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不要學的兩大美國文化
文章來源: 楓葉糖漿0072024-03-08 11:04:43

最近看到篇文章,華人作者說最不要學的美國兩大文化是自信和口才,並舉例子說明自信其實是盲目自信,能說會道是誇誇其談沒有實質內容。

確實這兩大美國文化和華人視為文化經典的養光韜晦的古訓格格不入,豈止如此,根本是對謙虛是美德的華人世界觀是巨大衝擊。國人不喜歡當出頭櫞子,要當眾受人評判對有的人來說比死還難受。難怪有人非常不適應。

比如有人認為自己的工作能力,好就是好,別人會看見,不好說得天花亂墜也沒有用,一用就穿幫。

然而各種文化傳承總是可以找到理由。西方的自信和口才文化也與社會發展有關。

先說自信。自信是好聽的說法,難聽一點就是皮厚。可以這樣說,自信有天生的成分,也有後天的培養。

有件事情印象非常深刻,記得小學一年級第一天,大家排排坐,老師為了破冰,說大家一起唱個紅歌吧,誰來前麵做指揮,隻有一個男孩子舉手了,他上了前麵,胡亂揮手一氣,當時幼小的我就想,這個樣子指揮唱歌誰不會啊,可是我不會舉手的,怕出醜也怕出錯,上了前麵會手足無措的。後來這個小男孩,一路升班長,最後大隊長。後來想想老師應該是故意的,看看哪一個小孩有自信。而自信真的是與能力有關。

美國文化從小培養自信,其實是在培養能力。leadership是西方文化一再強調的。我們會想,這個世界哪有那麽多的leader。沒錯。但是提高自信卻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經過培養大多數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基礎上提高。

再說口才。城裏有許多碩士博士教授,大家都知道寫論文,厚厚一大本,從開始為什麽要做這個研究開始,再引經據典前人同僚,最後證明自己理論,當然還有數據支撐。可以說前麵都是鋪墊,最後才是精華。也可以說,廢話占很大篇幅,刪去也不會影響論文質量。

工作中確實有這樣的人,技術能力有限,卻能靠嘴皮子上位。這裏其實也涉及到培養leadership 的文化。

照理說世界不需要這麽多的leader,為什麽要費盡心機群體培養呢?

有了以上兩個能力,不是自然就成了leader, leader 也需要許多別的特質。比如機智敏銳果斷勇敢意誌堅強責任感有曆練。。。 名單可以很長,但是要把這些優秀的特質傳遞出去,一定需要自信和如花口才。

自信讓人產生信任,有感染力的演說家善於把自己的思想傳遞出去並且讓人徹底理解,他們不會幹巴巴隻說精華,而是有許多鋪墊,循序漸進,讓人信服。 最後leader就這樣煉成了。

所以說,這兩大美國文化是精華。 如果任何一個人有所有需要的能力,卻因為缺乏自信不會說話不能說服別人而不能成為leader,將是這個國家所有人的損失。這兩大文化保證這不會發生,不錯過潛在的leader,從小就訓練可以訓練出來的特質。這個是體製深刻認識到這一點,才會變成一種文化,代代相傳。

先不說社會方方麵麵需要許多小leaders,國家是更不用說了。許多時候,演說真的會拯救國家 ,比如丘吉爾,還有林肯羅斯福,就算稿子是別人撰寫,要把精髓意思表達出來,一定也需要非常好的口才。

至於職場,善於表達也可以充分顯示自己的能力和實力,自信也可以彌補沒有表達出來的部分,為什麽不要學習這樣容易得到的技巧呢?

 

附:

閑談:美國文化中最不想融入的兩點

第一是所謂自信。
不管多麽愚不可及的人,都拽得不得了。這種人人很獨特的文化,把低俗和愚蠢都變成一個隻是不一樣的同義詞。不一樣有很多種,不都是平起平坐,還有高下之分!
回過頭來說,隻要是個人,就應該又一定程度的自我反省和謙虛,畢竟個人的局限阻礙,甚至人類社會作為一個整體,都還遠遠未到自信的程度。未知和不確定性,是懸在人類和個體頭上的寶劍,隻有保持謙虛,才能在有限的空間前行。
美國過分強調自信本身,不探討後麵的邏輯和動力,把自信當成一種必然和必須,甚至美德,非常愚蠢。就像一個人要友善和勤奮一樣,在美國你必須自信。我想自信這個沒有由來的東西,是一種情緒保護,讓庸眾對自己的渺小和無力,感到沒有那麽恐懼。
第二是所謂交流能力
美國特別強調溝通能力,我與遇到一個帥小夥,正在事業上升期,他口裏仿佛一切問題都是交流問題,隻要交流就可以讓事情順利,就可以讓別人言聽計從,交流被美國文化抬到一個巫術一樣的範疇,仿佛無所不能。
於是我們看到無數人每天到處bullshiting, 言之無物,空洞乏味,但是不阻礙他們唾沫橫飛,裝腔作勢。我們每天會議上,各級經理都在按部就班地完成他們的bullshiting. 他們keep taling said nothing. 
也許世界上有人和我一樣,對自己的言語保持一種負責任的態度,也對他人的智力保持中等級別的估計,於是我們在美國就被當成需要提升交流能力的人。其實我們隻是要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