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湯的距離
文章來源: 天真的我2024-05-23 15:55:34

與孩子之間,一碗湯還沒涼是最理想的的距離。這是很多人已經丈量過的最經典的長度。

離產生美,是保持親子關係是一劑良方。它讓彼此保持自由的同時,又可以相互依托,想來時招之即來,想走時揮之而去。

代溝是無法逾越的鴻溝。養育孩子陪伴成長,嘔心瀝血掏心掏肺,但不能永遠在一個軌道上運行。留二代無論與父母在生長環境、成長經曆、親情網絡和文化背景都有著天差地別。我們一起行走,共同成長,但卻要到達不同的彼岸。

生她養她都是我們的選擇,陪伴她成長也是一生的幸福和滋養,感恩有她的陪伴讓生活充滿陽光,完整了自己而不留遺憾。所以,出發點從來不是為了老有所依。

我是女兒奴,因為愛他,才希望她將來自立和工作結婚後,盡我們的所能成為她的堅強後盾,在提供幫助和情緒價值的同時盡量減少過分的打擾。也就可以避免道德綁架和強人所難,彼此保持自由的伸縮空間,盡量找到適度的舒適,這看似簡單,但操作起來並非易事。

做父母的陪伴和支持雖暫時告一斷落,可以放手讓她們張開獨立的臂膀,去探尋自己的詩和遠方。但是,彼此的牽掛和思念卻一點都不會減少。

 

社會的進化,已讓連接幾代人的紐帶斷裂,你、我、她都成為獨立的個體,也都有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三觀也無法按自己的意誌凝聚到一個焦點,即便是多年的唇齒相依,但生活習慣卻在成長環境的日新月異的變動中,有著千絲萬縷轉變,就連舌尖上味蕾也都奇妙的發生了基因的突變。媽媽的味道不再是心心念念的美好瞬間,分開後的團聚,也不再能維持長久的興奮,這應該是斷奶後的成長和走向獨立的裏程碑,是成熟的家庭關係所必經的洗滌。雖很無奈但卻隻能包容和理解,如果要選項,獨立又依托是我的首選。

 

沒有人不希望闔家歡樂其樂融融,也希望老有所依,兒女承歡膝下。我們含辛茹苦的養育孩子,給了她除了生命以外的力所能及,也渴望著愛的回饋和反哺,這也是人之常情。可是,現實可能不會如理想那麽美好,可以賦予我們這樣的圓滿,和我們想要的生活模式。年輕一代任重而道遠,需要到職場上去拚殺,需要養家糊口。也許沒有精力和時間陪伴父母,在心疼的同時,不添亂可能就是最大的支持。想當年,我們懷揣著夢想,頭也不回的絕塵而去,帶給父母的也是失落和思念。如今我們也成為父母的翻版,去麵對今後與未來,那些幾代同堂,美滿和諧的故事也已經成為了美麗的傳說。

 

現如今,我們有更多選相,我們經濟獨立身心健康,能夠阻礙選擇的,隻是得與失的糾結。人生中經曆了太多次的選擇和遷移。一次次的困惑和迷茫,都是浴火重生。一次次的洗練,也讓人懂得了;隻要做到舍棄和輕裝上陣,其他的都不是事。

 

都退休後,如果能和女兒住在一個城市,保持一碗湯的距離,就是錦上添花。自己想清靜的時候,請勿打擾。我們也需要自己的精神世界,也渴望追求舒適又有尊嚴的理想生活。隨著年齡的增長,是不是更加渴望緊密的關係?現在還無從所知。由於性格使然,我應該不會把自己的生活與她們攪在一起,這樣就可以避免忍不住的指手畫腳和節外生枝。才可以讓親情保鮮期更加長久。

 

如能互相關照,也避免了愛莫能助的那種失落和無奈,血濃於水,隻有親人才是關鍵時刻可以托付的生命源泉。都住在可以隨叫隨到的距離中,相互取暖,是一種踏實和安心。也是精神和心理上的安慰和寄托。

 

寫的這些好像是自己在想入非非?但看到周圍的朋友們,大家也都在心理上早早的就接受了現實,夫妻攜手相扶相持,不讓孩子擔心是每個家庭的必修課。所以,我們終於即將拉開與子女割裂開的序幕,光榮的成為自己養老的第一代。

 

這些是自己的心情日記,生活的匆忙,靜不下心來洋洋灑灑的杜撰細枝末節。見縫插針的記錄心情點滴,能主觀取悅自己,客觀愉悅他人,就是意外的收獲。不會在意自己的想法正確與否,也無法預知今後與未來,隻是給自己留下一個印記,作為座右銘來約束自己,順其自然的過好每一天,有個願望和念想也許是生活的動力,就能讓自己的開心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