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乞=行騙?
文章來源: DUMARTINI2009-02-19 09:58:10


(回國過年之三)








說的是小年夜那天發生的事。 

中午我穿上厚厚的羽絨服出門,外邊寒風正凜冽。那天可真是寒風凜冽!早就預報有突發性降溫了,強寒流南下,估計今天是今冬最冷的一天。出了輕軌站,發現路麵上這兒那兒的竟然結了厚厚的冰。這種又陰冷又潮濕的氣溫,同樣是攝氏零下二十度,可比蒙特利爾冬季雖清冽然而明亮的陽光給人的感覺差多了!幸而行路人並不多,街麵也十分幹淨。這就是電視裏天天說的繁忙“春運”帶來的清靜後果,在大城市打工的外地人該趕回家過年了吧!這麽想著我縮緊脖頸大步朝前趕路。 

老遠地老遠地我就見到了這奇怪的人形,用一種急促的動作,是那麽快而有規律,身子一下一上,在空曠無人的冷風中不會不引起人注意。走近了看,原來是個穿藏青色外套的中年人,以他微胖的身軀跪倒在地,正不停地在人行道上磕頭。

他不停地磕著,很專心很投入,卻似乎並不在意身邊有沒有路人經過。身前,是個半滿的塑料罐壓著一張寫滿字的紙;身邊,是個直接躺在冰涼的水泥地上,隻用一床薄被遮著身子的女人。這女的她竟在嚴寒的天氣裏直接躺在路上,不知道逗留已多久,就是沒病的人這樣也會凍出病來!

生平第一次見到這種情景,我一下子產生了很激動的憐憫之情。停下腳步拉開胸前小包的拉鏈,找出零錢全數放進塑料罐裏。因為充滿對這對苦命夫婦的感歎,也許覺得這些零錢還幫不了他們,又從外套口袋取出一張紙幣(恕我不說具體數額了吧)交到那中年男人手中。他朝我看一眼,突然就大哭了起來!

這是如此真實誠懇的表情變化,即使原本有點兒懷疑的心思 這時候也應該全部釋然了:一定不會做假,假的決不會裝得這麽出色,這兩個人兒,他們是真的遇到疾苦了 !    想離去,我再次拉開小包拉鏈找到小相機 --- 難得一遇的事,是不是該給他們拍張照?是不是應該留下這一情景?但我隨即放棄了這念頭,覺得自己太冷酷了---基於他人的疾苦之上才獲得這一手資料,我將於心何忍?於是重新把相機放回了小包,驅趕走心中的無奈,緊趕幾步---快躲進溫暖的樓裏去吧!

這僅僅是一個小插曲,如果不是幾分鍾之後發現自己的相機和錢包都被偷了,我差不多就會忘了這插曲,後來心情慌亂的時候我曾想過:是不是給錢和拉開小包拉鏈的時候“露富”了被人發現了然後被人跟蹤了?求乞與行善,這兩件事之間有沒有聯係呢?

在派出所報案的時候同民警說了自己的疑惑,我說如果他們是作了假,那麽這簡直是對我同情心的一個打擊。

回家以後我也同家人們說了,據他們說這種求乞行為是千萬不能相信的,如果你施舍了,實際上就是助長了不勞而獲。政府現在設立很多救助站,正是為了幫助這些遇到疾苦困難的外鄉人,這麽冷的天就直接躺在街上,怎麽可能是真的呢?

我還是覺得他們是真的有困難真的痛哭流涕過。

我還是相信自己曾經幫了一對需要幫助的人。



----------------------------------------------

資料:


乞丐本來是依靠人們的愛心生存的一個小小困難群體,是弱勢群體。

以乞討為生的人統稱為乞丐,也叫 " 叫花子”,叫化叫化,以叫化之。

過去乞討稱作“化”乞丐的方式以說唱為主,遇到店鋪開業或者有人家辦喜事,手拿“哈拉把”(牛肩胛骨做成的響器)的“花子”便蜂擁而至。

有喜念歌的,有唱太平歌詞的,有數來寶的,辦事人不堪其擾,於是就找“看街人”代為設法阻攔,拿出剩菜剩飯和錢打發這幫花子。所以在藝術流派上叫“化” .。




三十年代上海的乞丐,俗稱“叫花子”





1947 年,上海街頭的殘疾乞丐


1946 年,湖南,等待救助的饑民。



喝白開水健康 評論於:2009-02-19 11:10:59 [回複評論]

看的我心驚肉跳的,這社會怎麽成怎樣?

以前在孟買的時候,滿街滿地伸手要飯,要錢的,弄的很煩,後來他們當地的,給他們政府反映很多回,是否應該采取措施。他們的官員說,你們根本不用理會他們,政府蓋好了房子,一卡車,一卡車的把他們送到新房那裏,但過了幾天又都回來了。原因是他們雖然有住的地方,但還得勞動才能掙的食物,那些人養成了懶墮,不願幹活,在街上伸手要錢比幹活輕鬆又來的快。唯一的辦法,要求大家對他們視如視而不見。但那些好心的老外們還是願意給,所以沒法控製他們。
我看這一弊病也傳到中國了,尤其是大都市。真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