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常朝朝儀

出身低微的漢高祖劉邦做了皇帝後,受不了眾多的朝規禮儀的約束,宣布廢除秦朝各種朝儀。那些同他從前一起“腳碰腳”的開國元勳們,也多是既沒讀過多少書,又不懂上層社會禮法的屠狗、織葦之徒。他們常常居功自傲,樂得隨意行事,少有約束。這樣一來,每當朝會、慶賀之時,君臣們都個個開懷暢飲,人人大說大笑。更有甚者,喝醉之後,還大呼小叫地隨便喊劉邦的名字,甚至拔劍擊柱,整個朝堂之內一片混亂,全然沒有一點規矩。天長日久,這種場麵見得多了,劉邦就不知怎麽越看越不順眼。善於察言觀色的儒臣叔孫通看到這種情景後,就自告奮勇地請求為劉氏王朝製定一套簡便易行的朝儀,教習群臣。漢高祖七年,長樂宮落成,這套儀式首次正式推出。天未黎明,庭中已經將車馬、衛士排列停當,刀槍閃亮,彩旗飄舞。禮官引導君臣依次進入宮內。文東武西,分列兩旁。殿前司儀層層傳報,高祖乘輦升殿,侍臣連聲傳警,群臣逐班覲見。懾於這種威嚴莊重的氣氛,人人震恐,個個肅敬。禮畢賜宴,君臣按官位高低依次捧杯上壽,然後歸席。酒斟九遍,司儀傳言:“罷酒。”這其間也有對新規矩不夠熟悉的,小有差錯,便被監察禦史帶走。宴會自始至終,沒有人敢說笑喧嘩,舉措失儀。麵對這次沉悶無味、循規蹈矩的宴會,漢高祖卻躊躇滿誌地宣稱:“我今天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貴了!”並立即任命叔孫通為太常,還賜金五百斤。

在叔孫通的導演下,劉邦由朝儀演習中嚴明的等級秩序,體會到了皇權的尊貴,使自己的“皇權”欲望得到了滿足,也使封建禮製對“朝儀”的本質要求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因為《禮記·曲禮下》、《詩經·周頌·雍》所描述的中國古代理想政治秩序下的君臣關係,及公眾場合下的君臣禮儀是:君要儀貌“端重威嚴”,臣要行止“謙和虔敬”,隻有這樣,才能形成“貴有常尊,賤有等威”的等級次序,從而達到“禮尊貴貴,不得相逾,所以為禮也”的理想境界。進而使人們從各種禮儀中,形象地感覺到,貴賤尊卑的等級差別出於天帝的安排。“揖讓周旋”,“儀容動作”,都是讓人們在進退、登降、坐興、俯仰上遵守等級差別,起著使等級身份凜然不可侵犯的作用。作為朝儀的“禮儀”,更可以說是曆代統治者將具體禮儀提煉成為一種禮典,並對禮典儀式加以裝潢和粉飾,從而形成的一種君臣之間莊嚴肅穆、令人敬畏的場麵。

當人類處在原始群的時候,雖無尊卑貴賤之分,但人與人之間已有了一定的感情意向,見麵後本能地四肢著地,有意無意地用一些象征性動作來表示他們的意向,一來變換一下體位可以休息,二來體現出互相間的敬意。久而久之,見麵四肢伏地的動作就成為社會生活的一種習慣,並常常被用做鞏固社會組織和加強部落之間聯係的手段。進入階級社會以後,統治階級對這種前肢著地,後肢彎曲的習慣加以改變和發展,逐漸形成正規的“禮”。隨著社會等級製度的日益森嚴,各種禮儀也日益繁雜化、規範化、經典化,作為體現君臣關係的“朝儀”,到西周時基本趨於完備。

據記載,周代的朝會分四類。第一類稱做“外朝”,由秋官朝士負責主持儀式,處理訴訟判罪之類的刑事案件。這一儀式一般在朝堂舉行,為了表達懲惡揚善,公正清明的態度和盡力使下情上達的願望,特在朝堂左右兩邊分設“嘉石”和“肺石”各一塊。“嘉石”潔白平整,用來勸人為善;“肺石”赤色像肺,以此來表達官吏辦事要赤膽忠心,公正廉明。左設九荊,右設九棘,正麵設三棵槐樹,公卿士大夫等各級官吏,以及公侯伯子男各級貴族都各有不同的位次。第二類稱做“中朝”,由夏官司士負責主持儀式,是周天子會見群臣的儀式。一般在天子負責處理政事的正殿大門前進行。屆時各級官吏要各按尊卑高低貴賤的等次,從不同的方位進入正殿院內。然後周王對孤、卿一一行揖禮,請他們就位;對大夫們按爵位的高低分別行揖禮(給爵位相同的大夫共行一揖禮);其後向所有的士行三揖禮(士有上、中、下三等),所有的人都各就各位。然後,周王麵向南而坐。三公麵向北,從東麵拜見周王。孤麵向東,從北麵拜見周王。卿大夫們麵向西,從北麵拜見周王。王族、故士、武士們站在路門的右邊,麵向南,從東麵拜見周王。太仆、太右以及太仆的隨從們站在門的左邊,麵向南,從西麵拜見周王。第三類稱做“內朝”,也叫做“寢朝”,一般在王宮正殿舉行。天子在“中朝”與群臣見過麵行完禮後,就退入“內朝”處理各種奏報、政事。第四類稱做“詢事之朝”,小司寇負責主持儀式。這一儀式一般在王宮大門外的廣場上舉行。這種朝會往往隻在國家遇到了外敵入侵、強盜橫行或遷徙國都、國君無嫡親即位、選立新君等特殊大事才舉行,以便征詢各方麵的意見。屆時,國王麵向南,三公及州長、百姓麵向北,群臣麵向西,小吏們麵向東站立。小司寇按次序詢問各方人士的意見,以便同心協力共謀大計。此外,天下諸侯還要定期“覲見”周天子。諸侯朝覲天子時,要各依品級的不同行不同的禮儀。春秋戰國時,所謂“禮壞樂崩”,各諸侯國對朝儀各有增損因革。此後有人把臣覲見君稱做“朝”,把君會見臣稱做“會”,把各諸侯國的諸侯或他們的代表相見並訂立盟約,稱做“會盟”或“盟會”。也有人把君臣相見統稱為“朝”,把相見後舉行的宴會稱為“會”。但無論是何種“朝”、“會”,一般都要舉行一定的儀式,而這些儀式通常就稱做“朝儀”。曆代“朝儀”雖各有不同,但大致還可以分為“常朝朝儀”和“大朝朝儀”兩大類。以下特將這兩類朝儀的典型儀式作一分述。

1.1 常朝朝儀是指中國古代帝王平時召見臣僚,聽取匯報、請示,處理各項政務時舉行的朝儀。中國古代的常朝因皇帝登朝時間的不同,而有早朝、午朝、晚朝的不同;因覲見人員身份的不同,而有皇太子朝、諸王朝、諸司朝覲、藩屬來朝等的區別。朝見次數也因皇帝或事務繁簡的情況而不同。如有的皇帝幾乎要天天登朝臨殿,有的皇帝則根據事務繁忙與否來決定舉行常朝的日期,也有的規定每月朔(初一)、望(十五)為常朝日,或每月逢五(初五、十五、二十五)為常朝日。更有的皇帝則為了便於自己的玩樂而長期不臨朝,隻是指派一些心腹重臣代為處理軍國政務。但“常朝”與“大朝”相比而言,畢竟要更頻繁一些,故名“常朝”。

常朝因有例行公事之意,因此禮儀相對都比較簡單。儀仗、護衛的陳設都較為實用,官員都身穿朝服按時、按班、各就各位。皇帝出宮時,樂隊奏樂。皇帝禦殿,升座,樂隊停止奏樂。文武各官行一拜禮參見皇帝,有關官員按部出班奏事。皇帝聽取各官及宰輔匯報和意見後,或當場裁決,命有關部門和官員具體執行辦理;或交予某部門或某幾個部門就某事提出建議或處理意見。如皇帝認為某部或某幾部門提出的建議切實可行,在征求了其他有關官員的意見後,就命令有關部門和官員去執行。反之,如皇帝對有關部門和官員提出的意見不滿意,或某些官員另有異議,則或交有關部門再議,或由皇帝裁定。各部門、各官員都要把皇帝交辦的各種重大事務的辦理結果向皇帝匯報,最後由皇帝論定曲直、優劣,給予評價。總之,在中國古代社會,封建皇帝處於至高無上、君臨天下的“天之驕子”的特殊地位,對各種有關軍國大事都享有最終的決斷、處置權。如皇帝較為開明,且能勵精圖治,就會兼聽各方麵的意見,盡量把各種軍政事務處置得更加公允、合理。如隋唐以前每遇軍政大事,一些較為開明的君主,就會交給各主要部門的重要官員,通過“廷議”共同商討決定。如皇帝剛愎自用,則往往獨斷專行,完全根據個人的好惡感情來處置政事,很少聽取有關官員的意見。更有些皇帝昏庸、驕淫,隻顧自己享樂,哪管天下有什麽東南西北風,他們很少舉行常朝,臨朝處理有關軍政大事,隻是把政務委托給朝廷有關重臣或身邊的宦官、宗室、外戚處置,自己樂得優哉遊哉,安享太平天子之福。

1.2 不過無論是明君或是昏君,隻要臨朝理政,都須舉辦朝儀。而在常朝朝儀中,最重要的是要把君貴臣賤,君重臣輕,以及“禮貴尊尊”的尊卑等級秩序顯示出來。為此,朝儀中的班序、位次就顯得至關重要。因而中國古代曆朝曆代在訂立朝儀時,都非常強調官員上朝時的班序問題。在文武官員不分職設班時,朝儀班序一般按爵次的高低分別:爵秩尊崇者在前,爵秩低微者在後;職務重要者在前,職務較輕者在後。如有人對此膽敢非議,就要按藐視皇帝論處。如西漢時的汲黯為官清廉、忠直,但因多次犯顏直諫,雖然政績顯著,也不能得到漢武帝的青睞,長期沒有受到提拔,以至於許多過去在他手下擔任“掾”、“屬”等一類職位的小官吏擢升的比他位高爵尊,這些人上朝時往往站在他前麵,而他卻隻能尾隨在這些人之後,這使他感到非常難堪,因此他在漢武帝麵前發出了“陛下用群臣如積薪爾,後來居上”的怨言,結果險遭不測。秦以後,文武官員分職設班,文武官員上朝時一般按文東、武西站班。在此有幾點需要指明的是:第一,即使是常朝也並非每次都是文武百官全部上朝,而往往有一定的品秩或職能限製。如唐代就規定:所有的文武官員,凡職事在九品以上的,要在每月的初一、十五上朝參見皇帝。而五品以上有專門職掌的文武官員,如監察禦史、員外郎、太常博士等每天都要上朝參拜皇上。此外,有專門職掌的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員,每月初五、十一、二十一、二十五要專門參拜皇上,參議某些軍政大事;而三品以上的官員,每月初九、十五、二十九還需要再次參拜皇上奏報公務,參議決策重大的軍政要事。與此相對應,五品以上,但無專門職任的散官,及各部門的值班官員各隨職能事務參見,並不一定按例參拜。而文官充任翰林學士、皇太子侍讀、諸王侍讀者,或武官擔仕禁軍職事官的人也可以不按規定參拜皇上。再者凡遇天下大雨,道路泥濘不堪行走時,文武官員可免予參拜;凡家有喪事的文武官員也可免參。第二,即使參拜時,並非所有的文武官員都要按文東、武西排班。

如中國古代曆朝行朝儀時都要設監察禦史等官員糾檢參加朝會的官員的儀容、行為,設鎮殿將軍等武官率禁軍負責安全保衛。這些官員理所當然地不入班就序。而唐宋時的中書、門下官員(如侍中、中書令、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與文班供奉官(左右散騎常侍、門下侍郎、中書侍郎、諫議大夫、給事中、中書舍人、起居郎、起居舍人、左右補闕、左右拾遺、通事舍人),都要各按自身的職次品級在橫班(一般是宮中正殿門外北邊的台階上)排序。殿中省官的監、少監及尚衣、尚舍、尚輦、奉禦等禁省中的事務性官員要各隨傘、扇等儀仗分左右排列在正殿之上,皇帝的寶座兩側。武班供奉官員一般從便殿(唐代的宣政殿,宋代的文德殿)門前順次排列到正殿門外北邊的台階下。他們由北向南的排列順序是:千牛連成一行站立,其次是千牛郎將,其次是千牛將軍一人,其次是過狀中郎將一人,其次是接狀中郎將一人,其次是押柱中郎將一人,其次又是一位押柱中郎將,其次是排階中郎將一人,最後是押散手中郎將一人。兩位金吾左右大將軍則進入正殿,分左右站在禦座左右的兩個夾階上。從南向北的次序是:千牛將軍一人,其次是千牛郎將一人,其次又是千牛將軍一人,其次是一行千牛。立柱之外,先是過狀中郎將一人,其次是接狀中郎將一人,其次是押柱中郎將一人,其次又是一位押柱中郎將,其次是排階中郎將一人,其次是排散手中郎將一人,而所有的金吾將軍都分左右站立。第三,並非所有的常朝朝儀都在朝廷正殿舉行,有時也在便殿舉行。如唐宋時,每月的初一、十五日,因皇帝要致祭先帝陵寢,不能臨正殿接見群臣,往往在一個便殿中(唐代一般在宣政殿,宋代一般在文德殿)接參朝臣。第四,有些朝代對官員的上朝服飾還有明確規定。如據《唐會要》卷二十五記載,唐王朝曾規定:所有的九品以上,初一、十五應參加朝儀的文武官員,在十月一日以後,二月二十日以前都要穿?褶(kùdié?為褲的異體字。是中國古代特製的一種供騎馬時穿著的衣服,也稱褲褶)。

1.3 唐宋時代的朝儀班序在中國古代是較有代表性的,故在此我們將唐宋時的朝儀班序作一概略。

唐宋官員上朝時,除職事官和供奉官外,文武官員一般在正殿的庭院中站班。如唐代官員一般在含元殿前龍尾道下或通乾觀象門外序班。如在含元殿前龍尾道下敘班則文東、武西,若在通乾觀象門外序班則文班在前、武班在後。

其中文班每班以尚書省官為首,各班班次依次為:

一品班:三太(太師、太傅、太保)、三公(宰相、禦史大夫、太尉)、太子三太(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嗣郡王(世襲郡王)、散官儀同三司(有儀同三司職銜但無固定職掌的官員)、爵開國公(有開國公的爵位者)。

二品班:尚書左右仆射、太子三少(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尹、河南牧、大都督、大都護、散官特進(有特進的職銜但無固定職掌的官員)、光祿大夫、爵開國郡公(有開國郡公的爵位者)、開國縣公及勳官中的上柱國、柱國。

三品班:六司尚書(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尚書)、太子賓客、九寺卿、國子祭酒、三監京兆、七府尹、詹事、親王太傅、中都督、上都護、下都護、下都督、上班刺史、五大都督府長史、上都督府之下都護、散官金紫光祿大夫(有金紫光祿大夫職銜無固定職務的官員)、開國侯及勳官中的上護軍、護軍。

四品班:尚書左右丞、六部侍郎、太常少卿、宗正少卿、左右庶子、秘書正監、左右七寺少卿、國子司業、少府、秘書少監、京兆少尹、河南少尹、太原少尹、少詹事、左右諭德、家令、率更令、率更仆、親王府長史、親王府司馬、鳳翔少府、中州刺史、下州刺史、大都督司馬、大都護司馬、散官正義大夫(有正義大夫頭銜無固定職務的官員)、通議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有開國伯爵位者及勳官中的上輕車都尉、輕車都尉。

五品班:六部尚書郎中、國子監博士、都水司使者、萬年等六個京兆尹所管轄的上等縣的縣令、太常秘書丞、宗正秘書丞、著作郎、殿中中丞、尚食、尚藥、尚舍、尚輦、奉禦、大理正、中允、左右讚善、中書舍人、洗馬、親王諮議友、散官中的中散大夫、朝請大夫、朝散大夫與有開國子、開國男爵位者及勳官中的上騎都尉、騎都尉。

武班五品班的班序依次是:

一品班:郡王、散官中的驃騎大將軍及有國公爵位者。

二品班:散官中的輔國大將軍、鎮國大將軍與有開國郡公、開國縣公爵位者及勳官中的上柱國、柱國。

三品班:左右衛大將軍、左右金吾衛大將軍、左右驍衛大將軍、左右武衛大將軍、左右威衛大將軍、左右領軍衛大將軍、左右監門衛大將軍、左右千牛衛大將軍、各衛將軍與散官中的冠軍大將軍、雲麾將軍、有開國侯爵位者及勳官中的上護軍、護軍。

四品班:左右千牛衛中郎將、左右監門衛中郎將、親勳翊衛中郎將、太子右衛、太子左右衛司率、清道內率、監門副率、太子親勳翊中郎將、上府折衝都尉、中府折衝都尉、散官中的忠武將軍、壯武將軍、宣威將軍、明威將軍與有開國伯爵位者及勳官中的上輕車都尉、輕車都尉。

五品班:親勳翊衛郎將軍、太子親勳翊衛郎將軍、親王府典軍、親王府副典軍、下府折衝都尉、上府果毅都尉、散官中的定遠將軍、寧遠將軍、遊騎將軍、遊擊將軍與有開國子、開國男爵位者及勳官中的上騎都尉、騎都尉。

每次上朝時每班七人以上一行,不能按時上朝者要預先上奏請假。五品以下的低級官員上朝時,一般要按官階等級高低依次站立在正殿南麵的台階下。此外檢校官、兼官及攝官、試官、知官、判官一般要站在同等職位的正官之後。如本有正官同時任兼官、攝官、試官、知官、判官等職務的官員,應按正官官位序班位。除持節兼任留守、副元帥、都統、節度使、觀察使、都團練使、都防禦使、大都護、大都督等武官者,都要在武官品位中序班列位。

1.4 在此我們還必須弄清的是,曆代封建王朝處理國家政務時並不僅僅通過常朝這一形式進行,而往往是多種形式同時並行。如有時由皇帝下詔由若幹部門的官員就某事或某些事聯合辦公,這時皇帝本人並不一定親自到會,而是指定某位或某幾位特定的官員主持議事,議事完畢後各位官員要在形成決議的奏議上簽字,有不同意見者可不簽,然後由特定的官員奏報皇帝,聽候最終裁決。如宋代初年的“朝省集議”製度便是如此。宋初,凡遇有需要召集幾個部門以上的官員開會商議的行政、典禮事務時,由皇帝下詔都省,都省省吏再通知應到會的所有官員,齊集都堂共同商議。都堂一般設有參加會議的各位官員的位置:左右丞在都堂的東北方向,麵向南設座;禦史中丞在都堂的西北方向,麵向南設座;尚書、侍郎在都堂的東廂,麵向西設座;兩省侍郎、常侍、給事、諫官、舍人在都堂的西廂,麵向東設座;知名表郎官在都堂的東南麵,麵向北設座。而在左右丞之後為左右司郎中、左右司員外設座;在禦史中丞後麵為三院禦史設座;在尚書、侍郎之後為尚書省郎中、員外設座;在諫官舍人之後為起居郎、司諫、正言設座。如果尚書仆射、禦史大夫參加會議,要為他們在尚書左右丞前麵設座。如果其他官員參加會議,六部三品以上的官員要為其在侍郎南麵設座,東宮一品官應在尚書前麵設座,武班二品官應為其在諫官舍人的南麵設座。開會時,職位低的官員要先就座,當左右丞到會就座時,都省小吏高聲喧喝讓所有的官員各就各位,知名表郎官把所有需要商議的事情的文件交給有關的官員,然後再進呈給尚書左右丞,左右丞讀完後交給禦史中丞,中丞讀完後傳給尚書、侍郎……讓所有的官員依次傳看一遍,最後還給知名表郎官。商議完畢,左右丞捧筆叩頭向群官行揖禮,在有關決議上簽字,並把決議順次交給其他官員簽字。在其他官員簽字前,監察禦史要命令都省小吏高聲宣布:意見不同者請不要簽字。

1.5 與“朝省集議”相對應的是,有時皇帝並不親自接見官員,隻是在內廷對有關官員匯報公務的奏議加以批閱,並發還本人。如清代的所謂“內廷奏事製度”就是如此。清代凡皇帝不舉行常朝朝儀會見官員時,各部院官員把需上奏報的事情寫成奏折,然後由專門的奏事官把奏折送交給奏事太監,再由皇帝在內廷批閱,並下達指示。按規定:每天子時,六部及都察院、理藩院等衙門派筆帖式把奏折送到東華門外,待門開後,隨同奏事官進入大門內,走到景運門內的九卿房後,筆帖式把裝有奏折的折匣及本衙門的印片交給奏事官,而奏事官則把這些都一一登記在冊,以備檢查核對。醜時之前,乾清門開後,奏事官把奏折匣集中起來帶到裏麵的奏事處,交給奏事太監,再由奏事太監遞呈皇帝。與此同時,各部、院上奏折的官員都要趕往乾清門外,等待皇帝的批複。皇帝把奏折批閱完後,奏事太監把寫有皇帝批語的奏折還給奏事官,奏事官捧著折子走出乾清門,高呼“接事”,在此等候的所有官員馬上集中起來聽候批文內容。皇帝的批示一般有“依議”、“知道了”、“另有旨”等幾大類。奏事官首先要分辨清楚每一個折匣的批示內容,然後在發還奏折時,口傳諭旨說:“依議”、“知道了”、“另有旨”等,不得有誤。各部、院官員接到經皇上批示的奏折後,都要按旨意辦事。

1.6 除此之外還有諸王朝見禮儀、地方官員朝覲禮儀、策士儀等幾種雖然不能稱為常朝禮儀,但也不屬於大朝禮儀的特殊朝儀,在此也分別作一概述。

所謂的諸王朝見禮儀是指被分封為親王、郡王,而且有封地,並到封地居住的各位王進京朝見皇帝的禮儀。秦漢以前周天子一般規定諸王六年五服一朝。秦代為防止重蹈周王朝分崩離析的覆轍,不分封諸侯。楚漢戰爭時,先是項羽分封三秦王等,接著是劉邦分封異姓諸侯王,直至漢初劉邦鏟除異姓諸侯王,由於戰事頻仍,幾乎沒有定出什麽像樣的朝覲禮儀製度。不久又有文景削藩、七國之亂和漢武帝下令各諸侯王不得離開國都就封地,隻能“衣食租稅”,即從封地收租納稅,直到曹魏下令藩王不得進京覲見為止,諸王朝覲禮儀也沒有能很好地實行。西晉泰始年間規定:凡是在國都之外居住的王公可以輪番進京朝覲皇帝,但朝覲禮儀也很不完備。唐宋遼金元時代,被分封的藩王一般都不到封地,因而也談不上進京朝覲。一般是他們在京按品爵、職事參加常朝朝會和大朝朝會。明朝的朱元璋當了皇帝後,對宗室、功臣大加分封,並模仿先秦禮製規定,要求所有的受分封王公都要到藩國上任,並不得隨時入朝覲見皇帝。如果是奉詔或按製朝覲受到賞賚都十分豐厚,因此朝覲禮儀也相對的較為完備。明朝初年規定:凡是諸侯王來朝見皇帝,禮部就要預先為皇帝在奉天殿設立禦座,而各位覲見的王都要按輩分、年齡的大小依次在奉天門外的東耳房站立等待。擊鼓三通後,百官要依次站班序位,而引禮官則率領身穿袞冕禮服的各位王爺從東門進入奉天殿,再從東陛上殿,走到指定的位置站立。王府的隨從官員都站立在丹陛上為他們規定的位置。皇帝升坐禦座,樂隊奏樂,諸王與隨從官員行拜見皇帝禮後,內讚導官把要覲見的各王分別帶到皇帝禦席龍案前,樂隊停止奏樂。王爺下跪,隨從王府官員也全部下跪,王致詞說:“第幾子某王某,茲遇某時入覲,欽詣父皇陛下朝拜。”然後俯伏行大禮。禮畢,王由東門走出奉天殿,樂隊奏樂,王一直走到站班位置上行禮,樂隊停止奏樂。隨從官員都向皇帝行四拜禮,然後隨王拜別皇帝。待樂隊再次奏樂時,覲見的王備駕,其餘的官員都依次散朝回府。洪武二十八年又規定:凡諸王在大朝時覲見,要對皇帝行八拜禮。常朝時覲見行一拜禮。如果朝見的王是皇帝的伯父、叔父或兄長,那麽在朝會時要行君臣禮儀,而在便殿另行家人相見禮儀。行家禮時,皇帝的伯父、叔父、兄長都要麵向西就座,接受天子對自己行的四拜禮。行禮後,天子要居中麵向南就座,以此來顯示對儒家親親之義的尊敬和君臣相處不失君臣之儀的禮製規範。凡外戚朝見天子,皇後父母朝見皇帝都要行君臣禮儀,隻是皇後見父母時要行家人相見禮儀。皇太子見皇後父母時,皇後父母要麵向西站立,皇太子麵向東站立對外祖父、外祖母行四拜禮,皇後父母站著接受皇太子的兩拜禮,然後再答以兩拜禮。

1.7 地方官員朝覲皇帝的時間曆代規定各不相同。有的王朝規定地方主官每年都要進京朝覲皇帝。有的把上計與朝覲合二為一。有的規定三年或五年一次,但更多的是朝廷對地方官員朝覲皇帝的時間並無特別的規定。多數是由地方的省、郡、府、州、道、縣官吏上奏折請求進京朝覲,如皇帝認為有必要讓某些官吏或某個官吏在何時進京朝覲,就特下詔令,命令他們屆時進京見駕。各朝各代地方官朝覲皇帝的禮儀也各不相同,其中以明朝的朝覲禮儀最完備、最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茲在此將明代的朝覲禮儀作一概述。

明朝地方官一般三年入京朝覲一次,每年從十二月十六日起為地方官朝覲日,負責接待引見的鴻臚寺官員要依次引見各位官員。從二十五日以後,每天負責某一方麵事務的五品以上的官員隨常參官一起進入奉天門行禮參見皇上。府、州、縣官及各部門的首領官吏、士官都要在午門外行禮。元旦大朝會以後,五品以上的方麵官在奉天殿前站班序立,知府以下的官吏在奉天門金水橋南站班序立,同常朝官一樣行常朝禮儀。天順三年時規定,各地方的封疆大吏入朝覲見皇帝時,站班序位時要比同級的京官降一等。萬曆年間以後,地方官朝覲皇帝的禮儀又有所變更,朝廷規定:南京府尹、行太仆寺苑門寺卿、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的官員都要在十二月十六日見駕,並在外班行禮,屆時由鴻臚寺官員依次從右掖門帶到皇帝禦前進行引見。鹽運司及知府以下的官吏及浙江、江西兩省的官員十七日入朝朝見,山西、山東的官員十八日入朝見駕,河南、陝西的官員十九日入朝朝覲,湖廣、南直隸的官員二十日入朝參見,福建、四川的官吏二十一日入朝見駕,雲南、貴州的官員二十三日入朝麵聖,北直隸的官員二十四日入朝朝覲。屆時,各位官員都要像南京府尹一樣,先在外班行禮拜見皇上,然後再由鴻臚寺官員依次從右掖門領到禦前進行引見。如遇到元旦朝賀時,各部門官員都要到奉天殿前慶賀行禮。凡是朝覲官員謝恩告辭時都要身穿公服,元旦朝賀時穿朝服,但不得穿朱履,遇到常朝時,都要身穿錦繡華服。如某些官員在規定覲見的時間去朝覲,卻遇到皇帝沒上朝,那麽就要等待皇帝上朝時另行約定時間朝覲。

1.8 策士儀是專指清代由皇帝對貢士進行考試時所舉行的儀式。中國古代很早就有天子專門考察任用士子的先例,而唐代又對參加科舉考試的進士行曲江宴,由皇帝親自款待新科士子。但這與清代從順治十五年(1658)開始舉行的策士儀都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清代策士禮儀的主要內容是:考試前,有關部門在太和殿內擺設好黃案,太和殿的東西閣閣簷下擺好考試桌案。考試這一天,內閣官員身穿朝服把考試題放到太和殿內擺設的黃案上,皇帝親臨太和殿並在黃案後就座,王公、百官按班站立,鴻臚寺官員引領參加考試的貢生們來到丹陛下站立。大學士取出試題交給禮部官員,王公、百官和參加考試的貢生都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禮,行禮畢,皇帝回宮。禮部官員分發試題,所有的應試者都跪著接過試題,行三叩禮,然後入座答題。考試結束後,將試卷密封送交閱卷。閱卷一般進行三天,閱完後把前十名的試卷密封起來送呈皇帝禦覽。皇帝駕臨養心殿西暖閣,親自閱卷,閱完後,又親自圈定等次。此後,內閣官員把前十名領到乾清門,引見給皇帝,皇帝親自觀察了他們的形容相貌後,根據成績,親自確定一甲三人,二甲七人,其餘的貢士為三甲,事畢,皇帝起駕回便殿。接著就向考中者和王公、百官公布考試結果。屆時,在太和殿陳設各項儀仗、鹵簿,並奏樂,王公、百官就列序班,所有的貢士身穿公服,站在班列之末。皇帝禦駕親臨太和殿,樂隊奏樂,鴻臚寺官員領著貢士們來到指定的位置,跪著聽宣詔官宣布結果,皇帝的詔書一般都說:“某年月日,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宣“一甲一名某人”,被宣的人出班跪拜謝恩,二、三名也如此。二、三甲貢士不單獨出班,隻是在班內行三跪九叩禮謝主隆恩。接著,禮部官員舉著金榜,各位進士隨行,到龍亭時行三叩禮,最後把金榜張貼在東長安門外。三天後收繳內閣。此後,順天府準備好傘蓋、儀仗、從人送狀元回歸府第。五天之後,狀元要和其他的所有進士再上表謝恩。

1.9 進書儀是指向皇帝進呈書籍時舉行的禮儀。曆代皇帝或出於政治目的,或出於個人愛好,或為了附庸風雅,或為了自己與皇子、皇孫等皇室宗親閱讀方便,往往要下令編纂或親自組織編修一些具有重要政治意義或文獻價值的資料匯編或著作,如《實錄》、《國史》、《太平禦覽》、《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等等。每當一部書籍編纂完成後,負責撰修的官員都要進呈皇帝“禦覽”。進呈書籍時的禮儀根據書籍的政治意義的大小常各有不同。如清代規定:在《實錄》、《聖訓》纂修完畢後,擇吉日進呈,屆時皇帝禦殿受書,王公、百官上表慶賀,而玉牒、本紀進呈時的禮儀就要較之略遜一籌了。具體來說,進呈《實錄》的禮儀是:先期由有關部門在太和殿中擺設好表案,在台階下擺設好放實錄的書案。屆時陳設好儀仗、樂器。監修官把要進呈給皇帝的表放到專門的表亭中,纂修官把《實錄》放到特製的彩亭中。王公、百官像參加常朝一樣站班行禮。然後有關人員把表亭、彩亭分別送到太和殿,並分別陳列到預先擺設好的表案、實錄案上。皇帝禦殿,樂隊奏樂,鴻臚寺官員奏進《實錄》。然後皇帝起駕到保和殿,各位監修官、纂修官向皇帝進表,並行三跪九叩大禮,皇帝賜茶。然後皇帝還宮。進其他書籍時,一般不上表,不傳製。監修官、纂修官把要進獻的書籍放到彩亭中,送到中和殿,皇帝立即閱覽。經皇帝認可後,就可以送到特定的地方保存。

綜上所述可知,所謂的常朝朝儀也並非一般人想象,或一些電影、電視劇所顯示的那樣單純、簡便,而是形式多種多樣,內容各具特色。如果說它們確有一致之處,那就是它們都遵循了尊君肅臣這一基本精神,極力誇張皇帝的至高無上,皇權的無所不能和封建等級的森嚴無比。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