霎時一陣肝腸斷(鬼戲《奇冤報》欣賞)
文章來源: DUMARTINI2009-10-18 16:23:27



萬聖節專題:(點擊一下)

猜猜:這是做的什麽廣告

恐懼的真正來源,其實是我們自己的內心

霎時一陣肝腸斷(鬼戲《奇冤報》欣賞)

最喜歡的鬼故事---《倩女幽魂》

鬼小說---靈異故事收藏+靈異音樂

南瓜燈雕驅妖魔(圖)

要的就是一種氣氛---自製萬聖節服裝

集市裏的萬聖節(圖)

最滑稽的鳥。。我又回來了




---------------------------------------------------------------


《奇冤報》(又名《烏盆記》)

劉世昌:由 於魁智 扮演          張別古:由 鄭岩 扮演


《烏盆記》 劇情簡介

劉世昌做絲綢生意,來往於各城鎮之間。一日,到以燒窯為生的趙大家躲雨。
劉見趙生活貧困,贈給他一些銀兩,趙便起了歹意將劉毒死。
曾經借錢給趙的老人張別古來向趙討債,趙把烏盆給張別古以抵債。
烏盆隨張回家後發出聲音告知了張關於趙的惡行:原來趙在殺了劉以後,將劉的血肉摻和在泥裏,做成此烏盆,劉的鬼魂便附在了上麵。
後來張代劉申冤,將烏盆帶到了包公的公堂之上,惡人終得惡報。

見元人《丁丁當當盆兒鬼》雜劇(劉世昌作楊國用),明人《斷烏盆》傳奇及《三俠五義》第五回,《包公奇案·烏盆子》。





俺特地選了極為顯示 於魁智 的唱、做、功夫之一段 如下:

“霎時一陣肝腸斷”。。。可見其“摔背” ---(  搶背? ) 和“僵屍”(直直地朝後邊倒下去!) 的精彩功夫。  


好,現在開始欣賞!




--------------------------------------------------


另附其他唱詞:(劉世昌變鬼之後)


劉世昌:[二黃原板]

老丈不必膽怕驚,

我有言來你是聽:

休把我當作了妖魔論,

我本屈死一鬼魂。

張別古:他那裏叫一聲張別古,

劉世昌:(白) 老爹!

張別古:叫得我年邁人心中恍惚。

劉世昌:我忙將樹枝擺搖動,

抓一把沙土揚灰塵。

我和你遠無冤 近無有仇恨,

望求老丈把冤伸。

張別古:[搖板]

年紀邁來眼睛衰,

隻見鬼怪打攪來。




再欣賞這關鍵一段------《老丈不必膽怕驚》





老漢手中的烏盆,是本劇的重要道具,因為。。。

主人公劉世昌的鬼魂就附身在烏盆上哦。


----------------------------------------------

下段戲也很重要,可惜俺沒找到視頻((


劉世昌:
[反二黃慢板]
                          
未曾開言淚滿腮,
尊一聲老丈聽開懷:
家住在南陽城關外,
離城數裏太平街。
劉世昌祖居有數代,
務農為本頗有家財。
奉命上京做買賣,
販賣綢緞倒生財。
前三年也曾把貨賣,
算清帳目轉回家來。
路過趙大窯門以外,
借宿一宵惹禍災。
趙大夫妻將我謀害,
把我的屍骨未曾葬埋,
可憐我冤仇有三載!

[轉原板]

因此上隨老丈轉回家來。
劈頭蓋臉灑下來,
氣臭難聞我的口難開。
可憐我命喪在他鄉以外,
可憐我身在望鄉台。
父母盼兒兒不在,
妻子盼夫夫不能轉來。
望求老丈將我帶,
你帶我去見那包縣台。
倘若是把我的冤仇來解,
但願你福壽康寧永無災!




附帶說一句:解放後有一段時間內,此劇是禁演的。


昆腔、高腔、弋腔、徽劇、湘劇、桂劇、河北梆子均有此劇目。

--------------------------------------


演員簡介:謝謝大前XD提供的《美哉,於魁智》一文!


於魁智,中國京劇院老生演員,1961年出生於遼寧沈陽,回族。母親是音樂教師的他具有與生俱來的音樂天分,未滿十歲便被選進沈陽京劇院,13歲擔任現代京劇《大櫓歌》的兒童主角,16歲成為沈陽京劇院二團的演員,17曄貝由蜓粽玖聳?喔魴∈鋇幕鴣道幢本┍?賈泄?非?г海?筆鋇乃?竊諢鴣嫡競虺凳依鐧膜椅上度過漫漫長夜的,饑渴之時就以火燒和白開水打發腸胃……於魁智能有今天的輝煌正所謂苦盡甘來的結果?br />
  自言崇拜餘叔岩、李少春、楊寶森之藝術的於魁智先後師承黃雲鵬、尹月樵、葉蓬、李世霖、王世續、李鳴盛等名家。

  於魁智的天賦極好,嗓音高亢圓潤,蒼勁厚實,他的演唱穩健中富俊俏,樸拙中透靈秀,講究韻味,聲情並茂。代表劇目有《打金磚》、《奇冤報》、《伍子胥》、《野豬林》、《失·空·斬》、《將相和》、《彈劍記》、《滿江紅》、《兵聖孫武》、《大唐貴妃》等。

  於魁智曾以《文昭關》榮獲1987年全國京劇演員電視大獎賽最佳表演獎;1990年榮獲第七屆戲劇梅花獎;1991年以《烏盆記》榮獲山東濰坊中國京劇演員邀請賽老生第一名,同年以《打金磚》榮獲全國中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獎賽最佳表演獎;1993年榮登梅蘭芳金獎大賽生角組榜首。


------於魁智的愛情婚姻之路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中國京劇院二團團長、青年文武老生於魁智,與出生於香港、畢業於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的戲迷梁以薇,兩個人遠隔萬裏,成長環境、文化背景完全不同,他們卻走到了一起,結為秦晉之好。

一見鍾情 兩心相印

最具票房魅力的文武老生於魁智,已過而立之年,卻還沒有結婚。1990年5月,為紀念徽班進京200周年,文化部組織了一個大型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代表團到香港演出。於魁智大展藝術風采,征服了香港千萬戲迷。

香港女郎梁以薇是個京戲迷,她一連看了於魁智多場演出,被他的表演深深打動了。梁以薇手捧百合花追到後台,把花獻給於魁智,在花中的賀卡上還寫道:“我是京戲迷,您是我的偶像。”並與於魁智進行了簡短交談,兩個人彼此都很有好感。於魁誌在香港演出的半個月裏,隻要有他的戲,梁以薇都會去看。一天,演出空隙,梁以薇約於魁智到公園散步。於魁智即將離開香港。梁以薇依依不舍說:“那麽多人給你送花,以後你還會記得我嗎?”於魁智說了一句歌詞“我的眼裏隻有你。”臨別時,梁以薇特意送給於魁智一塊手表,希望他記住兩人在一起的分分秒秒。於魁智回到北京後就邀請梁以薇到北京遊玩,從此兩個人陷入熱戀。

1991年4月,梁以薇的母親到北京看望未來的女婿。當母親看到於魁智的生活條件還很艱苦,就勸女兒說:“阿薇,你要考慮清楚啊!”梁以薇態度堅決地說:“媽,隻要兩個人真心相愛,生活苦點算不了什麽。”梁以薇回到香港後,父親問她:“將來結了婚,你願意去北京,還是他可以來香港?”她說:“讓他來香港。”

梁以薇高興地撥通了於魁智的電話,於魁智卻說:“我16歲來北京入行,二十多年了,京劇已經融入我的血液。京劇的根在北京,我離不開這裏。”

半個月過去了,梁以薇沒有跟於魁智聯係。但是,他的身影時常浮現在眼前,他的唱腔時時回響在耳畔。她知道今生今世再也離不開這個男人了。梁以薇忍不住拿起電話,淚流滿麵地說:“魁智,我想你!”1992年11月,為了於魁智的京劇事業,梁以薇辭去香港某大公司總裁助理的職位,義無反顧地來到了陌生的北京。

恩愛夫妻 琴瑟和鳴

婚後,於魁智夫婦當年每月就靠他400多元工資度日,生活很艱難。梁以薇不得不精打細算,丈夫不在家時,她常常就著鹹菜啃饅頭。她不買衣服,也不用化妝品。撫摸著妻子日益粗糙的手,於魁智備感內疚。梁以薇卻笑著說:“隻要能聽你唱京戲,再苦我也覺得甜。”

婚姻生活一開始,他們才發覺兩個人飲食上存在很大不同。於魁智是北方人,喜歡吃炸醬麵、茄子、洋白菜,而且做菜一定得放醬油。而梁以薇愛吃意大利通心粉,喜歡清淡的食物,做菜最不愛放醬油。但她總是適應丈夫口味,買回丈夫愛吃的菜。可是,因為她自己不愛這種口味,所以總是吃得很少。粗心的於魁智一直以為她在減肥。

他們雖然有很多差異,但相互包容和理解,都能多為對方著想。有時候,於魁智說幾句或者嚷嚷什麽,梁以薇就當沒聽見,自己該幹嗎還幹嗎。她認為,如果夫妻之間有相反的意見馬上就反駁,要分出對錯,這樣就會避免不了要吵架,所以生活中的事她一概都容下來。夫妻一直十分恩愛。兩人都屬牛。巧的是,他們在結婚6年後終於有了一個兒子,並且也屬牛,一家三頭“牛”。和睦相處,感情篤深。

1995年冬,為了角逐中國戲曲梅花獎,於魁智整天在單位練功房排練。梁以薇一日三餐都給他送飯。那時候正值隆冬,紛紛揚揚的大雪飄個不停,梁以薇仍然舍不得花錢坐車,每天騎著一輛自行車去送飯。有一次在彎道處,一輛大卡車突然迎麵衝來,梁以薇急忙躲閃連人帶車重重地摔在路旁的土溝裏,腿上擦破了一大塊皮,鮮血直流。她顧不上疼痛,急忙查看摔在路邊的保溫瓶。看到保溫瓶完好無損時,她欣慰地笑了。

1996年6月,於魁智偕夫人率團前往美國夏威夷,為張學良將軍的96歲壽辰祝壽。他向張學良贈送了用中國京劇臉譜精心繪製的“壽字圖”,並當場清唱傳統戲《上天台》。為了烘托壽宴氣氛,梁以薇建議於魁智巧妙地把唱腔最後一句“又聽得殿座下大放悲聲”改為“準備下皇封宴慶賀功臣”,真是別具匠心。

夫唱婦隨 聲氣相投

京劇是於魁智夫婦共同的誌趣。為了幫助丈夫提高藝術水平,梁以薇常常坐在觀眾席上,聽音響,聽觀眾的反應,然後與丈夫討論。有這樣的賢內助,於魁智的事業發展很快,2003年春,他出任中國京劇院二團團長。

梁以薇在生活上對於魁智照顧得也很周到。2003年11月,於魁智在上海參加“京劇名家名段演唱會”。此前他下煤礦、去東北演出,沒有休息好,來到上海就病倒了。梁以薇陪他到醫院打點滴,演出開始前,於魁智練了一遍唱段,嗓子明顯幹澀。梁以薇趕緊買來一大袋蘋果,削好皮捧給於魁智讓他潤潤嗓子。於魁智吃完蘋果再上台,他的《空城計》、《三家店》,盡管高音處不及往日響亮,但依然韻味十足,唱得台下彩聲連連。當他滿頭大汗地下到後台,梁以薇又把削好的蘋果送到丈夫嘴裏。那晚一共四段唱,於魁智在後台吃了四個蘋果。

作為一名京劇演員,要想成派,必須要有自己獨有的、叫得響的劇目。2004年,於魁智在大型京劇交響劇詩《梅蘭芳》中,成功地扮演了梅蘭芳大師。剛開始接這出戲時,一些觀眾覺得梅蘭芳是唱旦角的,梅先生溫文爾雅的氣質和於魁智的性格有一定的反差,但是梁以薇告訴丈夫,不要追求形似,而要追求神似,追求和大師心靈的溝通。扮演梅蘭芳是他的一次突破。

梁以薇在和丈夫研究京劇唱腔的同時,還注意收集他的音像資料,籌資為他出唱片。他們沒有多少積蓄,為出專輯,梁以薇特意跑到香港,從娘家借來了數萬元遞到丈夫手中。2006年3月,經過兩年多的精心研磨,於魁智和梁以薇親手挑選製作的專輯《於魁智老生唱腔專輯》套裝隆重推出了。發布會上,於魁智滿懷感激地對妻子說:“謝謝你!沒有你做堅強的後盾,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梁以薇笑道:“夫妻之間謝什麽。你唱好戲,令觀眾滿意,我就心滿意足了。”近年來,於魁智不僅年年出現在春節京劇晚會上,還多次赴台灣、香港和澳門演出,足跡遍及亞洲、歐洲及美洲,在音樂之都維也納金色大廳唱響了華夏之聲。每當與人談到家庭的話題,於魁智總是深情地說:“感謝上蒼賜給我這樣一位善良、聰慧、能幹的好太太,是她創造了我們幸福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