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3.漢唐以降的流風餘韻

先秦各國的“交聘”外交活動,既有仿習儀禮之處,又頗多變通之點,但其主旨並沒有什麽不同。而自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除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與宋、遼、金、西夏時期,中國的疆域之內基本上不存在國與國之間的平等的外交關係。而且由於中國中原政權又往往自視為天朝上國,把周邊國家如朝鮮、安南、呂宋、日本、暹羅、蘇祿、老撾、緬甸、荷蘭,甚至鴉片戰爭前的英、美、俄、法等國都視為蠻夷小邦,把他們同我國的一些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一同視做“藩屬”,把他們的派使前來交聘稱為“朝貢”。但事實上,這種交往是一種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中國與這些國家之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對外”交往的性質,和地方朝貢是不可等而視之的。也正是這些“古代外交”活動,極大地豐富了當時人們的知識,開闊了人們的視野,其有關思想、禮儀、規範已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近代乃至當代外交事務也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中國古代各朝貢國進貢的時間沒有統一規定,貢品種類也有珍珠、寶石、象、獅子、麒麟、水晶、孔雀等諸多種類。中國政府對各國朝貢非常重視,禮儀也很隆重。凡外國貢使入境,地方官府都要派幾名文武官員陪同,並派兵護送,供給飲食,提供住宿。使臣到京師後,住入賓館。此後,使臣上表文,禮部官員將其領入禮部,受侍郎等高級官僚接見。如皇帝決定接見使臣,禮部事先要派人教授有關禮儀,屆時由禮部官員帶領入見皇帝,會見時有一定的禮儀規範。外國朝貢使臣歸國時,中國政府一般要回賜與其貢物價值相當的禮品。臨別時,有關部門還要設宴款待,返途所經過地方,官府也要從優提供飲食、住宿。由此可見,《儀禮》中的有關規定和禮儀在此中幾乎都可以找到其流風遺俗。在這些外交禮儀中,現在可以考見的,帶有典型性的重要禮儀,主要有:敕封藩服禮、藩國君主來朝儀、藩國遣使覲見、進表儀及遣使出使儀,今分述於下:

(1)敕封藩服禮。藩服,就是指臣服中國的周邊國家;敕封,就是由皇帝賜給各屬國國王或王室成員以榮譽性封號或稱謂,如封某國王為皇帝世子、世弟、世孫,國王妻子為王妃等。敕封一般由各國國王派使臣赴京請求,或轉告與其國土相鄰的中國地方行政長官,由他們代為奏告朝廷。經皇帝允準後,頒布詔敕派外國請封使臣帶回,或派遣專門使臣前往封賜。如是朝廷派使臣敕封,一般有正副使各一人,一人奉節,一人奉詔敕,到受封國時,沿途所經,該國地方官都要走出官府跪接。到國都時,受封國國王派陪臣郊迎,行三跪九叩禮。並將使臣迎進館舍,把詔書和符書放到專門的地方。敕封這一天,國王要率領陪臣到使者住宿的館舍行禮,然後儀仗、樂隊護送裝有詔書、符書的龍亭到王宮。到王宮後,正使奉節、副使奉詔,放到大殿東邊的幾案上,國王率領所有的官員麵向北站立,行三跪九叩禮,宣讀官宣讀詔書。詔書宣讀完後,國王回宮,使臣走出大殿,所有的官員都跪著送使臣。敕封的同時,朝廷對被封國的國王多有恩賞物品,使臣回國時,受封國也要進貢土特產。如果是頒詔敕封外國使臣,令其帶回國內,則多由禮部設案,尚書站在案左,有關人員把該國請封使者帶入,行三跪九叩禮,授給他詔敕,請封使回國後轉交國王,國王再致函謝恩,遣使朝貢。

(2)藩國君主來朝儀。在中國古代史上,藩國君主親自到中國都城朝見皇帝的並不多,因此有關禮儀大多因時、因人而定,並不常見。大體說來,凡是藩國君主來朝,接待規格都比較高,沿途地方官出郊迎接,提供食宿,派人護送。到京師後,皇帝接見,藩國君主上表行禮,朝廷用筵宴招待,並賞給珍玩。返國途中,沿途官府要像來時一樣護送。現存較為完備且有典型性的是唐、宋兩代的君主來朝儀。

唐朝規定:藩國君主來朝見時,朝廷要派遣使者迎勞。待他在京師館舍住下後,皇帝要派使者前往慰問。屆時,藩國君主穿著他本國的服裝站在館舍門的台階下,使者身穿朝服,麵向東站在門的西麵,使者的隨從手執束帛站在館舍門的南麵。藩國君主的隨從走出大門,麵向西對使者說:“敢請事。”使者回答說:“我奉命前來慰勞你們的國君。”隨從進入館舍門內,告訴國君,藩國的君主走到館舍大門外的東邊迎接使者,並麵向西行拜禮,然後同使者一起走進館舍。使者走上台階,麵向南站在西階上,執帛的隨從跟著他走上台階,麵向南站在他的北邊。藩國君主走上台階,麵向西站在東階上。使者手執束帛說:“有製。”藩國君主準備下拜,使者又說:“有後製,無下拜。”藩國君主麵向北行兩次拜禮,行稽首禮。使者宣讀製書,把束帛授給藩國君主,藩國君主兩次行拜禮,行稽首禮,使者告退。皇帝召見藩國君主,事先要在太極殿設禦帳,皇帝麵南而坐,並為藩國君主在西南麵設麵向東的座位。屆時,有關部門引導藩國君主先到承天門外等候,待侍中入奏皇帝後,諸侍衛官及符寶官走出太極殿迎接,藩國君主及其屬官站在閣樓外麵的西廂恭候皇上駕到。皇帝頭戴通天冠,身穿絳紗袍,乘輿出宮到太極殿就座後,舍人引導藩國君主進入太極殿大門,樂隊奏《舒和之樂》,藩國君主行兩次拜禮,一次稽首禮,侍中錄製官宣讀製書,藩國君主又兩次行拜禮,一次行稽首禮。皇帝升坐,侍中承製慰勞,藩國君主俯伏,避開正席,侍中承製說:“不要下拜。”藩國君主又回到座位上,行一拜禮。禮儀結束後,藩國君主及隨行官員行一拜禮,走出太極殿,皇帝乘坐輿車回宮。此外,藩國君主進貢物品,皇帝賜宴也有一定的禮儀:皇帝先在太極殿升坐禦座,藩國君主進入大殿,把進貢的各種物品都陳列在大殿中的台階前。侍中承製宣布皇帝的敕令,準許藩國君主坐,藩國君主麵向東坐到皇帝的西南麵。然後藩國君主行一拜禮,說:“某國藩臣敢獻壤奠。”侍中把貢品禮單奏上皇帝後,轉達皇帝的旨意說:“我都把這些禮物接受了。”藩國君主行兩次拜禮,把貢品授給侍中,侍中再轉交給有關管理部門。皇帝賜宴時,侍中舍人傳達皇帝旨意,請藩國君主和各位官員入席就座,藩國君主、隨從行一拜禮,各自就座。太樂令帶領歌唱、作樂等人員進入大殿,脫鞋後坐到各自的位置上。尚書奉皇帝旨意向藩國君主敬酒,皇帝也舉起酒杯,藩國君主與所有的官員都俯伏在地,行禮。優伶等人演奏《昭和之樂》。然後上食飯,藩國君主及其他參加宴會的官員,再次入座,皇帝開飯,所有的人都開始吃飯。接著又上酒,請舞人跳舞、奏樂助興。宴會結束後,藩國君主等行一拜禮致謝。所有禮儀都結束後,藩國君主出宮回館舍。

宋代,中國社會處於分裂割據狀態,宋、遼、金、西夏各國並存,彼此交往頻繁,有關禮儀隨之形成。宋朝規定:凡外國君主來朝,都要在內廷設宴招待,皇帝近臣及刺史、正郎、都虞侯以上的官僚都要參加宴會。凡君主到來,皇帝要派遣使臣到館舍慰勞,使臣身穿朝服稱製說:“奉皇帝旨意來慰勞某國君主。”君主到館門口迎接使臣,並與使臣一起進入館舍。使臣手執束帛,口稱有詔敕。君主麵向北兩次行拜禮,一次行稽首禮,接受皇帝的贈禮,並用地方土特產回贈,使臣兩次行拜禮,接受回贈的禮物。禮儀結束後,君主要把使臣送出館舍大門。此後,鴻臚寺官員引導君主前往朝堂,通事舍人接受皇帝的敕令宣布對朝拜國的君主進行慰勞,君主兩次行拜禮致謝後,又回到館舍。第三天,皇帝會見君主,設黃麾大仗和宮懸大樂,為君主在南邊麵向西北設立位次,在其後設立該國隨從官員的位次。屆時,君主身穿本國製服,在鴻臚寺官員的引導下到達明德門外,然後由通事舍人引導進入大殿,站到為他及隨從官員安排的位次上。皇帝頭戴通天冠,身穿絳紗袍從大殿西邊的房子出來,升坐禦座。君主兩次行拜禮,一次行稽首禮。侍中奉皇帝旨意致辭,以示慰勞。君主行禮,入座時俯伏避席。侍中傳達敕旨說:“不要下拜”。君主坐回他的座位,然後用同樣的禮儀向皇帝引見君主的主要隨從官員。分別時,通事舍人引導君主兩次行拜禮,一次行稽首禮,然後走出大殿。該國各隨從會見官員也行兩次拜禮後依次退出。侍中奏報禮儀結束,皇帝降座還。

(3)藩國遣使覲見、進表儀。中國古代以天朝上國自居,對各藩國遣使、朝貢、進表等禮儀都詳細規定,但事實上各藩國很少能嚴格執行這些規定。不僅如此,在宋朝時,由於宋、遼、金、西夏各據一方,金朝已製定了一係列“外國使者入見儀”。今將金朝外國使者入見儀、明朝藩國遣使進表儀及清朝外國使臣覲見禮等一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禮儀分述於下:入見儀主要是:皇帝首先升坐禦座,殿中執事鳴鞭報時,宰相上殿,其餘臣僚分班就列。閣門使(掌管殿廷上傳宣命令事務的官員)奏請使者進殿見駕。然後引導宋朝的正副使進殿,使者捧著書從左麵進殿,走到丹墀下麵向北站立。閣門使走下台階接書,捧書的使者單腿下跪,把書交給閣門使,並行一拜禮。閣門使拿著書登上左邊的露階,向金朝皇帝奏報說:“封全。”然後交給讀書官宣讀,接著引導宋朝使者登上台階。使者行跪拜禮,並附奏有關事務。待金朝皇帝詢問宋朝皇帝有關情況時,使者再次跪拜奏報。告退時,宋朝使者從左麵走下台階,到丹墀下麵向北站立。而使者向金帝奉送的禮物從右邊送上,請金帝禦覽,然後從左邊抬下。然後使者隨著金朝臣僚舞蹈,並五次行拜禮,齊奏“聖躬萬福”。然後又一次行拜禮。接著副使向金帝鞠躬致敬,正使出班感謝皇帝接見,禮畢回原位,舞蹈,行五次拜禮。然後副使兩次行鞠躬禮,正使出班感謝金帝派專人接待,並賜湯藥等物品,又兩次行拜禮。其次引導高麗使臣入見,使臣到丹墀下後,麵向北麵站立,正使稍微向前行跪拜禮,附奏有關事務,奏完回到原位。等閣門使轉答金帝對國王的問候時,正使稍微向前行跪拜禮奏報,奏報完後回到原位,從左麵下殿,走到丹墀下,麵殿而站,禮物也從右邊送上,從左邊抬下。西夏、高麗使臣又行同樣的禮儀覲見金帝。在三國正使覲見後,閣門使要引導宋使的隨員進殿,一直走到丹墀下。隨員向金帝謝恩、舞蹈、五次行拜禮。然後三國正使行鞠躬禮,皇帝賜酒食,各使節舞蹈,五次行拜禮。禮畢,從右麵出來。在各國使節離開金朝時,還要舉行“朝辭儀”,閣門使先引導西夏使者入殿,其次引導高麗使者入殿,最後引導宋朝使者入殿,使節謝恩、舞蹈、五次行拜禮,金帝賞賜各位使者衣服、馬匹、酒食。禮畢前,金國臣僚齊喝“各好去”,然後各位使者離朝,禮儀宣告結束。

外國使者進表儀中,今可考見的最典型的禮儀是《明史·禮十·藩國遣使進表儀》中的明代禮儀。禮儀的主要內容是:藩國首先要在本國的王宮及都城的主要街巷張燈結彩,並在朝堂大殿的正中設立幃帳,幃帳前設立放置表箋的表箋案,表箋案前再設香案。屆時,使者站在香案東麵,捧表箋的兩個人站在香案西麵,並在殿庭南麵正中設立龍亭,在殿堂及殿庭上設好儀仗鼓樂。天剛蒙蒙亮,司印官把印案放到大殿中,把表箋和印放到案上。國王身穿冕服,所有的官員都穿好朝服,先由司印官在案前往表箋上加蓋印,然後用黃包袱裹表,用紅包袱裹箋,分別裝在專門的表箋匣內,再用黃包袱包好匣子,由捧表箋官放到案上。引禮官引導國王走到殿庭正中,其他官員隨後跟隨,行一拜禮,樂隊奏樂。兩次行拜禮,樂隊停止奏樂。國王走到香案前跪下,其他官員也都跪下,捧表官捧著表麵向東跪,把表呈遞給國王,國王再把它們轉交給使者。使者麵向西跪下,接過國王送來的表箋盒放在案上,國王再回到原來的位置上,樂隊奏樂,國王和其他所有的官員都四次行拜禮,拜完後,樂隊停止奏樂。捧表箋官把表箋放到龍亭內,使者帶領由捧表箋官護從的龍亭和其他隨員,在金鼓儀仗隊奏樂引導開路下,走出王宮,踏上前往明朝的路途,國王到宮門送行,其他官員到都城城門外送行。

鴉片戰爭前,清政府一向以“天朝上國”自居,把其他的國家都看做“蠻夷小邦”、“彈丸之國”,凡是外國有使者覲見,都要行臣屬禮儀。隻是對歐洲傳教士及使節的接待禮儀有時稍有特殊。如康熙時,南懷仁任欽天監,賜工部侍郎,凡內廷召見,都特許他侍立行禮,不必跪拜行禮。雍正時,羅馬教皇派遣使者來華,雍正帝特許他行西式禮儀,並與使臣握手。乾隆末年,英國使者瑪格裏到北京,乾隆皇帝也特旨允許他行西式禮儀。而據說這是因為當時的清廷認為西方人與中國人人種不同,少一塊膝蓋骨,不能跪倒行禮。而其實質究竟如何,還有待進一步考證。而且事實上,在更多的情況下,清政府要求外國使節覲見皇帝時,行中國傳統的跪拜禮,由此也常常引起諸多爭端。鴉片戰爭後,英、法使臣多次要求覲見皇帝,都因為清朝要求他們行跪拜禮而不能如願。同治十二年(1874),日、俄、美、英、法、荷使臣在紫光閣覲見同治帝,遞交國書,清朝根據李鴻章的建議,準許他們行西式禮儀,但又有所變通,那就是西方臣僚見君主要行三鞠躬禮,但此次使者覲見同治帝要行五鞠躬禮。而同治帝可以隨意坐著或站著,隻是通過賜茶來答禮罷了。光緒二十七年(1901),義和團運動被鎮壓後,各國強迫清朝朝廷改變外交禮節,經過協商,規定外國使臣如果單獨覲見中國皇帝,必須在乾清宮舉行,使者從中門進入,皇帝親自接見,並呈覽國書。並在乾清宮設宴款待使臣,屆時皇帝必須親自入座作陪。由此可見,以顯示尊卑有等、貴賤有別為主要宗旨的中國官方禮儀,在外國列強的槍炮威逼下,不得不逐漸地向西式禮儀讓步。當然時至今日,在中國政府接待來訪的各級外賓時,舉行的在海上敬禮,邊界或港口迎接,鋪紅地毯,奏國歌和迎賓曲,鳴放禮炮,檢閱儀仗隊,獻花,陪同,舉行歡迎,送別國宴,拜見,接見,外交簽字儀式等禮儀中,也不乏中國傳統外交禮儀的遺風流俗,特別其以禮相待以接和好的目的和宗旨並無太大的變化。

(4)遣使出使儀。從漢代起,中國古代各王朝就不時地派遣使者前往各藩國賜璽賜綬,或參加慶典和喪儀,唐代稱遣往藩國的特使為入藩使,宋代稱之為國信使。明清時期,派往藩國的特使人次增加,使命範圍進一步擴大,或奉詔降敕諸國,或祭祀山川,或賜予禮物,或商討雙邊關係,這種禮儀也日趨完備。凡是遣使者出使,都要先由翰林院起草詔書,任命使臣。屆時,皇帝親自到朝廷大殿升坐禦座,百官入殿侍奉,使臣赴拜位行禮,樂隊奏樂,承製官走到丹陛前宣稱皇帝有旨,使者跪,承製官宣讀詔書,其內容多為套語,如“皇帝敕使爾某詔諭某國,爾宜恭承朕命”等。宣讀完後,使臣俯伏行禮,禮部官員把詔書交給使臣。使臣捧著詔書走出午門,然後把詔書放入龍亭,皇帝回宮,百官退朝。使臣進入出使國的國境後,先派人報告該國君主,君主派人迎接。按規定,被出使的國家要事先在都城外的公館設帳結彩,預備龍亭香案以及金鼓儀仗,在城內街巷張燈結彩,在國王大殿上設大帳,並預備香案。使臣到達後,首先被迎接到公館中,隨後國王率領官吏和耆老到郊外迎接使臣,並行五次拜禮,然後由金鼓儀仗開路,護送龍亭進入都城,使臣則隨龍亭而行。到國王大殿後,把龍亭放到大殿正中,使臣站在香案東麵,國王麵向北站在大殿中央,其他官員都站在國王身後。使臣麵向南站著,宣稱皇帝有詔書,國王及其官屬都下拜行禮,然後國王從西階上走到香案前跪下上香,再俯伏在地。接著國王站起來,使臣走到龍亭前,取出詔書交給宣詔官,宣詔官宣讀詔書,國王以下的所有人都跪下聽詔書的內容。詔書宣讀完後,再把詔書放到龍亭內。國王等俯伏行禮,樂隊奏樂。禮畢,使臣把詔書交給有關部門頒行天下,受出使國的國王和使臣之間交替行賓主禮儀。

從張騫出使西域到李鴻章出使歐洲,在中國古代曆史上,曾有千千萬萬的使者擔負著與鄰邦、近國禮尚往來的重任,奔赴在天南地北,他們既是中國中央政府的特殊臣子,又是中華民族與世界各國各民族之間進行政治、經濟、文化往來交流的紐帶。借助於他們,中央政府加強了與周邊各少數民族政權的往來,中國也走上了與世界各國人民共同締造人類文明史的大道。雖然至鴉片戰爭前,中國還缺乏與世界廣大地區的人民的友好往來,鴉片戰爭後很長一個曆史時期,中國又是在列強的威逼下,同世界上相當多的國家進行著不平等的外交往來,但蘊含著深刻的中華傳統文化內涵的交際禮儀,還時常散發著濃濃的中國傳統社會的氣息。此中的功過是非還有待於我們去進一步地深入探討研究。也隻有如此,我們才能更好地做到“古為今用”,使我國的傳統文化得到繼承與發揚,為我們的國家和民族造福。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