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十八、民族英雄鄭成功

個人檔案

姓名:鄭成功

原名:鄭森

字:大木

賜名:朱成功

生卒:1624―1662

享年:39歲

名言:堅貞自持,不特利害不動吾心,即斧刃相加亦不能移吾誌。鄭成功像

鄭成功,明末清初抗清將領,收複台灣的民族英雄。南明隆武帝親賜其“朱”姓,改其名為“成功”,人們因此尊稱他為“國姓爺”。後來,永曆帝又封鄭成功為延平公。他背父起兵,試圖扶明朝於已傾;他光複台灣,救百姓於水火。他矢誌不渝的忠誠氣節以及收複台灣的偉大功績,令後世來者無不敬仰歌頌。

歸明因才得厚遇家國有恨不降清

鄭成功的祖先本為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縣)人,後因戰亂,舉家遷至福建泉州府南安縣(今晉江南安東)石井鄉。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年輕時到廣州投奔娘舅,結識了當時有名的大商人李習,常隨李習到日本貿易經商。在李習的介紹安排下,鄭芝龍娶了日本平戶(今日本長崎縣鬆浦郡)千裏濱田川氏的女兒為妻。明天啟四年(1624)七月十四日,鄭夫人生下了一個男孩,取名為鄭森,他就是後來的鄭成功。

鄭芝龍做過幾年海盜,勢力很大,頗有家財。後被明朝招安,做了朝廷命官。

清順治二年(1645),南明政權覆滅,鄭芝龍遇到了逃難出來的皇裔朱聿鍵,認為奇貨可居,於是在福建擁朱聿鍵為帝,年號隆武。不久,鄭芝龍將兒子引見給隆武帝。隆武帝非常欣賞鄭森的才華,賜他與自己同姓,改名朱成功,並加封為忠孝伯。從此之後,人們都稱鄭成功為“國姓爺”。

蒙隆武帝知遇之恩,鄭成功內心十分感激,決心竭力抗清,助隆武帝複國。但是其父鄭芝龍卻認為清軍的進攻難以抵擋,陰謀獻出隆武帝,投靠清朝。

清順治三年(1646)六月,清兵渡過錢塘江,先打敗魯王政權,又於七月進逼仙霞關,準備進攻隆武政權。而鄭芝龍為了向清軍示好,竟然下令將仙霞關守軍全部撤出。鄭成功知道父親圖謀不軌,但苦於自己沒有兵權,隻能向隆武帝示警。君臣二人抱頭痛哭。

不久,清軍順利通過仙霞關。隆武帝被清兵抓獲,絕食而死。在清兵統帥博洛的利誘下,鄭芝龍不顧鄭成功苦勸,投降了清朝。鄭成功無奈,在叔父鄭鴻逵的幫助下逃到了金門島。

鄭芝龍隨清軍北上,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卻慘遭清軍侮辱,自盡而亡。聽說母親被害,鄭成功悲痛欲絕。他莊嚴祭告,誓與清虜不共戴天,將抗清鬥爭進行到底。在孔廟中,鄭成功脫下儒服,當眾焚毀,他拜祭孔子,仰天長歎:“昔為孺子,今為孤臣,向背去留,各行其是,謹謝儒衣,祈先師照鑒……”

在烈嶼島(在小金門吳山),鄭成功舉行了定盟大典。他在祭壇上供奉明太祖朱元璋的神位,並以“忠孝伯征討大將軍”的印檄號召天下,共舉義兵,抗清複明。

鄭成功手跡鄭成功以鼓浪嶼為大本營,開設演武廳,同時管理閩粵交界處的南澳島。他大力發展水軍,整編船隊,使軍威大振。當時,閩軍的主力還掌握在鄭成功的叔輩手中,但自鄭成功在烈嶼島定盟抗清後,閩軍將士紛紛主動歸附鄭成功。福建、廣東沿海的百姓,以及流散在東南沿海的明朝文武官員,也紛紛歸至鄭成功麾下。此時,軍政雖然尚未統一,但鄭成功儼然已成為東南抗清軍民的實際領袖。

次年,鄭成功叔父鄭芝莞在一次戰鬥中脫逃。按軍法,鄭芝莞被斬首。自此,20多歲的鄭成功完全控製和掌握了鄭氏家族的兵權,閩軍得到了統一。

軍事力量一統後,抗清複明的事業隨之出現了新局麵。此後幾年,鄭成功先後率兵攻克漳浦、詔安、海澄等縣,其中,海澄為聯絡廈門、進出漳州的軍事要地。清順治九年(1652)正月初二,鄭成功親率水軍,乘漲潮的有利時機,一舉攻占海澄,收降了清軍守將郝文興。

海澄之戰,給清廷以巨大的震動。清廷改以誘降議和為主的策略,並封鄭成功為海澄公。順治十一年(1654)二月,清廷甚至遣使手持海澄公印求見鄭成功。誘降政策瓦解了鄭軍的部分力量,但鄭成功卻絲毫不為其所動,繼續向漳、泉諸州進軍。十一月,鄭成功占領漳州,然後又分兵攻取漳州所屬十縣。

在不斷擴大抗清基地的同時,鄭成功按照“通洋裕國”的方針,通過開展海外貿易來籌措軍資糧餉。他利用自己是田川家外孫的身份,用船隊將日貨運至南洋諸國,從中獲取豐厚的利潤和大量的鉛、鐵等礦物,用來鑄造錢幣和盔甲。他還任命官吏,專門負責自煉鋼鐵,配製火藥,建造艦船,裝備水軍。

鄭成功還在各沿海港口及內陸各大都邑,設立了秘密商團組織,組建山路、海路各五商,統稱“五大商”或“五商”。每組有總機構,下設分號分行,遍布各地。五大商除了經商生財以外,還偵察傳遞情報,交結收買官府衙門的官員,史書記載:“成功遍布腹心於內地,凡督、撫、提、鎮衙門,事無巨細,莫不聞報,皆得早為之備。”

順治十一年(1654)八九月間,順治皇帝以鄭芝龍的性命為要挾,多次試圖招降鄭成功。鄭成功仍不為所動,在給父親的信中稱:

兒以抗清而聞名四海,若苟且投降,將貽笑於天下;吾父已入彀中,得以保全至今,萬一有何不測,兒唯有縞素以報仇,以結忠孝之局。

次年,清朝由平遠大將軍濟度親自掛帥,率軍再次對鄭成功發動進攻。鄭成功聽取眾將的建議,誘敵深入,將戰場擺到海上,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水軍優勢,大敗清兵。隨後,清廷將鄭芝龍流放至寧古塔,並以滅三族威脅。鄭芝龍急忙派遣貼身家人,星夜入閩勸降。家人對鄭成功哭陳利害,但鄭成功仍不為所動。

此時,經過近十年的經營準備,鄭成功因手下大將施琅和黃梧先後降清而推遲了兩年的北伐計劃,再次被提上議事日程。鄭成功反複斟酌,綜合將官們的意見,製定了全麵北伐的方針。

順治十五年(1658)五月,鄭軍全師北上,浩浩蕩蕩的船隊,首尾長達80裏。五月底,鄭軍冒風雨連克福建諸郡。六月初,鄭軍即由閩入浙,連下浙江平陽、瑞安,進逼通州。

次年五月,鄭成功聯合張煌言部隊,合兵17萬,分作83營,再次大舉北伐。大軍自舟山出發,通過羊山海麵,進逼長江口的崇明島。但清總兵梁化鳳死守不降,鄭成功遂決定繞過崇明,繼續北上。

鄭軍迅速溯江而上,至五月底,即到達鎮江焦山。為了激勵士氣和擴大政治影響,鄭成功在焦山舉行了盛大的祭告天地和祭祀明朝皇帝的活動。全軍披素舉哀,鄭成功宣讀祭文,氣氛極為悲壯。

六月,鄭成功親率水師,殲敵1萬餘人,攻克了軍事重鎮瓜州,隨即,又一鼓作氣攻下了鎮江。

攻克瓜州、鎮江後,鄭成功率兵包圍南京。然而由於他急於求成,中了清軍的緩兵之計,鄭軍被南京城內的清軍聯合援兵殺得大敗,損失了大半兵力,多員猛將此次也戰死沙場。鄭成功又悔又恨,無奈之下,遂班師撤回閩南。

覓根基決心南渡展雄風收複台灣

北伐失敗後,鄭成功的軍事力量嚴重受挫,清軍趁機對廈門和金門發起新的進攻。

順治十七年(1660)三月,清朝大將達素抵達泉州,會同總督李率泰等分三路大軍進攻廈門。此次用兵,清朝明顯加強了水師力量,造大船100多艘,並重用從鄭軍叛逃過來的水軍將領黃梧、施琅。鄭成功親率水師禦敵,於金門外海大破清兵。清軍死傷大半,清將達素又怒又愧,自刎而死。

據最近被鄭成功後人發現的《延平郡王手劄》中的幾段記錄顯示,這次抵禦清軍鄭成功不僅大獲全勝,而且清順治帝也死在了鄭軍炮火下。

根據這段記載,專家們推測:清軍久攻鄭成功不下,順治帝於是禦駕親臨,到軍前督戰,由於意外,中了鄭軍的炮擊而亡。達素不敢對外宣布,並畏罪自殺。清廷也不願公布真相以長鄭軍士氣,於是對外宣稱順治帝因病而亡。關於順治帝的死因,本來就眾說紛紜,《延平郡王手劄》的記載無疑又給後人提供了一種新的說法。

這次戰鬥後,鄭成功決定開拓新的根據地,與金門、廈門連成一片。於是,鄭成功開始考慮收複被荷蘭殖民者侵占的台灣。

台灣自古以來便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國時期,孫吳曾遣衛溫、諸葛直渡海至台灣(當時稱夷洲),是為正史記載中台灣與大陸最早的接觸。自五代至宋元,大陸居民為避戰亂而移居台灣者漸漸增多。到了明代,隨著東西方海上貿易的開展,台灣的地位日益重要,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方殖民者都曾染指台灣。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素有“海上馬車夫”之稱的荷蘭人強行占領了澎湖列島;20年後,即天啟四年(1624),荷蘭又入侵和占領了整個台灣。

說來湊巧,鄭氏家族對台灣的經營也是自天啟四年(1624)開始的。那一年的八月,鄭芝龍跟隨其結義兄弟顏思齊等駕駛13艘大船,由日本入台。第二年,顏思齊病故,鄭芝龍接管了顏思齊的部下,在台灣紮下了根基。後來,鄭芝龍為明朝招降,離開了台灣,但其舊部留在台灣的卻很多。鄭芝龍雖然做了明朝的總兵,但仍利用手下的這支半官半匪的隊伍,控製著台灣海峽,壟斷閩海貿易,以致荷蘭人對之也不敢輕視。所以,台灣當時雖然為荷蘭人所占領,但鄭氏家族在台灣的影響卻一直很大。順治九年(1652),鄭芝龍的舊部郭懷一曾聚眾在台灣起義,就以鄭氏家族的名義相號召。此次起義被鎮壓後,荷蘭當局明顯地加強了對鄭成功的戒防,並嚴禁台灣居民與大陸通信往來。

鄭成功塑像對此,鄭成功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他封鎖海麵,嚴禁中外商船前往台灣貿易。結果,台灣日用品價格飛漲,藥物奇缺,不少荷蘭人都因缺醫少藥而病死。清順治十三年(1656),荷蘭當局撤換了台灣的最高行政長官,改派揆一任總督。為了擺脫困境,揆一主動遣使與鄭成功談判,表示願意每年送給鄭成功5000兩餉銀、10萬枝箭的原料和1000石硫磺(製造火藥的原料),請求鄭成功解除海禁,恢複通商。當時,鄭成功正準備全力北伐,就答應了荷蘭方麵的要求。此次談判中,翻譯何廷斌(一作何斌),因久慕鄭成功的為人,乘機與鄭成功建立了聯係。此後,通過他,鄭成功詳細掌握了台灣方麵的動向。

順治十六年(1659),鄭成功北伐失敗,退回廈門。何廷斌攜帶著台灣地圖和荷方布防情報投奔鄭成功。他說:“公何不取台灣?台灣非但為公家故地,且沃野千裏,使人耕種,軍食有餘。又橫絕大海,四通外國,興商可足國用。台灣華人受紅夷(指荷蘭人)淩辱,常懷反抗之心,然苦於群龍無首。公若率軍入台,驅逐紅夷將如虎逐群羊。奪得台灣,公則進退有據,十年生聚,十年教養,大業何愁不成!”一席話,堅定了鄭成功收複台灣的決心。

順治十八年(1661)春,鄭成功安排兒子鄭經留守金、廈,準備親自帶兵攻打台灣。

三月二十三日,鄭成功率大軍從金門料羅灣出發,400艘戰船載著100多員戰將和25000多名士兵,開始橫渡台灣海峽。航行了一天一夜之後,大軍順利到達澎湖。大軍在澎湖候風之時,鄭成功委派兩艘船隻到台灣進行偵察並發動群眾。不久,這兩艘船回到澎湖,帶來了振奮人心的消息:當地居民熱烈歡迎國姓爺入台!

澎湖與台灣隔海相望,若順風時,半天即可到達對岸。二十七日起航時,鄭軍卻遇上了強大的逆風,他們隻好返回澎湖。直到三月三十日,天氣仍舊陰霾,風雨仍未停息。鄭軍當時所帶軍糧很少,而澎湖諸島多不產糧。鄭成功認為,與其饑困孤島,不如頂風冒雨前進。於是,在當晚一更後,鄭成功傳令豎起帥旗,整肅隊伍,發炮三聲,起錨東進。三更天後,有如神助般,雲收雨散,風勢減弱,一會兒竟轉成了順風,將士們禁不住歡呼起來。於是,船隊扯滿風帆,飛速前進。次日黎明,鄭軍抵達台南鹿耳門。

鹿耳門平時海水很淺,漲潮時水深也不過一丈四五尺,無法航行較大的船隻。所以荷蘭人並沒有在這裏布防,而是把軍隊和火炮都集中在台灣城和赤嵌城一帶。鄭成功避開了他們的防線,來到了鹿耳門。

原來,何廷斌曾派人在鹿耳門探測過,發現了一條平日很少為人注意的港路,若遇上漲潮,船隻即能順利通過。根據這一線索,鄭成功決定利用初一日或十六日漲大潮的機會,出其不意地由鹿耳門進攻台灣。

船隊到達鹿耳門時,鄭成功設香案禱告明太祖和媽祖娘娘保佑“助我潮水”。禱告完畢,潮水果然洶湧而至,比平日漲高丈餘。將士呼聲震海,金鼓之聲齊鳴。他們揚帆直抵港內,順利登上了台灣島。鄭軍在禾寮港登陸時,有幾千漢族民眾出來迎接,並用貨車等交通工具幫助他們登陸。

在當地民眾的協助下,不到半個時辰,鄭成功大軍就有幾千將士順利登陸,占領了要衝地點,包圍了荷蘭人在島上最重要的據點普羅民遮城堡(今台南市的赤嵌樓),控製了赤嵌與熱蘭遮(今台南市安平)之間的海麵,把荷蘭守軍圍困在兩個相互隔絕的據點之中。熱蘭遮城的荷蘭人曾派阿爾多普上尉率領200多士兵企圖阻止鄭軍登陸,但遭到鄭軍優勢兵力的攻擊,隻好退回。

鄭成功向荷蘭殖民者長官揆一和普羅文查城的司令送信勸降。但是驕橫的荷蘭人自以為依靠他們高大的船艦、精良的武器和戰鬥經驗豐富的殖民軍,完全有把握戰勝隻有弓箭和大刀的中國軍隊。當天上午,在重新部署後,荷軍開始從水陸兩路向鄭軍反撲。

水路荷艦以赫克托號和格拉弗蘭號為主力,另外還有白鷺號小帆船、馬利亞號快艇。鄭軍由大將陳廣和陳衝率領60艘大型帆船迎擊。荷艦長30丈、寬6丈,船板厚2尺多,甲板上有8個桅,帆檣八麵受風,行駛迅速;每艘艦上裝備有20―30門大炮,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戰船。而鄭軍艦船的規模僅為其三分之一大小,隻裝有兩門大炮。如果是在大洋中遭遇,鄭軍的艦船是難與其匹敵的。

但鄭軍將士對此毫不畏懼,他們利用敵艦在港內轉撤不便和易於擱淺的弱點,當最大最重的赫克托號衝過來時,立即有幾十艘鄭軍帆船蜂擁而上,采用梅花陣法,以五艘船圍住一艘荷蘭夾板船,從不同方向展開圍攻。盡管鄭氏水師每隻戰艦的火力不如一隻荷蘭夾板船,但五艘戰船從不同方向的圍攻卻令荷蘭船難以應付。這時,又有五六艘裝有燃燒物品的火船,冒著敵艦猛烈的炮火衝到荷艦旁,士兵把船釘死在荷艦的船舷上,點燃火種之後,跳水泅回。隻聽“轟隆”一聲巨響,赫克托號的火藥艙爆炸了。這艘荷軍的王牌艦連同艦上100多水兵一起沉入了大海。其他三艘荷艦見勢不妙,連忙逃往港外。鄭軍艦船緊追猛打,一艘荷艦中彈起火,另兩艘險些被俘獲,狼狽逃往了菲律賓和日本。這場海戰中,鄭成功運用“火船”戰術,打敗了占有優勢的荷蘭海軍。

在陸路,荷軍由貝德爾上尉率領250名士兵在北線尾登陸。這些荷蘭殖民軍以為,十五個中國人加在一起也抵不過一個荷蘭兵,他們10個人為一排,連放兩排槍,神氣十足地前進。鄭軍由宣毅前鎮陳澤率部奮勇迎擊荷軍。萬箭齊發,許多將士勇敢衝入敵陣奮力廝殺。另一路鄭軍則從後路包抄敵軍。荷軍腹背受攻,心中惶恐,各自逃命去了。一仗下來,貝德爾上尉以及118人當場喪命,還有些人被淹死。最後,荷軍隻有80多人逃得性命,退回熱蘭遮城。

初戰失敗後,荷蘭殖民者同意進行談判。他們擬定的談判條件是:願意付一筆賠款給鄭成功,但要求鄭軍退出台灣,底線是荷蘭人可以讓出本島,但必須繼續有大員居住。荷方派遣兩名使者前來鄭軍大營,麵見鄭成功,講述了他們的條件。鄭成功重申,他堅定不移的目標是要荷蘭人離開台灣全島。由於雙方都不願意妥協,談判不歡而散。不久,鄭成功迅速攻下普羅民遮城,又打退了敵人幾支援軍,用重兵包圍了熱蘭遮城。

麵對孤立無援的熱蘭遮守軍,鄭成功決定重新部署兵力,在外圍增修炮台。順治十八年(1661)十二月七日,鄭軍從東、南、北三個方向猛烈炮擊熱蘭遮及其外圍工事,30門大炮發射了共大約2500發炮彈,迫使熱蘭遮城外圍的烏特利支堡的守軍棄城退入熱蘭遮。而熱蘭遮城堡的四周附城也多處被炸毀。經過一天的戰鬥,荷蘭人的抵抗意誌終於被打垮了。

十二月十三日,鄭成功的代表和荷蘭的代表完成了協議的換文。在最後一任長官揆一的帶領下,五六百名荷蘭人分乘八艘艦船退出台灣。在海灘上,揆一將城堡的鑰匙交給了鄭成功派來的代表。至此,荷蘭人在台灣38年的殖民統治完全結束,台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以仁以慈興台策亦悲亦恨複國魂

收複台灣後,鄭成功改“普羅民遮”(赤嵌城)為承天府,轄天興、萬年兩縣,又改“熱蘭遮”(台灣城)為安平鎮。在澎湖設立安撫司,為澎湖列島的行政機構和連接台灣與金、廈二島的樞紐。這樣,台灣與金、廈二島與大陸事實上就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聯係。整個台灣島被改稱為“東都”。

在發布的文告中,鄭成功明確宣布:“東都明京,開國立家,可為萬世不拔之基業。”這表明台灣之所以稱“東都”,因其與原明朝的北京、南京一樣,是大明江山的一部分,是大明帝國的一個新首都,而不是一個獨立的海外王國。

鄭成功隨之開始了對台灣的整頓和建設。鄭成功通曉中國曆史,深知農業生產、糧食收成對鞏固政權的重要作用。他說:“大凡治家治國,以食為先;苟家無食,雖親如父子夫婦,亦難以和其家,苟國無食,雖有忠君愛國之士,亦難以治國。”

剛剛收複台灣的時候,在軍糧緊缺的情況下,鄭成功果斷地采納部下的建議,在軍隊中實施“屯田”製,讓一部分將士先期進行墾殖作業。接著,他又再製定出全麵“寓兵於農”的屯墾政策:留下軍中的勇衛、侍衛二旅鎮守安平鎮與承天府,其餘文武官兵均身兼二任,“農隙則訓以武事,有警則荷戈以戰,無警則負耒以耕”。鄭成功還不辭勞頓,親曆南北各處,頒布開墾條例,鼓勵那些亦兵亦農的將士去開墾土地。

在推行墾荒屯田的同時,鄭成功還把荷蘭占領時代的“王田”改為“官田”,建立了“官田”、“私田”、“營盤田”的封建土地所有製。被改後的官田,由官府供給生產資料,租給農民耕種,使社會生產力得到很快的發展。此外,他還頒布有利於農業經濟發展的條例,教育屯墾官兵須自照管愛惜,規定不可“斧斤不時、涸澤而漁”,以圖長治。

在廣大屯田將士的努力下,台灣被開墾的土地日益增多,農田麵積迅速擴大,栽種農作物不斷增多,穀物的產量也逐年遞增。軍隊很快做到了軍糧自給,兵食兩足,造就了進可戰、退可守的穩定發展局麵。為了使屯墾的將士能安心生產,無後顧之憂,鄭成功還特將官兵們的眷屬都搬到台灣定居。

台灣土地肥沃,氣候溫暖,日照時間長,非常適合農作物生長,五穀一年可兩至三熟。但是當時台灣的高山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原始,生產工具極其簡陋,生產力水平低下。他們大多數人隻會從事落後的漁獵、遊牧及簡單的農業生產勞動,不懂得使用鐵製農具,也不會應用畜力進行耕作。在戶都事楊英反映了這一情況之後,鄭成功采納其相關建議,派官員與渡台的農民到各地歸順的番社去,發給高山族人鐵犁、鐵耙、鋤頭、鐮刀、耕牛等農具,還發給種子,教他們播種、耕耘及收獲的技能與方法,使他們迅速改變了原來落後原始的耕作方式。很快,作物產量提高了,人民的生活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鄭成功複台後,清政府為了隔斷大陸人民與鄭的聯係,製定了蠻橫的“遷界政策”,強令沿海居民均須全部遷往內地,並設界防守。鄭成功於是便命令部下招集並運載閩南沿海的居民中不願內徙者移居台灣。這些移民抵台後,被分配到台灣各地去從事種植業及其他各行業的生產。大陸居民大規模移居台灣,不僅充實了台灣的勞動力,並帶去先進的農耕工具與生產技術,同時還帶去其他行業的工具與技能,給台灣的農業及其他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大陸移民們在台灣斬茅為屋,勤奮耕耘,逐漸形成了許多村落。他們與高山族同胞友好相處,教當地的農民燒瓦蓋房,種植甘蔗,煮糖出口,引海水曬鹽,進行手工業生產等等,為台灣的經濟振興與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台灣的水利資源豐富,他們便廣築堤壩,興修水利,修建了十多處水利設施,為農業生產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鄭成功自幼接受儒家傳統思想的熏陶,具有深厚的文化素養。在收複台灣後,他常和隨從赴台的文士墨客交流感受,做詩吟詠。明朝遺老等大約800人也先後至台,這些文士與台灣原有的文化界人士一起在台灣著書立說,從事文化活動。鄭成功采納了參軍陳永華的意見,建立了發揚中華文化的教育機構,並請文士遺臣及在大陸擔任過鄉間私塾先生的人從事台灣的文教工作。這些文士傳授儒學,宣傳愛國主義思想,使中華文化在台灣得到播揚。

鄭成功還關心高山族同胞,規定高山族子弟讀書可免除徭役,他還讓高山族酋長的子弟都去上學讀書,使台灣的文化事業逐步得到發展。另外,隨著大批大陸移民入台,大陸文化也大量地移植於台灣,並在台灣迅速傳播發揚。植根台灣的大陸文化與台灣地域文化互相融合,構成了獨具特色的台灣文化。

在鄭成功兵發台灣的同一年,被關押在牢獄之中的鄭芝龍及鄭家14口被清朝統治者通通處死,鄭芝龍更遭淩遲殘殺。降清的黃梧又向清廷獻上“掘鄭氏祖墳以泄天下之憤”的惡毒計策。清廷遂派人毀鄭氏祖墳,將掘得的骸骨肆意侮辱。消息傳至台灣,鄭成功悲痛欲絕。

不久,又一噩耗傳來:順治十八年(1661)四月,南明永曆皇帝被吳三桂殺害。

在忠孝之間已付出巨大犧牲的鄭成功,再也經受不住這樣的雙重打擊,一病不起。

康熙元年(1662),鄭成功誤信了周全斌的讒言,派他帶兵去殺駐紮在南澳的部將陳豹,陳豹聞訊舉兵到廣州降清。這時,鄭成功的兒子鄭錦與乳母私通生子的事又被鄭成功知曉。鄭成功大怒之下,派其子鄭泰去殺鄭錦和董氏。當時,有謠言說鄭成功要把將領中留在廈門的人斬盡殺絕。周全斌此時從南澳無功而返,便趁人人自危之機囚禁了鄭泰,擁立鄭錦,沿用鄭芝龍的封號稱鄭錦為平國公,舉兵公然抗拒鄭成功的命令。

重病中的鄭成功聽說逆子擁兵造反,狂怒不已,病情遂加重。五月初,這位叱吒一時的民族英雄在憤怒與悲痛中死去,年僅39歲。

鄭成功死後,他的兒子鄭經繼承了父親的遺誌,繼續開發台灣。康熙二十年(1681)鄭經去世,其子鄭克?在兄弟之間的爭權鬥爭中獲勝。

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軍攻打台灣,鄭克?投降清朝。鄭成功複明的夢想就此破滅。

鄭成功是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民族英雄之一。他為人忠貞,為報答隆武帝的知遇之恩,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用在了謀求複明的大業上。他的最偉大之處在於將台灣從侵略者手中奪了過來,將台灣同胞從侵略者的野蠻統治中解救了出來。他為將台灣重新納入中國版圖、為將台灣人民重新帶回中華民族大家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被台灣人民尊稱為“開台始祖”,他的事跡,至今仍鼓舞著海峽兩岸的中國人民為重新統一而努力奮鬥。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5西安事變實錄
6漢武大帝
7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8大唐空華記
9紅牆檔案(二)
10紅牆檔案(三)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