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十、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凱恩斯

【主要內容】

《通論》共6卷24章,從分析古典經濟學基本假設開始,逐步提出自己的有效需求理論,對影響有效需求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提出國家宏觀調控的政策主張,倡導政府幹預,否定了供給自創需求的薩伊定律。

一、有效需求理論概述

凱恩斯的經濟研究,麵對的是大蕭條的經濟環境,要解決的是西方各國所麵對的嚴重失業問題,凱恩斯在《通論》的序言中明確指出:本書著重研究哪種力量決定總產量與總就業量的變化。點明了本書的寫作意圖是分析總產量和總就業量的決定因素,以提出解決失業問題的方案。

在第一卷“引論”中,凱恩斯論述了《通論》的寫作目的、古典經濟學的基本假設,並對有效需求理論做了概述。凱恩斯在第一章的第一句話就強調一個“通”字。表明本書的目的在於將作者的論證和結論與古典理論對於同類問題的論證與結論在特點上做一比較。凱恩斯認為,新古典經濟學的充分就業和一般均衡並不是錯誤的,隻是條件苛刻,一般很難達到,是經濟中的一種特例而不是通例,而他自己的就業理論才是“一般性”的理論,既能解釋充分就業又能解釋非充分就業。

古典學派遵循薩伊定律,認為供給會創造自己的需求。也就是說,在產量與就業量處於任何水平的情況下,總需求價格總是等於總供給價格,從而社會會處於充分就業狀態。從這一理論出發,古典學派認為,經濟中隻存在兩種類型的失業:摩擦性失業和自願失業,並且這兩種類型的失業都與“充分就業”不發生矛盾。針對經濟危機期間出現的嚴重失業狀況,凱恩斯提出了第三種類型的失業:“非自願失業”,即一些人願意接受現行的工資製度而參加工作,但常常找不到工作。凱恩斯認為經典學派的理論隻適用於充分就業的情形,需要創造出一個嚴格包含非自願失業可能存在的經濟體係的行為規則。而如果解決了非自願失業的問題,就可以說是實現了充分就業。《通論》的目的就是解決社會失業問題,為通常情況下就業量的決定提供論證。那麽什麽是決定就業量的因素?凱恩斯認為是有效需求。存在非自願失業的原因就在於有效需求不足。因為就業量決定於總需求函數與總供給函數的相交點,隻有在這一點上雇主的預期利潤才能達到最高值。在總需求函數與總供給函數交點上的值即有效需求。這是凱恩斯就業一般理論的要旨。

在第六章中凱恩斯又對有效需求進行了解釋,認為有效需求,隻是雇主們從決定提供的當前就業量上所能預期取得的總收入或收益,包括其他生產要素的收入(也就是雇主的要素成本)在內。總需求函數正好表達了兩者的關係,一方麵是各種假想的就業量,另一方麵是由此假想的就業量所生產產品的預期收益。有效需求是總需求函數上的一點,這一點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如果就業量在該水平上,供給與需求這兩種情況恰恰會使雇主的預期利潤達到最高值。

在第三章中,凱恩斯對有效需求理論做了一個簡要的概括。他認為有效需求是決定社會總就業量的關鍵性因素,能否達到充分就業取決於有效需求的大小。在一般情況下,有效需求不足就是缺乏足夠的需求來吸收全部勞動力就業。因此凱恩斯得出兩個結論:一是有效需求決定就業量與總產量,而不是像薩伊所說的“供給會創造它自身的需求”;二是與充分就業相吻合的有效需求隻是一個特殊情況,而小於充分就業的均衡是資本主義經濟的常態。從而否定了傳統經濟學所說的宏觀經濟隻有在充分就業上才達到均衡的觀點。凱恩斯認為,現實社會之所以經常處於小於充分就業的均衡,其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由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構成,消費需求取決於收入水平和消費傾向;投資取決於資金的成本和投資的收益。在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存在著三條影響人們投資和消費的心理規律: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資本邊際收益遞減規律和貨幣流動性偏好。由於這三大心理規律的作用,人們的收入不能全部轉化為有效需求,結果造成了社會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原理及其三大心理規律構成了《通論》的主體內容,在後文中凱恩斯對這三大心理規律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二、消費需求分析

《通論》要分析的是決定就業量的因素,即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又是總需求函數和總供給函數的交點,所以在第三卷和第四卷,凱恩斯專門討論總需求函數。總需求函數表明任何給定的就業量與該就業量預期能實現的收益之間的關係。這裏的“收益”係兩個數量之和,其一是就業量處於一定水平時的消費總量,其二是該就業量下的投資總量。在第三卷中凱恩斯討論的是消費問題,在第四卷中討論的是投資問題。

凱恩斯認為一個社會的消費量取決於三種因素:收入量、客觀環境和該社會居民的主觀需要、心理傾向、個人習慣以及收入分配原則。這些因素劃分為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兩大類。在第八章中凱恩斯討論了決定消費傾向的客觀因素,包括工資單位的變化、收入與淨收入之間差額的變化、在計算淨收入時未加考慮的資本價值的意外變化、時間貼現率的變化、財政政策的變化、人們改變其對現在和將來的收入水平的差距的期望。如果一般經濟條件不變,消費支出(以工資單位計算)基本上取決於產量和就業量,所以可以用“消費傾向”函數來概括其他因素。消費傾向則是一個相當穩定的函數,通常情況下,總消費量取決於總收入量。當人們收入增加時,他們的消費也會增加,但消費的增加不會像收入增加的那樣多。收入的絕對量越大,收入與消費之間的差額也就越大,儲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也將隨之增加。所以隨著社會收入水平和人們富裕程度的提高,消費傾向呈現出遞減的趨勢,這就會導致消費不足並造成社會有效需求不足。為此就要設法刺激消費,提高消費傾向。但是由於人們的心理特征和社會習慣相當穩定,由他們決定的消費傾向也相當穩定。

在第九章中凱恩斯對決定消費傾向的主觀因素進行了分析。他認為人們可能出於八種動機而不把收入用於消費。這八種動機是:謹慎、遠見、算計、改善、獨立、管理、自豪與貪婪。除個人儲蓄外,政府和社會團體出於四種動機進行儲蓄,即:經營動機、流動動機、改善動機和謹慎動機。

由於主觀的與社會的動機的主要背景變化緩慢,短期內利率及其他客觀因素的變化影響也不大,所以凱恩斯得出結論:在短期內消費量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收入的變化,而不是取決於特定收入量下的消費傾向的變化。

在第十章中凱恩斯利用邊際消費傾向概念建立了投資乘數理論。凱恩斯認為,有效需求由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組成。隨著收入的增加,收入和消費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在社會對消費品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如果投資能夠增加以彌補消費不足,也就是如果用於儲蓄的收入全部用於投資則仍然可以增加就業。投資的增加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可以導致收入的成倍增加,這就是乘數概念。凱恩斯利用乘數這個概念來說明增加投資就可以增加需求,它的效果不是一次性而是累進性的,即是一串連鎖反應。換言之,任何一次投資支出都會引起投資品工業生產的增加,從而可以增加收入,而收入的增加會促使消費隨之增加,從而導致消費品生產的擴大,這樣就又可以增加就業。如此繼續下去,投資變動給國民收入總量帶來的影響要比投資本身變動大得多。投資的增加可以引起國民收入成倍增加,從而就業也隨之增加。

三、投資需求分析

第四卷“投資引誘”共8章,凱恩斯對其投資理論進行了詳盡的闡述。他明確指出,對就業量有決定影響的當前投資量決定於投資引誘,而投資引誘又決定於兩種因素的相互作用:即資本邊際效率和貸款利率。從第十一章開始凱恩斯對影響有效需求的第二個心理規律――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進行了論述。凱恩斯將資本邊際效率定義為一種貼現率(根據這種貼現率,在資本資產的壽命期間所提供的預期收益的現值能等於該資本資產的供給價格)。認為資本邊際效率是一種預期的利潤率,它會受到兩方麵因素的影響。一個影響因素是資本家的預期。資本家會對資本供給價格與資本預期收益進行對比,資本邊際效率與供給價格成反比而與預期收益成正比。凱恩斯認為,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資本家對利潤率的“預期”將隨著投資的增加而降低。如果對某種資本品的購買量越大則其供給價格越高,資本家所付出的成本也就越高,所以預期利潤率就越低。此外,投資越多、產量越大,銷售產品的困難就越大,因而預期也就越低。因此,資本邊際效率遞減會抑製資本家的投資積極性。由於這一心理規律的作用會使私人投資的誘惑力越來越小,從而致使資本家不願意進行投資,結果就出現了社會投資不足的現象。另一個影響因素是利息率。資本家在進行投資時還會以當時的利息率作為衡量標準。如果資本邊際效率低於利息率,資本家就會把錢存入銀行或用於購買有價債券,以取得利息。隻有當資本邊際效率高於利息率時,資本家才會進行投資。

四、流動性偏好和貨幣數量分析

在第十五章中凱恩斯對流動性偏好規律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認為流動偏好或靈活偏好是影響有效需求的第三個心理因素。貨幣數量和流動性偏好是在特定情況下決定實際利息率的兩大因素。流動性偏好是一種潛在的可能性或一種函數關係,當利息率為已知時,它決定著公眾所願意持有的貨幣量。凱恩斯認為,利息率的高低由貨幣的供求關係決定,貨幣供給一般是由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決定的,而對貨幣的需求則取決於人們的“靈活偏好”。人們出於三種動機持有貨幣:交易動機、謹慎動機、投機動機。在正常情況下,為滿足交易動機和謹慎動機所需要的貨幣數量,主要取決於經濟體係的一般活動和貨幣收入水平。但是由於有投機動機的作用,所以貨幣數量的變化會影響整個經濟體製。利息就是人們放棄這種“靈活偏好”的報酬,而利率則是衡量人們對放棄貨幣的流動性的不願意程度。因此,利率是平衡現有貨幣數量和以現金形式持有財富的願望這兩者的價格。如果人們想保留貨幣的“願望”越強烈,即人們對貨幣的“窖藏傾向”越強烈,則資本家為獲得貨幣資本而必須支付的利息率就越高。凱恩斯主張國家通過增加貨幣供給的方法來降低利率,以利於刺激投資。但是,如果利率水平已經降得很低,人們就會預期未來利率將會上升,而現在的債券價格太高,以後會下降,從而寧願持有大量貨幣。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中央銀行增加貨幣供給,利率也不會下降,即出現所謂“流動性陷阱”,從而也無法達到刺激投資、增加就業的目的。所以凱恩斯認為,在經濟蕭條時期,貨幣政策作用有限,主要應依靠財政政策。

凱恩斯指出,上述三個基本心理規律使“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所構成的有效需求往往低於社會的總供給水平,從而導致就業總是小於“充分就業”水平。並且認為在上述三個基本心理規律中,資本邊際效率的作用居於主導地位。他甚至把經濟循環主要歸因於資本邊際效率的周期性變動,把危機的爆發說成是由於資本家對投資的前景失去信心,使資本邊際效率“突然崩潰”而造成的。

五、貨幣工資理論

第五卷“貨幣工資與價格”共3章,論述貨幣工資和價格理論。古典學派假設貨幣工資具有伸縮性,工資是由勞動力市場上的供求決定的。如果勞動力市場上的供給大於需求,存在失業現象,則工資會自動下降,直到勞動力的供求重新達到平衡,從而經濟體製具有自動調節的特性。但凱恩斯認為如果貨幣工資下降不能對整個社會的消費傾向、資本邊際效率或利息率產生影響,那它就不會產生促進就業的作用。而貨幣工資下降能否產生這種影響很難進行判斷,並且貨幣工資下降還會造成政治上的不良後果,而且會強化流動性偏好,使利率不能下降,而增加貨幣供給量能起到與降低貨幣工資同樣的作用,因此凱恩斯主張實行剛性貨幣工資的政策,在保持貨幣工資不變的同時增加貨幣供給量,用通貨膨脹來降低實際工資,提高資本邊際效率,從而刺激資本家投資。

六、政策主張

凱恩斯《通論》的最終目的是提出解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失業問題的對策,然而,凱恩斯在書中卻沒有對此加以係統的論述,有關提高有效需求水平的政策方麵的內容零星分布於全書之中。既然有效需求不足是市場機製自發產生的,那麽單純依靠市場機製的作用就無法解決這一問題,而需要政府對經濟生活進行幹預。

凱恩斯認為,在經濟蕭條時期,國家對經濟進行幹預的形式主要有兩種,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而對付失業和危機最有效和最重要的政策是財政政策,即由國家直接進行投資或進行消費來彌補私人消費和投資的不足,以提高國民收入和就業水平。凱恩斯對亞當?斯密以來的平衡預算政策持否定態度,主張實行赤字財政。他極力推行擴大政府開支的膨脹性的財政政策。主張政府承擔公共事業的投資、承擔社會福利責任,並對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實行福利救濟;政府還應以需求者的身份購買私人企業生產的產品和勞務,以彌補私人消費的不足。

但凱恩斯認為,貨幣政策仍然是有作用的。刺激投資的一個辦法是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有效需求不足必然表現為流通中沒有足夠的貨幣量去購買商品。一是整個經濟體係中貨幣供給量不足;二是投資需求造成的公眾手中持有過多的貨幣量使貨幣流通速度減慢。因此,國家可以通過中央銀行,采用調整法定準備金率、調整貼現率或直接參與公開市場業務等措施,實行“相機抉擇”的貨幣政策。在經濟蕭條時期實行擴張性政策,以擴大社會支出,刺激私人投資。

凱恩斯不同意傳統經濟學家關於保持物價穩定的觀點,主張實行溫和的通貨膨脹政策。凱恩斯認為通貨膨脹可以影響利息率,可以刺激投資,還可以降低工人的實際工資,提高利潤率,而資本邊際效率提高,就會增加對勞動力的需求,從而提高總就業量。

此外,凱恩斯還主張政府對國際貿易進行幹預。凱恩斯以前的經濟學家一般都主張自由貿易政策,反對國家對國際貿易進行幹預,而凱恩斯卻主張國家幹預貿易活動,以此擴大出口、限製進口。他認為一個國家越是能夠擴大出口、限製進口,通過乘數的作用,對增加本國國民收入的作用就越大,解決失業和危機的效力也就越大。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在大蕭條的背景下,凱恩斯提出的一切政策主張都是以擴大有效需求、促進充分就業為核心的,符合當時西方各國的實際情況,滿足了各國政府製定政策的需要。

【簡要評述】

1929―1933年的大危機第一次完整地暴露了市場機製內在的局限性:薩伊定律關於供給自動創造需求、儲蓄自動轉化為投資及“貨幣中性論”等基本假設和原理與現實中的需求不足及大量失業等現象不僅相差甚遠,而且是背道而馳的。凱恩斯的《通論》將古典經濟學的充分就業均衡看做經濟中的特例,使新的理論假設前提更加接近現實,把研究視角由供給方轉向需求方,結束了古典經濟理論麵對30年代大危機而無法作出解釋的局麵,為西方政府實行國家幹預等新的政策主張提供了理論依據。

1936年《通論》的出版結束了經濟學中的混亂、爭論不休和停滯的局麵,建立了新的統一的範式,實現了經濟學從近代向現代、從微觀向宏觀的發展,開創了西方經濟學發展史上的新紀元。《通論》的出版被認為是經濟學的一場革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被稱做“凱恩斯革命”。從此以後,凱恩斯經濟理論逐漸取代新古典經濟理論而成為經濟學的正統理論,凱恩斯本人則被譽為“經濟學中的愛因斯坦”。

從理論上看,凱恩斯經濟學反對自由放任、主張國家幹預經濟生活。用有效需求不足理論取代了以薩伊定律為基礎的古典就業理論;提出了三大心理規律,認為經濟中的常態是非充分就業而不是充分就業,在低於充分就業的狀態下,需要由國家直接進行投資,以彌補私人投資和消費的不足,促進充分就業。

從方法上看,凱恩斯經濟學用宏觀總量分析取代了古典經濟學的微觀個量分析。古典經濟學研究的是個別企業、個別行業以及個人的最優化決策問題,認為在“看不見的手”市場機製的自發作用下,經濟會自動達到充分就業的均衡狀態。凱恩斯認為單純依靠市場機製無法實現充分就業的均衡,必須依靠國家幹預。

凱恩斯經濟學是在20世紀20―3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產生的,又被稱做“蕭條經濟學”。美國政府在30―40年代推行“羅斯福新政”,用國家力量幹預經濟,以擺脫大蕭條,新政的實施從實踐上證明了凱恩斯理論的正確性。二戰結束後,英美等西方國家百廢待興,為了避免再次陷入30年代可怕的經濟危機,各國普遍信奉凱恩斯經濟學國家幹預思想,依《通論》為藍本製定本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和中長期發展規劃,並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從二戰結束到60年代末期,西方各國經濟迅猛發展,出現了曆史上難得的黃金時期。與此同時,凱恩斯經濟理論也得到了廣泛的傳播與發展,榮登正統經濟學的寶座,成為經濟學各流派中的主流,凱恩斯也被公認為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奠基人。

但經過20多年黃金時期的高速發展,經濟中的深層次矛盾逐漸顯現出來,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各國的經濟衰退日益嚴重,70年代初期的石油危機之後,普遍出現了經濟停滯與通貨膨脹並存的現象,麵對“滯脹”,凱恩斯經濟學相機抉擇的政策主張一籌莫展,在這種情況下,貨幣主義、理性預期學派等自由主義學派紛紛對凱恩斯理論進行抨擊。80年代初,英美等國政府開始放棄凱恩斯理論,轉而以自由主義作為製定經濟政策的主要依據,這標誌著凱恩斯經濟學開始從西方官方經濟學的寶座上跌落下來。

20世紀80―90年代,西方各國普遍奉行新自由主義的政策主張,不過在經曆了90年代嚴重的金融風暴之後,人們發現單純依靠自由主義無法使經濟保持良好的運行,必須將自由主義與國家幹預結合起來。同時,凱恩斯主義理論也有了進一步的補充和發展,新凱恩斯主義開始形成並發展。西方各國的經濟發展過程表明,現代化的程度越高,單純依靠市場機製“看不見的手”進行管理就越困難,越需要由國家進行幹預。國家發展、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的就是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和進出口需求,所以如何促進有效需求以推動經濟增長就成為各國麵對的重要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凱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論又重新有了用武之地。所以對於當代的市場經濟國家而言,大多數都將自由放任與宏觀調控結合在一起,實行的是一種“混合經濟”。而當代西方經濟學也是將新古典的微觀經濟理論與凱恩斯主義的宏觀調控理論結合在一起,構成了當代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主體內容。

(趙瑩)

參考文獻:

[1]〔英〕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M],宋韻聲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

[2]〔英〕布賴恩?斯諾登等,現代宏觀經濟學指南――各思想流派比較研究引論[M],黃險峰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3]〔美〕丹尼爾?R.福斯菲爾德,現代經濟思想的淵源與演化[M],楊培雷等譯,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4]〔美〕馬克?斯考森,現代經濟學的曆程[M],馬春文等譯,長春:長春出版社,2006.

[5]胡代光,西方經濟學說的演變及其影響[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6]楊玉生,西方經濟理論及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

[7]吳易風,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與思潮[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5.

[8]王東,西方宏觀經濟學的發展演變及其啟示[J],南開經濟研究,1997,(1)。

[9]方福前,西方經濟學發展的兩個新趨勢[J],經濟學動態,1997,(9)。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