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隨想: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恩怨情仇
文章來源: 逍遙白鶴2022-02-26 13:22:07

本文作者:@Hux(本博主逍遙白鶴夫君)

照片均選自網絡

 

當今俄國已攻入了烏克蘭。戰火紛飛,鐵甲碰撞,百姓遭殃。還記得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寫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嗎?講述的就是這同一片土地上發生的故事。

圖1.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 (1904-1936)
 
百年恩怨情仇。烏克蘭和俄國幾百年間的曆史關係可以說是從投奔解放到翻臉成仇。長話短說。從沙皇時代到十月革命,烏克蘭人民一直是渴望獨立自由的。舉個例子,烏克蘭人西蒙·彼得留拉,當年由於鼓吹獨立,曾經是被蘇俄紅軍(保爾·柯察金們)和白軍 (亞曆山大·高爾察克們) 分別追殺的烏克蘭“大匪首”。看過蘇聯電影《保爾·柯察金》的朋友們,也許還記得裏邊有首插曲《在烏克蘭遼闊的原野上》。曲中有句歌詞就提到,“彼得留拉凶惡的匪幫, 來到了我們的家鄉……”。如今因為他曾經拚死追求過烏克蘭的獨立,彼得留拉又被烏克蘭人民尊為民族英雄,還在首都基輔為他新立了塑像。
 
圖2. 西蒙·彼得留拉 (1879-1926)
 
國外的烏克蘭人對於自己的祖國也有著深厚的民族感情。這裏我講一個自己親身經曆過的故事。大約二十年前我們係裏曾有一位從烏克蘭來美國做Postdoc的青年女士,她是基輔一所醫學院的畢業生,名字叫Carmen。因為工作關係,她有時會來我辦公室聊聊天。
 
蘇聯解體後,原蘇聯紅軍亞曆山大歌舞團的部分演員曾經來過芝加哥做商業演出。我在蘇聯解體前曾經看過該團的演出。這次又去看了他/她們的表演。可歎的是今不如昔。演出隻是一個小分隊的規模。而且無論從演員們的精神狀態和服裝道具來看,都可謂是相當的尷尬拮據。與該團在蘇聯時期訪美演出時擁有的巨大陣仗絕對不可同日而語。
 
第二天我碰到Carmen,向她提起前一晚蘇軍的表演。還專門提到了幾首他/她們演唱的烏克蘭民歌。Carmen睜著她一雙大大的藍眼睛望著我,靜靜地聽我說完。然後她輕輕地說了一句話,“你知道,我是烏克蘭人“。如一聲炸雷,這話讓我極為尷尬。對於自己不敏和無知,而誤傷他人的民族感情而深感愧疚。這就是我曾經認識的一位生長在蘇維埃鐮刀斧頭紅旗下的普通烏克蘭人。
 
還是回到原話題吧。這塊無論是紅軍或白軍一時間都不大擺得平的麻煩地皮,一百多年前被弗拉基米爾·伊裏奇·列寧同誌 (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 割讓了出去。那時候的新生蘇維埃政權勢單力薄。即或是麵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連戰連敗而快要投降的德軍,它仍然顯得底氣不足,抵擋不住。因而不得不簽署城下之盟《布列斯特和約》,被迫承認了“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 以及波羅地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獨立。
 
圖3. 弗拉基米爾·伊裏奇·列寧 (170-1924)
 
這些曆史往事,以及後來又發生過的許許多多事情,被認為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初發生在烏克蘭的慘絕人寰的“大饑荒“之主要根源。少時看過蘇聯電影《列寧在1918》。還記得列寧同誌早在當時就曾經當麵警告過一位試圖追尋真理的饑餓農人,“蘇維埃政權需要糧食,你們必須給!你們要是不給,我們會強迫你們給。你們要是反抗,我們就消滅你們!這就是我給你的真理!”
 
派遣武裝工作隊下鄉從農戶家中強製征糧的政策和行為,實際上就是從那一時期開始的。1932-1933年,這樣的情景在烏克蘭地區又再次大規模重現,因天災人禍而造成的饑民餓死達數百萬。Déjà vu?
 
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8年11月11日11時結束,德國戰敗投降。1918年三月剛簽訂的蘇德《布列斯特和約》,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被實際廢棄。烏克蘭在1920年代初作為一個加盟共和國被攬入蘇聯。
 
該加盟國在當時似乎還有些自治權利。在聯合國成立時,基於蘇聯的要求,烏克蘭是以一個“獨立”加盟共和國的名義進入聯合國的。這使得當時的蘇維埃聯盟擁有世上獨一無二的三個聯合國席位 (另一個席位給了白俄羅斯)。一國三票,很厲害!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前蘇聯解體後,烏克蘭於1991年再次重新獨立。
 
如今的俄國認為自己再次麵臨敵國威脅。而新獨立出去的烏克蘭則又可以被魚肉了。從當今俄聯邦總統普京的眼裏看來,今非昔比啦。上兩回是“我為魚肉“,讓烏克蘭被迫從蘇維埃的碗裏被刨出去;而這次則是“我為刀俎”,要切下烏克蘭一塊肉,並且把它撈進俄聯邦的鍋裏來。
 
有點兒意思的是,當年割讓烏克蘭的列寧同誌也好,如今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1978年1月25日-) 也罷,甚至於揮師西進烏克蘭的俄國總統普京 (1952年10月7日-),
他們都有一個同樣的名字 - 弗拉基米爾 (Vladímir)!
 
圖4. 弗拉基米爾·普京 (1952 - )
圖5. 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 (1978 - )
 
我這人腦子軸,想了解一下為什麽大夥兒都紮堆兒取同樣的名字?一查才知道,Vladimir除了是一個位於莫斯科以東的俄國地名之外,還是一個斯拉夫男人們特別喜愛的名字。不過,這字兒還有點別的重要涵義:"of great power", "ruler of the world", 等等。
 
Wow. Great power. Ruler of the world!
 
難怪如此。這場俄烏之間的鐵血對決也許是無可規避,或遲或早都會發生
 
那這回又是誰想成為Great power?Or even the Ruler of the World?
 
圖6. 戰火中哭泣的一位基輔人。
 
無論如何,但願這場戰爭早日結束。
 
 
2/25/2022 草就於芝加哥北郊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