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DNA認定法”, 可以找出你的祖宗十八代
文章來源: 楊子2011-12-28 11:45:15


曹操真是千古風流人物,如雷貫耳兩千年而經久不衰。如今又被時代了,他被冠以科學方法的命名:“曹操DNA認定法”。--- 這一切都源於那個兩年前被挖掘的安陽曹操墓。

為了辨真偽,複旦大學動用了國家現代實驗室幾百萬的財力物力人力,開始了對全國曹姓人士DNA大檢驗。說是六大分支的曹姓DNA都有一個共同點,並且他們的上溯交匯處就在兩千年的曹操年代。

過去老人曾說,曹楊本一家。不知這是曹家的曹,還是楊家的曹?這是外話。既然是科學鑒定,那就是說必須可以“重複實驗”:必須要有另一個完全獨立的DNA機構,可以重複再現複旦的檢驗結果。

-----------
附錄:

從2009年起,複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曆史係合作,在全國征集曹姓男子DNA樣本,開展了曹操家族DNA研究。今天上午,這個研究團隊發布最新研究結果:曹操最有可能的Y染色體類型,屬於一個比較罕見的類型,即O2-m268類型。而來自江蘇、安徽、遼寧等地的6個曹姓家族屬於O2-m268的基因類型,複旦實驗室對這些重點樣本進行了Y染色體DNA全序列檢測,最終證明,這6支O2-m268類型樣本的祖先交匯點在1800-2000年前。在此基礎上,複旦團隊再通過生物統計學、法醫學等多種方式綜合分析,6個曹姓家族極大可能是曹操後人,可信性超過90%。相關研究成果論文12月22日在國際著名學術雜誌《人類遺傳學報》上公開發表。

  利用DNA進行親子鑒定已是很成熟的技術,但要鑒定近2000年前的曹操十分困難,因為不可能有絕對可信的樣本。複旦團隊開創了一種全新跨學科研究方式生物學與曆史學相結合。首先由遺傳實驗室廣泛征集當代曹氏男性基因樣本,繪製出一幅遺傳圖譜,看看曹姓到底來源於多少個祖先。然後,通過對各種資料的搜集分析,找出曹操後代可能的線索,在這個過程中複旦曆史學者首次對數百份曹姓家譜做了全麵的梳理研究。

  複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李輝教授介紹,通過可靠性較高的曹姓家譜,團隊找到了6支曹姓家族。有意思的是,這6個家族完全不相幹,互相不認識,但他們的家譜上都記載是曹操後人。他們共同檢測出了特殊的DNA,由此推測曹操也具備此類特殊基因,並證實了6個家族為曹操後人的可能性。

  同時 複旦大學曆史係教授韓昇認為,此次曹氏DNA研究,是世界上第一次把遺傳基因研究精確到家族。今後使用相同的辦法,可用現代人的基因反推曆史著名人物的基因,對曆史研究是一個新的突破,這比找到誰是曹操後代意義更大。專家同時表示,曆史研究往往很難得出百分之百正確的結論。這六個曹姓家族到底是不是曹操後代,根據現有的多條證據鏈,通過人類統計學、法醫學等多種公認的研究方法進行綜合分析,可能性應該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