘩嘩麵條麵皮就象瀑布一樣流出來了。隻要換換刀就能出幾個品種,隻要換換檔就能厚能薄,麵條可寬可窄,可粗可細,除軋麵條外,還可軋混鈍皮、餃子皮、菜角、包子皮等。

為設計這台機器,他也是花了不少心血,用了幾個月時間,畫了幾十上百張圖紙,最後圓滿完成了。兒子曉明,兒媳鳳華見了他的整機圖紙,聽了他的說明,都覺得很好,但在計劃經濟的時代,有誰去製造它?誰有商品意識?誰敢去賺大錢?設計得再好也等於畫餅充饑。

湯仲明見兒子在西安也找不到試製轉子發動機的單位,他再也住不下去了,他提出去北京找熟人,誰也勸不住,隻好讓他走。

一九七六年五月的最後一天五點多鍾,曉明將父親湯仲明送上西安至北京的一三六次列車的臥鋪車箱,隨即時給北京的外甥女蔣美岩發了一個電報:請她六月一日下午四點到北京站接外公。湯仲明準時到達北京被接到美岩家住。

第二天六月二日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中午為了過端午,也為外公洗塵,美岩準備了好幾個菜,一家人歡歡喜喜,外公的到來更增加了節日的歡樂氣氛。

美岩問外公:“過去端午節有很多講究是嗎?我可什麽也不懂,請外公原諒。”

湯仲明說:“現在啥都破了,沒人講究了。端午節也叫端陽節,本是紀念戰國時楚國愛國詩人屈原這天投汩羅江自盡的日子。”

“為什麽要吃粽子,這是什麽來曆?”重外甥晶晶問。

“粽子本是往汩羅江裏投的,意思是讓魚吃粽子,不要去咬屈原的屍體。後來就形成了家家戶戶吃粽子的習俗。”

“老外公,那劃龍舟又是什麽意思?”晶晶又問。

“原意是劃船尋找屈原的屍體,後來形成龍舟競賽的日子。”

“啊,原來都是有意思的。”晶晶很高興。

湯仲明接著說:“民間過端午好象還有另一層意思,拿我老家河南孟縣來說吧:這天日出前家家戶戶在門戶上插艾枝以示驅邪,並向兒童鼻孔、耳孔、肚臍、肛門、手心、腳心等處塗雄黃拌的麵,以防蛇、蠍、蜈蚣帶毒小蟲鑽咬。小兒手、腳、脖子上還要係上五色線,婦女、兒童還要配帶各式香囊,也叫香草布袋,意避邪,早飯吃炸糖糕、菜角等油食品,中午吃肉菜配饃。該節成為一年中的大節之一。端午節前,已婚婦女的娘家要帶上粽子、炸食糖糕、麻糖等去瞧閨女,從古流傳至今,直到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才破除這一習慣,端午節吃粽子的習慣始終未能破除。”湯仲明說得滔滔不絕,大家也聽得津津有味。

年過八旬的湯仲明單身一人來到北京,目的還是想找試製他設計的轉子發動機。他住在外甥女蔣美岩家裏,蔣美岩是中國科學院的一位科研人員,對科學研究是很執著的,對外公的研究也很重視,對他的精神非常敬佩,可就是覺得外公年紀這麽大了,又遭受不少磨難,自己還背著政治包袱——摘帽右派,何苦還要幹這種出力不落好的事呢?您老八十了,還到處奔波,這是何苦嘛?但她心裏很同情他,也為他打聽不少地方能否為他試製,可限於當時的狀況,各單位都有自己的定型產品,都有生產任務,誰也拿不出人力物力和財力來搞新產品的試製。因為那時是計劃經濟,不是市場經濟,隻管完成生產任務,也沒有必要去搞新產品試製,一談到他個人的政治情況,人家就更不敢染手了。所以美岩多次勸阻他叫他不要再操這個心了,坐享清福吧!他就是不死心,美岩覺得文化大革命人們的思想都被搞亂了,很多人對一些事情都看穿了,所謂看破紅塵,可外公好象沒有經過文化大革命一樣,還保持著五十年代的工作熱情。因此,美岩就直率地甚至不客氣地指出:人家聽說您有問題,誰還會給您試製呢?再說真有價值的話,說不定有人竊取您的成果,做成功了,卻把您拒之門外,因您不便出麵就成了他們的。湯仲明說:“隻要他們做就行,我不在乎發明權,我隻想為國家作貢獻,不是個人謀私利,求名譽。”

“您是這麽想,人家會這麽想嗎?”對於美岩這一盆盆瓢潑冷水似的話,他認真地聽著,不反對,也不點頭。可事後他還是默默地做著他要做的事情,他曾寫信給吳玉章的一個親戚,請他把圖紙送給北京內燃燒機總廠的一位總工程師看,都無結果,但他仍不泄氣,還給工業部長李強寫信,因李強在重慶時曾去參觀過他的動力機,並邀他去延安搞工業。但這種信能到部長手裏嗎?但他一直等著也沒等來回信。

湯仲明是一個閑不住的人,美岩家的一把藤椅扶手壞了,他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找到一些塑料繩後就開始修理起來,他那麽大年紀,又那麽胖,蹲在地上蹲不下去,就坐在小板凳上,一圈一圈地編織塑料繩,將藤椅扶手修好,他這個人似乎不動腦子想問題、不動手幹些活,就無法生活似的。人大概就是這樣的:如果你天天幹活,不間斷,就可能一直能幹,不論年紀多老,用腦筋也一樣,如果中途停下來,坐享清福不用腦,也不幹活,可能生命就告結束了。雖然還有一口氣,那就成了行屍走肉,社會的累贅,子女的負擔,人類的廢物了。他在一九六九年九月五日的日記中寫有這麽幾句話:“我認為一個人活著就要為社會作貢獻,若因客觀原因如疾病、年老、殘廢而無力作貢獻,還不如死掉,因為死掉了就不再消耗生活物資,也起到減輕社會負擔的作用,也是為社會作貢獻。”從他的這段話中可以看出,他活著就要為社會作貢獻,不作貢獻就不如不活,他用實際行動實踐他的諾言。美岩被外公對事業的執著精神深深感動,他曆經坎坷、冤屈、冷落……但什麽也沒有阻止他的研究設計。沒有找到試製轉子機的廠家,美岩怕傷了外公的心,她決定陪他去八達嶺長城參觀,一來是分散外公注意力,二來是陪他散心。

到八達嶺後,美岩怕累著外公,就對他說:“您上到城牆上看看就算了,不必去爬了。”

“哎,不到長城非好漢,不知長城是遺憾。”

“這不是已經到長城了嗎?”美岩說。

“是啊,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嘛!”湯仲明邊說邊走。

他們一邊走一邊說,朝著東邊城牆往上走,不大一會就上到第一個城樓。站在這裏往西南城牆上望,特別雄偉壯觀,萬裏長城,一萬二千裏,真偉大。它真可謂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美岩感慨道。

湯仲明點點頭說:“是啊,聽說宇航員在太空觀察我們居住的星球時,用肉眼隻能辨認出兩項特大工程:一項就是我國的萬裏長城,另一項是荷蘭的圍海大堤。”

“長城成了我們民族的象征。”

湯仲明在北京住了一段時間,心急如焚,他見在北京試製轉子發動機無望,就提出去天津二女兒瑞秋家住,實際是想到那裏去碰碰運氣。結果運氣不佳,不久就碰上唐山地震。

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河北省唐山市、豐南一帶發生七點八級強烈地震,共死亡二十四萬二千多人,重傷一十六萬四千多人,摧毀了一個唐山市,將一座好端端的城市夷為平地,變成一片廢墟。幾年以後才出現一個新的唐山市,唐山的重建也令世界驚奇!

唐山地震也波及到天津市,居民都搬到大街上的臨時防震棚裏住,湯仲明隨後離開天津,回老家孟縣去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西安事變實錄
6漢武大帝
7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8大唐空華記
9紅牆檔案(二)
10紅牆檔案(三)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