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中♫的蘆葦》背後的故事 --- Tears in Heaven
文章來源: DUMARTINI2011-03-30 21:04:45

  

引:知道這首歌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剛才收到【海上雲作品演唱專輯】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010&postID=24534   
鏈接 時,我剛好在看ATP 大師賽小德在弗羅裏達對陣安德森的網球比賽,在小德一聲聲喊叫裏慵懶地閑適地瀏覽下去吧---隨意點開一首《風中的蘆葦》,前奏響起。。。聽到第一句唱詞,一個沉鬱 舒緩的男聲。。。 

突然間就把自己給驚呆住了!這麽好!這麽觸景生情 這麽琅琅上口。。。

“風中的蘆葦 牽起一縷縷炊煙 風中的蘆葦 守望成叢叢思念”

貼切!吻合!就著ERIC 的那首Tears in Heaven 的調子唱,《風中的蘆葦》完全保留了這歌裏的刻骨親情,  不過中國化了!

“蘆笛聲聲,催遊子還。暮色漫過雙眼,天涯人遠。。。” (哇,催我淚下) 作者成功運用漢文字特有的聲、韻、調,這就構成了奇妙------新填入的中文詞能再現這首經典的格萊美獲大獎曲子的質樸意境,更將悠遠深沉的思念之情寄托於物,將感觸推向抒情寫意的極致,這就是我們國文的優勢了。。。

不可思議,感人!感覺這位是高人呢,填詞的功力真不一般。。。

然後又得知了《風中的蘆葦》背後的故事---  這首詩是海上雲寫給過世的奶奶的。



在作者的傾訴裏

我開始尋找蘆葦旁的白發

跟隨你的歌 隨你的心


天人永隔情幽幽

離愁別恨意漫漫

糾結人情

這首歌於是有了生命


我也感到心痛了----

想起媽媽目送我去機場的一刻

風中那揚起的白發

和滿臉淚


“可我知道,我知道,蘆葦旁的白發已經不在了。”《風中的蘆葦》


(念母八記之五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601&postID=1338


 
--------------------------------------------------------------



《風中的蘆葦》   BY  海上雲

江南水鄉的民居,常臨水而建,並以青石條駁岸,加固宅基,防水土流失。但也有簡陋的,隻植以鬆柏楊柳或蘆葦。我家舊宅後,就長有一叢蘆葦,記得是由奶奶去親友處討來的。一大塊根莖,幹硬如老薑。挖坑植入後岸,未施肥澆水,來年即萌發嫩芽,抽枝,綠意盎然。幾年功夫便長成一大片,不僅護宅土,蘆葦幹尚可用來搭建瓜棚,兒時常用蘆葦製作哨子玩。每到深秋,蘆葦的枝幹枯裂,蘆花在秋風中揚起,紛紛揚揚。而到了冬天,大雪中,那叢蘆葦多有彎折。

江南的冬天濕冷難耐,我雖做慣家務,可對冬天的淘米洗菜卻常望而生怯。而奶奶卻似乎不怕冷,再冷的天,照樣可以在河邊淘米洗菜。她說,手老,耐得住冷凍。翻看奶奶的手掌,皸裂的口子很大,如幹裂的蘆葦。

我中學寄宿,常周六回家、周日返校。每次都見奶奶站在宅後,目送我上車,暮色中滿頭白發,在蘆葦旁,漸遠,漸遠,在眼中模糊,直到看不見。

後來,我畢業、工作、結婚、生子,回家的次數由每周一次減為每月一次,再每年一次。漸漸地,眼見奶奶的腰彎了,越彎越厲害。可每次離家的班車開遠,總能見到她站在那叢蘆葦旁,暮色茫茫,白發蒼蒼。

2001年,老宅被拆遷,全家搬入新居,奶奶卻病倒了。我那時在國外,未及見到最後一麵。後來,每次回國,奶奶住過的房間裏掛的遺像,我都不敢看,不敢看。

打開Google Earth,不用輸入地址,就能找到入海口,用心仔細丈量,目光慢慢撫過那些河、那些路、那些阡陌。雖然小橋流水不再,高架高樓林立,仍能找到老宅後的河灣、灘岸。不知道那叢蘆葦還在不在?昨夜大雪,不知道那叢蘆葦有沒有被壓彎? 可我知道,我知道,蘆葦旁的白發已經不在了。


按Tears in Heaven的曲調,填詞《風中的蘆葦》,以寄哀思。


多謝石頭弟弟的完美演唱。






歌曲鏈接

(海上雲填詞,石頭演唱,石頭的深沉演繹非常到位, 感受到------傾訴,泣訴。。。為增色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