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左的起源壯大和將來
文章來源: 楓葉糖漿0072024-03-06 16:23:34

白左這個詞出現才是近幾年的事情,但是白左的現象卻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簡單一點的古代例子就是白富美。 基本情節是這樣的,奴隸主美麗的女兒同情還在當奴隸的工人,首先偷偷送飯,漸漸情愫暗生,經過磨難抗爭,最後喜結連理。以後又有很多的白富美都產生了同情心,道德感占了上風,就爆發了戰爭,最後奴隸全部徹底解放。

要說當今的例子是這樣的。有一次一個朋友要回中國一次,問自己的還在上中學的孩子要帶什麽便宜的電子產品,孩子說,什麽也不要帶, 要支持本地商業(希望本地商業沒有從中國進口便宜貨再加價賣給加拿大人)。還有一次,另一位朋友已經上大學但自己沒有收入的孩子買回來已經快爛了的橘子,父母問為什麽不挑好一點的,孩子說,產品應該先到先吃,快爛了的先買回掉,商家就會減少損失。(好吧,邏輯沒毛病,也是支持本地商業,可是買來家裏沒吃完橘子就爛了,媽媽的口袋就損失了)。

看起來不相幹的幾件事,裏麵卻有一個共同點,發生的時候可以形容為三個字, 不 差 錢 !

應該也不是真不差錢,而是沒有自己掙錢卻有的花而已。那些小孩都是好孩子,本地出生長大,加拿大美國洗腦也非常徹底,首先學校老師不左就不能當老師,教育出來的小孩子每一個都是小“白左”。

其實社會需要這樣的小“白左”,易於管理,對任何的領導階層來說,都是理想的人民。

所以社會各種工具不遺餘力推廣白左思維,白左勢力日益壯大。

小“白左”們長大後,不是每個人都繼續白左。繼續白左的隻是一部分。

長大後還是白左的首先出現在富有的人當中,特別是富二代,物質早不是問題。因為他們已經不需要追求溫飽,沒有了物質欲望,人的需求必然就會達到另一個層次,追求精神需要。

別看精神需要也是需要,但不是那麽容易滿足的。有的人有錢有名有愛情,也會縱身高樓一躍而下。但是如果在精神上道德層麵上自己覺得比別人高尚,,就會讓人有很大的滿足感。成年白左就是在這個土壤中產生。雖然世界上就隻有那麽一些白左,但是能量卻很大。他們希望世界要像他們所認為的思維那樣運轉,在他們的博大情懷下,像白富美祖先那樣解放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會感謝他們。

這裏麵的關鍵是“ 白左們的感覺”。而感覺是白左們的最主要的動力。他們是社會精英,有救世主的自我定位,比如拯救全世界的窮人,消滅一切歧視,減少排放拯救地球。但是又有許多矛盾在裏麵,比如拯救來的窮人住到他們豪宅的家去可能不行。自己出門不坐私人飛機可能也不行。

結果一代代,被富麗堂皇的白左理論蒙蔽,不明真相的人越來越多,世界越來越左 ,直到有一天這個世界差錢了,白左的基礎就沒有了,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第一個轉向。也不知道那個時候,某個曾經的白左會不會恨自己祖上白富美解放了奴隸,現在奴隸騎在了自己頭上?自己卻要默默等待另一個輪回,期望曾經的奴隸再修煉成白富美再到白左,最後再解放自己。毫無疑問,這會是一個漫長的曆史過程,再說朝不朝這個方向發展,誰也不知道。

也有曾經的白左小孩長大後看到資本就是資本,血淋淋的毛孔滴出來的沒有本地外地之分,也許他們就不再具有當年的理念了。他們成長為白左精英的對立麵,畢其一生就為維持一個正常的,有左有右,吵吵嚷嚷,複雜又雜亂無序的常態社會。

左到極點必右轉,但是為什麽要到那個極點去呢?那裏可不是什麽好地方。