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的隨想
文章來源: 飄人2007-02-27 14:19:01

 

演林妹妹的演員陳曉旭出家了,惹來一片感歎。有祝福的,有惋惜的,也有百思不解的。這不奇怪,以一個外人的角度去揣摩另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推論總是五花八門,偏差也是形形色色的。

很多年前,我在峨眉山萬年寺的禪院裏住過一宿。那天,萬年寺正好有法事,和尚們敲木魚和唱經的聲音讓我無法入睡。我披衣起來,走道大殿門口看和尚念經。如此近距離看和尚念經對我來說還是第一次,所以有一種很新鮮的感覺。盡管我細心聆聽,還是一個字沒聽懂。可是,和尚們是一個比一個精神,全身心地陶醉在搖頭晃腦的唱經表演中。當時我就想,如果他們真是喜歡念經,留在這風景如畫的高山上修身養性,沒有凡念纏身,該是多好的生活呀。

小時候看《水滸》,很喜歡看花和尚大鬧五台山那一回。心裏還把那時候的法律製度羨慕了一番。殺人放火了,受到通緝了,你不用驚慌。直接到一個廟裏把頭發一剃,你就可以逍遙法外,通緝令也就管不到你了。當時我就想,這多好呀。要是我生在那個年代,肯定先到名山上學好武藝,再到各處碼頭打抱不平。萬一失手打死人了,就往五台山裏一跑。先在裏麵休息幾個月,煩了或是饞了,就像魯智深一樣,從廟裏出來,打家劫舍,占山為王,喝酒吃肉一點不耽誤。

佛教的出家和還俗是相當自由的。每個寺院可能在你出家的時候考察你一番,問你幾個一輩子不吃肉之類的問題,你隻要一點頭就可以了。實際上你就是說謊,老和尚也無法識別出來。還俗就更簡單了,估計你從寺廟裏跑出來就可以了。唯一的一個小麻煩就是要找個地方呆幾個月把頭發長出來。當然現在你完全可以買個假發套,連這點麻煩都沒有了。

雖然出家和還俗如此容易,但真正要做出出家的決定還是很艱難的。第一你要拋棄所有的親情。拿陳曉旭為例,她不光以後不能對自己的父母有牽掛,斷絕親屬關係,還要同自己的丈夫脫離夫妻關係。如果她和她丈夫的婚姻關係是一種貌合神離的狀態倒也無所謂。可是從媒體披露的情況看,似乎他們關係還很不錯。這種情況下,邁出出家這一步,因該說比離婚還要艱難了。

第二個困難是你得去適應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如果是個年輕人,適應能力強一些,這個困難可能小一些。但是對於一個中年人來說,這就需要與自己多年養成的生活習慣作鬥爭了。不知道現在的尼姑和尚的生活狀態怎樣,我想很多享受的東西都必須要拋棄了,例如吃肉喝酒上網灌水等等。

不過困難歸困難,出家以後你會得到很多好處。你再也不用為社會上各種不平的事情煩惱了,不用為自己的將來擔憂了,不用關心自己的親人和仇人了,不需要辛苦掙錢去換房子買車子了。你可以真正地靜下心來思考佛法,思考深層的人生意思。還可以做到徹底地不為生老病死擔憂。也就是說,你可以徹底地從疲勞而瑣碎的人生中解脫了。 

話雖這樣說,但出家人真正能超越自我,達到遠離塵世境界的也隻是麟毛鳳角。一旦塵世的誘惑和風浪襲來,出家人好不容易找到的心理平衡也就破滅了。曆史上好多英雄都有過剃發的經曆。唐代的女皇帝武則天,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是鮮明的例子。有意思的是,當他們治起國來,絲毫沒有因為受過經義的熏陶就多了慈悲,多了寬容,實際上你從他們身上找不到一點出過家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