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劄記 二 新年晚會
文章來源: 盈袖20062007-04-05 22:53:13


臨回國前(二月十二號)去伊麗莎白女王劇院觀看“同一首歌”在溫哥華主辦的“新年群星齊萃晚會”。整台晚會氣氛熱烈,節目精彩,兩台三地來了很多明星,濟濟一堂。

曾誌偉和女兒曾寶儀,以及台灣的著名節目主持人小燕聯手主持,咋咋呼呼地十分熱鬧。期間他的外孫女上台來亮相,春節期間在異鄉三世同台,也算是這個職業的一個特色。如他們所說,每逢過年過節,他們便格外忙碌,常常一家人分在不同的地方,不能團圓,像這樣能夠同台演出,也屬不易。

這次參加演出的明星有:汪明荃,任賢齊,張韶涵,鄭秀文,劉歡,田震,張明敏,童安格,蔡琴,等等。一首首老歌把人們的懷舊情緒調動起來,彌漫了整個劇院。

聽著這些熟悉的老歌,屈指算算,二十年過去了,真的不敢相信。記得那時有一首歌唱道:再過二十年,我們來相會。。。二十年,多麽遙遠,可是我們現在就在二十年後,一切都發生了那麽多變化。新世紀也已來臨,那時我們做命題作文,想象四個現代化的實現時,如何能想到今天物質生活,現代化的程度。很多的事物都是我們當時怎樣也無法預計的。

汪明荃的“萬水千山總是情”讓我憶起港台電視劇開始盛行的時代,那樣的瘋狂和癡迷,一部接著一部,狂熱地跟著。我印象最深的是“霍元甲”和“上海灘”,那些主題曲到今天還在腦海裏縈繞。“萬裏長城永不倒,千裏黃河水滔滔,江山秀麗,疊彩峰嶺,問我國家哪像染病。。。”“浪奔,浪流,萬裏滔滔江水永不休,淘盡了世間事。。。”天天詠唱的都是長江黃河我的大中國,愛國激情日漸高漲。

童安格從前曾讓我迷戀了好一陣子,歌聲裏的柔情常常讓我融化了。這次他穿著高領毛衣加外套登場,還戴著一頂貝雷帽,怪怪地。歌聲依舊,他還是那樣不慌不忙,一板一眼,在舞台上踱步,唱到深情處半側著身子仰起頭,要放飛激情似的。可是人老了,不可避免地老了很多。十幾二十年,真不是玩的。

最讓我震驚的是張明敏,第一次唱中國心時他清瘦,斯文,長長的白圍巾和鏗鏘有力的歌聲見證了海外華人的愛國之心,激得所有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熱血沸騰。這天他同樣唱了這一首歌,可是他卻已變成一個黑胖的中年人,當年愛國知識青年的味道蕩然無存,讓人感慨時光的印記。他的第二首歌是我最喜歡的“壟上行”,我一直覺得這首歌曲調歌詞優美浪漫,讓我聞到田野的氣息,聽到秋日高空中飛揚的雲笛,再次觸到這歌流行的那一個夏天我快活自由的心境。

蔡琴的表現令人失望。很久以來她的歌聲打動了無數的聽眾,是試聽音響的傳統曲目。她的聲線,歌聲裏的韻味都十分特別,一曲“恰似你的溫柔”是我青春時光裏暗暗的心跡。可是她在台上不多的言談卻無可掩飾地讓人感覺到她內心的膚淺,和急於功利。說話沒有水平,很自我,驕傲,不顧一切地推銷自己,真不敢相信這就是唱出那樣美妙歌聲的蔡琴。看來藝術作品和創造人本身有時還是有距離的,正如電影裏的人物並不等於演員本人一樣。

節目中間穿插了一些節日的祝福,還有一些來自UBC的學生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經曆和思鄉之情,有幾個同學和歌星張韶涵一起演唱即興節目。這些都是春節的老套路了,以前春節聯歡會上常有類似的部分,海外不同地方的華人說幾句話,在屏幕上放一放,一群人站在國旗前齊聲大喊:祖國你好。可是今年不同,我坐在觀眾席上,看著大屏幕放著這些老掉牙的玩意兒,竟忍不住要哭了,心裏大聲地也在喊:祖國,你好!祖國,你好!我從來沒有想到有這麽一天,春節時分我坐在異鄉的大劇院裏,這樣地思念自己的國家,這樣深地沉浸在思鄉懷舊的情緒裏。

在這樣的近距離親眼看到這麽多用他們的歌聲在我的生命裏留下印記的演員們,真是很奇怪的感覺。他們重唱那些熟悉的歌,讓我憶起當年的心境感覺,真真覺得時光不再,我們都走過了太多的路程,已不能再回到那些歲月和心境裏去了。

劉歡的出場把晚會推向高潮,他當天正好受了風寒,說聲音不大找得到,不過會盡全力演唱。他的歌聲依然是那麽激越高昂,充滿了噴薄而出的情感。當他唱道:"隻因那彎彎的憂傷,穿透了我的胸膛。。。" 那一瞬間我的胸膛也被一種情感穿透了。觀眾席裏發出震耳欲聾的掌聲和喧囂,希望他能加唱一首,再一首。。。

晚會結束時,那首熟悉的歌又響起來,提示人們已是散場的時候。我的眼睛腫脹著,依戀著那一刻,所有的演員都上台來,花團錦簇,笑意盈盈地,很有些節日的氣氛。我退場時看到童安格在台上走來走去,和人交談,不禁有一點奇怪,是不是真的?十幾年前我熱衷於收集他的磁帶時再也想不到會這樣近距離地望著他。

回到杭州和同學聚會時,有人提起這場晚會,很多人都在電視上看到轉播。我的一個朋友說:鏡頭搖向觀眾席,看到很多人揮動熒光棒,我當時還想你會不會在當中。沒想到,我真的在當中,還被搞得極其懷舊。

這世上的事,真的很有意思。誰說得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