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比女人更顧家:“討了老婆忘了娘”
文章來源: DUMARTINI2012-02-02 00:47:24



引子:這題目是從逸寬的原創(逸寬原文,點擊---)裏摘下的句子~~~。

雖說作者認為這話“有點兒批評有點兒指責,是鞭撻、是控訴、是警策,”但我卻從中順便看出逸寬作為上海男人的著名優點~~~

記得有段老早的故事是這樣的:某人到上海石庫門老房子敲門,從灶披間裏出來開門的,通常是一個右手拿著一把炒菜鍋勺,腰裏係著圍身裙的上海男人 - 所謂上海家主公或者用新派話講是“家庭主夫”。

說這故事的本意猜想也許是想揶揄上海男人沒有大丈夫氣派吧。沒料到結果反而招蜂引蝶,據此標準來尋覓上海男人做老公的外地女孩子卻也不少。

真所謂“百貨中百客”“江西人覓寶”。說不準地!---逸寬說~~





逸寬的意思是---男人比女人更顧家的話,老公老婆丈人丈母娘幾方麵都沒意見的,就是老娘親私下有點兒想不通。。。

逸寬啊,那個好解決的:多拍拍老娘 MP 行吧,天下就會太平了!

信不信------反正我們家就是這樣地,正在實施之中,平時要鼓勵LD利用各種方式向他老娘親多多表示關愛, 讓老娘親少些怪咎和怨言  ,一碗水擺平了,儂不再計較女人留多大一部分心給了娘家人,儂就真正“比女人更顧家”啦,哈~~~ )))) 


-----------------------------------------------------



男人比女人更顧家,何以見得?

俗語說:男人“討了老婆忘了娘”。這不是嘛?圍著老婆(的事情)團團轉而把老娘(或娘家的事情)給忘了。老婆代表著什麽呢?老婆的事又代表著什麽呢?代表著他自己的“家”。

那是說男人安心悉心在經營自己的小家庭,儼然是一家之主,想要建立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家庭秩序。有了女人,男人就把他的心全部放在自己家裏了。男人年輕的時候沒有心。很少顧到家庭裏的事情。常常為此而遭到大人的訓斥。

可是女人呢?有的女人一輩子都覺得自己是娘家的人。她把自己的心的一部分放在自己的小家庭上。而把另一部分,有時甚至是很大一部分永遠悄悄地留在了自己的娘家。

我從來不認為這是一個非此即彼不相容的對立關係,而是一個兩者兼顧的相容的矛盾關係。問題是熟主熟次?孰重孰輕?孰先熟後?由此可見男人並不比女人不顧家,也許是更顧家。

這句話是一種批評。 這句話的含義一清二楚,毫不含糊。絕不是褒義的,也不是中性的,而明明白白是貶義的。這句話是批評、是指責、是鞭撻、是控訴、是警策。

這句話說的是一種感受 。是來自直接或間接的當事人的感受。這裏所表達的人際關係和利益關係並不複雜,潛在的當事人也許我們都能猜得出來。先分析一下,在這些當事人當中,誰是最有切身感受?

誰最像會說這句話的人?

是老婆嗎?不像。因為老婆是受益者。應該是悄悄地暗自慶幸。是老公他自己?更不像?哪有自己罵自己的呢。那麽就是老婆的父母親?還是不像。老婆的娘家也許並不知情,即便知情也不會胳膊往外擰吧,因為自己女兒是直接受益者,而自己就很可能是間接受益者了。最後剩下的隻有老公的父母親了。因為他們如果不是受損害者,也至少不是得利者。有了感受以後,不平則鳴:男人“討了老婆忘了娘”也。

這句話也可能是評論 。是一種建立在觀察基礎上的評論。那麽這種評論可能是符合事實的,也可能並不符合事實。也可能是建立在和猜測、揣測基礎上的評論。那麽這樣的猜測、揣測就不一定有事實依據,而隻是主觀臆想,甚至可能是捕風捉影無中生有的了。居心叵測或別有用心的可能性咱就不說了,幹嘛要把人想得那麽壞呢?!

總之,千百年來,在男性掌管至高無上的權利、主宰世界的泱泱中國,男人始終帶著“討了老婆忘了娘”這頂不孝之子的高帽子。

這事兒,是一個可能存在的社會現象。而所有的中國男人一輩子總會有機會聽到這句話(無論是評論他自己或其他男人)。自己有意無意地成為這句話的主角。於是難免多心,即便不是說自己。而說這話,也是一種社會現象。這兩種現象都會一直存在下去。隻要“家庭”、“老婆”、“老公”、這三個概念在中國存在一天,這事兒和這句話就會有它的市場。



- 逸寬於孑孓廬

羈旅達城,

1 、 28 、 2012 殺青

---------------------------------------





點擊:

  • 七律 - 西安-華山道中偶得
  • 女人啊,你們饒了男人吧!
  • 我怎樣查出室內電路斷電故障 - 家用電工(勞工係列)考核及格
  • 2011華山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