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米-26重型直升機是怎樣工作的(視頻)
文章來源: DUMARTINI2008-05-28 08:05:26


新聞直通車鏈接: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0805/news-gb2312-616222.html






Mil Mi-26 T "Halo"

請點箭頭。很值得一看!


米-26可以說是當今世界上起飛重量最大的直升機了!其運輸能力相當於美國C-130運輸機,C—130可以運載92名武裝士兵或64名傘兵,一次可以運13.5-20噸的物資。米-26最大承載量為20噸,可搭載一輛坦克或8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與C-130相比,米-26對起落場地的要求更低,能夠適應複雜的戰場地形,且飛行更為機動靈活。



  米-26是俄羅斯米裏實驗設計局(今為米裏莫斯科直升機廠)研製的多用途重型直升機。1981年6月在巴黎航展上首次亮相時北約給它起了個綽號叫“光輪”(Halo),但“光輪”引起世人注意還是近幾年的事。國際上快速反應部隊的發展潮流托起了米-26的“光輪”。米-26具有優良的整體性能、驚人的載運量,對快反部隊的投送和保障有重要意義。

“5.12”四川地震災難發生之後,由於餘震不斷,唐家山的堰塞湖險情不斷加劇。為搶險急需的大型機械已在擂鼓鎮集中,而這些設備要想運輸上堰發揮作用,隻有米-26直升機才能承擔如此重任。



5月25日,一架由俄羅斯支援中國四川搶險救災的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飛抵四川綿陽機場。

這架直升機同23日抵達綿陽機場的另一架隸屬於中國飛龍專業航空公司的米-26直升機(據說是國內目前擁有的唯一一架“巨無霸”---杜馬注),將一起參與唐家山堰塞湖的搶險作業,執行吊運大型機械設備的艱巨任務。隻要氣候條件允許,兩架米-26直升機將以最快速度一同執行搶險作業。

5月27日上午,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從綿陽機場起飛,經擂鼓鎮吊運了一台大型挖掘機,成功空投到了唐家山堰塞湖的壩頂。


那麽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是怎樣工作的呢?

27日的早晨6時,飛往唐家山堰塞湖的第一架飛機從四川綿陽機場起飛了,機上裝有生活物資、專家、爆破隊員以及炸藥等物品。

7時08分,負責偵察氣象的米-17直升機也飛抵北川唐家山上空,26分鍾後又返回綿陽機場,匯報說氣象條件符合直升機飛行要求。

7時17分,早已經準備好的2架濟南軍區某陸航團米-17直升機裝載人員、燃料、食品出發前往唐家山堰塞湖壩頂執行運輸任務。



7時49分,5批9架米-17直升機都在前往唐家山堰塞湖壩頂。

7時59分,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待命起飛,空中通道將重點保障米-26重型直升機飛行。



9時01分,因天氣原因待命多日的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於綿陽機場起飛,前往唐家山堰塞湖執行運輸任務。與此同時,四川綿陽機場已經有12架次直升機飛往唐家山堰塞湖。

9時40分,米-26運輸機經過對唐家山堰塞湖壩頂上空勘測後,於9時43分在擂鼓鎮機場試降落成功,隨後立即拉起。

9時53分,米-26再次降落在擂鼓鎮臨時停機坪,直升機艙門打開,機組人員和地麵工作人員進行運輸作業準備。

9時54分,用於米-26直升機空中吊運重型設備的兩根直徑30毫米、長30米的鋼索已經被地麵工作人員運出機體,開始調裝機上攜帶的大型機械。





11時13分,第一台挖掘機吊至唐家山堰頂,水利部副部長矯勇、總工程師劉寧會同其他專家們已在現場組織工程實施。

截至昨晚9點,唐家山堰塞壩上集結了武警水電等部隊官兵及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合計600餘人,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已經空運吊入大型機械設備15台,由近百位操作手輪流不斷作業。




(杜馬編輯整理)

-----------------------------

相關新聞:之一



5月27日,唐家山堰塞湖正式開始緩慢泄。(暫時不需要大規模炸壩嗎?---杜馬問題)

1時50分許,堰塞湖泄洪水已通過泄洪線路上的第一個水利設施———通口水電站,現場發出了轟鳴的響聲。

昨天上午11時30分許,記者從北川抗震救災指揮部了解到,由於天氣情況較好,直升機已經將大型的挖掘機送上唐家山堰塞湖的指定位置。指揮部介紹,昨天的工作是以挖為主,配合小規模的爆破

截至昨天17時30分,徒步趕往唐家山的武警部隊和有關技術人員都已到達。堰頂共有598人,包括水利部總工程師劉寧等多名專家。唐家山堰塞湖應急處置工程按原計劃方案全麵展開,堰塞湖大壩開啟引流渠,向下遊緩慢泄洪,緩解堰塞湖水位壓力。

指揮部表示,泄洪是在中外水利專家的指導下進行的,排水流量有嚴格的控製,不會對下遊造成威脅。

水利部總工程師、唐家山堰塞湖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副指揮長劉寧告訴記者,如果天氣情況正常,應急疏導泄流槽將於10天之內修成。劉寧說,大型設備運到唐家山之後,當務之急就是盡快把堰塞湖中不斷增加的水盡快疏導至下遊。應急疏導泄流槽的設計流量為1000到2000立方米/秒,能夠滿足搶險需要。劉寧說,水利部對唐家山堰塞湖的水位實行24小時全程監測。





------------------------

另附

相關新聞:之二


綿陽市油仙區石馬鎮天林村的村民進行了一次緊急疏散預演

27日上午9時,雖然不知道唐家山堰塞湖會不會潰水以及何時會禍及他們,但綿陽市油仙區石馬鎮天林村的村民們還是在區政府的組織下,進行了一次緊急疏散預演。

撤離預演僅涉及約580人

本次撤離預演是按照1/3潰壩強度規劃,僅選取了天林村地勢最低的黨家脊區域,涉及人口580人左右。地震後天林村70%房屋發生毀損,絕大部分村民都住到了屋外帳篷裏,但目前生活已開始恢複———年輕人下地勞作,老人和孩子在院落裏自得其樂。

昨晨7時,村裏廣播通知全村今日將在黨家脊舉行應急疏散預演,要求村民“隨身隻帶細軟和三天幹糧”,撤離以院落為單位,每個院落一位負責人,組織大家一起撤離至半山上,那裏帳篷已連夜搭建,同時提醒大家,提前將收割的糧食堆放到屋子最高處。

70歲的楊百鬆聽後和老伴商量,覺得要帶走的東西很多,兩人思量了很久,但最後還是決定隻把金銀細軟帶上,此外再帶幾件衣服。“糧食對農村來說是很重要的,能提醒大家的也就這些了,牲口什麽的就顧不了了。”石馬鎮黨委書記張小平說,“人活著才是最重要的。老人早晚怕涼,其他的就由著它去吧。人在其他都無所謂了。”

少數村民幾乎是被“架”走

昨天上午9時30分,設立在油仙區政府的指揮部發出疏散信號,現場指揮則由警車拉響火警警報(正式疏散時,將以防空警報示警),待命的警察和民兵開始入場護送群眾。村口也有警察設卡阻止外麵車輛入村,騰出馬路給隊伍轉移。民兵和其他警察分散到黨家脊各個院落,將老弱病殘孕婦用麵包車載走。路的一邊,各院落負責人舉著自家院落標誌旗,帶領著年輕村民,浩浩蕩蕩、有說有笑地從各院落撤出。20分鍾後,自動遷移的村民已撤離完畢,此時警笛鳴響,提示尚未撤離的村民已是撤離最後時刻。民兵再次進村,逐戶清查。一名老太太和幾個仍在務農的村民最後幾乎是被“架”著離開,他們或者舍不得家裏的牛,或者不相信水能淹過自家。10時04分,整個疏散結束,根據鎮政府方案,大規模自行轉移不超過半小時,而1/3潰壩時,洪水漫至村裏需4-6個小時。

處於泄洪區,遲早要疏散

村民疏散後的臨時安置點就在黨家脊對麵約300米處的一個小山包上,目前此處安置點已搭建好了20多頂帳篷,餘下的將在演習完畢後繼續搭建。據油仙區政府一名李姓秘書介紹,由於天林村正處於泄洪流域,即使是1/3潰壩,此處也將被淹。所以,整個村落的疏散隻是時間問題。目前有少數村民不想疏散,是因為1978年這裏發生過一次暴雨災害,當時村裏幾乎都被浸泡在水中,但也僅是浸泡而已,可能村民認為這次同樣不會發生生命危險,便不想離家。不過,為了保障村民的生命安全,一旦開始泄洪,所有人都將強製疏散。

而因為無法預測潰壩產生的洪水將在當地地麵停留多久,區政府目前製定的方案是:最快10小時後,最慢3天,首先將安排專業人員進行清淤,然後消毒,在經過相關檢疫人員測定可以進入被浸地區後,才會安排村民有序地回到自己的家園。


(新聞資料來源:網絡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