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前CEO:“搞創新就不能講民主”
文章來源: 楊子2013-08-26 02:09:30

我們看到微軟的Ballmer當政13年,時不時被人批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不算鐵腕型“統治者”,不能狠心地去做一件該做的事,因此不具備“搞創新”的某些特質。成功者有一個重要點:那就是執著。他們一旦認定了某種東西,就會很執著地去做,不會聽別人的說三道四,因此他們成了某個領域的開創者,成為一個王國的建國者。--- 這種非民主特質是被人爭議的,尤其在教科書裏是“不主張的”,至少沒有把它稱為一個企業成功的要素去研究。可現實就是這樣,不是以社會的道德/民主的標準為轉移的。至少,是書齋有點虛偽,不敢觸及罷了。


John Scully & Steve Jobs

上個月,在新加坡舉行的“IT管理協議”會上,蘋果前CEO John Sculley作為特約演講嘉賓,他強調了:“搞成功的企業和搞產品創新是不能講民主的。美國的矽穀不是靠民主領導建立起來的,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 Facebook CEO紮克伯格、亞馬遜CEO貝佐斯、Google CEO佩奇,等等成功的企業人物,都是非民主型的領導者。” 

他的演講重點有三個:

1.在目前的成功高科技企業裏,可以說沒有現實中理解的民主。創始人起著決定性作用。許多案例表明,企業創始人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不為任何其他人負責。會犯錯也是對自己犯錯,別人無從幹涉。一旦企業成功步入正軌,創始人的成功,讓人們覺得他的任何決定都很有道理,至少有它的道理,所以被人們認為他是不會犯錯的,從而他的任何重要決定就是公司的決定,人們讓他作出決定,人們也信任他的決定。雖然,不是說他的決定都很好,但矽穀的成功公司確實不是靠民主領導建立的。比如喬布斯、Facebook CEO紮克伯格、亞馬遜CEO貝佐斯、Google CEO佩奇,都是非民主型的領導人。

2.顛覆式創新一般出現在企業發展的過渡期,這時侯風險很高。但你不做,被淘汰,是敗;你做,可能還有一線希望,也可能是敗,但有一半是希望,比等著被淘汰好些。在科技產業裏,成敗隻在一線之間。IBM和英特爾,都經曆過那個過渡期,都幾次差點破產。

3.為什麽西方比東方更有科技創新?

第一個原因是,在亞洲,還缺少接受失敗的文化。要創新,就得接受失敗的風險,矽穀之所以如此特別,就是因為允許企業家失敗,這也是亞洲無法誕生Facebook、Google的原因。在世界許多地方,失敗就意味著你完蛋了,尤其亞洲的文化是這樣。

第二個原因是,亞洲人喜歡按規則辦事,而西方企業家更喜歡打破規則。亞洲大學的畢業生可能是課堂上最好的學生,但西方高科技企業的領導卻常常是大學的退學人,很多都不是什麽成功的學生。但他們擁有激情,認定了自己想去做的事,就去做,他們希望改變現有的規則。學校有自己的規則,公司有公司的規則,你要改變他的規則,你首先就得退學、辭職,你得退出那個機製。這是創新的第一步。這些都是文化問題,不是人才問題。

第三個原因是,對執著的冒險與犧牲。你要犧牲很多時間,要很專注一件事。這是成功者的一種特製,每個人都具備,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把這種冒險奉獻出來。

 
請閱讀:微軟CEO被人家列了“九+1”樁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