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洋插隊

首先我得說,我是一個俗人。有七情六欲。寫北美洋插隊劄記,主要就是想留住自己的一些記憶,免得真到了想記記不住的年齡,後悔莫及。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2006-03-30 21:20:37)
怎麽最近老有人拿滿清屠殺說事兒?滿清是不是異族,我看不是。從金朝起,它就是中國這塊地盤上的主人之一。在明末期,它是一個被壓迫的少數民族。後來造反成功而已。視滿清為異族,實在是大漢族主義作怪。我們知道,其實遠在明朝時期的漢族人已經就是由許多的“異族”自漢朝末期、兩晉、南北朝等等長期融合而成的。所以我們今天就說是中華民族。要講真正人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5-31 05:46:55)
開車吃罰單幾乎是人在北美的家庭,家家都要遇到的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事兒。你吃罰單可能是因為你行車超速,也可能是停車超時,或是你車停的不是地兒,還可能是你闖了紅燈等等的吧。反正那些條條兒不是在你考本子,拿駕照時就能一下子全記住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對著開罰單的警察,恨得咬咬牙根兒。一百個人拿罰單,起碼得有九十九個心裏頭不服氣兒。本人吃的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5-05-24 05:27:13)
討價還價是咱們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情。可在北美地區,多數的商家都是一口價,沒有商量的餘地。隻有在某些商品展銷會上(如計算機展銷會之類),或是什麽跳蚤市場上才見得到有人在討價還價。總之,討價還價不是您能隨時操練的技巧。但有一個是例外,就是你的工資。你可以是挺直了腰板兒去講價錢。當你找新工作的時候,工資幾乎是肯定要討價還價的。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5-16 05:02:01)
這個題目太大。我也肯定是隻見樟榆,不見楊柳。美國的東東,不是什麽都好。就以這個孩子的思想教育而言,美國強調個體主導與社會協調。跟中國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孩子接受這些教育有廣度,但未必就事事有深度。
同理,也與學校老師的觀點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你的孩子沒有個人主體意識的話。
無論如何這是個大題目,在一個劄記裏難以撇清。隻能是掛一漏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我們在國內讀中學時,都總是離不開一門叫政治的課。不是黨史教育,就是政治經濟學或哲學什麽的。一個特點,就是給你規定好了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等於是給你一付有色眼鏡兒,隻讓你看所謂你該看到的東東。到了美國在讀書、工作中,沒有人要你學這文件那指示的。自然也沒人來管你的思想認識的對與錯了。但美國又是一個政治活動比較多的國家。一會兒為總統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我有個法國朋友,叫皮埃爾。在美國從事食品開發的技術谘詢工作。頭發花白,六十出頭。可人家那身子骨真叫硬朗,腰不駝背不彎,每天堅持爬山,周末還會去騎騎馬。身上一塊多餘的肉兒都沒有。兩個淡藍色的眼睛,猶如寶石般的清澈。在聽你說話的時候,他總是目不轉睛、笑眯眯地看著你。他可以從你的言談舉止裏,看出你的為人,嗜好。一副頭發絲兒裏都透著精明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5-05-03 19:12:22)

“哇,真是了不得。”我的同事在議論著他們周末逛商店時的體驗,“中國人生產的東西已經到處都是了,什麽東西都是中國製造。你看看沃爾馬(WalMart),維爾格林斯(WalGreens)那些超級市場裏的商品幾乎全是中國製造的。”“我太太在西爾斯,梅西買得東西裏也有很多是從中國進口的。”“你們別光瞧兒那些小玩意兒,在美國也有我們中國造的大家活兒。”看著他們那大驚小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4-27 16:38:18)
小時候看外國小說時最頭痛的就是記小說裏的外國人名字。長長的怪怪的,經常把他們搞混。到了國外,發現老外也有同樣的問題。我的公司裏有個中國同事幾乎是與我同齡。他有一個老外熟悉的外國名字,比爾。我還是一個老中的名字,一。可周圍的一些老美同事就是分不清我和比爾。每每見了我都是比爾長,比爾短的。搞得我也很不好意思去糾正他們。我的那位同事也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4-27 04:34:24)
“親愛的,午飯食堂見”一對站在教室門口高中十二年級的學生,在一次緊緊的擁抱接吻之後分了手。這是在美國幾乎每一個高中都可以經常看見的一道風景。這要是在國內,這對兒童男玉女早就得被老師批得就差鑽地逢兒了。那家長也得為孩子的行為,弄得全家雞飛狗跳的多少天。可這事兒發生在美國。一切發生的都那麽平靜。“嗨,金老師”剛走進教室的那個女學生跟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5-04-19 05:21:15)
“坐不改名,行不更姓”本是咱們中國人一貫奉行的做人方針之一。因為它能體現個人的文化品味兒。同時還記錄著你的家族興衰。但到了北美,就有個入鄉隨俗的問題了。因為,一是文化習慣不同,這名和姓的次序跟在中國時不一樣。很多人一開始也想按中文習慣姓前名後。等一跟老外打交到,就會發現有很多的不便。最後也在自覺和不自覺之中,扳依了老外的習慣。名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1]
[62]
[63]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