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的變化,對中國西南出海口的戰略影響大
文章來源: 楊子2012-10-01 07:59:59

東海,釣魚島被美日搞渾,第一道鏈在收縮;南海,東盟諸國乘勢動作,好多島嶼區域被瓜分;西南,緬甸過去一年,形勢起了很大的變化,對中國西南邊陲影響會很大。具體發展有待進一步觀察。但不用懷疑的是,美國私下交易、希拉裏的訪問都起了效應;美國在緬甸的勢力會逐步加大。中國西南至出海口的長遠利益不容樂觀。
 
昨天,9月29日,緬甸總統吳登盛對BBC表示:“緬甸大選中人民的意願會得到尊重。我們會堅持緬甸的改革。2015年緬甸大選,昂山素季是否能夠成為國家領袖,取決於緬甸人民的意願,如果人民接受她,那麽我也將必須接受她。我們與昂山素季之間沒任何問題,我們正一同工作。在緬甸議會中,擁有多數議席的軍方將繼續在該國政治中扮演核心角色。再次呼籲國際社會結束對緬甸的經濟製裁。”吳登盛的表態,是自昂山素季去年3月獲釋以來最緩和的言論。

緬甸麵臨的主要問題是:國內派係林立,經濟發展停止,國外製裁持續,宗教對立嚴重,地域衝突頻繁。包括最近一段羅興亞穆斯林與若開邦佛教徒間的衝突。吳登盛承諾結束國內紛爭,但他和昂山素季都沒拿出可行辦法。

軍政府統治緬甸數十年之久,作為軍政府的新一代領袖,吳登盛逐步向文人政府轉變。兩天前,吳登盛在聯合國大會發表講話,祝賀昂山素季獲頒美國國會金質獎章。昂山素季重獲自由之前曾經被軟禁15年,並多次譴責前軍政府。去年3月獲釋。

-----------------------
吳登盛:

出生於1945年05月11日,畢業於緬甸軍事學院。1997年04月,吳登盛出任緬甸國防軍三角軍區司令,2001年12月調任國防部軍務署署長。2003年08月,出任緬甸聯邦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簡稱“和發委”)第二秘書長,2004年10月升任“和發委”第一秘書長。2007年05月17日,總理梭溫因病休息,18日吳登盛出任代總理。2007年10月12日,梭溫在仰光敏加拉洞第二軍醫院病逝。2007年10月24日,緬甸國家
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任命代總理吳登盛中將為政府總理。2009年11月15日最引人關注的是奧巴馬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領導人間的會晤,奧巴馬與吳登盛直接對話。
舉行的亞洲博鼇論壇。吳登盛與夫人杜欽欽溫育有三女。

2010年4月,吳登盛組建聯邦鞏固與發展黨,並出任黨的領袖。同年11月07日,緬甸舉行20年來首次多黨製全國大選。吳登盛作為聯邦鞏固與發展黨候選人參加大選,當選為緬甸聯邦議會人民院議員。同時,聯邦鞏固與發展黨在大選中獲得聯邦議會人民院、民族院及各省邦議會76%的議席,吳登盛成為總統。

吳登盛是華裔。對華記錄:2007年06月,吳登盛以“和發委”第一秘書長身份訪華。2008年08月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同年10月出席在南寧舉行的“第五屆中國-東盟”博覽會。2009年04月,吳出席在中國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