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年輕的離異
文章來源: -笨笨-2006-05-29 17:21:49

年輕的離異2006-05-24 20:07:02

前幾天看見新聞說,中國現在大學生可以結婚了,然後南京一對大學生,馬上從私定終身的後花園,進了民政局。然後鍋碗瓢盆,沒錢沒住處,馬上又離婚了。

22歲不到,以後的簡曆就要寫離異了,嗬嗬。

然後網上的朋友爭論,結婚到底是應該在熱血青年的時候,還是成熟理智以後。讚成大學結婚的同學們說,就應該在愛情最純潔,最熱烈的時候結婚,就算再窮,再辛苦,兩個人都可以一起過來,還有什麽比這個更美好呢,甚至還宣稱隻要和愛人攜手,身無分文闖蕩世界也是無所畏懼的。他們的觀點是,那個時候才是真正的愛情,成熟以後,不過是找人搭夥的經濟共同體而已了。

我是站在反方的。當然受到了很多批評,例如現實,功利,很可能永遠不會獲得真正的愛情,嗬嗬。

我想起來大學的愛情,確實是不顧一切的,窮得徹底,愛得也徹底。去麥當勞喝一晚上咖啡都覺得很好了,站在外灘凍得瑟瑟發抖也覺得很浪漫,所有的獎學金給他買水果點心衣服覺得自己已經做好了賢妻良母的所有準備。但是結果呢?還是分開了,不是因為當時不準結婚,不是我成熟起來覺得他窮了,隻是感情出現了問題,就算我們結婚了,還是會出現。

兩個人能夠真誠沒有條件地互相愛,確實是好事情,但是婚姻意味著更多,真地在一起了,有了責任,兩個人要被迫長大起來,承擔作為夫妻雙方的角色,對現在的大學生來說,不是很容易的。他們的愛情,是韓劇裏不食人間煙火,對著高山大海喊我愛你的場景,他們走進民政局的時候,大概都不知道一個月的房租和學費,是什麽概念。這樣的婚姻搖搖欲墜。

我想,人生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使命,完成了這個階段,才能順利進入下一個階段,當中出了差錯,提早了,或者延遲了,都會造成不尷不尬的人生。進了大學,就是讓你好好學點東西,建立點思想和觀念,間或談點戀愛,不指望有什麽結果,就是讓自己接受一下愛情的教育,了解一下男女情事,這些都是為了將來做準備。

如果不幸書沒有好好讀,卻多了一個老婆,收入沒有,卻要養家糊口,問題是一定會出現的。如果真的愛,為什麽不能等,等到兩個人都準備充分了,有能力為對方作承諾了,從從容容地走到那一步,不是很好?那種拉著手頭腦發熱去登記,本身就是一種不成熟,對將來沒有想法的表現。

成熟以後挑選對象,確實會帶有其他因素,我不覺得這是個壞事啊,在這個世界,光有愛情,婚姻能夠走多遠?沒有愛情固然不行,但是愛情漸漸平靜下來以後,需要考驗的就是其他因素了。比如文化背景,比如興趣愛好,比如經濟地位,甚至雙方家庭。不能夠協調的東西,很多會慢慢磨損感情,把婚姻變得麵目全非。

正方說,如果不結婚,可能會錯過一生中最好的那個人,我卻覺得,如果結了,才可能真正錯過。

附上今天看到的一個東東,有點意思,跟大家分享(謝謝hsl提供來源,嗬嗬):

According to the book, "The Day America Told the Truth : What People Really Believe About Everything That Really Matters" (Patterson & Kim):

1. communication problems
2. infidelity
3. constant fighting
4. emotional abuse
5. falling out of love
6. unsatisfactory sexual relationship
7. money problems as rea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